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坐帳節是什麼

坐帳節是什麼

坐帳節是以中國少數民族坐帳為傳統習俗的節日。

坐帳,又稱坐福。

古老的傳統婚俗。

新婚夫婦拜完天地後,進入洞房。

事前先請兩位全福人把炕或牀鋪好,新娘入內便盤膝坐帳中。

主要流行於中國西北部和西南部的少數民族地區。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娶婦》雲:入門於一室內,當中懸帳,謂之坐虛帳。

或只徑入房中,坐於牀上,亦謂之坐富貴。

吳自牧《夢粱錄嫁娶》中亦云:過一中門,至一室中,少歇,當中懸帳,謂之坐虛帳,或徑迎入房室內,坐於牀上,謂之坐牀富貴。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坐帳節是以中國少數民族坐帳為傳統習俗的節日。

坐帳,又稱坐福。

古老的傳統婚俗。

新婚夫婦拜完天地後,進入洞房。

事前先請兩位全福人把炕或牀鋪好,新娘入內便盤膝坐帳中。

主要流行於中國西北部和西南部的少數民族地區。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娶婦》雲:入門於一室內,當中懸帳,謂之坐虛帳。

或只徑入房中,坐於牀上,亦謂之坐富貴。

吳自牧《夢粱錄嫁娶》中亦云:過一中門,至一室中,少歇,當中懸帳,謂之坐虛帳,或徑迎入房室內,坐於牀上,謂之坐牀富貴。

清代皇帝的大婚禮儀

乘龍配鳳 二姓之好清代皇帝的大婚禮儀 苑洪琪 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曾任宮廷部副主任。主要從事清代宮廷歷史研究。 婚姻禮儀是中國文化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章制度。 清代皇帝的大婚禮儀,在遠古貴族男子的娶親程序六禮的基礎之上,又因滿族婚俗的傳統背景和皇帝的特殊身份有所變化。那麼這些過程具體是怎樣的?需要備下哪些物品?參與者各自的身份和角色又是什麼?還請看檔案解讀。 閲讀鏈接 《禮記》中的六禮 一、納采,男方家請媒人去女方家提親,女方家答應議婚後,男方家備禮前去求婚; 二、問名,男方家請媒人問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以便測算男女雙方結合是否合適; 三、納吉,男方家卜得吉兆後,備禮通知女方家,決定締結婚姻; 四、納徵,男方家送聘禮給女方家; 五、請期,男方家擇定婚期,備禮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 六、親迎,新郎親至女方家迎娶。 中國是文明古國,在數千年的文明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複雜而繁瑣的典章制度,其中婚姻禮儀就非常具有代表性。《禮記》認為婚姻是:「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婚禮的儀式,更是對認同、崇拜祖先的「禮」與其外在的一系列表現。《禮記》還確定了從議婚到完婚這一過程中的六種禮節(即「六禮」)。《周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婚禮這一儀式感極強的習俗,世代相傳,不斷地加強和鞏固男女性別角色及其社會責任。 天子的婚禮稱「大婚」,被尊列為國家盛典。但並非所有的皇帝都經歷過大婚典禮,只有年幼就繼承皇位的皇帝到了成婚的年齡才能享有大婚儀式。 清代,紫禁城內曾有順治、康熙、同治、光緒四位皇帝舉行過「大婚」。四位經過「大婚」的皇帝位列清朝帝系的兩端。入關前成婚的太祖、太宗並沒有固定的婚禮儀注,也沒有定下規矩。順治八年(一六五一年)舉行了順治皇帝的大婚,當時正值入關之初,宮廷典章制度尚不完備,雖沿襲古代六禮儀制,但採禮種類、數量等仍無定製。到康熙四年(一六六五年),聖祖康熙皇帝才正式確立了皇帝娶皇后的大婚禮儀,即古代嫁娶要遵行的「六禮」。「六禮」原本是遠古貴族男子的娶親程序,被清皇室吸收後,因滿族婚俗的傳統背景和皇帝的特殊身份,其中的問名、納吉、請期和親迎禮或設而不行,或改變名稱,只行納采、納徵兩禮。這也與清代皇后一般是由皇太后與近支王公通過「議婚選後」來確定有關。 清乾隆 黑漆嵌金飾珍珠御用盔 故宮博物院藏 頭盔(胄)是重要納采禮物之一 清順治 銅鍍金嵌珠石珊瑚馬鞍 故宮博物院藏 馬鞍是重要納采禮物之一 皇帝大婚的具體事宜是由臨時的專門婚禮籌辦機構所包攬。如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年)軍機處檔案「同治大婚典禮事宜單」中,遣使事宜、納采事宜、大徵事宜、冊立事宜、奉迎事宜、朝見事宜等皇帝大婚諸禮節均明確記錄在案,就連納采、大徵所需的採禮及龍亭(抬放採禮的用具)、節案(放置金節的案子)、冊案(放置金冊的案子)、寶案(放置金寶的案子)等都有十分詳細的記錄。施行這些禮儀的具體時間均經過象徵天意的國家天文曆法機構— 欽天監卜測。 納幣以聘 清代皇帝大婚一系列的禮儀中,納采禮和納徵禮,與六禮相近,也就是通常説的定婚和下聘禮兩個環節。 遣使求婚— 納采禮 納采,即向皇后家贈送具有定婚之意的採禮。民間納采是在女家同意議婚後,再正式帶着禮物登門求婚。皇帝大婚行納采禮不存在女家同意與否,也不會親自登門納采,而是派使臣代行。欽天監擇吉日行納采禮,在行納采禮的前一天,皇室要派專人祭告郊(祭天)、社(祭地)、太廟。 清 慶寬 載湉大婚典禮全圖冊之「 ”納采禮筵宴圖”冊頁六及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圖中可見正、副納采使臣正在接受金節 清 慶寬 載湉大婚典禮全圖冊之「 ”納采禮筵宴圖”冊頁十(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圖中可見正、副納采使臣持金節前行 清 冷鑑、黃門等合繪 皇朝禮器圖冊之「 ”皇后儀駕金節” 故宮博物院藏 依據檔案記載,順治八年(一六五一年)八月,順治皇帝大婚典禮前期擇吉日行納采禮。納采禮物是全副鞍轡的文馬(毛色漂亮的馬匹)十匹、甲胄十副、緞百匹、布二百匹,金茶筒一個,銀盆一個。康熙四年(一六六五年)七月初七日,康熙皇帝大婚納采禮的禮品與順治皇帝相同,且「以禮部尚書內務府總管充使(納采使)」。所謂納采使,有正、副二人,均由皇帝欽定。納采使大多由很有地位的擔任,是經過親王、大臣們眾議提候選名單,再由皇帝圈定欽派。納采當天,皇帝在太和殿要向正、副納采使授以金節和聖旨,納采使才有資格代表皇帝行事— 到皇后府邸行納采禮。 清 慶寬 載湉大婚典禮全圖冊之「 ”納采禮筵宴圖”冊頁十四及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圖中可見準皇后父親(或祖父)率子弟等人着朝服在府邸大門外跪迎,正、副納采使臣正準備進入門內 這一天,準皇后府邸正廳面南設節案,左、右各設案。正、副納采使持節到來時,皇后之父(或祖父)穿朝服在大門外跪迎,然後隨兩位使臣入內,將金節陳於節案上, 甲胄、布帛分別陳放於左、右兩案。龍亭停在儀門之外,文馬停在中階之下。正、副使臣授禮時,皇后之父(或祖父)在外廳中門之外跪受,再率子弟朝皇宮的方向行三跪九叩禮,以示謝恩。最後,正、副使臣取節回宮,皇后之父(或祖父)在大門外跪送。準皇后家則設納采宴會,以示慶賀。 清 慶寬 載湉大婚典禮全圖冊之「 ”納采禮筵宴圖”冊頁十六(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圖中可見停放在儀門之外的不同的龍亭,有甲胄龍亭、緞匹龍亭等 清 慶寬 載湉大婚典禮全圖冊之「 ”納采禮筵宴圖”冊頁二十六 故宮博物院藏 圖中所繪即為納采宴會 清 紅油納采宴桌 故宮博物院藏 清同治 紅地金彩雙喜字六節盒 故宮博物院藏 清 銀雲龍紋暖酒壺 故宮博物院藏 清同治 銀鍍金雙喜字匙及款識 故宮博物院藏 清 喜字銀元寶(六個) 故宮博物院藏 清 金錠 故宮博物院藏 其實,正、副使臣一行持節抵達準皇后家代皇帝行納采禮,就是民間所説的媒人帶着禮物到女方家提親,向女方家長表示「明媒正娶」的承諾儀式。當然,皇帝大婚不需要媒人,這也是皇家與民間最大的不同之一。 壯觀的下聘— 大徵禮 民間的納徵禮,在清代皇帝大婚中改為「大徵禮」,是皇帝迎娶皇后入宮之前再次向皇后家送大婚禮物,並告知將要迎娶皇后入宮。「徵,成也,使使者納幣以成昏禮。」(《儀禮·士昏禮》)清皇室迎娶皇后所「納」之物,不僅有金銀器和錢,還有其他極具濃郁民族特色的物品。 康熙四年九月初七日,康熙皇帝大婚行大徵禮,禮品有黃金二百兩、白銀萬兩、金茶筒一個、銀茶筒兩個,銀盆兩個、緞千匹、鞍轡馬二十匹、馱甲二十副、文馬四十匹,以禮部內務府堂官為正、副使。大徵禮的一切儀式均與納采禮相同。 康熙皇帝大婚的大徵禮如是,兩百年後同治、光緒皇帝大婚的大徵禮仍是 清 銀鍍金龍鳳紋多穆壺 故宮博物院藏 如此— 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年)十二月初四日午時行大徵禮,應備賜物自應敬謹辦理。在《載湉大婚典禮全圖》冊第三冊《大徵禮圖》中可以看到,大徵禮給準皇后的聘禮用七十四座龍亭裝載,而給準皇后孃家的賞賜物則用五十八座採亭裝載。由皇帝任命的正、副使持節捧旨,率領浩浩蕩蕩的大徵儀仗隊前往皇后家行大徵禮,十分壯觀。 但是這些大徵禮禮品並不是全部贈與皇后家裏的。採亭所裝載的是給準皇后父母的賞賜物,准許留下。而龍亭所裝載的是給準皇后的聘禮,要作為粧奩返回皇宮— 「內務府官將金兩、銀兩、金銀茶筒、銀盆撤出,仍用龍亭舁請交進;緞匹交總管太監接收,暫存邸第。俟進粧奩時分裝箱內……馬匹、鞍轡、馱甲交該衙門領回。」 所謂粧奩,原指女子梳粧打扮時所用的鏡匣,後泛指隨出嫁女子的嫁粧。皇后的粧奩由皇家採辦。順治、康熙皇帝大婚時,國家經濟尚不發達,皇后粧 奩謹行儉用。到同治、光緒朝時,皇后粧奩則應有盡有:既有綢緞成衣、裘狐皮服,又有冠履靴鞋、珠寶首飾;既有陳設清供、舶來時玩,又有生活器皿、實用傢俱等等,無所不包。 入宮成婚 清代皇帝大婚典禮中最為隆重的儀式是冊立禮和奉迎禮,一般都與合巹禮在大婚當日連續舉行(順治、康熙、光緒三位皇帝的大婚冊立禮和奉迎禮都在同一天舉行。同治皇帝大婚是個例外,冊立禮、奉迎禮是分兩天進行的),一起構成了大婚禮儀的 *** 。 清 慶寬 載湉大婚典禮全圖冊之「 ”大徵禮圖” 冊頁二及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圖中可見準備出行的大徵儀仗隊,給準皇后孃家的賞賜物用採亭裝載 閲讀鏈接 《大清會典》記載的大徵禮禮品單 黃金二百兩、白銀萬兩、金茶筒一、銀茶筒二、銀盆二、緞千匹、文馬二十匹、閒馬四十匹、馱甲二十副。另有賜後父後母黃金百兩、金茶筒一具、銀五千兩、銀茶筒一具、銀盆一具、緞五百匹、布千匹、馬六匹鞍轡具、甲胄一副、弓一張、矢一菔、朝服各二襲、衣各二稱皆冬一夏一、貂裘各一領、上等玲瓏帶一束;賜後弟緞四十匹、布百匹、馬二匹鞍轡二副;賜從人銀四百兩。 清 慶寬 載湉大婚典禮全圖冊之「 ”皇后粧奩圖”冊頁四、五 故宮博物院藏 圖中可見浩浩蕩蕩的大徵儀仗隊伍抬着皇后粧奩 清 玳瑁邊檀香木刻錦紋雙喜字背小掛鏡(正、背) 故宮博物院藏 清 銅鍍金龍鳳紋雙喜字面盆 故宮博物院藏 清同治 銀鍍金雙蝶紋喜字粉盒 故宮博物院藏 閲讀鏈接 光緒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卯刻所進皇后粧奩 上賞金如意成柄龍亭頭抬,上金如意成柄龍亭二抬,上金如意成柄龍亭三抬,帽圍一九一匣、領圍一九一匣龍亭四抬,帽圍一九一匣龍亭五抬,各色尺頭九匹一匣黃採亭七抬,各色尺頭九匹一匣黃採亭八抬,各色尺頭九匹一匣黃採亭九抬,脂玉穀穗平安一件欄杆採盤十抬,銅琺琅太平有象桌燈成對欄杆採盤十一抬,紫檀龍鳳五屏峯銅鏡台一件(隨大紅緞繡金雙喜字套一件)欄杆採盤十二抬,紫檀雕花洋玻璃大插屏成對(分二抬)六十三、六十四抬,紫檀足踏成對六十五抬,紫檀雕龍盆架一件(隨大紅緞繡金雙喜花披一件、金面盆一件)六十六抬,紫檀雕花匣子二十件欄杆採盤分十抬,紫檀雕花箱子二十隻欄杆採盤分二十抬,紫檀雕花大櫃成對分四抬,以上共一百抬。 正名入宮— 冊立禮與奉迎禮 所謂冊立禮,是向皇后授予象徵名分的金寶與金冊(均為黃金製作)以正式確立皇后在皇宮中的地位的儀式。同治、光緒兩位皇帝的大婚冊立禮都是在皇后府邸舉行的。所謂奉迎禮,相當於民間婚娶的親迎禮,只是民間新郎需要親自前往女家迎娶新娘,而皇帝大婚則是派遣使者到準皇后母家府邸,對皇后進行冊立後,再將其迎入宮中,故而稱奉迎禮。皇后的金寶、金冊是由內閣(後改由翰林院翰林)撰寫、禮部製作的。鑄造要先後經過制蠟模、鐫字等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要進呈皇帝御覽。清代皇后金冊、金寶用滿漢兩種文字鐫刻,形制與皇帝御寶相同。 近代 遜帝溥儀「 ”皇后”冊立金冊(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此件金冊為故宮博物院現存唯一「 ”皇后”金冊 閲讀鏈接 冊立同治皇后阿魯特氏冊文 朕惟運協兩儀,乾健必資夫坤順。光昭四表,日升更頌夫月恆。觀天道之周行,實邦家之肇慶。爰諏吉日,用制宏章。諮爾阿魯特氏,乃翰林院侍講崇綺之女也。秀衍桂林,瑞徵椒殿。淑身維則,慎德有常。着端範於閨闈,早嫻女訓;肅莊容於宮,允式母儀。茲仰承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懿旨,以冊寶立爾為皇后。爾其勤儉居先,雍和逮下;徽音丕嗣,內治克襄。夏凊冬温,親兩宮之色笑;陳籩薦豆,佐九廟之馨香。令望式孚,蕃釐永迓。欽哉! 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年)八月十四日,慈安、慈禧兩宮皇太后下懿旨,遣惇親王奕誴、貝勒奕劻為冊立皇后禮儀的正、副使,遣崇勛為冊立宣制官。一個月後,同治皇帝於九月十四日清晨(丑時)身着朝服至太和殿,到冊寶案前閲冊寶。後正使奕誴、副使奕劻持節捧寶前往皇后家行冊立禮。九月十五日奉迎皇后入宮。 清光緒 「 ”珍妃之寶”印 故宮博物院藏 太和殿內放置的寶案 與以上程序相同,光緒十五年(一八 *** )正月二十六日早上,光緒皇帝在太和殿舉行隆重典禮,宣佈冊立葉赫那拉氏為皇后,並將頒給皇后的金寶、金冊交給專使,專使奉命護送皇后金印、金冊至皇后孃家,向皇后父、兄宣示,再由隨行侍儀女官向皇后宣讀冊文。行冊立禮的同日,遣額勒和布與奎潤為正、副使,持節詣皇后邸行奉迎禮。 同治、光緒二帝的大婚,是晚清宮廷最重的兩件大事,正值慈安、慈禧皇太后(光緒時為慈禧太后一人)垂簾聽政。兩位幼年繼位的皇帝一位是慈禧太后的親兒子,一位是慈禧太后的親外甥。雖然皇帝大婚有專門機構管理,但事事都要「具奏」皇太后,然後「面奉」皇太后懿旨,謹慎辦事。如同治皇帝大婚時,兩宮皇太后早於兩年前(即同治九年,一八七〇年)就下懿旨:「皇帝大婚前期分日恭進粧奩、其鋪蓋衣服、首飾、金銀器皿,着於告期前一日恭進。至皇后母家應行恭備子孫餑餑並匙箸、吉祥花碗、龍鳳圓盒,既或做鋪蓋、燈內蜜油並煙粉等項,均着敬謹妥為備……其子孫餑餑屆時並由內務府女官恭送大內,欽此。」對大婚禮節的規定更是細緻入微,甚至大婚當日陪侍皇后的公主、福晉、命婦等人的穿戴也有明確懿旨:皇帝大婚日,「公主、福晉、命婦進內均戴鳳鈿,穿蟒袍八團龍立水褂,項圈、手巾、朝珠。內務府女官均戴鈿,穿八團褂,至皇后邸伺候升輿。乾清宮伺候降輿及降輿後伺候一切禮節均戴大紅鈿罩,穿大紅褂罩」。 清 慶寬 載湉大婚典禮全圖冊之「 ”皇后鳳輿入宮圖”冊頁二及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圖中所繪為冊立禮完,正、副使臣出皇后府邸的情形,可見儀仗隊伍正抬着冊亭、寶亭 清 慶寬 載湉大婚典禮全圖冊之「 ”皇后鳳輿入宮圖”冊頁十二 故宮博物院藏 圖中所繪為奉迎禮中午門的情形 光緒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凌晨,皇后於邸第升鳳輿,由大清門進入皇宮。光緒皇帝大婚奉迎禮於子時進行。是時,奉迎儀仗排列就緒,奉迎使臣以及命婦、若干女官陪同鳳輿前往皇后府邸。兩宮皇太后欽派的福晉、命婦、女官至坤寧宮東暖閣,為新娘和新郎鋪設龍鳳喜牀。喜牀放一個裝滿珍珠、寶石、金銀錢以及穀物的寶瓶,喜牀四角各放一柄如意。迎娶皇后的鳳輿均由紫禁城正門— 午門進宮。明清兩代出入午門有嚴格的等級規定,等級最高的午門中門是皇帝出入專用門,皇后只有在大婚典禮中可乘鳳輿通過一次。 清 慶寬 載湉大婚典禮全圖冊之「 ”皇后鳳輿入宮圖”冊頁十六(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圖中可見儀仗隊簇擁着鳳輿前行 閲讀鏈接 細緻入微的大婚禮—— 奉迎前應備各項差務十二項 寶瓶由大婚禮儀處恭制,內盛:珍珠兩顆、紅寶石兩顆,金錢兩個、銀錢兩個、金如意兩個、銀如意兩個、金錁兩個、銀錁兩個、金八寶兩個、銀八寶兩個,金銀米一併由大婚禮儀處備辦交進; 龍鳳同和袍由內交奉迎公主、福晉、命婦敬請至皇后邸;薰轎、薰蓋頭應用藏香,由內交公主、福晉、命婦敬請至皇后邸; 乾清宮殿內應設火盆,由營造司預備; 坤寧宮門檻內應設馬鞍(喜鞍),由武備院預備;馬鞍下應用蘋果,由掌儀司預備; 子孫餑餑圓盒及子孫吉祥花碗、匙箸,均由後母家預備;金、銀酒由酒醋房恭備; 合巹應用壺盞由大婚禮儀處恭制;進長壽麪應設銅盆,銅盆由大婚禮儀處恭制,圓盒長壽麪均由內膳房預備; 皇后應捧之柴,由司俎太監預備,薩滿接收;灶君前鋪設拜褥,由薩滿預備。 奉迎隊伍簇擁着皇后乘坐的鳳輿過午門、太和門、中左門、乾清門,至乾清宮止。親王福晉率女官開啟轎簾,扶皇后下轎。親王福晉接過皇后手中的蘋果,同時把裝有珠、寶、金銀小如意和五穀的寶瓶奉與皇后。接下來,福晉們扶皇后邁過一個火盆,以寄寓蒸蒸日上之意。之後,在女官的引導下,從交泰殿到達坤寧宮。坤寧宮門口安放着兩具馬鞍(喜鞍),鞍下是皇后從孃家帶來的兩個蘋果,寓意平平安安。皇后跨過馬鞍進到洞房,把剛才拿過的寶瓶交給福晉。福晉將寶瓶放在龍鳳喜牀上。 清 冷鑑、黃門等合繪 皇朝禮器圖冊之「 ”皇后儀駕鳳輿” 故宮博物院藏 清 木紅漆杆皇后轎 故宮博物院藏 清 慶寬 載湉大婚典禮全圖冊之「 ”皇后鳳輿入宮圖”冊頁二十六 故宮博物院藏 圖中可見鳳輿至乾清宮,皇后將在此由親王福晉率女官扶下轎 清乾隆 青玉合巹杯 故宮博物院藏 清 金小如意故宮博物院藏 和美— 坐帳禮與合巹禮 帝后入洞房,先要一同行「坐帳禮」。坐帳又稱「坐福」,是滿族的婚俗之一,現在東北婚禮中還在流行,即帝后同坐於龍鳳喜牀上,面朝正南方天喜方位(即主人間婚姻喜事的天喜星所在方位)。坐帳禮畢,皇帝給皇后揭去蓋頭,帝后同坐在龍鳳喜牀上(皇帝居左,皇后居右),吃子孫餑餑。子孫餑餑,即餃子,由皇后母家預備,隨奉迎隊伍一同進宮。子孫餑餑必煮得半生不熟,以諧音「生」,寓意「生兒子」。此時窗外還有一男童隔窗問道:「生不生?」照例由新郎或娶親太太回答:「生!」表示婚後要生兒育女,宗支繁衍,瓜瓞綿綿。吃子孫餑餑寄予了皇家祈求子嗣繁興的願望。 吃過子孫餑餑後要行合巹禮。據《康熙大婚儀注》記載,康熙皇帝大婚所行合巹禮在坤寧宮西間北炕前的地上。光緒皇帝大婚時的合巹禮在坤寧宮東暖閣洞房內舉行:「合巹而酳,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合巹原指一隻葫蘆破為兩半,各盛酒於其中,新娘、新郎各飲一半,象徵夫妻原為二體,而又以線連兩半葫蘆的柄,象徵由婚禮把倆人連成一體,故先分而為二,後合二為一。這一儀式,現在演變成婚禮上新人飲交杯酒。 皇帝大婚時合巹禮的流程,以光緒皇帝的合巹禮為例,先是由內務府女官恭進宴桌,鋪設坐褥於龍鳳喜牀沿下,皇帝、皇后相向而坐,再恭進帝、後交杯,用合巹宴。合巹宴是以矮桌席地坐炕爐前,食生羊肉及牛豬肉及金酒(黃酒)、銀酒(白酒)、金膳(黃碗盛黃米飯)、銀膳(黃碗盛白米飯)、肉絲等。 在帝后進合巹宴時,還要有結髮的侍衞夫婦在坤寧宮外的屋檐下用滿語唱交祝歌。合巹後的當晚,帝后還要吃長壽麪。次日還要舉行團圓宴,以表帝后婚後生活的美滿。之後,皇帝要祭祀太廟、奉先殿,皇后要率女眷拜見皇太后並向皇太后敬獻如意。皇帝還會在太和殿舉行大朝,接受宗室王公等祝賀,併發布詔書,舉行盛大宴會,賜皇后父母兄弟衣服、物品等。至此,整個婚慶大典才宣告結束。 清 填漆描金龍鳳雙喜宴桌 故宮博物院藏

滿族文明禮儀常識有哪些?

滿族有尊上、敬老、好客、守信的美德。在待人接物方面,滿族也有嚴格的禮節要求。滿族是個好客的民族,真是“有客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如有客人來家,全家人都要穿戴整齊,到門外去迎接。即便是現在有的滿族也不習慣穿着睡衣或衣服不整地接待客人,因為這被視為對客人的怠慢或不禮貌。滿族自古有內眷不避外客的習俗,特別是初次登門的客人,主人還要主動向客人介紹內眷,以示敬意。留客人在家吃飯時,也是很講規矩的,“酒要斟滿、茶斟半碗”,因為有“酒滿敬人、茶滿欺人”之説,而且客人不放筷子,主人不能先放下筷子。主客之間邊吃邊説,小輩絕對不許插嘴,但格格(未出嫁的姑娘)例外。外出做客時,長輩與小輩不能同席,父子不同桌。小輩一般都另開一桌。

滿族還有一些禁忌,至今仍保留着。如滿族至今有放犬的習俗,家家養狗,但不殺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不鋪狗皮褥子,不用狗皮製品。滿族也不準打射烏雅、喜鵲,也曾有“神鵲救主”的傳説。在滿族老百姓家裏的院子中,都喜歡種柳樹,而且不許在柳樹下栓馬、喂家禽等。

漢語已成為滿族人民的重要交際工具,所以當親朋好友見面時,問候的話語也早已使用了漢語,如“您好”“您吉祥”“給您老人家請安了”……在書信來往中,結尾時喜歡用“祝您闔家吉祥如意”“順致大安”等。

滿族節慶活動“頒金節”是滿族主要傳統節日,節期在農曆十月十三日,是滿族的命名紀念活動日。相傳是在皇太極時,將原名女真人改稱為滿洲族的紀念日子。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月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

頒金節“頒金”是滿語,意為滿族命名之日。明崇禎八年(1635年10月13日),後金汗王努爾哈赤的兒子愛新覺羅?皇太極廢除女真(又譯為諸申)的舊稱,將族名定為滿洲。這標誌着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的形成。皇太極正式宣佈從此,滿族人為紀念這一天,作為節日進行隆重慶祝。新疆滿族在10月13日這天,紛紛聚集在一起,載歌載舞慶祝自己的節日,許多滿族同胞穿起旗袍等民族服裝,跳起民間傳統舞蹈,唱起民間歌曲,開展各種慶祝活動。同時,還準備奶茶、薩其瑪、打糕、金絲糕等食品,供大家品嚐。1989年10月,在丹東“首屆滿族文化學術研討會”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為“頒金節”。

清明節上墳祭祖時不像漢族紙錢後在墳頂上壓錢,而是在墳上插“佛朵”。“佛朵”是滿語,譯為漢語為“柳”或“柳枝”。根據滿族信仰,柳是人的始祖,人是柳的子孫,為表明後繼有人,要在墳上插柳。

中秋節滿族人家過中秋節也吃“團圓飯”。此外,月亮初升之際,還要供月。即在院內西側向東擺一架木屏風,屏風上掛有雞冠花、毛豆枝、鮮藕等,為供月兔之用。屏風前擺一張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餅。祭時,焚香磕頭,婦女先拜,男人後拜。

滿族婚俗滿族是我國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逐漸形成自己的婚俗。隨着時代和社會的發展,滿族在與漢族及其他民族的交融過程中,婚嫁習俗也在不斷髮生變化,逐漸形成了一套繁瑣細密的滿族婚娶禮儀,這就是通媒、小定、拜女家、下茶、開剪、摘他哈、迎娶、坐帳、合巹、分大小、回門、住對月等程序。

通媒。在清朝末期,滿族男孩在十歲以上就可以論定婚事,舉行婚禮。締結婚約的具體過程,仍多是男方主動選擇女方。有子之家在父母為子擇定配偶目標後,即拜託媒婆與女家説合,女方家同意,由媒婆向男家報音信,之後互換門户帖。帖,即是一張紅紙,寫上當婚者所屬某旗及曾祖、祖、父三代的功名、職業、住址,以及當婚者的功名、職業、年齡、屬相、生辰。通過媒人雙方互換,看是否犯相。

小定。通媒後,男方母親去相看姑娘,以定取捨。相看之後,男方若同意,即擇日過定禮。將首飾等由男方母親給姑娘戴上。此即滿族先民時的“男以羽毛插女頭”表示相愛古風演變而來。

拜女家,也稱大定。擇吉日,男家聚宗族親友同新婿往女家問名,女家亦聚親友等迎。男方入趨右位,年長者致詞,表達欲聘之意。女家致謙詞以謝。新婿入拜女家神位,再拜女家諸親。最後,女家進茶,主賓易位,男家入趨左位坐,設酒宴祝賀。

下茶之禮,是在議定聘禮後,擇日男去女家行聘。聘禮的種類、多少依地位、而異。一般有鞍馬、豬羊、錢財、首飾等。聘禮放在鋪紅氈的高桌上,抬送女家,陳列於西炕祖先案前,兩親翁並跪,斟酒互遞祭祖,俗曰“換盅”。

開剪也叫“納彩”是指男家於迎娶前一個月,將結婚日子提前通知女家,謂“送日子”。男家將給女方的彩布、衣物送往女家,謂“送嫁粧”。並請一兒女雙全的有福之婦女,為姑娘裁衣,謂之“開剪”。

摘他哈是滿族婚俗中的特殊儀式。女方在婚前一個月內,須擇吉日舉行“摘他哈”儀式。在“摘他哈”時,要先清掃室內外衞生,將祖宗板上的媽媽口袋中的索線取出,一頭栓在祖宗板斜架上,一端扯在屋外祭祀用的柳樹枝上。薩滿主持儀式,出嫁姑娘和全家人向祖先叩頭,主祭人摘下姑娘出生時栓在索繩上的他哈補丁,扔在河裏或街頭,以示長命。

迎娶是滿族婚俗中最重要的環節。滿族傳統婚禮一般是“三日婚”,頭一天叫“響棚”。這一天男家為參加婚禮的親友備宴,要在自家院內用席或布搭棚。棚柱上多掛貼喜字、對聯男女老少齊幫忙。因這一天不僅要動鼓樂,還要搭灶、劈柴,所以叫“響棚”。第二天叫“演轎”,這一天要殺豬、跑油、擺桌。滿族的習俗是新郎騎馬,新娘坐矯。新郎和娶親人在這一天要跟隨鼓樂沿街演走。第三天才是拜堂成親,這一天要舉行一系列禮儀活動:打下處、插車、憋性、掛銅鏡、邁火盆、射三箭、跨馬鞍、挑蓋頭、拜北斗、懷抱寶瓶柴火、坐帳、入洞房等。

打下處。女方家在正日子前一天,新娘向自家祖先神行禮辭別,並叩拜“佛多媽媽”求她降福。然後由送親婦女陪同,親哥哥護送,乘坐彩車,將姑娘送至事先選好的某親友家住宿。曰“打下處”。俗定母親不能送親。下處一般選擇離男方家較近地方,又以看不見男家房屋為標準。

插車。新娘及送親隊伍正日子早晨從“下處”出發,臨行前要留一些錢給房主人,表示感謝借宿之意,俗稱“壓炕錢”。當送親隊伍和迎親隊伍在途中相遇時,車、轎相錯停下,由新娘哥哥將新娘從自家的車上抱到新郎迎親的花轎上。此後迎送親隊伍匯合向男方家行進。這種習俗叫“插車”。

憋性也叫“勸性”。這是指迎送親隊伍來到男方家的大門前,暫不讓新娘下喜轎,意思是扳一扳新娘當姑娘時的脾氣,使婚後的生活更美滿。當然憋性的時間也不能太長了。

邁火盆是指新娘下轎前換上帶來的“踩堂鞋”,蹬着小紅板凳走下喜轎。順着鋪好的紅氈走進院內。新娘要跨過路上的一個火盆,意思是婚後的日子紅紅火火。

新郎在新娘下喜轎時,要象徵性的向新娘虛射三箭,以驅逐跟新娘而來的邪氣。也有説是來自舊時“搶婚”習俗。

接下來的儀式是“坐帳”也稱“坐福”。按照一些滿族老人的説法,早年滿族男子隨八旗軍外出作戰,舉行婚禮時,多把新娘送到軍營裏去成親,因此傳下這個習俗。所謂“帳”是在正房窗前臨時搭的,富裕人家用氈布,一般人家用席子。舊時坐帳時間較長,有的要一天,現在只是一二個小時。在坐帳結束前,由女性長輩給新娘開臉、梳頭。所謂“開臉”,就是用細線將新娘臉上汗毛絞掉,標誌她已經成為已婚婦女。“梳頭”則是將新娘的姑娘髮式改梳成滿族已婚婦女的“兩把頭”或“大拉翅”。

然後是“拜北斗”,這時已是時近中午。庭院裏放着天地桌,桌上供着神位及供品。新郎、新娘拜天地,滿族叫“拜北斗”。滿族老人常講,我們是從長白山來的,衝北斗拜就是拜長白山,就是拜祖先。一對新人跪坐矮桌左右,由取送親婦女為之振酒,兩人換飲交杯酒三次。薩滿對新人用滿文念祝詞,稱為“阿查布密”歌,歌分三節。每唸完一節,用刀切下一塊肉扔相空中,斟一杯白酒灑在地上,人們笑逐言開,共同祝福新人,“合巹禮”成。

有的地方直到這時才給新娘揭蓋頭,新郎要用秤桿將新娘蒙的蓋頭挑下來,再放到屋檐高處。這裏還是借用諧音,意思是“稱心如意”、“步步高昇”。新娘入洞房前,由兩女孩用銅鏡對新娘照一下,然後將兩面銅鏡掛在新娘肩上以辟邪。

新郎、新娘入門時,還要接過柴火和寶瓶,取其“懷抱財寶”之意。跨馬鞍也是滿族婚禮中流行較廣的習俗。即新娘進洞房時,要從設在屋門坎上的馬鞍上跨過去。這也是藉助諧音,取“平鞍進門”之意。“全合人”相引登牀,向吉方安坐,褥下放一把斧子,曰“坐福(斧)”。女家備糖餡水餃,使新郎、新娘同食,曰“子孫餑餑”,還要問題:生不生?。食畢,新娘盛裝出來拜祖先、公婆、及男方尊長,曰“分大小”。

此後婚宴開始。一般富裕人家要辦非常有滿族特色的“三套碗席”,新郎要“拜席”,答謝親友。新婚晚上,年輕人自然要鬧洞房。新郎、新娘都坐在炕沿上,賓相把果盤所盛棗、花生、栗子撒向帳中,並唸叨一些祝福語:

一撒榮華並富貴,二撒金玉滿池塘,三撒三元及第早,四撒龍風配成祥,五撒五子拜宰相,六撒六合同春長,七撒夫妻同攜志,八撒八馬轉回鄉,九撒九九多長壽,十撒十金大吉祥。

婚後三天、七天和一個月,新郎要陪新娘回孃家串門,曰“回門”。走之前,婆婆要給準備“四色禮”拿着。一個月後,新媳婦要回孃家住一個月,叫做“住對月”,就是在婆家、孃家各住一個月。

滿族的禮儀滿族的人際禮儀習俗,既有尊老、敬上、好客等美好的禮節,也有受漢族影響,吸收一些儒教的“三綱五常”封建道德,當然還保存着某些氏族部落制度的殘留。

(一)“尊老敬上”是滿族人禮儀的中心內容。

入關後康熙、乾隆皇帝數次舉行“千叟宴”,身體力行提倡尊老敬上。因此,滿族人無論是官宦士紳,還是平民百姓,都把尊老敬上視為美德,成為家規族法的重要內容。

平日,同居的晚輩人每天早、晚都要給老人請安。長輩的教誨要洗耳恭聽,不能頂撞。與長輩同行,要隨從其後。進出門時,要先行幾步為長輩開門,並請長輩先行。在屋中,要長輩先坐。長輩説話,非得允許,不得插言。長輩外出遠行,要送出大門外,歸來要迎至大門。年輕人外出歸來,要先向父母請安,然後再回到自己房裏。

路途相遇,小輩須垂立路旁,讓長輩先走。吃飯時,要長輩先坐、先吃,自己才能坐,才能動筷子。食畢,長者先放下筷子,晚輩才能夠離席。過去滿族是“父子不同席”,現已改變。

媳婦對公、婆禮節最多,也最恭謹。如每天要早起做飯,還要裝煙、打洗漱用水、問安等。一日三餐要站立侍奉,不能與公婆同席。而未出嫁的姑娘則有特殊地位,“可就食於翁姑之側”。

(二)滿族人非常“重客守信”。

滿族人好賓客,信朋友,重感情。入關後的滿族仍沿此習。家裏來了賓客,必設炕桌,置酒款待。宴客的菜餚均是雙數,飲酒必以大盅,盡歡而止。滿族人守信用,答應朋友的事情,一定會千方百計去做。

山區裏的滿族人家,難得有客人來到,更為好客。主人外出或下地幹活,房門也不鎖,路人或來客可隨意入門、喝水、吃飯,只是臨走時將門前箱內木棍指向自己去的方向即可,這個放木棍的小箱叫“客銘箱”。

(三)滿族人主要的和最常見的禮儀分別有:

見面禮見面禮主要有叩頭禮、頂頭禮、抱見禮、執手禮、鞠躬禮、擦肩大禮等;叩頭禮是小輩見長輩,過去平民見王公貴族,奴僕見主人時所行的見面大禮。叩頭禮有四種。一種是“一跪三叩”,一般對父母、主人或尊長;另一種是“二跪六叩”,一般也對父母、爺爺、奶奶和尊長;再一種是“三跪九叩”,主要在祭神、祭祖、見皇帝時用;還有一種是“一跪四叩”,一般是在過年小孩見尊長時用。

頂頭禮是久別重逢的老夫妻相見時的禮節。女方把頭頂到男方的胸脯上,男方用左手扶着老伴,右手老伴的後腦勺。

抱見禮,這是長時間沒見面的至親好友之間相見時的大禮。若是平輩之間,不論男女,雙方抱肩貼面;若長輩和晚輩之間見面,晚輩用雙手抱住長輩的腰,長輩俯身同晚輩貼一下臉,然後直身用手晚輩的後背。這也叫“抱腰接面大禮”。

執手禮應用較廣,長幼之間、平輩之間、朋友之間、親屬之間均可使用。古稱滿人“無作揖打恭之禮,想見幃執手”。見面的雙方各自伸出右手相執,虛攏但不握緊,如同現在的握手。

鞠躬禮,這是平日親朋之間相見的禮節。若是長幼之間,小輩要給長輩行鞠躬禮,或是平輩之間,對行此禮。

擦肩大禮,這是主人和客人之間常用的禮節。滿族人家經常無償地招待過往客人,客人臨走時,客人與男主人用一肩頭互相摩擦幾下即可。這就表示了客人對主人的感激之情。多日不見的朋友相見,也有行此禮。

請安禮請安禮主要有;打千兒禮、跪安禮、蹲安禮、撫鬢禮等。

打千兒禮是男子常用的請安大禮。也叫“單腿跪”、“扛肩膀頭”。施禮時,凡穿箭服或袍褂的,要先彈放下袖頭,然後左腳前移半步呈前屈狀,右腿後退半步呈半蹲狀,左手扶在左膝上,右手下垂,頭頸與上身略向前傾,口稱“請阿瑪安”“請額娘安”等。禮畢恢復直立。

跪安禮也叫“跪拜禮”,這是男子的請安禮。跪拜者垂手低頭來到受禮者面前,雙手扶住雙膝,雙膝跪地後口稱“給某某請安”,隨着話音落地站起,走到側面站立。

蹲安禮也叫半蹲禮,這是女子對長輩請安禮。行禮者站在受禮者面前,雙腳平行,雙手扶膝,隨即一弓腰,膝蓋略彎曲如半蹲狀,嘴裏唸叨“請某某大安”。

撫鬢禮是平輩女子之間,日常相見時互相請安的禮節。相見的女子以右手三下額角,同時向對方點幾下頭,眼睛看着對方,以示問候。受禮者同樣以撫鬢禮回拜。

告別禮是社交禮儀中的重要內容,主要有打橫、相抱、親面、執手、鞠躬等禮節。

打橫又叫退步打橫,是客人走時向主人行的告辭禮。一般客人走時,主人要送至院門外,客人與主人告辭時,回身退後一步,雙手貼身橫走一、二步,然後向主人點頭,表示與主人告辭,主人抱雙手點頭表示告辭。

告別禮中的相抱、親面、執手、鞠躬等禮節與見面禮節相仿。

中國古代婚禮習俗

前段時間堂妹結婚,我被選為送親人員之一,和眾親友一起送堂妹到男方家裏。因為男方家距離比較遠,一路顛簸很久才到。但到後心情不是很愉快,感覺到對方好像是不夠熱情的。結婚典禮上也沒讓女方家人蔘加,只是典禮過後才來招呼我們。這讓我感覺到兩地結婚習俗的差距!因此小編想了解下中國古代的婚禮習俗是什麼樣的。

《五禮通考》曾説,自後齊以來,不管天子庶民,婚禮“一曰納采,二曰向名,三曰納吉,四曰納徵,五曰請期,六曰親迎。”這就是古代婚禮所分的六個階段,俗稱“六禮”。

一、古代六禮

1、納采:這是議婚的第一階段,男方請媒提親後,女方同意議婚,男方備禮去女家求婚,禮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為何用雁?雁為候鳥,取象徵順乎陰陽之意,後來又發展了新意,説雁失配偶,終生不再成雙,取其忠貞。

2、問名:是求婚後,託媒人請問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準備合婚的儀式。?

3、納吉:是把問名後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儀禮,又叫“訂盟”。這是訂婚階段的主要儀禮。古俗,照例要用雁,作為婚事已定的信物。後發展到用戒指、首飾、綵綢、禮餅、禮香燭、甚至羊豬等,故又稱送定或定聘。

4、納徵:是訂盟後,男家將聘禮送往女家,是成婚階段的儀禮。這項成婚禮又俗稱完聘或大聘、過大禮等。後來,這項儀式還採取了回禮的做法,將聘禮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還;或受聘後,將女家贈男方的衣帽鞋襪作為回禮。聘禮的多少及物品名稱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數目取雙忌單

5、請期:送完聘禮後,選擇結婚日期,備禮到女家,徵得同意時的儀式。古俗照例用雁,禮品一般從簡,請期禮往往和過聘禮結合起來,隨過大禮同時決定婚期。

6、親迎:就是新婿親往女家迎聚的儀式。這項儀禮往往被看做婚禮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項則當成議婚、訂婚等過渡性禮儀。

二、古代婚禮流程

1、親迎

吉日一到,新郎要親自率領儀仗前往迎娶。男方至女方家迎親,要先進雁為禮,《儀禮》中稱之為“奠雁”。雁一生中只婚配一次,配偶之後便形影不離,二者中若死去一隻,另一隻則形隻影單終生不再婚配。以此反映夫婦堅貞不移、琴瑟合鳴、白頭偕老的美好願望。清代北京的婚禮,大多有模仿帝王儀仗的趨向,一人在最前邊盛裝騎馬負責開路,然後依次是迴避牌、吹鼓手、鍘鑼、綴燈、旌旗等,同時把金瓜、鉞斧、朝天鐙等各種兵器,也都排列在儀仗的行列裏。新郎騎馬或坐綠幃轎在前,新娘的繡花大紅轎隨行於後,真是威風凜凜,此時此地的新郎好比狀元及第,難怪説結婚就是“小登科”了。

花轎抵達女家門前時,女家一定大門緊閉,這叫攔門。男方在外叩門,催請新娘上轎。這時,便要有一番禮節性的對答,女家院內必有人隔門要“紅包兒”。攔門到了一定的時間,男方才能進門。

進門後除了特別的寒暄,男方要送上禮品,這些禮品因時代和地域的不同而存在着極大的差異,但都有喜慶的意思。娶親的歸途,必須走另一條路,表示“不走回頭路”。如果路上碰到廟、井、祠、墳、大石和大樹等,都要張氈把轎子遮起來,為的是辟邪。

2、拜堂

娶親的花轎及儀仗回到男家門前時,男家亦照例大門緊閉,説是可以煞煞新娘的性子。大門開開之後,花轎抬進庭院,要先過火盆,送親人和新娘的兄弟,就隨着花轎進入庭院休息,男家以酒筵相款待。

舊時,新娘進門後,要撒些谷、豆、草等,用意是辟邪――三煞(青羊、烏雞、青牛之神),三煞忙於啄食,就危害不到新娘了。現在新娘下轎(車)撒彩色紙屑,或許就是由此而來。

下轎的時辰一到,把花轎抬到大廳門口。此時新郎官先向轎門作三個揖,由送親太太啟開轎門,由伴娘攙新娘下轎。然後遞給新娘一個小瓷瓶,瓶內裝以五穀及黃白戒指兩枚或四枚。新娘把寶瓶抱在懷裏,然後由伴娘及送親太太攙扶,姍姍而行。另由兩人前後接鋪紅氈,使新娘腳不沾地。此時新郎已站在天地神案前,手持弓箭向新娘身上輕射三箭,藉以驅除邪魔。射箭的姿勢是射一箭退一步,然後新娘跨馬鞍,走火盆,這些禮節過了之後,就在供案前舉行結婚大典,俗語叫"拜天地"。

3、進洞房

拜過天地之後,就引新娘進入洞房。新郎新娘進入洞房後,儀式也是一系列的。

首先是坐帳,亦稱“坐福”,新郎新娘雙雙坐在洞房的炕沿上或牀上,新郎將自己的左衣襟壓在新娘的右衣襟上,表示男人應該壓倒女人一頭。還要撒喜果於帳中,稱為“撒帳”,一般所撒的物品有棗、栗子、花生等,利用諧音表示“早立子”、“花着生”。

接着的節目就是吃子孫餑餑,子孫餑餑是送親太太從女家帶來的。吃過子孫餑餑,又吃長壽麪,長壽麪是由男家準備的,取“子孫萬代,長生不老”的意思。然後是“合巹”酒,又稱交杯酒。用一條紅線繩子,兩頭各系一隻酒杯,新郎新娘各飲半杯,再交換杯子喝盡杯中酒。交杯酒禮是在洞房之內舉行,然在大廳裏又擺一桌酒席,俗語叫“團圓飯”,席間新郎新娘坐上座,其他賓客均坐陪座,表示從此成為一家一姓。

“鬧洞房”習俗古已有之,自兩漢以來一直盛行不衰。鬧洞房除逗樂之外,還有其他意義,比如把洞房鬧得熱鬧紅火,驅除冷清之感,增加新婚的歡樂氣氛,因而有些地方又稱“暖房”;舊時男女結合多經人介紹,彼此並不熟知,鬧洞房能夠讓他們消除拘謹。

在現代的中式婚禮裏,喝交杯酒和鬧洞房的習俗基本上保留了下來,但都挪到了婚禮儀式當中,比如婚禮遊戲就是鬧洞房習俗的沿襲與演變。

三、古代婚禮要準備的東西

1、花轎:花轎成為傳統婚禮的核心部分是從南宋開始的。分四人抬、八人抬二種。又有龍轎、鳳轎之分。轎身紅幔翠蓋,上面插龍鳳呈祥,四角掛着絲穗,有錢人家娶親為五乘轎,花轎三乘,娶親去的路上迎親太太坐一乘,其餘二乘由壓轎男童坐,迎回時新娘、迎親、送親各坐一乘;另有二乘藍(或綠)轎,用藍呢子圍蓋,上面插銅頂,由新郎、伴郎各坐一乘。

2、旗鑼傘扇:在迎親隊伍之中,花轎之前。令整個迎親儀式熱鬧、壯觀。

3、鞭炮:迎親禮車在行列途中,應一路燃放鞭炮表示慶賀。

4、火盆:放置於大門口的一盆火,讓新娘跨過去,寓意婚後的日子紅紅火火。

5、蓋頭:古時新娘身着鳳冠霞帔的同時都用紅布蓋頭,以遮羞避邪,紅色取吉祥之意。這塊蓋頭要入洞房時由新郎揭開。

6、秤桿:入洞房後,新郎用秤桿挑去新娘的紅蓋頭,取意“稱心如意”。

7、馬鞍:鞍”“安”同聲,取其“平安”長久之意。多放於入洞房洞房門檻上,讓新娘跨,表示新娘跨馬鞍,一世保平安。當新娘前腳邁入門檻,後腳抬起還沒有落下的時候,需要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全福人”把馬鞍抽掉,正好符合了“烈女不嫁二夫,好馬不配雙鞍”的意思。

天地桌:多放院中,桌上放大斗、尺子、剪子、鏡子、算盤、秤稱“六證”。意為“六證”可知家裏糧有多少、布有多少、衣服好壞、容貌怎樣、賬目清否、東西輕重等。民間講只有“三媒六證”才表示新婚合理合法。等到吉時,舉行結婚典禮,俗稱“拜天地”,由司儀主持。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最後夫妻交拜。

8、花燭:在婚禮中使用大紅色的成對蠟燭,點燃於廳堂及洞房之內。因其上多有金銀龍鳳彩飾,故稱“花燭”。

隨着時代的變遷,各地風俗習慣不同,也形成的很大差異性,小編看過古代的結婚習俗流程後感覺到很傳統很講究。這就是傳統文化中魅力之處。

滿族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習俗

滿族人孝敬長輩,注重禮節,在路上遇見長輩,要側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長輩走過再行;不但晚輩見了長輩要施禮,在同輩人中年輕的見了年長的也要施禮問候。親友相見,除握手互敬問候外,有的還行抱腰接面禮。過春節時要拜兩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為辭舊歲,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

滿族傳統住房一般為西、中、東三間,大門朝南開,西間稱西上屋,中間稱堂屋,東間稱東下屋。西上屋設南、西、北三面炕,西炕為貴,北炕為大,南炕為小,來客住西炕,長輩多住北炕,晚輩住南炕。

忌諱:室內西炕不得隨意坐人和堆放雜物;忌打狗、殺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鋪狗皮褥,忌 諱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婚俗

滿族婚禮既帶有本民族濃厚的特點,又融合了不少漢民族的風俗禮節,一般地講要經過以下程序: 訂婚:滿族青年男女訂婚有兩種形式。一是男女青年的家長是熟人或朋友,相互瞭解,有意做親,便 託媒人給子女許訂終身,有的是男方向女方求婚,有的是女方向男方求婚。另一種是男女雙方互不認識,託媒人為子女訂婚,並由媒人轉交雙方的"門户貼",開具雙方的旗佐、履歷、姓氏、三代。此外,還要互相檢驗生辰八字。

放定:即遞財禮。分放大定和放小定兩種。放小定是未來的媳婦拜見姑母兄嫂等男方家至親時,得到財物。放大定叫做“過大禮”,俗稱“下大菜”,就是選擇吉日,男方將聘禮送到女方家。 結婚前一日,送親的要喝“迎風酒”。新娘則離家到男方借好的寓所住宿,俗稱“打下發”。次日清晨,女方家用彩車送親,由其哥哥護送。彩車到新郎家時,洞房門前的地上放有一火盆,讓喜轎車抬着新娘從火盆上經過,俗稱"過火避邪"。為趕走或殺死隨轎而來的鬼怪,新郎要向轎門虛射三箭;也有實射的,但一般都是朝轎底射,以免傷着新娘。接着,新娘被人扶出轎來到天地前,同新郎一同向北三叩首,俗稱“拜北斗”。拜完北斗後舉世聞名行“撇盞”儀式。即頭戴紅蓋頭的新娘和新郎,面朝南跪在院中神桌前,桌上供豬肘一方、酒三 盅、尖刀一把,薩滿單腿跪在桌前,一面用滿語唸經,一面用尖刀把肉割成片拋向空中,同時端酒盅齊把酒潑到地上。主要目的是乞求上蒼保佑新婚夫婦,使他們子孫滿堂,白頭偕老。舉行完以上這些儀式後,新娘由全科人(即父女俱全的人)攙進洞房。新娘過門坎時,在門坎上放有一副馬鞍,新娘必須從上面跨過去。新房的牀鋪必須全科人鋪設,洞房鋪好後要在房內奏樂,稱 “響房”。新娘入洞房時,一小女孩手拿兩面銅鏡,對新娘照一下,然後把銅鏡掛在新娘的前胸後背。接着,另一小女孩遞過兩隻錫壺,裏面盛有米、錢等,新娘或抱在懷裏,或夾在腋窩,俗稱“抱寶瓶”,又叫“抱保媒壺”。當新娘在牀上坐穩後,新郎用秤桿把罩在新娘頭上的紅布揭去,叫做 “揭蓋頭”。接下來便是夫妻喝交杯酒,吃合喜面、長壽麪或子孫餑餑等。

食俗

滿族民間農忙時日食三餐,農閒時日食二餐。主食多是小米和高梁米、粳米、乾飯,喜在飯中加小豆或粑豆,如高梁米豆乾飯。有的地區以玉米為主食,喜以玉米麪發酵做成“酸湯子”。東北大部分地 區的滿族還有吃水飯的習慣,即在做好高梁米飯或玉米餷子飯後用清水過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泡,吃時撈出,盛入碗內,清涼可口。這種吃法多在夏季。

滿族的餑餑歷史悠久,清代即成為宮廷主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窩窩頭”, 也稱小窩頭。滿族點心薩其瑪也成為全國著名糕點。較著名的還有清東陵糕點,也稱清東陵大餑餑,北京小吃墩餑餑,河北承德小吃油酥餑餑,湖北荊州小吃豬油餑餑等。

北方冬天天氣寒冷,沒有新鮮蔬菜,滿族民間常以秋冬之際醃漬的大白菜(即酸菜)為主要蔬菜。據傳用醃漬的方法儲存蔬菜,始於清順治年間。用酸菜熬白肉、粉條是滿族入冬以後常吃的菜餚。

滿族人民愛吃豬肉,常用白煮的方法烹製。遼寧瀋陽市的滿族餐館那家館有100多年曆史的,該店經營的白肉血腸,被譽為正宗的滿族風味。

典型食品:滿族居住分散,各地均有代表性的典型食品,主要有:①白肉血腸。②火鍋。滿族傳統風味菜餚。③酸湯子。遼寧岫巖滿族的典型食品。④清東陵糕點。也稱清東陵大餑餑。

節慶

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月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 ?

頒金節:是滿族“族慶”之日。1635年農曆10月13日,皇太極發佈諭旨,正式改族名“女真”為 “滿洲”,這標誌着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的形成。1989年10月,在丹東“首屆滿族文化學術研討會” 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為“頒金節”。 ?

上元節:即正月十五日,俗稱“元宵節”。同漢族一樣,滿族也有元宵掛彩燈和吃元宵的習俗。 牋 ?走百病:滿族婦女的節日。一般在正月十六日。當晚,婦女們三五成羣,結伴遠洲,或走沙滾冰, 或嬉戲歡鬧,叫做“走百病”。 ? ?

二月二:俗稱“龍抬頭日”。當日晨,滿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彎曲如龍,故稱“引龍”。 然後在院中舉行儀式,祈求風調雨順。全家人還要吃“龍鬚麪”和“龍鱗餅”。婦女們這天不能做針線活。

清明節:上墳祭祖時不像漢族紙錢後在墳頂上壓錢,而是在墳上插“佛朵”。“佛朵”是滿語,譯為漢語為“柳”或“柳枝”。根據滿族信仰,柳是人的始祖,人是柳的子孫,為表明後繼有人,要在墳上插柳。 ?

端午節:滿族過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其風俗與漢族相同。 ?

中元節:滿族以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也視為超度亡靈的“鬼節”。屆時,各處寺院設立道場,燃燈 唸經,要舉行各種超度儀式。 ?

中秋節:滿族人家過中秋節也吃“團圓飯”。此外,月亮初升之際,還要供月。即在院內西側向東 擺一架木屏風,屏風上掛有雞冠花、毛豆枝、鮮藕等,為供月兔之用。屏風前擺一張八仙桌,桌上供 一大月餅。祭時,焚香磕頭,婦女先拜,男人後拜。 ?

臘八節:滿族人家臘月初八要泡“臘八醋”和煮“臘八肉”。除全家人吃外還要分送親友。

小年:滿族過小年的習俗與漢族相同。臘月二十三日為“小年”。屆時家家户户要祭祀灶神,俗稱 “送灶王爺”。

服飾

滿族歷史悠久,文化發達。其服飾高雅華麗,在中國民族服飾文化中獨樹一幟,並對中國的服飾文化發展產生過很大影響。

由於寒冷的生活環境和射獵生活的需要,過去滿族人無論男女,均多穿“馬蹄袖”袍褂。努爾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後,“旗人”的裝束,便成為“旗袍”(滿語稱“衣介”)。

清初,旗袍的式樣一般是無領、大襟、束腰、左衽、四面開衩。穿着既合體,又有利於騎馬奔射。出獵時,還可將乾糧等裝進前襟。這種旗袍有兩個比較突出的特點,一個是無領。努爾哈赤為統一衣冠,曾釐定衣冠制,規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領,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帶領子,只有入朝時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領;二是在窄小的袖口處還接有一截上長下短的半月形袖頭,形似馬蹄,俗稱“馬蹄袖”。平時綰起來,冬季行獵或作戰時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類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響拉弓射箭,故又稱之為“箭袖”(滿語稱之為“哇哈”)。滿族入主中原以後,“放哇哈”成為清朝禮節中的一個規定動作,入朝謁見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將馬蹄袖彈下,然後再兩手伏地跪拜行禮。

旗袍的外面還習慣套一件圓領、身長及臍、袖長及肘的短褂。因這種短褂最初是騎射時穿的,既便於騎馬,又能抵禦風寒,故名“馬褂兒”。清初,馬褂兒是八旗士兵“軍裝”,後來在民間流行起來,具有了禮服和常服的性質,其式樣、面料也更加繁多。滿族人還喜歡在旗袍外穿坎肩。坎肩一般分為棉、夾和皮數種,為保暖之用。樣式有對襟、琵琶襟、捻襟等多種。

而作為有清一代“時裝”的滿族女式旗袍,則多有發展。當初在北京等地曾盛行“十八鑲”的做法,即鑲十八道衣邊才算好看,樣式也變成寬袍大袖;辛亥後,旗袍樣式由肥變瘦;在20世紀30代初受西方短裙影響,長度縮短,幾近膝蓋,袖口縮小;30年代中又加長,兩邊開高衩,並突出曲線美;40年代又縮短,出現短袖或無袖旗袍,外為流線型。繼後,衣片前後分離,有肩縫和裝袖式旗袍裙等。用料廣泛,棉、毛、絲、麻和各種化纖衣料均可。旗袍除有長、短袖之分之外,還分皮、棉、單、夾數種,便於在不同季節穿用。經過不斷改進的旗袍,一般樣式大致為:直領,窄袖,右開大襟,釘釦絆,緊腰身,衣長至膝下,兩側開叉;講究做工和色彩搭配,大多在領口、袖口和衣邊上繡有各色圖案的花邊。如此既襯托出女性身材之美,又顯得文雅大方。具有東方色彩的旗袍現已成為中國婦女普遍喜愛的中式服裝。

旗袍和“旗頭”、“旗鞋”等搭配起來,就構成了滿族婦女典型的傳統服飾裝束。

“旗頭”指的是一種髮式,也稱發冠。類似扇形,以鐵絲或竹藤為帽架,用青素緞、青絨或青紗為面,蒙裹成長約30釐米、寬約10多釐米的扇形冠。佩戴時固定在髮髻上即可。上面還常繡有圖案、鑲珠寶或插飾各種花朵、綴掛長長的纓穗。“旗頭”多為滿族上層婦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結婚時方以為飾。戴上這種寬長的發冠,了脖頸的扭動,使身體挺直,顯得分外端莊穩重,適應於隆重場合。

“旗鞋”款式獨特,是一種高木底繡花鞋,又稱“高底鞋”、“花盆底鞋”、“馬蹄底鞋”等。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釐米左右,有的可達14-16釐米,最高的可達25釐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後鑲在鞋底中間腳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狀通常有兩種,一種上敞下斂,呈倒梯形花盆狀。另一種是上細下寬、前平後圓,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馬蹄。“花盆底”和“馬蹄底”鞋由此而得名。除鞋幫上飾以蟬蝶等刺繡紋樣或裝飾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繡或串珠加以裝飾。有的鞋尖處還飾有絲線編成的穗子,長可及地。這種鞋的高跟木底極為堅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無損,還可再用。高底旗鞋多為十三四歲以上的貴族中青年女子穿着。穿這種高底鞋走起路來顯得姿態優美。老年婦女的旗鞋,多以平木為底,稱“平底鞋”,其前端着地處稍削,以便行走。

滿族的帽子種類較多,主要分為涼帽和暖帽兩種。過去,滿族人常戴一種名為“瓜皮帽”的小帽。瓜皮帽,又稱“帽頭兒”,其形狀上尖下寬,為六瓣縫合而成。底邊鑲一約3釐米寬的小檐,有的甚至無檐,只用一片織金緞包邊。冬春時一般用黑素緞為面,夏秋則多用黑實地紗為面。帽頂綴有一個絲絨結成的疙瘩,黑紅不一,俗稱“算盤結”。帽檐下方的正中釘有一個“標誌”,稱“帽正”,有珍珠、瑪瑙的,也有小銀片、玻璃的。相傳這種帽最早始於明代初期。因其為六瓣縫合,取“六合”,即天地四方“統一”之意,故盛行起來。滿族入關以後,受中原文化影響,也取其“六合統一”之意,開始戴用此帽,而且頗為流行。現在,在有關清代和時期的電視、電視劇中,我們仍能經常看到它的影子。

早期滿族男人多穿雙脊臉的叫做“大傻鞋”的一種便鞋。鞋面多用青布、青緞布料。鞋前臉,鑲雙道或單道黑皮條。鞋尖前凸上翹,側視如船型。婦女除“旗鞋”和平底便鞋(平底鞋鞋面上皆繡花卉圖案,鞋前臉多繡有“雲頭”)外,還有一種“千層底鞋”。“千層底鞋”用多層袼褙做鞋底,故得此名。鞋面多為布料,一般不繡花卉等圖案,多在勞動中穿用。

還有一種很有特點的鞋,叫烏拉(靰鞡)鞋,多為滿族百姓冬季穿用。用牛皮或豬皮縫製,內絮靰鞡(烏拉)草,既輕便,又暖和,適於冬季狩獵和跑冰。

住行

滿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適應他們的生產生活習慣。滿族農村房屋正房一般為三間或五間,坐北朝南便於採光,均在東端南邊開門,形如口袋,俗稱“口袋房”,便於聚暖。東西各有廂房,配以門房,這便構成通常所説的四合院。房屋多為起脊磚瓦房,俗稱“海青房”。房柱皆插地,門向南開,高大寬敞。房內正對門一間謂堂屋,又稱外屋,設廚灶鍋台、水缸,灶通西內室火炕,火炕,滿語稱“土瓦”。從堂屋西牆開門為裏屋,為南、北、西三面構成“萬字坑”或“蔓枝炕”。滿族尚右,西牆供祖宗牌位。西炕為窄炕,不住人,下通煙道。南北對面炕。上鋪炕蓆,或糊炕紙刷油。炕梢置衣櫃,櫃內裝衣物,櫃上疊置被褥、梳粧用品。夜間長輩居於西屋南炕,北炕分居兄弟子媳。就寢時,頭朝炕外,腳抵牆,對防寒和呼吸新鮮空氣頗為適宜。牆壁多貼有紙畫。為御北方寒冷,有的還建有火地。屋外西山牆頭砌有圓形煙囱(滿語稱為呼蘭),高出房檐數尺。煙囱根底有窩風窠,以擋逆風。南北牆上有窗,窗户紙糊在窗櫺外,多“高麗紙”,紙上淋油或鹽水,免得為雨雪淋濕脱落。窗櫺及門上亮子窗櫺構成各種圖案,美觀牢固。窗户分上下兩扇,上窗可用棍支起通風。房樑上常懸有悠車,嬰兒放在悠車裏。炕上擺有長方形的炕桌,吃飯時圍桌盤膝而坐,暖和方便。桌的左右鋪有氈褥子以待賓客。房櫺、椽、棟多有雕花油彩。廂房則設碾房和倉庫(滿語稱哈什)。房外四周環砌圍牆。院內東南豎“索倫杆”,杆上有錫鬥,杆下放三塊石,稱為“神石”。杆後是一面用磚砌成的壁牆,牆頭飾有雨搭。

過去,城中的富貴人家多住四合院。四合院大門多為三間屋宇式建築,正房三至五間,東西廂房一般也是三至五間,四周圍以磚牆,門房兩側設有石礅,稱為上馬石。有的四合院分為前後兩院。滿族的這些民間居所式樣,大部分保留在東北的滿族聚居區。但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除很少一部分人建房仍保留傳統建築方式外,絕大部分已建造成更為寬敞明亮的現代式房屋。

為適應山區和林海雪原居住環境,滿族聚居地區的傳統交通工具主要有馬車、爬犁、獨木舟和樺皮船等。爬犁(滿語稱法喇)是雪上交通工具,將兩根樹幹用火烤後彎成弓形,上端翹起,貼地部分寬約1米半,上面鋪板或做成箱式,駕以馬、牛,載人載物極為輕便。目前只在較寒冷的北部山區偶爾使用。滿族的水上交通工具最早是獨木舟(滿語稱威呼),由粗大原木鑿空而成,可容數人。還有一種樺樹皮船,製作較為麻煩。先做龍骨,裏外附上樺樹皮,一人可以扛着行走。相當輕便。現在已經不多見,被現代船隻所取代。

禮儀

滿族是一個十分注重禮節的民族。滿族人見面或拜見客人,有各種禮節,其中有打千禮、撫鬢禮、拉手禮、抱見禮、半蹲禮、磕頭禮等。其中,打千禮、抱見禮、磕頭禮主要為男人所用,其他則用於婦女。打千禮用於晚輩對長輩、下屬對長官,形式為彈下箭袖,左膝前屈,右腿微彎,左手放在左膝上,右手下垂,並問安。抱見禮是平輩之間用,晚輩對長輩也可用,不過晚輩要抱長輩的腰,長輩撫晚輩的背,等等。現在,有些繁瑣的禮節已被簡化。

滿族尊老敬上的傳統更為明顯。晚輩每日早晚要向父、祖問安,途中遇長輩人要讓路,吃飯時長輩先坐先吃。滿族重感情講信義,對賓朋真誠相待,有客人必設宴招待,所允諾之事必全力去做。

滿族傳統的婚姻儀式較為複雜,大致經過通媒、放定、納彩、過箱、迎親、拜堂、拜祖、分大小、回門等程序。

通媒即由男方家請媒人向女方家求婚,兩家都同意後便放小定,即男方家贈如意或釵釧諸物為定禮。然後是定婚,即選擇吉日,男方家及其親戚往女家問名,女家設宴款待,男方家長致辭求婚,女方家則推謝再三,男方家堅持求婚,女方家同意後,才算定下婚事。此時男方要拜女方家神位及其長輩。定婚後要過禮,也是選擇吉日,男方家送衣服、綢緞、羊、鵝等禮物。男方家還要贈銀兩錢財。此時要議定婚期。進入迎親階段,女方家在婚期前一天陪送嫁粧,俗稱“過箱”,新郎要往女家致謝。迎親時,新郎在迎親隊伍的陪伴下趕着彩車迎親,在途中兩車相錯時,新娘的哥哥將新娘抱上新郎家的彩車,俗稱“插車”(由於各地區滿族風俗不同,也有新郎與迎新隊伍直接到新娘家迎親的。還有的地方有"旗俗不親迎"之説)。新娘至新郎家,換車乘轎,花轎落地,新郎要虛射三箭。新娘蒙紅蓋頭下轎,與新郎站在事先擺在院中的天地桌前,向北三叩首,俗稱拜北斗,即拜天地。拜完後撤天地桌,新娘進入臨時搭的帳篷,謂之坐帳。坐帳時“開臉”,換頭型。坐帳後,新娘跨過馬鞍進洞房,新郎用秤桿揭去蓋頭扔到房檐上。夫妻飲交杯酒,吃合喜面、子孫餑餑,眾人鬧洞房。在婚日當天晚上,新郎新娘要拜祖宗。婚後第一天,新娘給夫家親戚裝煙敬茶,拜宗族,認明輩分,謂之分大小。一般在結婚三日之後,夫妻同回女方家,拜見孃家人並拜祖宗。婚後一個月,新娘回孃家住一個月,謂之住對月。到了這時,婚娶儀禮乃告結束。

這些繁雜的婚娶程序在今日滿族聚居地區已經簡化,並且融合了現代形式。比如插車,演變為男女青年騎自行車或摩托車,各自由婚慶隊伍陪伴,從自己的家裏出發,行進至中途相遇時,兩人交換自行車或摩托車,再一同到新郎家。還有拜祖宗,有的地方演變為新人拜雙方父母。雖然有變化,但仍然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另外,滿族的婚姻儀式因居住地區不同而略有變化,並非完全一致,但主要程序大致相同。

滿族的育兒習俗比較特殊。生男在門左掛弓箭,生女在門右掛彩色布條,孃家送一個悠車。生兒三天時,親朋送賀禮,俗稱“下奶”。並舉行洗禮,稱“洗三”。滿月時要請客人來“做滿月”,並將弓箭或布條取下掛在“子孫繩”上。百日時,要用從各家要的彩布條編成鎖,稱掛鎖。週歲時要舉行較為隆重的儀式,讓孩子“抓週”。一般在16歲時,男孩剃髮,女孩盤髮髻。至今在東北滿族聚居區仍然保留“下奶”、“洗三”、“做滿月”、“抓週”等傳統習俗。

葬俗

滿族的喪葬以土葬、火葬為主,土葬和火葬歷史都很久遠。在滿族入關前以火葬為主,這主要是由於他們經常遷移。另外,八旗將士在清初戰死較多,屍骨不便送回故里,所以多用火葬。滿族入關後逐漸發生變化,從火葬與土葬並用發展為以土葬為主。喪葬儀式是,死者臨終前穿壽衣,多為長袍、馬褂,為單數。屋內停靈,一般在7日之內。用木板做成靈牀,頭西腳東。靈幡用3尺左右的紅布製成,上綴以黑穗,懸掛在院中高杆上。滿族人用的棺具形狀特別,上部隆起,上寬下窄,稱“旗材”。

停靈期內閤家舉哀,舉行祭奠。入殮時棺內放金銀等物,貧者用金銀箔元寶代替,口含銅錢或玉器,靈具放在院內靈棚內。出殯多選陰曆單日,抬靈有16槓、32槓、64槓之分。出殯後要感謝幫忙的人並請吃飯。下葬後,每7天到墳上燒一次紙,連燒7次。百日時要燒百日,週年時要燒週年。滿族燒紙是將紙疊成口袋狀,俗稱燒口袋。清明節要上墳,燒口袋和插佛託。近30年來,滿族的喪葬又改為火葬為主。但祭奠親人的儀式仍然保留了許多古老傳統,如清明節燒口袋、插佛託、燒七、燒百日、燒週年等,都依然如故。

禁忌

滿族禁忌較多。不允許褻瀆神靈和祖宗。比如滿族以西為貴,祖宗匣放在西炕上,西炕不許住人和放雜物,不能有各種不敬行為。不許打狗,更禁忌殺狗、食狗肉、戴狗皮帽子,也不允許外族人戴狗皮帽子進家。傳説努爾哈赤曾吩咐族人"山中有的是野獸,儘可以打來吃,但是,今後不準再吃狗肉、穿戴狗皮,狗死了要把它埋葬了,因為狗通人性,能救主,是義犬。"從此愛犬、敬犬便成了滿族的習尚。另外,滿族人不僅不食烏鴉之肉,還有飼餵烏鴉、祭祀烏鴉之俗。

清朝的禮節是什麼?

禮儀

滿族是一個十分注重禮節的民族。滿族人見面或拜見客人,有各種禮節,其中有打千禮、撫鬢禮、拉手禮、抱見禮、半蹲禮、磕頭禮等。其中,打千禮、抱見禮、磕頭禮主要為男人所用,其他則用於婦女。打千禮用於晚輩對長輩、下屬對長官,形式為彈下箭袖,左膝前屈,右腿微彎,左手放在左膝上,右手下垂,並問安。抱見禮是平輩之間用,晚輩對長輩也可用,不過晚輩要抱長輩的腰,長輩撫晚輩的背,等等。現在,有些繁瑣的禮節已被簡化。

滿族尊老敬上的傳統更為明顯。晚輩每日早晚要向父、祖問安,途中遇長輩人要讓路,吃飯時長輩先坐先吃。滿族重感情講信義,對賓朋真誠相待,有客人必設宴招待,所允諾之事必全力去做。

滿族傳統的婚姻儀式較為複雜,大致經過通媒、放定、納彩、過箱、迎親、拜堂、拜祖、分大小、回門等程序。

通媒即由男方家請媒人向女方家求婚,兩家都同意後便放小定,即男方家贈如意或釵釧諸物為定禮。然後是定婚,即選擇吉日,男方家及其親戚往女家問名,女家設宴款待,男方家長致辭求婚,女方家則推謝再三,男方家堅持求婚,女方家同意後,才算定下婚事。此時男方要拜女方家神位及其長輩。定婚後要過禮,也是選擇吉日,男方家送衣服、綢緞、羊、鵝等禮物。男方家還要贈銀兩錢財。此時要議定婚期。進入迎親階段,女方家在婚期前一天陪送嫁粧,俗稱“過箱”,新郎要往女家致謝。迎親時,新郎在迎親隊伍的陪伴下趕着彩車迎親,在途中兩車相錯時,新娘的哥哥將新娘抱上新郎家的彩車,俗稱“插車”(由於各地區滿族風俗不同,也有新郎與迎新隊伍直接到新娘家迎親的。還有的地方有"旗俗不親迎"之説)。新娘至新郎家,換車乘轎,花轎落地,新郎要虛射三箭。新娘蒙紅蓋頭下轎,與新郎站在事先擺在院中的天地桌前,向北三叩首,俗稱拜北斗,即拜天地。拜完後撤天地桌,新娘進入臨時搭的帳篷,謂之坐帳。坐帳時“開臉”,換頭型。坐帳後,新娘跨過馬鞍進洞房,新郎用秤桿揭去蓋頭扔到房檐上。夫妻飲交杯酒,吃合喜面、子孫餑餑,眾人鬧洞房。在婚日當天晚上,新郎新娘要拜祖宗。婚後第一天,新娘給夫家親戚裝煙敬茶,拜宗族,認明輩分,謂之分大小。一般在結婚三日之後,夫妻同回女方家,拜見孃家人並拜祖宗。婚後一個月,新娘回孃家住一個月,謂之住對月。到了這時,婚娶儀禮乃告結束。

這些繁雜的婚娶程序在今日滿族聚居地區已經簡化,並且融合了現代形式。比如插車,演變為男女青年騎自行車或摩托車,各自由婚慶隊伍陪伴,從自己的家裏出發,行進至中途相遇時,兩人交換自行車或摩托車,再一同到新郎家。還有拜祖宗,有的地方演變為新人拜雙方父母。雖然有變化,但仍然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另外,滿族的婚姻儀式因居住地區不同而略有變化,並非完全一致,但主要程序大致相同。

滿族的育兒習俗比較特殊。生男在門左掛弓箭,生女在門右掛彩色布條,孃家送一個悠車。生兒三天時,親朋送賀禮,俗稱“下奶”。並舉行洗禮,稱“洗三”。滿月時要請客人來“做滿月”,並將弓箭或布條取下掛在“子孫繩”上。百日時,要用從各家要的彩布條編成鎖,稱掛鎖。週歲時要舉行較為隆重的儀式,讓孩子“抓週”。一般在16歲時,男孩剃髮,女孩盤髮髻。至今在東北滿族聚居區仍然保留“下奶”、“洗三”、“做滿月”、“抓週”等傳統習俗。

葬俗

滿族的喪葬以土葬、火葬為主,土葬和火葬歷史都很久遠。在滿族入關前以火葬為主,這主要是由於他們經常遷移。另外,八旗將士在清初戰死較多,屍骨不便送回故里,所以多用火葬。滿族入關後逐漸發生變化,從火葬與土葬並用發展為以土葬為主。喪葬儀式是,死者臨終前穿壽衣,多為長袍、馬褂,為單數。屋內停靈,一般在7日之內。用木板做成靈牀,頭西腳東。靈幡用3尺左右的紅布製成,上綴以黑穗,懸掛在院中高杆上。滿族人用的棺具形狀特別,上部隆起,上寬下窄,稱“旗材”。

停靈期內閤家舉哀,舉行祭奠。入殮時棺內放金銀等物,貧者用金銀箔元寶代替,口含銅錢或玉器,靈具放在院內靈棚內。出殯多選陰曆單日,抬靈有16槓、32槓、64槓之分。出殯後要感謝幫忙的人並請吃飯。下葬後,每7天到墳上燒一次紙,連燒7次。百日時要燒百日,週年時要燒週年。滿族燒紙是將紙疊成口袋狀,俗稱燒口袋。清明節要上墳,燒口袋和插佛託。近30年來,滿族的喪葬又改為火葬為主。但祭奠親人的儀式仍然保留了許多古老傳統,如清明節燒口袋、插佛託、燒七、燒百日、燒週年等,都依然如故。

禁忌

滿族禁忌較多。不允許褻瀆神靈和祖宗。比如滿族以西為貴,祖宗匣放在西炕上,西炕不許住人和放雜物,不能有各種不敬行為。不許打狗,更禁忌殺狗、食狗肉、戴狗皮帽子,也不允許外族人戴狗皮帽子進家。傳説努爾哈赤曾吩咐族人"山中有的是野獸,儘可以打來吃,但是,今後不準再吃狗肉、穿戴狗皮,狗死了要把它埋葬了,因為狗通人性,能救主,是義犬。"從此愛犬、敬犬便成了滿族的習尚。另外,滿族人不僅不食烏鴉之肉,還有飼餵烏鴉、祭祀烏鴉之俗。

故宮婚慶八寶是哪幾樣??

雖是八寶,但有九種

:1、算盤:寓意對新人未來安寧富裕的理想與規劃

2、梳子:尤白首相莊,指夫婦到老猶相敬愛

3、剪刀:寓意新娘婚後生活的綾羅綢緞前程錦繡

4、鬥:糧食的量具,婚嫁禮儀中彰顯男方的家境富裕

5、尺子:婚姻生活中引申為衡量幸福的標準,也指百子千孫、幸福遠流長

6、鏡子:表示或新娘的姿容秀麗

7、繡花鞋:鞋與“諧”同音,寓意夫妻相親相愛,白頭偕老

8、如稱:取稱心如意之意

9、壓錢箱:婚慶中女方送嫁禮品之一,藉以表示女方家境富裕,同時也是女子婚後用於收藏珍品之物

滿族有什麼風俗習慣

滿族風俗習慣

服飾

滿族歷史悠久,文化發達。其服飾高雅華麗,在中國民族服飾文化中獨樹一幟,並對中國的服飾文化發展產生過很大影響。

由於寒冷的生活環境和射獵生活的需要,過去滿族人無論男女,均多穿“馬蹄袖”袍褂。努爾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後,“旗人”的裝束,便成為“旗袍”(滿語稱“衣介”)。

清初,旗袍的式樣一般是無領、大襟、束腰、左衽、四面開衩。穿着既合體,又有利於騎馬奔射。出獵時,還可將乾糧等裝進前襟。這種旗袍有兩個比較突出的特點,一個是無領。努爾哈赤為統一衣冠,曾釐定衣冠制,規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領,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帶領子,只有入朝時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領;二是在窄小的袖口處還接有一截上長下短的半月形袖頭,形似馬蹄,俗稱“馬蹄袖”。平時綰起來,冬季行獵或作戰時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類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響拉弓射箭,故又稱之為“箭袖”(滿語稱之為“哇哈”)。滿族入主中原以後,“放哇哈”成為清朝禮節中的一個規定動作,入朝謁見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將馬蹄袖彈下,然後再兩手伏地跪拜行禮。

旗袍的外面還習慣套一件圓領、身長及臍、袖長及肘的短褂。因這種短褂最初是騎射時穿的,既便於騎馬,又能抵禦風寒,故名“馬褂兒”。清初,馬褂兒是八旗士兵“軍裝”,後來在民間流行起來,具有了禮服和常服的性質,其式樣、面料也更加繁多。滿族人還喜歡在旗袍外穿坎肩。坎肩一般分為棉、夾和皮數種,為保暖之用。樣式有對襟、琵琶襟、捻襟等多種。

而作為有清一代“時裝”的滿族女式旗袍,則多有發展。當初在北京等地曾盛行“十八鑲”的做法,即鑲十八道衣邊才算好看,樣式也變成寬袍大袖;辛亥後,旗袍樣式由肥變瘦;在20世紀30代初受西方短裙影響,長度縮短,幾近膝蓋,袖口縮小;30年代中又加長,兩邊開高衩,並突出曲線美;40年代又縮短,出現短袖或無袖旗袍,外為流線型。繼後,衣片前後分離,有肩縫和裝袖式旗袍裙等。用料廣泛,棉、毛、絲、麻和各種化纖衣料均可。旗袍除有長、短袖之分之外,還分皮、棉、單、夾數種,便於在不同季節穿用。經過不斷改進的旗袍,一般樣式大致為:直領,窄袖,右開大襟,釘釦絆,緊腰身,衣長至膝下,兩側開叉;講究做工和色彩搭配,大多在領口、袖口和衣邊上繡有各色圖案的花邊。如此既襯托出女性身材之美,又顯得文雅大方。具有東方色彩的旗袍現已成為中國婦女普遍喜愛的中式服裝。

旗袍和“旗頭”、“旗鞋”等搭配起來,就構成了滿族婦女典型的傳統服飾裝束。

“旗頭”指的是一種髮式,也稱發冠。類似扇形,以鐵絲或竹藤為帽架,用青素緞、青絨或青紗為面,蒙裹成長約30釐米、寬約10多釐米的扇形冠。佩戴時固定在髮髻上即可。上面還常繡有圖案、鑲珠寶或插飾各種花朵、綴掛長長的纓穗。“旗頭”多為滿族上層婦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結婚時方以為飾。戴上這種寬長的發冠,了脖頸的扭動,使身體挺直,顯得分外端莊穩重,適應於隆重場合。

“旗鞋”款式獨特,是一種高木底繡花鞋,又稱“高底鞋”、“花盆底鞋”、“馬蹄底鞋”等。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釐米左右,有的可達14-16釐米,最高的可達25釐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後鑲在鞋底中間腳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狀通常有兩種,一種上敞下斂,呈倒梯形花盆狀。另一種是上細下寬、前平後圓,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馬蹄。“花盆底”和“馬蹄底”鞋由此而得名。除鞋幫上飾以蟬蝶等刺繡紋樣或裝飾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繡或串珠加以裝飾。有的鞋尖處還飾有絲線編成的穗子,長可及地。這種鞋的高跟木底極為堅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無損,還可再用。高底旗鞋多為十三四歲以上的貴族中青年女子穿着。穿這種高底鞋走起路來顯得姿態優美。老年婦女的旗鞋,多以平木為底,稱“平底鞋”,其前端着地處稍削,以便行走。

滿族的帽子種類較多,主要分為涼帽和暖帽兩種。過去,滿族人常戴一種名為“瓜皮帽”的小帽。瓜皮帽,又稱“帽頭兒”,其形狀上尖下寬,為六瓣縫合而成。底邊鑲一約3釐米寬的小檐,有的甚至無檐,只用一片織金緞包邊。冬春時一般用黑素緞為面,夏秋則多用黑實地紗為面。帽頂綴有一個絲絨結成的疙瘩,黑紅不一,俗稱“算盤結”。帽檐下方的正中釘有一個“標誌”,稱“帽正”,有珍珠、瑪瑙的,也有小銀片、玻璃的。相傳這種帽最早始於明代初期。因其為六瓣縫合,取“六合”,即天地四方“統一”之意,故盛行起來。滿族入關以後,受中原文化影響,也取其“六合統一”之意,開始戴用此帽,而且頗為流行。現在,在有關清代和時期的電視、電視劇中,我們仍能經常看到它的影子。

早期滿族男人多穿雙脊臉的叫做“大傻鞋”的一種便鞋。鞋面多用青布、青緞布料。鞋前臉,鑲雙道或單道黑皮條。鞋尖前凸上翹,側視如船型。婦女除“旗鞋”和平底便鞋(平底鞋鞋面上皆繡花卉圖案,鞋前臉多繡有“雲頭”)外,還有一種“千層底鞋”。“千層底鞋”用多層袼褙做鞋底,故得此名。鞋面多為布料,一般不繡花卉等圖案,多在勞動中穿用。

還有一種很有特點的鞋,叫烏拉(靰鞡)鞋,多為滿族百姓冬季穿用。用牛皮或豬皮縫製,內絮靰鞡(烏拉)草,既輕便,又暖和,適於冬季狩獵和跑冰。

住行

滿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適應他們的生產生活習慣。滿族農村房屋正房一般為三間或五間,坐北朝南便於採光,均在東端南邊開門,形如口袋,俗稱“口袋房”,便於聚暖。東西各有廂房,配以門房,這便構成通常所説的四合院。房屋多為起脊磚瓦房,俗稱“海青房”。房柱皆插地,門向南開,高大寬敞。房內正對門一間謂堂屋,又稱外屋,設廚灶鍋台、水缸,灶通西內室火炕,火炕,滿語稱“土瓦”。從堂屋西牆開門為裏屋,為南、北、西三面構成“萬字坑”或“蔓枝炕”。滿族尚右,西牆供祖宗牌位。西炕為窄炕,不住人,下通煙道。南北對面炕。上鋪炕蓆,或糊炕紙刷油。炕梢置衣櫃,櫃內裝衣物,櫃上疊置被褥、梳粧用品。夜間長輩居於西屋南炕,北炕分居兄弟子媳。就寢時,頭朝炕外,腳抵牆,對防寒和呼吸新鮮空氣頗為適宜。牆壁多貼有紙畫。為御北方寒冷,有的還建有火地。屋外西山牆頭砌有圓形煙囱(滿語稱為呼蘭),高出房檐數尺。煙囱根底有窩風窠,以擋逆風。南北牆上有窗,窗户紙糊在窗櫺外,多“高麗紙”,紙上淋油或鹽水,免得為雨雪淋濕脱落。窗櫺及門上亮子窗櫺構成各種圖案,美觀牢固。窗户分上下兩扇,上窗可用棍支起通風。房樑上常懸有悠車,嬰兒放在悠車裏。炕上擺有長方形的炕桌,吃飯時圍桌盤膝而坐,暖和方便。桌的左右鋪有氈褥子以待賓客。房櫺、椽、棟多有雕花油彩。廂房則設碾房和倉庫(滿語稱哈什)。房外四周環砌圍牆。院內東南豎“索倫杆”,杆上有錫鬥,杆下放三塊石,稱為“神石”。杆後是一面用磚砌成的壁牆,牆頭飾有雨搭。

過去,城中的富貴人家多住四合院。四合院大門多為三間屋宇式建築,正房三至五間,東西廂房一般也是三至五間,四周圍以磚牆,門房兩側設有石礅,稱為上馬石。有的四合院分為前後兩院。滿族的這些民間居所式樣,大部分保留在東北的滿族聚居區。但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除很少一部分人建房仍保留傳統建築方式外,絕大部分已建造成更為寬敞明亮的現代式房屋。

為適應山區和林海雪原居住環境,滿族聚居地區的傳統交通工具主要有馬車、爬犁、獨木舟和樺皮船等。爬犁(滿語稱法喇)是雪上交通工具,將兩根樹幹用火烤後彎成弓形,上端翹起,貼地部分寬約1米半,上面鋪板或做成箱式,駕以馬、牛,載人載物極為輕便。目前只在較寒冷的北部山區偶爾使用。滿族的水上交通工具最早是獨木舟(滿語稱威呼),由粗大原木鑿空而成,可容數人。還有一種樺樹皮船,製作較為麻煩。先做龍骨,裏外附上樺樹皮,一人可以扛着行走。相當輕便。現在已經不多見,被現代船隻所取代。

禮儀

滿族是一個十分注重禮節的民族。滿族人見面或拜見客人,有各種禮節,其中有打千禮、撫鬢禮、拉手禮、抱見禮、半蹲禮、磕頭禮等。其中,打千禮、抱見禮、磕頭禮主要為男人所用,其他則用於婦女。打千禮用於晚輩對長輩、下屬對長官,形式為彈下箭袖,左膝前屈,右腿微彎,左手放在左膝上,右手下垂,並問安。抱見禮是平輩之間用,晚輩對長輩也可用,不過晚輩要抱長輩的腰,長輩撫晚輩的背,等等。現在,有些繁瑣的禮節已被簡化。

滿族尊老敬上的傳統更為明顯。晚輩每日早晚要向父、祖問安,途中遇長輩人要讓路,吃飯時長輩先坐先吃。滿族重感情講信義,對賓朋真誠相待,有客人必設宴招待,所允諾之事必全力去做。

滿族傳統的婚姻儀式較為複雜,大致經過通媒、放定、納彩、過箱、迎親、拜堂、拜祖、分大小、回門等程序。

通媒即由男方家請媒人向女方家求婚,兩家都同意後便放小定,即男方家贈如意或釵釧諸物為定禮。然後是定婚,即選擇吉日,男方家及其親戚往女家問名,女家設宴款待,男方家長致辭求婚,女方家則推謝再三,男方家堅持求婚,女方家同意後,才算定下婚事。此時男方要拜女方家神位及其長輩。定婚後要過禮,也是選擇吉日,男方家送衣服、綢緞、羊、鵝等禮物。男方家還要贈銀兩錢財。此時要議定婚期。進入迎親階段,女方家在婚期前一天陪送嫁粧,俗稱“過箱”,新郎要往女家致謝。迎親時,新郎在迎親隊伍的陪伴下趕着彩車迎親,在途中兩車相錯時,新娘的哥哥將新娘抱上新郎家的彩車,俗稱“插車”(由於各地區滿族風俗不同,也有新郎與迎新隊伍直接到新娘家迎親的。還有的地方有"旗俗不親迎"之説)。新娘至新郎家,換車乘轎,花轎落地,新郎要虛射三箭。新娘蒙紅蓋頭下轎,與新郎站在事先擺在院中的天地桌前,向北三叩首,俗稱拜北斗,即拜天地。拜完後撤天地桌,新娘進入臨時搭的帳篷,謂之坐帳。坐帳時“開臉”,換頭型。坐帳後,新娘跨過馬鞍進洞房,新郎用秤桿揭去蓋頭扔到房檐上。夫妻飲交杯酒,吃合喜面、子孫餑餑,眾人鬧洞房。在婚日當天晚上,新郎新娘要拜祖宗。婚後第一天,新娘給夫家親戚裝煙敬茶,拜宗族,認明輩分,謂之分大小。一般在結婚三日之後,夫妻同回女方家,拜見孃家人並拜祖宗。婚後一個月,新娘回孃家住一個月,謂之住對月。到了這時,婚娶儀禮乃告結束。

這些繁雜的婚娶程序在今日滿族聚居地區已經簡化,並且融合了現代形式。比如插車,演變為男女青年騎自行車或摩托車,各自由婚慶隊伍陪伴,從自己的家裏出發,行進至中途相遇時,兩人交換自行車或摩托車,再一同到新郎家。還有拜祖宗,有的地方演變為新人拜雙方父母。雖然有變化,但仍然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另外,滿族的婚姻儀式因居住地區不同而略有變化,並非完全一致,但主要程序大致相同。

滿族的育兒習俗比較特殊。生男在門左掛弓箭,生女在門右掛彩色布條,孃家送一個悠車。生兒三天時,親朋送賀禮,俗稱“下奶”。並舉行洗禮,稱“洗三”。滿月時要請客人來“做滿月”,並將弓箭或布條取下掛在“子孫繩”上。百日時,要用從各家要的彩布條編成鎖,稱掛鎖。週歲時要舉行較為隆重的儀式,讓孩子“抓週”。一般在16歲時,男孩剃髮,女孩盤髮髻。至今在東北滿族聚居區仍然保留“下奶”、“洗三”、“做滿月”、“抓週”等傳統習俗。

葬俗

滿族的喪葬以土葬、火葬為主,土葬和火葬歷史都很久遠。在滿族入關前以火葬為主,這主要是由於他們經常遷移。另外,八旗將士在清初戰死較多,屍骨不便送回故里,所以多用火葬。滿族入關後逐漸發生變化,從火葬與土葬並用發展為以土葬為主。喪葬儀式是,死者臨終前穿壽衣,多為長袍、馬褂,為單數。屋內停靈,一般在7日之內。用木板做成靈牀,頭西腳東。靈幡用3尺左右的紅布製成,上綴以黑穗,懸掛在院中高杆上。滿族人用的棺具形狀特別,上部隆起,上寬下窄,稱“旗材”。

停靈期內閤家舉哀,舉行祭奠。入殮時棺內放金銀等物,貧者用金銀箔元寶代替,口含銅錢或玉器,靈具放在院內靈棚內。出殯多選陰曆單日,抬靈有16槓、32槓、64槓之分。出殯後要感謝幫忙的人並請吃飯。下葬後,每7天到墳上燒一次紙,連燒7次。百日時要燒百日,週年時要燒週年。滿族燒紙是將紙疊成口袋狀,俗稱燒口袋。清明節要上墳,燒口袋和插佛託。近30年來,滿族的喪葬又改為火葬為主。但祭奠親人的儀式仍然保留了許多古老傳統,如清明節燒口袋、插佛託、燒七、燒百日、燒週年等,都依然如故。

禁忌

滿族禁忌較多。不允許褻瀆神靈和祖宗。比如滿族以西為貴,祖宗匣放在西炕上,西炕不許住人和放雜物,不能有各種不敬行為。不許打狗,更禁忌殺狗、食狗肉、戴狗皮帽子,也不允許外族人戴狗皮帽子進家。傳説努爾哈赤曾吩咐族人"山中有的是野獸,儘可以打來吃,但是,今後不準再吃狗肉、穿戴狗皮,狗死了要把它埋葬了,因為狗通人性,能救主,是義犬。"從此愛犬、敬犬便成了滿族的習尚。另外,滿族人不僅不食烏鴉之肉,還有飼餵烏鴉、祭祀烏鴉之俗。

宗教信仰

滿族早期信奉薩滿教。入關後,又信奉佛教。薩滿教同佛教在滿族中同祀供奉。

薩滿教是一種原始的多神教。“薩滿”是通古斯語的音譯,意為“瘋狂的人”。漢譯為“巫”。“薩滿”有男有女,並分家薩滿和跳神薩滿。

祭祀時主持禮儀的家薩滿早已不存在了。跳神治病為業的神巫,在一些偏僻鄉村還偶有活動。早在清代就屢有禁令,但屢禁不止。建國後,國家禁止一切封建迷信活動,但仍有少數人以此為業,騙取錢財。

滿族還崇拜自然神,如天地神、山神、星神、樹神。崇拜以動物為圖騰的鵲神、烏鴉神。至今在一些滿族聚居的鄉村,每逢年節還燒香供奉,祈求保佑全家平安順利。

現在有的滿族人信仰天主教、教,但人數不多。宗教信仰:滿族早期信奉薩滿教。入關後,又信奉佛教。薩滿教同佛教在滿族中同祀供奉。

薩滿教是一種原始的多神教。“薩滿”是通古斯語的音譯,意為“瘋狂的人”。漢譯為“巫”。“薩滿”有男有女,並分家薩滿和跳神薩滿。

祭祀時主持禮儀的家薩滿早已不存在了。跳神治病為業的神巫,在一些偏僻鄉村還偶有活動。早在清代就屢有禁令,但屢禁不止。建國後,國家禁止一切封建迷信活動,但仍有少數人以此為業,騙取錢財。

滿族還崇拜自然神,如天地神、山神、星神、樹神。崇拜以動物為圖騰的鵲神、烏鴉神。至今在一些滿族聚居的鄉村,每逢年節還燒香供奉,祈求保佑全家平安順利。

現在有的滿族人信仰天主教、教,但人數不多。

飲食

滿族飲食品種繁多,風味獨特

(一)主 食

主食最大特點是“粘”。早自清代,滿族人就喜歡粘食。取其易存放、耐飢餓、便於遊獵和遠途征戰攜帶之利。

今河北各地滿族家庭,普遍喜歡用粘米麪做餑餑、涼糕、切糕、炸糕等食品。

樟欏葉餅:青龍滿族自治縣的一些鄉村,夏季喜歡用粘米麪做“樟欏葉餅”。方法是把粘面和好攤在楞葉上,中間放餡,合上後蒸熟,其味清香。

小餑餑:多在冬季以粘米麪製作。餑餑小如雞蛋,一做幾缸幾簍,蒸熟後放冷屋凍上,隨吃隨熱。

荷葉餅:易縣西陵滿族鄉滿族家庭有農曆二月吃“荷葉餅”的習慣。荷葉餅用白麪做,為扁圓形,裏面放香油、鹽,熟後掰開成兩片(有一面連在一起)、 裹雞蛋、肉片、芥菜等,捲成荷葉形,即可食用。荷葉餅在長城以北和遵化縣東陵叫“春餅”,其做法與西陵大體相同。

(二)副 食

滿族人喜食酸菜。

火鍋:以酸菜、粉條、蘑茹、豬肉或其它禽獸之肉做的“火鍋”,是滿族傳統的飲食風味。自清代以來,一直傳承不衰。

血腸:滿族喜吃豬肉。逢年節殺豬時,都要請客,名曰“吃血腸”。豬血兑上温水放上調料,灌到豬腸裏,煮熟即可食用,名為“血腸”。

鹿尾(yer):易縣西陵滿族鄉忠義村、龍裏華村、泰和莊村居住的滿族,還有一種叫“鹿尾”的特殊食品。其做法是將豬肝切成泥,用煮肉湯加東北大鬆籽、薑汁、香油、麻醬、雞蛋等原料調成糊狀,灌到豬大腸裏,煮熟後即可食用。待客時切成手指厚小塊,放到碟裏,每碟八塊。吃時必剩兩塊,否則為不敬。

樽(n)菜:選細嫩白菜心,用線繩捆成拇指粗,捆一節切一節,長約二寸,用開水焯後,擺放好,用小米米湯澆在上面,放酸為止。吃時用水洗淨,放入盤內,撒上白糖後食用。其味酸甜可口,又脆又香。

(三)糕 點

薩其瑪:滿族傳統糕點。用麪粉、大油、白糖、鮮蛋、麻仁、桂花、果料等製成,色澤金黃,綿軟香甜,軟硬適度。具有百年曆史的保定四美齋糕點鋪製作的“薩其瑪”,至今盛名不衰。

大八件:易縣“大八件”糕點,每種上面都打有紅戳。大八件為:薩其瑪、饊子、大餑餑、雙麻、福壽糕、蜜食、扒拉餅、蓼化。

姓 氏:

滿族姓氏有670多個。清代,滿族人習慣於只出名不冠姓。辛亥後,國民曾下令滿族人一律冠姓入籍,於是滿族老姓逐漸消失,逐步簡稱或譯為漢字姓。據調查,今河北省境內,有的滿族人上推三代,還稱滿族老姓。今秦皇島市山海關區的滿族,共有七個大姓氏,或按滿族老姓譯為漢字姓,或以本姓的第一音節為姓,其中瓜爾佳氏譯姓關,鈕祜祿氏譯姓郎,愛新覺羅氏譯姓趙,完顏氏譯姓王,伊爾根覺羅氏譯姓趙,章佳氏改姓章,富察氏改姓傅。承德縣滿杖子鄉李氏,原姓薩克達氏,石灰窯鄉白氏系瓜爾佳氏。承德市區佟山和兩家滿族鄉、滿杖子鄉、八家鄉的佟姓系佟佳氏。三溝鎮壯孤山村劉氏系寧古塔氏。崗滿族鄉何姓系赫舍里氏,趙姓系伊爾根覺羅氏。六溝鎮南房申溝黃氏系烏雅氏。太平鄉、十道河鄉王氏系完顏氏。圍場護圍滿洲兵丁後裔有佟(佟佳氏)、 白(巴雅拉氏)、 那(那拉氏)、 安(安佳氏)、 張(章佳氏)、 趙(伊爾根覺羅氏)、富(富察氏)、關(瓜爾佳氏)等八大姓。簡稱或譯為漢字姓的還有易縣的巴氏、戴氏,定興縣的聞氏,邯鄲的葉氏、文氏,豐寧滿族自治縣的海氏、桂氏、那氏等等。

還有的以先輩名字的頭一個音節為姓氏的。定興縣周家莊村的馬氏,其始祖伊爾根覺羅馬離賽。滿驚習俗續家譜時,對長輩稱名不稱姓。從起,就以其始祖馬離賽的馬子為姓,現已傳15代。

在清代,滿族有用數字取名的習慣。該人名字根據出生時其祖父年齡而定。如《直隸易州志》職官姓名中載:“蘭翎侍衞頭等伯六十一。”今青龍滿族張氏保存的地契文書中記載:“正藍旗滿洲佐領四十九。”以數字取名的方式有紀念意義,是滿族的傳統。建國後這種取名方式已經消失。

滿族民風民俗資料

請問滿族的民風民俗? 滿族:掛旗過年

滿族分“紅、黃、藍、白”四旗人。春節時,紅旗人在門上貼紅掛旗,黃旗人在門上貼黃掛旗,藍旗人在門上貼藍掛旗,白旗人在門上貼白掛旗。這些掛旗圖案優美,色彩鮮豔,象徵着一年的吉祥開端。

節日期間,男孩成幫結夥地放鞭炮,或乘坐自制的各式各樣的木爬犁,在山崗上、冰面上嗖嗖飛馳。少女和年輕的媳婦們穿着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羣,分家合夥地玩嘎拉哈(豬或牛的膝關節骨)。從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們還自願組織起來扭秧歌拜年,陣容較強的秧歌隊,不僅在本村扭,還到外村去扭。圍觀的羣眾常常樂得前仰後合,忘記了疲勞和寒冷。甚至還有熱心的觀眾―直尾隨着秧歌隊走鄉串户,直到天明才歸。

民風民俗的滿族 滿族分“紅、黃、藍、白”四旗人。春節時,紅旗人在門上貼紅掛旗,黃旗人在門上貼黃掛旗,藍旗人在門上貼藍掛旗,白旗人在門上貼白掛旗。這些掛旗圖案優美,色彩鮮豔,象徵着一年的吉祥開端。節日期間,男孩成幫結夥地放鞭炮,或乘坐自制的各式各樣的木爬犁,在山崗上、冰面上嗖嗖飛馳。少女和年輕的媳婦們穿着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羣,分家合夥地玩嘎拉哈(豬或牛的膝關節骨)。從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們還自願組織起來扭秧歌拜年,陣容較強的秧歌隊,不僅在本村扭,還到外村去扭。圍觀的羣眾常常樂得前仰後合,忘記了疲勞和寒冷。甚至還有熱心的觀眾―直尾隨着秧歌隊走鄉串户,直到天明才歸。

滿族的風俗和簡介(都不超過100字的) 滿族人孝敬長輩,注重禮節,在路上遇見長輩,要側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長輩走過再行;不但晚輩見了長輩要施禮,在同輩人中年輕的見了年長的也要施禮問候。親友相見,除握手互敬問候外,有的還行抱腰接面禮。過春節時要拜兩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為辭舊歲,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

滿族傳統住房一般為西、中、東三間,大門朝南開,西間稱西上屋,中間稱堂屋,東間稱東下屋。西上屋設南、西、北三面炕,西炕為貴,北炕為大,南炕為小,來客住西炕,長輩多住北炕,晚輩住南炕。

忌諱:室內西炕不得隨意坐人和堆放雜物;忌打狗、殺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鋪狗皮褥,忌 諱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寫滿族的風俗習慣 滿族生活中有許多忌諱,犯忌則被視為無禮貌。滿族不興戴狗皮帽、吃狗肉,最忌諱別族人戴狗皮帽進家來。西炕不許隨便坐人。院中有鎖龍杆,不許拴牲口等。新媳婦不能同公公、婆婆、丈夫同桌吃飯。長輩在吃飯時,媳婦在旁伺候,否

則,就視為不敬不孝。大爺伯父輩不得同侄兒媳婦開玩笑。侄兒媳婦不許在大爺面前露胳膊露腿。過去滿族婦女旗袍長至蓋腳背,袖長至手背後,與今日之短袖旗袍大相徑庭。

滿族有敬老尊上的風尚。青年人見了長者要垂手站立並要和顏悦色地回答長者的問話。有人衝父母狀況,子女必須起立回答。對老人,三天請小安,五天請大安。

請安禮,男有問安、打千兒、叩頭。問安,是請小安,垂手站問好。打千兒是請大安,也叫單腿跪,滿語為埃拉塔拉米,即先敏捷地撣下袖頭,左腿前屈,右腿後蹲,左手扶膝,右手下垂,頭與身略前傾。叩頭禮,即磕頭,一跪三叩或二跪六叩,新年請安首必四叩,至三則跪而昂首,若聽命者然。尊長者以好話祝之,乃一叩而起,否則不起也(《柳邊紀略》卷四)。

對神佛、祖先、帝王則三跪九叩。女人禮儀不同於男人,有蹲安禮,俗稱半蹲兒,即雙腳平行站立,兩手扶膝一弓腰,膝略屈如半蹲狀。婦女平日相見,以右手撫其額,點頭為拜,俗稱撫鬢兒,即手指從眉上額頭鬢角連撫三下,隨後點頭目視。

婦女相見,興手拉手之禮,俗稱拉拉禮,與漢族婦女拜見禮有別。至親久別相見彼此抱腰接面,然後執手問安,是謂抱腰接面大禮。如幼輩見長輩,兩手抱其腰,長者用手撫其背。老年夫妻相見有頂頭禮,老夫婦久別重逢,老伴迎上去用頭頂住老頭胸脯,老頭輕輕幾下老伴後腦勺或後脖頸。

滿族人,路上遇見不相識的長者,要鞠躬垂手問賽音(滿語,好的意思);如騎馬,要下馬閃在路旁讓長輩先行。長者也很客氣地説:謝謝阿哥,請上馬先行,青年人才可上馬趕路。

滿族十分重視對子女的生育。婦女一旦懷孕,被視為全家吉事,這時婆母便告訴她一些保胎知識和傳統禁忌。如:不準孕婦到別人的產房去,不準坐鍋台、穿台。不許大哭大笑,不準侍奉祖先神。懷孕五月,不許去馬棚,不許牽馬等。

新年伊始,全家團聚吃團圓餃子,俗稱”揣元寶”。煮餃子時,家主要吆喝:”小日子起來了嗎?”其他人同時回答:”起來了!”他們把餃子從鍋底浮起來比作日子起來了。然後讓小孩爬上櫃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個高”。

響棚

滿族辦喜事接新娘要選一個良辰吉日。吉日訂妥後,在結婚前,男方要給女方家老酒一罈,肥豬一隻作為女子宴請親朋好友所用。

第一天,娶親去的人為單數,即新郎、媒人、兩個娶親婆、一個壓轎男孩。新郎到女方家,進院首先要到上屋面向西給老佛父叩頭。然後有人陪着在一個單獨的屋內住下。在這一天,新郎、新娘不能見面。

亮轎

第二天,選定良辰,請新娘上轎,新娘在鼓樂聲中揮淚與家人告別,母親則把新娘的洗臉水潑在花轎停放過的地方。

滿族迎娶新娘時多用轎,但花轎不是用人抬的,而是用馬拉的。花轎是在馬車上紮成的,先固定好四框,然後用紅綾子圍上,上面也用紅綾拉成翼狀轎頂,轎門有紅綾檔簾。在轎頂上是有木刻的“麒麟送子”。

有的還在轎的兩側裝上透明鏡。迎娶時,轎內要有壓轎......>>

滿族人的風俗習慣? 1.飲食民俗

滿族餑餑。滿族人喜歡吃粘食,因為粘食耐餓,便於外出射獵活動。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製作精巧,風味獨特的各種點心,統稱為滿族餑餑,因此素有滿點漢菜之説。滿族餑餑歷史悠久,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栗子面窩窩頭,也稱小窩頭。滿族入關前有一種筵席叫餑餑席,每桌使用麪粉80斤,可見規模之大。使用的麪粉多為粘面,就是以糯米或大黃米、小黃米為主,摻入適量其他米碴,再用豆沙、果仁、白糖作餡。主要的品種有薩其瑪、綠豆糕、蘇葉餅、豌豆黃、牛舌餅、打糕、油炸糕、粘豆包等。每到冬天,滿族人家一般都要做上幾鍋粘豆包,凍起來隨吃隨拿。現在瀋陽冬天的集市上仍然經常可以聽到粘豆包的叫賣聲。菜餚。滿族人特別喜歡吃豬肉、酸菜,而且烹調方法很多。比較有特點的菜餚有吃肉大典、白肉酸菜血腸、火鍋、酸湯子等。遇到喜慶的事情或祭祀時,要設肉食大典。八人為一桌,席間主人端上一方方約十斤左右的豬肉和調好的肉汁,客人不用筷子,而是自己用刀將肉切成塊或片,蘸肉汁吃肉,並依次捧碗喝酒,十分豪爽。白肉血腸是滿族人宴請親友的一道主菜。五花豬肉,切薄片,與細切的酸菜同時下鍋,開鍋後再投入已灌好、煮熟、切成小段的血腸。這道菜香而不膩,營養價值很高。現在瀋陽的那家館白肉血腸,風味絕倫,深受消費者歡迎。涮火鍋是最為典型的滿族飲食。這種飲食與當年滿族人遊獵生活方式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所以,不論是原始的滿族火鍋,還是如今華夏大地隨處可見的現代火鍋,吃起來都會令人聯想起噼啪作響的山林篝火,聯想到吱吱作響的小吊鍋。可以説滿族火鍋是如今風靡全國的火鍋老祖。除菊花火鍋外,比較有名的有什錦火鍋和三鮮火鍋。酸湯子是滿族傳統食品。秋季新糧成熟之後,農村幾乎家家泡酸湯子。將新打下來的玉米整粒浸入缸中發酵,然後用清水沖洗,將酸味去除,磨成水面後,過濾去渣皮,即成湯麪。食用的時候,鍋內燒開水,用特製的湯子套,套在左手大拇指上,左手握一團湯麪,用右手擠壓,擠出的湯子條直接入鍋煮熟,撈出來後,拌入肉炸醬、雞蛋醬或葱花醬之類的佐料即可食用。

2.髮式和服飾

(1)髮式。滿族人的髮式繼承了金代女真人之習俗,男子髮式是半剃半留,即前剃後留,留下的頭髮編成髮辮垂於腦後。辮子上可結有各種各樣的裝飾物,從裝飾物上就可以基本判定其地位的高低和身份的尊卑。傳説這種髮式與女真族騎射的生產方式有關,主要是為避免前面的頭髮遮擋視線,影響獵射野物。六、七十年代,漢族農村的小男孩,為了好養活,仍有腦後留小辮的習俗,這不能不説是受滿族風俗的影響。滿族婦女對頭髮十分愛惜,對髮式也十分講究。滿族婦女辮髮盤髻的習俗,也是來自女真遺風。兩把頭是滿族婦女最具有代表性的髮式,就是把頭髮束在頭頂上,分成兩綹,結成橫長式的髮髻,高高的髮髻最為流行;再將後面餘髮結成一個燕尾式的長扁髻,壓在後脖領上,使脖頸挺直。滿族女子身着旗袍,足蹬高底旗鞋,顯得亭亭玉立,儀態萬千,充分體現滿族女子的端莊優雅。清代中期,滿洲貴族婦女開始盛行旗頭,也叫旗頭板、大拉翅。就是以頭頂髮髻為座,上面放置旗頭。旗頭和我們在舞台上看到的差不多,......>>

滿族風俗習慣 滿族是一個勤勞、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一個富取博收外來文化並善於融匯創新的民族。滿族的風俗習慣很有特點。

服飾 滿族歷史悠久,文化發達。其服飾高雅華麗,在中國民族服飾文化中獨樹一幟,並對中國的服飾文化發展產生過很大影響。過去,滿族男人冬季穿長袍,有的加外衫,套馬褂,穿皮、棉、氈單臉厚底鞋,戴氈帽頭,三塊瓦狐皮或羊皮皮帽,春、夏、秋三季穿長衫,外套單夾馬褂,內穿汗、背心。女子冬穿棉旗袍、套坎肩,春、秋穿夾旗袍,罩坎肩,普遍加絛子(右開襟)襟上,袖口鑲五顏六色的雙絛子。梳旗頭、戴耳套、穿棉、單帶臉勾雲、繡花厚底鞋。滿族姑娘臨出嫁前繡門簾、枕頭頂,做許多繡花鞋。

居住 滿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適應他們的生產生活習慣。滿族農村房屋正房一般為三間或五間,坐北朝南便於採光,均在東端南邊開門,形如口袋,俗稱“口袋房”,便於聚暖。東西各有廂房,配以門房,這便構成通常所説的四合院。房屋多為起脊磚瓦房,俗稱“海青房”。房柱皆插地,門向南開,高大寬敞。房內正對門一間謂堂屋,又稱外屋,設廚灶鍋台、水缸,灶通西內室火炕,火炕,滿語稱“土瓦”。從堂屋西牆開門為裏屋,為南、北、西三面構成“萬字坑”或“蔓枝炕”。滿族尚右,西牆供祖宗牌位,不住人,下通煙道。南北對面炕。上鋪炕蓆,或糊炕紙刷油。炕梢置衣櫃,櫃內裝衣物,櫃上疊置被褥、梳粧用品。夜間長輩居於西屋南炕,北炕分居兄弟子媳。為御北方寒冷,有的還建有火地。屋外西山牆頭砌有圓形煙囱(滿語稱為呼蘭),高出房檐數尺。煙囱根底有窩風窠,以擋逆風。南北牆上有窗,窗户紙糊在窗櫺外,窗櫺及門上亮子窗櫺構成各種圖案。窗户分上下兩扇,上窗可用棍支起通風。

禮儀 滿族是一個十分注重禮節的民族。滿族人見面或拜見客人,有各種禮節,其中有打千禮、撫鬢禮、拉手禮、抱見禮、半蹲禮、磕頭禮等。其中,打千禮、抱見禮、磕頭禮主要為男人所用,其他則用於婦女。打千禮用於晚輩對長輩、下屬對長官,抱見禮是平輩之間用,晚輩對長輩也可用,不過晚輩要抱長輩的腰,長輩撫晚輩的背,等等。現在,有些繁瑣的禮節已被簡化。 滿族尊老敬上的傳統更為明顯。晚輩每日早晚要向父、祖問安,途中遇長輩人要讓路,吃飯時長輩先坐先吃。滿族重感情講信義,對賓朋真誠相待,有客人必設宴招待,所允諾之事必全力去做。

婚姻 滿族傳統的婚姻儀式較為複雜,大致經過通媒、放定、納彩、過箱、迎親、拜堂、拜祖、分大小、回門等程序。 通媒即由男方家請媒人向女方家求婚,兩家都同意後便放小定,即男方家贈如意或釵釧諸物為定禮。然後是定婚,即選擇吉日,男方家及其親戚往女家問名,女家設宴款待,男方家長致辭求婚,女方家同意後,才算定下婚事。此時男方要拜女方家神位及其長輩。定婚後要過禮,也是選擇吉日,男方家送衣服、綢緞、羊、鵝等禮物。男方家還要贈銀兩錢財。此時要議定婚期。進入迎親階段,女方家在婚期前一天陪送嫁粧,俗稱“過箱”,新郎要往女家致謝。迎親時,新郎在迎親隊伍的陪伴下趕着彩車迎親,在途中兩車相錯時,新娘的哥哥將新娘抱上新郎家的彩車,俗稱“插車”。新娘至新郎家,換車乘轎,花轎落地,新郎要虛射三箭。新娘蒙紅蓋頭下轎,與新郎站在事先擺在院中的天地桌前,向北三叩首,俗稱拜北斗,即拜天地。拜完後撤天地桌,新娘進入臨時搭的帳篷,謂之坐帳。坐帳時“開臉”,換頭型。坐帳後,新娘跨過馬鞍進洞房,新郎用秤桿揭去蓋頭扔到房檐上。夫妻飲交杯酒,吃合喜面、子孫餑餑,眾人鬧洞房。在婚日當天晚上,新郎新娘要拜祖宗。婚後第一天,新娘給夫家親戚裝煙敬茶,拜宗族,認明輩分,謂之分大小。一般在結婚三日之後,夫妻同回女方家,拜見孃家人並拜......>>

滿族的民風民俗作文600字 滿族主要分佈在中國的東三省,以遼寧省最多。另外,在內蒙古、河北、山東、新疆等省、自治區以及北京、成都、蘭州、福州、銀川、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數散居滿族。

滿族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人,其後裔一直生活在長白山以北、黑龍江中上游、烏蘇里江流域。1644年清軍入關,統一了中國,形成滿漢長期雜居的局面。辛亥後,滿洲族改稱滿族。 滿族人孝敬長輩,注重禮節,在路上遇見長輩,要側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長輩走過再行;不但晚輩見了長輩要施禮,在同輩人中年輕的見了年長的也要施禮問候。親友相見,除握手互敬問候外,有的還行抱腰接面禮。 叩頭禮常見於下級對上級、少輩對長輩。表示恭敬、侍奉、懇求之意,或春節拜年,均行叩頭禮。行禮時,先脱帽,跪左膝,後跪右膝,馬蹄袖一彈,雙手着地,連叩三下頭。此俗自建州女真時就有,《建州聞見錄》雲:將胡(指女真人為官者)之見奴酋(努爾哈赤),脱笠叩頭,卒胡之於將胡亦然。祭祀時也叩頭。

滿族生活中有許多忌諱,犯忌則被視為無禮貌。滿族不興戴狗皮帽、吃狗肉,最忌諱別族人戴狗皮帽進家來。傳説,當年汗王遭難時,狗有救駕之恩,滿族視之為恩祖而加以保護和珍愛。西炕不許隨便坐人。院中有鎖龍杆,不許拴牲口。

還有尊卑、等級關係上的忌諱和規矩。新媳婦不能同公公、婆婆、丈夫同桌吃飯。長輩吃飯,媳婦在旁伺候,否則,就視為不敬不孝。大爺伯父輩不得同侄兒媳婦開玩笑。侄兒媳婦不許在大爺面前露胳膊露腿。過去滿族婦女旗袍長至蓋腳背,袖長至手背後,與今日之短袖旗袍大相徑庭。

滿族有敬老尊上的風尚。青年人見了長者要垂手站立並要和顏悦色地回答長者的問話。有人衝父母狀況,子女必須起立回答。對老人,三天請小安,五天請大安。 請安禮,男有問安、打千兒、叩頭。問安,是請小安,垂手站問好。打千兒是請大安,也叫單腿跪,滿語為埃拉塔拉米,即先敏捷地撣下袖頭,左腿前屈,右腿後蹲,左手扶膝,右手下垂,頭與身略前傾。叩頭禮,即磕頭,一跪三叩或二跪六叩,新年請安首必四叩,至三則跪而昂首,若聽命者然。尊長者以好話祝之,乃一叩而起,否則不起也(《柳邊紀略》卷四)。

滿族的民風民俗作文450字 “56個民族,56朵花”。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都有不同的特色民居,特色飲食,這就應了一句話“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而滿族,就是這56 朵花中豔麗的一朵,滿族的服飾特別有特色,下面,我就來簡單的介紹一下。

滿族婦女不纏腳,所有鞋子繡有漂亮的花飾,鞋底墊有10公分高的木質鞋跟。滿族婦女穿着這樣的鞋走起路來,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搖曳的步態。

旗袍是滿族婦女的傳統服飾。她們喜歡穿長及腳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旗袍的特點是立領、右大襟、 緊腰身、下襬開衩。古旗袍有琵琶襟、如意襟、斜襟、滾邊或鑲邊等。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後,經改進,腰身寬鬆,袖口寬大,長度適中,便於行走。已成為中國婦女較通行的服裝。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的影響,長度縮短,幾近膝蓋,袖口縮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長,兩邊高衩。四十年代縮短,出現短袖或無袖旗袍,外為流線型。繼後,衣片前後分離,有肩縫和裝袖式旗袍裙等。旗袍具有東方色彩,能充分顯示依態雍容文雅,被認為是表現女性美的 典型民族服裝。稱譽世界。

婦女旗袍的裝飾性比男性旗袍更強。領子、前襟和袖口都繡花裝飾。鑲嵌幾道花紋或彩牙兒,俗稱“畫道兒”或“狗牙兒”。

滿族婦女的服裝十分漂亮,滿族男子的服裝也很不錯。

歷史上的滿族男子多穿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帶,或穿長袍外罩對襟馬褂。

馬褂是滿族男子騎馬時常穿一種褂子。馬褂分為大襟、對襟、琵琶襟等多種形式。馬褂後成為日常罩於袍子外面的服裝。高領對襟,四面開禊,長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將袍袖卷於褂袖上面,即所謂大、小袖。現在許多滿族人所穿的對襟小棉襖,就是從馬褂演變過來的。為了騎馬方便,在長袍的外邊套一種身長至臍,四面開禊的短褂,以御風寒。

滿族的男子夏季頭戴涼帽,冬季戴皮製馬虎帽。他們的衣服喜歡用青、藍、棕等色的棉、絲綢、緞等各種質地的衣料製作,褲腿扎青色腿帶,腳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製烏拉。頂上留辮子,剃去周圍的頭髮。

滿族,是我國56個民族中的一個少數民族,是一朵豔麗的奇葩。它有與其他民族不同的風俗,不同的特色,需要我們去慢慢了解,慢慢的認識。

過門時新郎挑穀子到新娘家?

婚俗

結婚當天新娘坐男方的花轎到男家,迎親時一路敲鑼打鼓,帶著嫁粧。新娘下轎要打傘。這有幾層含義:一説是遮陽用的,因女屬陰,故打傘有積陰德、福廕後代之意。另一説是古代傘的寫法是一人下面有四人,意味著多子多孫。傘張開後成圓形,意味著。新娘起轎時要有人在前面撒米,這來自鬼谷子和桃花女的故事。鬼谷子原為蜈蚣精,已修成正果;桃花女即九天玄女,原為雞精,道行尚欠火候,被鬼谷子收為兒媳,娶親時便叫媒人撒米引雞精回家。

擺宴席的大堂牆上掛著賀帳,又叫喜帳,是親朋為慶賀而送的,一般新郎舅舅的喜帳放在正中之位。

北平昔稱北京,十七年,國民定都南京,改置北平特別市,十九年又改稱北平市,直屬行政院管轄,簡稱院轄市,位幣河北省的北部。因有"文化故都"之稱,其習俗對社會生活之影響,當更深遠。 按北平婚禮,一般常見者有四種,所謂北禮、南禮、旗禮、回禮;不過自以來,"南禮"似乎融會於"北禮"之中,進而統稱"北平婚禮"了。

婚禮的程序為:

一、合婚

合婚之俗,並非一市一縣所獨有,全國各地大多如此,當然北平也不例外。在北方記一個人的年歲,最重十二生肖,尤其婚姻大事,都以生肖屬相的相生相剋取決行止。

人們為子女擇偶,必須經"媒人"往返兩家"提親",其步驟是,先由媒人問明女孩的生肖屬相,並索取"八字",把女孩的"八字"送到男家,再索取男孩的"八字"復送女家,雙方互請"算命先生"算命,如男女命中沒有相剋之處,且有成親的可能時,才進行議婚,否則雖然"門當户對"也只有作罷了,此舉俗稱"合婚"。

議婚能否成功,最大的關鍵,全在合婚的"算命先生"一言而定。因此如其中一方極盼能成好事,竟有預先向合婚"算命先生"行賄的人家。

俗語説:"白馬犯青牛,羊鼠一旦休,蛇虎如刀錯,龍兔淚交流,金雞怕玉犬,豬猴不到頭。"男女有以上相犯的屬相,婚事就難以説合了。反之,倘二人的屬相相生,別的條件就都可通融。相宜匹配的屬相是:"鼠配牛,虎配豬。羊配兔,馬配狗。"這是男女兩造最重視的。又:男家求親,最忌屬虎、屬羊的姑娘。俗語説:"虎進門,必傷人。"而屬羊的姑娘也有"命硬剋夫"之説。因此倘有女家急於求偶,而極中意某家男孩時,為達到目的,常常隱匿真實屬相,否則就難以成功。

二、相親

合婚結果,如雙方屬相不相犯時,第二步手續就是相親,由雙方家長會同媒人,約定場所,或在任何一方的家中相見,俗語叫"相親"。雙方所注意的,是男女相貌是否端正,肢體有無殘廢,此舉多半是由媒人陪同男家的人約在女家相聚,但也有約在男家的,屆時女家更要留意男家的家庭情形,及經濟狀況。倘若見室內陳設豪華,則以為其家境富裕,當然樂意攀親;若見室內蕭條,家徒四壁,而且子女眾多,則以為其家境貧困,議婚時就會採消極態度了。

相親的結果如雙方都很滿意時,再根據男女八字檢查二人的"三堂"。所謂"三堂",就是查雙方父母有無相妨之處。倘能得吉,然後就寫婚書,且將上轎、下轎和拜天地的時辰、方位,以及納幣、親迎的日期,都詳細的寫在婚書上。

三、放小定

男女雙方都認為可以成親時,下一步就是下"小定"禮。"小定"的禮物,並沒有一定的標準,普通人家差不多都是四盒禮。如金鐲子、戒指、如意、以及釵釧鑽珥之類的各種首飾,分裝兩盒;衣料及繡花裙子等物,也裝成兩盒。首飾都是以純金為主,其次是包金,再次也有買銀鐲子的,當然要以雙方社會階級及經濟情況而定。

當天女家要擺設整桌酒席,款待來下禮的大媒,講究的人家,還有二十樣果子,這些果子是四葷、四蜜、四幹、四鮮、四點心等。女家收到男家的禮物之後,也要回送男家四樣禮物,如:文房四寶一盒,靴(鞋)帽一盒,長袍馬褂一盒、衣料一盒。這些禮物就在當天煩請媒人帶回,送到男家。

四、擇日子

北平結婚很少在舊曆正月,訂婚也很少在臘月,因正月娶媳婦主妨公婆,臘月訂婚主克敗婆家,所以有:"正不娶,臘不訂"之諺。但無論在何時迎娶,必須要選擇一個好日子。而且男家在選擇好日子的前幾日,一定要請媒人去女家,詢明姑娘的"小日子"。即月信日期暴在上半月或下半月,以便選定吉日,據説,若迎娶時適值新娘月信來潮,有"紅馬上牀,家敗人亡"之説,所以都很重視。若新郎年幼,未入洞房之前,作父母的必諄諄告誡,勿行逾節,惟恐洞房之夜新娘即受孕,則所生之孩子,叫"邁門子",大不吉利。因此"擇日子"是非常重要的。

五、放大定

迎娶的日子決定之後,緊接着就是"放大定",又稱"通訊過禮"。在婚姻過程中,這個禮節很重要,所以儀式也很隆重。除"龍鳳帖"具有特殊意義外,其他禮物與"小定禮"都差不多。禮物的數最和品質,雖無一定標準,但在原則上,都是分為"四色"禮。如:

(一)衣料首飾類 有已裁製好的衣服,也有衣料以及各種首飾。

(二)酒肉食品類 有雙鵝雙酒、羊腿、肘子(即蹄膀)及各樣蒸食。

(三)麪食類 有龍鳳餅、水晶糕及各樣喜點。

(四)果食類 有四乾果、四鮮果。

在這些禮物中的雙鵝、雙酒以及各種果食,都具有深遠的抽象喜意,譬如以酒來説,自古以來,無論任何喜慶,莫不講究"羊羔美酒",或謂"無酒不成席",證明酒禮是不可缺少的。而鵝是從古禮用雁演變而來的,因古禮的六禮中,有五禮都用雁,主要是因雁是一種信鳥,婚姻大事不可兒戲,雙方都要守信。但北方雁甚難得,所以就以鵝代替。按一般習俗,這雙鵝雙酒,女家只收半數——一隻鵝、一罈酒。另一半就在當天請媒人退還男家,這是女家對男家的一種禮貌。至於果食,更有趣味性的意思。如四乾果中必有:紅棗,花生、桂圓、栗子等四種,這是取"棗(早)生桂(貴)子"的意思。如在四鮮果中有蘋果,就象徵"平平安安",但絕對不可用梨,因"梨"與"離"同音,要避免夫妻"分離"之嫌。總之,被選用的果子,都各具不同的吉祥意義。

"放大定"之禮,不比平常,除兩位大媒必須參加,並負責"過禮"外,新郎的母親也要參加,也有另請親友中的女眷二人一塊兒參加的。而女家則象"放小定"時一樣款待;把所有的禮物都分裝在箱、盒裏,並加以紅封條,屆時僱工人抬着送到女家,兩人一抬,普通人家都是送四抬禮,有錢人家則多送八抬。女家收到禮品後,照例由幼童當面開禮盒。在開盒之前要先向禮盒作三個揖,再用手拍禮盒三下,然後把封條撕去。打開禮盒時必先看到一個紅封套,裏邊放有銀元或銅元若干枚,這都歸開禮盒的幼童所得。首飾盒裏有一付鐲子,一定要由新郎的母親給姑娘帶在腕上。帶鐲子時還要説些吉利話,如:"白頭楷老,吉祥如意"等詞句。據説此舉的用意,是為了新娘過門後要聽婆婆的話,以防婆媳間不和睦。

事後,女家必將男家送來的龍鳳喜餅以及各種點心,分給親友,藉以宣揚女兒待嫁有期。親友們也都分宴待嫁姑娘,並贈送一些胭脂、宮粉或衣料等物,俗語叫"添箱"。

六、送嫁粧

送嫁粧是女家的事,大約都是在吉期前一兩天舉行。

把所有的陪嫁,分裝在箱子及食盒裏,僱人抬着,兩人一抬,由新郎的兄弟押送到男家,據李家瑞編的《北平風俗類徵》記載:"前一日,女家請男賓四人,六人或八人送粧,男家亦請人迎粧,物以抬數計,中等之家,大半為二十四抬,三十二抬,四十八抬,富者則自數十抬至百餘抬不等,貧者則十六抬,十二抬,再次則僅備女子常用之物若干,僱扛肩人送去,不上抬。若抬數多者,粧奩前導以鼓樂,男家迎以鼓樂,然近亦有於娶日送粧者。"從"粧奩前導以鼓樂,男家迎以鼓樂"的記載中,可以看出"送嫁粧"之舉是很隆重的,有錢的人家嫁女兒,正好趁着"送嫁粧"的機會以炫耀富有,並且還有陪送土地和店鋪的;陪送土地的方式,是在嫁粧的行列裏,由人抬着幾塊土坯。要送店鋪,就是把該店鋪的招牌取下,一併抬送到男家。

男家收到這些嫁粧以後,新郎要在當天去女家"謝粧"。謝粧要行磕頭禮,但不作停留,磕過頭之後就回家。嫁粧中的每一箱匣,都在四角上放上一個紅包,有包銅元的,也有包角票的,這並無客觀標準,只是象徵着一些喜意而已。

七、親迎

吉期一到,新郎要親自率領儀仗前往迎娶,並且要按照《通書》上所規定的時辰出發。在起轎前,先由兩個男人薰轎,並用一面鏡子、一本《憲書》,向轎內幌照幾下,用以驅邪。有錢的人家娶媳婦場面特別大,儀式非常隆重,各種儀仗排列的次序大約是"頂馬"(在迎親儀隊中,有一人盛裝騎馬負責開路並指導整個行列,名曰頂馬)在最前邊,其次為迴避牌、吹鼓手(即今之樂隊)、鍘鑼、綴燈、旌旗等,可謂:旗、鑼、傘、扇一應俱全;同時把金瓜、鉞斧、朝天鐙等各種兵器,也都排列在儀仗的行列裏,場面之大,聲勢之成,實在難以形容。新郎的綠幃座轎居前,新娘的繡花大紅轎隨行於後,真是威風凜凜,象是"大老爺"出巡一樣,此時此地之新郎,正如狀元及第,難怪説結婚就是"小登科"了。

場面大的儀仗,一排列就佔滿一條街。其中有兩個防煞的人責任最重,他們各拿一塊紅氈,隨行於花轎兩旁。途中遇有井泉廟宇時,必須張氈遮蓋新娘的花轎,以防邪魔作祟。另有娶親太太二人,娶親官客二人或四人。也分乘轎子一塊兒隨儀仗前往。照例新娘的花轎不能空着,所以必須由一個父母雙全的幼童坐在裏邊壓轎,而且手裏還提一把茶壺,俗稱"提茶壺的"。茶壺之中,裝清水少許,豆腐一塊,上插蝙蝠形紅絨花一朵。因為豆腐與蝙蝠,第二字都與福字同音,象徵雙福臨門。又在茶壺上蓋四方紅羅一塊備用。因羅與樂音略同,象徵終身快樂!男家為了能順利達成迎娶新娘的任務,要在事先預備若干"紅包",各包銅元、制錢、或角票等,交娶親官客見機備用;花轎抵達女家門前時,女家一定大門緊閉,娶客在外叩門,催請新娘上轎。這時女家院內必有人隔門要"紅包兒",娶客就把紅封包兒,遞過去之後,裏邊才開大門,並令吹鼓手吹打奏樂。然後娶客又把預先帶來的制錢銅元等向門內投撒,俗語叫"撒滿天星"。女家的執事們把娶客迎入院中,花轎也跟着抬入。女家以茶酒款待娶客,並把準備好的"子孫碗箸"放在娶客面前,請娶客帶給男家。"子孫碗箸"不可磕碰損壞,否則主男女福壽不長,所以雙方都認為事關重大,特別小心;此時男家的娶親太太就把"提茶壺"的幼童所帶來的紅絨花及四方紅羅交與女家的送親太太,女家再請親友中的女眷二人,一共四人分持紅羅蓋頭的四角,先在新人面前四人傳遞,嘴裏説:"四季平安,百年好合,白頭到老,吉祥如意"等吉利話。然後把紅絨花給新娘戴上,再把"紅羅蓋頭"蓋在新娘頭上,娶親太太的任務就算完成了。

在花轎未到之前,女家即由家人把新娘頭頂上的頭髮,分下一縷挽一發髻,取"結髮夫妻"的意思。新娘上轎的時候,必須有人在地上逐次接鋪紅氈,使新娘足不沾地,由二人攙扶上轎。也有由新娘的父兄抱着新娘上轎的。新娘在轎內無論冷熱,頭上的"蓋頭"都不許摘去,雖在炎夏,也不例外。在起轎前,新娘的父母必對花轎詳加檢查,以策安全。起轎後仍派新娘的兄弟二人隨行於花轎兩旁,俗語叫"扶轎杆"。同時也請送親太太及送親官客一同隨轎"送親"。一直送到男家為止。

八、拜天地

娶親的花轎及儀仗回到男家門前時,男家亦照例大門緊閉,説是可以煞煞新娘的性子;此時女家來的送親官客必向前叫門,再三請求始能開門。這種情形和女家對付男家的娶客是一樣的,但沒有送紅包兒和撒滿天星之舉。大門開開之後,花轎抬進庭院,要先過火盆,送親官客和新娘的兄弟,就隨着花轎進入庭院休息,男家以酒筵相款待。

下轎的時辰一到,把花轎抬到大廳門口。執事人等各司其職,準備新娘下轎。此時新郎官先向轎門作三個揖,於是由送親太太啟開轎門,由伴嫂(即今之伴娘)攙新娘下轎。然後遞給新娘一個小瓷瓶,俗稱"寶瓶",瓶內裝以五穀及黃白戒指兩枚或四枚。新娘把寶瓶抱在懷裏,然後由伴嫂及送親太太攙扶,姍姍而行。另由兩人前後接鋪紅氈,使新娘腳不沾地。此時新郎已站在天地神案前,手持弓箭向新娘身上輕射三箭,藉以驅除邪魔。射箭的姿勢是射一箭退一步,然後新娘跨馬鞍,走火盆,這些關節過了之後,就在供案前舉行結婚大典,俗語叫"拜天地"。

拜過天地之後,就引新娘進入洞房。事前先請兩位"全福人"把炕(或新牀)鋪好,新娘入內便盤膝端坐帳中,俗稱"坐帳",又稱"坐福"。並撒喜果於帳中,此舉正如唐代"撒帳"之遺風。此時由新郎揭開新娘的"蓋頭",俗語叫"初會"或叫"露臉"。遂即摘下新娘頭上戴的絨花,這朵絨花,新郎可任意放置,據説放在高處即可生男,放在低處即可生女,現在看來都是迷信。但在當時因受社會背景所使然,認為一切是應該的。

九、吃子孫餑餑

"坐帳"之後,接着的節目就是吃子孫餑餑。子孫餑餑是送親太太從女家帶來的,仍由三位送親太太各取一碗,分送給新夫婦交換進食。吃過子孫餑餑,又吃長壽麪,長壽麪是由男家準備的,取"子孫萬代,長生不老"的意思。接着就是飲"交杯"酒,就是用一條紅線繩子,兩頭各系一隻酒杯,由娶親太太送給新郎,送親太太送給新娘,各飲半杯而再交換一次,所以叫"交杯酒"。交杯酒禮是在洞房之內舉行,然在大廳裏又擺一桌酒席,俗語叫"擺圓飯"或"團圓飯"。席間新郎新娘坐上座,娶親和送親太太及其他賓客均坐陪座。筵席一開始,新郎 新娘必須都先吃一大口饅頭,據説是意味新夫婦,今後必有"滿口福"的意思。

十、鬧洞房

"鬧洞房"是代表喜氣的,所以家家户户,只要娶媳婦兒,就要鬧洞房,而且鬧的越熱鬧越好,既沒有時間性,也沒有空間性,古今皆"鬧"!只是鬧的程度不同而已,有些文雅之士,動口不動手,有些莽漢粗夫,則嘗因酒後亂性,以致鬧成過失殺人的慘劇!如應劭《風俗通》所載:"汝南張妙會杜士。士家娶婦,酒後成戲。張妙縛杜士,捶二十下,又懸足指,士遂至死……。"由此可見,鬧房之俗,自兩漢以降,一直是盛行不衰的。

俗語説"三天無大小",是指在新婚後的三天之內,不分大小(長幼)輩分,都可以參加"鬧洞房",話雖如此,實際參加的,都是平輩的。族親方面當然是堂兄弟姐妹們,姻親方面,就是姑表、舅表、姨表的表兄弟姐妹們,一定參加。如大家族支系旁系關係眾多,參加鬧房的人,也一定很多。人一多,就會七嘴八舌,甲讓新娘這樣,乙又讓新娘那樣。當然都是男女間一些難為情的舉動。最時髦的舉動,是讓新郎與新娘"兒"!"兒"就是"接吻",初建,雖已西風東漸,但以中國人保守的程度而論,男女青年當眾"兒",當然也是一件大事,所以當有人喊"兒"時,羞得新娘面紅耳赤,不敢抬頭,於是大家更起鬨:"兒!兒……!"如此情形,新娘當然不堪其苦,但也無可奈何,因參加鬧房的人,都是新郎的親戚和族中兄弟姐妹,並且也是為賀喜而鬧,所以多苦都要忍耐,否則越鬧越兇,不但可能鬧到通宵達旦,而且徒傷感情。

鬧洞房之俗,雖説很普遍,但北平究竟是一個古老的文化都市,有些人家,家長的思想過分保守,以為"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婚禮始終應在嚴肅氣氛中舉行,這種家庭當然只有"免俗"了。

十一、分大小

拜家廟拜祠堂統稱為拜祖先,這是拜過天地之後,一個最重要的節目,因新娘"過門"之後,就是丈夫家的一員,而不拜祖先是不算數的,所以拜祖宗是很重要的。

拜過祖先之後,就要"定名分",俗語叫"分大小"。就是要認識婆家家庭分子中的長幼輩分。人口簡單的小家庭。新娘就在洞房之夜叩拜公婆和認識家族近親的輩分關係,惟如大家族人口眾多,洞房之夜不及一一叩拜,所以必須在次日上午由妯娌陪同分別拜見。拜見長輩必須磕頭,對平輩則以作揖及雙手拜拜為禮。拜過家族就拜前來賀喜的親友。並且無論拜見何人,都要夫妻同拜,俗語叫"雙禮"。無論家族或親友,要是長輩對新娘都有賞賜,普通都是送一紅包,內封銀元或鈔票,數量多少都沒一定。也有送首飾、衣料等貴重物品的,俗語叫"賀紅",亦稱"見面禮"。

十二、會親

新婚次日,新娘拜過祖先家族及親友之後,男家尚有一項重要禮節,就是會親家,簡稱"會親"。據李家瑞編《北平風俗類徵》説:"是時,新娘姑、姨、孃舅、外祖、外母齊集於男方。對新郎之父母,説些客氣之談,為新娘免災。吃酒時,一人一席,至多兩人一席,但必須二人作陪。如是,女方來十位賓客時,而男方必須二十人作陪也。此時,新郎向女方之來賓行禮,來賓即贈以帶子(表示生子)、扇子(表示生個善子)和錢袋。袋中有錢一吊者,為當朝一品,二吊者為和合二仙,三為三台子貴,四為四季平安,五為五子登科。以至於七、八、九、十,也都念念有詞。"由此可以看出"會親"之宴,相當隆重,並且要"一人一席",還要"二人作陪"一節,對"親家"的賓客又是何等尊敬?不過從"對新郎之父母,説些客氣之談,為新娘免災"這些話中,又可體會到當時的新娘在婆家的處境了。

十三、回門

"回門"之俗,南北相似,就是婚後第一次,女家接新娘歸寧,同時新郎也要一塊兒去,俗語叫"回門",或"三朝回門"。不過也有在四日歸寧的,也許是因大户之家禮節繁縟之故。一般婚姻過程,大致是從"議婚"起,到"回門"止,就算完成了。惟回門之日,新夫婦不能在女家過夜,必須在當天趕回男家。此後九日,十二日,十八日,女家都給新娘送食物,俗語叫做單九、雙九、十二天。婚後滿一月時才能回孃家住一月。在孃家住一月再返婆家,俗語叫"住對月"。以後逢年過節,女家都會接姑娘回家過節,藉以團聚數日。

坐帳是什麼意思

坐帳的解釋 (1).(主帥的)軍帳。《宋史·劉錡傳》:“﹝ 錡 ﹞至 渦口 ,方食,暴風拔坐帳。” (2).謂(主帥)升帳。滇劇《牛皋扯旗》:“ 牛通 :老大王坐帳已畢,我不免敲動催軍鼓。” 詞語分解 坐的解釋 坐 ò 古人雙膝跪地,把 臀部 靠在腳後跟上,這是其本義,後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坐。坐待。坐墊。坐骨。坐化(佛教指和尚盤膝坐着死去)。坐禪。坐功。坐騎。 乘,搭:坐車。坐船。 堅守 ,引申為常駐,不 帳的解釋 帳 (帳) à 用布或其他材料等做成的 遮蔽 用的 東西 :帳子。帳幕。 帳篷 。蚊帳。青紗帳。 同“賬”。 部首 :巾。

標籤: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