开心生活站

位置:首页 > 综合知识 > 

鄱阳湖冬季候鸟种类

鄱阳湖冬季候鸟种类

鄱阳湖冬季候鸟种类有豆雁、反嘴鹬、扇尾沙锥、斑嘴鸭、绿翅鸭、普通鸬鹚、白骨顶等。

1、豆雁:豆雁是大型雁类,体长69-80厘米,体重约3千克,外形大小和形状似家鹅。

主要栖息于开阔平原草地、沼泽、水库、江河、湖泊及沿海海岸和附近农田地区。

2、反嘴鹬:反嘴鹬是反嘴鹬科反嘴鹬属鸟类。

中型涉禽,体长40-45厘米。

嘴黑色,细长而向上翘。

3、扇尾沙锥:扇尾沙锥是鹬科沙锥属鸟类,小型涉禽,体长24-30厘米。

嘴粗长而直,上体黑褐色,头顶具乳黄色或黄白色中央冠纹。

4、斑嘴鸭:斑嘴鸭是鸟纲、鸭科的鸭类动物。

体型大小和绿头鸭相似,体长50-64厘米,体重1千克左右,雌雄羽色相似。

5、绿翅鸭:绿翅鸭是小型鸭类,体长37厘米,体重约0.5千克,嘴脚均为黑色。

6、普通鸬鹚:普通鸬鹚是大型水鸟。

体长72-87厘米,体重大于2千克。

7、白骨顶:白骨顶是秧鸡科、骨顶属鸟类。

嘴长度适中,高而侧扁。

头具额甲,端部钝圆。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冬季候鸟栖息地。

在冬季,鄱阳湖吸引了大量候鸟前来越冬。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冬季候鸟种类:

1. 天鹅类:包括大天鹅、小天鹅和野生天鹅等。

它们是鄱阳湖冬季最引人注目的候鸟之一,以其雄伟壮观的体态和洁白的羽毛而闻名。

2. 鸬鹚类:鄱阳湖是中国重要的鸬鹚栖息地之一。

冬季,许多种类的鸬鹚在湖上觅食,包括中华鸬鹚、普通鸬鹚和白枕鸬鹚等。

3. 鹤类:有丹顶鹤、白鹤等多种鹤类在鄱阳湖越冬。

它们高雅的姿态和悠然自得的飞行姿势,给湖区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美丽。

4. 鹳类:常见的有白鹳和黑鹳。

它们是较大型的候鸟,栖息在湿地和河流附近,鄱阳湖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5. 鸥类:包括白头鹰、黑嘴鸥和银鸥等。

它们在湖面上翱翔,捕食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

此外,鄱阳湖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冬季候鸟,如鸳鸯、白眉鸭、红嘴鸥等。

这些候鸟的到来丰富了鄱阳湖的生态系统,也为鸟类观察者和爱好者提供了绝佳的观鸟体验。

“鄱阳湖冬季候鸟种类”主要包括:小天鹅、白琵鹭、豆雁、白鹤、反嘴鹬、白额雁、大雁、东方白鹳、斑嘴鸭、黑冠鹃隼、黑鹳、绿翅鸭、小天鹅、白琵鹭、豆雁、白鹤、反嘴鹬、白额雁、大雁、东方白鹳、斑嘴鸭、黑冠鹃隼、黑鹳、绿翅鸭,并且大部分用户都认为小天鹅更好。

小天鹅:它的头顶至枕部常略沾有棕黄色,虹膜为棕色,嘴端为黑色。

白琵鹭:全长85厘米,全身羽毛白色,眼先、眼周、颏、上喉裸皮黄色;嘴长直、扁阔似琵琶。

豆雁:豆雁在中国是冬候鸟,还未发现有在中国繁殖的报告。

通常每年8月末至9月初即离开繁殖地,到达中国的时间最早在9月末10月初,大量在10月中下旬,最晚11月初。

进入十月,大量的候鸟,包括白鹤、天鹅、白头鹤、白枕鹤、白鹳、黑鹳、大鸨、鹳嘴鹭和大雁等陆续从西伯利亚等地,飞行五千公里南下,在南矾山周围的常湖、菱肖、北甲湖、东湖、神塘湖盛会。

反嘴鹬:反嘴鹬栖息于平原和半荒漠地区的湖泊、水塘和沼泽地带,有时也栖息于海边水塘和盐碱沼泽地。

迁徙期间亦常出现于水稻田和鱼塘。

白额雁: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觅食多在白天,有迁徙的习性,迁飞距离也较远。

每年来赤湖过冬的候鸟有万只以上,品种多达十多种,主要有天鹅和大雁。

连日来,东方白鹳、天鹅、白琵鹭等成群的越冬候鸟在江西鄱阳湖湖口水域栖息。

鄱阳湖冬季候鸟种类有豆雁、反嘴鹬、扇尾沙锥、斑嘴鸭、绿翅鸭、普通鸬鹚、白骨顶等。

黑冠鹃隼:是一种中型猛禽,体长30-33厘米,体重178-217克。

鸢:有些鸢以昆虫为生;另一些种类主要食腐肉,但亦吃啮齿动物和爬虫类;还有少数种仅吃蜗牛类。

截至11月底,抵达鄱阳湖的越冬候鸟有63.7万余只。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种,包括白鹤、白头鹤、黑鹳、青头潜鸭等。

绿翅鸭:绿翅鸭是小型鸭类,体长37厘米,体重约0.5千克,嘴脚均为黑色。

普通鸬鹚:普通鸬鹚是大型水鸟。

体长72-87厘米,体重大于2千克。

白骨顶:白骨顶是秧鸡科、骨顶属鸟类。

嘴长度适中,高而侧扁。

头具额甲,端部钝圆。

“鄱阳湖冬季候鸟种类”主要包括:小天鹅、白琵鹭、豆雁、白鹤、反嘴鹬、白额雁、大雁、东方白鹳、斑嘴鸭、黑冠鹃隼、黑鹳、绿翅鸭、小天鹅、白琵鹭、豆雁、白鹤、反嘴鹬、白额雁、大雁、东方白鹳、斑嘴鸭、黑冠鹃隼、黑鹳、绿翅鸭,并且大部分用户都认为小天鹅更好。

小天鹅:它的头顶至枕部常略沾有棕黄色,虹膜为棕色,嘴端为黑色。

白琵鹭:全长85厘米,全身羽毛白色,眼先、眼周、颏、上喉裸皮黄色;嘴长直、扁阔似琵琶。

豆雁:豆雁在中国是冬候鸟,还未发现有在中国繁殖的报告。

通常每年8月末至9月初即离开繁殖地,到达中国的时间最早在9月末10月初,大量在10月中下旬,最晚11月初。

进入十月,大量的候鸟,包括白鹤、天鹅、白头鹤、白枕鹤、白鹳、黑鹳、大鸨、鹳嘴鹭和大雁等陆续从西伯利亚等地,飞行五千公里南下,在南矾山周围的常湖、菱肖、北甲湖、东湖、神塘湖盛会。

反嘴鹬:反嘴鹬栖息于平原和半荒漠地区的湖泊、水塘和沼泽地带,有时也栖息于海边水塘和盐碱沼泽地。

迁徙期间亦常出现于水稻田和鱼塘。

白额雁: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觅食多在白天,有迁徙的习性,迁飞距离也较远。

每年来赤湖过冬的候鸟有万只以上,品种多达十多种,主要有天鹅和大雁。

连日来,东方白鹳、天鹅、白琵鹭等成群的越冬候鸟在江西鄱阳湖湖口水域栖息。

鄱阳湖冬季候鸟种类有豆雁、反嘴鹬、扇尾沙锥、斑嘴鸭、绿翅鸭、普通鸬鹚、白骨顶等。

黑冠鹃隼:是一种中型猛禽,体长30-33厘米,体重178-217克。

鸢:有些鸢以昆虫为生;另一些种类主要食腐肉,但亦吃啮齿动物和爬虫类;还有少数种仅吃蜗牛类。

截至11月底,抵达鄱阳湖的越冬候鸟有63.7万余只。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种,包括白鹤、白头鹤、黑鹳、青头潜鸭等。

绿翅鸭:绿翅鸭是小型鸭类,体长37厘米,体重约0.5千克,嘴脚均为黑色。

普通鸬鹚:普通鸬鹚是大型水鸟。

体长72-87厘米,体重大于2千克。

白骨顶:白骨顶是秧鸡科、骨顶属鸟类。

嘴长度适中,高而侧扁。

头具额甲,端部钝圆。

1、豆雁:豆雁在中国是冬候鸟,还未发现有在中国繁殖的报告。

通来自常每年8月末至9月初即离开繁殖地,到达中国的时间最早在9月末10月初,大量在10月中下旬,最晚11月初。

2、反嘴鹬:反嘴鹬栖息来自于平原和半荒漠地区的湖泊、水塘和沼泽地带,有时也栖息于海边水塘和盐碱沼泽地。

迁徙期间亦常出现于水稻田和鱼塘。

3、扇尾沙锥:分布于欧亚大陆、北美、欧洲南部、非洲,往东到印度、慢提非朝星蛋送印度尼西亚、来自中南半岛国家和日本等地。

4、斑嘴鸭:通常栖息于淡水湖畔,亦成群活动于江河、湖泊、水库、海湾和沿海滩涂盐场等水域。

5、绿翅鸭:绿翅鸭在中国曾经是相当丰富的,不仅分布广,数量也极为庞大,遍布于中国南方各水域,是中国数量最多和最常见的一种产业狩猎鸟类。

6、普通鸬鹚:普通鸬鹚是大型水鸟。

体长72-87厘米,体重大于2千克。

7、白骨来自顶:白骨顶是秧鸡科、骨顶属鸟类。

嘴长度适中,高而侧扁。

头具额甲,端部钝圆。

鄱阳湖冬季候鸟种类

鄱阳湖冬季候鸟种类有豆雁、反嘴鹬、扇尾沙锥、斑嘴鸭、绿翅鸭、普通鸬鹚、白骨顶等。豆雁:豆雁是大型雁类,体长69-80厘米,体重约3千克,外形大小和形状似家鹅。主要栖息于开阔平原草地、沼泽、水库、江河、湖泊及沿海海岸和附近农田地区。反嘴鹬:反嘴鹬是反嘴鹬科反嘴鹬属鸟类。中型涉禽,体长40-45厘米。嘴黑色,细长而向上翘。

鄱阳湖冬季候鸟种类有豆雁、反嘴鹬、扇尾沙锥、斑嘴鸭、绿翅鸭、普通鸬鹚、白骨顶等。

1、豆雁:豆雁是大型雁类,体长69-80厘米,体重约3千克,外形大小和形状似家鹅。主要栖息于开阔平原草地、沼泽、水库、江河、湖泊及沿海海岸和附近农田地区。

2、反嘴鹬:反嘴鹬是反嘴鹬科反嘴鹬属鸟类。中型涉禽,体长40-45厘米。嘴黑色,细长而向上翘。

3、扇尾沙锥:扇尾沙锥是鹬科沙锥属鸟类,小型涉禽,体长24-30厘米。嘴粗长而直,上体黑褐色,头顶具乳或黄白色冠纹。

4、斑嘴鸭:斑嘴鸭是鸟纲、鸭科的鸭类动物。体型大小和绿头鸭相似,体长50-64厘米,体重1千克左右,雌雄羽色相似。

5、绿翅鸭:绿翅鸭是小型鸭类,体长37厘米,体重约0.5千克,嘴脚均为黑色。

6、普通鸬鹚:普通鸬鹚是大型水鸟。体长72-87厘米,体重大于2千克。

7、白骨顶:白骨顶是秧鸡科、骨顶属鸟类。嘴长度适中,高而侧扁。头具额甲,端部钝圆。

在鄱阳湖可以看到哪些鸟类?

在鄱阳湖可以看到白鹤、白头鹤、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白肩雕、金雕、丹顶鹤、大鸨、遗鸥、白枕鹤、灰鹤、小天鹅、白额雁、白琵鹭等鸟类。

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也是亚洲最大的越冬候鸟栖息地。每年秋冬,占全球种群数98%以上的白鹤、95%以上的东方白鹳、70%以上的白枕鹤、60%以上的鸿雁从各地飞抵鄱阳湖。

鄱阳湖鸟类种类:

1、小,2. 凤头,3. 牛背鹭, 4. 白鹭, 5. 中白鹭,6. 大白鹭,7. 苍鹭, 8. 夜鹭,9. 池鹭,10. 草鹭,11. 绿鹭,12. 大麻鳽,13. 黄斑苇鳽, 14. 黑鳽, 15. 栗苇鳽, 16. 普通鸬鹚, 17. 白琵鹭,18. 东方白鹳,19. 白额雁, 20. 豆雁, 21. 鸿雁, 22. 斑嘴鸭, 23. 赤麻鸭,24. 绿头鸭,

25. 青头潜鸭 ,26. 棉凫, 27. 绿翅鸭, 28. 水雉, 29. 反嘴鹬, 30. 鹤鹬, 31. 黑翅长脚鹬, 32. 矶鹬, 33. 林鹬, 34. 青脚鹬, 35. 扇尾沙锥, 36. 泽鹬, 37. 白腰草鹬, 38. 小杓鹬, 39. 黑尾塍鹬, 40. 彩鹬, 41. 尖尾滨鹬, 42. 弯嘴滨鹬, 43. 长趾滨鹬。

 44. 小滨鹬, 45. 红颈滨鹬, 46. 青脚滨鹬, 47. 环颈鸻, 48. 灰头麦鸡, 49. 金鸻, 50. 金眶鸻, 51. 普通燕鸻, 52. 长嘴剑鸻, 53. 白骨顶, 54. 白胸苦恶鸟, 55. 黑水鸡, 56. 红脚田鸡, 57. 普通秧鸡, 58. 白额燕鸥, 59. 灰翅浮鸥, 0. 白翅浮鸥, 61. 普通燕鸥 ,62. 红嘴鸥。

鄱阳湖候鸟有哪些种类?

鄱阳湖候鸟有:

白鹳、黑鹳、大鸨、斑嘴鹈鹕、白琵鹭、小天鹅、白额雁、黑冠鹃隼、鸢、黑翅鸢、乌雕、凤头鹰、苍鹰、雀鹰、白尾鹞、草原鹞。

白头鹞、游隼、红脚隼、燕隼、灰背隼、灰鹤、花田鸡、小杓鹬、小鸦鹃、蓝翅八色鸫等种类。

鄱阳湖又称鄱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浩渺鄱湖水接天,波翻浪涌竞争先;连江通海胸怀广,滋养生灵岁复 年。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长江。

丰水季节浪涌波腾,浩瀚万顷,水天相连;枯水季节水落滩出,野草丰茂,芦苇丛丛;湖畔峰岭绵延,沙山起伏,沃野千里,候鸟翩飞,牛羊倘佯。

美丽富饶的鄱阳湖养育了世代生长居息湖畔的万物生灵。

鄱阳湖频现珍稀鸟种:

“近年来,在鄱阳湖看到珍稀鸟种的次数比以前多了。”参加过几十年鸟类调查的鄱阳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科科长曾南京说。

以前没有在鄱阳湖出现或出现频率较低的水鸟近年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如赤嘴潜鸭、半蹼鹬、大红鹳、彩鹮、彩鹬等,这是我们对鄱阳湖这些年水鸟变化最为直观的感受之一。

在今年6月份的夏季水鸟调查中,一对极危候鸟青头潜鸭成鸟带着7只幼鸟被发现在鄱阳湖一处水域自由自在地游玩。“这对青头潜鸭成鸟不仅‘候鸟’变‘留鸟’,而且在鄱阳湖完成了自然繁殖,且繁育状态非常好,说明这种极危候鸟落户鄱阳湖生儿育女。”目睹此景的水鸟调查人员文思标告诉记者,水鸟调查常常有惊喜。

鄱阳湖对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全球极危物种白鹤不可替代的越冬地。

“全世界98%的白鹤、80%以上的东方白鹳、70%以上的白枕鹤在鄱阳湖保护区内越冬,这里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鸿雁种群越冬地、中国最大的小天鹅种群越冬地,全球有10余种南北半球间迁徙的鸻鹬类鸟在鄱阳湖补充食物。”曾南京说。

每年10月至翌年3月,鄱阳湖水落滩出,湖泊星罗棋布,湿地水草丰茂,野花飘香,来此越冬的候鸟达三四十万只。

鸟类专家们发现,来鄱阳湖的越冬水鸟种类有增多趋势。比如2017年至2018年越冬期在保护区共监测到74种水鸟,为近10个越冬期的最高值。

说起鸟生态变化,在管理局工作近20年的工作人员刘观华发现,如今鄱阳湖的鸟儿们觅食地在不断扩大:“以前只在保护区内觅食,现在觅食地扩大到保护区外。”

刘观华认为,鸟觅食习性的变化,一方面可能跟鄱阳湖季节水位变化导致植被生长发生变化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湿地候鸟保护工作做得更好使候鸟安全感增加有关,“鸟儿胆大了”。

近10年来,鄱阳湖环湖增加了7个保护站,使全湖保护站达到11个。2011年以来,江西省还每年安排100万元对环湖各县的湿地候鸟保护工作进行考评奖励。

鄱阳湖监测到52种越冬水鸟,数量超12万只,当地为何能成为候鸟越冬地?

根据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消息,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沙湖站、庐山市蛟塘派出所联合发布《关于禁止未经批准进入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告知书》。鄱阳湖,是长江中下雨主要支流之一,也是长江流域的一个过水性、吞吐性、季节性重要湖泊。

在鄱阳湖有一首民谣形象地描述了候鸟在鄱阳湖月的越冬的壮观场景。那就是“鄱阳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这首诗展现出鄱阳湖作为冬季候鸟家园的美丽画卷。鄱阳湖能够成为候鸟越冬地,是因为鄱阳湖“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最重要的的水鸟越冬地。鄱阳湖一共记录到的鸟类有20目76科235属462种,大概占了我国1445种鸟类的31.97%。

此前说到,鄱阳湖是长江流域一个过水性、吞吐性、季节性的湖泊,这说明鄱阳湖与长江具有天然的联系。这个条件让鄱阳湖成为湿地发育的重要水文环境。并且,鄱阳湖具有丰枯季规律的水文节律,这让鄱阳湖具有多样化的环境,从而为越冬的候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和栖息环境。鄱阳湖的湿地面积很大,在界域内拥有丰富的的植物、鱼类与底栖生物,这就满足了种类丰富的越冬候鸟对于食物的需求。比如,白鹤、鸿雁等在越冬地首选的食物是草块茎,它们可以在鄱阳湖湖水退去的泥滩里面找到。

除了上述的自然条件,历年来,鄱阳湖有关当局开展了一系列候鸟保护行动,努力为候鸟越冬撑起保护伞,不让其他无关人员干扰到候鸟的自然迁徙,保障它们能够好好地渡过这个冬天。

鄱阳湖候鸟有哪些种类

鄱阳湖候鸟有白鹳、黑鹳、大鸨、斑嘴鹈鹕、白琵鹭、小天鹅、白额雁、黑冠鹃隼、鸢、黑翅鸢、乌雕、凤头鹰、苍鹰、雀鹰、白尾鹞、草原鹞、白头鹞、游隼、红脚隼、燕隼、灰背隼、灰鹤、花田鸡、小杓鹬、小鸦鹃、蓝翅八色鸫等种类。

鄱阳湖候鸟有白鹳、黑鹳、大鸨、斑嘴鹈鹕、白琵鹭、小天鹅、白额雁、黑冠鹃隼、鸢、黑翅鸢、乌雕、凤头鹰、苍鹰、雀鹰、白尾鹞、草原鹞、白头鹞、游隼、红脚隼、燕隼、灰背隼、灰鹤、花田鸡、小杓鹬、小鸦鹃、蓝翅八色鸫等种类。

鄱阳湖候鸟的介绍

由于受暖湿东南季风影响,从而形成“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的湿润季风型气候,并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这里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均适合候鸟越冬。 鄱湖人余亚飞诗曰:“鄱阳湖畔鸟天堂,鹬鹳低飞鹤鹭翔;野鸭寻鱼鸥击水,丛丛芦苇雁鹄藏”。尤其可喜的是在这里发现了当代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2002年越冬种群总数达4000只以上,占全世界白鹤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白枕鹤,其中60%在鄱阳湖越冬。因此,鄱阳湖被称为“白鹤世界”、“珍禽王国”。

鄱阳湖是白鹤等珍稀水禽及森林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和越冬地。鄱阳湖现有已知鸟类310种,按居留型分,留鸟45种,冬候鸟155种,夏候鸟107种,迷鸟3种。 其中白鹤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白枕鹤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珍贵、濒危鸟类还有白鹳、黑鹳、大鸨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斑嘴鹈鹕、白琵鹭、小天鹅、白额雁、黑冠鹃隼、鸢、黑翅鸢、乌雕、凤头鹰、苍鹰、雀鹰、白尾鹞、草原鹞、白头鹞、游隼、红脚隼、燕隼、灰背隼、灰鹤、花田鸡、小杓鹬、小鸦鹃、蓝翅八色鸫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鄱阳湖有哪些鸟呢?

鄱阳湖有东方白鹳。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也是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地,被国际社会公认为珍禽王国和候鸟乐园,每年有60-70万只水鸟在此越冬栖息,其中不乏保护动物东方白鹳。

鄱阳湖是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面积有4125平方公里,国家AAA旅游景区。湖的西北是避暑胜地庐山。

鄱阳湖特色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水位最高时湖泊约170公里长,最宽处为74公里,形状像一个大葫芦,倒挂在长江南岸,由赣江,抚河,饶河,信江,修河五条主要河流分别从西,南,东南三面供水,然后注入长江。

在鄱阳湖可以看到哪些鸟类

在鄱阳湖可以看到白鹤、白头鹤、大鸨、黑鹳、中华秋沙鸭、白肩雕、金雕、白尾海雕和遗雕等鸟类,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鄱阳湖已知鸟类有310种,其中典型的湿地鸟类(水鸟)159种。按居留型分,留鸟45种、冬候鸟155种、夏候鸟107种、迷鸟3种。

在鄱阳湖可以看到白鹤、白头鹤、大鸨、黑鹳、中华秋沙鸭、白肩雕、金雕、白尾海雕和遗雕等鸟类,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鄱阳湖已知鸟类有310种,其中典型的湿地鸟类(水鸟)159种。按居留型分,留鸟45种、冬候鸟155种、夏候鸟107种、迷鸟3种。

鄱阳湖里已知的鸟类有多少种?

鄱阳湖已知鸟类310种,其中典型的湿地鸟类159种。按居留型分,留鸟45种,冬候鸟155种,夏候鸟107种,迷鸟3种,有13种为世界濒危鸟类。

属国家保护动物的有54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10种:白鹤、白头鹤、大鸨、东方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白肩雕、金雕、白尾海雕和遗鸥;二级保护动物44种,如小天鹅、卷羽鹈鹕、白枕鹤、灰鹤、沙丘鹤、白额雁、白琵鹭等。

近年来,鄱阳湖又成为东方白鹳的重要栖息地,2800多只东方白鹳在鄱阳湖越冬,约占世界总数的80%。

白鹭

鄱阳湖有哪些候鸟

鄱阳湖有白鹳、黑鹳、大鸨、斑嘴鹈鹕、白琵鹭、小天鹅等候鸟。白鹳:鹳科鹳属的鸟类,是欧洲白鹳和东方白鹳的通称。属大型涉禽。其羽毛以白色为主,翅膀具黑羽,成鸟具细长的红腿和细长的红喙。黑鹳:是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成鸟的体长为1-1.2米,体重2-3千克;嘴长而粗壮,头、颈、脚均甚长,嘴和脚红色。

鄱阳湖有白鹳、黑鹳、大鸨、斑嘴鹈鹕、白琵鹭、小天鹅等候鸟。

1、白鹳:鹳科鹳属的鸟类,是欧洲白鹳和东方白鹳的通称。属大型涉禽。其羽毛以白色为主,翅膀具黑羽,成鸟具细长的红腿和细长的红喙。

2、黑鹳:是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成鸟的体长为1-1.2米,体重2-3千克;嘴长而粗壮,头、颈、脚均甚长,嘴和脚红色。

3、大鸨:是鸨形目、鸨科、鸨属的大型地栖鸟类。翅长超过400毫米。嘴短,头长、基部宽大于高。翅大而圆,第3枚初级飞羽最长。

4、斑嘴鹈鹕:为鹈形目鹈鹕科鸟类,又名“淘河”、“塘鹅”。栖息于沿海海岸、江河、湖泊和沼泽地带,以鱼类等为食。

5、白琵鹭:是大型涉禽。全长85厘米,全身羽毛白色,眼先、眼周、颏、上喉裸皮;嘴长直、扁阔似琵琶;胸及头部冠羽。

6、小天鹅:为鸭科天鹅属的大型水禽,体长110-130厘米,体重4-7千克,雌鸟略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