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學習教育 > 

給天堂的一封信徵文素材摘抄

給天堂的一封信徵文素材摘抄是怎麼樣的呢?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給天堂的一封信徵文主要有三個部分組成。首先是開頭部分,可以講一下清明節到了,要準備去掃墓,中間部分可以講一下掃墓的經過,承上啓下,最後是結尾,也可以發表自己的感受。

給天堂的一封信徵文素材摘抄範文1

早晨,天上下着毛毛細雨,我和爸爸媽媽早早地起來了。因爲今天我們要去掃墓。

我們來到金堂山下,小姨媽、二姨媽、大姨父等人都已經來了。我們懷着悲傷的心情向山上走去。

一路上,小鳥“嘰嘰喳喳”地小聲叫着,沒有了往日地歡快;小花小草們沒有了往日的生機;大樹伯伯們埋着頭默默地站在路兩旁,微風吹來,它們在風中搖晃着彎腰駝背的身軀,它們沒有了往日的高大、挺拔。小鳥、小花小草、大樹伯伯們,你們怎麼了?爸爸媽媽,小姨們你們也怎麼了?怎麼今天走得這麼慢?平時老催促我走得慢,這次怎麼我比他們走得快?

走啊走,我們終於來到了爺爺婆婆的墳前,墓碑前長滿了雜草,密密麻麻的。這時,爸爸和小姨父走過去,一人拿着一把鐮刀“咻、咻、咻”鐮刀在空中形成了一條美麗的弧線。“咔嚓、咔嚓、咔嚓”一杵杵雜草倒在了爸爸和小姨父手下。不一會兒,雜草就消滅光了。

我們全家人站在墓碑前,呆呆地站在那裏,回憶起了以前的快樂時光。是啊!以前每天我去上學時,婆婆都會囑咐我路上注意安全,上課要好好的聽講。每次吃飯時,爺爺總把好吃的菜夾給我,叫我多吃點,長高些。多麼快樂的時光啊!我哭了,全家人都哭了。

過了一會兒,我們調整好情緒後,爸爸從包裏拿出了錢紙和一瓶白酒,這是爺爺生前最愛喝的酒。爸爸把酒從左灑到右,又從右灑到左,酒灑完了,墓碑前面也溼了一大片,接着媽媽又拿出一張大毯子,鋪在地上,全家人跪在地上向爺爺奶奶磕頭,讓他們保佑我們身體健康。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我哼着悲傷的小調,下山了。希望爺爺婆婆們能在天堂安息。

給天堂的一封信徵文素材摘抄範文2

又是一個放假的星期六,也正好是一個清明節的前幾天,爲了讓我們也能祭拜祖先,所以全家便提前了幾天來掃墓。但這次掃墓並不像以前那麼單純,這次掃墓也許會帶給我們許多快樂的事情。

一路上,我們再次聞到了農村獨有的風味“空氣清新”。在繁華的城市裏什麼都好,唯獨空氣受着工業的影響而變得到處是一層煙霧,讓這天空慢慢地變成了灰色,那清新的味道從此在城市裏消失了。回到了這裏,感到在我們頭上的天空是那麼的藍,白雲是那麼的白,我真想永遠的生活在這片天空下,享受在城市聞不到的味道。看完天空,再看看在我身旁的山,真是不能聯想。山上,一棵棵野鬆挺拔的生在懸崖陡壁的土裏;一簌簌映山紅向我們吐出它的新枝,在春天的陪同下,花蕾漸漸的長出來,彷彿在向我們報到春的來臨;梨樹的枝頭上長滿了白梨花,在春風的呼喚下把它小小的花瓣灑入人間,在路上鋪上了一條白色大道,好像正歡迎着我們在它這裏通行。春天的氣息注入到我的腦海間,讓我心曠神怡。

觀賞完美好春光後,我們開始自己的安排—做竹筒飯。心靈手巧的姑父早就把應該帶的工具給帶來了。“噠噠噠”傳來了姑父砍竹子的聲音,隨後又開始鋸,經過了一番周折後,終於可以把竹筒飯放在火上烤了,我們耐心的等待了好一會兒,竹筒飯終於烤好了,肚子已經哇哇叫的我們,迫不及待地吃了,因爲大家都沒有經驗,所以,有的竹筒飯還是半生半熟的。這可害死我了,不能過癮的嚐到竹筒飯的香味,但這總給我們吸取了一點教訓,讓我們下一次做竹筒飯更好了。

吃完飯,我們上山了,我們帶着沉重的心情,爬上很高的山,來到墳墓前,向老祖宗祭拜,求着老祖宗的保佑,讓世界太平,讓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讓公平來結果這場無必要的戰爭。也讓我們這些小荷才入尖尖角的孩子能取得好成績,不辜負你們這些長輩對我們的期望;也讓全家健健康康,開開心心,按着次序辦完後,我們向着太公太婆說着再見,便又下山了。

一天的路程在這裏結束了,我們也又得回去吃晚飯了。“哎”時間過得真快呀!一眨眼,一天又這麼結束了。

給天堂的一封信徵文素材摘抄範文3

說起清明,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清明時的我們,會掃掃墓,緬懷那些革命的烈士。我要跟大家講的,就是那一個個動人的革命故事,那一幕幕難忘的時刻。

清明時節,人們都在哀思着那一位位英勇的烈士們。我們少年兒童,更是要學習他們那種不畏犧牲,勇往直前的精神。今天,我們生活在沒有硝煙的和平時代裏。我們應該深感榮幸。我們更應該把握住機會,努力學習,讓“報效祖國”不再成爲一句空話,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努力奮鬥吧!

冬天過去了,萬物復甦,這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從我記事開始,每年清明節的這一天,母親就讓我換上軍色的春裝,帶着紙錢,領着我上墳去。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好像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由於清明節是在學校過的不能在家裏過。在家裏,吃上那平時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餚啊!而且不能在家裏和家人一起去鄉下掃墓(踏青),給死去的故人請安,給他們拜年,送上家中做出來的佳餚——清明果讓他們保佑我的學習更好,學業成功。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這裏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蹟,當他們入土爲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又被稱爲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給天堂的一封信徵文素材摘抄範文4

每當清明時節,當我踏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着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雲,感受着那拂過山頭上青蔥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外婆在這裏一定會開心。外婆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麼樣的。老老的房子裏,掛着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卻安詳地躺在棺材裏。於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爲我並不知道外婆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後,瞅着躺在棺材裏的外婆,哭鬧了很久,很久。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愛揹着我到處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着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晚上,在那間只點着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裏,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着那溫暖的體溫。一牀被子下,我聽着外婆講那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那時的我並不清楚外婆講了什麼,但那親切的帶着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那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於是外婆就對我說:“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爲真,麻利地吃完飯後,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那時的我,單純地以爲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還說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捨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儘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隨後又馬上爬起來。家裏的人都以爲沒事,我也以爲沒事。於是,我像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飯,像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像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地躺在那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着那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衝上前去,搖着她的手,以爲她能像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麼去搖外婆那隻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於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外婆的死訊。

每到清明節,當我登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看着藍天,享受着微風,我總覺得外婆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着我,直到永遠。

給天堂的一封信徵文素材摘抄範文5

“叮鈴鈴……叮鈴鈴……”手機的鬧鈴不停的想着,把我們一家人從睡夢中驚醒。因爲今天是清明節,所以我們早早地洗漱完畢吃早飯,和已經約好的親戚們一起去爲我的外公掃墓。我們一家人坐車趕往樓下山,但是因爲去那座山的人太多,所以堵車堵了好久。到了山下,我們把車停在一個角落。然後從後備箱拿出那些爲外公燒的紙錢,紙紮的生活用品以及一盆盆鮮花。

一路上,一簌簌映山紅向我們露出笑容彷彿春天的氣息注入到我的心田間,讓我心曠神怡。到了山頂,我們已經是汗流浹背,但仍然不休息一下,就去爲外公掃墓。我們先把墓前的灰塵掃乾淨,又把墓前整理了一番,最後把幾盆花放在墳墓前。點上幾隻蠟燭和香。我們用周圍的花崗岩搭了一個擋風的屏障,然後在裏面點上火。慢慢地把那些紙錢一點一點的燒給外公。在把紙錢燒給外公的時候,我的心不知爲何變得如此難受,回想起我與外公的往事。眼淚就像止不住了一樣往下流。看着眼前的這一團火,我彷彿看到了外公,我不禁想起了外公在世時與我相處的點點滴滴。

最令我最難忘的,就是每次在學校接送日的時候,外公都要從宿舍一樓一級一級地走到六樓來到我的寢室幫我整理衣物。看到他幾乎每次都是滿頭大汗的上來,我有幾次問過他。外公,“你累不累?”他總是先都是擦掉臉上的汗。說,“我不累。”下樓時他總是自己拿最重的東西,而不從讓我拿東西。每次我學習成績有一些下降,他總是鼓勵我。希望盡他自己努力,讓我的成績上升。看着眼前的火慢慢散去,我從回憶中又回到了現實。擦乾了眼淚。媽媽說,讓我們拜幾下吧!於是。我們每個人都拜了三下。希望外公在天堂,祝福我學習成績提高考上重點學校。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年的清明節雖然沒有下雨。但是我對外公的思念永遠也不會改變。

給天堂的一封信徵文素材摘抄

給天堂的一封信徵文素材摘抄範文6

清明節又到了,爸爸說在清明節這一天我們一起出去出遊踏青,早上吃過飯,我們就啓程了。

一路上車輛來來往往,川流不息,馬路兩旁是綠油油的田野,上面蓋滿了蔬菜大棚,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亮,晃得我有點不敢睜眼。只見路邊的小草已冒出嫩嫩的芽,遠遠地看有點綠,但是走進了卻看不到綠,正像古詩中所描繪的“草色遙看近卻無”。

柳樹早已舒展開了黃綠嫩葉的枝條,在微微的春風中輕柔地拂動,就像一羣羣身着綠裝的仙女在翩翩起舞。春天的空氣暖暖的,風吹到身上有點涼,但是很舒服,沒有冬天的風那麼冷,天空藍藍的,我的心情好極了。我跟着媽媽來到一片麥地邊,尋找薺菜,我每看到一顆大大的薺菜我都會興奮地喊叫:“我又看到了一顆薺菜,媽媽快點!”

我在田野裏高興地跑着,跳着,歡呼着,今天我好開心。

給天堂的一封信徵文素材摘抄範文7

“叮鈴鈴……叮鈴鈴……”手機的鬧鈴不停的想着,把我們一家人從睡夢中驚醒。因爲今天是清明節,所以我們早早地洗漱完畢吃早飯,和已經約好的親戚們一起去爲我的外公掃墓。我們一家人坐車趕往樓下山,但是因爲去那座山的人太多,所以堵車堵了好久。到了山下,我們把車停在一個角落。然後從後備箱拿出那些爲外公燒的紙錢,紙紮的生活用品以及一盆盆鮮花。

一路上,一簌簌映山紅向我們露出笑容彷彿春天的氣息注入到我的心田間,讓我心曠神怡。到了山頂,我們已經是汗流浹背,但仍然不休息一下,就去爲外公掃墓。我們先把墓前的灰塵掃乾淨,又把墓前整理了一番,最後把幾盆花放在墳墓前。點上幾隻蠟燭和香。我們用周圍的花崗岩搭了一個擋風的屏障,然後在裏面點上火。慢慢地把那些紙錢一點一點的燒給外公。在把紙錢燒給外公的時候,我的心不知爲何變得如此難受,回想起我與外公的往事。眼淚就像止不住了一樣往下流。看着眼前的這一團火,我彷彿看到了外公,我不禁想起了外公在世時與我相處的點點滴滴。

最令我最難忘的,就是每次在學校接送日的時候,外公都要從宿舍一樓一級一級地走到六樓來到我的寢室幫我整理衣物。看到他幾乎每次都是滿頭大汗的上來,我有幾次問過他。外公,“你累不累?”他總是先都是擦掉臉上的汗。說,“我不累。”下樓時他總是自己拿最重的東西,而不從讓我拿東西。每次我學習成績有一些下降,他總是鼓勵我。希望盡他自己努力,讓我的成績上升。看着眼前的火慢慢散去,我從回憶中又回到了現實。擦乾了眼淚。媽媽說,讓我們拜幾下吧!於是。我們每個人都拜了三下。希望外公在天堂,祝福我學習成績提高考上重點學校。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年的清明節雖然沒有下雨。但是我對外公的思念永遠也不會改變。

給天堂的一封信徵文素材摘抄範文8

去年十二月,我的曾祖奶奶躺在牀上安詳地走了。幾天後,我們把曾祖奶奶葬在了山上的墳墓裏。冬去春來,清明就到了。

以前的記憶中,清明節是一個好玩的節日。小孩子們比賽誰能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目的地,找到墳墓,誰就是最厲害的人,可是今年我一點也沒有這樣的心情,反而心裏很沉重、難過,因爲我從曾祖奶奶去世了的陰影中剛剛走出來,又要去觸碰這一切。雖然她走了,但她的音容笑貌依然浮現在我就在我眼前。

我們來到墳墓前,有的拿掃把掃去落葉灰塵,有的拿鋤頭除去灌木雜草,使墳墓能幹淨一些。小孩子們擺上鮮花。在此同時,我看見了曾祖奶奶的照片,陷入了哀思:“我親愛的曾祖奶奶,您在天國還好嗎?因爲我們知道您喜歡熱鬧,並且喜愛小孩子,看到我們小孩子就笑眯眯的,所以我們小孩子都來了,我們來看您了!”想着想着,兩行淚不由自主地落了下來,從悄悄落淚到放聲大哭,媽媽安慰我說:“沒事,沒事,天國裏沒有悲傷,也沒有病痛,曾祖奶奶在那裏會很快樂,不要傷心了,沒事的,沒事的,曾祖奶奶也不希望看到你哭啊!”聽了這番話,我漸漸地停止了抽噎。

打掃時,我在旁邊默默幫忙;整理時,我在邊上遞東西;下山時,我久久不願離去;在路上,我時不時地回頭看曾祖奶奶的墳墓。

回到家裏,我想了很多很多:人在世界上真的是很虛空,我的曾祖奶奶享年96歲,還不是要歸於塵土,有些人會說96歲!那她不是很幸福了啊!其實96年一轉眼就過去了,人生畢竟是短暫的,要學會珍惜。

清明,一箇中國的傳統節日,我願託你把我的哀思寄往天國,寄給我最最親愛的曾祖奶奶。

給天堂的一封信徵文素材摘抄範文9

初次邂逅竹林,是在清明的一場大霧裏。

曾祖父的墳墓在深山裏,要去祭拜需要走很長的山路。當天凌晨,大霧漫天,幾米外的景物已非常模糊。選擇在這樣的時候出門是有道理的,因爲在今天得去好幾個山頭祭拜先人。只記得,當天早上,父親挑着祭品走在後邊,我蹦蹦跳跳地跑在前邊,如一隻脫籠的小鳥。嘴裏似乎還在哼着曲調吧,或許吧。

山路蜿蜒延伸,野草長到我的胸前。我們經過了田野,繞過了小溪,爬上了陡坡,又翻過幾個山頭,終於來到一條峽谷裏。父親輕輕喊了一聲:“別跑得太快,前邊是一片竹林了。”我應了一聲,卻一個勁地往峽谷裏跑。父親在後邊搖了搖頭,微微地笑了。他明知道我非常喜歡竹子的。

近了,近了。山風中吹來一陣沙沙的輕響,在彎角處我終於看到了竹林的身影。綠色般的潮水,從此在我的人生裏紮了根,再也無法抹去。

竹林上方的葉子雀躍地隨風傾倒,發出寒戰的聲音,宛如一片綠色的急流,所有的葉子都朝着一個方向。那修長而青翠的葉子,恰如急流中的扁舟,朝前爭渡。我站在萬千的竹子當中,只覺得自己已被綠色所征服。高大的竹子直聳雲霄,一直長到了峽谷的頂端,遮沒了天空,嬉戲着白雲。細小的竹子,剛剛破土而出的竹子吧,就像我的手指大小,嫩綠地,也在枝頭潑灑出一簇簇細小的舟子,加入這霧中的爭流。綠色的震撼鋪天蓋地,萬千的翡翠招搖在我的面前,我撫摸着大大小小的竹子,在林間繞來繞去,只覺得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妙。

父親放下肩頭的祭品,站在林間,也有點出神。

林間傳來清脆的鳥鳴聲,那是山雀吧,在綠色的枝頭上跳躍着,盡情地享受這天地的氣息。潺潺的聲響,那是從巖縫裏滲下的清泉吧,如珠玉一般的晶瑩。寒霧在竹子身上滲出一顆顆的水珠,有的順着竹節輕滑而下,留下溪流走過的痕跡;有的從葉尖晃了幾晃,便頑皮地蕩了開去,如流星般向大地急墜而去。

後來,或許是第一縷刺破林間霧氣的陽光喚醒了父親吧。他用一把小刀削下拇指大小的一根竹子,遞給了我。輕輕拍了拍我的小腦袋,喚道:“走吧,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或許是年幼吧,也或許是不對先祖們感情不夠深沉。荒山中的孤冢總讓我感覺陰森,要是沒有父親在身旁的話,我敢擔保我會嚇哭的。那年的清明沒有留下太多關於祖先的記憶,卻永遠銘記了那片竹林,那片綠色的,空靈的世界。也記得了父親削給我的那根竹子,那根在清明的夜裏削成了笛子的竹子,在父親脣邊吹響的竹子。那一縷悠揚而深邃的聲音,就這樣貫穿了我的整個童年,也貫穿了我的整個人生。

是的,後來我長大了。讀到了許多關於竹子的詩句,例如“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是蘇軾的吧,又讀到了“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是王維的吧。讀了很多很多,也見過許多人畫竹,如鄭板橋的畫,但卻總覺得失落。那片空靈的世界,沒有任何詩句,沒有任何畫筆可以替代的。是的,至少在我心裏是。

給天堂的一封信徵文素材摘抄範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詩我很早就會背,卻一直不怎麼懂,現在,我終於懂了。

清明節,一個爲祭奠死去的親人而過的節日。這一天,我要去祭奠我的親人。

今年的清明節,沒有下雨。奶奶帶着我來到山腳下。我以前的家就在這座山上。三年前的大地震,讓我的家消失得無影無蹤。爸爸、媽媽、還有我那不到一歲的妹妹也被垮塌的山體深埋。

三年了,我卻是第一次來這裏看望我的親人。奶奶說,怕我幼小的心靈承受不了這個打擊,所以才一直騙我說爸爸媽媽都在外地打工,因爲妹妹太小,才帶在身邊。

昨天,奶奶告訴了我真相,我沒有哭,卻一夜沒睡。一閉上眼,我就看到妹妹那張可愛的小臉。我從來沒有這麼難受過。這就是“欲斷魂”的感覺嗎?

現在,我就站在親人們長眠的地方,感覺離他們好近好近。

我們點燃了香和紙錢,奶奶邊燒紙邊絮絮叨叨地念着:“三年了,羽兒長高了,上一年級了,成績很好,很多人都很關心我們,政府把我們安排到龍灣村,給我們宅基地,新房子也修好了。我們現在過得很好。你們放心,我一定會把羽兒養大,讓他有出息。”

我一句話也沒有說,只是跪在地上,淚水止不住往下流。“淚如雨下”就是這個樣子吧。原來,“”並不是真的要下雨,而是人們臉上的淚水如雨。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