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古代泡茶

古代泡茶

在中國,泡茶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古代泡茶的方法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

在那個時候,人們大多用銅鍋烹茶。茶葉在鍋裡燒烤後,放入馬蹄鐵茶鉤中插入水杯(稱為“茶杯”)。因為沒有糖等新增物,古人往往會把棗、桂圓、荔枝等乾果放入水中和茶一起煮,以賦予茶更多美味。有時還會加入芝麻、桂花、酸梅等食材,用來調製口味。

在唐朝時期,泡茶方式變得更加講究。人們將茶葉放入茶壺中,注入開水,等待數分鐘,然後將茶湯倒入茶杯中飲用。唐代還流行一種把茶杯裝在扁形杯託上,這種茶具形式一直延用到現在。

宋代,煮茶的方法變得更加高雅,泡茶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當時的茶藝表演已經發展到一種非常高的藝術水平,形成了今天的茶道。宋代名士陸羽提出:“茶有七要:火候、茶器、茶水、茶葉、斟法、品質、心境。”,指導了後來茶道的發展。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古代茶道的沏茶方法|古代茶道

飲茶起源於我國,茶是我國的精髓,那麼古代茶道的沏茶方法是怎樣的呢?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古代茶道的沏茶方法,一起來看看。

古代茶道的沏茶方法

  點茶

  1、在點茶時,先用瓶煎水,對候湯要求與唐代是一樣的。

  2、而後將研細茶末放入茶盞,放入少許沸水,先調成膏。所謂調膏,就是視茶盞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茶末放入茶盞,

  3、再注入瓶中沸水,將茶末調成濃膏狀,以粘稠為度。

  4、接著就是一手點茶,通常用的是執壺往茶盞點水。

  5、點水時,要有節制,落水點要準,不能破壞茶麵。與此同時,還要將另一隻手用茶筅旋轉打擊和拂動茶盞中的茶湯,使之泛起湯花(泡沫),稱之為"運筅"或"擊拂"。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注水和擊拂是同時進行的。

  點茶的注意事項

  一要注意調膏,二要有節奏地注水,三是茶筅擊拂得視情而有輕重緩急的運用。只有這樣,才能點出最佳效果的茶湯來。而這種高明的點茶能手,被稱之為"三昧手"。北宋蘇軾《送南屏謙師》詩曰:"道人曉出南屏山, 來試點茶三昧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以上就是今天古代茶文化知識之古代沏茶方法,體驗我國古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國茶道發展歷史

  茶以文化面貌出現,是在兩晉北朝。若論其起緣就要追溯到漢代,有正式文獻記載(漢人王褒所寫《僮約》)。最早喜好飲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在我國文學史上,提起寒賦,首推司馬相如與楊雄,且都是早期著名茶人。司馬相如曾作《凡將篇》、楊雄作《方言》,一個從藥用,一個從文學角度都談到茶。晉代張載曾寫《登成都樓詩》:"借問楊子舍,想見長卿廬","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區"。茶文化產生之初是由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開始的。兩晉北朝時,一些有眼光的家便提出"以茶養廉",以對抗當時的奢侈之風。魏晉以來,天下亂,文人無以匡世,漸興清淡之風。這些人終日高談闊論,必有助興之物,於是多興飲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賢。後來清淡之風發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飲終日不醉的畢竟是少數,而茶則可長飲且始終保持清醒,於是清淡家們就轉向好茶。所以後期出現了許多茶人。漢代文人倡飲茶之舉為茶進入文化領域開了個頭。而到南北朝時,幾乎每一個文化、思想領域都與茶套上了關係。在家那裡,茶是提倡廉潔、對抗奢侈之風的工具;在詞賦家那裡,茶是引發思維以助清興的手段;在佛家看來,茶是禪定入靜的必備之物。這樣,茶的文化、社會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使中國茶文化初現端倪。

  唐朝茶文化的形成與當時的經濟、文化、發展相關。唐朝疆域廣闊,注重對外交往,長安是當時的、文化中心,中國茶文化正是在這種大氣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還與當時佛教的發展,科舉制度,詩風大盛,貢茶的興起,禁酒有關。

  唐朝陸羽自成一套的茶學、茶藝、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經》,是一個劃時代的標誌。《茶經》非僅述茶,而是把諸家精華及詩人的氣質和藝術思想滲透其中,奠定了中國茶文化的理論基礎。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為主的茶文化,而宋朝則進一步向上向下拓展。一方面是宮廷茶文化的出現,另一方面是市民茶文化和民間鬥茶之風的興起。宋代改唐人直接煮茶法為點茶法並講究色香味的統一。到南宋初年,又出現泡茶法,為飲茶的普及、簡易化開闢了道路。宋代飲茶技藝是相當精緻的,但很難溶進思想感情。由於宋代著名茶多數是著名文人,加快了茶與相關藝術融為一體的過程。像徐鉉、王禹、林通、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轍、黃庭堅、梅堯臣等文學家都好茶,所以著名詩人有茶詩,書法家有茶帖,畫家有茶畫。這使茶文化的內涵得以拓展,成為文學、藝術等純精神文化直接關連部分。

  宋代市民茶文化主要是把飲茶作為增進友誼、社會交際的手段,(北宋汴京民俗,有人搬進新居,左右鄰居要彼此"獻茶";鄰居間請喝茶叫"支茶"。)這時,茶已成為民間禮節。宋朝人拓寬了茶文化的社會層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興旺,但茶藝走向繁複、瑣碎、奢侈,失去了唐朝茶文化的思想精神。元朝時,北方民族雖嗜茶,但對宋人繁瑣的茶藝不耐煩。文人也無心以茶事表現自己的風流倜儻,而希望在茶中表現自己的清節,磨練自己的意志。在茶文化中這兩種思潮卻暗暗契合,即茶藝簡約,返樸歸真。

  在由元到明朝中期的茶文化形式相近,

  一是茶藝簡約化;

  二是茶文化精神與自然契合,以茶表現自己的苦節。晚明到清初,精細的茶文化再次出現,製茶、烹飲雖未回到宋人的繁瑣,但茶風趨向纖弱,不少茶人甚至終身生泡在茶裡,出現了玩物喪志的傾向。

古人的飲茶法

古人的飲茶法

中國不同時代的飲茶方式(煮茶法、煎茶法、點茶法、泡茶法)

煮茶法

隋唐以前

煮茶法是茶與水混合烹煮,根據茶種類的不同,茶先放或後故,水可以是冷水亦或是熱水,放置在爐上煎煮,直至沸騰。煮茶時,可以加入鹽、蔥,姜等作料調飲,也可不加任何作料清飲.但以調飲居多。唐代以前,人們往往直接採茶的鮮葉烹煮成羹湯飲用,從明清至今,在少數民族地區仍有用煮茶法。

煎茶法

唐代

煎茶法也叫「陸氏煎茶法」,是陸羽經過總結而創造的一種飲茶方法。煎茶法源於抹茶的烹煮法,但是在煮抹茶的時候時間不宜過長,否則茶的色澤,湯色、味道會受到影響。因此,陸羽對抹茶的烹煮法進行了改進,他主張在略微沸騰時放人鹽,再次沸騰時放入茶末,陸羽主張煎茶時加少量鹽調味而不加其他作料。煎茶法在唐代中晚期十分盛行。

點茶法

宋代

點茶法是在煎茶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步驟比煎茶更精細、縝密。點茶時首先要將餅茶碾成細末,並用茶羅過篩。次是煎水準備好茶末和沸水後,先用熱水溫燙茶盞,然後將茶末放人盞中,先倒入少量沸水調成膏油狀,接下來就可以點水了。點水時除了落水點要準確以外,還要進行「擊拂」;具體做法是一邊用茶筅慢慢地攪動茶膏,當茶湯表面泛起泡沫時茶就衝好了。

泡茶法

元明以後

泡茶法來源於唐代的庵茶法,直到明清時期才開始流行。明代陳師《茶考》載:「杭俗烹茶, 用細茗置茶甌,以沸湯點之,名為撮泡」,就是將散茶放在茶盞中,用沸水沖泡較之宋朝的點茶法和唐朝的煎飲法,撮泡法更便利。與撮泡法同時被人們應用的是壺泡法,而且在明清更為普遍.即將茶放在茶壺中,用沸水泡、再分杯而飲的方法,此法一直沿用至今。

古人用水泡茶有什麼講究

  古人用水泡茶的時候,比現代人還要有講究,下面我為大家介紹關於古人用水泡茶的講究,歡迎大家閱讀。

  古人用水泡茶有什麼講究

  古人非常講究泡茶用水,甚至把“石泉佳茗”看作是“人生清福”。但名茶難得,好水則更為不易,張大覆在《梅花草堂筆談》中說:“貧人不易致茶,尤難得水。”為此,古人就想到一些解決和變通的辦法,不僅設法保持其水質,而且千方百計提高其水質。比較常見的就有“洗水”和“養水”之說。

  洗水

  山泉泡茶固然是好,但名泉之水不易得,所以古人認為普通的水或是水質變劣的泉水,只要“洗水”得當也可以泡茶。“洗水”即潔水,其實就是提高水質。

  石洗法

  即讓水經石子過濾後再飲用。

  炭洗法

  乾土、木炭具有吸附能力,可吸附水中塵土等髒東西,淨水作用十分明顯。此方法可以說是現代淨水器的前身。

  水洗法

  這是乾隆皇帝的發明。乾隆帝嗜茶,外出時車載玉泉水隨行,但時間久了水質變劣,他捉摸出一種“洗水法”。具體做法是:“以大器儲水,刻分寸,如他水攪之。攪定,則汙濁皆沉於下,而上面之水清澈矣……”現在看來,這種方法未必科學,但還是可以看出,乾隆皇帝對泡茶用水的講究。

  養水

  在古代由於交通不便,所謂“汲泉遠道,必失原味”為避免水味、水質變差,古代的品飲專家們想出“以石養水”方法。“以石養水”是保持其山泉之味、之質,而帶石而煮,更是增添了煮茶的清幽之趣。

  名泉之水,古人是通過“以石養水”的方法來保持其水質,但名泉之水,可遇而不可求,所謂“居家,苦泉水難得”。古人們還嘗試過用其他的“養水”方法,目的是為了使普通之水能達到名泉之水的'泡茶效果,如“以露養水”。明代的朱國楨就因泉水難得,把日常用水煮開後倒入大瓷缸,到了夜裡“開缸受露”,這樣“養水”三天後,據說“烹茶與惠泉無異”。

  古人為了泡茶用水,真是千方百計,費盡了苦心。但有些方法現在看來,未必可行,乾隆皇帝“洗水”真的洗乾淨了?或許只有天知道,其實古人的“洗水”、“養水”,不僅是為了去雜質和養水味,也不失為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增加品茶樂趣的一種途徑。

古代都是怎麼沏茶的?

古代沏茶方法——點茶

中國的茶道發生了變化,點茶法成為時尚。和唐代的煎茶法不同,點茶法是將茶葉末放在茶碗裡,注入少量沸水調成糊狀,然後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時用茶筅攪動,茶末上浮,形成粥面。下面就詳細介紹古代沏茶方法——點茶。

點茶是唐朝和宋朝時期的一種煮茶方法。點茶,也常用來在鬥茶時進行。它可以在二人或二人以上進行,但也可以獨個自煎(水)、自點(茶)、自品,它給人帶來的身心享受,能喚來無窮的回味。

點茶就是把茶瓶裡燒好的水注入茶盞中。具體操作是:在點茶時,先用瓶煎水,對候湯要求與唐代是一樣的。而後將研細茶末放入茶盞,放入少許沸水,先調成膏。所謂調膏,就是視茶盞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茶末放入茶盞,再注入瓶中沸水,將茶末調成濃膏狀,以粘稠為度。接著就是一手點茶,通常用的是執壺往茶盞點水。點水時,要有節制,落水點要準,不能破壞茶麵。與此同時,還要將另一隻手用茶筅旋轉打擊和拂動茶盞中的茶湯,使之泛起湯花(泡沫),稱之為"運筅"或"擊拂"。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注水和擊拂是同時進行的。

風雅:古人飲茶四大方式

風雅:古人飲茶

煮茶法

所謂煮茶法,是指茶入水烹煮二飲,唐代以前無製茶法,往往是直接採生葉煮飲,唐以後則以幹茶煮飲。 到現在為止,還有很多少數民族延用這種方法烹茶。

漢魏南北朝時期,古人直接採摘茶樹生葉烹煮成羹湯來飲用,如同喝蔬菜湯一般,所以,吳人又稱它為“茗粥”,唐代煮茶時,會往茶湯中加入蔥姜鹽等調味劑。

煎茶法

煎茶法是指陸羽在《茶經》裡所創主要程式有備器、選水、取火、侯湯、炙茶、碾茶、羅茶、煎茶(投茶、攪拌)、酌茶。

煎茶法在中晚唐很流行,唐詩中多有描述。五代、宋就流行點茶法,從王代到北宋、南宋、煎茶法漸趨衰亡,宋末已無聞。

點茶法

點茶法是將茶碾成細末,置茶盞中,以沸水點衝先,注少量沸水調膏繼之量茶注湯,邊注邊用茶籠擊拂,點茶法的主要程式有備器、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羅茶、擇水、取火、候湯、取盞、點茶(調膏、擊拂)。

點茶法盛行於宋元時期,並北傳遼、金。元明因襲,約亡於明朝後期。

搓泡法

陸羽《茶經·六之飲》載:"飲有粗、散、末、餅者,乃斫、乃熬、乃煬、乃舂,貯於瓶缶之中,以湯沃焉,謂之庵茶"即以茶置瓶或缶(一種細口大腹的瓦器)之中,灌上沸水淹泡,唐時稱"庵茶",此庵茶開後世泡茶法的先河。

唐五代主煎茶,宋元主點茶,泡茶法直到明清時期才流行。

古人喝茶與現代有什麼不同,哪個朝代喝茶最多講究?

古人喝茶與現代的不同點如下:

第一:古人喝茶的方法和現代不同。

古代人喝茶非常的講究,每一個步驟都有嚴格的要求,而且古人煮茶的時候對每一個細節也有很多的要求。特別是君王飲茶有非常嚴格的要求,泡茶的水要用露水,每天都有專門的人會去採露水,可能一早上只能收集一杯茶所需的露水。而茶葉都是選擇的毛尖,並且在煮茶的時候還會加入姜、紅棗以及橙皮等等。

古人泡茶會比較注意養生,不會只喝茶,跟現在的果茶不太相同,裡面會加入一些中藥材的物質,所以古代泡茶其實跟煮湯比較相似,有的時候還會加入一些調料,所以這個茶的味道還是比較濃烈的。但是現代人喝茶就是喜歡喝茶的本味,不會加入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第二:喝茶的杯具實不同的。

古代人喝茶的工具和杯具是比較簡單的,一般就是茶杯和茶壺。但是現在人喝茶講究很多,從開始洗茶到後來喝茶要經歷很多的步驟。而且工具有十幾二十件,現在人喝茶其實並不是只喝茶,還講究喝茶的環境,茶道其實也是一種修為。

在古代的時候喝茶最講究的其實是唐朝,因為唐朝的時候飲茶之風是最昌盛的。只不過當時很流行粥茶的飲法,粥茶其實就是煮出來的茶跟粥有點相似,在查裡面要加入茱萸以及薄荷等等,煮茶的過程是比較久的,就跟熬粥一樣,所以煮出來的茶味道比較厚重。不同的人可以選擇新增不同的食材和配料,因此也算是古代的個性化茶飲,但是這個喝茶的方法會蓋住茶本來的味道。

古人喝茶與現代有什麼不同,哪個朝代喝茶最多講究?

我國的茶歷史悠久,這樣幾片小葉子,曾經一度被當成古代中國的象徵,就到現代社會,茶文化依舊是我國的古典文化之一。在古代飲茶是非常講究的,比現在要繁雜很多,在不同的朝代,喝茶都有不同的方式,要說最為講究的應該非宋朝莫屬。

在我國茶出現的畢竟早,大約是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關於茶的記載,後來到了漢王朝,飲茶之風已逐漸興起,同時期興起的還有各種飲茶的器具。儘管如此,每個朝代做茶葉的方式卻大有不同,最為講究的應該就是宋朝的製作方式。宋人喝茶,一般都追求茶要香氣厚重一些,不喜歡茶原本苦澀的味道,所以在製作上,宋人和其他朝代的人的做法也是大為不同。

宋人制茶餅會選中茶葉的茶心的地方,先浸後蒸,小榨去水、大榨去汁,還要進行研磨,上等的茶餅一般要研磨24個時辰以上,再加入龍腦等香料,和上香米熬成的薄粥,一併揉成茶餅。在這樣複雜的工藝下製成的茶餅往往價格不菲,出自名家之手的更是天價。

宋人不僅茶餅製作繁複,點茶時也頗多講究,無論是茶餅的碾碎過程,還是煮茶過程要求都非常多,可以說在宋朝煮茶技術含量頗高,所以宋人經常以鬥茶為樂,有著一套相當嚴苛的評判標準,因為這種比賽中使用黑盞裝茶最為方便觀察,還一度帶動起了黑盞的生產,直到今天黑色茶盞也十分受大眾的歡迎。

古代對喝茶的方式有什麼講究?

茶在中國的詩詞歌賦裡面,上到達官顯貴下到平民百姓,沒有不喜歡茶的。只不過茶在達官顯貴是用來吟詩作賦,在平民百姓用以解渴。

古人喝茶很講究,僅僅是泡茶的水,你都能找到詩詞。蘇東坡寫道:活水還需活火烹,說的就是泡茶的水要用流動的泉水。唐代陸羽的《茶經》記載:泡茶其水,用山水為上,江水為中,井水為下。可見水在泡茶之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古人還講究喝茶的環境要舒適優雅,不可在嘈雜的環境中喝茶。即便是環境優雅,備有上好的茶具,但是說的都是粗俗的話語,也不是文人雅士眼中的好喝茶環境,喝茶還需要心情來慢慢的體會,古人曰:品茗。

茶具在中國的歷史也很有淵源,從明代開始,紫砂壺應運而生,喝茶的器具多種多樣,細瓷蓋碗,汝定哥窯,都應運而生。現如今最好的茶具,在古人眼裡也不過是一般化的擺設罷了。

現如今人們喝茶過於粗放,跟當時的老農喝茶沒有什麼區別。即便是買到最好的茶葉,茶具不如古人,喝茶的心情環境不如古人。再加上所談論的內容過於商業化,整個的喝茶氛圍都沒有了,茶只不過是今人用來進行寒暄的一個道具罷了。

古今中外人們那麼愛喝茶的原因,是因為茶能夠給人帶來很多的益處。茶能夠增強記憶力、思維能力。能夠消除疲勞老、促進新陳代謝。對心腦血管疾病具有預防的作用,而且茶還能預防齲齒。

茶裡面的很多微量元素都是對人體有益的,還能預防惡性腫瘤,也就是癌症。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延緩衰老。抗老化的維生素E在茶裡面含量豐富。茶還能夠預防白內障。

因為有這麼多的好處,想要讓人們喜歡不起來都難。

古代人怎麼泡茶啊,說點有依據的吧?

古代人如何採茶,製茶,辨茶,泡茶?

一、 採茶。

採茶貴在時間。太早味不全,遲了散神。以穀雨前五天最好,後五天次之,再五天更次。茶芽紫最好,面皺次之,團葉又次之。徹夜無雲,早上帶露採摘最好,中午採摘次之,陰雨天氣不宜採摘。生長在山谷中的茶葉最好,竹子下的次之,爛石中的又次之,黃沙礫中的茶樹最差。

二、造茶。

新採的茶,揀去老葉和支梗、碎屑。用直徑二尺四寸的鐵鍋,取一斤半鮮茶,大火燒熱鍋後,下茶急炒。火不能小,等茶熟後才能退火,用篩子輕抖幾遍,再次入鍋中,用小火慢慢烘乾。其中的玄微,難以言顯。火候均停,色香全美,玄味未究,神味無窮。

三、辨茶。

茶的妙處,在於始造之精,儲存得法,泡時得宜。好壞在於開始用鍋炒,清濁在於火候。火烈清香,鍋寒神倦,火猛生焦,柴疏失翠。炒時間長則過熟,時間短則還生。熟變黃,生則黑。炒得好就香,不好就苦澀。發白、發紅沒什麼,沒有焦氣最好。

四、藏茶。

茶造好後,放在舊盒中,外面用紙封口。過三天,等到性已恢復,用小火烘得很乾,等冷卻後儲存在壇中,築壓實,以箬襯緊。將花筍箬和多層紙封住壇口,用火煨熱,冷後定壓,置入茶甕中,切忌臨風近火,臨風容易變冷,近火易燒黃。

五、火候。

烹茶首先在於火候,爐火要旺,茶瓢放在上面,扇子輕輕地煽,等到有聲就重煽。這是文武之道。過於文,水性揉,揉則水為茶降。過於武,火性烈,烈則茶水為水制,都不足以中和,不是茶家的要旨。

六、湯辨。

湯有三大辨,十五小辨。一是形辨,二是聲辨,三是氣辨。形是內辨,聲是外辨,氣是捷辨。像蝦眼、蟹眼、魚眼、連珠,都是萌湯。直到煮沸像騰波鼓浪,水氣全消,才純熟。像初聲、振聲、驟聲,都是萌湯。直到無聲,才純熟。像浮氣一縷、二縷、三四縷及縷亂不分,水氣亂繞,也是萌湯。直到氣直衝貫,才純熟。

七、湯有老嫩。

湯用嫩不用老。因為古人造茶要先碾,後磨,再羅。羅後茶成為飄塵飛粉。於是製成龍鳳圖案,用水泡茶神便浮,這就是用嫩不用老。現在造茶,不再羅碾,全是完整的,湯須純熟,元神才能顯出,所以說湯須五沸,茶奏三奇。

八、泡法。

水燒開後,先往壺中倒一點水,排去冷氣後把水倒掉,再將茶放入。茶的多少要適宜,不要過多。茶多了味苦香沉,水多了色清香淡。泡兩壺後,又用冷水洗一次,使壺冷卻,不然會降低茶的清香味道。罐熱,則茶神不健,壺清,則水性常靈。稍等一會兒茶水衝好了,才倒出來,酌不宜早,喝不宜遲。早了茶味沒有出來,遲了妙馥先消。

九、投茶。

投茶也有序,母火其宜。

先放茶,後加水,叫下投。

加一半水,再投放茶。然後把水加滿,叫中投。

先加水,後放茶,叫上投。

春秋宜採用中投,夏天用上投,冬天採用下投。

十、飲茶。

飲茶以客少為好,人多喧鬧失去雅趣。

獨自飲茶叫神,二人對飲叫勝,三四人共飲為趣,五六人同飲叫泛,七八人飲茶叫施!

十一、香、色、味等。

1、香,茶有真香、蘭香、純香幾種。表裡如一叫真香,不生不熟叫清香,火候均停叫蘭香,雨前純具叫真香。還有含香、漏香、浮香、間香的不是正香。

2、色,茶以青翠色最好,濤以藍白色的最佳。黃、黑、紅、昏都不入等級。雪濤最好,翠濤中等,黃濤最下。

3、味,味以甜潤為主,苦澀為下。

4、點染失真,茶有真香、真色、真味。一經點染,便會失真。如水中加鹽,茶中加其它料,碗中放果品,都會失真。

十二、茶具、茶道。

桑萱翁煮茶用銀瓢,說過於奢侈,後來用瓷器,又容易爛,最後還是銀器。山寨農舍,只能用錫瓢,最忌用銅鐵器。

茶道之精髓,在於造時精,藏時燥,泡時潔,就是茶道!

燒水泡茶用文言文怎麼說

1. 古代人用什麼燒水泡茶

古代人用木炭燒水泡茶。

陸羽大大說:“其火,用炭,次用勁薪。其炭曾經燔炙,為羶膩所及,及膏木,敗器,不用之。

古人有勞薪之味,信哉。”意思是燒水最好用炭,其次用能燃燒得很旺的薪柴。

如果那炭你曾用來烤過羊肉串啥的,會讓炭染上羶腥之氣,還有那些富含油脂的木材,這些都不能用,因為會有“勞薪之味”。(好像可能大概就是松木那種油脂味吧?) 所以,你以為搞個乾淨的炭就行了?No~No~N0,“火必以堅木炭為上,然本性末盡,尚有餘煙,煙氣入湯,湯必無用。

故先燒令紅,去其煙焰,兼取性力猛熾,水乃易沸。”你用的炭必須要煙氣要少,否則像起了狼煙一樣黑煙滾滾,不知道還以為匈奴入侵呢。

所以你的炭最好擱外邊先燒一會,等燒到赤紅色沒有煙塵的時候,再上爐煮水。

2. 文言文《核工記》的翻譯

宋起鳳《核工記》翻譯與賞析 全文翻譯: 我最小的弟弟得到了一枚桃核墜子,它長五分左右,橫寬四分。整個桃核正面和背面全是山,在山的低窪處插出一座城來,城牆垛子分明,可以計算數目,城頂有高樓,樓門大開,其中有人,像是打更的更夫,拿著鼓槌,好象不能忍受這寒冷的天氣一樣。靠近山腳有一座寺院,隱蔽著三棵古老的松樹。松樹下面開了兩扇門,可以開啟和閉合。門裡面有一個和尚,側著耳朵專心致志地聽著外面的聲音,門半掩著,好象是等著誰應聲開門。把門大開,好象在請誰進去的樣子,以上兩種情況反覆揣測沒有不合適的。松樹東面來了一個和尚,揹著佛經匆忙地前行,好象是剛參加完佛教活動晚歸的人。對面的樹林裡有一個小和尚,聽到了腳步聲忙忙地上前。桃核旁邊露出七級寶塔,距離河灘有半分遠。靠近河灘繫著一條小船,在篷窗短船之間,有一個船客靠著茶几在休憩,樣子好象快要睡醒了。船尾有一個小童,抱著爐在吹火,大概是燒水給客人泡茶喝吧!船靠岸的地方正對著寺院的背面,高處的土山上有敲鐘的閣樓蹲在那裡。敲鐘的人神色飛揚,怡然自得,是睡足了慢慢起身才這樣的啊。山頂月亮昏暗呈半圓形,夾雜著稀疏的星星有幾點。山下面則是波紋漲起來了,顯示出大潮要來的徵兆。整個桃墜的創意取自於唐朝張繼的“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句子。 計算整個桃墜,共有七個人:分別是四個和尚,一個船客,一個小童,一個士兵。宮殿房屋器物用具共有九個:分別是:一座城,一座樓,一座寺院,一個寶塔,一條小舟,一個閣樓,一個爐灶,鍾和鼓各一個。景緻共有七處,分別是:山、水、林木、四塊河灘石頭,星星、月亮、三盞燈火。而人的活動例如傳遞更次,報知天亮,候門等人,夜晚歸來,靠著茶几,燒製茶水,總共有六樣,各自神情態度都不相同,並且具有其愁眉苦臉、畏懼嚴寒、凝聚神思各種神態,都一一模仿得很像。 佛語說:“容納高山於芥菜子,大概說的就是這吧!” 賞析: 唐代詩人張繼有一首飲譽古今的七絕《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詩中描寫了姑蘇城外楓橋和寒山寺深秋冷落的自然景色,表現出一種寂寞的情調,渲染了作者旅途的孤愁情懷,而《核工記》所記桃核工藝品的微雕世界則是此詩意境的具體化、形象化,並賦予其豐富的內涵。全文運用對比手法,從不同角度,顯示出雕刻者技藝的精湛和雕刻藝術的精巧。 首先,桃墜形體之小與雕刻人、物、景、人事之多形成對比,突出“奇巧”。桃墜“長五分許,橫廣四分”說明桃墜體積之小,顯示了桃墜工藝品的精巧。結尾“計人凡七:僧四,客一,童一……隱几,煎茶,統為六。”眾多人、物、景、人事都是雕刻在 “長五分許,橫廣四分”的桃墜上,這種對比充分說明了桃墜的巧奪天工。 其次,人物神態之活與情態之細形成對比,突出桃墜之“妙”。作品寫更夫“若寒凍不勝者”的神態和情態,渲染了深秋冷落的自然景色;又如寫寒山寺“戶內一僧”則是“側首傾聽”,“松下東來一衲”又是“負卷帙踉蹌行”,而舟尾小童是“擁爐噓火”,鍾閣叩鐘者是“貌爽爽自得,睡足徐興乃爾”。以上這些描寫,既有粗線條的勾勒,又把人物最微妙的情態描述出來了。避免了枯淡,使文章顯得生動感人。人物的神態和情態在特定的環境中,達到了高度的和諧美,突出了桃墜之妙。 第三,意境深邃與文字淺顯形成對比,突出桃墜作品之美。桃墜“長五分許,橫廣四分”,上刻人、物、景、人事,文章描述文字雖淺顯,卻富有詩情畫意。本文中,桃墜雕刻的重心凝聚在兩處:一是寒山寺,一是小舟,扣住了詩的題意。先看寒山寺,依傍山麓,古鬆掩蔽。房門虛掩,一僧於屋內側首傾聽。他是聽松濤聲,還是聽潮漲聲?都不是。他是傾聽人的足音,在等人。這樣,僧的焦急之心不言而喻。這由“鬆外東來一衲,負卷帙踉蹌行,若為佛事夜歸者。對林一小陀,似聞足音僕僕前”可知。在這深夜中,“踉蹌行”、“僕僕前”正說明事情非同一般。再看另一個畫面:“近灘維一小舟。篷窗短舷間,有客憑几假寐,形若漸寤然。舟尾一小童,擁爐噓火蓋供客茗飲”。寫客伏在小桌上小睡,像是要醒來的樣子,點明瞭行客心事重重,揭示了行客愁悶落寞的情懷,以至於夜半三更,難以安眠。而殘月半彎,疏星數點,潮聲陣陣,無疑又為行客添了幾多愁緒。這樣,文中所介紹桃墜微雕世界的兩個主要畫面,都突出了一個“愁”字,完美地完成了詩的意境的體現。這些描寫,用筆經濟、簡練,文字淺顯,卻包含著豐富的內容,給人以親切自然之感。

標籤: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