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學習教育 > 

北大勵志故事精選600字

北大勵志故事精選600字

不要把時間、財力和勞動,浪費在空洞多餘的話語上。永遠以用心樂觀的心態去拓展自我和身外的世界,下面是小編爲大家帶來的,希望你喜歡。

北大勵志故事1

每個人的成長之路,或早或晚會遇上一段黯淡時光,而學會在困境中生存下去,才能適應未來的競爭社會。

我班裏有一個男生,學業不好,一度極其自卑,又違反校規,差點兒被學校開除。而最後從種.種挫折中找到了自信,最終逆襲進入北京大學。

有一天夜裏11點,我突然接到劉彭芝校長從辦公室打來的電話。原來,有一個男生想轉到我班。接不接這個同學?我感到有些顧慮。我知道這個學生表現之差,在年級都很有名氣。他學習成績在普通班都不夠中游,如果來到我們班,不僅學習跟不上,他那些不良習氣,很可能會把班級搞亂。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對於這些學生,只要你班主任給他一個及時的表揚,那這個學生煥發出的對老師的感激;煥發出的那種士爲知己者死的態度;煥發出的學習熱情真是讓人感動。

進入高三的第一次月考,他便將自己在年級排名提高了161個名次,這次提高,讓他看到了自身的潛能,對以後的學習變得更加奮不顧身了。現在,他已達到非北京大學不考的地步,但以他的基礎和所剩無幾的時間,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考慮到他的藝術特長,我便鼓勵他參加藝術特長的測試。專家測試後,說有希望。他便突擊進行了一個月的準備,最後在北大藝術測試中,取得第三名成績,並與北大簽訂了合同。合同中有一條,已被認定爲藝術特長生的學生,可加50分。而這位男生經過頑強奮戰,最終考入北京大學法學院。

高考完後的第一天,這位男生家長請我吃飯。席間,男生說:"我想唱首歌給老師聽。"他就開始唱,唱得很投入。我感覺他是用心在唱,含着眼淚在唱。在場的家人也流下淚水。

這個男生說:"王老師,有了在咱們班的一年經歷,我覺得我可以應付今後生活中的任何挫折和困難。我原來沒有想到能考進北大。但我打算好了,如果我今年考不上北大,我哪也不去,明年我會再拼!"從那個男孩兒身上,我感受到了一種對待困境、對待挫折的一種氣概。

有個日本學生,上小學時,他是班裏的"差生",學習成績不好,無論他做什麼也總是半途而廢。然而,面對失敗,他總是反省自己,並不斷改進。他說:"正是因爲當時的失敗,才培養了我頑強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造性的能力"。這個日本學生後來創辦了本田公司,以生產汽車、摩托車聞名於世。他就是本田宗一郎。

北大勵志故事2

高中時期,甘相偉閱讀了不少有關北大的書籍,北大學術大師的人格魅力讓甘相偉生出無限嚮往,產生了去北大讀書的夢想.

然而,好事多磨.2002年,甘相偉懷揣着北大夢參加高考,卻只考上了一所普通大專院校.畢業後,他南下廣東,在一家公司從事法律顧問工作.

對於甘相偉來說,如果將這份白領工作堅持做下去,也許也會有一番成就.然而,北大夢已在甘相偉心中生根發芽,肆意瘋長,他無法抗拒心靈的召喚.2007年,他來到北京,走進了日思夜想的北京大學,當上了一名保安.“我甘願爲心中的夢想站崗!”從公司白領到北大保安,談起當初的選擇,甘相偉依然堅定無悔.

生活在燕園,行走在未名湖畔,甘相偉貪婪地呼吸着北大的學術空氣,享受着北大的人文氛圍.工作之餘,甘相偉溜進課堂蹭課,聽名師講座,泡圖書館……北大豐富優質的教學資源,讓他如魚得水.在這座頂級學府“潛伏”一年後,他已不再滿足於“偷師學藝”,決意要正大光明地求學.

2008年,甘相偉參加了當年的成人高考,以高出分數線60分的成績成爲北大成教中文系的本科生.從此,甘相偉開始半工半讀.站在崗亭裏,他是北大保安;走進課堂,他是北大學生,一邊上班一邊上學,角色轉換間他既忙碌又開心.

在北大學習、工作期間,無論是在燕園巡邏,還是在未名湖畔晨讀,甘相偉總是隨身帶上紙筆,有了靈感就隨手記錄下來,然後整理成文.幾年間,他先後寫下了幾百篇文章,並將這些文章結集成書.

北大勵志故事3

好像很多人想象中考清華北大的人都得是天才,一般人再努力也只能靠浙大復旦上交,而清華北大的人都是輕輕鬆鬆拿下高考的。尤其是現在,只剩下半年的時間,好像該放棄看起來遙不可及的夢想了……我只是想作爲一個非牛人類來勸學弟學妹,一切都來得及,一切希望都還在。只要你努力。

本人不牛,相當不牛。中考的時候比A班的線高了兩分進來的,高一的時候在班級排了40多名。當時班級一共52人,還有5個學文的,我記得後來反省的時候發現自己其實是理科生的倒數第五。雖然是在A班,在學年也得排到300多名(這個是我在大辦公室偷看的某個老師的學年分數段-人數統計表得出的結果)。百分制的小考試數學一般是60多分,150分制一般是90~110分之間;物理一般也就是60~80之間:雖然絕少不及格,但是幾乎從來沒上過平均分。

以上部分是論證我並非一頭牛。

我很羨慕班級裏面的幾頭大牛,什麼東西都懂,什麼題都會做。人家半小時答完的卷子我得寫一個小時交上去的時候還有很多地方空着。平時人家寫N本練習冊寫完了11點準時睡覺,我光寫一本還得寫到後半夜一點兩點,有算不對算不出的題把自己逼得死去活來。那個時候我心裏非常不平衡,但是也必須面對這個事實:一般人和牛人是有差距的。人家牛人平時嘻嘻哈哈玩得很Happily的同時,依然保持着題量上對我的完勝。三年五年十年,金考卷銀考卷四大名輔試題調研,三尺講臺3+X優化設計大鑰匙……抱歉我不是牛,我寫不完。牛人也許也寫不完,但是人家寫3本大的加上點試題調研之類的調劑品還是很輕鬆的,然後同學再問他們點難題,於是乎幾乎沒有沒見過的題了。這就基本可以解釋了,爲什麼有的人學習看起來很刻苦很努力很用功,有些人看起來很輕鬆,但是輕鬆的人的成績要遠遠好過刻苦的人。不是因爲輕鬆所以成績好,而是因爲牛,所以看起來輕鬆。做題帶來成績,這個永遠是毋庸置疑的。

北大勵志故事4

哥倆第一次鄭重地坐在一起,商討需要迫切解決的兩個問題:一是下決心減肥;二是把學習成績提上去。哥哥說:“減肥的問題主要是節制吃和加強體育鍛煉。而把學習成績提上去這件事,就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一步步規劃,先達到多少名,達到之後,再繼續往前……”二人一拍即合,制訂出了詳細的攻堅計劃,最後打印出來,一式兩份,都把它貼在自己牀頭,時刻提醒自己並監督對方。第二天就開始晨跑,每天早晚各3000米。一天,兩天,腿開始疼得要命,甚至走路都一瘸一拐。但一到跑步的時間,二人仍會咬牙堅持。兩週後腿不疼了,適應後,兩人又把晨跑延長到6000米,直跑得大汗淋漓……運動量大增了,食物卻相應減少了。這對於平時愛吃美食的哥倆來說纔是真正的考驗。一天晚上,臨睡前苑子文忽然感覺特別餓,手剛接觸到食物,看到牀頭貼的“宏偉計劃”,他把食物扔得遠遠的,忍着飢挨着餓開始回顧白天的學習內容。以此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不知什麼時候,他睡着了,做了一個開心的夢,夢裏全是花一樣的笑臉。這樣一個月下來,兩人竟都減掉了三四斤。一年下來,就減去了十多斤;在學習上,兩人各自摸索着,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比如苑子豪很愛給同學講題,“很多人可能覺得這會浪費時間,我卻覺得既幫了同學又可以讓自己重新理清思路”。課餘時間,兩人不是在圖書館就是上網查資料學習,學習成績也由入學時的100名上升到50名、30名、20名。他們在明爭暗賽,經常在微博上曬照片,既是向對方交代,又在向對方挑戰。就這樣,在減肥和學習上,他們達到了一個又一個目標,高中三年成功甩掉40斤,減肥獲得成功!由原來的小胖墩變成了瘦身帥哥,成績也由原來入學時的年級100名到高三時年級數一數二的學霸,令全校師生刮目相看。苦,從來不是白吃的!2012年高考,哥哥苑子文以674分的成績考入北大社學系。弟弟苑子豪以數學滿分,總成績683分的成績考入北大國際關係學院!兩人完成了一個重大的逆襲。

剛剛20歲的雙胞胎兄弟,因一同考入北京大學以及帥氣清新的相貌,被媒體廣泛關注。北大入學當天,兄弟倆被記者攔住採訪、拍照,並冠以“北大最帥雙胞胎”的稱號。《魯豫有約》節目組請到了他們。江蘇衛視益智節目《一站到底》更是讓哥倆走在大街上也會被人認出,爭着讓簽名,合影。2014年苑氏兄弟將自己變身潮男學霸的勵志故事寫成了《願我的世界總有你二分之一》,銷量突破10萬冊……二人不可思議的勵志經歷打動了不少網友。如今北大二年級的他們,仍是學霸中的學霸,拿着獎學金,當學生會幹部,修了經濟學的雙學位。兄弟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雖然我們都不是天生幸運的那類人,但我們可以靠努力改變命運因爲我們始終相信:‘苦,從來不會白吃!’”

北大勵志故事5

在衆多高考學子心儀名校、夢馳燕園的當下,周浩棄北大讀技校的舉動絕對是一個另類。儘管輿論將其奉爲爲興趣而學習的典型,周浩本人也表達出毫不後悔的慶幸。但在筆者看來,周浩棄北大讀技校雖可作爲爲理想而奮鬥的勵志故事,但其擇校行爲卻未必具有可複製性。  透過周浩寄望適應北大學習生活和愛上不來電專業的嘗試,到窮盡旁聽、轉院和逃避等多重努力後的轉校成功,從休學期間當電話接線員、流水線工人的找感覺,到轉學後每天都把老師教過的技術重複練習,有不懂的就及時問的刻苦學習,人們看到的不是一個只懂隨遇而安和貪圖安逸享受的文憑混子,而是一位渴望真才實學、希冀展現價值的有志青年。爲了實現自己心儀的`人生目標,周浩盡顯痛苦、掙扎、勤奮的勇敢與堅毅,這種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執著勁頭,正是他能夠出類拔萃的可貴之處。  周浩是有志的,但更是幸運的。他的慶幸在於他從小就喜歡拆分機械的天賦,在於他擁有一雙望子成龍但卻不固執己見的明理父母,更在於求賢若渴的北京工業技師學院爲其提供了小班授課和配最好班主任的學習環境。正是這種寬鬆可人的外部條件與自己勤奮好學的內在動力交集融合,才成就了他學有所成和入圍決賽的學業佳績。我們可以爲周浩的有志與有爲點贊,但對棄北大讀技校的模仿卻需謹慎從事。畢竟不是每個學生都有如此的幸運與天賦。  不爭的現實是,棄北大讀技校只是一個孤例,既不能說明名校北大存在影響學子成才的不利環境,也難以讓更多人就此產生對職業技術學院趨之若鶩的聯動效應,更不能由此得出周浩父母鼓勵其上北大的決策是錯誤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錯,而興趣過後的鍥而不捨和百折不撓,纔是成功的關鍵。正如只選對的、不選貴的明智擇業一樣,把棄北大讀技校只視爲一個勵志故事,才能把握事件的真諦,形成客觀與理性的圍觀導向。

標籤:勵志 北大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