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狗貓鼠裏的主要內容

狗貓鼠裏的主要內容

《狗貓鼠》是魯迅先生創作於1926年的散文名篇,取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主要圍繞着作者對貓的討厭,實則以貓喻人,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正人君子”的卑劣手段。具體內容如下貓對自己捉到的獵物,總是盡情玩弄夠了才吃下去,天生的小人嘴臉,天生會亂叫,這些都是對社會上的與貓同性特徵的人嘴臉的批判。它與獅虎同族,卻天生一副媚態,作者用“狗”來諷刺那些和貓爭搶壓迫羣眾權力的人。它吃了作者小時候心愛的一隻小隱鼠,雖然後來證實並非貓所害,但作者對貓是不會產生好感的。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狗·貓·鼠》主要內容概括。

主要內容:

講述魯迅仇貓的原因,寫魯迅飼養的小隱鼠被貓吃掉,魯迅得知後便開始仇貓,並且想盡辦法襲擊它們。後來魯迅才得知隱鼠是被阿長踏死的,所以對貓的恨意減輕了一些。

但是貓在交配時節的叫喚聲令魯迅十分煩躁,而且加上它們玩耍獵物及其媚態讓魯迅很是反感,因而呵斥驅逐它們,卻不像以往那樣打貓了。

擴展資料

此文開篇就直接寫明全篇是針對“正人君子們”攻擊作者“仇貓”而引發的,攻擊者借“狗不是仇貓的麼?”妄圖以此誣衊魯迅是狗。而魯迅立即從覃哈特博士《自然史的國民童話》一書中尋出狗貓結仇的故事,反戈一擊,把“現代評論派”之流暗喻為“沒眼力”的狗。

接着,將他們與動物比較,説:“蟲蛆也許是不乾淨的,但它們並沒有自鳴清高;鷙禽猛獸以較弱的動物為餌,不妨説是兇殘的罷,但它們從來沒有豎過公理正義的旗子,使犧牲者直到被吃的時候為止,還是一味佩服讚歎它們。”

從而深刻地揭露買辦文人“正人君子”的虛偽性。在進一步寫到仇貓的遠因時,作者回敍了兒時聽了祖母講述的貓教老虎本領而留一手的故事,讓人認識了貓的狡猾。

再通過對鼠的描寫,表現了對大老鼠損人的厭惡和對“只有拇指那麼大”又不害人的隱鼠的同情,而當他知道被自己救活的隱鼠“被貓吃去了”以後,便立即感到“憤怒而且悲哀。決心和貓們為敵”;雖然後來知道“那隱鼠其實並非被貓所害”。

“但和貓的感情卻終於沒有融合”,這説明作者仇貓的理由從兒時到現在都是光明正大的;作者追憶童年時救養的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受,表明了作者同情弱小者和憎惡暴虐者的態度。

結尾時在敍及眼前對付“貓們”的態度和策略時,對當時社會上縱容,不能除惡務盡的現象進行了鞭撻,同時表現了作者與軍閥鬥爭到底的韌性戰鬥精神。

作者簡介:魯迅(1881~1936),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者。原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後改名為豫才,浙江紹興人。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作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説《狂人日記》。他的著作以小説、雜文為主。

代表作有:小説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學論著《中國小説史略》;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集》、《華蓋集》等18部。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家,是中國文化的主將,也被稱為“民族魂”。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狗·貓·鼠

朝花夕拾狗貓鼠的主要內容

《狗貓鼠》的作者借追憶自己童年時救養的一隻可愛的隱鼠,最終卻慘遭殺害的往事,表達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施暴者的憎恨。

《狗貓鼠》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6年創作的一篇散文。《狗貓鼠》追憶童年時救養的一隻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受。

針對“正人君子”的攻擊引發的,嘲諷了他們散佈的“流言”,表述了對貓“盡情折磨”弱者、“到處嗥叫”、時而“一副媚態”等特性的憎惡;追憶童年時救養的一隻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受,表現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

《狗貓鼠》片段

從去年起,彷彿聽得有人説我是仇貓的。那根據自然是在我的那一篇《兔和貓》 ;這是自畫招供,當然無話可説,——但倒也毫不介意。我可很有點擔心了。我是常不免於弄弄筆墨的,寫了下來,印了出去,對於有些人似乎總是搔着癢處的時候少,碰着痛處的時候多。

萬一不慎,甚而至於得罪了名人或名教授,或者更甚而至於得罪了“負有指導青年責任的前輩”之流,可就危險已極。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大角色是“不好惹”的。怎地“不好惹”呢?就是怕要渾身發熱 之後,做一封信登在報紙上,廣告道:“看哪!狗不是仇貓的麼?魯迅先生卻自己承認是仇貓的,而他還説要打‘落水狗’!”

這“邏輯”的奧義,即在用我的話,來證明我倒是狗,於是而凡有言説,全都根本推翻,即使我説二二得四,三三見九,也沒有一字不錯。這些既然都錯,則紳士口頭的二二得七,三三見千等等,自然就不錯了。

朝花夕拾中的狗貓鼠主要內容

《朝花夕拾》中的《狗·貓·鼠》主要內容是:描寫了貓和鼠的一些秉性,闡述作者仇貓的原因,清算了貓的罪行,刻畫出“貓”的主要特徵,批判“中庸之道”。

《狗·貓·鼠》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6年創作的一篇散文,作者借追憶自己童年時救養的一隻可愛的隱鼠,最終卻慘遭殺害的往事,表達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施暴者的憎恨。此文運用反語和曲筆,以動物喻人,以議論為線索,夾敍夾議,寓意深厚。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