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生活常識 > 

彝族有哪些節日

彝族節日有1、火把節火把節是彝族的隆重節日,除富寧縣木央一帶白倮人外,境內各地彝族均隆重慶祝,以

現在很多漢人很喜歡少數民族的節日,那麼今天爲大家講講彝族有什麼節日,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節日

火把節

火把節——彝族的狂歡節:"火把節"一般在農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晚上舉行,是彝族盛大的節日。屆時要殺牛、殺羊,祭獻祖先,有的地區也祭土主,相互宴飲,吃坨坨肉,共祝五穀豐登。火把節一般歡度3天,頭一天全家歡聚,後2天舉辦摔跤、賽馬、鬥牛、競舟、拔河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然後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徹夜狂歡。

1、火把節火把節是彝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在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節傳說古時撒尼(彝族支系)

彝族有哪些節日

彝族年

 

火把節”是彝族地區最普遍而又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一般多在每年夏曆的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貴州彝族地區也

彝族年,彝語稱爲“庫斯”,“庫”即年、“斯”即新,意思是新年,是大小涼山彝族傳統的祭祀兼慶賀性節日。“庫斯”一般選定在農曆10月,莊稼收割完畢的季節。彝族年爲3天。彝族年的頭夜叫“覺羅基”,過年第一天叫“庫斯”,第二天叫“朵博”,第三天叫“阿普機”。

彝族的節日主要有“火把節”、“彝族年”、“拜本主會”、“密枝節”、“跳歌節”等。“火把節”是彝族地區

 

火把節”是彝族地區最普遍而又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一般多在每年夏曆的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貴州彝族地區也

彝族有哪些節日 第2張

賽裝節

賽裝節——彝族少女的時裝表演:楚雄彝州有兩個地方有賽裝節。一個是永仁縣直苴村的賽裝節,時間爲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一個是大姚縣三臺鄉的賽裝節,時間爲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

1、阿嚕“姑娘節”傳說很久以前啊嚕人住在原始叢林,常受到野獸和外族的侵略,所以啊嚕男人常年寨子邊緣

彝族有哪些節日 第3張

密枝節

密枝節也叫“祭密枝”。彝族民間傳統節日。密枝節 流行於滇南彝族地區,特別是石林的彝族撒尼人的重要祭祀性節日之一,一般在農曆十一月的頭一個屬鼠日到屬馬日舉行,歷時七天。節日前一天,民間祭祀神職人員要把密林中的祭祀場地打掃乾淨,在神樹下佈置好神壇和神門。節日的第一天,天剛亮,祭祀人員在總管見集中,然後相司扛一根竹竿在前面領路,畢摩搖着神鈴跟在其後,大隊人員攜帶傢什、食物,趕着牲畜走在最後。進入密林中的祭祀場地後,人們開始忙碌起來,有的殺牲,有的燒火做飯……飯前舉行祭神儀式,祭祀以村寨爲單位,人們跪在神壇前,由畢摩唸經祈求神靈保佑寨子裏的人平安。祭拜神靈後,人們要吃祭飯。下午,在林中摔跤娛神。晚飯後,與神靈道別而歸。在七天的祭祀活動中,人們不下地幹活,男子可以上山打獵,婦女在家做針線活。第一天的祭祀最隆重。

火把節:彝族最盛大的節日是“火把節”,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舉行。關於火把節的傳說很多,其中有一個故事

彝族有哪些節日 第4張

補年節

居住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的彝族居民,在新年後的農曆二月初十和十一,還要過一次年節,彝語稱這個節爲“麻龍火”。在祭祀活動中,以祭龍規模最大。祭龍選在二、三、四月中的一個龍日,以村寨爲單位每人自帶一碗米、一小塊鹽,由老人備香火,在龍樹下集體祭祀;雲南彝族則選擇正月的第一個龍日進行祭龍,祭祀後大家席地而坐,不分長幼,飯自帶,肉共食,是一種大規模的集會。

彝族宗教具有濃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是萬物有靈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對

彝族有哪些節日 第5張

啞巴節

啞巴節是雲南祥雲彝族獨有節日,已有上千年的歷史,2009年9月,被列入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白天大擺宴席,祭拜“九龍三象”,祈求一年風調雨順、清吉平安。晚上則燒起篝火,彈起三絃唱起歌,吹起蘆笙跳起舞,慶祝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家和業興。正月初八的啞巴節,屋架上扎滿青松,屋頂上架上“龍頭”。畫臉文身的“啞巴”和身着盛裝的彝家人打跳、祭拜等,直至送龍上天、普天同慶,祝願彝家年年吉祥、歲歲平安。

彝族的節日主要有“火把節”、“彝族年” 、“拜本主會”、“密枝節” 、“跳歌節”等。“火把節”

彝族有哪些節日 第6張

姑娘節

 

火把節”是彝族地區最普遍而又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一般多在每年夏曆的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貴州彝族地區也

“姑娘節”是彝族阿魯人的情人節,時間爲每年春節後的第一個屬牛日,是紅河州金平縣彝族支系阿魯人的傳統節日“阿卑節”。“阿卑”爲彝語,系“姑娘”之意,“阿卑節”即“姑娘節”。節日當天,阿魯山寨的男人們宰殺豬、牛、雞、鴨來備辦豐盛的晚餐慰勞姑娘們,還爲姑娘們縫製新衣服、繡花腰、洗衣服。身着盛裝的姑娘們盪鞦韆、打磨秋、背確頭(陀螺)、射弩、跳樂作舞,盡情玩樂。

1、火炬節火炬節 - 彝族狂歡節:“火炬節”通常在農曆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舉行。這是彝族的盛大節日。

姑娘節是姑娘們擇偶的佳日。姑娘一旦中意小夥子,便主動去拉小夥子的手跳舞,邊跳邊談,跳到一定的時候姑娘便邀小夥子到野外談情說愛或商定約會的日子。阿魯山寨的不少家庭都是靠姑娘節牽線搭橋組建成的。

1、火把節火把節是彝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在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節傳說古時撒尼(彝族支系)

 

火把節”是彝族地區最普遍而又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一般多在每年夏曆的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貴州彝族地區也

彝族有哪些節日 第7張

插花節

 

火把節”是彝族地區最普遍而又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一般多在每年夏曆的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貴州彝族地區也

插花節是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曇華山地區彝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二月初八,整個曇華山的彝族兒女都要採回鮮紅的馬纓花,穿上節日的盛裝,來紀念一位美麗的姑娘。

彝族的節日節慶是各地彝族生活方式和習俗的集中表現。有以農業生產爲主的農事節慶;有以祭祀神靈、祖先

相傳很久以前,惡魔殘害百姓,無惡不作。彝家美麗的少女爲救百姓,捨身爲民,將一朵巨毒的馬纓花放在酒中,與惡魔同歸於盡,使山寨得到安寧,而姑娘的鮮血即灑在馬纓花上,從此曇華山的馬纓花變得火紅。人們爲懷念這個美麗的少女,就在每年的農曆二月初八這天採回鮮紅的馬纓花,戴在頭上,掛在門上,綁在農具上,插在田間地頭,以示吉祥如意,祈禱來年家宅平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尤其是姑娘們,更是要用最鮮豔的山花精心裝飾自己的閨房––―小木樓,寄託對美好愛情的嚮往。

1、阿嚕“姑娘節”傳說很久以前啊嚕人住在原始叢林,常受到野獸和外族的侵略,所以啊嚕男人常年寨子邊緣

 

火把節”是彝族地區最普遍而又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一般多在每年夏曆的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貴州彝族地區也

彝族有哪些節日 第8張

阿依蒙格

“阿依蒙格”是峨邊彝族的兒童節,彝語“阿依蒙格”翻譯成漢語爲兒童們的聚會之意,是以兒童和嬰幼兒爲主體,一般以村寨爲單位組織,以驅趕神鬼爲目的,祈求消災祝福的一種彝族團體性民間祭祀活動。彝族傳統認爲春天是多種疾病易發和傳播的季節,因此,在每年春節以後到春播開始之前,彝族人都要舉辦隆重的“阿依蒙格”活動。推選出吉日“史諾”後,通知各家各戶做好準備,待“史諾”這天,大家聚集在一起喝酒、品嚐美食、舉行活動。

彝族宗教具有濃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是萬物有靈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對

彝族有哪些節日 第9張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彝族有什麼重要的節日?

彝族節日有

1、火把節

火把節是彝族的隆重節日,除富寧縣木央一帶白倮人外,境內各地彝族均隆重慶祝,以至傳至漢族。據彝族太陽曆說法,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太陽在運行軌道上最正的一天,正午時太陽射到人身上看不到自己的影子,所以把這天當作喜慶的日子。

2、花臉節

花臉節流傳於丘北縣境內,於每年農曆二月初八舉行,歷時3天。節日期間,凡彝家村寨男女青年均歡聚一堂,殺豬宰雞,備辦酒肉飯菜,先敬神靈,再以最好的酒肉請老人先吃,爾後衆人才團團圍坐,互相敬酒、吃肉。

飯後,就到村頭寨尾,用墨汁、鍋煙灰互相抹臉,一直抹到滿臉滿身見黑,笑夠累夠方休。花臉節即由此得名。

3、草馬節

草馬節流傳於阿扎支系。阿扎十分敬重陪伴自己祖先尋路長途跋涉遷徙的役馬,並祈求保護莊稼,每年舊曆八月選屬馬或屬鼠日過草馬節。相鄰村寨不選同一天,便於互相走親串戚,相互祝賀節日。這天家家做草馬,插上各色野花,打扮成五顏六色的駿馬。

4、二月八節

每年農曆二月初八日是巍山彝族人民的年節,節日隆重而熱烈。各村寨都要舉行活動,其中“柵大路”、“祭密枯”是共同的活動。這天,各村寨都要砍些樹枝把進入村寨的各條路口封柵起來,不準外人進入村寨。祭密枯活動在本民族內舉行,並且不準婦女參加。

5、沙戶比節

“沙戶比”爲巍山彝語,意爲“嘗新麥”,時間在農曆四月中旬。節日這天,家家戶戶用新麥面和糯米e5a48de588b67a6431333431376663舂餈耙,蘸蜂蜜敬祖,請親戚朋友嘗新,慶賀小春豐收。這一天,嫁出去的女兒要帶上餈耙等禮物回孃家探親。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彝族

彝族有什麼傳統節日

1、火炬節

火炬節 - 彝族狂歡節:“火炬節”通常在農曆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舉行。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1333431346339這是彝族的盛大節日。那時,要殺牛,殺羊,犧牲祖先,還有一些地方也要犧牲地主,互相盛宴,吃肉,並希望收穫糧食。

火炬節通常慶祝3天。整個家庭在第一天聚集,在2天后,舉行各種活動,如摔跤,賽馬,鬥牛,比賽和拔河比賽。然後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並陶醉在夜晚。

2、彝族年份

在彝族,這句諺語被稱爲“庫斯”,“庫”是年,而“斯”是新的,意思是新的一年。這是涼山彝族的傳統儀式和慶典節日。 “庫斯”通常選自農曆10月,即收穫作物的季節。彝族年份爲3天。

彝族的第一個晚上叫做“焦羅基”,春節的第一天叫“庫斯”,第二天叫做“朵博”,第三天叫做“阿普機”。

3、花臉節

花臉節流傳於丘北縣境內,於每年農曆二月初八舉行,歷時3天。節日期間,凡彝家村寨男女青年均歡聚一堂,殺豬宰雞,備辦酒肉飯菜,先敬神靈,再以最好的酒肉請老人先吃,爾後衆人才團團圍坐,互相敬酒、吃肉。飯後,就到村頭寨尾,用墨汁、鍋煙灰互相抹臉,一直抹到滿臉滿身見黑,笑夠累夠方休。花臉節即由此得名。

抹花臉,除男女青年互相對抹外,其餘的人按年齡、論輩分也相互對抹,認爲抹得越黑,抹的人越多,那一年才風調雨順,人畜平安,五穀豐登。節日期間,村民都不準勞動,不準春碓、推磨。

4、朵博

它表示該月的第一個月(即該月的第一天)。早上,雞叫做主人起牀做心肺,心臟和肺部被打碎。將油放入鍋中,放入水中,加入豆芽並晾乾。新鮮的竹筍等,製成三個新鮮的湯。早上,全家人將享受三種新鮮湯的美味。早上,婦女們將組織整個村莊獻祭果樹和“社交日”儀式。

5、阿普機

它意味着送走祖先的靈魂,在下午烹飪豬肉腸和蔬菜,女性將慶祝新的一年,男性將在家裏接受新年的團隊。在爲期三天的結束後,彝族人將攜帶大件豬肉襯衫(一般分爲三,五或七件),酒,糖,蛋糕,炒麪,雞蛋等給岳父、岳母,十月的整個彝族人都沉浸在新年的喜悅中。

彝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1、火把節

火把節是彝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在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日。

火把節傳說古時撒尼(彝族支系)百姓爲了反抗一個暴虐的土司而起義,爲了慶祝勝利,把這一天定爲火把節。火把節一般歡度三天,頭一天全家歡聚,後兩天舉辦摔跤、賽馬、鬥牛、競舟、拔河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然後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徹夜狂歡。

2、補年節

居住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的彝族居民,在新年後的農曆二月初十和十一日,還要過一次年節,彝語稱這個節爲“麻龍火”。

每當農曆二月初十這天上午,各家各戶都要準備一桌豐盛的團圓飯,然後由家庭主婦給自家男子敬一杯酒,接着全家共進午餐。到中午時,男人不論大小都集中到兩位“麻公巴”家喝酒。

“麻公巴”據說是祖先打仗時首領的化身,人們在他家只喝酒不吃飯。第二天,男女老少都集中在舞坪上,由兩位“麻公巴”領頭,按“拉麼”(老主人)和“薩南”(開腔人)劃定的路線跳銅鼓舞。

舞畢,“仰巴”(吹五笙的人)再吹一陣五笙,接着人們就地吃午飯,大家互相敬酒,共慶佳節。

3、慶年節

慶年節是彝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十月,彝族人民都要過慶年節,並相互拜祝,載歌歡舞,祝賀節日。

擴展資料:

彝族分佈於雲南、四川、貴州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彝族自稱繁多,因地而異,有“諾蘇”、“密撒”、“羅羅”、“撒尼”、“阿細”等。建國後,以“彝”作爲統一的民族名稱。

其先民早在遠古時期就開始在滇池、邛都(現四川西昌東南)等地生息繁衍。其中一支以“昆明”爲名,在今雲南洱海周圍從事農牧e5a48de588b67a6431333431353237生產,於8世紀前後建立了“南詔”奴隸政權。

彝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六種方言。彝族有自已的文字,是中國最早的音節文字,一個字形代表一個意義,文字總數達一萬多個,其中比較通用的有一千多個,大約形成於13世紀。1957年通過了彝文規範方案,確定819個規範彝字,並開始試行。

彝族文化藝術源遠流長,用彝文記載的歷史、文學、醫學、曆法等著作中,不乏價值極高的珍貴文獻。《宇宙人文論》用問答形式論述自然觀,是彝族哲學思想史上的重要論著;

《西南夷志》對研究彝族歷史、文化有重要價值;還有被譯爲多種文字並在國內外廣爲流傳的《梅葛》、《查姆》、《阿魯舉熱》等史詩。流行的民間集體舞是“跳樂”。傳統工藝美術有漆繪、刺繡、銀飾、雕刻、繪畫等。

彝族服飾形式衆多,男子喜穿黑色窄袖左斜襟上衣和多褶寬大長褲,纏包頭,並在包頭右前方扎一細長錐形的“英雄結”;女子喜穿鑲邊或繡花大襟右衽上衣和多褶長裙,有的系圍裙和腰帶,纏包頭;

男女外出時,喜披“擦爾瓦”,“擦爾瓦”形如斗篷,長可及膝,下端綴以長穗,用羊毛織成,多爲黑色。住房有明顯的地方特色,涼山地區多爲土木結構,俗稱“瓦板屋”。雲南則平頂土房較多,俗稱“土掌房”。廣西是形似“幹欄”式的住宅。

彝族過去崇拜萬物有靈和崇拜祖先。在祭祀活動中,以祭龍規模最大。祭龍選在二、三、四月中的一個龍日,以村寨爲單位每人自帶一碗米、一小塊鹽,由老人備香火,在龍樹下集體祭祀;

雲南彝族則選擇正月的第一個龍日進行祭龍,祭祀後大家席地而坐,不分長幼,八人廣席,飯自帶,肉共食,是一種大規模的集會。男女青年訂婚之後,便要進行婚宴的準備。婚宴多用豬、雞肉,一般不用羊肉(喪事則用羊肉)。

滇南石屏彝族有在出嫁前邀集男女夥伴聚餐痛飲之習;滇西的彝族,凡娶親嫁女,都要在庭院巾或壩子,用樹枝搭棚,供客人飲酒、吸菸、吃飯、閒坐,民間把這種用枝搭的臨時棚子稱“青棚”;在民間素有“打羊”、“打牛”迎賓待客之習。

凡有客至,必殺先待客,並根據來客的身份、親疏程度分別以牛、羊、豬、雞等相待。在殺牲之前,要把活牲牽到客前,請客人過目後宰殺,以表示對客人的敬重。

酒是敬客的見面禮,在涼山只要客人進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後再製作各種菜餚。待客的飯菜以豬膘肥厚大爲體面,吃飯中間,主婦要時時關注客人碗裏的飯,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隨時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誠。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彝族

四川涼山彝族人有哪些大小節日

火把節”是彝族地區最普遍而又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一般多在每年夏曆的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貴州彝族地區也有於六月初六舉行。有關這個古老的節日的來源,不同地區有着不同的傳說。其中較普遍的一種傳說是:唐代南詔王皮羅閣欲吞併其他五詔,以夏曆六月二十四祭祖爲名,召各詔詔主前來祭祖,預先建松明樓陰謀殺害他們。嶝賧詔主妻慈善(白節、柏節)夫人勸其夫勿去,不聽,不得已以金鐲戴其夫臂上。屆時諸詔主果真被皮邏閣以火焚樓燒死。待五詔主夫人前來收屍時,惟慈善夫人因鐲獨辨其夫屍骨歸而葬之,後皮邏閣強娶慈善爲妻,她守城抵抗,因食儘自殺。有說在六月二十四日,慈善夫人燒起松枝火把照着亡夫的靈魂回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361323635家;也有說慈善夫人與皮邏閣大戰,她號召人民把無數火把捆在羊角上,驅使羊羣亂竄,滿山火把,嚇得南詔將士魂不附體,但終因寡不敵衆而失敗。自後人們爲紀念這個悲壯的歷史事件,每年六月二十四日就燃起松枝火把。但在四川涼山地區,又有傳說古時天上有個大力士斯熱阿比,他聽說人間有個大力士阿提拉八,就到人間與阿提拉八比賽摔跤,結果斯熱阿比失敗。回奏天神後,天神就遣害蟲到人間糟踏莊稼,阿提拉八在六月二十四日這一天,號召人們燃起松枝火把驅蟲,結果戰勝了天神。這些傳說和神話,反映了彝族先民不畏*,敢於鬥爭的反抗精神。

由於彝族分佈較廣,因此火把節的儀式和內容各地不盡一致。四川涼山,屆時男女老少身穿節日盛裝,打牲畜祭獻靈牌,晚間多以村寨爲單位,持火把轉繞住宅和田間,以祛災祈福。然後,相聚一塊燒起篝火,老年人教育大家放牧時,要防止牲畜踐踏莊稼,話畢開懷飲酒,歡喜若狂,青年男女翩翩起舞,盡情歡唱,以預祝人畜平安,莊稼豐收。雲南巍山彝族,屆時每戶人家都要在門口豎起一個小火把,村村寨寨還要在廣場上豎起一個大火把,到夜晚火把熊熊燃燒,互相飲宴、賽馬,並用松脂撒火把上,發出耀眼火花,電含有消災祝福之意。路南圭山和彌勒西山,節日那天彝族男女都穿盛裝;盡情跳舞唱歌,還燃火把舉行摔跤、鬥牛等遊樂,雲南武定和祿勸等地,人們在這天要舉行賽馬、打鞦韆、射箭等活動,並插火把于田埂之上,青年男女歌舞達旦。貴州彝族羣衆,節日晚上,家家點燃火把,一些人手持火把在村寨周圍*,併到田邊、地頭進行象徵性的驅蟲活動。

除共同性的火把節外,各地還有一些地區性的傳統節日,如川、滇大小涼山及滇東北、貴州某些彝族地區的年節,雲南大理地區彝族的“拜本主會”,路南圭山和彌勒西山的“密枝節”,等等。

相傳歷史上彝族一年爲十個月,因此彝族傳統過年日期與漢族的不同,後因受漢族的影響,大部分彝族地區都在夏曆正月過春節,只在川、滇大小涼山及滇東北、貴州某些彝族地區,還一直保留着傳統的年節。在涼山稱“彝族年”,滇東北、貴州稱“冬月年”。1950年前,涼山彝族年沒有固定的日子,各地亦不統一。一般是以村寨爲單位,在秋收後某一個月的下半月,由巫師畢摩選擇吉日舉行。如去年獲得好收成,則這天便作爲吉日繼續沿用,否則,再由畢摩另行選定。過年時,涼山一般人戶都要打牲畜獻祭靈牌,以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們盛裝宴飲歡度。但曲諾、阿加等級的人戶,屆時必須向主子送半邊豬頭,以表示人身隸屬關係,即使主子住處很遠,也不能豁免。在滇東北和貴州某些地區,彝族於夏曆六月,還有過“小年”的習慣。

雲南路南圭山和彌勒西山等地彝族的“密枝節”,於每年夏曆十二月初十舉行。“密枝”系當地各村寨一片茂盛的樹林,爲人們崇拜的神樹,同時各村寨男子殺綿羊前往林中祭祀,由巫師誦經祈禱莊稼豐收,人們還上山趕雀,青年男女並舉行各種文娛活動。此外,在雲南楚雄小黑箐樑子彝族地區,每年夏曆六月滿山遍野的楊梅成熟後,附近彝族羣衆,尤其是青年男女彙集到楊梅街歡度一年一度的“跳歌節”;貴州彝族每年夏曆五月二十五日過“洗泥節”,十月初一過“豐收節”;廣西彝族每年夏曆四月初十和七月十七日過“湯牛節”,另外,還有紀念孟獲和諸葛武侯的節日。

彝族的節日有哪些?

彝族的節日主要有“火把節”、“彝族年”、“拜本主會”、“密枝節”、“跳歌節”等。“火把節”是彝族地區最普遍而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一般多在夏曆六月二

十四或二十五。每到火把節,彝族男女老少,身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63363461穿節日盛裝,打牲畜祭獻靈牌,盡情跳舞唱歌、賽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轉繞住宅和田間,然後相聚一地燒起

篝火,翩翩起舞。

火把節

火把節——彝族的狂歡節:"火把節"一般在農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晚上舉行,是彝族盛大的節日。屆時要殺牛、殺羊,祭獻祖先,有的地區也祭土主,相互宴

飲,吃坨坨肉,共祝五穀豐登。火把節一般歡度3天,頭一天全家歡聚,後2天舉辦摔跤、賽馬、鬥牛、競舟、拔河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然後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

徹夜狂歡。

當夜幕降臨後,人們揮動火把,成羣結隊繞村串寨,翻山過田,互相往對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滿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晝。照彝族的習俗,在火把上撒鬆

香粉,使火把“嘭”地騰起一團絢麗的火花,並揚起一股香氣,是表示一種美好心願:後輩對老輩撒,是尊敬,祝福長壽;長輩對晚輩撒,是愛撫,祝願吉利;

同輩互撒,是親密友愛;青年男女互撒,則是戀愛的開始。

路南、圭山等地的彝族,節日期間,人們彈着大三絃,跳起“阿細跳月”,同時舉行摔跤、鬥牛等活動;楚雄、彌勒等地的彝族,也舉行傳統的“祭火”儀式。節日之夜,在彝族聚居的大山深處,到處是“火樹銀花不夜天”,景象十分壯觀。

彝族年

彝族年,彝語稱爲“庫斯”,“庫”即年、“斯”即新,意思是新年,是大小涼山彝族傳統的祭祀兼慶賀性節日。“庫斯”一般選定在農曆10月,莊稼收割完畢的季節。彝族年爲3天。彝族年的頭夜叫“覺羅基”,過年第一天叫“庫斯”,第二天叫“朵博”,第三天叫“阿普機”。

覺羅基

全家團聚,或殺豬、殺雞,慶賀當年人丁興旺,來年吉祥安康等事宜。

庫斯

意爲新年,主要內容是祭祖,早晨雞叫以後,全村就要宰殺年豬,年豬要從同村同寨年長或德高望重的人家開始,依次序宰殺。用年豬的膽、胰、尿包占卜主人家的

吉凶,以豬膽飽滿、色澤好,胰平展,無缺陷,尿包豐滿爲吉祥,預示來年人畜興旺,家人安康,糧食豐收。同時分“舍富”、“舍民”兩餐進餐,“舍富”主要是

祭奠祖先,取豬腎、肝、舌、胰與蕎粑一同煮熟,敬奉先祖。“舍民”是全家人集體餐。吃完“舍民”後,男子們要將豬肉切成條塊,婦女們則要灌製好香腸,並當

天要將鮮肉和香腸掛在火塘上烤烤,同時以展示主人家的年豬肥,人吉祥,並且顯示出主人的富裕。

朵博

意爲月首(即一個月的頭一天),早晨雞叫主人就要起牀做心肺三鮮湯,既將心肺搗爛,放在鍋裏將油熬出來後,放入水加豆芽、幹(鮮)筍等,做成三鮮湯。早晨

起牀全家人就要享受這頓三鮮湯的美味。上午由婦女們組織全村孩子祭果樹,既“社日”儀式。每個兒童要帶豬前蹄一隻及意節粑(細玉米粑)等,選一棵長勢豐茂

的果樹,由一孩子上樹伴樹神,衆孩子在一婦女的帶領下祈求樹神要多結果子,讓孩子們分享,保佑孩子們健康成長等,然後將孩子們帶來的肉食切成小片放在樹丫

上或樹皮之中。社日結束後是拜年,彝族年的拜年場面壯觀熱鬧,一般數十人一組,從整個寨子挨家挨戶拜年,拜年時主人家端上泡水酒,讓大家喝,同時,拜年隊

伍還要爲主人唱賀新年歌,年輕人跳舞、摔跤、跳鍋莊等。大家不分彼此,不分親疏,一起快樂到通宵達旦。

阿普機

意爲送走祖靈,下午要煮豬腸青菜吃,由婦女們拜年,男子們在家接待拜年隊伍。3天的年過完以後,彝族人就要背上大塊的豬肉膀子(一般分成三、五、七塊),酒、糖、千層餅、炒麪、雞蛋等到岳父岳母家拜年,整個10月份彝族人都沉浸在年節的快樂之中。

彝族年是彝族的一個重要節日。從古到今,彝族對過年十分重視,也很熱鬧。關於彝族年始於何時,現已無從查考,涼山彝族過年中的許多儀式均與祖先崇拜相關,整個節日中充滿濃厚的祖先至上色彩。

賽裝節

賽裝節——彝族少女的時裝表演:楚雄彝州有兩個地方有賽裝節。一個是永仁縣直苴村的賽裝節,時間爲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一個是大姚縣三臺鄉的賽裝節,時間爲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

賽裝節爲居住分散,平時很難有機會相聚相識的青年男女提供了一個表白愛情的機會。而姑娘們最能顯示自己的,就是看誰的衣服最漂亮。彝族女子的服裝,全靠手工桃花和刺繡,做一套衣服往往要花一兩年的時間。因此,誰的衣服多、花樣好,誰就會被看作是勤勞能幹、心靈手巧的人。

與賽裝方式不同,人們已不再把所有衣服都穿在身上,而是不停地更換新衣,有的姑娘一天要換五六套衣服。於是,賽裝節上也就多了一個景緻:在山管邊、青樹下,老人們搭起無數帳棚,烹煮着食物,忠實地爲自己的姑娘守護着服裝。

賽裝節從一開始就有比賽的性質,這可謂是最早的時裝表演。所不同的是,彝族少女既是服裝的設計者,也是製作者,更是表演中的“時裝模特”。

慶年節

慶年節是彝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十月,彝族人民都要過慶年節,並相互拜祝,載歌歡舞,祝賀節日。

跳虎

在雲南省雙柏縣小麥地衝的彝族人過年時有着“跳虎節”的特殊風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於村后土地廟遺址,殺狗獻“咪司”(“咪”意土,“司”意主

人,迷司即爲土主神之意),隨後由本村“畢摩”祭土主請虎神。8位村民化裝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們”兩耳高聳,尾巴粗壯,渾身虎紋,額上繪一漢字

“王”,頸上掛一個大銅鈴,威風凜凜。“畢摩”念罷祭辭請虎神後,虎王率衆老虎入村。整個跳虎節期內,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觀虎跳躍和驅

趕*鬼怪的一派歡樂氣氛中,當地老百姓都深信只有通過一年一度的傳統跳虎、敬祭虎神和祈願老祖宗的保佑後,全體村民才能五穀豐登,人丁興旺,一年比一年

更美滿幸福。反映了彝族支系“倮倮”人的一種宇宙觀,他們認爲天地萬物是老虎創造的,他們對老虎的崇敬,體現了一種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總的來說,“老虎

笙”原始、古樸,不受外界影響,是儺彝文化的珍存

十月年

是彝族的傳統年,多在農曆十月上旬擇吉日舉行。節期5~6天,節日裏要殺豬、羊,富裕者要殺牛,屆時要盛裝宴飲,訪親問友,並互贈禮品。

補年節

居住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的彝族居民,在新年後的農曆二月初十和十一,還要過一次年節,彝語稱這個節爲“麻龍火”。在祭祀活動中,以祭龍規模最大。祭龍

選在二、三、四月中的一個龍日,以村寨爲單位每人自帶一碗米、一小塊鹽,由老人備香火,在龍樹下集體祭祀;雲南彝族則選擇正月的第一個龍日進行祭龍,祭祀

後大家席地而坐,不分長幼,飯自帶,肉共食,是一種大規模的集會。

少女*禮

神祕“換裙”儀式

在大小涼山地區,彝族少女成年時要舉行一種神祕的“換裙”儀式,彝語叫“沙拉洛”,意爲脫去童年的裙子,換上成年的裙子。彝族少女在“沙拉洛”之前,穿的

是紅白兩色的童裙,梳的是獨辮,耳朵掛的是穿耳線。“換裙”儀式舉行之後,就要穿上中段爲黑藍色的三接拖地長裙,原先的獨辮要改梳成雙辮,並要戴上繡花頭

帕,掛上耳墜。

舉行“換裙”儀式後,少女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逛街、趕場、看賽馬、交朋友、談戀愛了。“換裙”時間是根據少女的發育情況而定的,一般選在15~17歲之間,

多擇單歲。因爲在當地彝民看來,雙歲“換裙”會多災多難,終生也不會吉利。至於“換裙”的具體日期,則要請老人好好地擇算一下,才能最後定下吉日佳期。

由於“換裙”是女子由童年到成年的標誌,作爲父母對此都非常重視。特別是母親,她是女兒的貼心人,也最瞭解女兒的生理狀況,在臨近換裙前就熱心地爲女兒準備好了頭上戴的花邊黑色哈帕、新裙,以及顏色各異的珠子和領上的銀牌等服飾品。

標籤:彝族 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