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學習教育 >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00字精選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怎麼寫呢?一起來看看小編今天的分享吧。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描寫,首先可以描寫《平凡的世界》這本書講了哪些內容,第二個就是要描寫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了哪些知識,第三個要描寫這本書蘊含了哪些道理。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00字1

《平凡的世界》給了我很多不一樣的感覺,雖然描述的是處在艱難困苦時期,但文字中滲透出的溫暖與進取向上、自強不息的生活態度仿若一縷陽光,狠狠地溫暖了我一把。以往有一段時間,我迷戀餘華的小說,欣賞他犀利的言辭,讚歎他暗喻折射等各種諷刺,震撼於他筆下揭露的那個時期的黑暗與那個時期人民的迷茫與混亂。但讀了《平凡的世界》之後,我意識到,苦難的存在並非爲了擊垮人,而是爲了鍛鍊人,讓人成長。“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像孫少平那樣身處逆境卻百折不撓,在苦難中成長而不失本心纔是我們追求的方向。

讀《平凡的世界》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讀書對孫少平產生的影響。文章最開始幾章就描述了孫少平愛上了看小說,啓蒙書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他驚歎於保爾的自強不息鋼鐵般的精神。那時他尚爲少年,思想迅速成長的時期,書本給他傳遞的進取向上的精神對他的一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之後遇到挫折時總會想到這些書中他崇拜的人物,以此鼓勵自我像個男子漢一樣勇於承擔、遇到不平拔刀相助、對待工作永遠堅持熱情。之後愛人田曉霞的去世給了他一重擊,但他從痛苦中走了出來,堅持做一個像保爾一樣堅強的人。我認爲,是因爲書本傳遞給他的信息一向在規範他的道德修養,這便是讀書對我們的影響,尤其是精神層面的影響。

如今隨着電子產品的普及、電子小說的迅速發展,傳統書籍遇到了一個瓶頸。身邊也常見到愛讀電子小說的同學,而閱讀名著似乎逐漸淡出大家的視線,大家總是更願意花幾個小時刷微博刷視頻,而不再願意翻開一本名著閱讀了。包括電子小說,也多是看一些毫無營養的小說,或是滿足一時的娛樂,或是追求快感,然而這種低質量的小說,更多是爲了迎合讀者,可能是速成,作者對主角的設定也並沒有深思熟慮前後思量,對小說能傳遞的能量也並沒有傾注多少心血,甚至可能會有一些帶歪三觀的言論,似慢性毒藥一般侵蝕年輕讀者的心靈。

名著之所以成爲名著,就是因爲它展現了很多閃亮的東西,都是作者嘔心瀝血完成的,每個人物都是精心安排的,從中我們能感受到每個人物的成長以及合情合理的變化,而非那些無頭腦小說裏面突兀的情節以及粗製濫造。名著是能使人銘刻於心的,比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之於孫少平,《平凡的世界》之於L(一位高中同學),我坐在L附近的時候,他經常跟我們分享《平凡的世界》,路遙是他崇拜的作家。我以前時常好奇爲什麼他總是那麼樂觀,整天嘻嘻哈哈,遇到任何事都很淡定的樣貌,之後我明白了,大約是書中傳遞的那種樂觀精神已經滲透至他的生活中了吧,再之後,偶然得知他去支教了,並且還是講授文學方面的知識,第一反應便是覺得再適宜可是了,文學中的力量,就該傳承下去,難道不是嗎?

有一些讀者會吐槽孫少平“作”,可是,那是一位讀書時期連“丙”菜都不敢多吃的少年啊,因貧窮而產生的自卑早已烙下印記,我清晰地記得書中描述他害怕被別人嘲笑而每次吃飯都最終等大家都散了纔敢去拿“非洲”餐時瑟縮的樣貌和他第一次見田曉霞時侷促的模樣,自卑總會讓人更容易敏感,所以纔會細心翼翼,纔會顧慮那麼多。但書中展現的絕不僅僅是孫少平的自卑,而是更側重於他如何將這份自卑化爲自尊。雖然物質確實匱乏,但他不肯侷限於農村,讀書時期,他在閒暇時就去城裏逛,在與田曉霞的交往過程中也關注着外面的世界,許許多多新的見識無疑在他的精神上產生了影響。之後他憑藉着靈活的頭腦,事業也有了起色,與田曉霞站在一齊時,再也不像最初見面的那般自卑與緊張,而是一個自尊自強、對工作充滿熱情,精神世界豐富飽滿的孫少平了。苦難縱使讓我們嚐到了苦澀的味道,但熬過之後生活散發的那種清香甜美是讓人回味無窮的,經歷過挫折後我們變得強大的心靈、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對生活的熱愛才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啊!

當然,《平凡的世界》一書中最大的特點就是把平凡人身上的閃光點展此刻讀者面前,彷彿夜空中的星光,雖然每一顆可能僅有點點弱光,但他們閃耀的光芒,真的很美。這個世界,絕大多數都是平凡人,孫少平一家、田潤葉一家、金波一家,都是平凡的人,但老一輩人身上的那種樸實敦厚、年輕人一代的熱情、孫少平的自強、田潤葉追求感情的勇敢、田曉霞的單純善良以及對農村人的毫不歧視、賀秀蓮的不服輸精神,每一樣都讓人爲之震撼。平凡不代表就平庸,平凡的人一樣能夠勇敢追求自我所想,一樣能夠在不懈奮鬥的路上揮灑汗水。這本書最溫暖我的地方就是這羣平凡的人對生活一向堅持着熱情,哪怕事業失利,哪怕感情夭折,轉身,依舊是一個完美的明天。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00字精選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00字2

《平凡的世界》,書如其名,沒有任何傳奇色彩的跌宕起伏,也沒有武俠小說中的刀光劍影血雨腥風,更沒有時下一些愛情小說的纏綿悱惻深刻動人,甚至一點華麗矯情的辭藻。第一次在大學圖書館讀到就被吸引,多年後買來再讀,依然覺得動我心絃。

《平凡的世界》展現的是一個自強不息的羣體的奮鬥史。少安敢於和現實頑強抗爭但又不時地屈從於命運的安排,面對深愛的青梅竹馬的潤葉,毅然斬斷情絲,和陌生的外鄉人秀蓮結婚;在辦磚窯廠時既雄心勃勃,在遇到困難時又不時灰心喪氣。而少平勤勞樸實,珍惜親情友情,富有同情心,胸襟開闊,面對困難更是艱苦奮鬥,堅持不懈。同時他對生活充滿理想和激情,但又腳踏實地。他放下了讀書人的架子,去做社會最底層的工作,在勞動中體會充實;但他又從不放棄自己在知識上的追求,一直保持學習的上進心……正如書中所說的那樣“人生時刻處於零公里處,那麼要旨還在於我們不斷的奮鬥並且將這種精神提升到生活所要求的那種高度”。

冰心曾說:“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路長徑點綴得花香瀰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着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是淒涼。”這愛情,這友情,再加上一份親情,不正是我們所追尋的真善美嗎?我們的人生有了這三種最美好的品質的澆灌,一定會使我們的心靈之花開的嬌豔而又馨香。平凡也可以如此的偉大。在這片亙古而蒼涼的黃土地上見證了這樣一個真理。我們平凡,但我們有熱情。我們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熱愛人生中一切美好而又苦難的品質。我們追求真善美,但面對苦難,我們依然能挺直脊樑,直視它!上蒼是公平的,他讓我們歷經磨難,是鍛鍊我們的心智與意志。人生的結局都是我們自己精心設計的。縱然英雄們都是百折不撓英勇不催的,渾身都籠罩着一層神聖的光圈。

但我們平凡人多了一層樸實,多了一份親切,有了生活中瑣碎的纏繞,無端地讓我們的人生真實起來。我們用真誠的心去體驗,用真摯的心去生活,我們的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實實,我們纔是生活的主宰。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要用全副身心去享受,去對待,去珍惜。

浮雲流水,白駒過隙,從呀呀學語到記事開始,從少年到青年,人生在成長中思考。人生的每一步都在成長,都在進步。世界是由我們這些平凡人撐起來的,只要我們有着堅定的信念,有着堅忍不拔對抗困難的精神,有着敢於拼搏的熱血,有着對真善美的追求,我們依然可以創造一個不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00字3

一直以來我偏愛看一些死去的人寫的東西,我覺得這些書或散問或筆記至少經過時間的篩選,到現在都能存在就是一個證據。所以較少看現代的,在一個比較偶然的機會下有幸閱讀了《平凡的世界》後,雖談不上蕩氣迴腸,卻令我呆呆地思考了半天。平凡的世界,是的,我們的人生可能很平凡,我們的世界也可能很平凡,不平凡,不簡單的,是人,是我們自己。

路遙用深厚的基礎,描繪了多個人物的性格,不失客觀地書寫了那個時代,和那個時代下各種小人物閃爍的人性光芒,我無心去理會別的,使我震撼的,是孫家兩兄弟,和他們的戀人,農村與城市雙重撞擊下的各種美德。

無疑少安與少平如果在同樣的環境下,讀一樣多年的書,他們的各方面幾乎是驚人的相似的。但是命不由人,少安13歲就開始了當時看來永無止境的苦力活,而少平在大哥的幫助下讀完高中,就是因爲讀完高中!他們的人生觀在幾乎相同的時候又幾乎完全不相同!少平追求的是一種理想,他與錢財無關,與前途無關,只是一種美好的夢想,只是不甘心一輩子與土地依伴的心理,這是我的理解,因爲我自己正處在這樣的掙扎。路遙寫得如此深刻,寫得如此真實,不看《平凡的世界》,實在是一種遺憾。

少安是一種比較老成的性格,這是由於他身爲兄長的一種天性。當了老大,血液裏總有一種照顧小弟小妹們的情感,我家族的大伯當年也是如此,少安!就象我父親的義弟,我的叔叔,他們這類人,勤勤懇懇,不怕苦吃,只爲了家裏的人能過上幸福的生活,至於自己,無所謂。他們可以說是自私的,因爲他們只爲了家人,親人。他們卻是偉大的,因爲他們的精神境界在這個年代已經很難尋找。少安面對愛情時的退縮,膽怯,可以說是理智的選擇,雖說貧富懸殊已不是問題,可是要看你懸殊到如何的境界。我不可以想象潤葉可以象秀蓮一樣下地幹火,燒磚,磨滿手老繭,整天灰頭土臉,少安如果與潤葉結婚,幸福的期限不會超過一年。

這本書裏的人物形象無數,輝煌的人物性格也是繽紛至極,讓人恨不得一個一個地讀到骨子裏去。強烈推薦。特別是少安與少平,或許能讓我們懂得,人,爲什麼活着。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00字4

讀完《平凡的世界》後,我才真正懂得了生活的真諦,知道了這本書爲何能改變中國千萬青年的命運,它爲何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這本書向我真正地打開了與另一個世界溝通的大門。

讀完這本書後,才發現原來一個人最難戰勝的永遠還是自己。但有時,克服自己內心的自卑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困難,爲成功而拼搏的路上,有自卑相伴有時並不會感到失落與恐懼,只要正確地去面對他,勇敢地去直視他,轉化爲自身堅強的動力,那麼自卑過後必然就會坐擁勝利,自卑過後,也有凱旋的歌兒。

書中雖有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但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孫少平。他真正體現了書本的名稱,他很平凡,只是一個受過高中教育的普通工人,但他一生的成長經歷,卻反應了那個時代整整一代人的生活現狀,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和信心,但往往又對生活感到無奈。他通過自學達到了大學生的水平,但他永遠也只是一個工人,無法改變現狀。

作者賦予了他許多別人夢寐以求的優點,讓他既腳踏實地活在現實中,又可以跳出現實,展開宏偉的想象。他家境窮困,但他沒有讓自己的理想消失。要知道,貧窮曾讓許多有理想的人意志消亡,儘管他在逆境之中有時也表現出了自卑和懦弱,但他並沒有退縮,那種努力戰勝自我,在想要重塑信心的渴望中所表現的堅強讓我由衷得感到敬畏,因爲那也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精神。

作者在這部小說中都是寫生活中平凡的小人物,他們的世界也是平凡的。作者從小處着眼,刻畫出一個個普通人物平凡的人生旅程,襯托出日新月異的時代變遷,反映了當時人們的思想,正是通過對這些平凡人物的描寫,反映出人性的善良,醜與惡。人性的醒悟就是要認識到自己是平凡的,但我們又從故事中看出人們的不平凡。比如孫少平,他僅管吃穿破舊,但他懷着自己的理想,努力奮鬥,他有男子漢的氣魄和錚錚鐵骨,他可以捲縮在破舊的被窩裏,就着昏暗的光線讀書而且樂在其中,他可以前一秒是工人,換一身衣服下一秒就變成了文雅的書生,和田曉霞談論高雅的文學。

《平凡的世界》讓我認識到,在平凡中也會有偉大的存在!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00字5

這是對我來說很有意義的一部小說,因爲第一次讀它的時候是在讀高三的時候,當時正面臨着考學的壓力,是它給我帶來了動力,並讓我對文學有了另一種釋意-----樸實無華便是真,善,美。多年過去,再次拿起這本厚厚的書,再次讓我聞到了那黃土高坡的氣息。

“平凡的世界”裏有一羣不平凡的人,是這羣不平凡的人組成了這平凡的世界,讀完這本書後人的靈魂也許得以淨化,也許還會改變你此刻的很多想法。

據說這部小說在正統文學史上沒什麼地位。部分原因可能是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起,一向在文藝界居於主流地位的“現實主義”寫作手法開始受到嚴峻挑戰。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長篇,全景式地描述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經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平等人位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迴腸。

黃土高原,自古以來就是一方苦難而又充滿期望的土地,路遙生於此,長於此。是這塊貧瘠的土地造就了路遙的求索奮鬥、不畏艱辛的性格,也正是那些揮不去的生活經歷使得路遙那麼地熱愛生命,使得他立志要在40歲之前要完成一部鉅著:爲了紀念那片貧瘠的土地,爲了紀念那個輝煌的年代,更爲了紀念那裏樸實無華生生奮鬥的人民。

路遙該是文壇中少有的英雄,他不僅僅把寫作當成了一種職責,更當成了一種無比神聖的使命。路遙是一個熱愛生命的人,他在創作手記中曾這樣寫道:“在那裏,我才清楚地認識到我將要進行的是一次命運的‘賭博’,而賭注則是自我的青春抑或生命。儘管不會讓世俗的觀念最終操縱我的意志,但如果說我在其間沒有作出任何世俗的研究,那就是謊言。無疑,這部作品將耗時多年,如果將來作品有某種程度的收穫,這還多少對拋灑的青春熱血有個慰藉。如果整個地失敗,那將意味着青春乃至生命的失敗。這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好的一段年華,它的流失應當換取最豐碩的果實——可是怎樣可能保證這一點呢!你別無選擇——這就是命運的題目所在。”最終路遙賭贏了這場人生:一部《平凡的世界》完成了他的願望,只是代價異乎尋常地慘重,他輸掉地是生命!

我很喜歡路遙對於這部小說的出發點——“平凡”二字。他的世界是平凡的,這只是黃土高原上幾千幾萬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遙卻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說孫少平,他受過了高中教育,他經過自學到達可與大學生進行思想探討的程度。作者賦予了這個人物各種優良的品質,包括並不好高騖遠。在路遙的世界中出現的都是平凡的人物,這是在這些平凡的人物裏他描述着人性中的善與美,醜與惡。在他的世界裏,人的最大的優點就是認識到自我是平凡的。這點從孫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體現,。當他得到調出煤礦來到城市的機會時,他選擇的是煤礦。這不是又無他有多高的覺悟,而是他對自我工作過的地方的熱情和眷戀。他選擇了平凡。

路遙爲我們講述地不只是那個久遠的年代,更是一種人生應有的信仰和追求,亙古不變。

這是一個喧囂浮躁、道德危機的時代,每一個還擁有夢想並在追夢的人們都該再重溫《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儘管命運是那樣的不公,儘管社會有那麼多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鬥、勇往直前終能獲得最終的成功。每一個正在虛度生命的人們都該讀《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珍惜。

路遙在教會我們忘我,忘我使生命永恆。人生容不得太多的自私,自私最終只會絕了自我。看風使舵,趨炎附勢,均爲自私使然。一生若只是這般地生活,終將無價值地葬入黃土。

路遙在教會我們要有獨立的人格,儘管你可能會遭遇孤獨。孤獨是人生自我證明的必經之路,只要你認定了自我的夢想,那麼坦然應對孤獨將是你勇往直前最終的支撐點。

路遙在教會我們不必用盡生命去做一個漂亮的人,但應用盡生命去做一件讓人民叫好的漂亮事。前者只能證明你的處事圓滑,而後者則將見證你精彩的一生。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該看看《平凡的世界》,傾聽那些久遠的聲音,或許那樣我們會在這個因慾望日益膨脹而扭曲的時代,儘快找到自我的方向,不至於到油盡燈枯時,我們還在迷惘……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00字6

“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上活了一場,有了這樣的認識,你就會珍重生活,而不會玩世不恭;同時,也會給人自身注入一種強大的內在力量。”這段話出自路遙所作的《平凡的世界》。

平凡,是我們個人的特點。因爲相對於永不停歇的歷史長流來說,我們顯得太過於渺小。不過是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而這個世界亦是平凡的。因爲生與死,先進與落後,貧窮與富有早已使它披上平凡的外衣。

而路遙筆下的主人公所處的環境,則是平凡的世界中再平凡不過的了。他們生活在那黃土高原上不計其數的的村落中的一座。但就是在如此平凡的環境中,平凡的主人公卻讓無數讀者感受到了他們生命中不平凡的意志。

作爲《平凡的世界》的主人公之一的孫少平,他的生活一直處於飢餓與貧窮之中。學生時代的他食不果腹,衣不裹體。讓他在女生面前覺得不體面,他的心中苦澀,悽楚。而使他痛苦的根源便是貧困對於自尊心的傷害。但即使如此,他從未放棄,而是更加努力與勤奮地學習。他知道自己想要的世界是怎樣的,但條件的限制使他明白現實與夢想的差距。然後感情上伴侶的意外死亡,以及困難給予他過於沉重的打擊。但他不向命運低頭,積極進取,勇於拼搏的精神卻一直貫穿始終。而故事的另一主人公孫少安的身上也有着如此特點。

不論是孫少平還是孫少安,從他們的身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平凡的人身上所擁有的不平凡的意志,不平凡的奮鬥。他們的家庭是貧窮的。但他們並沒有因此而埋怨,而是承擔起了家庭的責任。他們的愛情是悲劇的,但卻使他們因爲生活的磨礪而變得更加成熟。他們的奮鬥之路是一波三折的,但他們卻從不退縮,一直前進。我想這就是爲什麼這本書如此吸引人的原因吧。

我們生活在平凡的世界上,所擁有的或許是再平凡不過的背景,平凡而又普通的相貌,平凡甚至有些糟糕的生活。但我們所需要的,所要去做的並不是對於這樣的生活的抱怨,而是去擁有一顆不平凡的內心。面對生活的不公平,要學會淡然視之。面對處境的困難,要學會從不屈服。面對夢想與現實的差距,要學會積極進取,爲之努力,爲之奮鬥。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00字7

小學畢業的那一年,我從大伯家姐姐那裏第一次看到這本《平凡的世界》,厚厚的書頁,泛黃的書紙,這對於當時的我來說確實是屬於大部頭的一本書,用來打發無聊的時間最爲合適。慢慢的,在奶奶家院子中的那棵核桃樹下,我被書中的故事吸引,心情隨着書中人物在“平凡的世界”裏的不平凡的人生而起伏。時隔多年,在圖書館,我又看到了這本《平凡的世界》,本來是想抱着回憶童年的心情來閱讀,卻又讀出了不一樣的味道。

《平凡的世界》中描寫的故事屬於上個世紀七十至八十年代,通過那個年代的中國現代城鄉生活,展現了以孫少平爲代表的人生的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在這個年代讀來仍令人蕩氣迴腸。雖然那個年代對於我這個八五後來說十分的遙遠,但是通過路遙給我們的講述,我好像親身經歷過那個時代一樣,人物是那樣的鮮活,場景是那樣的清晰,心情是那樣的跌宕。來自農村的我非常能理解孫少平爲生活所做的奮鬥,也能理解孫少安和田潤葉愛情悲劇的根源,因爲他們就是一羣普通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歷史是由他們創造的,同樣他們也是受歷史洪流影響最深的一羣人。他們在那個久遠的年代的人生追求,其實就是我的父輩甚至就是我個人的人生追求,更是所有人的人生應有的信仰和追求。

從十幾歲的年紀到現在,重新在對一遍《平凡的世界》,心情已不僅僅是少年時代的輕鬆與休閒,青年時代的我從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中汲取到更多的營養。偉大的作品是用平實的語言去描寫亙古不變的人情人性。他告訴我們,儘管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的悲哀,每個人也都有自己不能選擇的出身和命運,但是隻要你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鬥、勇往直前,終能獲得最後的成功。路遙先生也教會我們要有獨立的人格,在任何時候都要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儘管你可能會遭遇孤獨,只要你認定了自己的理想,那麼就勇往直前。

在這平凡的世界中,平凡人的一生,更要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有執着的追求和渴望,我們就應該像孫少平那樣,學會在逆境中歷練心智,在自卑中尋找堅強,戰勝自我,找一個堅強的理由讓人奮進。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00字8

我出生於江南,一直以來,黃土高原這片貧瘠而又充滿希望的土地對我來說就是一副神祕的畫卷,直到有一天,我無意中在廣播節目中聽到了李野墨播講的路遙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這幅畫卷終於向我展開,鋪陳開去的是那遼闊的一望無際的黃色土地和由這片土地所孕育的一個個鮮活的生靈,在山河鉅變中一個個完成着自己的蛻變。

初次看到這本小說是在小時候去新華書店的時候,它就靜靜地立在中國文學類書籍的一角,它的名字實在是太平凡了,《平凡的世界》,在市場經濟大潮不斷的衝擊下,中國的暢銷書們往往都具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比如《中國可以說不》等等,而這本小說顯然不具備這樣的特徵,這本小說一定很平凡,因爲作者都不會給這本小說起個吸引眼球的名字,十幾歲的我對自己這樣說。

多年以後,我才發現,平凡的不是這本小說,而是我自己的見識。在這平凡世界中的平凡的芸芸衆生卻創造了一個個不平凡的奇蹟。誠然,這本書裏的一些人物是有些理想化的,但這恰恰告訴了平凡世界中的我們,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實現夢想一定不是一帆風順的,痛苦,這是第一個映入我腦海的詞彙。從少安與少平這兩兄弟記事起,痛苦就像他們的影子,與他們形影不離,生活上的貧困讓他們只能在痛苦與痛苦之間選擇,從甲乙丙菜的選擇到愛情事業的選擇無一不是如此。所以讀完這本書的開頭幾章,我對主人公的遭遇更多的只是同情。

隨着劇情的發酵,正當我心中的同情逐漸瀰漫時,作者的一句話外音卻將我震醒,痛苦不是白忍受的,它會使人更加偉大。如果說從平凡蛻變成偉大需要一種催化劑,那這種催化劑無疑是痛苦。這也許正應了孟子所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行弗亂其所爲。

路遙說:“生命從苦難開始,只有在苦難中才能誕生靈魂的歌聲。”的確,生命總有缺憾和苦難,人們的種種掙扎和奮鬥就是爲了彌補這些缺憾和苦難。而個人的精神和意志、生命周圍的親情和愛情無疑在作品中成爲掙扎和奮鬥的支撐點,是最後走出苦難,誕生靈魂之歌的基礎。

這個世界以平凡而起,平凡而終,留下的是每個人的那一抹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00字9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書是《平凡的世界》,如果讓我總結一下自己對於這本書的感受的話,我想我會給出這樣的兩組詞:苦難和奮鬥;平凡和偉大。

它的內容如它的名字一樣,這是一個平凡的世界。幾十年的時光,在路遙筆下鋪展開來,沒有一點的矯柔造作。給我們展示了一副普通而又內含豐富的生活圖景。

主人公孫家的兩兄弟孫少安和孫少平,屬於努力抗爭命運的一類人。孫少平——我發自內心地佩服這樣一個角色,是因爲他面對困難所表現出的不懈的奮鬥。他的經歷讓我不得不想起了不倒翁,想起了彈簧,不管你怎麼推他,怎麼壓迫他,都不能真正的打敗他,大大小小的挫折之後,我看到的是一如既往地奮鬥着的少平。

我佩服他,可以在那樣如此窮苦境地下,仍然不放棄讀書的機會,我能夠想象得出,當他蜷縮在破舊的被褥裏,當他就着昏暗的光亮讀書的時候,心裏因爲讀書而產生的興奮感和崇高感,但是我不能設想自己若是處在那樣的一種境地,是否還能保持着一顆乾淨的上進的心。

我佩服他,可以這邊脫掉骯髒的工作服,那邊就可以坦然風趣地和比他條件優越十幾倍的朋友探討人生,我能想象他在和那些能與自己交流思想的朋友們暢談時,心裏的自豪和暢快,但是我不能設想,當我也這樣落魄的時候,我是否敢於面對昔日的朋友。

令我敬佩的人還有一個,那就是田曉霞,和少平擁有純潔愛情的女子。她是一個高幹的女兒、一個省報記者居然不離不棄地愛上了一個煤炭工人,這樣的愛情沒有地位的隔閡,沒有權力和金錢的支配,那是跨越了一切界限的兩顆心靈的交匯與吸引,我欣賞她的奮不顧身,並且我也相信這纔是真正的愛情。

我是一個手中有着大把青春年華的年輕人,處在我這樣的一個年紀,應該是努力奮發的,應該像少平那樣不向任何困難低頭。我想,讀了《平凡的世界》,最大的收穫就是,讓我能夠認識到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纔是最偉大的,能夠讓我在努力奮鬥的同時提醒自己保持一顆平凡的心。但願自己在今後的人生歲月中,不管是失意落魄,還是輝煌興奮的時候,都能夠想起路遙,想起《平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