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生活站

位置:首页 > 综合知识 > 

电影滇西血战

电影滇西血战

《滇西血战》是一部以解放战争为背景的中国影片,于2019年上映。主要讲述了1949年解放军在滇西地区与国民党士兵进行殊死搏斗,最终赢得战争胜利的故事。

影片中,解放军战士们展现出坚强勇敢、不屈不挠的性格,面对艰苦的战斗环境和强大的敌人,他们坚定不移地走向胜利。影片以男性英雄形象为主,同时也展示了女性战士的勇敢和坚韧。

影片的拍摄地点也是十分特别的,它选择了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境内的蛇峪河战场作为主要的拍摄场景。这个地方是历史上的滇西保卫战的主战场之一,也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与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中共第二军第九纵队主力部队同国军第21师36团争夺控制权的战斗重地。

《滇西血战》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塑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战斗、坚定不移的形象,充分展示了中国军人的英勇和拼搏精神。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滇西血战》是一部以解放战争为背景的中国影片,于2019年上映。主要讲述了1949年解放军在滇西地区与国民党士兵进行殊死搏斗,最终赢得战争胜利的故事。

影片中,解放军战士们展现出坚强勇敢、不屈不挠的性格,面对艰苦的战斗环境和强大的敌人,他们坚定不移地走向胜利。影片以男性英雄形象为主,同时也展示了女性战士的勇敢和坚韧。

影片的拍摄地点也是十分特别的,它选择了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境内的蛇峪河战场作为主要的拍摄场景。这个地方是历史上的滇西保卫战的主战场之一,也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与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中共第二军第九纵队主力部队同国军第21师36团争夺控制权的战斗重地。

《滇西血战》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塑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战斗、坚定不移的形象,充分展示了中国军人的英勇和拼搏精神。

电影血战松山为什么看不到

下架了。《血战松山》是一部有关滇西抗战的影片,于9月3日全球公映,根据查询作品介绍显示,该作品已被下架,因此无法观看。讲述的是70年前,发生在缅北滇西那段,中华儿女用青春、热血和生命所谱写的可歌可泣、不容遗忘的历史。影片将以大银幕商业片的运作方式谱写抗战史上全歼日军,最震撼、最悲壮、最惨烈的战役之一的松山战役。

以国民军抗战为主题的电影

《血战台儿庄》刻画李宗仁的第五战区部队与日军血战的史实,涉及很多杂牌部队和风云人物,如西北军庞炳勋、张自忠、孙连仲、张自忠、仵德厚、田镇南、关麟征、池峰城、王铭章等英雄儿女。

《血战昆仑关》又名《铁血》刻画第五军在广西与日军作战的史实,此战为中队首次以攻坚战打败日本“钢军”的光辉战例,主角是在在杜聿明、邱清泉、戴安澜、郑洞国等。打败了号称钢军的日本第五师团

最近的一部电影《谍血孤城》,真实刻画,死守湖南常德的第74军57师。65年前举世震惊的一战,第74军57师在湖南常德以孤立无援的疲惫之军抗击数倍于己的日军,顽强苦战整整16天,给敌以重大伤亡,写下了抗战史上极其光辉的一页。虽然常德最后还是失陷了,但这丝毫不能抹杀57师坚守常德的英勇善战、视死如归的业绩。 第57师师长余程万,后来在异手的最后时刻,在云南作26军军长,同第八军军长李弥反对当时统治云南的卢汉起义。战况一度非常激烈,后来余程万死在香港

其它的还有:

《七七事变》——宋哲元、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何基沣

本片的制作水平显得不及《血战》和《铁血》,在剧情上详略不当,吉星文于泸沟桥上奉勇作战一事没有得到明显表现,佟麒阁家人哭丧的场景简直是台湾偶像剧式的……

《兵临绝境》——梁皖育、白云森、李兰、周浩

《雄魂》——郭威、大鹏

东北军三零五团团长郭威为首的全体官兵,决心抗战到底到底的故事

《血誓》——余崇文、马慕援

中原前线张自忠将军部820团团长马慕援以抗日为重,不循私情,在严整军纪中大义灭亲,毅然将犯罪的养子与养女严加处决,杀一儆百,使军心大振,以血的誓言和行动同疯狂进攻的日寇血战到底的英雄故事。

《大捷》——段仁义、方向公

影片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而作,情怀较为精彩,作品对存在的内部斗争作了批评,而对下层官兵则进行歌颂,故事的结尾充满了悲剧色彩

九:《喋血黑谷》——王朝宗、宋克森

这是第一部涉及到抗战的影片,出产于1984年。

《三毛从军记》

刚在知道看到,今年是不是有一部电影《血战松山》?请问是否已经上映?或是有什么动态?很关注中国远征军

电影《血战松山》取材于滇西抗战松山战役的真实历史,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中国抗日军民在抗战沙场上,英勇杀敌、誓死保卫祖国大好河山的英勇群像,影片挖掘抗日战争战场上的一些鲜为人知的英勇事迹,歌颂中国将士不畏生死为国捐躯的精神,同时,影片中反映的问题,更是强烈的谴责和控诉了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惨绝人寰的丑恶嘴脸及罪恶行径。

据介绍,《血战松山》从2011年就开始筹备,历时近3年,这也是任安利首次涉足电影。影片开拍之初,由于缺乏经验,选择了不负责任的制作方,导致影片拍摄周期一再延迟,造成损失约2000万,但尽管损失惨重,也知道电影行业“水很深”,任安利依然坚持要把电影做下去,他将打造“还我河山“系列三部曲,“《血战松山》只是第一部,接下来还会拍摄《腾冲大战》、《滇缅国际大通道》”。

不过,缺乏名导名演员的红,近年来最令人担忧的就是票房问题,对于这点,任安利并不担心,“电影筹拍之前,很多人就告诉我拍这个肯定要赔钱,但我就是看重电影的教育意义,看重电影的社会价值”。他表示即使电影不能顺利登陆影院,也会采取志愿者招募的形式,让他们带着拷贝走乡串户地去播放,去传播和普及这段惨烈的历史,记住先人所做的巨大牺牲与贡献。访谈现场,任安利真诚呼吁能够支持这类爱国影片,组织机关、中小学生、工人、农民等民众进入影院观看,同时亦强调,影片的票房所得将全部捐献给中国红十字会。追问百科词条啊你这是

求一部关于中国远征军远征缅甸的电影(电视剧)名字?

《中国远征军》电视剧

一场第一次被人们披露的五十年前的恶战,中、美、英、缅、印联合抗击日本的大战!

内容提要

这是一部举世瞩目,至今为止全世界唯一一部全面反映二战中东亚战场的影视作品。现已在欧美及东南亚发行。是二战中唯一全方位描述美国史迪威将军,前后四年指挥中美英等队保住中国唯一的血脉交通线,在中缅公路上与日军决一死战的战争巨片。

目录

第一集 中缅风云

第二集 会战曼德勒

第三集 兵败缅北

第四集 大撤退

第五集 野人山

第六集 印度之旅

第七集 屯兵兰姆加

第八集 松山大血战

第九集 太阳浴血

第十集 功过千秋

《铁血远征军》电视剧

首次全景式地重现二战亚洲战场中国滇西战场惨烈悲壮抗战史诗年度最具磅礴气势火爆抗战精品巨献

抗占时期中、日、英几方军事谍报力量齐聚云南滇西地区为夺取通往内地具有军事战略意义“生命之路”路线图日本高级间谍上官(王家赫饰)、英军情报官章子雄(周一围饰)存有路线图富商林国锋家展开了明争暗斗林国锋为保路线图全家惨遭劫难女儿林依人(孙宁饰)我地下党曹尚飞同志营救下死里逃生赶到世交章一德(王正军饰)家避难滇西为找到那条路敌我两方较量升级日本间谍暗中挑拨滇西章、蔡两家恩怨土匪杨金海也趁乱打劫章一德以博怀捐弃前嫌联手抗敌为保远征军前线杀敌为阻挡日军进攻阴谋蔡乃正含泪炸桥自己与惠东桥同归于尽

远征军即将与英国合围日军关键时刻英军撤离远征军被困前线章了雄冒死前去接应;章一德揭竿而起率领民众拼死反抗滇西章家谱写了一曲举家抗敌壮歌……滇西陷落日军却被挡了江对岸章子雄忍受着汉奸骂名带领远征军走回滇西进入日本人伏击圈父子同心齐演好戏骗得日军麻痹林依人暗自走通神秘之路一夜间远征军余部成功过江强大日军眼皮底下创造了战争奇迹!但背后一直操控日军滇西情报黑手却慢慢浮现我方电台被查出杨金海全军覆没惨死日本人埋伏下……

滇西子雄随大军归来寻找妻儿兄弟能否重新团聚爱人能否再次相见?

《国际大营救》

第二次世界大战。担任护航任务的美军罗杰斯少校的座机被击落,少校落入山田一郎大佐之手。日军决定将掌握大量绝密情报的罗杰斯少校押到仰光总部。美军和中国远征军的营救连连受挫,最后只剩下安德森、贝克和马丁三人。他们转而求助于滇西抗日组织。新成立的营救队队员施展绝技救出少校,不想因叛徒出卖,全部被擒。刀杆节上,营救队员逃脱,以沉重代价与日军拼死决战,掩护罗杰斯走出危险区。而营救队员却毅然与敌人同归于尽。

《生死千里》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不久,盟军和中队决定发动伊洛瓦底战役,以解救陷入重围的数千名驻缅英队。 新加坡华侨黄国维中校接受命令,挑选了一批精壮勇敢的南洋华侨司机和各国抗日志士,组成南洋汽车运输队,并由他率领,向中缅边境进发。

运输队一路上历尽艰难险阻,不但要克服气候、环境和道路的各种想象不到的困难还冒着生命危险,甘洒热血,粉碎了日军的多次围追堵截。马来西亚华侨马来华、新加坡华侨蔡明权等人以及带着复仇反战心理的日本公民中村信一先后英勇地献身抗日沙场。谱写了一曲悲壮的各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正义战歌。

在经历了千难万险之后,黄维国的车队途经千里,终于在指定时间到达中缅边境,与英军派出的查尔顿中校相遇接头。胜利完成了任务。

其他的你看一下网址吧!

最近有《我的团长我的团》-远征军血战缅甸的电视剧

还有款《血战缅甸》的游戏是描写此背景的,不错

http://mil.news.sina.com.cn/sz/kryz/index.shtml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3181305.html?si=9&wtp=wk

实在找不到就到这里找吧

http://ent.sina.com.cn/f/m/krdy/index.shtml

《晚钟》

《清凉寺的钟声》

求一些 丛林打的抗日战争电影电视剧

1、《血战太行山》是陈建执导的抗日战争题材剧集,由王斑、舒畅、韩炀、曹培昌、孙宝光等主演。该剧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山西境内发生的一段抗击日寇的真实故事。

2、《血战大西南》是一部张今标执导战争电视剧。影片讲述了1949年初,解放战争势如破竹,全国解放大业指日可待。以蒋介石为首的统治集团,妄图利用西南地处边陲等有利条件,把西南建设成上的最后一个基地。

为了解放全中国,二野刘、邓首长,贯彻执行和的一系列指示。声东击西挺进西南,在中国党的领导下,西南各省开展了人民游击战争和群众斗争。

3、《生死归途》是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发行的抗日战争连续剧,由虎子执导,石钟山编剧,孙逊、朱泳腾等主演。2011年5月19日在广东南方经济频道播出。

该剧改编自石钟山的小说《中国血》,主要讲述了中国远征军东北营与日军在中缅边境的丛林里追杀与反追杀的故事。

4、《滇西1944》,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献礼剧,由云南宣传部、云南电视台、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润禾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一部反映中国远征军协助英队抗击日军的历史战争剧。

由宁海强执导,王学兵,孙宁,孙洪涛,刘小宁,宋运成联袂主演。该剧讲述的是中国抗日军民在滇西正面战场特别是松山之战中浴血奋战的故事。

5、《敢死队之拯救远征军》是于立清执导,王海地等主演的电视剧。该剧讲述了1942年底,日寇和中队在云南进行了一次激烈战斗,中队伤亡惨重,两三千人被困大山中,急需补给和救援。

1942年滇西战役

  近代爆发的战争有很多,你知道在1942年爆发的滇西战役吗?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1942年滇西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滇西战役战争背景

  参与者:卫立煌陈纳德,顾葆裕,李根源,龙云,史迪威,孙立人,张问德

  开始标志: 1942年5月4日,日寇侵入龙陵,同时派出飞机54架,对保山这座毫无空防的千年古城实行了惨绝人寰的狂轰滥炸

  结束标志:1945年1月27日与缅北远征部队在边境芒友会师

  公元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我东北三省。一九三七年,又制造“卢沟桥事变”,大规模侵略中国。我国同胞毅然奋起抗战。日军侵占我国大部领土及东南亚各国后,断我海陆交通,阻我战略物资运输。为开通陆上 国际 通道,我国发动滇西百万民工,修筑滇缅公路,为 抗日战争 做出了巨大贡献。

  抗日战争第4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太平洋战争,疯狂南进,相继侵占越南、泰国、马来亚、缅甸等地。1942年4月29日,日军乘虚以第56师团由棠吉攻占腊戌,以装甲车为先导,并用 汽车 载运步兵的快速部队沿滇缅公路挺进,5月进占滇西之龙陵、腾冲、松山,截断中国西南之国际交通路线,企图进据昆明。5月3日窜入滇境之畹町,4日进占龙陵,5日上午进至怒江惠通桥西岸,如入无人之境。当日军由缅甸进占龙陵、腾冲时,云南全省震惊,形势危急。当时我云南工兵总指挥部已令将惠通桥破坏,但敌军并不停止前进,即于当日由怒江上游渡过四、五百人,与第11集团军第36师先头部队发生遭遇,经过3日之激战,敌大部分被歼灭,小部分逃回怒江西岸,乃遏止了敌军继续东进的企图,形成敌我隔江对峙局面。

  滇西战役战争经过

  1942年春,日军进犯缅甸。中国为保滇缅公路的畅通应英国之请,派遣十万远征军,急驰援缅,重创日军。四月,战局逆转,中国远征军一部西撤印度,一部辗转回国。日军以第五十六师团六个联队及第二师团、第十八师团各一部,进犯西南国门。五月三日,犯畹町。四日,占芒市,陷龙陵,狂炸保山。五日,进犯怒江,妄图占保山,侵昆明,觊觎重庆。在此危急之际,我惠通桥守军,毁桥阻敌。第三十六师一零二八团急驰保山,予敌以迎头痛击。十日,日军占据腾冲。我怒江以西国土,相继沦陷。

  1942年5月起,我军预2师、36师进入腾北,随时对敌游击,予敌相当打击。

  1942年5月4日,日寇侵入龙陵,同时派出飞机54架,对保山这座毫无空防的千年古城实行了惨绝人寰的狂妄滥炸;5日,日军前锋伪装近战略要地惠通桥,被我守军有效阻击;10日日军侵入边城腾冲。至此,怒江以西大片田土沦入敌手。中国远征军七十一军依次天堑在北起栗柴坝、南至三江口的全长250多公里的怒江东岸设防据守,经多次交锋,挫败了日军东进企图,遂稳定了战局,并与之隔江对峙了两年之久。期间,预备二师及三十六师曾先后渡江入腾,配合民众展开游击战,并多次重创敌人。

  当时,曾一度成为我国唯一的陆路国际交通大动脉的滇缅公路被截断后,大量援华军用物资只能由美军航空队通过“驼峰航线”输送,困难重重,风险极大,难有保障。

  1942年6月3日,敌军又集结惠通桥西岸兵力千余人,企图进犯保山,已有三百余人抢渡至怒江东岸,36师迅速堵击,将渡江之敌全部消灭,使西岸之敌,不再东渡。敌军先后两次渡江进犯,均被我军奋勇击退。占据腾冲(腾冲于1942年5月10日被敌军占领)之敌,虽曾屡次企图渡江东进,但均为怒江守军阻击退回,终未得逞,云南形势,稍为安定。

  1943年3月,中国驻印军六万将士,一面筑路,一面进攻缅北之敌,亦大获全胜。

  1943年5月以后,36师在怒江西岸腾冲南北地区,乘虚进击,迭摧强寇,多有斩获,予敌以沉重打击。

  1943年10月下旬,为重新控制并利用滇缅公路这条战争生命线,中国驻印远征军6个师和英、印军联合发起了对缅北日军的,初获战果。

  1944年4月17日,得到了充实和加强的中国远征军作出了渡江计划,卫立煌遂率长官司令部立帐保山马王屯,调集并指挥第十一及第十二两个集团军16个师共16万人,分左右两翼向盘距了腾龙一线达两年之久的顽敌发起致命一击。

  1944年5月11日起,霍揆彰率右翼第二十集团军强渡怒江、仰攻高黎贡山,继而又经四十多个昼夜血战,终于在1944年9月14日光复边城腾冲。是役,历大小数百战,全歼据守腾境各地日军六千多人。

  1944年5月22日起,宋希濂率左翼第十一集团军铁流西进发起了以战况惨烈而震惊全世界的松山战役,

  1944年夏季,我滇西远征军为配合策应驻印军缅北之攻势,司令长官卫立煌令:以20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为右翼,率53军、54军、预备第2师及36师向腾冲推进;以11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为左翼,率第2军、第6军、第8军、第71军、新28师向龙陵推进。右翼各军于5月11日强渡怒江,向高黎贡山各要隘背水仰攻,战斗9天,进攻部队在气候恶劣,地形险峻,日军据险筑垒情况下,鏖战旬余,迫敌溃逃,死守腾冲。敌军利用腾冲坚固城墙,构筑堡垒,壕道纵横,凭城固守。我右翼各部队于8月2日开始围攻,经我军40余日之苦战,至9月14日将顽寇2000余人全部歼灭,收复全城。

  1944年6月1日,滇西之11集团军渡过怒江,向龙陵推进。于6月10日先后攻克腊勐、镇安及龙陵县城。嗣后敌由腾冲、芒市集结残余兵力,进行反扑,而松山为敌据守尚未攻下,后路截断,补给不继。6月中旬,左翼各军放弃龙陵县城,与敌鏖战于松山、象达、平戛等地。

  滇西战役战争结果

  1944年9月7日攻克松山主峰,创造了中国抗战史上聚歼守敌三千余人而无一人漏网的辉煌战例。接着,该部又沿滇缅路攻击前进,扩大战果:11月3日收复龙陵,继而攻克芒市、遮放、畹町,并抽调腾冲收复后一部军力加入龙陵作战,12月1日克遮放。

  1945年1月20日克畹町,1945年1月27日中国远征军与驻印军攻缅北的部队在畹町附近的芒友会师。至此滇西沦陷区域,全部收复,滇缅、中印公路胜利打通。至此,历时8个多月的滇西之役以全胜告捷,总计歼敌2.1万余人,并收复滇西全部失地。

  滇西战役 历史 意义

  滇西战役,历时八个月零十六天,共歼日军二万二千六百多人,我军伤亡六万四千八百六十余人。滇西,经过8个月的艰苦奋战,收复了腾冲、龙陵、松山、芒市、遮放、畹町,打通滇缅公路及由印度经缅北进入中国之国际交通路线,使大量载重汽车载运盟国大批物资,昼夜不息地经中印公路源源运入内地,同时由印度沿公路线安设,将汽油大量输入中国。故滇西,是一次重大的胜利。

  滇西抗战,创全歼日军之范例,开收复国土之先声,国人深受鼓舞,盟国为之振奋。滇西人民功不可没。仅保山地区就出动支前民工二十多万人,修公路,建机场,筑工事,运军粮、送弹药、抬担架,牺牲民工二万四千六百多名。其中保山县就补充兵员二万多名,贡献民工一千五百四十二万多工日,死亡民工三千八百五十余人,出动骡马一百一十九万多工日,驮牛三十二万多工日。死亡牛马五千九百多头,供应军粮大米三千五百八十万公斤,马料四百四十五万公斤,猪牛肉二十三万二千多公斤,其它物资不计其数。

  海外侨胞爱国爱乡,出钱出力,共赴国难。南洋侨领陈嘉庚,组织华侨机工三千多人回国运送抗日军需,一千多名机工为国捐躯。保山旅缅侨领梁金山,动员华侨,捐资修建惠通桥,捐献汽车八十辆,抢运抗战物资。

  一、滇西战场是中国抗战的三大基本战场之一

  长期以来,抗战研究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即中国抗战是由敌后和正面两个战场组成的。从 上

  驼峰航线

  讲,这种划分反映了国共两党抗战分工的情况,也符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抗战 军事 格局。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抗战的军事格局以太平洋战争爆发为界,发生了全局性的重大变化,笼统坚持两个战场的观点,已不能反映变化后的新的军事态势。

  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并进功缅甸,在中国西南的滇缅方向制造了一个新的战场。中国在已有的敌后和东战场(即抗战以来形成的既有战场)之外,向新的西南战场投入了大量的力量来应对危局,从而形成了敌后战场、东战场和西南战场三个基本的作战区域,或者说是三个基本的战略方向。之所以这样认定,是出于新的西南战场具有一个的战略方向应该具有的所有特征。在空间上,西南战场与此前已经存在的两个战场相互悬隔,保持着相对性;在敌军构成上,东部两个战场抗击着日军的中国派遣军,而西南战场面对的是日军南方总军所属的缅甸方面军;在面临威胁的程度上,由于日军陈兵怒江,中国大后方面临着比来自东战场更为直接和严重的威胁,西南方向已经成为中国最感痛苦和威胁最大的方向;在战略任务区分上,敌后战场担负着扰乱日军战略后方,抑留和牵制日军的任务,东战场承担着阻止日军西进,从东正面保护大后方的任务,而西南战场承担的是保持和贯通中国最重要的对外通道,从西南方向直接拱卫大后方的战略任务。

  有鉴于此,我认为,虽然西南(包括滇西)战场的形成较晚,但自其形成之日起,即成为中国抗战的又一个基本的战略方向,而且是1942年以后中国抗战的一个主要战场,中国在这个新战场上的成败得失已经直接关系到抗战的全局。

  二、滇西是保持西南国际大动脉的必争之地

  众所周知,日军速战速决的图谋破 产后 ,即将战略方针改为持久围困,其中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切断中国的国际通道,构成对中国的战略包围,以便逐步扼杀中国抗战。为此,日军从1938年起,先后攻占了广州、汕头、海南岛,并进军印度支那,封闭了中国除滇缅公路之外的所有对外通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保持滇缅通道成为中队最重要的战略任务,中国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派出远征军入缅作战。但遗憾的是,1942年5月,日军终于进占缅甸、陈兵滇西,切断了对中国抗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西南国际大动脉,最终完成了对中国的战略包围。由于滇缅公路的丧失,来自北美、经大西洋和印度洋辗转而来的大量授华物资滞留印度,无法发挥为中国抗战输血的作用。为了解决中国抗战的燃眉之急,盟国只好开通驼峰航线运输物资。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毫无疑问,中国抗战被隔绝,西南国际通道被封闭的状况必须要打破。正是由于这种战略上的极端重要性,中美等盟国自滇缅公路被切断之日起,就重新贯通中国的西南大动脉提到了议事日程之上,中国也才为此进行了最大的战争投入,中国两次组建的远征军和最精锐的美械新军均投放于此,后期中国抗战资源的使用首先满足的是这一战争的需要,中国战略的矛头也首先指向这里。凡此种种,都充分说明,包括滇西在内的西南战场,确为中国抗战的必争之地。

  三、滇缅是中国正面战场战略的开始

  中国抗战有无战略,是史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它不仅事关战略问题本身,而且涉及对中国抗战的地位作用的认识和评价。滇西抗战的地位、作用也与此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肯定滇西抗战存在,而且是影响抗战全局的战略性,那么,滇西抗战的历史地位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1943年,亚太对日战争出现了有利的形势。美军在太平洋上转入了全面,日军顾此失彼,节节败退。为策应太平洋方向对日进攻,位于的中国也在积极部署,并将西南战场列为的首选地区。之所以如此选择,一是要打破日军的战略包围,贯通对外通道并获取大量的援华物资,为最后阶段的对日作战准备物质力量;二是想借助此次,根本解除中国大后方面临的直接威胁,为下一步腾出手来,集中力量于东战场的作战创造条件;三是从当时的态势看,东战场日军派遣军兵力强大,距离日军战略后方较近,容易得到关东军和日本本土的支援。若中队在西南战场的侧背威胁未解除之前,贸然把矛头指向东战场,失败的风险极大。而西南战场位于亚洲战场的最西端,距离日军战略后方十分遥远。日军的战略机动力量难于投入,物资补给等也十分困难,而且该战场日军的兵力亦相对有限,还要分别应对印度、缅北、滇西几个方向。因此,中队在该战场的胜算把握较大。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中国与美英盟国 决定 ,先由中国驻印军缅北,继而中国远征军西出滇西,贯通中印大动脉,随后与盟军一道收复缅甸全境。为此,中国将最精锐的部队集中用于西南战场的作战。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率先由印度进入缅北,次年5月,中国远征军横渡怒江。两路中国大军相对攻击,对盘踞在缅北、滇西的日军展开猛烈攻击。至1944年9月,中国的大军攻克了孟拱、密支那、腾冲、松山等日军要点,奠定了西南战场大的胜局。此后,两路大军东西对进,以摧枯拉朽之势夺取了龙陵、芒市、遮放、畹町、八莫、南坎等地,并于1945年1月会师中缅边境的芒友。

  在中国战场首次大规模中,中国共投入21个美械师的兵力(其中驻印军5个师,远征军16个师),连续进攻15个月,挺进2400余公里,彻底打垮了当面的日军第33集团军,全歼了日军第18、第56师团,消灭了日军第53师团和第2师团主力及第49师团一部,将盘踞滇西、缅北两年多的日军荡涤尽净,赢得了西南战场大的全面胜利。

  四、滇西、缅北胜利对抗战全局的影响和作用

  中队在滇西、缅北的胜利,不仅达成了直接的战略目的,而且对抗战全局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首先,滇缅之前,整个中国均处于被日军围困的状态,但经过此一战,整个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长期封闭的局面被扭转,大后方的侧背威胁被解除,而且作战区域两面受敌的情况也不复存在,原来的必须分兵应对的西南战场和东南战场减少了一个,从而使得中国可以将原用于西南战场的生力军移师东向。这种战线缩短,兵力集中的结果对1945年转向东战场的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第二,中国的实力因此而大大加强。据资料,滇缅胜利之前的1943、1944两年间,经由驼峰空运的援华物资总共只有31.68万吨。中印公路贯通后,仅7个月就输入战略物资50万吨平均每月7万余吨。援华物资的大量涌入促进了中国新锐兵团的组建,再加上从西南战场回国的几十万胜利之师,中队的作战实力有了质的飞跃。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中国才在1945年春制定了桂柳计划,开始将矛头指向长期被动的东战场。1945年4月,日军以5个师团的兵力冒进芷江。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的中队,在得到美械新装备的补充,以及从西南战场回国参战部队的参与下,从5月上旬开始大举,全线击溃了日军,取得了湘西会战的大捷。日军惊呼:中队已面貌一新。迫于中队强大的战斗力,东战场的日军中国派遣军转入战略收缩。中队则乘机展开追击作战,连续收复了南宁、柳州、桂林,并进军中越边境,切断了侵华日军与其南方军的联系。

  总之,进入1945年,长期沉闷的中国战场一变而活跃起来,战争主动权开始向中国倾斜,而所有这一切无不源于西南战场的胜利。包括滇西在内的西南战场,犹如 围棋 盘上的要点,一步不利全局被动,一点走活全盘受益。

急寻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电影。中国战场的,中日对仗的。滇西战场最好。电视剧也可以啊。场面越豪华约好。

的电影:

血战台儿庄

七七事变

三毛从军记

铁血昆仑关

南京大

战争子午线

太行山上

夜袭

的电视剧:

亮剑

历史的天空

中国兄弟连

黄土岭1939

台湾的电影:

八百壮士

英烈千秋

历史题材电影,比较新的,二战最好

电视剧《滇西1944》。电视连续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追问非常感谢你,可是我不喜欢看国剧,不好意思,谢谢。

求几部描述国军正面抗战的电视剧或电影!

〈血战昆仑关〉《烈火孤城》《喋血孤城》《中国远征军》《我的团长我的团》等

好看的战争时期的电视剧

电视剧 11公里 中国兄弟连.逐日英雄 血战长空 血色湘西 血战到底. 弹孔 火线 雪豹 孤军英雄 正者无敌 滇西1944 中国远征军 我的团长我的团 滇西往事 生死归途 铁血使命

电影血战台儿庄 .七七事变. 铁血昆仑关. 喋血孤城. 南京南京. 三毛从军记..喋血孤城..中天悬剑..十一公里.血战南宁.兵临绝境. 大捷.喋血黑谷. 金陵十三钗 紫日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标签:血战 电影 滇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