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魚類標本簡介怎麼寫,魚類標本製作

1.魚類標本製作

當然最活靈活現的當屬製作標本了。

魚類標本簡介怎麼寫 魚類標本製作

那麼,如何讓你的魚復活呢?下面是我收集的一些製作魚類標本的資料,大致分為浸製標本、剝製標本和圖片步驟三部分,如果讀者有興趣,不妨看看: 一、魚類的浸製標本技術 魚類的標本材料應選擇鰭條完整、鱗片齊全和體形適中的新鮮魚類作為浸帛標本的材料。 浸製標本製作 (一) 用具用品 1、解剖盤、標本瓶、注射器:用於盛放標本和向標本注射固定液。

2、福爾馬林液:用於固定和儲存標本。 (二)製作方法步驟。

浸製標本的製作方法比較簡單,只需經過固定和儲存兩個步驟。 1、固定。

將魚類體表粘液用水沖洗乾淨。然後進行編號、登記和記錄,並將布標籤繫好。

隨即在腹腔中注入適量10%福爾馬林以固定內臟器官。然後將背鰭、胸鰭、臀鰭和尾鰭適當展開,用塑料薄片或厚紙片等將其夾住,並用回形針夾緊,或者用大頭針插入各鰭的基部,使其展開,酷似生活時的形態。

整理好形態後,放塑料盤或其他盛器中。先向腹內注射適量的5~10%福爾馬林溶液,再放入盛有5~10%福爾馬林的標本瓶中進行固定。

固定時間約需數小時至1天左右。 2、儲存。

將標本放入5%福爾馬林液或70%酒**中浸泡儲存。 其他 製作標本是為了觀賞的,千萬不要為了做標本把魚弄死。

祝你製作成功。

2.怎樣製作魚類標本

1、去除魚的黏液在水中加點明礬(學名: 12 水硫酸鋁鉀),將紗布搓洗乾淨擠幹平鋪在桌子上,把魚放在上面,進行測量記錄。

2、撬開眼窩楔骨及副楔骨,然後翻過身去把另一邊也分開,接著再從口中眼眶裡,用螺絲刀把上額骨、腦顱骨、基枕骨鑿開或搗碎,剪去眼球及連線在外殼上的肌肉。剝製大鱗片的魚類,用尖頭鉗將魚腹部正中一排魚鱗一片片按先後順序拔下來,再照次序疊好以防鱗片混亂,放在小紗布內包紮好,等魚皮剝好後。

3、將洗乾淨的魚皮浸泡在 75%以上的酒精(主要是對細菌具有強烈的消毒、防腐作用)中脫脂和儲存。

4、將魚皮表面塗上防腐劑(硝基清漆)裝進中心支架,隨即把磨尖的兩頭鉛絲或元鋼,分別插進上下尾鰭的鰭條中去,裝上支架,從下尾鰭向下頜,由皮內側向外側交叉的進行縫合,縫到胸鰭部位時為填料的方便,可留下2~ 3 cm的口子,以便進行填料。

鰭條的處理,用硬紙板照各部位的鰭形剪成 1對,分開從兩面用回形針或木夾把鰭拉開夾住,有脫落的鱗片就沾上膠水補上去,經過 1 周左右就可以拆掉。

參考資料來源:手機知網—魚類剝製標本的製作

3.魚標本怎麼做

(一)材料的選擇和處理

因生態環境的多樣性,魚類的形態變化很大。例如,軟骨魚中的鯊魚呈長紡錘形,電鰩呈扁平盤狀。硬骨魚中大都為扁紡錘形,如鯉魚和鱸魚等;也有呈長圓形的,如鰻鱺和黃鱔等;還有許多特殊的形態,如翻車魚、雙髻魚等。但是,不論何種形態,除了體小或鱗片極易脫落的種類宜採用浸製法儲存外,一般只要選擇魚體新鮮,面板和鱗片完整無損者,作為製作標本的材料。特殊形態的魚類,其剖口線和製作步驟與一般魚類略有不同。體形大的魚類不宜採用浸製方法制作標本。一般常用剝製方法來儲存它的外形。

由於某些魚類在剝皮時,其鱗片極易脫落,而且脫落之後很難膠粘或修補。因此,在剝皮之前可按下列方法進行處理,尤其是鱗片較大的魚類,如鯉科各種,大都容易脫落,可用抹布將魚體表面拭乾,置於陰涼處約1~2小時,冬天可稍長些,等鱗片略為乾燥後再行剝皮,這樣,只要稍加小心就可以避免脫落或少脫落。另外,還可用膠水塗在軀體表面,利用膠水的粘性,使鱗片不易脫落。但在製作期間,要用溼布罩在軀體兩側,以防膠水乾燥和面板脆裂。

至於鯊魚、鰩類以及某些鱗片細小且不易脫落的種類,不必通過上述方法處理,只要把軀體表面揩拭乾淨即可。

(二)記錄

除詳細記錄上述各項測量指標外,還把性別、采地、採期、虹色等記錄下來。由於魚類體色容易變化,需要詳細進行記錄,以備標本乾燥後作為塗色的參考。

和其他動物一樣,魚類大都為雌雄異體,從外表上不易區別,必須解剖其內臟觀察。但是有些魚類在生殖期間,尤其是雄魚,常顯出一種特殊的顏色,即婚姻色,所以,在生殖期比較容易識別,但生殖期一過,特殊的顏色又會消失,而恢復其原有的色彩。有的種類雌雄鰭的形狀和大小不同,有些魚類具有特殊的交接器(例如鯊魚)等,總之應儘量利用體表構造的差異來確定性別。

(三)魚類的面板剝離法

魚類軀體的大小和面板厚薄相關很大,另外,其外部的形態變化也是多種多樣的,因此在剝皮的時候不能同樣對待,應根據各種不同的形態,採用不同的剖口線,在不影響面板剝離的情況下,力求減少和縮短剖口線。

1、一般魚類的面板剝離(以鯉魚為例)

剝皮時,先在工作臺上鋪一塊溼毛巾或抹布,用來減少魚體與工作臺的磨擦,避免鱗片脫落。將魚體橫臥於毛巾上,用解剖刀由軀幹部腹面(腹鰭前端)向後直線剖開,繞過肛門直至尾柄基部。繼續用解剖刀沿剖口兩側腹面的面板與肌肉之間逐漸剖割分離,在剖割時刀口應稍偏向肌肉,寧可割壞肌肉,力求避免割破面板。剝至腹鰭和臀鰭時,可於體內把腹鰭和臀鰭的鰭棘基部剪斷,接著用解剖刀沿著軀體和尾柄的兩側剖割,直至尾的基部時,在尾椎的末端(尾鰭前端)切斷。這時尾部的面板與肌肉大部分已分離。接著由軀體兩側剖割至背鰭鰭棘基部,也就是至魚體背脊部時,即用剪刀由尾部背脊向前逐漸把鰭棘剪斷,直至頭部後側肩帶位置時,再用解剖刀從頭的後側切斷頸椎,並把已剝離的肌肉割下。肩帶的鎖骨、烏喙骨等因與面板密切相連,不能切除,可將與面板不相連的部分骨骼以及附在上面的肌肉除去。寧可讓骨頭多留一些於皮上,而不可強取其骨,否則極易造成面板破裂。喉部的肌肉只能用刀或剪刀除去,不能往前剝離。

對於大型的魚體,應在一部分面板與肌肉剝離之後,將肌肉分段切除,以減輕軀體重量,便利工作。然後,儘量把鰓和附著於頭部的骨肉,尤其是兩頰部的肌肉,以及與體表無關的骨頭設法儘量除淨,並去除腦髓,挖去眼球。最後把殘留在軀體各部的肌肉、脂肪等除淨。

2、特殊形態魚類的面板剝離

4.魚的簡介

世界的魚類,據說有3萬-5萬種,其中可供觀賞的包括海水魚,淡水魚有2-3千種,而實際普遍飼養和常見的只有500種左右。

觀賞魚主要包括海水魚,熱帶魚,中國金魚,錦鯉魚,其它淡水魚,本卷只介紹一些常見品種,在分類上依照習慣叫法,分類不一定正確. 熱帶魚:包括脂鯉科、鯉科、鱂魚科、慈鯛科、攀鱸科、鰍科、鯰科等 龍魚:本屬古代魚類也可屬熱帶魚類,但人們習慣將其單列一類 七彩神仙魚:本屬熱帶魚中的慈鯛科,因其獨特的形態而單列. 中國金魚:本屬我國的"國粹",但已在國外培育出許多新品種. 錦鯉魚:許多國家均有培育,但以日本產的品種最好. 海水魚:品種極多,能在水族箱中飼養的只有數百種. 其它魚類:包括古代魚和其它淡水魚。

5.國外魚類標本怎麼製作的

一、魚骨骼標本的製作取材方便,用具和藥品也少,可自行製作。

但是,由於魚骨骼較多且細小,特別是頭骨,不但數目多,骨骼之間的連線也不緊密,因此,標本製作難度較大,不易掌握。如果在標本製作過程中能夠準確把握每個環節的處理程度,還是可以製作出高質量的標本的。

1.選材 製作骨骼標本的鯽魚應儘量選取年齡大,骨骼硬化好且新鮮的。腐爛的魚由於骨骼之間,特別是肋骨與脊椎之間的韌帶常常已被破壞,製作標本時容易散落,散落下來的骨骼組裝非常麻煩,並且做出的標本效果也差,利用價值小,因此,應避免使用不新鮮的魚作材料來製作骨骼標本。

2.熱處理 製作骨骼標本,必須要去掉面板和肌肉、內臟,保留骨骼和魚鰭。要使骨骼和魚鰭保留正常狀態,還必須保留連結骨骼和魚鰭及鰭條間的韌帶。

處理時用開水煮燙材料,便於剔除肌肉和魚面板。方法是:用大口鍋盛水燒開,並保持沸騰狀態,兩手戴幹棉手套,以防水蒸汽燙傷手,雙手分別握住魚頭和魚尾,將魚軀幹部分浸入沸水中,先燙一側,2~3分鐘後再燙另一側,時間相同,最後將整條魚全部浸在水中,約1分鐘後撈出。

熱處理的程度與標本製作的質量好壞有密切關係。熱處理時間過少則剔除肌肉時費事且效果不好,過多則骨骼之間的連結韌帶易被燙熟,骨架易散落而難以組裝,因此應注意以下問題:  (1)熱處理的時間長短應視魚的大小而異,大魚時間長,小魚時間短。

若魚鱗較大,可先用刀把魚鱗颳去,然後再燙。 (2)整條魚在沸水中浸燙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剛好能撕下頭部面板為度。

時間長了頭部骨骼和魚鰭易被煮壞而脫落。脫落下的頭部骨骼是不易修復原位的。

(3)從沸水中撈魚應用笟籬或其他合適的工具,直接牽拉魚頭、魚尾或魚鰭則很易損壞標本。 (4)若不能掌握一次煮燙的程度,可在保證魚頭骨骼和魚鰭不被燙壞的情況下的多次煮燙,即燙後剔去一部分肌肉,然後再燙一次。

3.剔除肌肉 由於魚的骨骼細小,不可能將骨骼、韌帶處的肌肉全部剔除乾淨,但要儘可能剔除乾淨。腹中內臟要在腹壁肌肉去掉後再清除,不要損傷肋骨。

剔除肌肉是一項細緻的工作,不能粗心大意,要在瞭解魚身體結構,特別是骨骼結構的基礎上進行操作,要心細手輕,避免損傷骨架 剔除肌肉的順序是先軀幹部,再尾部,最後處理頭部和魚鰭。剔除肌肉時要注意保護好魚頭、魚鰭及鰭擔骨,頭部只去掉鰓蓋骨外的肌肉,除特別需要外,魚頭部外層骨骼聽覆蓋的肌肉不要處理。

(1)粗剔 用鑷子沿骨骼方向輕輕撕下魚體腹尾部肌肉,只留脊椎及肋骨,不與脊椎相連的肌肉間小骨刺一同去掉。臀鰭的支鰭骨與尾椎的脈棘相連,應注意保護。

要將腹鰭和腰帶一同取下,單獨剔除其肌肉和面板。體型較大的魚可以用刀由背部向腹部割去大塊肌肉,然後用刀,鑷剔除附在骨骼上的肌肉 (2)細剔 用小鑷子和手術刀仔細地剔除附在骨骼上的小塊肌肉,特別是頭部後面和椎骨上面的肌肉,越淨越好。

不要讓刀損傷骨骼,細小的部位可以用毛刷(最好用牙刷)在水中輕輕地刷去肌肉。 (3)處理頭部及魚鰭 這兩部分主要是去掉面板。

浸燙過的標本頭部和魚鰭上的面板可以用毛刷刷去,頭部骨骼外的肌肉可以用鑷子夾去。魚口和眼眶部位的骨骼細小,容易損傷,因此用刷要輕,去掉面板即可。

刷魚鰭的面板時,毛刷要順著鰭條的方向,由內向外輕輕洗刷,以防弄斷鰭條,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4.腐蝕肌肉 這是上一步的繼續。

刀、鑷和毛刷很難把附在骨頭上的肌肉剔除乾淨,剩下的少量肌肉要再用鹼處理一次,使骨骼更乾淨。將標本浸入0.5~1%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浸12~24小時。

處理過程中應經常觀察標本的變化情況,在骨骼上殘存的肌肉透明後,再繼續處理,約相當於前面處理所用的1/4時間後即撈出,用清水浸洗,然後再用毛刷刷去殘存的肌肉和面板。 鹼對肌肉的腐蝕作用很強,在鹼處理過程中必須經常觀察處理的進展情況。

處理時間過長,鹼會把連結骨的韌帶、肌健全部溶化,使骨架變成一堆碎骨,失去利用價值,前功盡棄。 5.脫脂 (1)脫水 將標本上的水瀝乾,經95%和100%乙醇各2~3小時,脫去標本中的水(骨骼較大的標本加長處理時間)。

或用自然乾燥法脫水。 (2)脫脂 將標本浸入二甲苯或汽油中脫脂1~2天。

(3)覆水 自然乾燥後放回水中或經100%乙醇和95%乙醇回到水中。 6.漂白 用過氧化氫(雙氧水)2~3%或過氧化鈉0.5%的水溶液浸泡標本12~24小時,在標本開始發白時取出,用清水洗淨。

7.整形裝架 標本的整形與裝架可一步進行,也可以先整形,待標本乾燥硬化之後再裝架。 (1)整形裝架一步完成 取長度大於魚總長1/3,寬15釐米,厚1.5~2釐米的木板作為臺板。

將魚骨架放在臺板中央,在臺板上標出魚頭後緣、腹鰭和尾鰭三個部位的位置。在臺板上標出的三個部位上打0.2釐米的小孔。

用直徑0.1釐米的細鐵絲纏繞脊柱的前後兩個部位及腹鰭,然後固定在臺板上。由於沒有乾的標本易變形,裝好後的標本還要在背鰭、脊柱上系4~5根棉線,向上拉起,使標本呈自然狀態。

等標本乾燥,形狀固定後去掉棉線即可 (2)先整形後裝架 。

6.怎樣製作魚類標本

有兩種製作標本的方法,沒有找到具體制作魚的,參照看一下,等我再找找 (一)乾製動物標本 (1)器材:解剖刀、解剖剪、鑷子、假眼、脫脂棉、棉花或稻草、鐵絲、針、線、防腐劑 (2)製法:①選擇材料,要選擇肢體完整、無腐無毒的動物體制作標本。

②取出內臟、骨胳和肌肉;以小型獸類及鳥類為例。用解剖刀從腹部開口,深淺程度以不劃破皮下膜為標準,向皮與薄膜之間吹氣或輕輕剝離,使皮與薄膜分離。

鳥頭骨可以保留,如果皮毛或羽毛在解剖過程中有汙物,可以用脫脂棉蘸清水擦淨。特別是剝離下來的皮裡面,較粘也可以用此法使皮不會粘連在一起或粘上毛(羽毛)。

③消毒:對剝離出來的動物的毛皮或羽毛皮進行消毒處理。方法是用防腐劑塗抹在皮裡層的表面。

鳥頭部的顱骨腔裡的腦可以用鑷子夾棉球,將腦液擦出來,填入防腐藥品。(使用氰化鉀、紅磷等劇毒品要特別小心慎重,以防中毒)。

④做假肢:用棉花、稻草等物,捆綁在鐵絲上,按剝離出的動物肢體的形狀,作成假肢。假肢裡應放入樟腦等防腐藥品。

假肢的大小應稍小於原肢體。以防面板幹後縮小而被撐破。

⑤將做好的假肢,填裝在面板裡,縫好開口,裝上假眼,整好皮毛或羽毛,按需要的姿態整形、固定、做標籤。乾燥後,即可使用。

(二)浸製動物標本: (1)器材:玻璃瓶、玻璃片、甲醛、酒精 (2)製作 ①選擇材料:根據教學要求可以採集益蟲害蟲的幼蟲、蛹、卵,人體寄生蟲如蛔蟲、蟯蟲;動物或人的內臟器官,如兔的消化器官,心、肺、腦等。 ②製作過程:第一步固定。

把需要製作的標本材料用清水沖洗乾淨,並且把形態整理好,用線縛在玻璃片上,然後放在盛有固定液的玻璃瓶或玻璃缸裡。固定液是用10%甲醛溶液和50%的酒精溶液各半配置而成,此種固定液可使材料不易收縮。

第二步浸製。材料在固定液裡經過7—10天的時間,就變硬而定形了。

把定形的材料取出浸入到裝有10%甲醛溶液的玻璃瓶裡儲存起來,瓶口要蓋嚴加封。注意做好標籤貼在標本瓶的外邊。

昆蟲的幼蟲、蛹、卵塊可以裝在玻璃管裡儲存。瓶口可用石蠟密封,按發育過程順序排列,連同成蟲的乾製標本一起封裝在昆蟲標本盒裡,長期儲存,使用。

繼續,呵呵 /zzff.htm。

7.請問這條魚標本怎麼做,他是一條草魚

魚類想做成標本一般是使用福爾馬林來浸泡,浸製標本的製作方法比較簡單,只需經過固定和儲存兩個步驟。

①固定。將已處死的標本放置在解剖盤上,先向腹內注射適量的5~10%福爾馬林溶液,再放入盛有5~10%福爾馬林的標本瓶中進行固定,固定時應將標本的背部朝上,四肢做成生活時的匍匐狀態,並將指、趾伸展好。固定時間約需數小時至1天左右。

②儲存。將標本放入5%福爾馬林液或70%酒**中浸泡儲存。

再有就是你捉到的這個小魚不是草魚,是麥穗魚。

標籤:魚類 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