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以前用古文怎麼說,古文中以前怎麼說

1.古文中“以前”怎麼說

1、曩

以前用古文怎麼說 古文中以前怎麼說

釋義:以往,從前,過去的。

引證:戰國後·佚名《爾雅》:曩,久也。

譯文:曩,很久之前的意思。

2、曩者

釋義:以往,從前,過去的(時光)。

引證:漢·司馬遷《報任安書》曩者辱賜書,教以慎於接物,推賢進士爲務。

譯文:前不久承蒙您給我寫信,用謹慎地待人接物教導我,以推舉賢能、引薦人才爲己任。

3、曩時

釋義:即往時、以前。

引證:漢·賈誼《過秦論上》:“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曩時之士也。”

譯文:計劃得很周密,考慮得很長遠。打仗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的人啊。

4、曩日

釋義:往日,以前。

引證: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二回:“曩日獵於許田時,若從吾意,可無今日之患。”

譯文:那日在許田打獵的時候,如果從了我的意思(殺了曹操),就沒有今日的禍患了。

5、曩年

釋義:往年;以前。

引證:清·王韜《淞濱瑣話·倪幼蓉》:“曩年吐納鏈修之法,猶記憶否?”

譯文:那一年,教你的吐息納氣的修煉之法,還記得起來嗎?

擴展資料:

“曩日獵於許田時,若從吾意,可無今日之患。”的故事:

原文:轉過土坡,忽見荊棘中趕出一隻大鹿。帝連射三箭不中,顧謂操曰:“卿射之。”操就討天子寶雕弓、金鈚箭,扣滿一射,正中鹿背,倒於草中。羣臣將校,見了金鈚箭,只道天子射中,都踊躍向帝呼“萬歲”。曹操縱馬直出,遮於天子之前以迎受之。衆皆失色。玄德背後雲長大怒,剔起臥蠶眉,睜開丹鳳眼,提刀拍馬便出,要斬曹操。玄德見了,慌忙搖手送目。關公見兄如此,便不敢動。

譯文:(有一次皇上去許田打獵,曹操陪駕,劉關張等同去,),轉過土坡的位置,忽然從草叢裏面跳出一隻大鹿。皇上連連射了三箭,都不中,轉頭對曹操說:“你來射它。”

曹操跟皇上要了他的寶雕弓、金鈚箭,轉身拉弦,一射正正射中了鹿的後背,鹿倒在了草叢中。大家看到金鈚箭,以爲是皇上射的,高呼萬歲。

曹操騎着馬就跑出來,攔在皇上身前,示意是自己射的,硬把這聲萬歲塞到自己身上。大家都慌了。在劉備後面的關羽見了,很生氣,眉毛一橫,眼鏡露出一股殺氣,提馬要衝上去殺了曹操。

劉備發現,馬上擺手使眼色阻止。關羽看了劉備的釋義,就沒有出去了。

2.曾經這個詞用文言文怎麼說

曾經,在現代漢語中是一個詞,用在動詞前面,表示某種動作、行爲或情況是以前某段時間存在或發生過的,動詞後面往往有助詞“過”,如:“曾經看過”。

在文言文中,也有“曾經”,但那是詞組,表示“曾經經歷過”。如,“曾經滄海難爲水”。

如果只是表示現代漢語“曾經”的意思,文言文可以用“曾”,如:“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曾住,曾經住過。也可以用“嘗”,嘗,作爲副詞,就是“曾經”的意思。

“曾”和“嘗”略有區別。嘗,是古文常見的表示“曾經”的詞彙,比較“文”,比較古老;曾,古義是“詞之舒也”,到較晚時期,人們的語言交際中才出現用它表示“曾經”的意思的。所以,曾,是後起的,比較口語化,比較新,多見於詩、詞、曲。

3.曾經用文言文怎麼說

下面是參考資料

“嘗”在古文裏有哪些意思?

嘗:

副>;曾經。《史記·陳涉世家》:“陳涉少時,嘗爲人傭耕

另外還有

①<;名>;祭祀名。宗唐祭祀,秋祭名“嘗”。《後漢書·馮衍傳》:“遭時之禍,墳墓蕪穢,春秋蒸嘗,昭穆無列。”(蒸:冬祭名。)

②<;動>;品嚐。《呂氏春秋·察今》:“嘗一臠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這個意義後來寫作“嘗”,現簡化爲“嘗”。

③<;動>;試一試,試探。《漢書·陳餘傳》:“乃使五千人令張魘、陳澤先嚐秦軍,至皆沒。”

④<;動>;經歷。《左傳·僖公二十八年》:“險阻艱難,備嘗之矣。”

標籤: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