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養生保健 > 

中國傳統婚禮納徵

1、三書:按照中國傳統的禮法,指的是禮聘過程中來往的文書,分別是“聘書”——訂親之書,在訂婚時交換;“禮書”——禮物清單,當中詳列禮物種類及數量,過大禮時交換;“迎書”——迎娶新娘之書,結婚當日接新娘過門時用。 2、六禮:是指由求親、說媒到迎

中國傳統婚禮納徵

納徵,也稱納幣,古代結婚六禮第四禮。男家在納吉之後,將聘禮送給女家。爲成婚階段的重要禮儀。徵,成也,意即派遣使者納送聘財以成婚禮,故稱完聘,大聘或過大禮。經此儀禮婚約完全成立。

中國古代婚禮的程序爲“六禮”,指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除親迎外其他五禮都屬婚前準備工作。按照中國傳統的禮法,男女成親需要“三媒六聘”,也叫三書六禮。 “三書”指的是禮聘過程中來往的文書,分別是:“聘書”——在訂婚時交換;“禮

納徵,也稱納幣,古代結婚六禮第四禮。男家在納吉之後,將聘禮送給女家。爲成婚階段的重要禮儀。徵,成也,意即派遣使者納送聘財以成婚禮,故稱完聘,大聘或過大禮。男方常備有禮單和裝禮品的箱籠,在媒人和押禮人護送下,由人挑擡至女家。女方則以聘禮中的食品退回男方,稱回禮。或女方將贈男方的衣帽鞋襪作回禮。聘禮數量及種類,多取吉祥如意,數目取雙忌單,如束帛爲十端,儷皮爲成對的鹿皮。隨着商品經濟的發展,此階段聘禮,大都以金錢代之。

鳳冠霞帔,指舊時富家女子出嫁時的裝束,以示榮耀,也指古代貴族女子和受朝廷誥封的命婦的裝束。中式婚禮穿鳳衣戴鳳冠是繡有鳳龍圖案和彩飾的衣冠,象徵吉祥富貴。 交杯喜酒,舉行結婚儀式時,新郎新娘各執一方即用酒漱口,就叫“合巹”,所以人們

納徵周人謂之“人幣”。周時對嫁娶人幣的物質和數量都有明文規定。《周禮?地官?媒氏》載:“凡嫁子娶妻,人幣純帛,無過五兩。”《鄭氏注》雲:“‘純,實繼字也,古細以才爲聲.納幣爲細,婦人陰也,凡於娶禮,必用其類,五兩十端也:必言兩者,欲得其配合之名,十者,象五行十日相成也。士大夫乃以玄薰束帛,天子加以穀圭,諸侯加以大璋’。《雜記》日:‘納幣一束,束五兩,兩五尋’。”鄭玄在這裏已把婚禮納徵之意義說得很明白了。周時尚無金屬貨幣,所以用布帛爲通貨,謂之“幣帛”,亦稱“細帛”,其數量是以五兩爲限,就是十匹,色澤數量,都是象徵陰陽五行的觀念,若以帛兩端計長兩丈之數,則五兩共成十丈,這在當時已經算是厚禮了。

1、三書:按照中國傳統的禮法,指的是禮聘過程中來往的文書,分別是“聘書”——訂親之書,在訂婚時交換;“禮書”——禮物清單,當中詳列禮物種類及數量,過大禮時交換;“迎書”——迎娶新娘之書,結婚當日接新娘過門時用。2、六禮:是指由求親、說媒到迎

《白虎通》對納徵禮物亦有記載,其卷四《嫁娶》雲:“納徵玄鎮、束白、離皮,玄三法天,維二法地也。陽奇陰偶,陰陽道之大也。離皮者,兩皮也。”《儀禮?昏禮》玄維束帛注:束帛,十端也。純帛不過五兩,每兩十端也。必言兩者,欲其配合之名。納幣一束,束五兩,兩五尋,則每端兩丈。……古者兩端相向卷之,共爲一兩,五兩故十端也。……十個爲束,貴成數兩,兩者合其卷,是爲五兩,一束謂十個,兩個合爲一卷,是束五兩也。”

D 試題分析:本題是逆向思維。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隨着生產力的發展,經濟、的變化,傳統文化的相應內容如果能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就能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積極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變,傳統文化也會阻礙

陳祥送所著《禮書》,對納徵禮物敘述也很詳細。他說:“納徵玄續,束帛、儷皮,如納吉禮。鄭氏日:‘束帛,十端;儷,兩也.執束帛以致命,兩皮爲庭實’。皮,鹿皮。《周禮》日:‘凡嫁子娶妻,人幣純帛,無過五兩’,釋日:‘實細字,士大夫乃以玄續束帛,天子加以穀圭,諸侯加以大璋’。然考之於史,曰‘錦繡千純’.則純匹端也,《周禮》所謂純帛,乃匹帛也。鄭改爲繃、誤矣。匹帛無過五兩,則庶人不必五兩,:t大火不得過焉,非謂庶人用細,大夫用玄繡也。先王之制婚禮,其用財不過如此則婦之所飾可知矣.”據以上說法可知,周時納徵財物,有皮帛兩種,皮即獸皮,也就是鹿皮;帛就是布帛.其數量常因社會階級和經濟環境不同而有差異。自《周禮》定製開始,大夫與士,其數量多以獸皮兩張,布帛五匹爲限。庶民則酌量減少;諸侯則除鹿皮兩張,布帛五匹之外,再加大璋,天子更加穀圭.但是姬周之世,聘禮沒有用錢的,因爲周代的經濟制度,仍以皮帛爲通貨。到了漢代,才通用金屬的貨幣。但衡以周代的生活程度,鹿皮兩張,布帛五匹,已經是厚禮了。

三書六禮是古代中國的傳統婚姻習俗禮儀。「三書」指在「六禮」過程中所用的文書,包括聘書、禮書和迎書。「六禮」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個結婚過程。「六禮」即六個禮法,指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 這古代的結婚過程,與現代的意義

從先秦至後漢,納徵禮物多至三十種,且都爲貴重物品。杜佑《通典》對漢代納徵禮物及各物之用意曾分別作了說明:“(後漢納徵)禮物,以玄組、羊、雁、清酒、白酒、粳米、援米、蒲葦、卷柏、嘉禾、長命縷、膠、漆、五色絲、合歡鈴、九子墨、祿得、香草、鳳凰、舍利獸、鴛鴦、受福獸、魚、鹿、烏、九子婦、陽健;總言之,物之所象者,玄,象天,絨_,法也,羊者,祥也,羣而不覺;雁則隨陽;清酒降福;白酒歡之由;粳米養食;被米粟盛;蒲衆多,性柔,葦柔之久;卷柏屈卷附生;嘉禾須祿;長命縷縫衣延壽;膠張合異類;漆內外光好;五色絲章採屈伸不窮;合歡鈴音聲和諧;九子墨長生子孫;金錢和明不止; 祿得香草爲吉祥;鳳凰雌雄伉合;舍利獸廉而謙;鴛鴦飛止須 匹,鳴則相和;受福獸體恭心慈;魚處淵無射;鹿者祿也;烏知 反哺,孝於父母;九子婦有四德;陽隧成明安身,又丹爲五色之 榮,青爲色首,東方始。”細讀杜佑對聘禮三十物的解釋,物物都 具有深遠的意義,或取其吉祥,以寓祝頌之意,或取各物的特 質,以象徵夫婦合好;或取各物之優點、美德,以資策勵激勸。 這“三十物”中,雖都具有經濟價值,但作用於納徵禮物,則並非 重金主義,而所求的各物所代表的抽象涵義,追求的是心理上的 幸福願望.。

三書六禮是中國的傳統婚姻習俗禮儀。“三書”指在“六禮”過程中所用的文書,包括聘書、禮書和迎書。“六禮”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個結婚過程。“六禮”即六個禮法,指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

南北朝隋唐之際,聘禮已大爲減少,與後漢“三十物”相比, 僅剩九種,但其中有二種和後漢不同。段成式《酉陽雜姐》釋當 代納徵禮物說:“(近代)納采,有合歡、嘉禾、阿膠、九子蒲、朱葦、雙石、綿絮、長命縷、乾漆,九事皆有詞;膠漆取其固,綿絮取其調柔,蒲葦爲心可屈可伸也,嘉禾分福也;雙石義在兩固也。”

前段時間堂妹結婚,我被選爲送親人員之一,和衆親友一起送堂妹到男方家裏。因爲男方家距離比較遠,一路顛簸很久纔到。但到後心情不是很愉快,感覺到對方好像是不夠熱情的。結婚典禮上也沒讓女方家人蔘加,只是典禮過後纔來招呼我們。這讓我感覺

宋時的行聘禮物,又與唐代不同.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娶婦》載:“凡娶媳婦,先起草帖子,兩家允許,然後起細帖子,序三代名諱,議親人有服親田產官職之類。次檐‘許口酒’,以絡盛酒,裝以大花八朵,羅絹生色或銀勝八枚。又以花紅繳檐上,謂之繳檐紅與女家,女家以淡水二瓶,活魚三五個,筋一雙,悉送在元酒瓶內,謂之回魚筋或下小定,大定……下定了,即旦望媒人傳語。遇節序,即以節物頭面羊;酒之類追女家。隨家豐儉,女家多回巧作之類。次下財禮,次報成結日子,次過大禮。,所謂。許口酒”,就是男家給女家的訂婚信物,女家還答的“回魚筋”,應該是承應這門親事的表示。“下大小定”和“下財禮”,當是屬於納幣,這顯然是以財物爲聘,已蒙上買賣婚姻的色彩。細察所下的禮物,此時還未提到茶,或許此時尚沒有所謂“下茶”、“吃茶”之禮俗。

《五禮通考》曾說,自後齊以來,不管天子庶民,婚禮“一曰納采,二曰向名,三曰納吉,四曰納徵,五曰請期,六曰親迎。”所以,古式婚禮主要分爲六個階段,俗稱“六禮”。 一、納采 這是結婚的第一階段,男方請媒提親後,女方同意,男方準備財禮去女

晚近以來,對“納徵”、“納幣”一般都取通俗之義,而改稱“下財”、“聘禮”,或“過大禮”,即男家依照論婚時所議定的:財帛、衣服、布帛、首飾等物,按原議數量在迎娶之前數日,盛飾儀仗送到女家。禮餅及其他食物,女家收受後,必分贈親友及鄰居,以示女兒出嫁有期。

A 試題分析:本題是讓選不正確的。題中的變化是一種積極的變化所以這種變化不會減少婚禮的可觀性與樂趣。這種變化對人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起着積極的影響。故②④項錯誤。本題選A項。傳統文化的具體內容與時俱進會促進社會和人的發展故①③是正確的

納徵之禮多見於古代小說中。

中國的婚禮可分爲三個階段﹕禮,即「訂婚」正婚禮,即「結婚」或「成婚」的禮儀,就是夫妻結合的意思婚後禮,是「成妻」、「成婦」或「成婿」之禮,這表示了男女結婚後的扮演的角色在中國傳統的結婚習俗裏,婚前禮和正婚禮是主要程序,這些程序

馮夢龍((醒世恆言》第十一卷((蘇小妹三難新郎》:.“秦少游那日飽看了小妹容貌不醜,況且應答如響,其才自不必言。擇了吉日,親往求親。老泉應允,少不得下財納幣,此是二月初旬的. 事。少遊急欲完婚,小妹不肯。她看定秦觀文字,必然中選。試期已近,欲要象簡烏紗,洞房花燭。少遊只得依她。”《情史》卷 i}《胡氏子》:“胡氏乃大喜日二‘冥數如此,是吾家婦矣。’爲改館於外,擇謹厚脾僕事之。走介告其家,且納幣焉。女父遣長子及家人來視,真女也。遂成禮而去。後生男女數人,今尚存。”

大紅花轎、浩浩蕩蕩的迎親儀仗隊、拜天地、掀蓋頭……穿"鳳冠霞帔、狀元服"或清朝旗袍、馬褂的純中式婚禮又捲土重來了,"追尋文化根源、重視傳統民俗"成了現代人的新"時尚",想過過大紅轎子的癮嗎?想體驗掀開紅蓋頭那一刻的震撼嗎?那就選擇中式

凌像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同窗友認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中,杜子中夫婦完婚之後,隨即給同窗好友魏撰之作媒,將金員外之千金景小姐介紹於他。約定之後,“先教魏撰之納幣,擇個吉日,迎娶回家。”

古代婚禮要從提親說起。經過提親、說媒、定親的環節之後,才能進入正式的婚禮環節:擡轎——跨火盆和射箭——拜堂和交杯酒——同心結發和謝媒等等。 三書六禮是中國的傳統婚姻習俗禮儀。“三書”指在“六禮”過程中使用的文書,包括聘書、禮書以及迎書。“

清時,將納徵之禮又叫過大禮。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到第三日,婁府辦齊金銀珠翠首飾,裝蟒刻絲綢緞續羅衣服,羊酒、果品,共是幾十臺,行過禮去。”此處述及的就是“過大禮,也就是古代的納徵之俗。

傳統結婚禮儀(詳細) 婚禮前夕:延承古禮的傳統婚禮,爲各種婚嫁禮儀中最複雜、卻也是別具意義的一種。但由於現代新人多數缺乏這方面知識,或時間上不許可,所以選擇以傳統婚禮做爲結婚方式的新人已有逐年減少的趨勢。 婚禮前的準備工作即十分繁複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傳統古代婚禮有哪幾個階段

《五禮通考》曾說,自後齊以來,不管天子庶民,婚禮“一曰納采,二曰向名,三曰納吉,四曰納徵,五曰請期,六曰親迎。”所以,古式婚禮主要分爲六個階段,俗稱“六禮”。 一、納采 這是結婚的第一階段,男方請媒提親後,女方同意,男方準備財禮去女家求婚。 二、問名 是求婚後,託媒人請問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準備結婚的相關事情。 三、納吉 把占卜合婚的好消息通知女方,這又叫“訂盟”,是訂婚階段的主要儀禮。訂婚所送聘禮包括用戒指、首飾、綵綢、禮餅、禮香燭、甚至羊豬等。 四、納徵 男方將聘禮送到女家,象徵着完成訂婚儀式。聘禮的多少及物品一般要含有吉祥如意的寓意,聘禮數目禁忌單數。 五、請期 聘禮送過後,雙方就可以選擇結婚吉日了。 六、親迎 在結婚吉日方天,男方去女家迎娶新娘。迎親一般要用雙頂花轎,當日婚禮儀式包括起轎、回車馬、迎轎、下轎、祭拜天地、行合歡禮、入洞房…… 紅色作爲中國的傳統婚禮的常用色彩,是人們最鍾情的顏色。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古式婚禮不僅在國人新人眼裏備受看重,在外國友人那裏也是備他們的喜愛。

我國古代婚禮分六個階段,稱爲“六禮”,依次爲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訂迎,與現在的婚禮有巨大

A


試題分析:本題是讓選不正確的。題中的變化是一種積極的變化所以這種變化不會減少婚禮的可觀性與樂趣。這種變化對人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起着積極的影響。故②④項錯誤。本題選A項。傳統文化的具體內容與時俱進會促進社會和人的發展故①③是正確的。
點評:本題審題很關鍵。讓選不正確的選項。依據題幹選出不正確的即可。做這種題要進行思維轉換。本題難度適中。

中國古代婚禮的習俗有哪些?

中國的婚禮可分爲三個階段﹕禮,即「訂婚」正婚禮,即「結婚」或「成婚」的禮儀,就是夫妻結合的意思婚後禮,是「成妻」、「成婦」或「成婿」之禮,這表示了男女結婚後的扮演的角色在中國傳統的結婚習俗裏,婚前禮和正婚禮是主要程序,這些程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禮。

傳統中式婚禮習俗

1. 三書:按照中國傳統的禮法,指的是禮聘過程中來往的文書,分別是“聘書”——訂親之書,在訂婚時交換:“禮書”—禮物清單,當中祥列禮物種類及數量,過大禮時交換:“迎書”—— 迎娶新娘之書,結婚當日接新娘過門時用。

2. 六禮:是指由求親到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續。分別爲“納采”——俗稱說媒,即男方家請媒人去女方家提親,女方家應議婚後,男方家備禮前去求婚:“問名”——俗稱合八字,託媒人請問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準備合婚的儀式“納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後,備禮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議定“納徵”——又稱過大禮,男方選定吉日到女方家舉行訂婚大禮:“請期”——擇吉日完婚,舊時選擇吉日一般多爲雙月雙日,不喜選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選六是因爲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緣,十一月隱含不盡之意。“親迎”——婚禮當天,男方帶迎書親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3. 安牀:在婚禮前數天,選一良辰吉日,在新牀上將被褥,牀單鋪好,再鋪上龍鳳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紅棗,桂圓,蓮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貴子。擡牀的人。鋪牀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齊全,婚姻和睦。兒女成雙,自然是希望這樣的人能給新人帶來好運。

4. 鬧洞房:早時規定,新郎的同輩兄弟可以鬧新房,老人們認爲“新人不鬧不發,越鬧越發,”並能爲新人驅邪避訊,婚後如意吉祥。

5. 嫁妝:女方家裏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財富和象徵。嫁妝最遲在婚禮前一天送至夫家。嫁妝險了衣服飾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徵好兆頭的東西,如剪刀,寓意蝴蝶雙飛:痰盂,又稱子孫桶:花瓶,寓意花開富貴:鞋,寓意白頭偕老:尺,寓意良田萬頃等等。當然各地的風俗語和講究都不樣。

6. 上頭:男女雙方都要旱災行的婚前儀式。也是擇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頭婆梳頭,一面梳,一面要大聲說: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髮齊眉,三梳梳到兒孫滿地,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標齊。

7. 撐紅傘:迎親的當天,由新娘的姐妹或伴娘攙扶中孃家門,站在露天的地方,姐妹或伴娘在新娘頭頂撐開一把紅傘,意爲“開枝散葉”,並向天空及傘頂撒米。

華人傳統婚禮

大紅花轎、浩浩蕩蕩的迎親儀仗隊、拜天地、掀蓋頭……穿"鳳冠霞帔、狀元服"或清朝旗袍、馬褂的純中式婚禮又捲土重來了,"追尋文化根源、重視傳統民俗"成了現代人的新"時尚",想過過大紅轎子的癮嗎?想體驗掀開紅蓋頭那一刻的震撼嗎?那就選擇中式婚禮吧……

【中式婚禮儀式流程】

1、祭祖:男方在出門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2、出發:迎親車隊以雙數爲佳。

3、燃炮:迎親禮車行列在途中,應一路燃放鞭炮以示慶賀。

4、等待:新郎禮車至女方家時,會有一男童侍持茶盤等候新郎,新郎下車後,應賞男孩紅包答禮,再進入女方家。

5、討喜:新郎應持捧花給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時,新娘之閨中密友要攔住新郎,不準其見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條件要新郎答應,通過後才得進入。

6、拜別:新人上香祭祖,新娘應叩拜父母道別,並由父親蓋上頭紗,而新郎僅鞠躬行禮即可。

7、出門:新娘應由福高德劭女性長輩持竹篩或黑傘護其走至禮車,因爲新娘子在結婚當天的地位比誰都大,因此不得與天爭大。

8、禮車:在新娘上禮車後,車開動不久,女方家長應將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車後,代表女兒已是潑出去的水,以後的一切再也不予過問,並祝女兒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9、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樣要一路燃放禮炮。

10、摸橘:新娘子迎新車隊到達新郎家時,由一位拿着橘子的小孩來迎接新人,新娘要輕摸一下橘子,並贈紅包答禮。這兩個橘子要放到晚上,讓新娘親自剝皮,意謂招來"長壽"。

11、牽新:娘新娘由禮車走出時,應由男方一位有福氣之長輩持竹篩頂在新娘頭上,並扶新娘進入大廳。進門時,新人絕不可踩門檻,而應橫跨過去。

12、新娘進門前應從炭火盆上跨過去,表示洗去進門前的晦氣和不祥

13、喜宴:時下頗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禮,大都在晚上宴請客人同時舉行觀禮儀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禮服,換上晚禮服向各桌一一敬酒。

14、送客:喜宴完畢後,新人立於家門口送客。

15、鬧洞房:新人被整之災情大小,端視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禮上戲弄別人,或平素待人夠不夠忠厚等。

【中式婚禮新人着裝】

新郎可以穿長袍,新娘披戴鳳冠霞帔。

鳳冠是飾有銀質或其他質地的鳳凰模型,霞帔則是紅色的披肩,一般來說,新娘穿紅綢襖褲,繡花鞋,上繡鴛鴦、梅花、蓮花等吉祥圖案。

中式的服裝可以去禮服店訂做或租借,在影樓拍攝婚紗照時也可以預定中裝,有些影樓會在拍攝套系中免費借用婚禮當天的服裝。

【中式婚禮角色安排】

下聘禮方:由男方家長擔當。向女方提親並贈送禮物,即舊時所稱納采和納徵.贈送的禮品通常包括各種在中國文化中表示吉祥的食品,物品。如茶葉等。

媒人:由一位與雙方家庭關係都比較密切的人擔當,負責邀請雙方長輩見面,促進雙方的溝通。

童子:由男方家的未婚男子扮演,負責婚禮過程中的端茶迎轎。

全合人兒:由女方家的幾位年輕貌美的未婚女子扮演,在新娘下轎時扶新娘下轎。

婚禮司儀:宣佈典禮正式開始,介紹雙方重要親友,並致祝福詞。

主婚人:由德高望重的長輩或友人擔當,爲婚禮致詞。

攝像師:專業的攝像人員,記錄下婚禮的全過程,拍攝新人與來賓的照片,爲新人留下珍貴美好的回憶。

【中式婚禮選址】

傳統的中式婚禮儀式,一般早晨女方家裏要"出嫁酒",而中午男方家裏操辦喜筵。中午的時候儐相幫助在男家堂屋佈置好拜堂的場所。不過如今越來越多的新人即使採用中式儀式也會在飯店擺喜筵。

參考資料: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AwNDg0NzI=.html

古代婚禮的程序應該是什麼?

古代婚禮要從提親說起。經過提親、說媒、定親的環節之後,才能進入正式的婚禮環節:擡轎——跨火盆和射箭——拜堂和交杯酒——同心結發和謝媒等等。

三書六禮是中國的傳統婚姻習俗禮儀。“三書”指在“六禮”過程中使用的文書,包括聘書、禮書以及迎書。“六禮”是指從求婚到完婚的整個結婚過程。“六禮”即六個禮法,指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

擴展資料

古代的婚姻過程與現代的意義有些不同。現代婚姻過程一般是指婚禮當天舉行的婚禮儀式,而婚禮過程中的三書六禮包括婚禮從談婚論嫁、訂婚到結婚等過程的文書和禮儀。與現代一樣,整個傳統的婚姻習俗和禮儀都在告知親戚和鄰居,以獲得社會的認可和保障。此外,傳統的婚姻習俗和禮儀使已婚夫婦能夠獲得對祖先精神的認可,並承擔對父母和親戚的權利和義務。因此,在一些古代,除非男女完成了三書六禮的過程,婚姻纔會被認定爲正式婚姻。結婚儀式的完成與否直接關係到婚姻的成敗。

“三書”是結婚過程中所用的文書,可以說是古時保障婚姻的有效文字記錄。分別指:

聘書:即訂親之文書。在納吉(男女訂立婚約)時,男家交予女家之書柬。

禮書:即在過大禮時所用的文書,列明過大禮的物品和數量。

迎書:即迎娶新娘之文書。是親迎接新娘過門時,男方送給女方的文書。

“六禮”是結婚過程的六個禮法,分別指:

1、納采,即男家請媒人到女方家提親。若女家同意議婚,則男家正式向女家求婚,正式求婚時須攜活雁爲禮,使人納其採擇之意。《儀禮.士昏禮》中說:“昏禮下達,納采用雁。”

2、問名,是男家託媒人詢問女方的姓名和八字,以準備合婚。《儀禮.士昏禮》中記載:“賓執雁,請問名。”問名的文辭大多是:“某既受命,將加諸卜,敢請女爲誰氏。”若女方同意,則授禮;男家即通過占卜測定吉凶。如果男女八字相合,則進行下一步。

3、納吉,即把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告知女方,又叫“訂盟”。也是以雁爲禮——後世則多以金銀首飾等物爲禮。相當於現在的定婚,俗稱送定、過定、定聘。

4、納徵,即男家將聘禮送往女家,又稱納幣、大聘、過大禮等。古代納徵多以鳥獸爲禮,上古時聘禮須用全鹿,後世簡代以鹿皮。

5、請期,即男家擇定結婚日期後,備禮去女家,請求同意結婚的日期。現在民間俗稱“提日子”、“送日頭”。親迎,即迎娶新娘。其方式、禮節各不相同,但一般是男子親往女家迎親。回到男家後,新郎、新娘共鼎而食,再將一瓠瓜剖爲兩半,夫婦各執其一,斟酒而飲,謂之“合巹”——此即後世交杯酒的源起。

6、親迎,親迎部分的儀式,一般用花轎,分雙頂或單頂,扶親婦上轎的“送親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親客”,都各有要求,起轎、回車馬、迎轎、下轎、祭拜天地、行合歡禮、入洞房。 親迎的季節,一般選在春天,州以農立,適逢農閒,豐收爲是,正好婚配。

“六禮”結束後,進入過渡時期,新娘回到孃家“迴歸和平”,直到新娘進入生育期,第二代人也跟着出生。從此,婚禮就只作爲一種家庭的週年慶典,根據週年慶典(滿是“茶花女”舉行的盛大慶典,稱爲重婚酒),每年舉行慶祝,直到一年。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三書六禮

標籤:納徵 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