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生活常識 > 

立春在春節前代表什麼

立春在春節前代表什麼

立春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春分後,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華中有“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的農諺。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氣溫則繼續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這段時期上升得快。3月下旬平均氣溫華南北部多爲13℃至15℃,華南南部多爲15℃至16℃。高原大部分地區已經雪融冰消,旬平均氣溫約5℃至10℃。

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等河谷地區氣溫最高,平均已達18℃至20℃左右。南方除了邊緣山區以外,平均七、八年日平均氣溫穩定上升到12℃以上,有利於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種,植樹造林也非常適宜。但是,春分前後華南常常有一次較強的冷空氣入侵,氣溫顯著下降,最低氣溫可低至5℃以下。有時還有小股冷空氣接踵而至,形成持續數天低溫陰雨,對農業生產不利。根據這個特點,應充分利用天氣預報,抓住冷尾暖頭適時播種。

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自古以來立春就是一個重大節日,叫春節(到民國後被易名)。中國自官方到民間都極爲重視,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曆史。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回來之後,要賞賜羣臣,佈德令以施惠兆民。這種活動影響到庶民,使之成爲後來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動。

立春在春節前代表什麼

立春在春節前爲“無春年”,一年中如果有兩個立春,則稱爲“雙春年”。按照民間說法,立春在春節後比較好。

“雙春”和“無春”都是陽曆和陰曆之間必須“置正”安排的結果。陽曆根據太陽運行規律制定,而陰曆則按月亮的盈虧變化來制定。陰曆一個月的周期是29或30天,年的長短只是月的整倍數,與寒暑和節氣都沒有關係。它的一年中,不可能出現“雙春”、“盲年”。

二十四節氣,又按照月亮的運行分爲月。陰曆小月、大月12個加起來,只有354——355天,個別年份只有353天。與陽曆相比,相差約11天。爲了解決陰陽合曆的時間差問題,古人採取設“閏月”的辦法進行處置:若干年中就有一年是十三個月。21世紀從商代的甲骨中還可以看到“十三月”的記載,就是設閏的明證。因此每19年就有7個閏月,而“無春”或者“雙春”也是人爲安排的結果,與運勢什麼的都無關。

古代以農爲本,立春爲一年農事之始,是重要的節日,傳統上從皇宮到地方都要舉行“勸耕”儀式,不少地方至今還遺留“舞春牛”的習俗。傳統上,農民認爲這一日的天氣如何,也關係到一年農業的發展。在中國不少地方都有相關的民謠,認爲立春那一天天氣好,則一年都農事昌盛;而這天天氣陰暗,則這一年不能五穀豐登。可見立春這一節氣的受重視程度。而且古人也常常將立春與生育聯繫在一起,這或許正是一年中“無春”讓人覺得不吉祥,或者“雙春”讓人覺得尤其幸運的原因。

過去的不少說法以及傳統習俗,都是因爲處在農耕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與祭神有關。而隨着生產力水平的發展,即使是祭神如今也更多地增加了娛樂成分,至於“雙春吉祥”、“無春不利嫁娶”的傳統說法,既無科學根據,也沒有統計學的意義,是迷信說法,大可不必當真。

立春的氣候變化

立春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風和日暖、鳥語花香,也意味着萬物生長、春耕播種,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在氣候學中,春季是指候(約5天爲一候)平均氣溫10℃至22℃的時段。時至立春,人們明顯地感覺到白晝長了,太陽暖了。氣溫、日照、降雨,這時常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上升或增多。

立春節氣,東亞南支西風急流已開始減弱,隆冬氣候已快要結束。但北支西風急流強度和位置基本沒有變化,蒙古冷高壓和阿留申低壓仍然比較強大,大風降溫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氣。但在強冷空氣影響的間隙期,偏南風頻數增加,並伴有明顯的氣溫回升過程。

標籤:立春 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