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學習教育 > 

有關扶貧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有關扶貧工作調研報告範文,下面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

有關扶貧工作調研報告可以分爲三個部分來描寫,首先可以描寫調研的主要內容,第二個可以描寫經過調研發現了哪些問題,第三個可以描寫關於這些問題的改進建議。

扶貧工作調研報告1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這是黨向全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十三五”以來,全縣上下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牢牢鎖定低收入人口、經濟薄弱村和兩大片區“三個重點”,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行動。2017年,6326戶、27774人脫貧,14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增收達標,集體經濟收入超過18萬元,兩大片區整體幫扶效果顯著。雖然脫貧攻堅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但面臨的形勢仍然複雜艱鉅,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仍不容忽視,還需要在扶貧精度、廣度和深度上再下功夫。爲全面加快全縣脫貧致富奔小康進程,根據縣人大常委會工作安排,3月20日下午,我們組織部分市、縣人大代表和縣人大農業農村委委員深入鄉村、深入基層進行調研。現將相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注重施策精準,不斷提高幫扶實效。一是識別精準。經過審計整改、陽光低保和陽光扶貧系統建設,對存疑數據進行逐條逐戶覈實,全縣移除不符合條件建檔立卡農戶2675戶8131人;同時對建檔立卡外的困難羣衆和已脫貧的低收入農戶進行仔細排查,通過“兩公告四公示兩比對”程序,將1147戶農戶新增納入建檔立卡範圍,確定27戶農戶因困返貧,實現應進必進、應扶盡扶。目前全縣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共計34692戶115076人。二是結對精準。結合“三進三幫”大走訪,每個月定期組織“扶貧走訪”,全縣11013名縣鄉幹部、371名扶貧志願者與低收入農戶結對,常態開展“送項目、送崗位、送政策、送溫暖”的“四送”活動,所有結對幫扶工作均留有臺賬,並做到聯繫人、對象戶、調查員三方簽字確認,保證了幫扶效果。三是“菜單”精準。優化扶貧“菜單”,投入資金3803.58萬元,實施特色種養、光伏扶貧、“股份+”等七大類項目1.01萬個,不斷提升幫扶項目到戶比重,實現一般低收入農戶全覆蓋。同時,整合各類幫扶資源,推動“三來一加”項目建設,全年新增“家門口”就業項目59個,帶動2450餘名低收入農戶就業。

(二)注重整合路徑,不斷拓寬增收渠道。大力實施“特色農業+扶貧”。大力發展“一鄉一特”、“一村一品”高效農業,建成19個連片2000畝特色農業產業基地;加大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力度,在經濟薄弱村新建一批300-500畝左右的示範基地,吸納低收入農戶務工,帶動他們增收致富。大力實施“旅遊+扶貧”。引導低收入農戶通過發展農家餐飲、果蔬採摘、休閒垂釣等“農家樂”、“漁家樂”項目,參與到旅遊經營或接待服務中。加快推進省級成子湖旅遊度假區核心區建設,聚焦成子湖旅遊扶貧項目實施,完善“旅遊扶貧、助力小康”的扶貧機制。大力實施“電商+扶貧”。借力農村淘寶、京東泗陽特色館等線上平臺,推進本地農產品上線,帶動電商從業人員增收致富。58個經濟薄弱村已建成38個“一村一品一店”示範村,達標率達65%;涌現出里仁鄉顏浩、新袁鎮丁正等一批月銷量數十萬元的電商帶頭人。大力實施“政策+扶貧”。出臺《泗陽縣創業引導扶持資金申報指南》,扶持385名低收入農戶創業資金201.8萬元。全年免費培訓4832人次,其中專項技能培訓1086人次,兌現專項定額培訓補貼237.05萬元。出臺《泗陽縣貧困家庭子女扶貧助學實施方案》,全年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44882人次,發放補助資金3747萬元。開展羣衆助學活動,發放助學金261.2萬元,幫助1508名貧困學子圓夢大學。出臺《泗陽縣健康扶貧工程實施方案》,發放健康扶貧卡1.27萬張,簽約服務8.33萬人,設立扶貧牀位350張,落實“四免兩減”政策,11267人次低收入病患享受“先診療後付費”政策,累計減免費用95.81萬元。

(三)注重模式創新,不斷探索扶貧新路。一是開展“陽光扶貧”系統建設。2017年6月以來,多次召開動員推進會部署落實“陽光扶貧”系統建設。全部建檔立卡人口和幫扶人員信息,扶貧、教育、民政等9部門25條資金線,115個扶貧項目,1208個就業崗位全部錄入系統,先後組織的三個季度幫扶走訪工作全部實現走訪率、分析準確率4個100%。積極探索“陽光扶貧”監管系統運行規範,圍繞硬件配備、數據錄入、政策執行等內容,創新建立“陽光扶貧”監管系統建設六個“三到位”工作機制;對系統內各模塊功能與操作流程,各類數據的來源和政策依據等進行了歸納提煉,創新編制了《泗陽縣“陽光扶貧”監管系統操作指南》,並擬定了“陽光扶貧”監管系統應知應會題庫,切實提高鄉鎮部門“陽光扶貧”系統應用能力。制訂出臺《泗陽縣精準脫貧監督執紀問責重點問題清單》,累計開展了20餘次專項監督檢查,下發通報5期,對50餘個單位進行了公開曝光,給予28名黨員幹部警示談話、通報批評處理,有效督促鄉村依法履行低收入人口精準識別和退出法定程序,督促鄉村承擔到村到戶扶貧資金監管責任。二是健全精準扶貧體制機制。在58個縣直部門“一把手”任58個經濟薄弱村“第一書記”的基礎上,再從掛鉤部門中選派58名“扶貧書記”,出臺《“扶貧書記”職責清單》,組織出徵宣誓儀式,形成了“第一書記”、“扶貧書記”和支部書記同向發力抓扶貧的強大合力。19個鄉鎮(街道)都設立了扶貧辦,組織專人從事服務工作。全縣11013名縣鄉幹部、371名扶貧志願者與一般低收入農戶結對,開展“一對一”幫扶活動。三是推進農村金融和土地創新。開展扶貧小額貸款“提標擴面”試點,加快推動各類產權入市交易,特別是對村集體資產和扶貧資產等農村產權進行登記備案,發放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8398萬元。同時開展土地增減掛鉤結餘指標省域內流轉收益扶貧試點工作,通過省市交易平臺成功交易土地增減掛鉤節餘指標405畝,收益資金重點投向兩大片區和經濟薄弱村,用於扶貧項目建設。

(四)注重項目帶動,不斷增強造血功能。實施財政獎補資金項目。引導村集體利用省財政扶持項目資金,採取資源開發利用、提供統一服務、物業管理、混合經營等形式,探索集體經濟組織自主經營、自我管理新模式。圍繞村級土地股份合作社建設,對26個經濟薄弱村進行扶持,投入資金2512萬元,實施扶持項目26個。其中省扶持資金1472萬元,縣配套資金1040萬元。實施“聯村共建”項目。58家縣直機關在掛鉤縣領導的帶領下,聯繫共建企業,與58個經濟薄弱村結對,進行“聯村共建”,累計實施幫扶項目154個,其中產業類增收項目77個,增加經濟薄弱村收入190餘萬元。實施“五方掛鉤”項目。積極策應省“五方掛鉤”幫扶和“南北共建”幫扶,不斷爭取省後方單位和蘇南對口幫扶鎮村加大扶持投入力度,在省委幫扶工作隊大力協助下,2016-2017年累計爭取幫扶資金3657.97萬元,實施項目104個;其中2017年到賬2313萬元,帶動經濟薄弱村增收120餘萬元。

二、存在問題

(一)基層重視程度不夠。少數鄉鎮和部分村居對待脫貧致富奔小康工程,僅限於開會“講兩句”,象徵性提要求,具體情況不掌握或掌握不深不透,存在數字脫貧情況。少數縣直單位對幫扶責任人要求不到位,結對走訪滿足於串串門、定定位、填填表,收入分析錯漏,幫扶計劃和措施“假、空”,在“陽光扶貧”系統督查中表現較爲明顯。

(二)扶貧人員力量不足。調研中我們發現,大多數鄉鎮(街道)負責扶貧的僅有一名分管領導和一名扶貧專幹,甚至有的扶貧專幹不能專幹扶貧,還要身兼其他業務,無法完全滿足艱鉅的扶貧任務;此外,村扶貧力量也相對薄弱,大量的統計彙總、項目實施、資金髮放等工作落在年齡普遍偏大、缺乏基本電算能力的村會計身上,導致出現收入計算不實、項目進度偏慢等問題。

(三)農戶缺乏脫貧意願與能力。部分低收入農戶脫貧內生動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仍然很重,他們安於現狀,得過且過;加之缺乏有效宣傳引導,文明鄉風尚未形成,賭博現象層出不窮,存在剛放下飯碗,就坐上牌場現象,對政府介紹的培訓和工作崗位,以各種理由推脫。還有一定比例的傷殘體弱低收入農戶,無法適應工廠流水線生產操作要求,自我發展又缺資金、缺技術、缺經驗、缺門路,自主脫貧難度很大。

(四)村居自我發展能力不足。部分村居特別是經濟薄弱村,受制於區位、交通等條件,長期以來缺乏資產、資金、資源,基礎非常薄弱。縣鄉兩級投入有限,村支兩委對村集體經濟發展,即使是有規劃有想法,也缺乏啓動資金,目前僅能依靠上級給政策、給資金、給項目,進行“輸血”。

三、幾點建議

2018年是打贏攻堅戰、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攻堅年”,在今後工作中,要繼續圍繞重點,下足功夫,實施精準扶貧,確保年內1.5萬一般低收入人口脫貧,13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增收達標,兩大片區社會事業和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

(一)提高重視程度,凝聚脫貧攻堅合力。一是提高認識,強化責任擔當。各鄉鎮(街道)要切實承擔脫貧攻堅的主體責任;縣直各單位要充分發揮部門職能,加大各類要素爭取和投入,切實提高幫扶成效;扶貧辦要統籌協調,壓實責任,紮實推動各項精準扶貧舉措有效落實。二是建章立制,完善體制機制。健全用人機制,特別是在基層扶貧力量配備上,調整吸收年輕的村幹、退伍軍人和返鄉大學生加入扶貧隊伍,提升工作效率。進一步加強調度,全面調動鄉鎮(街道)衛生、教育、民政、勞動、農經、農技、農機等部門力量,深度摸排低收入農戶致貧原因,提高精準扶貧政策覆蓋面。三是強化督查,杜絕形式主義。加大對扶貧開發工作的督查力度,結合“陽光扶貧”監管系統建設,由紀檢監察部門牽頭,督查辦、扶貧辦、陽光辦等部門配合,採取督查通報、現場觀摩等方式,形成立體交叉常態化督查制度,堅決杜絕形式主義。

(二)激發內生動力,提高農戶自主脫貧能力。一是強化社會風尚引領。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加強輿論宣傳,通過選樹勤勞致富典型,講述先進故事,奏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的方式,營造勞動光榮、脫貧光榮的良好氛圍,引導廣大低收入農戶主動參與扶貧開發。二是加強技能培訓。進一步落實免費技能培訓政策,結合實際情況,針對性的開展技能培訓和實訓,將培訓班辦到項目、辦到村組、辦到地頭,並實現務工就業的有效轉化。三是整治不良風氣。鄉鎮(街道)要加大對賭博行爲管控力度。加強鎮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組織羣衆參與讀書、觀影、跳舞等形式多樣、內容健康、積極向上的文娛活動,滿足廣大農民的精神需求。

(三)加強產業發展,激發薄弱村脫貧活力。一是加強農業招商。加大桃果、蔬菜、水產等特色高效農業產業的招商力度,大力招引集團型農業種植和加工龍頭企業,創建特色優勢品牌,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延長農業產業鏈條,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完善農業補貼機制,將特色種植項目納入直補範圍,做到針對性幫扶,助推產業發展實現增收。二是加大扶持力度。進一步撬動各方社會資源投入,形成全方位、立體化、無死角的大扶貧格局。一方面是策應24家省級“五方掛鉤”單位幫扶,另一方面是強化社會化“聯村共建”幫扶,幫助經濟薄弱村新建廠房、高炮、棚舍等物業資產,增加村集體穩定收益。三是加強土地股份合作。擴大村級土地股份合作社試點範圍,出臺政策鼓勵財務、管理、技術等方面人才到村任職,重點充實到村級土地股份合作社,增強村集體自主經營、自我管理能力。

有關扶貧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扶貧工作調研報告2

近日市質監局組織調研專班,深入精準扶貧聯繫點_縣_鎮_村進行調研,深入分析_的現狀、問題及下一步幫扶措施。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_村發展的現狀

1、基本村情現狀。_村位於_縣_鎮北部,距鎮政府約30公里,距縣政府約88公里,是典型的偏遠高山村。版圖面積約70平方公里,由過去的4個村和1個林場合並而成,全村旱地4426畝,水田325畝,共有5個村民小組。_村村內主要資源有閃長巖、石煤、黑板石、魔芋、獼猴桃、蜂蜜和菸葉等。

2、貧困人口現狀。_全村共340戶,1339人,其中戶口在本村但早已在外地安家約300人,實有勞動力825人,貧困人口177戶673人,貧困人口超過50%。在貧困人口中五保戶20人,低保戶86人。可以說,留在村裏的大多是貧困戶。根據走訪瞭解到的情況,除了35戶菸農收入較爲穩定外,其他貧困家庭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3、基礎設施現狀。_村交通不便,全村水泥路9公里,通組公路60餘公里,路面較差,遇到雨天,大多數道路無法通車。村民居住分散,除2家房屋是新建的兩層小樓外,其他農戶房屋均是土坯房,居住條件極差。村內無學校,孩子均在外村和鎮上上學,目前有8名在讀大學生和6名高中生。村內無衛生室,村民看病去30公里外的_鎮,因交通不便,很多村民小病都是能忍則忍。村黨員活動中心是4間建於上世紀70年代的土牆房,辦公環境差。因環境限制,該村電力資源短缺,經常晚上供電,停電的情況時有發生。當前沒有網絡,很多地方沒有手機信號,通訊極其不便。

4、產業發展現狀。村民主要經濟來源以種煙、種糧、發展林特產業和打工爲主,2014年人均收入4242元。菸葉種植是該村主導產業,在菸葉公司支持下,種植面積達到850畝,有烤房22座。由於條件所限,招商引資相對困難。2012年引進一家石材加工廠,因交通不便,運輸成本高,目前處於停產狀態。

5、基層組織現狀。_村現有黨員22人,村兩委班子5人,年齡結構較爲合理,但村支書、村主任、村會計3人長期不在本村居住,村婦聯主任是一名20多歲年輕女性,很少參與到村集體事物中來,村兩委作用的發揮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

二、市質監局幫扶的情況

1.加強領導,組建幫扶工作機構。市委政府精準扶貧活動專題工作會議召開後,市質監局迅速成立了以局長曾勤爲組長,局班子成員,各分局局長及直屬事業單位負責人爲成員的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迅速召開專題會議,制定結窮親、幫窮戶、拔窮根精準扶貧工程實施方案,同時成立了以黨組成員、副局長歐陽華同志爲隊長,抽調6名同志爲成員的精準扶貧工作隊,爲精準扶貧活動的開展提供了組織保障。

2、走訪調研,摸清村內基本情況。我局扶貧工作隊迅速深入聯繫村逐戶走訪,全面調研。工作隊員共駐村180人次,走訪入戶80%以上的村民及所有貧困戶家庭,先後4次與_鎮黨委政府領導座談商討_村扶貧計劃,5次召開村民大會,詳細瞭解_村的基本情況,並將走訪瞭解的詳細情況歸類建檔。通過調查,在177戶貧困戶中,有菸農35戶,全家在外打工6戶,僅留老人在家23戶,傷殘戶3戶,老年戶3戶。經統計,需要重點幫扶的困難戶共96戶354人,致貧的主要原因是勞動力不足,同時村民思想保守、缺乏技術和資金。通過走訪調查,確定了扶貧的重點對象,真正做到底數清、問題清。在走訪過程中,工作隊員積極宣傳黨的惠民政策,爭取村民對精準扶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爲下一步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3、明確職責,全員參與結對幫扶。按照市委政府幹部包戶(人)的要求,結合貧困村的實際,建立了縣級領導幹部包戶和一般幹部包人責任制。我局縣級幹部13人,幫扶13戶共計48人,一般幹部206人,共計幫扶81戶306人,剩餘貧困羣衆由工作隊兜底幫扶。任務確定後,通過春節慰問、組織活動等方式,組織幹部職工分批前往_村,走訪、慰問、幫扶困難戶,爲各戶脫貧致富出謀劃策。其中在2015年春節前夕,局黨組成員以及二級單位負責人走訪慰問了該村老黨員和一批困難羣衆,共計爲該村177戶結對幫扶戶提供了價值1.2萬元的慰問品,同時爲14名在校高中生和大學生每人提供500元的助學金,支持他們克服困難完成學業。

4、結合實際,幫助制定脫貧計劃。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產業扶貧是村民徹底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經實地走訪,該村蜜蜂養殖、獼猴桃和中藥材種植有一定的產業基礎。目前有30餘戶村民散養蜂蜜200多箱,但缺乏技術和龍頭企業帶動,蜜蜂養殖未能形成規模,產量也較低,多數蜂蜜養殖戶年收入只有100多元。該村地處高山,很適合獼猴桃生長,已有幾戶村民正在發展獼猴桃,其中村主任朱磊建有60畝獼猴桃基地,其中20畝已掛果,年收入超過10萬元。通過調查,後與村兩委溝通,決定以產業扶貧爲主導,將蜂蜜養殖、獼猴桃和中藥材種植作爲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予以重點扶持,做到戶戶有產業,人人能脫貧,同時聯繫龍頭企業,幫助建立產業合作社,推行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以產業扶貧徹底實現脫貧致富。爲加快發展壯大獼猴桃產業,局主要領導專程赴全國的獼猴桃基地陝西省眉縣考察獼猴桃標準化示範縣建設,瞭解獼猴桃的種植、加工、儲藏、銷售、發展前景等情況,幫助_村制定了科學、詳細的獼猴桃產業發展計劃。每畝獼猴桃年產3000-5000斤,每斤2-3元,每戶種植3-5畝,可收入1-2萬元。力爭通過5年努力,該村獼猴桃發展至500畝,收入達到200萬元。爲發展蜂蜜產業,我們先後5次到湖北神農蜂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調研,得知當前新的養蜂技術每箱年產50公斤左右蜂蜜約800-1000元,且在第二年1箱蜜蜂可分箱爲3-4箱,第三年可分箱到十幾箱。1箱蜜蜂在第二年經分箱後年產值可達到3000-4000元,第三年分箱後的收入可達一、兩萬元。同時,該產業對勞動力要求不高,屬於懶人產業,老弱病殘均可發展。我們將瞭解到的信息及時該村兩委溝通,幫助該村成立了蜜蜂養殖合作社,與湖北神農蜂語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爭取在2-3年將該村蜜蜂發展至1000箱,年收入達到80萬元。

三、扶貧工作存在的問題

1、村民素質不高。在扶貧開發之中,勞動力資源是最關鍵、最活躍的因素。但_村村民文化素質低,思想保守,給精準扶貧增加了難度。目前有一定能力的已經遷出村外,年輕人常年在外打工,留守的多是老、弱、病、殘、小,勞動能力有限,無法有效參與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導致貧困村缺乏造血功能。

2、資金投入不足。_是極度貧困的村莊,需要建設的項目多,需要扶持的資金多。該村一直致力打造的獼猴桃產業,200多畝土地流轉已經到位,但前期每畝近3000元基地建設費用成了門檻,村民缺乏資金投入,只能望地興嘆。目前政策扶貧資金有限,村民自籌資金無來源,幫建部門零基預算,也無資金投入。加之農業產業投入大、週期長,市場風險也很大,村民無法承擔投入成本,資金制約成爲扶貧的障礙。

3、技術服務不夠。_鎮黨委政府及_村兩委十分重視產業發展,先後發展了菸葉、魔芋、獼猴桃、蜜蜂養殖、玄生種植等產業,只有菸葉公司技術服務到位,發展較好。可菸葉種植面積900畝已基本飽和,無發展空間。其他產業發展水平仍然較低,村裏曾大力發展中藥材玄蔘,因村民缺乏種植技術,辛苦一年,收入不及成本,加之缺乏龍頭企業兜底,結果村民都放棄了玄蔘種植。村裏還發展過蓮藕、核桃、魔芋等產業,但都是原始的粗放經營,廣種薄收,陷入停滯狀態,根本問題是缺乏技術指導。

4、聯動幫扶不力。_村貧困面大,返貧率高,每年因災、因病、因學等原因當年返貧的人口居高不下。加上缺項目、缺資金、缺技術、缺人才,扶貧攻堅任務非常艱鉅。目前市委政府安排我局和浙江海天建設集團共同幫扶_村,我局也積極爭取其他8家企業從不同層面參與到_村扶貧中來。但總體感覺是企業積極性不高,特別是市裏統一安排的浙江海天建設集團至今還沒有實質性行動,社會聯動幫扶的效果也不是太好,單靠一個部門的力量難以完成艱鉅的脫貧任務。

四、今後扶貧的主要措施

1、結對幫扶增強幹部責任。今後認真貫徹落實市委政府結窮親、幫窮戶、拔窮根精準扶貧精神,紮實開展雙包雙建雙帶雙促活動,細化幹部一對一幫扶的任務,強化幹部責任。加強督導檢查,督促幫扶幹部與包聯戶溝通聯繫,有針對性地制定貧困戶脫貧計劃。建立考覈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確保減貧項目精準,幫扶措施精準,幫扶效果明顯。

2、資金幫扶增添基礎設施。市質監局將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通過多種渠道籌措資金,幫助_村啓動一中心三室建設,改善村兩委辦公條件,解決羣衆看病難問題。積極爭取政策扶貧資金,協調相關單位,逐步解決_道路交通、供水、供電、通信等設施問題,從根本上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

3、產業幫扶增加農民收入。幫助貧困戶因地制宜地選擇產業,重點發展蜜蜂養殖和獼猴桃產業,幫助羣衆連片規劃建設,着力優化品種,努力提升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生產經營水平,儘快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在此基礎上引進企業拉昇產業鏈,提升產品的附加值,提高質量和效益,增加村民收入。幫助_村建立蜂蜜合作社,通過合作社與龍頭企業合作,發展壯大蜜蜂養殖產業。幫助發展獼猴桃產業,免費提供獼猴桃樹苗,力爭在明年春季推廣種植200畝。事先做好與十堰市新合作超市溝通合作,開闢獼猴桃銷售渠道。

4、聯動幫扶增進村企共建。結合_村實際,引進符合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通過村企合作,互助互動,藉助企業的技術、資金,壯大產業規模,拉長產業鏈,降低農民發展產業遇到的市場風險,實現互利共贏。計劃引進獼猴桃、魔芋、蜂蜜產業龍頭企業各一家,通過龍頭企業帶動產業合作社發揮作用。同時爭取市文明辦等有關部門,大力開展結對共建美麗鄉村和兩創(創文明新村、創十文明戶)活動,加快建設文明新村。

五、扶貧工作的幾點建議

1、加大規劃統攬力度,提升精準扶貧效率。農業產業化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現代農業發展的客觀要求,一縣一業,一鄉一品的規模化種植、養殖和經營是農民抵禦市場風險的有效手段。雖然秦巴山區地形複雜、氣候各異,動植物品種多樣,難以形成大規模的經營,但結合實際分片進行規劃,以幾個鄉鎮或幾個村爲單元,明確產業方向,形成適度規模的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還是切實可行的。如_鎮周邊鄉鎮,或_村及周邊幾個村,都發展彌猴桃,形成規模,集約化經營,這樣就可以降低生產、銷售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經濟價值。因此,建議市級統籌指導,縣鄉科學規劃,分片區對產業發展、道路交通、村級公益設施進行規劃,以提高扶貧效率。

2、加大資金捆綁力度,提升整體發展能力。扶持資金數額決定扶貧計劃任務的落實,沒有資金投入,任何規劃、計劃都是空中樓閣。如果僅靠幫扶單位支持,難以完成艱鉅的脫貧目標。現在_村到底能投入多少扶貧資金、項目資金,村集體和幫建單位都不清楚,計劃幹多少事,心中沒底。建議根據市、縣扶貧規劃,將政策扶貧資金、有關項目資金等計劃下達到鄉、下達到村,加上幫建單位扶持資金、社會捐獻資金、村級組織自籌資金等,將所有資金捆綁使用,有計劃的謀劃、規劃,每年幹幾件大事、實事。

3、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提升自我造血功能。當產業扶貧項目確定之後,農民急需的是科學種植、養殖技術,可這些技術大多數幫建單位是無法提供的。當前_村蜜蜂養殖、彌猴桃種植,需要培養幾戶技術帶頭人。建議市、縣牽頭,安排農業、林業、畜牧、科技等部門技術機構或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分門別類地組織在相應片區開展相關實用技術培訓,村級組織組織產業對口的農戶參加,以提高其創業能力和技術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