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茶聖陸羽的詩

茶聖陸羽的詩

青山綠水古松枝,

淡泊寧靜是真禽。

誰能品破輕煙味,

全憑清茶在口中。

春茶芽初展綠衣,

夏茶百香初湧時。

秋採冬製成品茗,

四季如此傳千古。

雨灑風吹茶香裏,

茶鄉山寺足幽奇。

夜飲明月皆清着,

除卻餐飯盡道知。

作客臨窗一甌茶,

故鄉回憶滿心賒。

若能常飲到甘露,

不羨諸佛在林下。

青山綠水古松枝,

淡泊寧靜是真禽。

誰能品破輕煙味,

全憑清茶在口中。

春茶芽初展綠衣,

夏茶百香初湧時。

秋採冬製成品茗,

四季如此傳千古。

雨灑風吹茶香裏,

茶鄉山寺足幽奇。

夜飲明月皆清着,

除卻餐飯盡道知。

作客臨窗一甌茶,

故鄉回憶滿心賒。

若能常飲到甘露,

不羨諸佛在林下。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茶聖陸羽的詩有哪些

陸羽的詩

一、啜苦咽甘,茶也。

二、黔中生恩州、播州、費州、夷州,江南生鄂州、袁州、吉州,嶺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其恩、播、費、夷、鄂、袁、吉、福、建、泉、韶、象十一州未詳。往往得之,其味極佳。

三、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乏、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

四、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五、《永嘉圖經》: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

六、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七、茶者,南方之嘉禾也。

八、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九、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並。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十、要解口渴,就喝湯水;要排憂解悶,就喝酒;要清醒頭腦,就喝茶。

十一、茶者。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

十二、茶香寧靜卻可以致遠,茶人淡泊卻可以明志。

十三、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台。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陸羽簡介】

陸羽(733804),字鴻漸,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又號茶山御史。是唐代著名的茶學家,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陸羽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於世。他也很善於寫詩,但其詩作目前世上存留的並不多。他對茶葉有濃厚的興趣長期實施調查研究,熟悉茶樹栽培、育種和加工技術,並擅長品茗。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陸羽隱居江南各地,撰《茶經》三卷,成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著。《全唐文》中撰載有《陸羽自傳》。曾編寫過《謔談》三卷。他開啟了一個茶的時代,為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陸羽《茶經》大全

《茶經》

作者:陸羽

《茶經》簡介:

《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由中國茶道的奠基人陸羽所著。此書是一部關於茶葉生產的歷史、源流、現狀、生產技術以及飲茶技藝、茶道原理的綜合性論著,是一部劃時代的茶學專著。它不僅是一部精闢的農學著作,又是一本闡述茶文化的書。它將普通茶事升格為一種美妙的文化藝能。它是中國古代專門論述茶葉的一部重要著作,推動了中國茶文化的發展。

1、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陸羽《茶經》

2、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陸羽《茶經》

3、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並。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陸羽《茶經》

4、茶香寧靜卻可以致遠,茶人淡泊卻可以明志。——陸羽《茶經》

5、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乏、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陸羽《茶經》

6、啜苦咽甘,茶也。——陸羽《茶經》

7、要解口渴,就喝湯水;要排憂解悶,就喝酒;要清醒頭腦,就喝茶——陸羽《茶經》

8、茶者,南方之嘉禾也。——陸羽《茶經》

9、黔中生恩州、播州、費州、夷州,江南生鄂州、袁州、吉州,嶺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其恩、播、費、夷、鄂、袁、吉、福、建、泉、韶、象十一州未詳。往往得之,其味極佳。——陸羽《茶經》

10、《永嘉圖經》:“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陸羽《茶經》

11、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陸羽《茶經》

陸羽茶經經典句子

1、啜苦咽甘,茶也。 

2、茶者,南方之嘉禾也。 

3、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4、茶香寧靜卻可以致遠,茶人淡泊卻可以明志。 

5、要解口渴,就喝湯水;要排憂解悶,就喝酒;要清醒頭腦,就喝茶。 

6、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7、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並。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8、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乏、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 

9、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10、黔中生恩州、播州、費州、夷州,江南生鄂州、袁州、吉州,嶺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其恩、播、費、夷、鄂、袁、吉、福、建、泉、韶、象十一州未詳。往往得之,其味極佳。

陸羽《茶經》經典語錄大全

《茶經》

作者:陸羽

《茶經》簡介:

《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由中國茶道的奠基人陸羽所著。此書是一部關於茶葉生產的歷史、源流、現狀、生產技術以及飲茶技藝、茶道原理的綜合性論著,是一部劃時代的茶學專著。它不僅是一部精闢的農學著作,又是一本闡述茶文化的書。它將普通茶事升格為一種美妙的文化藝能。它是中國古代專門論述茶葉的一部重要著作,推動了中國茶文化的發展。

陸羽《茶經》經典語錄大全

1、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陸羽《茶經》

2、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陸羽《茶經》

3、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並。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陸羽《茶經》

4、茶香寧靜卻可以致遠,茶人淡泊卻可以明志。——陸羽《茶經》

5、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乏、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陸羽《茶經》

6、啜苦咽甘,茶也。——陸羽《茶經》

7、要解口渴,就喝湯水;要排憂解悶,就喝酒;要清醒頭腦,就喝茶——陸羽《茶經》

8、茶者,南方之嘉禾也。——陸羽《茶經》

9、黔中生恩州、播州、費州、夷州,江南生鄂州、袁州、吉州,嶺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其恩、播、費、夷、鄂、袁、吉、福、建、泉、韶、象十一州未詳。往往得之,其味極佳。——陸羽《茶經》

10、《永嘉圖經》:“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陸羽《茶經》

11、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陸羽《茶經》

陸羽的詩

1、《會稽東小山》

唐代 陸羽

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斷綠林西。

昔人已逐東流去,空見年年江草齊。

2、《句》

唐代 陸羽

闢疆舊林間,怪石紛相向。

絕澗方險尋,亂巖亦危造。

瀉從千仞石,寄逐九江船。

3、《六羨歌》

唐代 陸羽

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

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台。

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陸羽(約733—約804),字鴻漸,唐朝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市)人,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又號“茶山御史” 。唐代茶學家。陸羽生性詼諧,與女詩人李季蘭、詩僧皎然交厚。上元初年(760年),陸羽隱居苕溪(今浙江湖州),撰《茶經》三卷,對茶的性狀、品質、產地、種植、採製、烹飲、器具等皆有論述。成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

陸羽關於茶的詩句的經典

1.茶聖陸羽的著名詩

陸羽(733—804),字鴻漸,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又號“茶山御史” 。是唐代著名的茶學家,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

陸羽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於世。他也很善於寫詩,但其詩作目前世上存留的並不多。他對茶葉有濃厚的興趣長期實施調查研究,熟悉茶樹栽培、育種和加工技術,並擅長品茗。

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陸羽隱居江南各地,撰《茶經》三卷,成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著。《全唐文》中撰載有《陸羽自傳》。曾編寫過《謔談》三卷。他開啟了一個茶的時代,為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陸羽的詩句名言

1.茶有九難:一曰造,二曰別,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飲。

2.啜苦咽甘,茶也。

3.凡炙茶,慎勿於風燼間炙,熛焰如鑽,使涼炎不均。

4.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

5.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6.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7.茶為累也,亦猶人蔘。

8.凡採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

9.茶性儉,不宜廣,廣則其味黯澹。

10.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11.苦茶久食羽化。與韭同食,令人體重。

12.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

13.茶之筍者,竽爛石沃土,長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採焉。

14.蕩昏寐,飲之以茶。

15.飲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者。

2.茶聖陸羽的著名詩

陸羽(733—804),字鴻漸,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又號“茶山御史” 。

是唐代著名的茶學家,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陸羽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於世。

他也很善於寫詩,但其詩作目前世上存留的並不多。他對茶葉有濃厚的興趣長期實施調查研究,熟悉茶樹栽培、育種和加工技術,並擅長品茗。

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陸羽隱居江南各地,撰《茶經》三卷,成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著。《全唐文》中撰載有《陸羽自傳》。

曾編寫過《謔談》三卷。他開啟了一個茶的時代,為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陸羽的詩句名言1.茶有九難:一曰造,二曰別,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飲。2.啜苦咽甘,茶也。

3.凡炙茶,慎勿於風燼間炙,熛焰如鑽,使涼炎不均。4.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

5.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6.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7.茶為累也,亦猶人蔘。8.凡採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

9.茶性儉,不宜廣,廣則其味黯澹。10.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11.苦茶久食羽化。與韭同食,令人體重。

12.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13.茶之筍者,竽爛石沃土,長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採焉。

14.蕩昏寐,飲之以茶。15.飲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者。

3.陸羽茶經為武夷山茶葉寫過的詩

1、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2、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

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台。

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3、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4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並。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5、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乏、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

6、茶香寧靜卻可以致遠,茶人淡泊卻可以明志。

7、茶者。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

8、黔中生恩州、播州、費州、夷州,江南生鄂州、袁州、吉州,嶺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其恩、播、費、夷、鄂、袁、吉、福、建、泉、韶、象十一州未詳。往往得之,其味極佳。

9、《永嘉圖經》:“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

10、啜苦咽甘,茶也。

11、茶者,南方之嘉禾也。

12、要解口渴,就喝湯水;要排憂解悶,就喝酒;要清醒頭腦,就喝茶。

13、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4.有關茶的詩詞名句

原發布者:0閒雲草堂0

關於茶的詩詞茶詩經典陸羽《六羨歌》:不羨黃金壘,不羨白玉杯,不羨朝人省,不羨暮人台,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茶與禪宗皎然《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閒情逸趣入詩居易《兩碗茶》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舉頭看日影,已復西南斜;樂人惜日促,憂人厭年賒;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趙樸初詩茶禪道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嘗茶》〖唐〗劉禹錫生怕芳叢鷹嘴芽,老郎封寄謫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滿碗花。《雪煎茶》〖元〗謝宗可夜掃寒英煮綠塵,松風入鼎更清新。月圓影落銀河水,雲腳香融玉樹春。陸井有泉應近俗,陶家無酒未為貧。詩脾奪盡豐年瑞,分付蓬萊頂上人。《詠茶》〖宋〗蘇軾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寵加。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貢茶。吾君所乏豈此物,致養口體何陋耶?洛陽相君忠孝家,可憐亦進姚黃花。《藍素軒遺茶謝之》〖明〗邱雲霄御茶園裏春常早,辟穀年來喜獨嘗。筆陣戰酣青疊甲,壇雄助錄沉。波驚魚眼聽濤細,煙暖鴟罌坐月長。欲訪踏歌雲外客,注烹仙掌露華香。《嬌女詩》〖西晉〗左思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晰。小字為紈素,口齒自清歷。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畫。輕粧喜樓邊,臨鏡忘紡績。心為荼荈劇,吹噓對鼎〖釒歷〗。脂膩漫白袖,煙燻染阿錫。衣被皆重池,難與沉水碧。《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並序》〖唐〗李白嘗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5.喝茶談人生的詩句

1.正蹇驢吟影,茶煙灶冷,酒亭門閉。 —— 吳文英《無悶·催雪》

2. 蠶熟新絲後,茶香煮灑前。——楊基

3. 花溝安釣艇,蕉地著茶甌。——德祥

4. 春風修禊憶江南,灑榼茶爐共一擔。 ——唐寅

5、茶鼎熟,酒卮揚,醉來詩興狂。 —— 張大烈《阮郎歸·立夏》

6、草堂荒產蛤,茶井冷生魚。 —— 裴迪《西塔寺陸羽茶泉》

7. 潤畦舒茶甲,曖樹拆花。——黃遵憲

8. 揀茶為款同心友,築室因藏善本書。 ——張延濟

9. 白菜青鹽糝子飯,瓦壺天水菊花茶。 ——鄭板橋

10、山僧過嶺看茶老,村女當壚煮酒香。 —— 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11、當年曾勝賞,生香薰袖,活火分茶。 —— 李清照《轉調滿庭芳·芳草池塘》

12、茶餅嚼時香透齒,水沈燒處碧凝煙。 —— 李濤《春晝迴文》

13. 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大碗茶。 ——蘇軾

14. 青燈耿窗户,設茗聽雪落。——陸游

15. 恰似飲茶甘苦雜,不如食蜜中邊甜。

——唐 白居易

供參考。

6.關於茶的詩句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羣動內,陶陶任性一生間。

自拋官後春多醉,不讀書來老更閒。 琴裏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 故人寄茶 【唐】曹鄴 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 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

半夜招僧至,孤吟對月烹。 碧沉霞腳碎,香泛乳花輕。

六腑睡神去,數朝詩思清。 月餘不敢費,留伴肘書行。

煎茶 【唐】成彥雄 嶽寺春深睡起時,虎跑泉畔思遲遲。 蜀茶倩個雲僧碾,自拾枯鬆三四枝。

焙茶塢 【唐】顧況 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 旋旋續新煙,呼兒劈寒木。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東風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甌茶。 如雲正護幽人塹,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餅拍成和雨露,玉塵煎出照煙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羨生台白頸鴉。

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 【唐】靈一 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從弟舍人惠茶 【唐】劉兼 曾求芳茗貢蕪詞,果沐頒沾味甚奇。 龜背起紋輕炙處,雲頭翻液乍烹時。

老丞倦悶偏宜矣,舊客過從別有之。 珍重宗親相寄惠,水亭山閣自攜持。

嘗茶 【唐】劉禹錫 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滿碗花。

大雲寺茶詩 【唐】呂巖 玉蕊一稱絕品,僧家造法極功夫。 兔毛甌淺香雲白,蝦眼湯翻細浪俱。

斷送睡魔離几席,增添清氣入肌膚。 幽叢自落溪巖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雜詠·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連珠沸。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

聲疑鬆帶雨,餑恐生煙翠。尚把瀝中山,必無千日醉。

與趙莒茶宴 【唐】錢起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

茶詩 【唐】鄭愚 嫩芽香且靈,吾謂草中英。 夜臼和煙搗,寒爐對雪烹。

惟憂碧粉散,嘗見綠花生。 峽中嘗茶 【唐】鄭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園裏火煎嘗。

吳僧漫説鴉山好,蜀叟休誇鳥觜香。 合座半甌輕泛綠,開緘數片淺含黃。

鹿門病客不歸去,酒渴更知春味長。 夏日閒居 【唐】張籍 多病逢迎少,閒居又一年。

藥看辰日合,茶過卯時煎。 草長晴來地,蟲飛晚後天。

此時幽夢遠,不覺到山邊。 題山居 【唐】曹鄴 掃葉煎茶摘葉書,心閒無夢夜窗虛。

只應光武恩波晚,豈是嚴君戀釣魚。 郊居即事 【唐】賈島 住此園林久,其如未是家。

葉書傳野意,檐溜煮胡茶。 雨後逢行鷺,更深聽遠蛙。

自然還往裏,多是愛煙霞。 即目 【唐】李商隱 小鼎煎茶麪曲池,白鬚道士竹間棋。

何人書破蒲葵扇,記著南塘移樹時。 即事 【唐】白居易 見月連宵坐,聞風盡日眠。

室香羅藥氣,籠暖焙茶煙。 鶴啄新晴地,雞棲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訪友人不遇 【唐】李鹹用 出門無至友,動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僮應捧杖,稚女學擎茶。

吟罷留題處,苔階日影斜。 酬黎居士淅川作 【唐】王維 儂家真個去,公定隨儂否。

著處是蓮花,無心變楊柳。 鬆龕藏藥裹,石脣安茶臼。

氣味當共知,那能不攜手。 酬樂天閒卧見寄 【唐】劉禹錫 散誕向陽眠,將閒敵地仙。

詩情茶助爽,藥力酒能宣。 風碎竹間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隱,緣欠買山錢。 自述 【唐】元稹 延英引對碧衣郎,江硯宣毫各別牀。

天子下簾親考試,宮人手裏過茶湯。 雪中偶題 【唐】鄭谷 亂飄僧舍茶煙濕,密灑歌樓酒力微。

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宋代蘇軾 《汲江煎茶》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晚禁三碗,生聽荒城長短更。

唐朝茶詩 1.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並序 李白 嘗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鴉,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灑芳津,採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宗英乃嬋伯,投贈有佳篇。

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朝坐有餘興,長吟播諸天。

説明:這首詩寫名茶“仙人掌茶”,也是“名茶入詩”最早的詩篇。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詩句,把“仙人掌茶”的出處,品質、功效等作了詳細的描述。

因此這首詩成為重要的茶葉資料和詠茶名篇。 2.送陸鴻漸棲霞寺採茶 皇甫冉 採茶非採芽,遠遠上層崖。

布葉春風暖,盈筐白日斜。 舊知山寺路,時宿野人家。

借問玉孫草,何時泛宛花。 3.重過何氏五首(選一) 杜甫 落日平台上,春風啜茗時。

石闌斜點筆,桐葉坐題詩。 翡翠鳴衣桁,靖蜓立釣絲。

自逢今日興,來往亦無期。 説明:這首詩是寫一個春日的傍晚,作者在何氏家的平台上飲茶。

興致來時,便倚着石闌在桐葉上題起詩來。旁邊還有翡翠鳥,晴蜓與之作伴。

此情此景,簡直可以繪成一幅雅緻的“飲茶題詩圖”。 4.會稽東小山 陸羽 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斷綠林西。

昔人已逐東流去,空見年年江草齊。 説明:陸羽曾到過紹興監製過茶葉,他當然會到以“剡溪茗”出名的嵊。

7.茶聖陸羽的名言有哪些

你好

陸羽——禪茶一味

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文章:翼而飛,毛而走,[口去]而言,此三者俱生於天地間,飲啄以活,飲之時義遠矣哉!至若救渴,飲之以漿;蠲憂忿,飲之以酒;蕩昏寐,飲之以茶。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楊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滂時浸俗,盛於國朝,兩都並荊俞[原注:俞,當作渝。巴渝也間,以為比屋之飲。

飲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者。乃斫、乃熬、乃煬、乃舂,貯於瓶缶之中,以湯沃焉,謂之[病字頭下奄]茶。或用葱、姜、棗、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揚令滑,或煮去沫,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

於戲!天育有萬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獵淺易。所庇者屋,屋精極;所著者衣,衣精極;所飽者飲食,食與酒皆精極之;[譯者注:此處有脱文]茶有九難:一曰造,二曰別,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飲。陰採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別也。羶鼎腥甌,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飛湍壅潦,非水也。非炙也。碧粉縹塵,非末也。操艱攪遽,非煮也。夏興冬廢,非飲也。

夫珍鮮馥烈者,其碗數三;次之者,碗數五。若座客數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約碗數,但闕一人而已,其雋永補所闕人。

8.唐代陸羽一本《茶經》,堪稱茶文化經典,你讀了嗎

説起茶文化,我們自然會想到唐代‘’茶聖‘’陸羽,以及他寫的《茶經》。

陸羽《茶經》

陸羽,字鴻漸,出生於公元733年,也就是唐代開元年間。相傳,陸羽出身貧寒,年幼時被一位高僧收養。他學習用功,獲得了淵博的文學知識,寫詩寫文章都非常好。唐天寶十三年,年輕的陸羽遊歷於巴山峽川,沿途詳細地考察了當地茶樹種植情況,親自登山採茶,尋泉品水,研習烹茶。後來,陸羽又到了現在的南京棲霞寺這個地方,潛心研究茶葉。當時有位大詩人叫皇甫冉,寫了一首陸羽採茶的詩:‘’採茶非採菉,遠遠上層崖。布葉春風暖,盈筐白日斜。舊知山寺路,時宿野人家。借問王孫草,何時泛碗花。‘’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瞭解到陸羽研究茶葉的辛苦和熱情。

直到唐上元元年,陸羽隱居於現在的浙江湖州,開始專心致志寫作《茶經》。歷時十多年而成。這部《茶經》共7000多字,分上、中、下三卷共十個部分。主要的內容和結構:一之源:敍述茶的起源和性狀;二之具:描述製茶器具;三之造:記載茶葉種類和採製;四之器:説明煮茶和喝茶所用的器皿;五之煮:論述煮茶方法以及用水的優劣;六之飲:主要記載喝茶習俗;七之事:記載茶葉典故和藥用;八之出:論述茶葉產地和各區域內茶葉品質;九之略:論述煮茶器皿可以因地適宜;十之圖:圖解採茶、加工、飲茶的全過程。

《茶經》篇幅不長,卻論述全面,科學有據,敍述簡約,文筆優美。總結提升了當時的茶樹種植、茶葉採製和飲用經驗,首開中國茶道之先河。

陸羽《茶經》的問世,很快就受到當時人們的認可。特別是文人客們,一時間津津樂道於品茶論道,使茶文化漸漸成風。文人喝茶,講究滋味,興文吟詩,才叫品茶。中唐後的許多詩人,大都寫過飲茶詩。最有名的是盧仝的,“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傳頌頗廣。

晚唐時期,詩人皮日休與陸龜蒙,兩人詩友與茶友兼具,情誼深厚。皮日休寫了《茶中雜詠》十首詩,給陸龜蒙,表達自己對品茶的心得體會。陸龜蒙收到後,詩意大發,隨即寫了十首詩,唱和皮日休。由此可見,唐代飲茶吟詩乃是文人士大夫的雅好。在眾多的飲茶詩中,元稹的金字塔詩,以意趣脱穎,至今樂道。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婉轉麴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後豈堪誇。

大唐盛世以後,我國茶文化逐漸融合了儒、道、佛各派思想,形成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數千年芬芳而甘醇。

關於茶的詩句陸羽

1.茶聖陸羽的著名詩

陸羽(733—804),字鴻漸,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又號“茶山御史” 。是唐代著名的茶學家,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

陸羽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於世。他也很善於寫詩,但其詩作目前世上存留的並不多。他對茶葉有濃厚的興趣長期實施調查研究,熟悉茶樹栽培、育種和加工技術,並擅長品茗。

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陸羽隱居江南各地,撰《茶經》三卷,成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著。《全唐文》中撰載有《陸羽自傳》。曾編寫過《謔談》三卷。他開啟了一個茶的時代,為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陸羽的詩句名言

1.茶有九難:一曰造,二曰別,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飲。

2.啜苦咽甘,茶也。

3.凡炙茶,慎勿於風燼間炙,熛焰如鑽,使涼炎不均。

4.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

5.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6.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7.茶為累也,亦猶人蔘。

8.凡採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

9.茶性儉,不宜廣,廣則其味黯澹。

10.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11.苦茶久食羽化。與韭同食,令人體重。

12.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

13.茶之筍者,竽爛石沃土,長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採焉。

14.蕩昏寐,飲之以茶。

15.飲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者。

2.陸羽茶經為武夷山茶葉寫過的詩

1、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2、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

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台。

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3、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4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並。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5、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乏、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

6、茶香寧靜卻可以致遠,茶人淡泊卻可以明志。

7、茶者。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

8、黔中生恩州、播州、費州、夷州,江南生鄂州、袁州、吉州,嶺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其恩、播、費、夷、鄂、袁、吉、福、建、泉、韶、象十一州未詳。往往得之,其味極佳。

9、《永嘉圖經》:“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

10、啜苦咽甘,茶也。

11、茶者,南方之嘉禾也。

12、要解口渴,就喝湯水;要排憂解悶,就喝酒;要清醒頭腦,就喝茶。

13、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3.茶聖陸羽的著名詩

陸羽(733—804),字鴻漸,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又號“茶山御史” 。

是唐代著名的茶學家,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陸羽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於世。

他也很善於寫詩,但其詩作目前世上存留的並不多。他對茶葉有濃厚的興趣長期實施調查研究,熟悉茶樹栽培、育種和加工技術,並擅長品茗。

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陸羽隱居江南各地,撰《茶經》三卷,成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著。《全唐文》中撰載有《陸羽自傳》。

曾編寫過《謔談》三卷。他開啟了一個茶的時代,為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陸羽的詩句名言1.茶有九難:一曰造,二曰別,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飲。2.啜苦咽甘,茶也。

3.凡炙茶,慎勿於風燼間炙,熛焰如鑽,使涼炎不均。4.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

5.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6.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7.茶為累也,亦猶人蔘。8.凡採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

9.茶性儉,不宜廣,廣則其味黯澹。10.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11.苦茶久食羽化。與韭同食,令人體重。

12.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13.茶之筍者,竽爛石沃土,長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採焉。

14.蕩昏寐,飲之以茶。15.飲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者。

4.關於茶的詩句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羣動內,陶陶任性一生間。

自拋官後春多醉,不讀書來老更閒。 琴裏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 故人寄茶 【唐】曹鄴 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 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

半夜招僧至,孤吟對月烹。 碧沉霞腳碎,香泛乳花輕。

六腑睡神去,數朝詩思清。 月餘不敢費,留伴肘書行。

煎茶 【唐】成彥雄 嶽寺春深睡起時,虎跑泉畔思遲遲。 蜀茶倩個雲僧碾,自拾枯鬆三四枝。

焙茶塢 【唐】顧況 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 旋旋續新煙,呼兒劈寒木。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東風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甌茶。 如雲正護幽人塹,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餅拍成和雨露,玉塵煎出照煙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羨生台白頸鴉。

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 【唐】靈一 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從弟舍人惠茶 【唐】劉兼 曾求芳茗貢蕪詞,果沐頒沾味甚奇。 龜背起紋輕炙處,雲頭翻液乍烹時。

老丞倦悶偏宜矣,舊客過從別有之。 珍重宗親相寄惠,水亭山閣自攜持。

嘗茶 【唐】劉禹錫 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滿碗花。

大雲寺茶詩 【唐】呂巖 玉蕊一稱絕品,僧家造法極功夫。 兔毛甌淺香雲白,蝦眼湯翻細浪俱。

斷送睡魔離几席,增添清氣入肌膚。 幽叢自落溪巖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雜詠·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連珠沸。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

聲疑鬆帶雨,餑恐生煙翠。尚把瀝中山,必無千日醉。

與趙莒茶宴 【唐】錢起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

茶詩 【唐】鄭愚 嫩芽香且靈,吾謂草中英。 夜臼和煙搗,寒爐對雪烹。

惟憂碧粉散,嘗見綠花生。 峽中嘗茶 【唐】鄭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園裏火煎嘗。

吳僧漫説鴉山好,蜀叟休誇鳥觜香。 合座半甌輕泛綠,開緘數片淺含黃。

鹿門病客不歸去,酒渴更知春味長。 夏日閒居 【唐】張籍 多病逢迎少,閒居又一年。

藥看辰日合,茶過卯時煎。 草長晴來地,蟲飛晚後天。

此時幽夢遠,不覺到山邊。 題山居 【唐】曹鄴 掃葉煎茶摘葉書,心閒無夢夜窗虛。

只應光武恩波晚,豈是嚴君戀釣魚。 郊居即事 【唐】賈島 住此園林久,其如未是家。

葉書傳野意,檐溜煮胡茶。 雨後逢行鷺,更深聽遠蛙。

自然還往裏,多是愛煙霞。 即目 【唐】李商隱 小鼎煎茶麪曲池,白鬚道士竹間棋。

何人書破蒲葵扇,記著南塘移樹時。 即事 【唐】白居易 見月連宵坐,聞風盡日眠。

室香羅藥氣,籠暖焙茶煙。 鶴啄新晴地,雞棲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訪友人不遇 【唐】李鹹用 出門無至友,動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僮應捧杖,稚女學擎茶。

吟罷留題處,苔階日影斜。 酬黎居士淅川作 【唐】王維 儂家真個去,公定隨儂否。

著處是蓮花,無心變楊柳。 鬆龕藏藥裹,石脣安茶臼。

氣味當共知,那能不攜手。 酬樂天閒卧見寄 【唐】劉禹錫 散誕向陽眠,將閒敵地仙。

詩情茶助爽,藥力酒能宣。 風碎竹間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隱,緣欠買山錢。 自述 【唐】元稹 延英引對碧衣郎,江硯宣毫各別牀。

天子下簾親考試,宮人手裏過茶湯。 雪中偶題 【唐】鄭谷 亂飄僧舍茶煙濕,密灑歌樓酒力微。

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宋代蘇軾 《汲江煎茶》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晚禁三碗,生聽荒城長短更。

唐朝茶詩 1.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並序 李白 嘗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鴉,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灑芳津,採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宗英乃嬋伯,投贈有佳篇。

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朝坐有餘興,長吟播諸天。

説明:這首詩寫名茶“仙人掌茶”,也是“名茶入詩”最早的詩篇。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詩句,把“仙人掌茶”的出處,品質、功效等作了詳細的描述。

因此這首詩成為重要的茶葉資料和詠茶名篇。 2.送陸鴻漸棲霞寺採茶 皇甫冉 採茶非採芽,遠遠上層崖。

布葉春風暖,盈筐白日斜。 舊知山寺路,時宿野人家。

借問玉孫草,何時泛宛花。 3.重過何氏五首(選一) 杜甫 落日平台上,春風啜茗時。

石闌斜點筆,桐葉坐題詩。 翡翠鳴衣桁,靖蜓立釣絲。

自逢今日興,來往亦無期。 説明:這首詩是寫一個春日的傍晚,作者在何氏家的平台上飲茶。

興致來時,便倚着石闌在桐葉上題起詩來。旁邊還有翡翠鳥,晴蜓與之作伴。

此情此景,簡直可以繪成一幅雅緻的“飲茶題詩圖”。 4.會稽東小山 陸羽 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斷綠林西。

昔人已逐東流去,空見年年江草齊。 説明:陸羽曾到過紹興監製過茶葉,他當然會到以“剡溪茗”出名的嵊。

5.關於茶的詩句古詩

1、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旋旋續新煙,呼兒劈寒木。——顧況《焙茶塢》

2、香泉一合乳,煎作連珠沸。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聲疑鬆帶雨,餑恐生煙翠。尚把瀝中山,必無千日醉。——皮日休《茶中雜詠·煮茶》

3、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靈一《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

4、不羨黃金壘,不羨白玉杯,不羨朝人省,不羨暮人台,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陸羽《六羨歌》

5、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皎然《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6.關於茶的古詩20首

1、山泉煎茶有懷

唐代: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譯文:坐着倒一鼎清涼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細末如塵。手端着一碗茶無需什麼理由,只是就這份情感寄予愛茶之人。

2、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唐代:皎然

越人遺我剡溪茗,採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

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譯文:越人送給我剡溪名茶,採摘下茶葉的嫩芽,放在茶具裏烹煮。白瓷碗裏漂着青色的餑沫的茶湯,如長生不老的瓊樹之蕊的漿液從天而降。一飲後洗滌去昏寐,神清氣爽情思滿天地。再飲清潔我的神思,如忽然降下的飛雨落灑於輕塵中。三飲便得道全真,何須苦心費力的去破煩惱。

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來自欺欺人。愁看畢卓貪圖飲酒夜宿在酒甕邊,笑看陶淵明在東籬下所做的飲酒詩。崔使君飲酒過多之時,還會發出驚人的狂歌。誰能知飲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傳説中的仙人丹丘子瞭解。

3、品令·茶詞

宋代:黃庭堅

鳳舞團團餅。恨分破、教孤令。金渠體淨,只輪慢碾,玉塵光瑩。湯響松風,早減了、二分酒病。

味濃香永。醉鄉路、成佳境。恰如燈下,故人萬里,歸來對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譯文:幾隻鳳凰在鳳餅茶上團團飛舞。只恨有人將茶餅掰開,鳳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將茶餅用潔淨的金渠細心碾成瓊粉玉屑,但見茶末成色純淨,清亮晶瑩。加入好水煎之,湯沸聲如風過鬆林,已經將酒醉之意減了幾分。

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氣持久。飲茶亦能使人醉,但不僅無醉酒之苦,反覺精神爽朗,漸入佳境。就好比獨對孤燈之時,故人從萬里之外趕來相逢。此種妙處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惟有飲者才能體會其中的情味。

4、滿庭芳·茶

宋代:黃庭堅

北苑春風,方圭圓璧,萬里名動京關。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煙。尊俎風流戰勝,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研膏淺乳,金縷鷓鴣斑。

相如,雖病渴,一觴一詠,賓有羣賢。為扶起燈前,醉玉頹山。搜攪胸中萬卷,還傾動、三峽詞源。歸來晚,文君未寐,相對小窗前。

譯文:北苑茶山春風浮動,茶餅形狀萬千,方的如圭器,圓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貴。茶餅被研磨地粉碎,進奉御用,可謂有功社稷,可與凌煙閣中為國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並列。這茶又能戰勝酒醉風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腦,排憂解愁。

纖纖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盞,茶盞繡着金邊,紋色如鷓鴣鳥的羽毛。司馬相如雖有渴疾,一觴一詠,引來羣賢賓客。相如起做燈前,酒興文采,風姿挺秀。竭盡胸中萬卷詩篇,文辭充沛,猶如三峽落水。相如酒醉,很晚才歸家,文君並沒入寢,兩人相對,坐在小窗前面。

5、巽上人以竹間自採新茶見贈酬之以詩

唐代:柳宗元

芳叢翳湘竹,零露凝清華。復此雪山客,晨朝掇靈芽。蒸煙俯石瀨,咫尺凌丹崖。

圓方麗奇色,圭璧無纖瑕。呼兒爨金鼎,餘馥延幽遐。滌慮發真照,還源蕩昏邪。

猶同甘露飯,佛事薰毗耶。咄此蓬瀛侶,無乃貴流霞。

譯文:芳香的茶樹叢掩隱在青翠的湘妃竹林裏,葉上那滴滴神露凝聚着純潔的光華。更有這山寺的得道高僧深知茶道,在清晨採回了這珍奇的細嫩茶芽。晨霧緊貼着石澗奔湍的山泉蒸騰而上,採茶之處離山崖之頂也不過咫尺之差。

盛茶的器具有圓有方,色澤絕非一般,茶葉品質如圭如璧,真是美玉無瑕。我吩咐家人用華貴的茶具去煎這難得的奇茶,淡淡的餘香瀰漫到遠處的人家。這純和的茶香讓我的靈魂得以淨化,並以自然的本真蕩去內心的昏邪。

它如同佛祖如來那甘露一般的齋飯,一下子薰香了毗耶城和整個天下。這香茶是蓬瀛仙客的友伴,誰不驚歎,恐怕更珍貴於天上神奇的仙酒流霞。

陸羽關於茶的詩最出名,茶聖陸羽詠茶的詩句詩詞名言

.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陸羽《茶經》

.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陸羽《茶經》

.凡採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陸羽《茶經》

.啜苦咽甘,茶也。——陸羽《茶經》

.茶為累也,亦猶人蔘。——陸羽《茶經》

.茶性儉,不宜廣,廣則其味黯澹。——陸羽《茶經》

.蕩昏寐,飲之以茶。——陸羽《茶經》

.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陸羽《茶經》

.凡炙茶,慎勿於風燼間炙,熛焰如鑽,使涼炎不均。——陸羽《茶經》

.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陸羽《茶經》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陸羽《茶經》

.茶之筍者,竽爛石沃土,長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採焉。——陸羽《茶經》

.苦茶久食羽化。與韭同食,令人體重。——陸羽《茶經》

.茶有九難:一曰造,二曰別,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飲。——陸羽《茶經》陸羽烹茶圖裏面的三首詩是

一、《陸羽烹茶圖》裏面的三首詩是——

按從左到右的順序是下面三首:

第一首是:山中茅屋是誰家,兀坐閒吟到日斜。俗客不來山鳥散,呼童汲水煮新茶。

中間落款“窺斑”的是:睡起山壘渴思長,呼童剪茗滌枯腸。軟塵落碾龍團綠,活水翻鐺蟹眼黃。耳底雷鳴輕着韻,鼻端風過細聞香。一甌洗得雙瞳豁,飽玩苕溪雲水鄉。

最後右上角的是乾隆御筆題詠:古弁先生茅屋閒,課僮煮茗霅雲間。前溪不教浮煙艇,衡泌棲徑絕住遠。

二、作品簡介:

趙原《陸羽烹茶圖》是如今能見到的年代最早的作品了。

《陸羽烹茶圖》為水墨山水,茂林茅舍,一軒宏敞,堂上一人,按膝而坐,旁有童子,擁爐烹茶。圖中描繪的該是陸羽在浙江時的隱逸生活。畫作名為“陸羽烹茶”,卻沒有細描烹茶的場景,而是以清逸秀美的山水、挺拔茂密的樹林和樸實無華的茅舍,凸現陸羽“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台”,安於清貧,精行簡德的高士風範。這是畫家的高明之處。陸羽要倡導的不止於烹茶品茗,更在於以茶育德,以茶養儉。

三、作者簡介:

趙原,生卒不詳,元末畫家。一作元,字善長,號丹林,莒城(今山東莒縣)人,一作東平(今屬山東)人,寓吳(今江蘇蘇州)。明太祖洪武(1368-1398)間徵至中書令。工山水,遠師董源,進法王蒙,善用枯筆濃墨。兼能竹石,當時在平江一帶負盛譽。明初一度為宮廷畫家,因逆太祖朱元璋意而被殺。

陸羽詩人四句七字茶詩有哪首?

茶聖陸羽一生寫過許多詩歌,然而留存下來的完整詩歌只有二首。一首是《六羨歌》,另一首就是《會稽東小山》,因此彌足珍貴。下面茶詩網帶您賞析陸羽的這首《會稽東小山》。

《會稽東小山》

唐·陸羽

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斷綠林西。

昔人已逐東流去,空見年年江草齊。

《會稽東小山》註釋

(1)會稽:讀音[kuài jī],山名。在浙江省紹興縣東南。

(2)月色:月光。

(3)寒潮:寒流,指冷空氣襲來。

(4)剡溪:讀音[shàn xī],水名。浙江省紹興市嵊州境內主要河流,由南來的澄潭江和西來的長樂江會流而成。在古代“剡溪茶”歷來都是朝廷貢品,剡溪的泉崗輝白茶在清未還被列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

(5)青猿:動物。猩猩、大猩猩、長臂猿等都屬於猿類。

(6)昔人:故人,詩中指唐代女詩人李季蘭。

(7)已逐:已經隨着。

(8)江草:剡溪中的野草。

(9)茶詩網:古今中外茶詞茶詩交流平台。

(10)齊:詩中指野草爭先恐後的瘋長。

《會稽東小山》翻譯

清冷的月色下,剡溪裹着寒意緩緩地流着,在西邊的樹林裏不時傳來幾聲猿猴的嚎叫聲;故人已經隨着流水逝去不可找尋,留下的只是年年瘋長的碧綠江草,讓人空增惆悵。

《會稽東小山》賞析

陸羽曾到過浙江紹興監製過茶葉,他肯定對紹興嵊州的“剡溪茶”做過一番調研考查工作。從詩中得知,他是在一個夜裏去的嵊州。月光如水,青猿哀鳴,加上懷念古人,這樣便自然地引起陸羽一些傷感緒,從而有“空見年年江草齊”之歎。

陸羽在《茶經》中論茶時寫道:“浙東以越州(古地名,別名越中、會稽、山陰、紹興。今浙江省紹興市。)上,明州、婺州次,台州下。”南方有嘉木,嵊州出好茶。常年雲霧繚繞的高山環境,賦予貴門茶特殊的品質。

《會稽東小山》創作背景

陸羽曾與唐代女詩人李季蘭在竟陵西江水畔度過了青梅竹馬的美好少年時代,因此,在陸羽和李季蘭兩人的多首詩文作品中,都能體現出互相的相思之苦和愛慕之情。

列出陸羽僅存的兩首詩寫出寓意

1、《六羨歌》寓意

詩歌表明了陸羽恬淡的志趣和高風亮節的精神,他不羨慕榮華富貴,念念不忘的是故鄉竟陵的西江水。

2、《會稽東小山》寓意

陸羽曾到過浙江紹興監製過茶葉,他對紹興嵊州的“剡溪茶”做過一番調研考查工作。從詩中得知,他是在一個夜裏去的嵊州。月光如水,青猿哀鳴,加上懷念古人,這樣便自然地引起陸羽一些傷感緒,從而有“空見年年江草齊”的感歎。

人物簡介

陸羽(約733—約804),字鴻漸,唐朝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市)人,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又號“茶山御史”。唐代茶學家,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

陸羽生性詼諧,與女詩人李季蘭、詩僧皎然交厚。陸羽一生嗜茶,精於茶道,唐朝上元初年(760年),陸羽隱居苕溪(今浙江湖州),撰《茶經》三卷,對茶的性狀、品質、產地、種植、採製、烹飲、器具等皆有論述。成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

陸羽詩歌六羨歌簡介

陸羽詩歌六羨歌簡介

陸羽因著有《茶經》一書,被稱為“茶聖”。除了“茶聖”的美譽,陸羽還是一位歷史學家和詩人。在很多領域中,陸羽都留下了相關的作品。“一器成名只為茗,悦來客滿是茶香”則是陸羽經典名句。

後人從陸羽的經歷和作品中得知陸羽淡泊名利、生性恬淡。説到陸羽的詩歌作品,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六羨歌》。這首詩歌明確地表達出了陸羽的人生志向和追求。全詩內容是:“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台;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這首詩歌被收錄於《全唐詩》中,詩歌反覆吟唱了四聲“不羨”,兩聲“羨”。字字珠璣道出了陸羽高亮的風格,以及他恬淡高雅的人生追求。陸羽説,自己不羨慕財富,不羨慕功名,不羨慕入朝為官,不羨慕為人稱頌,最羨慕的就是西江水,念念不忘的就是故鄉竟陵。陸羽本人也將《六羨詩》當成行為座右銘,不為權貴折腰,要依照本心生活。晚年時候,在外飄零幾十載的陸羽最終決定回到故鄉竟陵。就像詩中所説的一樣“千羨萬羨西江水”,最美還是故鄉水。回到竟陵後,陸羽依然過着閒適舒心地隱居生活。觀望陸羽的人生經歷,他的軌跡多變,但是目的地始終未曾改變。一生探訪祖國山山水水,他的足跡遍佈東南西北,採集了很多茶葉,也豐富了人生閲歷。

茶經中陸羽總共設計了多少種茶器

在《茶經》中陸羽共設計了二十四種茶器。《茶經》第四章節講述了茶器,有碗、風爐、火夾等。陸羽認為碗作為喝茶用具,越州出產的碗最好,鼎州和婺州的碗差一些。喝茶的器具對於專業喝茶人來説有着重要的意義。

不同的茶具泡製出來的茶味會有不同,有時候質地高檔的茶具不一定會泡製出美味、香氣怡人的茶水。所謂,茶葉和茶具有着密切相關的聯繫,兩個物器相輔相成,互相襯托。陸羽認為,茶具不外乎有二十四種,如風爐、茶釜、紙囊、木碾、茶碗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烹茶器具。為什麼有的人家中有上好的茶葉卻泡製不出美味誘人的茶水,其中一個原因在於茶具使用不當。除此之外,陸羽還介紹了這二十四種器具在烹茶方面的使用方法。以鍑為例,陸羽在《茶經》第四章中寫到:鍑以生鐵為之,今人有業冶者所謂急鐵。其鐵以耕刀之趄煉而鑄之,內摸土而外摸沙土。他説鍑是用生鐵鍛造而成,有人在製造鍑時,用急鐵鍛造。鍑的打造方法不同,所以在手感上也有不同,用鍑來泡茶根據它的質地來選擇容器。

在《茶經》第四章節中,陸羽用了大量筆墨來介紹二十四種茶器,豐富了世人眼界。古人泡茶和喝茶不僅僅侷限於碗,日常生活當中,常見的生活用具不失為泡茶的好用具。世人將《茶經》奉為經典作品,裏面所提到的茶具,後人也都做了相關嘗試。

茶聖陸羽的故事概括

相傳陸羽南下,一路考察了各地的茶葉,並且品鑑了很多泡茶泉水,曾著《水品》一文。一天,陸羽正在揚子江河畔考察,刺史李季卿碰巧遇見了陸羽,便邀請他同船而行。李季卿告訴陸羽説,聽聞用揚子江中心的南零水泡茶非常好,便派遣了隨身小吏駕船前往取水。

小吏取水回來時候不小心將打滿的江水灑了一半,為了掩人耳目,小吏舀了一些岸邊的江水。小吏將水遞給陸羽,陸羽嚐了一口,連連搖頭,稱此水不是揚子江中心的南零水。李季卿再一次派遣小吏前往揚子江中心取水,回來後,陸羽嚐了一口,認為第二次取的水才是揚子江中心的南零水。取水小吏十分佩服陸羽,便告訴了陸羽為何兩次取水的味道不同,隨後陸羽品茶鑑水的高超技藝很快就被傳開了。

很多書籍都有記載陸羽的身世。有一説法是,陸羽被智積大師撫養成才,陸羽雖然生活在龍蓋寺,但是他對佛家經典沒有太高的興趣。陸羽想要下山學習,智積大師並不支持陸羽這一想法。智積大師為了考驗陸羽,便讓他學習怎麼才能煮出一杯有味道的茶。陸羽在學習的過程中,偶然遇見了一位老嫗,她教會了陸羽泡茶的方法和技巧,並以茶為例。教給了陸羽很多為人處世的經驗。不久之後,陸羽掌握了沖茶的精髓,便給智積大師泡了一杯茶。智積大師喝完後,便答應陸羽下山學習。

關於陸羽品茶的詩句

1.關於品茶時的專用詩句有哪些

1盧仝,自號玉川子,愛茶成癖,被後人尊為茶中亞聖,他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即《飲茶歌》是他在品嚐友人諫議大夫孟簡所贈新茶之後的即興之作,是一首著名的詠茶的七言古詩: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

口雲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閲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裏,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 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麪。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羣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

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月團喻指茶餅) 該詩又稱《七碗茶詩》。它以神逸的筆墨,描寫了飲茶的好處,為世人稱奇。

詩中描述詩人關閉柴門,獨自煎茶品嚐,茶湯明亮清澈,精華浮於碗麪。碧雲般的熱氣裊裊而上,吹也吹不散。

詩人剛飲一碗,便覺喉舌生潤,乾渴頓解; 兩碗下肚,胸中孤寂消失; 三碗之後,精神倍增,滿腹文字油然而生; 四碗飲後,身上汗水漫漫冒出;平生不快樂的事情,隨着毛孔散發出去了; 喝了第五碗,渾身都感到輕鬆、舒服; 第六碗喝下去,彷彿進入了仙境; 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這時只覺兩膠 生出習習清風,飄飄然,悠悠地飛上了青天,“蓬萊山,在何處?”詩人要乘此清風而去! 優美的詩句,高雅的立意,深受歷代文人的喜愛。 詩人把茶餅比喻為月,於是後代詩作反覆摹擬其意。

如蘇武的“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林春。”

特別是“唯有兩 習習清風生”一句,文人尤愛引用,梅堯臣“亦欲清風生兩 ,以教吹去月輪旁。”盧仝的號玉川子,也因而為人們津津樂道。

陳繼儒“山中日月試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七碗茶詩》在描繪飲茶好處之時,同時對帝王們憑藉顯赫權勢為所欲為的驕橫也作了巧妙的諷刺:“天子欲嘗陽羨茶,百草不放先開花”,既把貢茶採製的季節(在百花開放之前採摘)烘托顯示出來,又把帝王凌駕一切的囂張之勢暗示出來。

2齊已的《詠茶十二韻》是一首優美五言排律。 百草讓為靈,功先百草成。

甘傳天下口,貴佔火前名。 出處春無雁,收時谷有鶯。

封題從澤國,貢獻入秦京。 嗅覺精新極,嘗知骨自輕。

研通天柱響,摘繞蜀山明。 賦客秋吟起,禪師晝卧驚。

角開香滿室,爐動綠凝鐺。 晚憶涼泉對,閒思異果平。

鬆黃幹旋泛,雲母滑隨傾。 頗貴高人寄,尤宜別櫃盛。

曾尋修事法,妙盡陸先生. 齊己名德生,姓胡氏,潭之益陽人,出家大溈山同慶寺,復棲衡嶽東林,自號衡嶽沙門。 這首五言排律的茶詩共有十二聯。

前二聯首先介紹了百草之靈的茶所具有的品性,後十聯分別描繪了茶的生長、採摘、入貢、功效、烹煮、寄贈等一系列茶事,語言上的對仗堪稱一絕,除首尾二聯外,每聯上下兩句都對仗工整,極顯語言的優美整飭。 3唐朝詩人元稹的寶塔詩《一字至七字茶詩》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麴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後豈堪誇。

這是一道饒有趣味的詩,在描寫上,有動人的芬芳:香葉,有楚楚的形態:嫩芽,麴塵花,還有生動的色彩:“碾雕白玉,羅織紅紗。銚煎黃蕊色”;飲茶之時,應是夜後陪明月,晨前對朝霞,真是如神仙般的生活,可謂“睡起有茶飴有飯,行看流水坐看雲”(《痴絕翁》);而茶可洗盡古今人不倦,又是何等的妙用啊。

4關於採茶的,我們來看唐朝劉禹錫的《西山蘭若試茶歌》(節選): 山僧後檐茶數從,春來映竹抽新茸。 宛然為客振衣起,自傍芳叢摘鷹嘴。

暮春時節的清晨,那時山上晨氣清稀,露香猶在,在山寺後的綠茶叢中採摘形如鷹嘴的嫩芽,讓人感受到的是幻術般的露的芬芳和風雅發生。 煮茶、煎茶需要潔淨的茶具, 5“素瓷傳靜夜,芳氣滿閒軒”(唐·陸士修《五言月夜啜茶聯句》), 6“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唐·徐夤《茶盞》); 講究用輕清之水煎茶,用泉水、江水,甚至用鬆上雪、梅花蕊上雪,清高鶚在《茶》中就曾寫道:7“瓦銚煮春雪,淡香生古瓷。

晴窗分乳後(分乳即泡茶),寒夜客來時”;更需水沸適度: 8“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聲疑鬆帶雨,餑恐生煙翠”(唐·皮日休《煮茶》),因此煮茶的過程是別具情趣的, 其中宋代蘇軾的那首9《汲江煎茶》,刻畫情景細緻入微,又兼傳神寫意,頗有獨到處: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晚禁三碗,生聽荒城長短更。 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這樣一幅畫面:一個淒冷的夜晚,詩人獨自到江邊汲水,江畔寂寥無人,正是“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的景象。

踩在釣石上,用瓢舀水,月影隨入;小杓。

2.關於品茶的古詩

1、只見潔白如玉的瓷碗中,片片嫩茶猶如雀舌,色澤墨綠,碧液中透出陣陣幽香。

2、品茶有講究,一杯茶分三口,第一口試茶温,第二口品茶香,第三口才是飲茶。呷茶入口,茶湯在口中迴旋,頓覺口鼻生香。毛峯的鮮醇爽口,碧螺春的清和鮮甜,雲霧的香馨醇厚,龍井的香郁味甘,一切盡在不言中。

3、品飲綠茶:碧波盪漾一抹香,茶不醉人人自醉。

陸羽的《六羨歌》:“不羨黃金壘,不羨白玉杯,不羨朝人省,不羨暮人台,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白居易的《兩碗茶》:“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舉頭看日影,已復西南斜;樂人惜日促,憂人厭年賒;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

3.關於品茶的詩句

百度直接搜索題目即可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 蘇軾《望江南·超然台作》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 杜耒《寒夜》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蘇軾《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 錢起《與趙莒茶宴》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 李清照《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 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懷》

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穀天晴。 —— 張繼《山家》

歎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 陸游《幽居初夏》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 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 李清照《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4.關於茶的詩句大全

關於茶的詩句

1、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旋旋續新煙,呼兒劈寒木。——顧況《焙茶塢》

2、香泉一合乳,煎作連珠沸。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聲疑鬆帶雨,餑恐生煙翠。尚把瀝中山,必無千日醉。——皮日休《茶中雜詠·煮茶》

3、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靈一《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

4、不羨黃金壘,不羨白玉杯,不羨朝人省,不羨暮人台,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陸羽《六羨歌》

5、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皎然《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6、亂飄僧舍茶煙濕,密灑歌樓酒力微。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鄭谷《雪中偶題》

7、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舉頭看日影,已復西南斜;樂人惜日促,憂人厭年賒;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白居易《兩碗茶》

8、多病逢迎少,閒居又一年。藥看辰日合,茶過卯時煎。草長晴來地,蟲飛晚後天。此時幽夢遠,不覺到山邊。——張籍《夏日閒居》

9、出門無至友,動即到君家。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短僮應捧杖,稚女學擎茶。吟罷留題處,苔階日影斜。——李鹹用《訪友人不遇》

10、小鼎煎茶麪曲池,白鬚道士竹間棋。何人書破蒲葵扇,記着南塘移樹時。——李商隱《即目》

5.描寫品茶的詩句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 蘇軾《望江南·超然台作》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 杜耒《寒夜》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蘇軾《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 錢起《與趙莒茶宴》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 李清照《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古琴曲《 流水》月色滿軒白,琴聲亦夜闌;冷冷七絃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隨自愛,今人多不彈;為君投此曲,所貴知音難。王維《竹裏館》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酬張少府》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李白《聽蜀僧濬彈琴》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峯。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鬆。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鍾。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李白《月夜聽盧子順彈琴》閒坐夜明月,幽人彈素琴。忽聞《悲風》調,宛若《寒鬆》吟。白雪亂纖手,綠水清虛心。鍾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

白居易《廢琴》絲桐合為琴,中有太古聲。古聲淡無味,不稱今人情。玉徽光彩滅,朱弦塵土生。廢棄來已久,遺音尚泠泠。不辭為君彈,縱彈人不聽。何物使之然?羌笛與秦箏。

6.陸羽對品茗杯讚美句子

歌頌西湖和龍井茶的詩句

《觀採茶作歌》

清·乾隆

今日採茶我愛觀,吳民生計勤自然。

雲棲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備清蹕處,

無事迴避出採茶,相將男婦實勞劬。

嫩莢新芽細撥挑,趁忙穀雨臨明朝;

雨前價貴雨後賤,民艱觸目陳鳴鑣。

由來貴誠不貴偽,嗟哉老幼赴時意;

敝衣糲食曾不敷,龍團鳳餅真無味。

《寶雲茶塢》

北宋·張芬

寶雲樓閣入雲平,寶雲山茶玉碾輕。

山女採茶不歸去,杏花深處是清明。

《怡然以垂雲新茶見餉,報以大龍團,仍戲作小詩》

蘇軾

妙供來香積,珍烹具大官。揀芽分雀舌,賜茗出龍團。

曉日雲庵暖,春風浴殿寒。聊將試道眼,莫作兩般看。

《嘗茶次寄越僧靈皎》

北宋·林和靖

白雲峯下兩新,膩綠長鮮穀雨春。

靜試卻如湖上雪,對嘗兼憶剡中人。

瓶懸金粉師應有,筋點瓊花我自珍。

清話幾時搔首後,願與鬆色勸三巡。

《謝龍井僧獻秉中寄茶》

明朝·劉邦彥

春茗初收穀雨前,老僧分惠意勤虔,

也知顧渚無雙品,須試吳山第一泉。

竹裏細烹清睡思,風前小啜悟詩禪,

相酬擬作長歌贈,淺薄何能繼玉川?

7.陸羽茶經為武夷山茶葉寫過的詩

1、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2、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

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台。

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3、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4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並。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5、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乏、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

6、茶香寧靜卻可以致遠,茶人淡泊卻可以明志。

7、茶者。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

8、黔中生恩州、播州、費州、夷州,江南生鄂州、袁州、吉州,嶺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其恩、播、費、夷、鄂、袁、吉、福、建、泉、韶、象十一州未詳。往往得之,其味極佳。

9、《永嘉圖經》:“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

10、啜苦咽甘,茶也。

11、茶者,南方之嘉禾也。

12、要解口渴,就喝湯水;要排憂解悶,就喝酒;要清醒頭腦,就喝茶。

13、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8.關於品茶的詩詞

歐陽修的《雙井茶》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鳳爪。

窮臘不寒春氣早,雙井茅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紅碧紗,十斛茶養一兩芽。

長安富貴五侯家,一啜尤須三日誇。

高啟《採茶詞》:

雷過溪山碧雲暖,幽叢半吐旗短。

銀釵女兒相應歌,筐中採得誰最多?

歸來清香猶在手,高品先將呈太守。

竹爐新焙未得嘗,籠盛販與湖南商。

山家不解種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巫禎來詠茶詩詞選

茶頌

人謂百花好,我稱茶獨王。

一杯清肺腑,入夢亦留香。

茶珍

年年歲歲品茶新,歲歲年年會故人。

好友好茶相悦處,好詩好意獨自珍。

茶與書

書齋是我家,家裏備茗茶。

茶味溶書味,好香不用誇。

對飲

好酒須同酌,奇思在獨行。

佳茗宜對飲,情景映杯生。

賞梅品茶

一樹老梅三兩枝,四花五瓣開卻遲。

六壺七盞八方友,九里茶香十首詩。

飲茶

四十笑稱翁,飲茶沐晚風。

翻書匆過眼,滋味入心中。

新法品茶

都市無山水,肆中購礦泉。

電壺騰霧氣,俗市暫稱仙。

題牡丹茶壺圖

富貴花前泡苦茶,人生樂處莫常誇。

酸甜辛辣都嚐遍,何事不能做到家。

標籤:陸羽 茶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