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養生保健 > 

愛新覺羅氏後人現在姓什麼

他們的姓氏沒變 如 愛新覺羅·寶璇:載豐王爺的孫女———香港聲樂協會會長. 愛新覺羅·啓賢:清皇室後裔,一九三六年生於吉林,現居北京。啓賢先生自幼喜書畫,臨習柳、顏法貼,尤愛秦漢隸簡,但不圖於傳統,在博採衆長中獨樹一幟,將隸書筆法摻入行草。 愛新

愛新覺羅是清朝皇室姓氏,源於早期女真族,滿語“愛新”爲金的意思。后皇族中有不少人都改姓金,也有改漢姓爲趙、肇、羅、艾、姜等氏。

愛新覺羅是清朝國姓,清朝滅亡後,愛新覺羅的後人改姓爲:伊、金、肇、趙、奕、載、毓、南、那等姓氏。 愛新覺羅後裔中,後來改中原姓氏的,通常會以祖輩名字來改姓,如“伊勒圖善”就勸伊”爲姓,這屬於努爾哈赤後代專屬姓氏。另外最常見的則是“金

愛新覺羅氏後人現在姓什麼

歷史淵源

古女真人並不注重自己的姓氏,皆冠以部族名爲姓。比如完顏部的人就很多姓完顏,葉赫部的人就大都姓葉赫。努爾哈赤遠祖姓夾古,是愛新(舊女真“按出虎部”)部族的遠支。遂其一支都冠以覺羅。遂隨部族冠姓愛新(滿語 aisin,金的意思)又因其爲遠支,則冠以覺羅(滿語 goro 或 gioro,遠支的意思)。遂稱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其子皇太極建國清朝,效仿漢制,取消遠支大宗之分,使愛新覺羅成爲一個姓氏。由於古代女真族遠支宗室劃分詳細,遂許多姓氏就出現了覺羅的劃分:伊爾根覺羅、阿顏覺羅、舒舒覺羅、葛籣覺羅、西林覺羅、通顏覺羅、扈倫覺羅(呼倫覺羅)、嘉木瑚覺羅、阿哈覺羅、伊拉拉覺羅、察拉覺羅等等。諸覺羅的前兩(三)個字是地名或身份,後兩個字是姓。

清朝滅亡以後族人多改漢姓,如安、廖、曾、金、王、孫、艾、羅、肇、範、關、鄂、趙、李等。而愛新覺羅就改成了金,也有一些人改姓肇(趙)或其他漢姓。 愛新覺羅家族簡介 16世紀80年代,愛新覺羅氏還只是一個人數很少的家族,包括努爾哈赤的六

愛新覺羅氏後人現在姓什麼 第2張

滿洲姓氏

一部分是姓(哈喇),一部分是基於血緣宗親關係的族名(穆昆)。愛新覺羅一姓中,覺羅爲姓,愛新是族名,兩者的關係類似漢族中某姓和某家族的關係(張姓與桐城張氏,翁姓與常熟翁氏等)。類似的那拉氏有葉赫那拉、烏拉那拉、輝發那拉等分支(葉赫、烏拉均爲地名),瓜爾佳氏有蘇完尼瓜爾佳、安圖瓜爾佳等分支。因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建立後金,該族遂成望族,以全稱相稱,“愛新”遂變爲姓氏的一部分。

溥儀所著《我的前半生》說得很清楚,愛新覺羅的後代紛紛改爲姓金、趙、羅等。金取愛新漢意,趙爲百家第一姓,羅爲覺羅簡稱。少有愛新覺羅的後代改王、關等姓,那些大多是完顏氏、瓜爾佳氏的後人。

宗室覺羅

清代將愛新覺羅氏分爲宗室和覺羅,以示血緣遠近區別,同時將一些有功之臣賜姓爲覺羅,如覺羅納木泰(原姓舒穆祿)、覺羅吳拜(原姓瓜爾佳)等。

愛新覺羅,歷史上清朝皇室姓氏。“愛新”是滿語“黃金”的意思。作爲姓氏,發源地在寧古塔舊城東門外三裏。“愛新覺羅”這個姓氏是根據遠祖部族支系遠近劃分的。意思即爲愛新部族遠支。16世紀80年代,愛新覺羅氏還只是一個人數很少的家族,包括努爾哈

至新中國期間族人多將姓氏改爲漢姓, 如金、艾、趙、肇、羅、王等。

愛新覺羅氏後裔在全國分佈廣泛,據估計,如今愛新覺羅氏大致有30—40萬人。 現在其家族有的改爲"肇",有的爲"羅",有的爲"艾",有的爲"金"等等

愛新覺羅氏後人現在姓什麼 第3張

世系譜

在他們成爲中原的統治者前,皇室人士的名字都是任意改的。後來清聖祖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參考了漢人的命名方式,取名要跟輩分排行。最初的幾名兒子以“承”、“保”、“長”三字命名,後來固定用“胤”,孫輩用“弘”,曾孫用“永”。乾隆時,又根據他作的一首詩,定了後人用“永”、“綿”、“奕”、“載”。道光時定了“溥”、“毓”、“恆”、“啓”,咸豐時定“燾”、“闓”、“增”、“旗”。1938 年修續愛新覺羅氏宗譜的同時,溥儀又添了 12 個字,“敬志開瑞,錫英源盛,正兆懋祥”。

新覺羅,滿文書寫爲(如圖),拉丁文轉寫爲 Aisin Gioro ,是清朝皇室姓氏。滿語“愛新”是族名,“金”的意思。“覺羅”是姓氏,是以努爾哈赤祖先最初居住的地方“覺羅”(今黑龍江省伊蘭一帶)作爲姓氏,發源地在寧古塔舊城東門外三裏。“愛新覺羅”這一

家族龐大,爲了細分,乾隆開始定聖祖康熙帝開始以輩分排序的皇室子孫爲近支宗室,而康熙之前的則爲遠支宗室無需以輩分命名。由嘉慶開始,又規定三代以內同輩同一世系第二個字的部首要相同。例如咸豐帝叫奕詝,有同父異母兄弟奕訢,兩人名字的第二個字都是“言”部,但慶親王奕劻的則是“力”部。

有的 從20世紀30年代以來的近70年間,愛新覺羅家族流散各地,皇族身分已成了歷史,政府行爲的修譜已無可能,純正的血統已無保障,婚姻狀況也日趨複雜,幾乎沒有任何家譜問世,家族人口的統計已很困難。 不過,一種趨勢是很明顯的,愛新覺羅氏的

家族譜

按《滿洲氏族通譜》,努爾哈赤原本姓覺羅。

改姓金、王、孫、艾、羅、肇、範 大多都改性金 像臺灣馬英九的副手金溥聰就是一個例子 你那個說法沒有根據 所以錯

滿洲(通古斯)人根據中國百科全載,是蒙古人種的北極亞人種,與愛斯基摩人有親緣關係。葉赫那拉·根正(慈禧弟弟的孫子)郝曉輝在<

愛新覺羅現代名人 愛新覺羅·溥傑(1907年4月16日-1994年2月28日),滿族,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同母弟弟。生於北京清皇室醇親王府。愛新覺羅氏。其父醇親王載灃是光緒帝載湉之五弟,爲清末監國攝政王。末代皇帝溥儀爲其胞兄。第八屆全國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現在愛新覺羅姓什麼 還有這個人麼?

愛新覺羅現代名人

愛新覺羅·溥傑(1907年4月16日-1994年2月28日),滿族,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同母弟弟。生於北京清皇室醇親王府。愛新覺羅氏。其父醇親王載灃是光緒帝載湉之五弟,爲清末監國攝政王。末代皇帝溥儀爲其胞兄。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全國*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專員。

愛新覺羅·溥任,又名金友之,1918年9月生於北京什剎海北岸攝政王府。醇親王載灃之子愛新覺羅·溥任,宣統帝溥儀之弟。現在世   愛新覺羅·毓嶦,號君固,1923年10月10日生於大連。他的父親溥偉於清光緒年間承襲了恭親王爵。毓嶦在清皇室輩分的排列中屬於乾隆皇帝欽定的“永、綿、奕、載、溥、毓、恆、啓”中的“毓”字輩。1939年,毓嶦承襲了和碩恭親王爵位,他也是中國最後的恭親王。現在世   

愛新覺羅·毓宜,又名金婉如。女,滿族。1922年生,清慶親王奕劻之曾孫女,載振之孫女,東北奉系將領張作相之五兒媳。現爲天津市文史館書畫組成員、天津市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   

愛新覺羅·恆山   1954年生於瀋陽,現任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研究員、中國社會名人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名人藝術研究會企業名人委員會主任、遼寧大學客座教授、遼寧省藝術學院教授、瀋陽理工大學客座教授、瀋陽中山金石書畫會顧問,北京新時代國際傳媒廣告有限公司簽約畫家。   

愛新覺羅·恆鈦   1954年生於北京。畢業於內蒙古民族師範學院和中央美術學院。系清道光皇帝第五子敦親王奕宗後代。   

愛新覺羅·啓祥   1931年11月生於滿州里,滿族正黃旗人,字景輝,號長白臥龍居士,系清聖祖康熙皇帝十六子嗣、世7a64e58685e5aeb931333264656132襲和碩莊親王允祿之九世孫、同治輔國公載勳之四世孫、光緒鎮國將軍毓愍之孫、

愛新覺羅·恆錕之長子、即康熙帝十世孫。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特約顧問編委,中華人物大典,中華人物辭海,當代文化卷特約顧問編委,中韓文化藝術中心特聘美術師(教授)。

愛新覺羅·啓驤   字騰伯,生於一九三五年。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文史研究館館員。是清雍正第九代孫。   

愛新覺羅·毓震峯   1956年生於北京,滿族。清道光皇帝五世孫,著名書畫家愛新覺羅·溥佐之子。   

愛新覺羅·啓新   一九四二年生,北京人。清皇族後裔,現爲北京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墨林書畫院資深書畫家。其書法筆力遒勁,灑脫自然,深受業界人士的肯定和好評。其作品多次在國家、省市級美術展覽中獲獎並被相關藝術機構收藏。 .   

愛新覺羅·啓功,字元白,也作元伯,中國當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獻學家、書畫家、文物鑑定家、紅學家、詩人,國學大師。滿族,愛新覺羅氏,是清世宗(雍正)的第五子和親王弘晝的第八代孫。   

金溥聰   本名愛新覺羅·溥聰,臺灣*人物,中國國民黨中央祕書長。   

愛新覺羅·啓星   女,滿族,北京人,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民族電影委員會委員,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本科畢業,文學學士學位。拍攝《康定情歌》、《濠情歲月》、《尋找劉三姐》等十幾部電影作品,榮獲第二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新人獎,第六屆中美電影節“金天使”年度傑出新秀獎,首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提名獎,第十二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金鳳凰”新人獎。   

愛新覺羅·恆瑩,又名熙瑩,男,滿族,1955年1月生,長春市人,中國*黨員,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物理系。 1978年起任物理課和計算機課教師。1985年評聘爲講師,1992年評聘爲副教授,1998年評聘爲教授。1982年起歷任計算機教研室主任、計算中心(電教中心)主任、基礎課部副主任,1988年任教務處處長,1994年任副校長,1998年任長春工業高等專科學校校長;2000年5月任長春工程學院副院長,2006年1月任長春工業大學副校長。現協助校長主管學科建設、研究生教學、國際交流與合作、計算機信息網絡中心和繼續教育(*教育)等工作。

現在姓愛新覺羅的人是不是都是皇室的後人啊?

嗯,可以這樣說。

愛新覺羅是清朝國姓,但是在滿文資料中很少使用這個名稱,如《滿文老檔》和《滿洲實錄》中,愛新覺羅一共只出現過三次。文獻上,對於其姓氏的起源的各種說法,經常自相沖突,學者一般相信,這個姓氏是由清朝皇室創造,用來塑造其地位。[2]

愛新覺羅,是清朝皇室姓氏。滿語“愛新”爲金的意思。常見說法稱“覺羅”爲姓的意思,但實際上滿語中“姓氏”一詞原文爲hala(漢語哈喇、哈拉),gioro爲首領之意。滿洲姓氏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是姓(哈拉),一部分是基於血緣宗親關係的族名(穆昆)。愛新覺羅一姓中,覺羅爲姓,愛新是族名,兩者的關係類似漢族中某姓和某家族的關係(張姓與桐城張氏,翁姓與常熟翁氏等)。除愛新覺羅外,覺羅這一姓氏還有伊爾根覺羅、舒舒覺羅、通顏覺羅等分支,都源於同一始祖。因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建立後金,該族遂成望族,以全稱相稱,“愛新”遂變爲姓氏的一部分。如同那拉氏有葉赫那拉、烏拉那拉、輝發那拉等分支(葉赫、烏拉均爲地名),瓜爾佳7a6431333363353833氏有蘇完尼瓜爾佳、安圖瓜爾佳等分支一樣。

清朝統治者將愛新覺羅氏分爲宗室和覺羅,以示血緣遠近區別,同時將一些有功之臣賜姓爲覺羅,如覺羅納木泰(原姓舒穆祿)、覺羅吳拜(原姓瓜爾佳)等。清朝滅亡以後族人多改漢姓,如安、廖、曾、金、王、孫、艾、羅、肇、範、關、鄂、趙等。而愛新覺羅就改成了金,也有一些人改姓肇。覺羅一詞在女真語裏是“遠方”的意思,後來,就演變成了遠支,與宗室(uksun)區分開來,比如滿語裏外祖父(goro mafa)外祖母(goro mama)外孫(goro omolo),覺羅其實就是遠支的意思。覺羅後來發展成爲一個姓gioro。

愛新覺羅氏族的來源有多種說法,上文也有說法說來自滿語的“遠支”。但其來源與歷史上的漢人政權無關。有敘述說是來源自宋趙氏,但此說法爲謬誤。趙字按照反切爲“治小切”,爲澄母字,中古漢語讀音爲d或 t ,而覺羅在滿語讀gioro,輔音爲g,與之無關。且清代時候的漢語“覺羅”讀音和“趙”已相去甚遠,不可能攀上關係。更何況若欲攀關係,早就自改姓爲“趙”,而不會弄一個讀音相去甚遠的滿語讀音。

此引一中古音查詢器,可查詢漢學家調查的中古漢語讀音(爲從隋唐到宋的讀音),可自行查詢。

(轉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NWfoqUHqdF5dJC4u_lD2PDRKu6pc0cEM4M3PeqMOXDi9tyorR_Jp48_0Teuxgq6JriiNQupu0EdcF6vRR4Hg6XVQyoj5l3Ya-J4ECp_saoQJvrTdJSZH6mnKInUs4xC1)

愛新覺羅家族的子孫現在還有多少?都在做什麼

現如今,姓愛新覺羅的人已經高達30~40萬。16世紀80年代,愛新覺羅氏還只是一個人數很少的家族,包括努爾哈赤的六祖以及他們22個兒子所組成的家庭。自努爾哈赤建立後金起,到末代皇帝溥儀清朝滅亡止,後金、清朝一共存在296年,經歷了11代12位皇帝。

在這近3個世紀中,後金、清朝的皇帝,擁有衆多的后妃,他們的子孫也擁有遠超過常人妻室的妃妾,加上中國崇尚多子多孫的古老傳統習俗,因而愛新覺羅家族子孫繁衍十分迅速。

當今滿清皇室後裔有的對皇族後裔的身份避而不談,例如大書法家啓功,也有的人對皇族後裔的身份爲榮,例如女畫家愛新覺羅·毓崌。清朝滅亡之後,爲了避免被歧視,愛新覺羅氏後代紛紛改漢姓,多數改姓金,少數改姓肇。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四個皇帝均無子嗣,因此如今的愛新覺羅後裔應爲道光後代。

有個特別的現象,愛新覺羅後代職業多爲書畫家,藝術造詣極高,據統計有100多位書畫名家。當代著名書法家啓功先生就是代表。啓功,本姓愛新覺羅,是雍正帝九世孫,他的高祖父是乾隆皇帝同父異母的弟弟弘晝,即和親王,也就是說啓功是和親王一支。

但啓功先生卻從來不承認自己姓愛新覺羅,只說姓啓名功,有人曾給他寫信“愛新覺羅啓功”收,他連看都不看拒收。

擴展資料

愛新覺羅的歷史普查

後金入關前,在第2代皇太極時期,皇族成員約有100人;到第3代順治時期,皇族成員是419人;到第4代康熙時期,皇族成員約有490人;到第5代雍正時期,皇族成員已超過1000人;到第7代嘉慶時期,皇族已近4700人;清朝滅亡以後,到20世紀30年代,皇族後裔已達2萬人。

1936出版的《愛新覺羅宗譜》,收集了這個家族幾百年來的世襲繁衍材料。自16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30年代,努爾哈赤這一支系的後裔,僅男性就有近3.4萬多人,整個宗室的後裔有4.6萬多人,還有覺羅系統的後裔計3.4萬多人,合計有8萬多人,而這還僅僅是男性。

如按皇子與皇女的比例來計算的話,那麼,愛新覺羅家族在3個多世紀中,宗室的後裔有 8萬多人,覺羅的後裔有近6萬人,整個愛新覺羅家族計有後裔近14萬人。這近300年的時間,愛新覺羅家族,由於處於一個擁有特權的時期,子孫繁衍的速度是很快的。

從20世紀30年代以來的近70年間,愛新覺羅家族流散各地,皇族身份已成了歷史,政府行爲的修譜已無可能,純正的血統已無保障,婚姻狀況也日趨複雜,幾乎沒有任何家譜問世,家族人口的統計已很困難。

但1937年之前康德僞皇帝在僞滿洲國最後一次整體的修繕了家族譜系,所有宗室、覺羅都羅列其上,現存中國國家圖書館。後愛新覺羅密雅納支派根據原先存留下來的碟譜和東北遼中新民地區的情況又由家族族長帶領修繕了譜系,《愛新覺羅宗譜密雅納支》 每十年系統修訂一次,已經成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366303836爲定規。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愛新覺羅

鳳凰網清朝滅亡後,愛新覺羅後代都去哪兒了?

溥儀後人姓什麼

姓“愛新覺羅”。

溥儀,是清朝第十二個皇帝,(由於清朝是從皇太極開始算起的,努爾哈赤的時候是後金)、入關後的第十任皇帝;也是中國的末代皇帝。通稱宣統皇帝,也被尊爲清遜帝。字浩然,取自孟子“吾善養吾浩然之氣”之意。

醇親王奕譞(道光帝第七子,咸豐帝之弟醇賢親王)之孫、載灃(第二代醇親王)長子,母親蘇完瓜爾佳·幼蘭(榮祿之女)。光緒(溥儀的伯父)死後繼位,是清朝的末代傀儡皇帝。後經日本帝國扶持建立僞滿洲國當皇帝,但實際上只不過是日本人的一個傀儡和侵略中國的工具。抗戰結束後被判決有期徒刑1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獲釋並經過改造成爲新公民,著作有《我的前半生》等作品,是重要的史料。後因患腎癌而去世,享年62歲。火葬後骨灰安放於北京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431343132八寶山*公墓側室,時任總理周恩來指示移放於正室,後又移葬華龍皇家陵園。

擴展資料:

軼事典故

復辟名詞

*六年(1917年),張勳率兵入京,溥儀第二次登基當皇帝,是爲溥儀復辟或宣統復辟。這年爲丁巳年,史稱“丁巳復辟”。

但是,歷史教科書及論著文章稱作“張勳復辟”,這很值得商榷。“復辟”二字:“復”,《史記·平原君列傳》:“三去相,三複位。”其意思是恢復;“闢”,《爾雅·釋詁》:“闢,君也。”其意思是君位。

“復”與“闢”兩個字合起來的意思,就是恢復君位或恢復帝位。這次宣統復辟,是由張勳統兵進京,扶持溥儀重新恢復皇位。張勳何許人也?張勳僅是一個長江巡閱使、安徽督軍,相當於省軍區司令。許多書文稱“張勳復辟”,其有何“闢”之可“復”?實際上是張勳兵變,溥儀復辟或宣統復辟,而不是張勳復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愛新覺羅·溥儀

鮮爲人知:清朝滅亡後的愛新覺羅氏後代改成了什麼漢姓

清朝的宗室按照嫡抄親疏有着嚴格的劃分,規定以黃帶子和紅帶子爲分辨的標誌。黃帶子是努爾哈赤的後代,屬近支,稱宗室;紅帶子是努爾哈赤父親的兄弟的後代,屬遠支,稱覺羅。黃帶子是正宗的皇室宗親,衣服上要系黃帶子,紅帶子血緣相對遠了一些,覺羅衣服上要系紅帶子,旁人一眼便知身份。黃帶子並非終身,電視劇中會有某位宗室成員犯了錯誤被革去黃帶子貶爲庶民的情節,便襲是如此。 “愛新”在滿語中是“金子”的意思,因此,清朝滅亡之後,爲了避免被歧視,愛新覺羅氏後代紛紛改漢姓,多數改姓金,少數改姓肇。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四個皇帝均無子嗣,因此如今的愛新覺羅後裔應爲道光後代。

有個特別的現象,愛新覺羅後代職業多爲書畫家,藝術造詣極高,據統計有100多位書zd畫名家。當代著名書法家啓功先生就是代表。啓功,本姓愛新覺羅,是雍正帝九世孫,他的高祖父是乾隆皇帝同父異母的弟弟弘晝,即和親王,也就是說啓功是和親王一支。

標籤:後人 愛新覺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