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為什麼四川經常地震

為什麼四川經常地震

四川地震頻繁的原因是因為它位於地震帶上,有三大斷裂帶:龍門山斷裂帶、鮮水河斷裂帶和安寧河斷裂帶。這些斷裂帶是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的結果,導致地殼發生坍塌,使板塊相互移動,地勢發生改變,從而引發地震的產生。四川省尤其是四川西部,位於四川龍門山地震帶上,這個區域也是青藏高原物質向東、向南擠出的北東邊界斷裂,因此也成為了我國內陸活動性最強的斷裂系之一。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四川為什麼經常有大地震

是因為地理位置,四川省位於地震帶,尤其是四川西部,位於四川龍門山地震帶上,所以地震多。

中國都處於歐亞板塊,印度洋和澳洲位於印度洋板塊,而四川恰恰位於歐亞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由於因而必板塊下面的軟流層導致板塊的運動,造成板塊的擠壓和碰撞,從而造成地震。

印度板塊的擠壓力進行傳遞,從而作用於該區域的Y字型三大斷裂,西北方向的鮮水河斷裂、東北方向的龍門山斷裂帶、南向的安寧河斷裂帶,致使四川產生很多的地震。

擴展資料:

四川省地震帶是位於四川省的地震帶,大多分佈在東經104度以西地區,主要集中在鮮水河地震帶、安寧河-則木河地震帶、金沙江地震帶、松潘-較場地震帶、龍門山地震帶、理塘地震帶、木裏-鹽源地震區、名山-馬邊-昭通地震帶等。

鮮水河地震帶。從甘孜縣起,經爐霍、道孚、康定等縣,到瀘定縣南部為止,全帶都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內,由西北向東南延伸,是四川省地震最多、最強的一條地震帶。

該地震帶上曾發生過8次7級和7級以上大地震,最大的一次是1786年康定瀘定間7.3級別地震。

龍門山地震帶。從青川縣起,經北川、茂縣、綿竹、汶川、都江堰、大邑、寶興等縣市,到瀘定縣附近為止,呈東北-西南方向展布,與龍門山脈大體一致,帶內曾發生過6.0-6.9級地震5次,最大地震是2008年汶川8.0級大地震。

2013年4月20日,北京時間8時02分位於雅安蘆山縣發生7.0級強震,其為龍門山地震帶南段。

參考資料:四川省地震帶-百度百科

四川為什麼總是地震?

1、四川位於歐亞板塊,並靠近歐亞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交界線,印度洋板塊在以每年十五釐米左右的速度向北移動並對歐亞板塊造成擠壓,這也是導致當年汶川大地震發生的原因。

2、地球上被劃分了六大板塊,它們分別是非洲板塊、歐亞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板塊。其中四川位於歐亞板塊,並且它靠近歐亞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交界線。

3、四川是一個地震多發的地帶,就是因為它的位置靠近兩個板塊的分界線。又加上印度洋板塊在以每年十五釐米左右的速度向北移動,因此會對歐亞板塊造成擠壓,這也是導致當年汶川大地震發生的原因。

4、汶川大地震發生於2008年5月12日,這場地震是我國成立以來遇見的破壞力最大的地震。它的地震強度達到十一度,波及到了大半個中國以及多個其他的國家和地區。

四川為什麼地震多發?

首先,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而四川這個地方的地勢,也是地震多發的另一個原因。

因為四川處在比較活躍的歐亞地震帶上,四川省西部位於青藏高原的東端,是高型山地區,中間的盆地東部又大多是山區,而四川地震一般主要發生在西部地區,因為西部是與四川盆地相銜接的地方。

而且有地質學家通過對四川西部地區的地勢進行勘探後發現,這裏有一個大型的斷層帶——龍門山斷裂帶,但並不是四川所有的地震帶都位於龍門山,除了龍門山外,還有8個較大的地震帶。比如金沙江地震帶,安寧河則木河地震帶,鮮魚河地震帶等等。

發生地震後的注意事項:

一、發生大地震時不要急。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

如果住的是平房,那麼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牀鋪等下面,震後迅速撤離,以防強餘震。

二、人多先找藏身處。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羣聚集的場所如果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後再有序地撤離。

三、遠離危險區。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

四川為什麼經常發生地震,求原因?

四川經常發生地震原因是因為地處歐亞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由於大洋板塊和板塊的相對運動,地殼活動頻繁,所以板塊之間的能量通過地震來散發。

其他相關原因:

中國地震局的專家認為,因為中國東部和西部的地質分佈、地殼厚度、地殼運動速度差別很大,而這次地震發生在東部和西部變化差別最大的這個帶上,即南北地震帶——包括從寧夏經甘肅東部、四川西部直至雲南,都為地震密集帶。

宏觀的解釋是,“印度洋板塊由南向北碰撞歐亞板塊,碰撞的地區拱起青藏高原。”中國科技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院倪四道教授對南方週末記者分析説,“青藏高原在隆升的同時,也同時向東北方向移動,擠壓四川盆地向東北走滑,而汶川地震就發生在青藏高原的東南上。”

倪四道説,這次地震具體的發生機制是擠壓,“一開始主要是擠壓,到地震快結束時可能還有走滑的能量釋放。”倪四道説,這次汶川地震發生在青藏高原的東南邊緣、川西龍門山的中心,位於汶川-茂汶大斷裂帶上。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説,四川盆地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地塊。從歷史記錄來看,儘管龍門山主體沒有發生過大地震,但它北邊的松潘在上個世紀初曾經發生過強震。因此,雖然龍門山地區看上去構造活動性不強,但是可能是處在應力的蓄積過程中,蓄積到了一定程度,地殼就會破裂,從而發生地震。

而從小的方面説,汶川又在四川龍門山地震帶上。龍門山是新的隆起板塊和原來的老的雲南、四川板塊交錯的地方,從這個角度講,這個地方是個地震多發區。

根據1999年9月中國地震局監測預報司預報管理處整編的《中國強地震目錄》,四川地區共有18次7級以上地震,其中1800年以來發生過8次7級以上地震。1973在四川的爐霍發生了7.6級地震,之後三年發生了四川松潘——平武7.2級地震。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陳學忠研究員曾在2002年對四川省7級以上地震危險性做過分析:“四川地區很長時間內沒有發生強烈地震了,用業內的話説叫缺震,就是強震缺失,按照歷史的經驗,缺的時間越長,將來發生(強震)的可能性越大。這是一種定性的估計”。

這種背景下,陳學忠研究了四川地區的地震危險性,發現從歷史經驗性上看,以前四川地區7級以上強震發生之前幾年,周圍都有一個接近8級左右的大震發生,根據這種現象,然後往後推,崑崙山2001年已經發生了8.1級地震,如果這種規律延續的話,幾年之後四川地區就會發生這種地震。

標籤:四川 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