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點茶茶具介紹

點茶茶具介紹

茶具是用於煮茶、泡茶、品茶、賞茶等茶藝活動所使用的器具。下面是常見的幾種點茶茶具的介紹:

1. 茶盤

茶盤是點茶的必備工具,通常由木材或石材製成,其上有容器盛放用水、茶具等,以及放置茶杯和洗茶器具的區域。茶盤還能增加茶藝的儀式感,有利於優雅品嚐茶水。

2. 茶壺

茶壺是製備茶水的主要器具,又分為鐵壺、紫砂壺、玻璃壺等。不同的壺材質會對茶水的口感、質量產生影響。在燒開的水裏加入合適的茶葉後,再用茶壺倒入杯中,品嚐一口清香的茶水,覺得非常愜意。

3. 茶杯

茶杯是點茶中重要的器具之一,通常呈圓形或長方形,顏色、款式也是千差萬別。品茶時先觀杯色,然後品香味,最後品滋味,既能鑑別茶葉質量,也能增加茶道的趣味性。

4. 茶筅

茶筅是用於點茶時挑起茶末和調整茶湯的工具。茶筅的製作工藝非常講究,一般採用竹製或象牙制等材料,並需精細雕琢,屬於點茶中的重要器具。

5. 茶葫蘆

茶葫蘆是專用於盛放茶葉的器具,其外形呈圓筒式,內部空洞。使用時將茶葉放入茶葫蘆中,再用沸水沖泡後就可以享用了。茶葫蘆還方便茶友帶茶,是茶道中不可缺少的器具之一。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宋代點茶器具介紹

宋代點茶茶具12件:烘茶爐、茶臼、茶碾、茶磨、水杓、茶羅、茶帚、盞託、茶盞、湯瓶、茶筅、茶巾。

宋代審安老人選取點茶道中的十二種器具,根據其特性和功用,以擬人化手法賦予其姓,配以名、字、號,擬以官爵,系以贊,並附以圖,繪成《茶具圖贊》,又稱“十二先生”。

茶道入門,教你省錢備茶具

新手入門必備茶具。

茶壺:

用來泡茶的常用器具,材質多為瓷質、紫砂或者玻璃。紫砂壺具有透性好、保温性能好、吸附茶汁等特點,常用於沖泡烏龍茶、普洱茶等。

公道杯:

又稱茶海或茶盅,是用來分茶的器具,用茶葉沖泡完畢以後,可將茶湯倒入公道杯中勻茶,使茶的濃度均勻。

品茗杯:

品茗杯,用來品茶及觀賞茶的湯色,將茶湯倒入品茗杯中,小口慢品,是飲茶過程中最愜意的享受了。故品茗杯多為白瓷、或者玻璃製成。

茶盤:

茶盤不僅可以用於放置茶具配件還有隔熱功能,防止茶水燙損桌子。沖泡茶葉時,茶盤還可以暫時放置茶渣,起到保持茶桌衞生的作用。

茶巾:

茶道要求淨,潔淨,桌面上不能有水跡,所以茶巾不能少。茶巾主要用來擦拭茶具上的水漬、茶漬和桌面上的茶水。主要用麻、棉等纖維製成。

茶則:

茶則的用途茶則的則,是量取的意思,茶則的用途,是把茶從茶葉罐中取出來,然後倒入茶壺或者茶盞裏。茶則還可用於點茶時的擊拂,也就是攪茶。

茶漏:

便於將茶葉水倒入茶壺時用,以穩固茶壺。能有效過濾茶湯中殘留各種雜質,保存茶湯中對人體有益物質,口感潤滑、色澤透亮,極大提升品茶樂趣。

茶刀:

茶刀又叫普洱刀,是用來撬取緊壓茶的茶葉的專用工具,有牛角、不鏽鋼、骨質等材質。茶刀有刀或針狀的,針狀的適合壓的比較緊的茶葉,刀適合普通的緊壓茶。

茶夾:

茶夾又稱茶筷,是茶道六君子之。其功用與茶匙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可用茶夾夾着茶杯洗杯,既防燙又衞生。

茶臼是什麼

茶臼是研磨茶葉的工具。

中國飲茶方法先後經過了唐代烹茶、宋代點茶、明清泡茶以及當代飲茶等幾個發展階段。中國茶史上有茶興於唐,盛於宋的説法,宋代點茶在中國茶道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點茶是宋代鬥茶所用的方法,茶人自己飲用亦用此法,點茶是將茶碾成細末,置茶盞中,以沸水點衝。

根據當前的考古、文獻資料來看,點茶出現時間不晚於唐末五代,盛行於兩宋,明代泡茶法盛行後,點茶法式微,在中華大地幾近失傳。中國茶飲在宋代最為盛行,宋徽宗趙佶甚至御筆親書《大觀茶論》,此書成為關於宋代點茶最權威、影響力最大的一部著作,流傳後世。

點茶工具

宋代,盛行點茶法,在社會各個階層中普及,茶不僅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飲茶的風俗也深入到人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點茶法是將茶葉末放在茶碗裏,注入少量沸水調成糊狀,然後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時用茶筅攪動,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宋代點茶工具主要有茶爐、茶瓶、茶筅、茶盒、茶盞、盞託、茶巾、茶勺、水盂等。其中茶瓶、茶筅、茶盞是點茶專用的重要茶具。茶臼是宋代錘碎餅茶的專用工具,餅茶呈圓形,古人雅稱圓月。用茶磨將茶研成細粉,茶磨古人又稱石運轉,多以青石製成。

茶要喝的好,茶具不能少,景德鎮茶具介紹

景德鎮市有着中國瓷器之都的美稱,景德鎮所出產的陶瓷製品,製作精美,外形別緻,工藝獨特,它的盛名不僅僅流傳於中國,在世界範圍內都是陶瓷界頂尖的陶瓷產地。景德鎮出產的陶瓷,深受近代歐洲貴族上流社會的喜愛,擁有景德鎮瓷器,是身份和品味的象徵。

中國是茶葉的原產國,中國人愛茶。細細品茶在中國是一種很高雅的興趣愛好。當茶和景德鎮碰撞在一起,便有了景德鎮茶具。景德鎮茶具是茶具中的翹楚,景德鎮茶具以景德鎮瓷質茶具最為出名。景德鎮瓷質茶具又可以分為青瓷、黑瓷、白瓷、彩瓷四種茶具。

青瓷具有悠長的歷史,我國東漢時期就已經有着質量上乘的青瓷。宋朝青瓷聲場達到了頂峯,明朝青瓷聞名中外.風靡了整個歐洲,形成了一股青瓷熱潮。青瓷比較適合綠茶的沖泡,用於白茶、紅茶、黑茶等茶類時,由於青瓷的顏色與之並不匹配,顯得不是那麼適合。

白瓷茶具擁有熱感適中、保温良好、色彩各異的特點。白色是純淨的顏色,白瓷茶具在沖泡時能夠最大限度的還原茶水原本的色澤。白瓷茶具的使用是十分普遍的,沒有窮富貴賤的區別,人人都可以用的起。元朝時,景德鎮的白瓷茶具就已經開始向國外出口。許多白瓷茶具上都畫有花草蟲魚,名家書法,各種故事,受歡迎程度比普通白瓷更加之高。

黑瓷茶具是獨特的,它的產生和宋朝時的飲茶方法關係極大。宋朝時人們飲茶用的是點茶法,而且鬥茶在宋朝的娛樂活動中佔據重要位置。在茶水導入黑瓷茶具中之後,它外形上的好壞更加容易被人們所發覺,特別適合鬥茶。明清時期的點茶法與宋朝又有着區別,黑瓷茶具逐漸被淘汰。

自從周杰倫唱了青花瓷這首歌之後,青花瓷一下子變成了人們口中的熱門話題。青花瓷是一種彩瓷,也就是在製成品上進行彩色繪畫的瓷器製品。景德鎮的彩瓷茶具也是十分出眾的。彩瓷茶具根據製作工藝的區別可以分為釉下、中、上彩,更根據顏色的不同可以分為、青花瓷、新彩瓷、琺琅彩瓷等等。青花瓷茶具因為其清新淡雅,藍白相間,使人在飲茶時更添一份閒適而成為了彩瓷茶具的代表之作。

土巴兔在線免費為大家提供“各家裝修報價、1-4家本地裝修公司、3套裝修設計方案”,還有裝修避坑攻略!點擊此鏈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_m_jiare&wb】,就能免費領取哦~

茶具有哪些種類,茶具擺放有什麼講究

1、青瓷茶具

青瓷茶具以浙江生產的質量最好。早在東漢年間,已開始生產色澤純正、透明發光的青瓷。晉代浙江的越窯、婺窯、甌窯已具相當規模。宋代,作為當時五大名窯之一的浙江龍泉哥窯生產的青瓷茶具,已達到鼎盛時期,遠銷各地。

2、白瓷茶具

白瓷茶具有坯質緻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高,無吸水性,音清而韻長等特點。因色澤潔白,能反映出茶湯色澤,傳熱、保温性能適中,加之色彩繽紛,造型各異,堪稱飲茶器皿中之珍品。早在唐時,河北邢窯生產的白瓷器具已“天下無貴賤通用之。

3、黑瓷茶具

黑瓷茶具,始於晚唐,鼎盛於宋,延續於元,衰微於明、清,這是因為自宋代開始,飲茶方法已由唐時煎茶法逐漸改變為點茶法,而宋代流行的鬥茶,又為黑瓷茶具的崛起創造了條件。

4、彩瓷茶具

彩色茶具的品種花色很多,其中尤以青花瓷茶具最引人注目。青花瓷茶具,其實是指以氧化鈷為呈色劑,在瓷胎上直接描繪圖案紋飾,再塗上一層透明釉,爾後在窯內經1300℃左右高温還原燒製而成的器具。

擴展資料:

茶具的發展:

美食不如美器”歷來是中國人的器用之道,從粗放式羹飲發展到細啜慢品式飲用,人類的飲茶經歷了一定的歷史階段。不同的品飲方式,自然產生了相應的茶具,茶具是茶文化歷史發展長河中最重要的載體,為我們解讀古人的飲茶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

茶樹發源於中國西南地區的雲南、四川、貴州一帶,漢代四川一帶的經濟已相當繁榮,飲茶在當時的士人生活日益凸現。王褒《僮約》中記載“烹荼盡具,酺已蓋藏”,明確提到烹茶用的茶具。

三國張揖的《廣雅》記載:“荊巴間採茶作餅,成以米膏出之,若飲先炙令色赤,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姜葱芼之……”,説明當時的飲茶方式是先把茶餅炙烤一下,搗成茶末後放入瓷碗中,然後衝入開水,喝時還要加些葱、姜等調料。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茶具

宋代點茶3

兩宋時建州北苑生產的“龍團鳳茶”乃進御貢茶,極為珍貴,鬥茶風靡全國或許正是因為這種民間活動隨着貢茶傳入了朝廷,並受到皇帝的推崇。而同樣來自福建的黑釉茶盞也隨之名聲鵲起。蔡襄《茶錄》上説:“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也説“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

鬥茶時,茶麪泛出的湯花呈白色,建盞的黑釉與茶湯的白色正好相互映襯,而湯花形成的水痕亦清晰可見,故宋人鬥茶喜用建盞。

建盞,黑瓷代表,中國八大名瓷之一。中國茶文化中, 是唯一為茶而生的器具,被視為“茶之聖器”,因產自福建建陽,故此稱為建窯建盞。

建窯黑釉盞能在點茶、鬥茶盛行的宋代成為最受歡迎的茶碗,並在陶瓷史、科技史上成為黑釉瓷代表,其決定性因素就是它的獨特工藝,以及此工藝帶來的獨特釉色。建盞釉色變化萬千,1300°以上的窯火,高度還原的氣氛,自然生成不同形態、大小、質感、排布、色彩的斑紋,奇詭瑰麗,蔚為壯觀。

簡單介紹下:宋代五大名窯

——是指官窯、哥窯、汝窯、定窯、和鈞窯。

八大窯系

——是指定窯系、磁州窯系、耀州窯系、鈞窯系、龍泉窯系、景德鎮窯系、建窯系和越窯系。

宋代,也是我國瓷業發展史上的一個繁榮時期,瓷窯遍佈全國各地。它的技術流傳至今。

除了盞,還有其他對應的器皿。

茶具圖贊——史上第一部茶具圖譜。

陸羽在《茶經》中把飲茶器具稱為“茶器”,而將採製茶葉用的器具稱為“茶具”這種稱呼一直沿襲到北宋。到了南宋,審安老人(其真名董真卿)於鹹諄五年(公元1269年)撰寫《茶具圖贊》時才將飲茶品具改稱為“茶具”,沿用至今。它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茶具圖譜。

《茶具圖贊》用白描畫法將盛行於宋代的鬥茶用具記錄成圖,稱之為“十二先生”,賜以名、字、號,並按宋時官制冠以銜職,非常形象生動地反映出宋代社會對茶具的鐘愛和對茶具功用、特點的評價。這十二件茶具分別是:韋鴻臚(茶籠)、木待制(木椎)、金法曹(茶碾)、石轉運(茶磨)、胡員外(茶杓)、羅樞密(茶羅)、宗從事(茶帚)、漆雕祕閣(茶托)、陶寳文(茶盞)、湯提點(湯瓶)、竺副帥(茶筅)和司軄方(茶巾)。

宋代點茶法有一套獨具審美的茶具。

從茶藝與茶道精神來講,宋代繼承了唐代時期開創的茶文化,並在其基礎上結合自身社會文化的底藴加以發展,其中,點茶法就是一個代表,其上承唐代精緻的煮茶法而有創新,窮盡雅緻的點茶法成為當時飲茶的主流方式。據資料顯示,宋代點茶法有一套獨具審美的茶具,欣賞宋代茶具,首先要了解以點茶法為代表的宋代飲茶方式。慶曆末年,位居北宋士大夫集團核心層的蔡襄繼丁謂之後任福建轉運使,專事貢茶,並對之加以改良,並於皇祐年間寫成繼唐代陸羽《茶經》之後又一部具有重要歷史地位的茶書——《茶錄》。其上篇論茶,下篇論器,專述建安民間鬥茶時使用的衝點茶湯之法。蔡襄作為當朝書法聖手,所著《茶錄》“書之於石”並自寫絹本,流行於世。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對點茶法作了詳細論述,以“碾茶”“羅茶”“候湯”“熁盞”“點茶”為基本過程的點茶法成為宋人主導的品飲方式。

“鬥茶”又稱“茗戰”。就是品茗比賽,把茶葉質量的評比當作一場戰鬥來對待。由於官廷、寺廟、文人聚會中茶宴的逐步盛行,特別是一些地方官吏和權貴為博帝王的歡心,千方百計獻上優質貢茶,為此先要比試茶的質量,鬥茶之風便日益盛行起來。範忡淹描寫“茗戰”的情況説:“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和章岷從事鬥茶歌》)鬥茶不僅在上層社會盛行,還普及到民間,唐庚《鬥茶記》記其事説:“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與鬥茶於寄傲齋。予為取龍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為上,某次之。”三五知己,各取所藏好茶,輪流品嚐,決出名次,以分高下。

宋代還流行一種技巧性很高的烹茶技藝,叫做分茶。宋代陶谷《清異錄•百茶戲》中説:“近世有下湯適匕,別施妙訣,使湯紋水脈成物象者。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即就散滅。此茶之變也。時人謂‘茶百戲'”玩這種遊藝時,碾茶為末,注之以湯,以筅擊拂,這時盞面上的湯紋就會幻變出各種圖樣來,猶如一幅幅水墨畫,所以有“水丹青”之稱。

鬥茶和分茶在點茶技藝方面有相同之處,但就其性質而言,鬥茶是一種茶俗,分茶則主要是茶藝,兩者既有聯繫,又相區別,都體現了茶文化豐富的文化意藴。

宋代點茶是對於宋代美學的傳承與致敬,同時也是感受茶葉的真味。近年來,在人們生活中也更加註重我國的傳統茶文化,品味一杯茶,其實就是品味了禪,品味了人生。

茶具的相關知識.

茶具  【概述】  茶具,古代亦稱茶器或茗器。“茶具”一詞最早在漢代已出現。據西漢辭賦家王褒《憧約》有“烹茶盡具,酺已蓋藏”之説,這是我國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條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詞在唐詩裏初處可見,諸如唐詩人陸龜蒙《零陵總記》説:“客至不限匝數,競日執持茶器。”白居易《睡後茶興憶楊同州詩》“此處置繩牀,旁邊洗茶器。”唐代文學家皮日休《褚家林亭詩》有“蕭疏桂影移茶具”之語,宋、元、明幾個朝代,“茶具”一詞在各種書籍中都可以看到,如《宋史·禮志》載:“皇帝御紫哀殿,六參官起居北使……是日賜茶器名果”宋代皇帝將“茶器”作為賜品,可見宋代“茶具”十分名貴,北宋畫家文同有“惟攜茶具賞幽絕”的詩句。南宋詩人翁卷寫有“一軸黃庭看不厭,詩囊茶器每隨身。”的名句,元畫家王冕《出峽圖詩》有“酒壺茶具船上頭。”明初號稱“吳中四傑”的畫家徐責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對飲時,他趁興寫道:“茶器晚猶設,歌壺醒不敲。”不難看出,無論是唐宋詩人,還是元明畫家,他們筆下經常可以讀到“茶具”詩句。説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茶具的來源】  現代人所説的“茶具”。主要指茶壺、茶杯、茶勺等這類飲茶器具。事實上現代茶具的種類是屈指可數的。但是古代“茶具”的概念似乎指更大的範圍。按唐文學家皮日休《茶具十詠》中所列出的茶具種類有“茶塢、茶人、茶筍、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甌、煮茶。”其中“茶塢”是指種茶的凹地。“茶人”指採茶者,如《茶經》説:“茶人負以(茶具)採茶也。”   “茶具”一詞最早在漢代已出現。據西漢辭賦家王褒《憧約》有“烹茶盡具,酺已蓋藏”之説,這是我國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條史料。  “茶籯”是箱籠一類器具。唐陸龜蒙寫有一首《茶籯詩》“金刀劈翠筠,織似波紋斜。”可知“茶籯”是一種竹製、編織有斜紋的茶具,“茶舍”多指茶人居住的小茅屋,唐皮日休《茶舍詩》日“陽崖忱自屋,幾日嬉嬉活,棚上汲紅泉,焙前煎柴蕨,乃翁研茶後,中婦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滿山月。”詩詞描寫出茶舍人家焙茶、研(碾)茶、煎茶、拍茶辛勞的製茶過程。   古人煮茶要用火爐(即炭爐),唐以來煮茶的爐通稱“茶灶”,《唐書·陸龜蒙傳》説他居住松江甫裏,不喜與流俗交往,雖造門也不肯見,不乘馬,不坐船,整天只是“設蓬席齋。束書茶灶。”往來於江湖,自稱“散人”,宋南渡後譽為“四大家”之一的楊萬里《壓波堂賦》有“筆牀茶灶,瓦盆藤尊”之句。唐詩人陳陶《題紫竹詩》寫道:“幽香入茶灶,靜翠直棋局。”可見,唐宋文人墨客無論是讀書,還是下棋,都與“茶灶”相傍,又見茶灶與筆牀、瓦盆並例,説明至唐代開始,“茶灶”就是日常必備之物了。   古時把烘茶葉的器具叫“茶焙”。據《宋史·地理志》提到“建安有北苑茶焙。”是有名的,又依《茶錄》記載説,茶焙是一種竹編,外包裹箬葉(箬竹的葉子),因箬葉有收火的作用,可以避免把茶葉烘黃,茶放在茶焙上,要求温度小火烘製,就不會損壞茶色和茶香了。   除了上述例舉的茶具之外。在各種古籍中還可以見到的茶具有:茶鼎、茶甌、茶磨、茶碾、茶臼、茶櫃、茶榨、茶槽、茶憲、茶籠、茶筐、茶板、茶挾、茶羅、茶囊、茶瓢、茶匙……等。究竟有多少種茶具呢?據《云溪友議》説:“陸羽造茶具二十四事。”如果按照唐代文學家《茶具十詠》和《云溪友議》之言,古代茶具至少有24種。這段史料所言的“茶具”概念與今是有很大不同的。   【中世紀後期煮茶茶具的改進】    古人飲茶之前,先要將茶葉放在火爐上煎煮。在唐代以前的飲茶方法,是先將茶葉碾成細末,加上油膏、米粉等,製成茶團或茶餅,飲時搗碎,放上調料煎煮。煎煮茶葉起於何時,唐代以來諸家就有過爭論。如宋歐陽修《集古錄跋尾》説:“於茶之見前史,蓋自魏晉以來有之。”後人看到魏時的《收勘書圖》中有“煎茶者”。所以認為煎茶始於魏晉。據《南窗記談》“飲茶始於樑天監(公元502年)中事。”而據王褒《憧約》有“烹茶盡具”之語,説明煎煮茶葉需要一套器具。可見西漢已有烹茶茶具。時至唐代,隨着飲茶文化的蓬勃發展,蒸焙、煎煮等技術更是成熟起來。據《畫謾錄》記載:“貞元(公元785)中,常袞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研之,謂研膏茶,其後稍為餅樣,故謂之一串。”茶餅、茶串必須要用煮茶茶具煎煮後才能飲用。這樣無疑促進茶具的改革,而進入一個新型茶具的時代。   從中世紀後期來看,宋、元、明三代,煮茶器具是使用一種銅製的“茶罏”。據《長物志》記載:宋元以來,煮茶器具叫“茶罏”,亦稱“風罏”。陸游《過憎庵詩》日:“茶罏煙起知高興,棋子聲疏識苦心。”依此説,宋陸游年間就有“茶罏”一名,元代著名的茶罏有“姜鑄茶罏”,《遵生八箋》説:“元時,杭城有姜娘子和平江的王吉二家鑄法,名擅當時。”這二家鑄法主要精幹罏面的拔蠟,使之光滑美觀,又在茶罏上有細巧如錦的花紋。“製法仿古,式樣可觀,”還説“鍊銅亦淨……或作。”實指鍍金。由此可見,元代茶罏非常精製,時至明朝,社會也普通使用“銅茶罏”,而特點是在做工上講究雕刻技藝。其中有一種饕餮銅罏在明代最為華貴。“饕餮”是古代一種惡獸名,一般在古代鐘鼎彝器上多見到這種琢刻的獸形。是一種講究的琢刻裝飾。由此見到,明代茶罏多重在仿古,雕刻技藝十分突出。   我國中世紀後期,除了煮茶用茶罏,還有專門煮水用的“湯瓶”。當時俗稱“茶吹”,或“銚子”,又有“鐐子”之名。最早我國古人多用鼎和鑊煮水。《淮南子·説山訓》載:“嘗一臠肉,知一鑊之味”高誘注:“有足日鼎,無足日鑊”。(明清時期,我國南方一些地區把“鑊”叫鍋。)從史料記載來看,到中世紀後期,用鼎、鑊煮水的古老方法才逐漸被“湯瓶”取而代之。   過去一些作家認為,我國約在元代出現“泡茶”(即“點茶”)方法,因此元代煮水器具為之一變(指改制用湯瓶)。但據筆者所收集的史料來看,煮水用瓶在南宋就存在了。這裏順便摘引兩條史料為據。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有記載説:“茶經以魚目、湧泉、連珠為煮水之節,然近世(指南宋)淪茶,鮮以鼎鑊,用瓶煮水,難以候視,則當以聲辨一沸、二沸、三沸”。依羅大經之意,過去(南宋以前)用上口開放的鼎、鑊煮水,便於觀察水沸的程度,而改用瓶煮水,因瓶口小,難以觀察到瓶中水沸的情況,只好靠聽水聲來判斷水沸程度,《鶴林玉露》又説:“陸氏(陸羽)之法,以末(指碾碎的茶末)就茶,故以第二沸為合量下末。”陸羽是唐朝人,是《茶經》的作者,被認為是我國唐代茶文化興起的奠基人。這樣一個茶家煮水都使用“鑊”,足可説明唐代還未曾使用“湯瓶”。又據宋代文學家蘇軾在《煎茶歌》中談到煮水説“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銀瓶瀉湯誇第二、未識古人煎水意。”蘇軾的這段詩詞可以作為宋以來煮水用“湯瓶”的又一很好的例證。   明朝,淪茶煮水使用“湯瓶”更是普遍之事,而且湯瓶的樣式品種也多起來。從金屬種類分,有錫瓶、鉛瓶、銅瓶等。當時茶瓶的形狀多是竹筒形。《長物志》的作者文震亨説,這種竹筒狀湯瓶好處在於“既不漏火,又便於點注(泡茶)”。可見湯瓶既煮水又可用於泡茶兩種功用。明代同時也開始用瓷茶瓶,可是因為“瓷瓶煮水,雖不奪湯氣,然不適用,亦不雅觀。”所以實際上,明代日常生活中是不用瓷茶瓶的。明朝“茶瓶”中還有奇形怪狀的作品。見《頌古聯珠通集》“一口吸盡江南水,龐老不曾明自己,爛碎如泥瞻似天,鞏縣茶瓶三隻嘴。”明朝竟有三隻嘴的茶瓶,稀奇到了脱離生活實際的地步。無疑,這種怪異茶瓶只能作為收藏裝飾物,僅此而已。 http://ke.baidu.com/view/37457.htm更多請查看

古代茶道都有哪些茶具

茶具,是我國古代茶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討論茶具史的興衰,也可以看到茶文化的歷史背景,中國古代茶具也有其本身獨到的發展過程,從中還可以看到陶瓷製造的藝術造諧。

古代茶具的概念及其種類

茶具,古代亦稱茶器或茗器。“茶具”一詞最早在漢代已出現。據西漢辭賦家王褒《憧約》有“烹茶盡具,酺已蓋藏”之説,這是我國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條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詞在唐詩裏觸處可見,諸如唐詩人陸龜蒙《零陵總記》説:“客至不限匝數,競日執持茶器。”白居易《睡後茶興憶楊同州詩》“此處置繩牀,旁邊洗茶器。”唐代文學家皮日休《褚家林亭詩》有“蕭疏桂影移茶具”之語,宋、元、明幾個朝代,“茶具”一詞在各種書籍中都可以看到,如《宋史·禮志》載:“皇帝御紫哀殿,六參官起居北使……是日賜茶器名果”宋代皇帝將“茶器”作為賜品,可見宋代“茶具”十分名貴,北宋畫家文同有“惟攜茶具賞幽絕”的詩句。南宋詩人翁卷寫有“一軸黃庭看不厭,詩囊茶器每隨身。”的名句,元畫家王冕《出峽圖詩》有“酒壺茶具船上頭。”明初號稱“吳中四傑”的畫家徐責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對飲時,他趁興寫道:“茶器晚猶設,歌壺醒不敲。”不難看出,無論是唐宋詩人,還是元明畫家,他們筆下經常可以讀到“茶具”詩句。説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現代人所説的“茶具”。主要指茶壺、茶杯這類飲茶器具。事實上現代茶具的種類是屈指可數的。但是古代“茶具”的概念似乎指更大的範圍。按唐文學家皮日休《茶具十詠》中所列出的茶具種類有“茶塢、茶人、茶筍、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甌、煮茶。”其中“茶塢”是指種茶的凹地。“茶人”指採茶者,如《茶經》説:“茶人負以(茶具)採茶也。” “茶籯”是箱籠一類器具。唐陸龜蒙寫有一首《茶籯詩》“金刀劈翠筠,織似波紋斜。”可知“茶籯”是一種竹製、編織有斜紋的茶具,“茶舍”多指茶人居住的小茅屋,唐皮日休《茶舍詩》日“陽崖忱自屋,幾日嬉嬉活,棚上汲紅泉,焙前煎柴蕨,乃翁研茶後,中婦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滿山月。”詩詞描寫出茶舍人家焙茶、研(碾)茶、煎茶、拍茶辛勞的製茶過程。 古人煮茶要用火爐(即炭爐),唐以來煮茶的爐通稱“茶灶”,《唐書·陸龜蒙傳》説他居住松江甫裏,不喜與流俗交往,雖造門也不肯見,不乘馬,不坐船,整天只是“設蓬席齋。束書茶灶。”往來於江湖,自稱“散人”,宋南渡後譽為“四大家”之一的楊萬里《壓波堂賦》有“筆牀茶灶,瓦盆藤尊”之句。唐詩人陳陶《題紫竹詩》寫道:“幽香入茶灶,靜翠直棋局。”可見,唐宋文人墨客無論是讀書,還是下棋,都與“茶灶”相傍,又見茶灶與筆牀、瓦盆並例,説明至唐代開始,“茶灶”就是日常必備之物了。 古時把烘茶葉的器具叫“茶焙”。據《宋史·地理志》提到“建安有北苑茶焙。”是有名的,又依《茶錄》記載説,茶焙是一種竹編,外包裹箬葉(箬竹的葉子),因箬葉有收火的作用,可以避免把茶葉烘黃,茶放在茶焙上,要求温度小火烘製,就不會損壞茶色和茶香了。

除了上述例舉的茶具之外。在各種古籍中還可以見到的茶具有:茶鼎、茶甌、茶磨、茶碾、茶臼、茶櫃、茶榨、茶槽、茶憲、茶籠、茶筐、茶板、茶挾、茶羅、茶囊、茶瓢、茶匙……等。究竟有多少種茶具呢?據《云溪友議》説:“陸羽造茶具二十四事。”如果按照唐代文學家《茶具十詠》和《云溪友議》之言,古代茶具至少有24種。這段史料所言的“茶具”概念與今是有很大不同的。

中世紀後期煮茶茶具的改進 古人飲茶之前,先要將茶葉放在火爐上煎煮。在唐代以前的飲茶方法,是先將茶葉碾成細未,加上油膏、米粉等,製成茶團或茶餅,飲時搗碎,放上調料煎煮。煎煮茶葉起於何時,唐代以來諸家就有過爭論。如宋歐陽修《集古錄跋尾》説:“於茶之見前史,蓋自魏晉以來有之。”後人看到魏時的《收勘書圖》中有“煎茶者”。所以認為煎茶始於魏晉。據《南窗記談》“飲茶始於樑天監(公元502年)中事。”而據王褒《憧約》有“烹茶盡具”之語,説明煎煮茶葉需要一套器具。可見西漢已有烹茶茶具。時至唐代,隨着飲茶文化的蓬勃發展,蒸焙、煎煮等技術更是成熟起來。據《畫謾錄》記載:“貞元(公元785)中,常袞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研之,謂研膏茶,其後稍為餅樣,故謂之一串。”茶餅、茶串必須要用煮茶茶具煎煮後才能飲用。這樣無疑促進茶具的改革,而進入一個新型茶具的時代。

從中世紀後期來看,宋、元、明三代,煮茶器具是使用一種銅製的“茶罏”。據《長物志》記載:宋元以來,煮茶器具叫“茶罏”,亦稱“風罏”。陸游《過憎庵詩》日:“茶罏煙起知高興,棋子聲疏識苦心。”依此説,宋陸游年間就有“茶罏”一名,元代著名的茶罏有“姜鑄茶罏”,《遵生八箋》説:“元時,杭城有姜娘子和平江的王吉二家鑄法,名擅當時。”這二家鑄法主要精幹罏面的拔蠟,使之光滑美觀,又在茶罏上有細巧如錦的花紋。“製法仿古,式樣可觀,”還説“鍊銅亦淨……或作。”實指鍍金。由此可見,元代茶罏非常精製,時至明朝,社會也普通使用“銅茶罏”,而特點是在做工上講究雕刻技藝。其中有一種饕餮銅罏在明代最為華貴。“饕餮”是古代一種惡獸名,一般在古代鐘鼎彝器上多見到這種琢刻的獸形。是一種講究的琢刻裝飾。由此見到,明代茶罏多重在仿古,雕刻技藝十分突出。 我國中世紀後期,除了煮茶用茶罏,還有專門煮水用的“湯瓶”。當時俗稱“茶吹”,或“銚子”,又有“鐐子”之名。最早我國古人多用鼎和鑊煮水。《淮南子·説山訓》載:“嘗一臠肉,知一鑊之味”高誘注:“有足日鼎,無足日鑊”。(明清時期,我國南方一些地區把“鑊”叫鍋。)從史料記載來看,到中世紀後期,用鼎、鑊煮水的古老方法才逐漸被“湯瓶”取而代之。 過去一些作家認為,我國約在元代出現“泡茶”(即“點茶”)方法,因此元代煮水器具為之一變(指改制用湯瓶)。但據筆者所收集的史料來看,煮水用瓶在南宋就存在了。這裏順便摘引兩條史料為據。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有記載説:“茶經以魚目、湧泉、連珠為煮水之節,然近世(指南宋)淪茶,鮮以鼎鑊,用瓶煮水,難以候視,則當以聲辨一沸、二沸、三沸”。依羅大經之意,過去(南宋以前)用上口開放的鼎、鑊煮水,便於觀察水沸的程度,而改用瓶煮水,因瓶口小,難以觀察到瓶中水沸的情況,只好靠聽水聲來判斷水沸程度,《鶴林玉露》又説:“陸氏(陸羽)之法,以末(指碾碎的茶末)就茶,故以第二沸為合量下末。”陸羽是唐朝人,是《茶經》的作者,被認為是我國唐代茶文化興起的奠基人。這樣一個茶家煮水都使用“鑊”,足可説明唐代還未曾使用“湯瓶”。又據宋代文學家蘇軾在《煎茶歌》中談到煮水説“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銀瓶瀉湯誇第二、未識古人煎水意。”蘇軾的這段詩詞可以作為宋以來煮水用“湯瓶”的又一很好的例證。

明朝,淪茶煮水使用“湯瓶”更是普遍之事,而且湯瓶的樣式品種也多起來。從金屬種類分,有錫瓶、鉛瓶、銅瓶等。當時茶瓶的形狀多是竹筒形。《長物志》的作者文震亨説,這種竹筒狀湯瓶好處在於“既不漏火,又便於點注(泡茶)”。可見湯瓶既煮水又可用於泡茶兩種功用。明代同時也開始用瓷茶瓶,可是因為“瓷瓶煮水,雖不奪湯氣,然不適用,亦不雅觀。”所以實際上,明代日常生活中是不用瓷茶瓶的。明朝“茶瓶”中還有奇形怪狀的作品。見《頌古聯珠通集》“一口吸盡江南水,龐老不曾明自己,爛碎如泥瞻似天,鞏縣茶瓶三隻嘴。”明朝竟有三隻嘴的茶瓶,稀奇到了脱離生活實際的地步。無疑,這種怪異茶瓶只能作為收藏裝飾物,僅此而已。

唐宋以來飲茶茶具有新的改進發展 古代飲茶茶具主要指盛茶、泡茶、喝茶所用器具。這一概念與今所説的茶具基本相同。唐宋以來的飲茶茶具在用料上主要是陶瓷,金屬類飲茶茶具在唐宋以來是少見的。因為金屬茶具泡茶遠不如陶瓷品,所以是不能登上所謂茶道雅桌的,唐以來主要變化較大的飲茶茶具有:茶壺、茶盞(杯)和茶碗。而這幾種茶具與飲茶文化的興起有直接關係。

(一)茶壺 茶壺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唐代人把茶壺稱“注子”,其意是指從壺嘴裏往外傾水,據《資暇錄》載:“元和初(公元806年,唐憲宗時)酌酒猶用樽杓……注子,其形若罌,而蓋、嘴、柄皆具。”罌是一種小口大肚的瓶子,唐代的茶壺類似瓶狀,腹部大便於裝更多的水,口小利於泡茶注水。約到唐代末期,世人不喜歡“注子”這個名稱,甚至將茶壺柄去掉,整個樣子形如“茗瓶”,因沒有提柄,所以又把“茶壺”叫“偏提”。後人把泡茶叫“點注”。就是根據唐代茶壺有“注子”一名而來。 明代茶道藝術越來越精,對泡茶、觀茶色、酌盞、燙壺更有講究,要達到這樣高的要求,茶具也必然要改革創新。比如明朝茶壺開始看重砂壺,就是一種新的茶藝追求。因為砂壺泡茶不吸茶香,茶色不損,所以砂壺被視為佳品。據《長物志》載:“茶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熱湯氣。”説到宜興砂壺幾乎無人不知。而宜興砂壺正是明朝始有名聲。據史料記載説,明朝宜興有一位名叫供春的陶工是使宜興砂壺享譽的第一人。《陽羨名陶錄》記載説:“供春,吳頤山家僮也。”吳頤山是一位讀書人,在金沙寺中讀書,供春在家事之餘,偷偷模仿寺中老僧用陶土搏坯,製做砂壺。結果做出的砂壺盛茶香氣很濃,熱度保持更久,傳聞出去,世人紛紛效仿,社會出現爭購“供春砂壺”的現象。供春真姓“龔”。所以也寫成,‘龔春”砂壺。此後又有一個名叫時大彬的宜興陶工,用陶土,或用染顏色的硇砂土製作砂壺。開始,時大彬模仿“供春”砂壺,壺形比“供春”砂壺更大,一次時大彬到江蘇太倉做生意,偶在茶館中聽到“諸公品茶施茶之論。”頓生感悟,回到宜興後始作小壺。其壺“不務妍媚,而樸雅堅粟,妙不可思……前後諸名家,並不能及。”《畫航錄》説:“大彬之壺,以柄上拇痕為識。”是説世人以壺柄上識有時大彬拇指印者為貴。從此宜興砂壺名聲遠布,流傳至今,還是人見人愛的精製茶具。

(二)茶盞、茶碗 古代飲茶茶具主要有“茶椀”(碗)、“茶盞”等陶瓷製品。茶盞在唐以前已有,《博雅》説:“盞杯子。”宋時開始有“茶杯”之名。見《陸游詩》雲:“藤杖有時緣石瞪,風爐隨處置茶杯。”現代人多稱茶杯或茶盞。茶盞是古代一種飲茶用的小杯子,是“茶道”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器具之一。大家知道,我國茶文化興起於漢唐、盛於宋代。茶盞也隨同茶文化的盛起而有較大的變化。 宋代茶盞非常講究陶瓷的成色,尤其追求“盞”的質地、紋路細膩和厚薄均勻。據宋蔡襄《茶錄》載:“茶白色、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紂黑,紋路兔毫,其杯微厚,熁火,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鬥試家自不用。”依這段史料,可以看出,如盛白葉茶,就選用黑色茶盞,説明當時已經注意到茶具的搭配關係。搭配的`目的就是為了有更好的茶色與茶香。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甌)製造的一種稍帶紅色的黑茶盞,被時人看作是佳品,其次可以看到,當時評賞茶盞的質量,還有茶盞表面的細紋,如建安的紺黑茶盞已經精製到“紋路兔毫”的地步,足見陶藝水平很高。再者看“熁火”。“熁火”之意見《廣韻》曰“火氣上”,又《集韻》“火通也”,熁音協,含燙意。這裏“熁火”實指茶杯中熱氣的散發程度,明清時期,江蘇的寶應、高郵一帶把“熁火”稱為“燙手”。宋代建安生產的“紺黑盞”比其它地區產品要厚,所以捧在手中有“久熱難冷”的好處。因此被看作是宋代茶盞一流產品。 《長物志》中還記錄有明朝皇帝的御用茶盞。可以説是我國古代茶盞工藝最完美的代表作。《長物志》説:“明宣宗(朱瞻基)喜用“尖足茶盞,料精式雅,質厚難冷,潔白如玉,可試茶色,盞中第一。”三足茶盞世屬罕見。明宣宗的茶盞形狀實在怪異,可見明代陶藝人思維活躍,有所創新。另外,明朝的第十一代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則喜用壇形茶盞,時稱“壇盞”。明世宗的壇盞上特別刻有“金籙大醮壇用”的字樣。“醮壇”是古代道士設壇祈禱的場所。因明世宗後期迷信道教,日事“齋醮餌丹藥”。他在“醮壇”中擺滿茶湯、果酒,經常獨自坐醮壇,手捧壇盞,一面小飲一邊向神祈求長生不老。可是這種迷信並沒有使這位皇帝長壽,年僅59歲就駕崩了。

據史料記載,明代貴重的茶盞主要有“白定窯”的產品,白定即指白色定瓷窯,這種窯瓷為宋代建於定州。在定州,窯瓷茶盞上有素凸花、劃花、印花、牡丹、萱草、飛鳳等花式。又分紅、白兩種。時人辨別白定瓷的真偽,主要從是否白色滋潤,或見釉色如竹絲白紋等判定是否真品。因定州瓷色白,故稱“粉定”,亦稱“白定”。儘管白定窯茶盞色白光滑滋潤,但是在明朝白定窯茶盞始終是作為“藏為玩器,不宜日用”。為什麼這樣一種外表美觀的茶盞不能作為日用品呢?原因很簡單,古人飲茶時,要“點茶”而飲,點茶前先要用熱水燙盞。使盞變熱,如果盞冷而不熱的話,泡出來的茶色不浮,因此也影響到茶色和茶味。白定茶盞的缺點是“熱則易損”。即見熱易破裂,可謂是好看不好用,所以被明人作為精品玩物收藏。 碗,古稱“椀”或“盌”。先秦時期,又有“榶盂”一名。《苟子》説:“魯人以榶,衞人用柯”(原注:盌謂之榶,盂謂之柯)。《方言》又説:“楚、魏、宋之間,謂之盂。”可見椀、盌、榶、柯都是一種形如凹盆狀的生活用品,所以古人稱“盂”。現代人習慣上已把碗和孟清楚地分開了。

在唐宋時期,用於盛茶的碗,叫“茶榶”(碗),茶碗比吃飯用的更小,這種茶具的用途在唐宋詩詞中有許多反映。諸如唐白居易《閒眼詩》雲:“晝日一餐茶兩碗,更無所要到明朝。”詩人一餐喝兩碗茶,可知古時茶碗不會很大,也不會太小,見韓愈《孟郊會合聯句》説:“雲紜寂寂聽,茗盌纖纖捧”。纖纖多形容細。依此説,唐代茶碗確實不大是可以肯定的,而且也非圓形。

上述不難看出,茶碗也是唐代一種常用的茶具,茶碗當比茶盞稍大,但又不同於如今的飯碗,當是一種“纖纖狀”如古代酒盞形,從詩詞來看,唐宋文人墨客大碗飲茶,以茗享洗詩腸的那般豪飲,從側面反映出古代文人與飲茶結下不解之緣。

四、結束語 古代茶具與現代茶具的概念稍有不同。唐宋時期所言的“茶具”似有大概念與小概念之分。如唐、宋、元、明許多詩人筆下的“茶具”主要指與飲茶有關的茶罏、茶壺、茶杯等器具,所以是小概念的。從大概念來看,依唐文學家皮日休《茶具十詠》所指出的有十大件,其中包括製茶、盛茶、烘焙茶具、飲茶有關的器具,甚至包括茶人、茶舍。又按《云溪友議》提到有“二十四種”茶具,顯然,後兩者是大概念的茶具,這一概念與今有許多不同。

唐宋以來,銅和陶瓷茶具逐漸代替古老的金、銀、玉製茶具,原因主要是唐宋時期,整個社會興起一股家用銅瓷,不重金玉的風氣。據《宋稗類鈔》説“唐宋間,不貴金玉而貴銅磁(瓷)”銅茶具相對金玉來説,價格更便宜,煮水性能好。陶瓷茶具盛茶又能保持香氣,所以容易推廣,又受大眾喜愛。這種從金屬茶具到陶瓷茶具的變化,也從側面反映出,唐宋以來,人們文化觀,價值觀,對生活用品實用性的取向有了轉折性的改變,在很大程度上説,這是唐宋文化進步的象徵。

再之,唐宋以來,陶瓷茶具明顯取代過去的金屬、玉製茶具,這還與唐宋陶瓷工藝生產的發展直接有關。一般來説,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瓷器生產開始出現飛躍發展,隋唐以來我國瓷器生產進入一個繁榮階段。如唐代的瓷器製品已達到圓滑輕薄的地步,唐皮日休説道:“邢客與越人,皆能造磁器,圓似月魂墮,輕如雲魄起。”當時的“越人”多指浙江東部地區,越人造的磁器形如圓月,輕如浮雲。因此還有“金陵碗,越瓷器”的美譽。王蜀寫詩説:“金陵含寶碗之光,祕色抱青瓷之響”。宋代的制瓷工藝技術更是獨具風格,名窯輩出,如“定州白窯”。宋世宗時有“柴窯”。據説“柴窯”出的瓷器“顏色如天,其聲如磐,精妙之極”。北宋政和年間,京都自置窯燒造瓷器,名為“官窯”。北宋南渡後,有邵成章設後苑,名為“邵局”,並仿北宋遺法,置窯於修內司造青器,名為“內窯”。內窯瓷器“油色瑩徹,為世所珍。”宋大觀年間(1107-1110年)景德鎮陶器色變如丹砂(紅色),也是為了上貢的需要。大觀年間朝廷貢瓷要求“端正合制,瑩無暇庇,色澤如一。”宋朝廷命汝州造“青窯器”,其器用瑪瑙細未為油,更是色澤潔瑩。當時只有貢御宮廷多下來一點青窯器方可出賣。“世尤難得”。汝窯被視為宋代瓷窯之魁,史料説當時的茶盞,茶罌(茶瓶)價格昂貴到了“鬻(賣)諸富室,價與金玉等(同)。”世人爭為收藏,除上例之外:宋代還有不少民窯,如烏泥窯、餘杭窯、續窯等生產的瓷器也非常精美可觀。一言蔽之,唐宋陶瓷工藝的興起是唐宋茶具改進與發展的根本原因。

宋朝茶具有什麼特點呢?

第一,唐宋烹茶方式、飲茶習俗的差異導致了部分茶具類型的變化。如唐代流行煮茶法,故用到煮茶的鍑、環擊湯心的竹筴、盛開水的熟盂、支撐鍑的交牀等茶具。宋代時,點茶法取代了煮茶法,茶注遂取代了鍑,新出現了點茶用的茶匙、茶筅,而交牀、熟盂等唐代茶具則由於無用武之地,自然消失。又如,唐人飲茶多有添加姜、鹽等佐料的習俗,陸羽雖反對往茶湯中亂加佐料,但也主張在水一沸時加入適量的食鹽以調味。而宋人則崇尚茶的本味,社會上層點茶時基本是不加調料的。蘇軾《東坡志林》卷十載:“唐人煎茶用姜鹽,……近世有用此二物者,輒大笑之。”所以,唐代盛鹽用的鹺簋和取鹽用的揭在宋代則消失於茶具之列。

第二,人們審美觀的變化、飲茶品茗的藝術化和鬥茶的興起,使茶具的樣式、顏色等發生了變化,向更有利於茶具發揮最佳功能的方向發展。如茶盞,唐代對茶盞樣式的要求比較簡單,只要容量不超過半升,上口脣不卷邊,底卷邊呈淺弧形即可;就顏色而言,唐代茶湯的顏色呈淺,陸羽在《茶經》中提出青瓷盞能夠增進茶湯的色澤,越州的青瓷做茶盞最佳。宋代時,人們對茶盞的樣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前所述,既要求壁厚,又要求呈深腹、斜腹壁和敞口狀,以利於點茶;就茶盞顏色而言,因為宋代的茶湯以白為貴,而南方建窯的黑釉茶盞與白色的茶沫相襯更為鮮明,便於觀察茶色,因而倍受宋人青睞。又如,晚唐時期出現點茶的尚不成熟,人們對點茶所用茶注的要求也不甚高。唐代的茶注多半呈大盤口、短頸、鼓腹,注嘴較短,顯得古樸;而宋代時期點茶技藝已經相當成熟,為了保證點茶成功,宋人對茶注的要求甚高。如前文所言,僅對注嘴的要求就要做到不歪斜,呈拋物線形,瓶嘴與瓶身的接口要大,瓶嘴的出水口要圓小峻削。所以,宋代的不少茶注呈小口、修身狀,注嘴較長。南宋審安老人《茶具圖贊》中畫出的“湯提點”就呈修身長流、流尾峻削狀。南宋劉松年的《茗園賭市圖》中的茶注之流更為細長[28]。再如,北宋時的茶托比唐朝的要精細多姿,託口突起,遠遠高出下面的托盤,有些茶托本身就象一個盤子上又加了一隻小碗。茶托的託沿多作蓮瓣形,託底中凹。

第三,與唐代相比較,宋代的茶具選料更為考究,綜合考慮到原料屬性與茶性是否相配、原料屬性能否最佳發揮茶具的功能等。如茶碾,據陸羽的《茶經》記載,唐代的茶碾多為木質,而宋代的茶碾則呈現質地多樣的特色,有金碾、銀碾、銅碾、鐵碾、石碾等,但人們已經認識到黃金過軟,銅易生鏽,作茶碾都不合適,只有銀和熟鐵做茶碾最佳;又如宋人已經認識到茶性宜蒻葉而畏香藥[30],所以養茶的茶焙和儲茶的茶籠皆用蒻葉編制而成,相比較而言,唐代具有近似功能的“育”則有竹、木、紙為製作原料。

抹茶道的茶具

日本人對抹茶的講究從茶具中可以一窺究竟,成套的抹茶具包含陶碗、茶筅、茶杓,講究的還附上名為御茶巾的小抹布。茶筅品質好壞會影響抹茶起泡的程度,數量越多效果越好,超過75枝的茶筅價格也就越高。 廣義的茶道用具是指整個茶事活動所用的道具,大致分為5類:

等候室用的茶道用具——主要有壁合的掛軸、花瓶

添炭用茶道用具——爐、炭鬥、羽帚、火筷、灰器、灰匙、釜環、釜墊、香、香盒

點茶用茶道用具——是日本茶具中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道具。

懷石料理用具——主要是黑色漆器,風格文雅。

茶庭院內用具——主要有草鞋、木屐、斗笠、圓坐墊、水桶、水勺。 敷板、爐、風爐、釜、蓋置、水指、柄杓、水次、建水、棗、茶入、仕覆、茶杓、茶筅、茶碗、茶巾、帛紗、茶點、菓子箸、棚、杓立、飾火箸、釜據、切藁、毛氈、立禮桌、立傘。

第一:煮水

敷板——放置於風爐下面,功用是隔熱。

爐——位於地板裏的火爐,利用炭火煮釜中的水。

風爐——放置在地板上的火爐,功能與爐相同,用於五月至十月之間氣温較高的季節。

蓋置——用於放置釜蓋或柄杓的器具,有金屬、陶瓷、竹等各種材質;用於爐與用於風爐的蓋置在型制上略有不同。

柄杓——竹製的取水用具,在中間段多有竹節,用來取出釜中的熱水;用於爐與用於風爐的柄杓在型制上略有不同。利用柄杓舀水調節釜的熱水温度、或用來清洗茶碗。

水次——席間由茶水間提水,加入水指的容器。

建水——用於裝清潔茶具後的廢水的儲水器皿。

第二:茶罐

棗——木製上漆的盛抹茶的小罐(薄茶用),形似大棗。有平棗、小棗、中棗、大棗等各種規格。

茶入——盛抹茶的陶瓷小罐(濃茶用),根據形狀不同分為肩衝、茄子、海壺、文琳等。

仕覆——用來包裹茶入(濃茶罐)的布袋。

茶杓 ——從茶罐(棗或茶入)中取茶的用具,竹製。在中間段多有竹節的稱為[草],竹節在兩端的稱為[行],沒有竹節的稱為“真”。

茶筅——圓筒形竹製的點茶用具,乃是將竹切成細刷狀所製成。形狀如喇叭狀,高11公分,直徑6公分。使用前要預先用冷水浸泡,點茶前為防止竹絲折斷混入茶中,有必要在熱水中再浸泡洗滌。茶筅品質好壞會影響抹茶起泡的程度,數量越多效果越好,超過75枝的茶筅價格也就越高。

第三:茶碗

茶碗——飲茶所用的器皿,有各種形狀和顏色。通常日本茶道,提到茶碗就有一樂、二荻、三唐津的説法。

樂是以樂燒(手捏成型低温燒製)製成的茶碗,分為黑樂和赤樂;荻為荻燒;唐津分為青瓷和白瓷。

標籤:點茶 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