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養生保健 > 

爲什麼巡航導彈離不開數字化地圖?

巡航導彈能在無人導航的條件下,飛行幾千千米,準確命中目標。它如此神通廣大,靠的卻是一種特別的地圖。 巡航導彈上會有地圖嗎?這令人不可思議。不過,它所甩的地圖既沒有圖形,也沒有彎彎曲曲的劃線,滿紙全是數字,存貯在電子計算機的磁帶和

爲什麼巡航導彈離不開數字化地圖?

導彈在飛行的過程中,測高雷達能測出飛行高度,把數據傳給計算機。計算機能自動地計算出實際軌道與預定軌道的偏差,發出指令調整導彈的飛行姿態,修正偏差,從而準確命中目標。

巡航導彈都具備突防能力強的特點。發射時由導彈的固體燃料助推向前推進導彈,最後再由小型渦輪風扇發動機推進導彈,完成導彈的最後飛行,它通常由慣性和地形匹配雷達制導,紅外探測很難發現

巡航導彈能夠穿越幾千公里精確制導,但是它卻離不開數字化地圖。這是爲什麼呢?

這種制導方式就是我們說的巡航導彈能夠使用地圖了。在巡航導彈發射以前,先給它裝上一張地圖。當然這種地圖和我們平常用的地圖不一樣,不是線劃地圖,而是一種數字化地圖,巡航導彈飛行一段距離後,對照地圖,根據地圖隨時糾正自己的偏差。這樣

巡航導彈離不開數字化地圖是因爲,巡航導彈的運行靠的就是這種在電子計算機的磁帶和穿孔帶裏特別的地圖。巡航導彈在發射之前,操作人員首先要用偵察衛星等獲取預攻目標以及沿途航線的地形地貌,並製作出標準地貌數字地圖,並把這張數字地圖輸入導彈攜帶的計算機中。導彈在飛行的過程中,測高雷達能夠自動連續地測出每一瞬間的飛行高速,把數據傳給計算機。

所謂數字化地圖,是吧地理座標和高度,用數字形式表示,人的識別方式是圖像、顏色等,電腦的識別方式就是數字。導彈的制導,最終要依靠彈載計算機指揮舵面,所有的地形數字信號只有通過計算機的運算識別,才能分辨出地理信息,然後指揮舵面動作

計算機通過分析、比較、判斷每時每刻導彈的實際飛行軌道是否和預先程序編排的軌道一致,如果不一致的話,計算機能自動地計算出實際軌道與預定軌道的偏差,發出指令調整導彈的飛行姿態,修正偏差。

關鍵在於它有三種制導方式綜合使用。以美國“戰斧”巡航導彈爲例,導彈長6.5米,直徑50釐米,飛行速度每小時800千米。它在飛行過程中採用慣性導航,慣性導航的含義是,事先給導彈計算機裏輸入導彈飛行的路線,飛行過程中根據它自己帶的儀器不斷測

正是在數字化地圖的指引之下,巡航導彈纔會像長了眼睛一樣沿着預定的航線翻山越嶺,準確地擊中預定目標。

我們平常用的地圖上面有很多符號、數字和註記,用不同顏色表示行政區劃,那叫地理圖。作爲導彈導航用還不行,導航必須用地形圖,也就是有等高線的,能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的地圖。但這種地圖,巡航導彈仍無法識別,需要把它改造一番。首先,把整個

延伸閱讀:導彈之父—馮布勞思

1991年1月17日凌晨,海灣戰爭的第一天。美國的巡洋艦上發52枚“戰斧”巡航導彈,擊中了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和其他一些城市的重要軍事目標。這52顆“戰斧”導彈除有一顆因爲故障沒有發射出去,其餘51枚完全擊中了目標,誤差不大於9米,命中率達到98

馮布勞恩是人類導彈技術的開創者,1936年在德國佩內明德的火箭矸究中心建立的重點項目,由第三帝國宣傳部戈培爾命名爲“復仇使者”計劃,他作爲主導者領銜執行"V—2工程。1939年,世界上第一枚導彈A—1從德國成功發射,人類軍事武器從此掀開了一個新的時代。

1991年1月17日凌晨,海灣戰爭的第一天。美國的巡洋艦上發52枚“戰斧”巡航導彈,擊中了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和其他一些城市的重要軍事目標。這52顆“戰斧”導彈除有一顆因爲故障沒有發射出去,其餘51枚完全擊中了目標,誤差不大於9米,命中率達到98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巡航導彈爲什麼離不開數字化地圖?

巡航導彈能在無人導航的條件下,飛行幾千千米,準確命中目標。它如此神通廣大,靠的卻是一種特別的地圖。

巡航導彈上會有地圖嗎?這令人不可思議。不過,它所甩的地圖既沒有圖形,也沒有彎彎曲曲的劃線,滿紙全是數字,存貯在電子計算機的磁帶和穿孔帶裏。這些密密麻麻的數字中,包含了所有的地形信息。它把地形圖劃分成許多小方格,每個小方格卻標出對應地形的海拔高度。於是,就得到了一幅數字陣列圖。從這些數字中,就可以看到海拔高度與位置的一定關係。這樣,導彈在使用前,只要在數字陣列圖上把預定的飛行航線標出,按照飛行航線所給數字的先後順序,輸送到電子計算機裏,在飛行中可以通過測高雷達測得所經地面的高度,與存貯的數據進行比較,電子計算機就會給自動駕駛儀下達修正指令,使其沿着預定的航線翻山越嶺,準確地擊中預定目標。

巡航導彈使用的數字地圖是什麼樣子的?

我們平常用的地圖上面有很多符號、數字和註記,用不同顏色表示行政區劃,那叫地理圖。作爲導彈導航用還不行,導航必須用地形圖,也就是有等高線的,能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的地圖。但這種地圖,巡航導彈仍無法識別,需要把它改造一番。首先,把整個地圖劃分成很多小方塊,把每一個小方塊內地形的平均高度用數字表示出來,一幅圖上全變成了許多數字,輸入到導彈的電腦裏。導彈都是打別的國家的軍事目標,別國地圖那裏來?買一本世界地圖行不行?不行,公開出版的普通世界地圖很概略,不夠詳盡。詳細而精確的目標地區的地形圖只能重新測量。公開地跑到別國測地圖,那是侵犯國家主權,誰也不會允許。怎麼去幹這件事呢?只好靠偵察衛星了。衛星用攝影機拍照,再經過複雜的計算和處理,可以製出普通地形圖,再經數字化變成導彈導航圖。這種數字地圖一般人反而看不懂。

巡航導彈靠慣性導航,有了航行的大方向。走了一段距離要對照地圖,導彈裏有個測高儀,在飛行過程中,這個測高儀不斷測高度,它一邊測一邊和地圖比較,如果它測的數字和地圖上的數字相同,就說明它的位置是準確的,如果測出來的數字和地圖上表示的數字不一樣,說明它的位置錯了,趕緊糾正。這樣就可以不斷的糾正巡航導彈飛行的偏差。在整個航程中經過3~4次糾正,就能夠很準確的飛到目標。這就叫地形匹配製導。接近目標以後,還要使用另一種制導方式,叫數字景像匹配製導,在攻擊目標以前要拍出目標的照片,把照片數字化以後存在導彈的電腦裏,當導彈接近目標區時,用攝像機也拍一張目標照片,和事先給它輸入的照片相比較,如果完全相同,就說明目標找對了,它就很快衝向目標,把目標炸燬。如果它拍的照片和事先輸入的照片不一樣,還得另外尋找,一直找準目標,它才進行攻擊。經過這三種導航方式,巡航導彈命中的準確率就大大地提高了。敵方目標的原始照片由誰來拍攝。還是要靠偵察衛星。可見,使用巡航導彈,事前要作大量細緻的準備工作,不是隨時想用就能用的。

巡航導彈發展歷史也很悠久,早在二戰期間德國首先研製的V—1型導彈,當時的射程僅僅是240千米,從德國發射到英國。但是它命中誤差達到近5000米,準確度很差。由於它飛的速度比較低,經常被飛機擊落,所以沒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二戰以後各個國家進行了研究和改進,使得巡航導彈發展到今天這個樣子。成爲一種威力很大、靈活性很強,飛行距離很遠的現代化導彈武器。儘管巡航導彈有很多優點,但是還有許多地方有待改進。目前它的飛行速度比較慢,很容易被戰鬥機或防空武器擊落。在伊拉克曾經出現過利用步兵的輕武器擊落巡航導彈的先例。另外,巡航導彈靠數字地圖導航,當在比較平坦的地面或是海面上使用時,就會受到*,因爲平坦地方的地形特徵不明顯,數字地圖上都是同樣的數碼,因此它就很難判斷自己是否偏離了原來的路線。在這種地形條件下使用,巡航導彈的威力就很難發揮。80年代末由於導航衛星全球定位系統投入使用,巡航導彈開始裝上定位接受機,用衛星來修正飛行彈道,命中誤差會進一步減小。巡航導彈被認爲是一種適合在“零死亡率”戰爭中使用的最理想的武器。順便說一句,“零死亡率”戰爭,就是指己方戰鬥人員沒有陣亡的戰爭。

爲什麼說巡航導彈長着眼睛?

巡航導彈都具備突防能力強的特點。發射時由導彈的固體燃料助推向前推進導彈,最後再由小型渦輪風扇發動機推進導彈,完成導彈的最後飛行,它通常由慣性和地形匹配雷達制導,紅外探測很難發現

什麼是地形匹配製導?

這種制導方式就是我們說的巡航導彈能夠使用地圖了。在巡航導彈發射以前,先給它裝上一張地圖。當然這種地圖和我們平常用的地圖不一樣,不是線劃地圖,而是一種數字化地圖,巡航導彈飛行一段距離後,對照地圖,根據地圖隨時糾正自己的偏差。這樣就很容易找到攻擊目標。巡航導彈靠慣性導航,有了航行的大方向。走了一段距離要對照地圖,導彈裏有個測高儀,在飛行過程中,這個測高儀不斷測高度,它一邊測一邊和地圖比較,如果它測的數字和地圖上的數字相同,就說明它的位置是準確的,如果測出來的數字和地圖上表示的數字不一樣,說明它的位置錯了,趕緊糾正。這樣就可以不斷的糾正巡航導彈飛行的偏差。在整個航程中經過3~4次糾正,就能夠很準確的飛到目標。這就叫地形匹配製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