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生活常識 > 

父母的由來

中國對父母的傳統稱謂是“爹孃”,“爸媽”的稱謂雖然出現的早,但是使用的並不廣泛。“爸媽”的廣泛使用要到明清之後。“爸爸”一詞來源於回族語,大概唐朝時期傳入,《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中的主人公名爲阿里,“巴巴”則是對老年男子的尊稱,後來演變爲父親的含義。古壯文中也有“巴巴”,又寫作“八八”,也是父親的意思。唐朝早期稱呼爸爸爲“哥哥”,比如唐玄宗李隆基就稱呼他爸爸睿宗李旦爲“四哥”。南北朝時期則稱爲“爺”,《木蘭詩》裏“爺孃聞女來”是爲明證。也有說先秦即有“爸”字,比“父親”一詞更古老。但是爸爸一詞的使用則很晚,大概要到明朝末年才大量出現。將爸爸呼爲“哥哥”或“歌歌”,據說是由少數民族“長兄爲父”的習俗演變而來。後來傳入中原地區,但是應用的時間並不很廣,唐朝以前及以後都比較少見。“媽”字見於《爾雅》,說明先秦時代就有“媽”字,意思就是母親。但是它的廣泛使用,還要到宋朝以後。在“媽媽”一詞不常用的年代,大家通常稱呼母親爲“娘”。

父母的由來

“椿萱”是父母的代稱。“椿”爲一種喬木,“萱”爲一種花,橙紅色或黃紅色。一般稱父親爲“椿庭”,稱母親爲“萱堂”。椿是一種多年生落葉喬木,古代傳說大椿長壽,莊子曾經說過“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爲春,八千歲爲秋”,可見它有多麼長壽。因此古人就把它拿來比喻父親,盼望父親像大椿一樣長生不老。後來爲一切男性長輩祝壽,都尊稱對方爲“椿壽”。又因爲當年孔子的兒子孔鯉怕打擾父親思考問題,“趨庭而過”,快步走過自家的庭院,因此古人就把“椿”和“庭”合起來稱“椿庭”,稱父親爲“椿庭”。古人不單獨把父親稱爲“椿”,那畢竟是一棵樹,而是稱爲“椿庭”。將“椿”、“萱”合稱“椿萱”即代指父母,父母都健在稱爲“椿萱並茂”,前引“堂上椿萱雪滿頭”的詩句就是形容父母都老了,頭髮都白了。

標籤:父母 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