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生活常識 > 

龍舟的起源和來歷

龍舟的起源和來歷

龍舟,是端午節競渡用的龍形船。而划龍舟,是漢族傳統節日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卻不見其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人們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而這競渡之習,也逐漸盛行於吳國、越國、楚國。

賽龍舟是漢族傳統節日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江浙地區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龍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逝世,便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習俗,也是漢族龍圖騰文化的代表之一。

龍舟是船上畫着龍的形狀或做成龍的形狀的船,扒龍舟分爲起龍、游龍、競賽、收龍等幾個環節。扒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是一種多人集體划槳競賽,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現流行於中國及世界上一些國家與地區。

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比賽是在規定距離內,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後決定名次。我國各族的龍舟賽略有不同。漢族多在每年“端午節”舉行,船長一般爲20—30米,每艘船上約30名水手。苗族是在每年5月24日至27日的“龍船節”舉行,船長約20米,寬1米,由三根直而粗的杉樹挖成槽形,捆綁而成,中間是母船,兩邊爲子船,每艘船上有38名水手,有一長者任鼓頭,一名男扮女裝的小孩任鼓手。比賽時,炮聲響處,各水手即按鑼鼓節拍划槳前進。

標籤:起源 龍舟 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