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生活常識 > 

四月八日的節日和風俗

四月八日的節日和風俗

四月八是哪個民族的傳統節日 四月八日的節日和風俗

四月八是苗族、布依族、侗族、瑤族、壯族、彝族、土家族、仡佬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舉辦時間是在農曆四月初八。在這一天人們會舉行各種歡慶儀式,雖然各地節日內容不盡相同,主要與農事有關,不僅表達豐收的喜悅,還促進了民族間的文化交流。

苗族四月八介紹

苗族四月八節是苗族人民聚會歡慶的重大節日,中國苗族地區都十分盛行。源於苗族祭祀活動,祭天地、祭祖先、祭英雄、祭神靈。隨着時代的變遷,節日活動逐步加進了歌舞表演及人情交流,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四月八”這一天,成千上萬的苗族男女都要穿上節日盛裝,從四面八方涌入歌場周圍對唱苗歌。苗族四月八節體現了苗族的宗教文化信仰特點,對研究苗族的歷史、民俗具有重大的價值,是湘、鄂、渝、黔等省市苗族、侗族、瑤族,多民族的大聚會。

四月八的傳說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苗族先祖們爲了紀念苗族英雄,在四月八這一天苗族子孫們都要穿着盛裝,揹着蘆笙,帶着各色糯米飯和其他食品,成羣結隊,來到埋葬苗族英雄的嘉壩西(今貴陽噴水池一帶),唱歌跳舞,以示敬仰,久而久之,“四月八”成爲貴陽苗族同胞的傳統節日,也成爲其他民族踊躍參加的節日。1987年5月3日,國家民委認定“四月八”爲苗族傳統節日。

農曆四月初八有什麼風俗

1、浴佛

相傳農曆四月八日爲釋迎牟尼的生日,此日僧尼皆香花燈燭,將銅佛放於水中,進行浴佛,普羅大衆則爭舍財錢、放生、求子,祈求佛祖保佑,各地佛寺舉行佛誕進香。

2、齋會

齋會,又名吃齋會、善會。由寺廟僧人召集,請善男信女在農曆四月八日赴會,唸佛經、吃齋,因爲與會者要吃飯,須交“會印錢”。飯菜有面條、蔬菜和酒等。還有一種烏飯,方法是以烏菜水泡米,蒸出後爲烏米飯。這種食品本是敬佛供品,後來演化爲浴佛節的飲食。在浴佛節期間,人們還要討浴佛水,以得佛祖庇佑。

3、放生

佛教主張不殺生,在浴佛節期間有放生的習俗。放生來源早在宋代已有記載。《武林舊事》中說:“四月八日爲佛誕日,諸寺院各有浴佛會,僧尼輩競以小盆貯銅像,浸以糖水,覆以花棚,饒錢交迎,編往邸第富室,以小構澆灌,在求施利。是日西湖作放生會,舟揖甚盛飛略如春時小舟,競買龜魚螺蚌放生。”古代有承美放生傳說,民間有玳瑁放生等。放生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4、結緣

結緣是以施捨的形式,祈求締結世之緣。是浴佛節對於男女來說很重要的一個活動。何謂“舍豆結緣”?因佛祖認爲人與人之間的相識是前世就已結下緣分,俗語就有“有緣千里來相會”之說。又因黃豆是圓的,圓與緣諧音就以圓結緣。民間有舍豆結緣,寺院、宮廷也不例外。宮中要煮青豆,分賜宮女內監及內廷大臣,稱做“吃緣豆”。

5、求子

人們總想把自己的願望藉助特別的日子,乞求它的實現,在浴佛節向觀音求子,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山東聊城地區有觀音廟,神案前擺着許多小泥娃,都是清一色的男孩,或坐、或爬、或舞。四月八日這天,不育婦女多去拜觀音和送生娘娘,討一個泥娃娃,以紅線繩套住脖子,號稱拴娃娃,甚至還有的以水服下,認爲這樣能懷孕生子。泰山除供碧霞元君外,還盛行押子,即在樹上押一石,拴紅線,以求吉利得子。《吉林奇俗談》中說:“吉地白山四月二十四日開廟會,求嗣者詣觀音閣,於蓮花座下竊取紙糊童子一,歸家後置褥底,俗謂夢能可操勝券。”

6、行像

在佛寺,“行像”是浴佛節最熱鬧的活動。所謂“行像”,就是在城市的街衙大道上用裝飾華美的車載着佛像,以歌舞伎樂爲行像的前導巡行,這是一種類似遊行的盛大慶祝活動,只限於巡行城中主要商業大街。

其熱烈歡樂的氛圍同“與民同樂”的根本精神是相同的。每逢佛誕日,寺中僧衆可以在漫長而枯燥、單調的修行生活中,藉機放鬆一下,充分領略人世生活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