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生活常識 > 

描寫立秋時節秋意漸起的詩詞

描寫立秋時節秋意漸起的詩詞

立秋的詩句唯美 描寫立秋時節秋意漸起的詩詞

《立秋前一日覽鏡》

唐代: 李益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

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

賞析:

失志不遇的悲哀,莫過於年華蹉跎而志業無成,乃至無望。如果認定無望,反而轉向超脫,看破紅塵。在封建士人中,多數是明知無望,卻仍抱希望,依舊奔波仕途,甘受淪落苦楚。李益這詩即作是想,懷此情。

第二天立秋,第一天照鏡子,不言而喻,有悲秋的意味。詩人看見自己兩鬢花白如雪,蒼老了。但他不驚不悲,而是平靜淡漠,甚至有點調侃自嘲。鏡中的面容,畢竟只表現過去的經歷,是已知的體驗。他覺得自己活着,這就夠了,身外一切往事都可以一筆勾銷,無須多想,不必煩惱,就讓它留在鏡子裏。但是,鏡外的詩人要面對第二天,走向前途,不知該怎麼辦。他覺得後一天恰同前一日。過去無成而無得,將來正可無求而無失。何況時光無情,次日立秋,秋風一起,萬物凋零,自己的命運也如此,不容超脫,無從選擇,只有在此華髮之年,懷着一顆被失望涼卻的心,去面對肅殺的秋風,接受凋零的前途。這自覺的無望,使他從悲哀而淡漠,變得異常冷靜而清醒,雖未絕望,卻趨無謂,置一生辛酸於身外,有無限苦澀在言表。這就是此詩中詩人的情懷。

《木蘭花慢·立秋夜雨送樑汾南行》

清代: 納蘭性德

盼銀河迢遞,驚入夜,轉清商。乍西園蝴蝶,輕翻麝粉,暗惹蜂黃。炎涼。等閒瞥眼,甚絲絲、點點攪柔腸。應是登臨送客,別離滋味重嘗。

疑將。水墨畫疏窗,孤影淡瀟湘。倩一葉高梧,半條殘燭、做盡商量。荷裳。被風暗剪,問今宵、誰與蓋鴛鴦。從此羈愁萬疊,夢迴分付啼螿。

賞析:

全篇都圍繞着“立秋”和“夜雨”展開,從景物着手,用景物烘托,營造離別的氛圍,悲涼悽切之情更爲細密深透。

《舟中立秋》

清代: 施閏章

垂老畏聞秋,年光逐水流。

陰雲沉岸草,急雨亂灘舟。

時事詩書拙,軍儲嶺海愁。

洊飢今有歲,倚棹望西疇。

賞析:

秋天是草木凋零的季節.相對於人生來說,又象徵着壯盛之期的逝去,垂老之年的到來。所以儘管秋光也很美,卻很少有入能像唐人劉禹錫那樣豪邁高唱: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康熙三、四年間,擔任“江西參議”而分守“湖西道”的施閏章年交四十七、八,正將進入老年之期。“頃年在官,引疾不許”,在這樣的年齡遇上陰沉的“立秋”天氣,自不免要悚然畏警了:回想當年來到臨江府,芷是東風駘蕩的春日。倘說那時還曾滿懷ff春風騎馬到江城,正值繁花照眼弱”的由衷喜悅和勤於民事的幾多熱望的話;那麼秋風數度,當詩人又在“蕭水、章門三日路”的公務往返中迎來衰颯秋日的時候,卻再沒有多少令他欣慰的事了——歲月蹉跎,年光如流,壯盛有爲的四年多,就這樣,逐水”逝去。眼看就要臨近老年,怎能不感到深深的悵惘?此詩開篇以“垂老”映對“秋”節,引出“年光一逝去的幽幽慨嘆,正表現着許多仕人步入衰秋時共有的苦澀之情。

《初秋行圃》

宋代: 楊萬里

落日無情最有情,遍催萬樹暮蟬鳴。

聽來咫尺無尋處,尋到旁邊卻不聲。

賞析:

這是以田園生活爲題材的古詩。它以描寫蟬爲目的,詩人楊萬里寫落日催暮蟬,蟬鳴聲此起彼伏的情景,也寫了聞蟬尋聲,蟬兒閉口的情形,整首詩通俗易懂、真切傳神、趣味橫生。雖是即景寫景,卻亦具有一番清新別緻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