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日照綠茶是什麼工藝

日照綠茶是什麼工藝

日照綠茶是一種中國傳統綠茶,產于山東省的日照市,採用的是曬青工藝。曬青工藝是將新鮮採摘的茶葉擺放在屋頂或平地上曬乾,使其逐漸失去水分,併發生氧化變化,去除苦澀味,形成獨特的香氣和口感。曬青過程需要控制温度和濕度等因素,耗時長,工藝複雜,但是可以保留茶葉的天然香氣和營養成分。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日照綠茶和福建綠茶的區別

福建綠茶是中國綠茶的代表性品種之一,兩者在產地、加工工藝、口感和香氣方面有一定的區別。

1. 產地不同:日照綠茶產自山東省日照市,而福建綠茶則產自福建省。

2. 加工工藝不同:日照綠茶採用扁平式揉捻和烘乾工藝,相對於福建綠茶採用捲曲式揉捻和烘乾工藝,日照綠茶的茶葉外形扁平而且整齊,福建綠茶的茶葉捲曲緊緻。

3. 口感和香氣不同:由於加工工藝的不同,日照綠茶的茶葉較為整齊,香氣清新、高雅,並帶有一定的草香味;福建綠茶的茶葉捲曲緊緻,回甘味濃,帶有一定花香味,並且口感更為飽滿濃郁。

4. 營養成分有所差異:由於茶葉生長的環境和氣候的不同,兩種茶葉中的茶多酚和氨基酸等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異。

總體來説,日照綠茶和福建綠茶雖然都是中國綠茶的代表性品種,但是由於產地、加工工藝等的不同,兩者在口感、香氣和營養成分方面存在一定的區別。

日照綠茶是什麼加工工藝?

日照綠茶,屬於綠茶類,為炒青茶。

日照綠茶的製作

簡單分為殺青、揉捻和乾燥三個步驟,其中關鍵在於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殺青。鮮葉通過殺青,酶的活性鈍化,內含的各種化學成分,基本上是在沒有酶影響的條件下,由熱力作用進行物理化學變化,從而形成了綠茶的品質特徵。

(1)殺青:殺青對茶品質起着決定性作用。通過高温,破壞鮮葉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類物質氧化,以防止葉子紅變;同時蒸發葉內的部分水份,使葉子變軟,為揉捻造形創造條件。隨着水分的蒸發,鮮葉中具有青草氣的低沸點芳香物質揮發消失,從而是茶葉香氣得到改善。除特種茶外,該過程均在殺青機中進行。影響殺青質量的因素有殺青温度、投葉量、殺青機種類、時間、殺青方式等。它們是一個整體,互相牽連制約。

(2)揉捻:揉捻是綠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過利用外力作用,使葉片揉破變輕,卷轉成條,體積縮小,且便於沖泡。同時部分茶汁擠溢附着在葉表面,對提高茶滋味濃度也有重要作用,制綠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與熱揉之分。所謂冷揉,即殺青葉經過攤涼後揉捻;熱揉則是殺青葉不經攤涼而趁熱進行的揉捻。嫩葉宜冷揉以保持黃綠明亮之湯色於嫩綠的葉底,老葉宜熱揉以利於條索緊結,減少碎末。至2015年,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綠茶的揉捻作業已實現機械化。

(3)乾燥:乾燥的目的,蒸發水分,並整理外形,充分發揮茶香。乾燥方法,有烘乾、炒乾和曬乾三種形式。乾燥工序,一般先經過烘乾,然後再進行炒幹。因揉捻後的茶葉,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幹,會在炒幹機的鍋內很快結成團塊,茶汁易粘結鍋壁。故此,茶葉先進行烘乾,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鍋炒的要求。

日照凌青茶是紅茶還是綠茶

綠茶。

凌青日照綠茶價格還與炒制工藝有關係,比如,日照綠茶的龍井工藝,就相對貴一些,還有銀針,毛峯等,但市場上最火的還是日照雪青綠茶,也就是雪青工藝炒制的,最傳統的工藝。日照綠茶價格還與葉料的粗細有關係,葉料細,芽頭多的,價格就相對高一些,葉料粗,芽頭少的,價格就相對低一些。

煙台大世界茶城位於煙台市中心繁華區,距長途汽車總站,火車站,煙台港1公里。與三站小商品批發市場,鴻泰,膠東裝飾材料批發市場毗鄰而居。

日照綠茶詳細資料大全

日照綠茶,山東省日照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日照是世界茶學家公認的三大海綠茶城市之一(另兩個分別為日本靜岡和韓國寶城)。日照綠茶具有湯色黃綠明亮、慄香濃郁、回味甘醇、葉片厚、香氣高、耐沖泡等獨特優良品質,被譽為“中國綠茶新貴”。

日照綠茶是中國最北方的茶。因為地處北方,晝夜温差極大,因而這種茶葉生長緩慢,但也正因為此,具備了南方茶所沒有的特點。中國農科院茶科所對日照綠茶評價:香氣高、滋味濃、葉片厚、耐沖泡,屬中國高檔綠茶。

2006年03月23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日照綠茶”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中文名 :日照綠茶 產地名稱 :山東省日照市 品質特點 :湯色黃綠、慄香濃郁、回味甘醇 地理標誌 :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批准文號 :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06年第43號 批准時間 :2006年03月23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性,營養價值,藥用價值,品種分類,工藝特色,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日照綠茶具有湯色黃綠明亮、慄香濃郁、回味甘醇、葉片厚、香氣高、耐沖泡等獨特優良品質,被譽為“中國綠茶新貴”。 日照綠茶

營養價值

因為日照地處北方,晝夜温差極大,因而茶葉生長緩慢,較南方茶具有更多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對人體有利的微量元素。據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測定,日照綠茶兒茶素和胺基酸的含量分別比南方茶同類產品高13.7%和5.3%,具有“葉片厚、滋味濃、香氣高、耐沖泡”的特色。

藥用價值

日照綠茶具有特殊的香氣,對中樞神經的疲勞有很好的緩解作用,其生津指數遠遠高於其他飲品,有很好的潤喉效果,喝完以後,連續背書、朗讀、説話一小時都不會感到喉嚨有乾燥感。日照綠茶茶多酚高於其他茶葉,利尿效果非常好,解暑效果明顯。 日照綠茶既是一種天然有機飲品,又有很好的保健功能。經科學分析和實驗室實驗證明,日照綠茶含有較高的胺基酸,維生素礦物質,茶多酚和生物鹼,由多種營養和藥效成分,具有清心明目,殺菌消炎降脂和消血脂、降低膽固醇,減少心血管疾病等功效。茶中富含的茶多酚和脂多糖等成分,可以吸附和捕捉放射性物質並與其結合一起排出體外。 研究發現,日照綠茶還具有堅齒明目的功效,茶中含有豐富的氟,能預防齲齒髮生;茶能抑制鈣質的減少,起著保護牙齒的作用,多飲綠茶有助於保護眼睛,對白內障、夜盲症有一定的預防效果。 日照綠茶

品種分類

日照綠茶按產季分為春茶、夏茶、秋茶。 春茶 被稱為日照綠茶中的極品,特別是開春採摘的第一批更是極品中的極品,因為經過漫長冬季的洗禮,茶樹葉芽生長的特別緩慢,第一批的產量更是極為稀少。整個春天會有好幾批的採摘,其價格和品質是按採摘的時間來區分,越往前的品質越好,價格也貴些。第一批春茶上市的時間多為穀雨前後,春茶的特徵茶葉嫩小葉厚,沖泡出來香氣高、滋味濃、耐沖泡、口感清醇、鮮活清香、有濃郁的板栗香、豌豆鮮味。 夏茶 在三季茶中品質略低,因為經過漫長的酷暑,茶葉焦黃粗大,而且不耐沖泡,所含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也少,當然其價格也是最便宜的。秋茶葉片比夏茶要厚,炒出來的幹茶略微顯粗,幹茶色澤翠綠,但是小 *** 增多;口感上,香氣濃烈,有種特有的秋茶香,和鐵觀音的蘭花香相似,茶多酚含量降低,所以秋茶沒有苦澀感。相比而言比夏茶好比春茶差,中間檔次。 秋茶 系用立秋前後採摘的茶葉所炮製,這時採摘的茶葉,由於氣温有所下降,雨水也較夏天有所減少,茶葉生長又有所緩慢,因而這時的茶葉雖不及春茶之香醇,但其品質仍好於夏茶。

工藝特色

日照綠茶的製作工藝十分複雜,包括採茶、攤涼、殺青、揉捻、搓團提毫、烘乾等工序。採茶、攤涼要求採摘必須精細,大小均勻一致,不採雨水葉、病蟲葉、紫色葉。採摘葉必須用竹簍裝盛,禁止用各種袋裝,以防鮮葉紅變和悶熟。進廠後抖鬆攤放,厚度不超過10釐米,攤放時間3到4小時,鮮葉開始透髮香氣即開始加工。殺青則採用國際最先進汽熱殺青機,葉失水率約在35%到37%之間,也可用手工殺青並完成後攤涼。揉捻,採用6CRM-35型揉捻機, 每桶裝3公斤左右,輕揉不加壓,時間3至5分鐘,揉時過長,壓力過重,易出現茶汁外溢,影響色澤和顯毫。搓團提毫則採用手工操作,憑製茶技工經驗加以調 節,邊搓團,邊解塊散熱,搓制條形捲曲,茸毫顯露,乾燥達80%即可。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烘乾,用941型箱式烘乾機,邊翻邊抖動直至乾燥,烘至含水量6%。 日照綠茶生產全過程

產地環境

日照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黃海之濱,介於東經118°25′—119°39′,北緯35°04′—36°04′之間。東臨黃海,西接臨沂市,南與江蘇省連雲港市毗鄰,北與青島市、濰坊市接壤,總面積5358.57平方千米。 日照市屬魯東丘陵,總的地勢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低,略向東南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間分佈。山地佔總面積的19.7%,丘陵佔52.9%,平原佔19.9%,水域佔7.5%。全市河流分屬沭河水系、濰河水系和東南沿海水系。其中沭河是日照市境內最大的河流,由沂水進入莒縣境內,縱貫莒縣南北,境內幹流長83.29千米;傅疃河是日照市最大獨流入海河道,境內幹流長60.72千米。境內無天然湖泊,共有水庫595座,總庫容13億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庫3座,中型水庫10座。 日照境內有大小山頭4358座。西部為泰沂山脈系,大多呈東南、西北走向;北部山脈多呈南北和西南、東北走向;中南部有7條互不銜接的山脈,走向各異;東部屬膠東丘陵。海拔500米以上的有39座。 日照市屬暖温帶濕潤季風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境內山地丘陵土壤呈微酸性,屬黃棕壤土,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微量元素。優越的沿海氣候條件和優良的環境,孕育了日照綠茶“葉片厚、滋味濃、香氣高、耐沖泡”的獨待品質,日照綠茶因此被譽為“江北第一茶”。日照市是山東省唯一的“中國茶葉研究所北方示範區”,並有千畝茶園獲得歐盟有機食品證。

歷史淵源

日照是“中國北方綠茶之鄉”,“日照綠茶”作為日照八大名片之一,聞名遐邇,是山東“南茶北引”的碩果之一。 關於當年南茶北引的背景,山東省茶文化協會會長王裕晏先生曾有一段介紹文字:“在譚啟龍來山東擔任時,毛與他談起南茶北引,建議山東‘在山上多種些茶’。山東素有濃厚的飲茶習俗,是中國茶葉消費大省,即使每年從南方調撥4萬多擔茶葉,仍不能滿足需求。當時茶葉是國家統配物資,是出口換匯的重要商品,增加調撥數量十分困難。譚啟龍的到來,為山東從南方引種茶葉帶來了機遇,他被譽為山東南茶北引的第一人。” 日照地處魯東南,東臨黃海,屬暖温帶濕潤季風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尤其是山清水秀、雲蒸霧繞的沿海山區,很適合種植茶葉。1959年,山東省 *** 確定日照作為“南茶北引”的試驗縣之一。 日照人素有飲茶的習慣,沿海漁民尤甚,出海前必須先飽飲一頓,然後才能上船。20世紀50、60年代,全縣銷售茶葉約5000餘擔,均由南方購進。日照選擇上李家莊子、雙廟、安東衞三村等幾個點開始試種。他們採取走出去——去南方取經學習,請進來——請南方種茶專家來傳授技術、現場指導的辦法,克服了蟲害、凍害等困難,終於在1966年試驗成功,讓南方茶葉逐漸適應了當地環境,也學會了茶葉的製作工藝。 1966年,東港區的前身日照縣“南茶北引”獲得成功。此後茶葉產業不斷髮展。 1966年,日照只有2個大隊(村)8畝7分地種茶,到了1967年是14個村,1968年達到23個村,不僅面積越來越大,成活率也隨之正比例攀升,1968年的時候,成活率已經達到80%以上了。三年實驗結果,“南茶北引”在日照成功實現。 1973年10月,國家農業部和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在日照縣召開了“南茶北引西遷”經驗交流會,包括新疆、在內的6個省區派人蔘會。 至20世紀70年代,日照茶葉種植已經發展到300多個村,種植品種各不相同。 1980年,日照共有333個村種茶,茶園面積達到了10189畝。規模達到100畝以上的村,有十五六個,達到50畝以上的村,有50多個。隨着茶園的擴大,產量也在逐步提高,每畝地平均產70多公斤的幹茶,居山東省首位,接近全國的產茶水平。 1998年開始,日照市把綠茶生產確立為農業特色經濟的支柱產業進行重點培植,致力建設“江北綠茶第一基地”,日照綠茶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日照綠茶

生產情況

2012年,日照綠茶區域內茶園面積已達到12萬畝,茶園面積佔到山東省的茶園面積半數以上,年產茶葉1500噸,佔山東省的50%以上,是山東省最大的綠茶生產基地,產量連續六年列山東省第一,素稱“北方第一茶”。其中嵐山區巨峯鎮1000畝有機茶已通過歐盟國際有機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獲得了歐盟市場的“通行證”。 2017年,日照綠茶茶園面積達到26.5萬畝,年產量達15萬噸,幹毛茶總產值25.8億元,面積和產量分別佔山東省的60%以上和75%以上。

產品榮譽

2004年2月,“日照綠茶”商標被山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認定為全省著名商標,成為山東省、乃至中國茶葉證明商標中唯一的著名商標。 2011年5月,“日照綠茶”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日照綠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以山東省日照市人民 *** 《關於界定日照綠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的函》(日政字[2005]21號)提出的範圍為準,為山東省日照市的東港區、嵐山區、莒縣、五蓮縣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選用黃山羣體、龍井43、福鼎大白、鳩坑中小葉種茶樹優良品種。 (二)立地條件 日照綠茶園 立地條件:要求地塊背風向陽,坡度在25°以下,土壤pH值4.5至6.5,有機質含量大於1.0%,土層厚度不低於60釐米,地下水位在100釐米以下。 (三)栽培技術 1.播種:採用單行或雙行種植,每穴播5至6粒種,出苗後定3至4株健壯苗。 2.茶苗栽植:茶苗栽植的最佳時間為3月中、下旬和10月中、下旬,栽後澆足定根水,並進行保墒。 (四)採摘 1.採摘時間:每年4月10日至9月30日為採摘期。 2.採摘標準:特級茶要求一芽一葉初展為主,一芽一葉在10%以下;一級茶要求一芽一葉至一芽二葉初展為主,含一芽二葉在20%以下;二級茶要求一芽二葉至一芽三葉初展為主,含一芽三葉在30%以下;不同級別茶葉均需按標準分批即時採、合理採。 3.採摘方法:提手採,不應捋采和抓採,保持芽葉完整、新鮮、勻淨。 (五)加工工藝 1.工藝流程: (1)捲曲形:攤青→殺青→揉捻→二青→做形烘乾→提香→包裝→入庫。 (2)扁形:攤青→殺青→理條→做形(壓扁)→輝幹→包裝→入庫。 2.工藝要求: 鮮葉必須進行攤晾,攤放厚度不超過5釐米,鮮葉失水率應控制在15%至20%之間。殺青時投放鮮葉要均勻一致,按照“嫩葉老殺、老葉嫩殺”的原則選擇不同的殺青温度和時間。做形時按照先高後低的原則調整温度,進行理條、整形。 (六)質量特色 1.感觀: 日照綠茶 (1)捲曲形:外形:條索細緊、捲曲、勻整;不同級別茶葉色澤從翠綠到墨綠,但不得枯黃、斷碎;內質:香氣高,從鮮嫩到尚純;湯色從嫩綠明亮到黃尚亮,但不得渾濁;滋味醇,無異味;葉底從明亮到尚亮,但不得花雜。 (2)扁形:外形:外形扁平,不同級別茶葉從光滑到尚平;色澤從嫩綠到深綠;勻整潔淨。內質:香氣高,從慄香到純正;滋味醇,無異味;湯色從黃綠明亮到黃綠尚亮;葉底從明亮到綠欠勻。 2.理化指標: 水浸出物≥37.0%(m/m),粗纖維≤16.0%(m/m);對特級和一級日照綠茶,要求硒(Se)≥25毫克/千克(m/m),遊離胺基酸總量≥3.0%(m/m)。

專用標誌使用

日照綠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日照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

日照綠茶

我就不給你複製那些長篇大論了,我一個字一個字的打出來,大致介紹一下日照綠茶吧!日照綠茶從炒制工藝上分為日照雪青、日照龍井、日照銀針,日照綠茶的品牌也有很多,你像雪青、御青、聖谷山、碧波、等等,我的品牌是:東海凝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日照綠茶春茶最好,秋茶次之,夏茶最便宜!

嶗山茶和日照茶的區別

1、產地不同

嶗山茶生長於青島市嶗山山上。

日照茶生長於山東日照茶園,是山東省最大的綠茶生產基地。

2、特性不同

日照綠茶具有湯色黃綠明亮、慄香濃郁、回味甘醇、葉片厚、香氣高、耐沖泡等獨特優良品質,被譽為“中國綠茶新貴”。

青島茶品質獨特“葉片厚、豌豆香、滋味濃、耐沖泡”等特徵。

3、工藝不同

青島茶茶鮮葉必須進行攤涼,攤放厚度不超過5釐米,鮮葉失水率應控制在15%至20%之間。殺青投葉要均勻,應遵守“高温殺青,先高後低;拋悶結合,多拋少悶;嫩葉老殺,老葉嫩殺”的原則選擇不同的殺青工具、温度和時間。

日照綠茶的製作工藝十分複雜,包括採茶、攤涼、殺青、揉捻、搓團提毫、烘乾等工序。採茶、攤涼要求採摘必須精細,大小均勻一致,不採雨水葉、病蟲葉、紫色葉。

採摘葉必須用竹簍裝盛,禁止用各種袋裝,以防鮮葉紅變和悶熟。進廠後抖鬆攤放,厚度不超過10釐米,攤放時間3到4小時,鮮葉開始透髮香氣即開始加工。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嶗山綠茶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日照綠茶

日照綠茶葉怎麼樣?

日照綠茶按照生產工藝分,目前有日照雪青、日照龍井、日照銀針等,其中,產量最大的是日照雪青(捲曲型茶),也是日照綠茶最傳統的工藝,也充分體現了北方綠茶的特色!日照綠茶號稱:江北第一茶!

日照綠茶按照季節分,分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大棚茶)四大類!其中,春茶最好,特別是開春的第一採,那更是極品,因為經過一個漫長的冬季的孕育,茶樹葉芽生長緩慢,積蓄了大量的營養與有益成分,當然製成的茶也是口感最好的,保健功效最強的,價格也是最貴的!其次是秋茶,他的品質僅次於春茶,夏茶最不好,價格也便宜!

所以,影響日照綠茶價格最大的因素是製茶時間,有時候差別一天,價格就相差很大,有的朋友只看幹茶粗細,有的朋友只看芽頭多少,有的朋友只看分級(特級、一級、二級),其實不如問清楚時間,舉例説明:5月初的茶,不管是幾級,不管芽頭多少,不管看上去有多粗,都一定比6月初的茶好喝!

你瞭解日照雪青嗎?

日照雪青有怎樣的分類?日照綠茶又分為了春茶、夏茶和秋茶,而在三者之中,春茶是被奉為日照綠茶的極品,開春採摘的第一批更是極品中的極品。為什麼呢?因為經過了冬季漫長的洗禮,茶樹葉芽生長都會變得緩慢,所以第一批的產量是極為稀少的,正所謂物以稀為貴。

日照雪青春茶的特徵是怎樣的?

具有茶葉嫩小(芽)葉厚,沖泡出來香氣高、滋味濃、耐沖泡、口感清醇、鮮活清香、有濃郁的板栗香、豌豆鮮味。對於品茗之人來説,對於綠茶的評價是極高的。

那麼如何區分春茶、夏茶和秋茶呢?春茶茶葉嫩小(芽)葉厚,沖泡出來香氣高、滋味濃、耐沖泡、口感清醇、鮮活清香、有濃郁的板栗香、豌豆鮮味。夏茶可謂是三者之間最不好喝的茶葉,因為有了漫長的酷暑,茶葉焦黃粗大,不耐沖泡,所含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少,價格也是三者最便宜的。

秋茶介於兩者之間,比夏茶要好,但是春茶要次之,其特徵是有着特種的秋茶香,和鐵觀音的蘭花香相似,茶多酚的含量低,所以入口沒有苦澀之感。

如何鑑別日照雪青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下日照綠茶的分類,按照季節可以分為春茶、夏茶和秋茶。春茶是日照綠茶中的極品,春天摘下的第一批綠茶更是精品。這種茶經歷了漫長的寒冬的洗禮,茶葉的生長速度並不快,卻內涵豐富,儲藏了整個冬季積攢下來的養分,而且產量也非常少。日照雪青在春天會分好幾批來採摘,其品質和價格也與採摘的時間掛鈎。通常,越往前的品質越好價格也貴些。如果購買的時候確定是日照春茶,價格肯定會很貴,如果是送禮送朋友,建議去比較大的門店,這樣送出去,也有説服力,也會很有面子。夏茶產量大,生長速度快,因而品質最差;秋茶則是介於二者之間,屬於中間檔次。

1、日照雪青按季節分的種類

日照綠茶按季節分,有:日照春茶、日照夏茶、日照秋茶,雖然還有冬茶,但是現在很少了,冬茶就是用大棚茶。

2、日照綠茶按製作工藝分的種類

日照雪青按製作工藝分,有:日照雪青(捲曲形的)、日照龍井(扁形的)、日照銀針(針形的)。

3、日照雪青的開發種類

日照茶葉,除了綠茶,現在還開發出了日照紅茶,徹底了日照茶葉單一的問題,為日照綠茶增添了一抹暖色。

日照茶葉的特點

山東日照綠茶開始火遍中國北方。日照茶是中國最北方的茶。因為地處北方,晝夜温差極大,因而這種茶葉生長緩慢,但是也正因為此,這種茶具備了南方茶所沒有的特點。中國農科院茶科所對日照茶有着這樣的評價:香氣高、滋味濃、葉片厚、耐沖泡,屬中國高檔綠茶。

有了好茶當然要有好品牌,隨着市場開發力度的加大,日照誕生了眾多的茶葉品牌,而“聖谷春”、“翠微”“碧螺春”等就是目前品牌聲譽上升最快、品質最好的綠茶。

這兩個品牌的茶葉產自日照項橐故里聖谷山南麓山谷之中,這裏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林木葱鬱,溪水長流,一年四季雨水充沛,光照充足,間或雲霧繚繞。茶樹越冬期比南方茶產區長1~2個月,加之晝夜温差大,茶葉生長緩慢,利於內含物質的積累。獨特的地理位置、優越的自然環境及氣候條件、精細的加工工藝,造就了“聖谷春”以及“翠微”茶“葉片厚、香氣高、滋味濃、耐沖泡”的優良品質。

更為難得的是,這些品牌自誕生之日起,就把保證日照茶品質、維護日照茶聲譽放在了首位,從生產到銷售,完全按照日照茶的生產工藝進行,因此所生產的茶快速贏得了市場。

據日照聖谷山茶場的經營者介紹,目前“聖谷春”、“翠微”在山東市場上銷量很大,另外在北京、天津、遼寧、河北、吉林、黑龍江等地都有銷售。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習慣飲用日照綠茶,這與“聖谷春”等品牌茶葉拓展市場的行為是分不開的。

標籤:日照 綠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