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學習教育 > 

關於北京恭王府的導遊詞

關於北京恭王府的導遊詞,下面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

1、首先可以做一個自我介紹,再向遊客簡單介紹一下北京這座城市。2、接着根據規劃好的旅遊路線向遊客介紹恭王府的地理位置、獨特風光、歷史文化等。3、最後對遊客表達美好祝願即可。

北京恭王府導遊詞1

恭王府地處北京內城西北部,東近前海,北倚後海。早期自德勝門內積水潭(西海)水域東北角所引出的一條水渠,繞過恭王府的西牆轉南牆外(俗稱月牙河),經三座橋流入什剎海(前海)。西、南臨水,東、北近水,可謂四周皆水,環境幽美的風水寶地。到20世紀50年代初,該水渠被填平,形成柳蔭街及前海西街。

恭王府最早建於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已有230多年的歷史,是爲大學士和珅所建的宅院。嘉慶四年和珅獲罪,宅第沒收。之後將宅第分爲東西兩部分,西部嘉慶皇帝賜給了弟弟慶親王永璘,東部留給了十公主。咸豐元年(1851)咸豐帝將整座王府賜給恭親王奕入住,至此得名恭王府,沿用至今。請大家記住園子的二位主要主人:大貪官和珅及恭親王奕 。

恭王府南北長330米,東西寬180米。北京有幾十座王府,不是被毀就是被挪做他用,以原來風貌保存下來對外開放的僅恭王府一座。作爲滿清皇族的古建園林,由府邸和花園兩部分組成,總佔地面積約六萬多平米,其中府邸約3.2萬平米,花園佔地2.8萬平方米。府邸內的建築分東、中、西三路,由南自北都是以嚴格的中軸線貫穿着的多三進四合院落組成,佈局分明;東路去樸尚華、中路莊嚴肅穆、西路古樸典雅,三路自成一體又和諧統一。在這些房屋中既有體現皇家氣派和威嚴的建築,又有來自民間精巧的建築和裝飾風格,構成了王府文化的最大特點。花園融江南園林與北方建築格局爲一體,匯西

洋建築及中國古典園林建築爲一園。恭王府既是清代王府建築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中國傳統建築及造園技藝最成熟時期的重要表現。著名學者侯仁之先生稱之爲“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北京恭王府導遊詞2

恭親王府內,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隻“蝙蝠”。這“蝙蝠”並不是真實的蝙蝠,而形似蝙蝠的建築。和王申想讓自己很幸福,便取“福”的諧音字“蝠”,建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隻“蝙蝠”。

進門後,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隻碩大的“蝙蝠”。這是一隻形似蝙蝠的池塘,名曰“福池”。池岸邊隨意錯落着假山碎石。福池周圍栽滿了榆樹,榆樹的果、葉形似銅錢,每當銅錢般的果、葉掉入福池時,和王申就會笑哈哈:“天上掉下的錢,進入我的?聚寶盆,地上的錢也是流入我和王申的囊袋中。”這話可真不假!

我們順着福池潺潺流水走,便來一扇門前。這是一扇精美絕倫的西洋門,色彩鮮豔,做工精細。據說這也是他二十四條罪狀之一。因爲這一扇西洋門是仿造皇家園林——萬壽園裏的西洋門造的。

進了西洋門,繞過“送子觀音”石雕,便是和王申家的戲園了。戲園前是一片花園,修剪整齊的灌木叢中開着些許花兒。《環珠格格》中“香妃戲蝶”這齣戲就是在這裏拍攝的。全北京城只有兩處是滿地青磚,一是故宮的太和殿,二便是和王申家的戲臺了。因爲青磚的擴音效果十分好,所以在戲臺上唱戲不需要任何擴音工具,偌大的戲場人人都能聽到音樂,能站在遍地青磚的戲臺上爲和王申等權貴大臣唱戲也是一種殊榮了。

關於北京恭王府的導遊詞

北京恭王府導遊詞3

穿過雕刻精細的朱欄長廊,便來到了和王申的書齋。書齋四面假山竹林環合,清幽寧靜。整個恭親王府,就它不是用石磚砌的。這座書齋是用一種特殊的竹料建成的,冬暖夏涼,和王申最愛待在這裏了。

出書齋,前面那座十分大氣的建築就是正殿——和王申會客的地方。要上正殿,有一條很特別的路,只有一節階梯,然後就是一條筆直平緩的坡路,因爲和王申說過他這一世,只有年少時吃過苦,然後就一路平步青雲,登上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勢顛峯。我們可以跨過最底下的一節階梯,免吃一點苦,直接“平步青雲”。

有這樣一個故事:當年孝莊太后年老病重之時,極其愛戴她的皇孫——康熙帝,心情極其鬱悶。他讓侍女蘇麻喇姑準備好紙筆,大筆一揮,寫了一個“福”字。寫完之後,玄燁和蘇麻喇姑看着那個“福”字驚呆了——那個字蒼勁有力,十分瀟灑。細一看,竟看見了多個詞組:多田,多子,多才,多壽……這不就是皇祖母的心願嗎?康熙帝越看越滿意,便命人把這個“福”字拓在一塊巨石上。結果,久病多時的太皇太后很快康復了!康熙帝大喜,決定將這塊飽含吉祥福瑞氣息的巨石代代相傳,讓愛新覺羅家族世代昌盛。

只可惜傳到乾隆手中,就被別人偷出了皇宮。這個人就是和王申。現在這塊福石就在我們正殿腳下,只露出寫有“福”字的一面。這個“福”便是恭親王府的第一萬個福,寓意“萬福”。和王申還神氣地說:“皇上是?萬歲,我是?萬福?!”後來,嘉慶帝抄他家時,本想把福石搬回皇宮,可還是沒有搬成。和王申太狡猾了,他用石塊砌了一座形似蝙蝠的福山,在“福”字左右各砌了一條龍,寓意“龍坐江山”,嘉慶帝不想自毀“江山”,便把福石留了下來。

北京恭王府導遊詞4

王府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宮廷文化和平民文化的橋樑,位於北京西城區前海西街的恭王府,是中國現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代表着中國的王府文化。

乾隆四十一年,即1776年,和珅開始在這東依前海,背靠後海的位置修建他的豪華宅第,時稱“和第”。有說法稱、明弘治年間、大太監李廣也曾經置第於此。嘉慶四年正月初三,太上皇弘曆歸天,次日嘉慶皇帝就褫奪了和珅軍機大臣和九門提督兩職,抄了其全家,估計全部財富約值白銀八億兩,相當於國庫十幾年的總收入,所以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說法。同年正月十八,即1799年2月22日,和珅被“賜令自盡”。而宅子本身,則歸了“愛豪宅不愛江山”的嘉慶胞弟慶僖親王永璘所有。與此同時,嫁給和珅兒子的乾隆之女和孝公主,仍居住在半座宅第中。咸豐元年,即1851年,清末重要政治人物恭親王奕?成爲這所宅子的第三代主人,改名恭王府,恭王府之名由此沿用至今。“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是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對恭王府的評價。民國初年,這座王府被恭親王的孫子溥偉以40萬塊大洋賣給教會,後由輔仁大學用108根金條贖回,並用作女生學堂。新中國成立以後,王府曾被公安部宿舍、風機廠、音樂學院等多家單位使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