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阿詩瑪電影爲什麼被批判

阿詩瑪電影爲什麼被批判

有些人批評阿詩瑪電影的主題和內容缺乏深度和創新性,缺乏對當代社會和文化議題的關注和反思,同時過於依賴商業化的宣傳和營銷手段來吸引觀衆。還有一些人批評電影中的情節和角色刻畫缺乏現實性和可信度,有些表現也被認爲過於說教和嬌柔。此外,一些觀衆和評論家也認爲阿詩瑪電影過於依賴星力和流量明星,對於貢獻不足的演員給予過高的關注和表揚。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電影《阿詩瑪》悲劇形成原因

1956年,作家公劉長詩《阿詩瑪》問世,電影《阿詩瑪》就是根據公劉的長詩改編的。

《阿詩瑪》比較徹底的擺脫了“講故事”的傳統模式,採用了無場次-板塊式結構,以黑、綠、紅、灰、金、蘭、白等不同色彩的舞段,圍繞着阿詩瑪、阿黑、阿支的愛情矛盾,着力揭示不同的人物性格。以細膩的筆觸,精心刻劃人物的內心世界——阿詩瑪、阿黑、阿支組成了很精彩的雙人、三人舞段。同時在不同色彩的板塊式舞段中,從容、酣暢地展現着絢麗多彩的彝族各支系的民間舞。

這部舞劇大膽地運用了交響編舞法和某些意識流手段,由於編導有深厚的生活與藝術積累,借鑑中較少斧鑿之痕,保持了鮮明的民族性。

《阿詩瑪》於1982年獲西班牙桑坦德第三屆國際音樂舞蹈電影節最佳舞蹈片獎。1994年獲文華大獎,並被確認爲“20世紀經典”。7

美麗的雲南石林,誕生了美麗的傳說“阿詩瑪”;美麗的阿詩瑪也使美麗的石林更加神奇迷人,世世代代吸引着海內外千千萬萬崇尚正義和善良、追求和諧和美好的男女老少。

同是舞者,楊麗萍和楊麗坤之間有哪些不同之處?

兩個都是女神級別的人物,而且都是生於雲南,可以說在中國舞壇的地位數一數二。兩位可以說是國家級別的舞蹈演員,不只是在雲南更是全國人心中的女神。

二者的最大不同之處可能在於楊麗坤老師於2000年7月在家中病逝,一位女神級別的人物就這般隕落了,而且楊麗坤受到過的壓迫,因爲《五朵金花》和《阿詩瑪》這兩部後來紅極一時的電影被列爲時期重點批鬥對象,也是因此精神受到,導致後來一直精神失常。但是她還有一對雙胞胎兒子,不像楊麗萍,爲了保持身材等原因,拒絕生孩子。

而且兩人小時候家境都不是很好,楊麗坤勉勉強強幾經周折上了學,最後因出色的樣貌被歌舞團的團長發現,才做了一名舞者,也是有着跳舞的天賦,而且她自身很刻苦地學習跳舞。而楊麗萍從來沒有接受過舞蹈方面的教育,全憑她自身對舞蹈的熱愛,並且一直堅持不懈,最後因爲她極好的天賦踏上了舞蹈這條路,並且成就無數。可以說是百分之一的天賦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成就了人們眼裏的楊麗萍和楊麗坤。

楊麗坤的一生可以說是輝煌而又悲慘,讓她出名的東西到後來成了壞她人生的罪魁禍首,她出色的樣貌,美妙的舞姿,導致她受到長期的肉體和精神上的摧殘,以至於後半生的她,一直被病痛折磨,早已沒有了當初的絕代風姿。她離去後,無數的影迷爲她感到深深的惋惜,她也是人們心中永遠的“阿詩瑪”。幸運的是,她擁有一個最愛她的男人,也是因爲這個男人--唐鳳樓,對她百般照顧,不離不棄,讓楊麗坤的後半生有了莫大的安慰,真愛往往就是這樣,在對方褪下浮華後還真心實意地對她好,從這一點出發,楊麗坤是幸運的,遇到了這樣一個好的丈夫。

楊麗萍更不用說了,她靠自己的努力贏得了現在的無數輝煌,除了家庭,其餘的方面她都很成功。這兩人都是舞蹈界的傳奇,是很多人心中的女神!

阿詩瑪電影觀後感

阿詩瑪是雲南彝族撒尼人的敘述長詩,1956年被改寫成爲同名的的電影文學臺本,隨後被上海電影製片廠看好提前準備拍照影片。因爲多種緣故影片一度擱淺,直到6年之後的1962年才重啓這一項目。

在劇情的改寫全過程中攝製組發生了異議,依照彝族撒尼人的傳說故事阿詩瑪和阿黑應該是兄妹關係。上影廠從彝族撒尼人那邊收集了21篇材料,在其中20篇說她們倆是兄妹關係,僅有1篇材料說成情侶關係。

因此攝製組有的人堅持依照兄妹關係改寫影片,有的人覺得情侶關係更合適影視劇本。最終情侶關係擊敗了兄妹關係,儘管在影片藝術創作中無疑這類關係拍攝起來更加暢順也更打動觀衆們,但也埋下了這部影片未來命運的一個隱患。

在一片殷切的期待中,1978年12月27日。《阿詩瑪》首次現身於慶賀中美建交公佈發佈舉辦的影片宴會,嚴冰打破,1979年元旦,塵封14年的《阿詩瑪》總算上映。

阿詩瑪講了什麼?

《阿詩瑪》 是一部由海燕電影製片廠1964年攝製的歌劇片,根據彝族撒尼人的經典傳說改編,影片講述了美麗的彝族撒尼姑娘阿詩瑪與青年阿黑相愛,卻遭到頭人熱布巴拉之子阿支婚,之後歷經一系列周折,直到阿詩瑪被洪水帶走生命,化爲石像的悲壯愛情故事。

劇情簡介

雲南阿着底地方有個彝族撒尼姑娘名叫阿 詩瑪,她聰穎美麗,與青年阿黑相愛 。頭人熱布巴拉之子阿支,貪婪阿詩 瑪的姿色,心存歹念。一次,阿支在 傳統舞會上戲弄阿詩瑪,遭到嚴厲斥 責。阿支賊心不死,央媒人海熱帶着 厚禮前去婚,又被斷然拒絕。於是 ,阿支趁阿黑去遠方牧羊之機,派人 將阿詩瑪劫走。阿詩瑪乘隙將與阿黑 定情的山茶花擲入溪中,溪水立即倒 流,阿黑獲訊趕回救援。途中被大山 所阻,他用神箭射穿大山,開出通道 ,縱馬馳騁,快速前進。阿支用盡種 種威脅和利誘手段,都不能使阿詩瑪 屈服。阿支惱羞成怒,正要舉鞭毒打 阿詩瑪,阿黑及時趕到。阿支提出要 和阿黑賽歌,一決勝負。阿支賽輸, 但仍不甘心,又企圖用暗箭殺害阿黑 。 阿黑憤怒地用神箭射穿寨門和大 廳的柱子,箭射在神主牌位上,阿支 命令衆家丁用力拔箭,箭卻紋絲不動 。阿支懾服,只得將阿詩瑪釋放。阿 詩瑪和阿黑喜悅地同乘一騎回家。他 倆來到溪邊,下馬小憩。阿支帶人偷 走了阿黑的神箭,放洪水將阿詩瑪淹 死。阿黑悲憤地呼喚着她的名字,但 阿詩瑪已化爲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萬載,長留人間。本片於1982年獲西 班牙桑坦德第三屆國際音樂舞蹈電影 節最佳舞蹈片獎。

有沒有正常人被逼成精神病的例子?

我是精神科醫生,我覺得你的問題本身就存在很多認識上的誤區,首先大部分精神疾病沒有所謂天生的一說。比如精神症,很多患者都是在青年期因爲某些原因纔出現的精神失常表現。至於你說的“被成精神病”,實際上是不對的。所謂被,可以理解爲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下出現的應激反應,但這種應激反應是否能夠過度到精神失常的程度,是要看很多其它因素的,比如是否存在遺傳因素,是否有易感基因,是否存在適宜發病的生物內環境,總之如果都沒有上述因素,是不會被出精神病的。

但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視自己爲正常人,可我們究竟有沒有精神症的易感基因,有沒有遺傳因素,有沒有適宜發病的生物內環境,有沒有多巴胺、5-羥色胺、去甲腎等神經遞質的變化,我們都是不知道的,所以在精神壓力之下,是否發病,真的很難去提前預知。

也許我的觀點一時半會你還難以理解,那麼我們不妨換一個角度來談這個問題。戰爭年代,戰場上屍山填海,死人堆裏總能爬出些幸運的倖存者。這其中,有些仍然完全的投入到下一次戰鬥中去,而且不斷的積累戰鬥經驗,迅速成長;可有些人受不了刺激,被發現了的時候已經喃喃自語,神志不清,爲什麼同樣的刺激下,有些人迎難而上,有些人繳械投降呢?是因爲他們原本的個人素質存在很大差別,而這裏的個人素質,就是指遺傳因素,性格因素,生物因素等。

所以,我們不能說“被成精神病”的人不是正常人,我們只能說“被成精神病”的人很可能存在一些普通人沒有的性格特徵,遺傳特徵,生物特徵。

聽過一個發生在本廠女工宿舍的真實故事:

本廠只爲已婚雙職工分房,所以單身女工如果不住在孃家,就只能住在廠職工宿舍。女工宿舍鐵打的營盤,建廠至今幾十年沒有太大的變化。曾經住在那裏的女工們,到了適婚的年紀流水一樣嫁出去。

我說的這位女工,戀情蹉跎,三十多的老姑娘,還住在女工宿舍。同齡的女孩子早就嫁了出去,和她同住的女工與她的年齡越差越大。後來,和她同宿舍的都是二十出頭的小姑娘,平時,與她有代溝,隔閡,摩擦就難免,相處自然也不愉快。

一天,這位老姑娘忘記帶宿舍鑰匙,她就敲門。

“開門啊!”宿舍裏傳來人聲笑語,裏面有人,卻沒有人爲她打開那扇門。

“開門啊!”老姑娘拍着門,喊着,沒有人爲她把門打開。

“開門啊”,“開門啊!”,“開門啊!”,她一下下越來越重地拍着門,裏面的姑娘開始只是懶得開門,此時,已經沒有人敢去打開那扇門了。

老姑娘拼命地拍着門,大喊着:“開門啊!”,失去了理智,人瘋了。

她的父母把她接回家醫治。看她好一些,心想:心病還要心藥醫,女兒是年紀大了,沒有對象,才病的吧。於是,做主爲她找了個丈夫,女兒有病,只好下嫁一個農村的小夥。

那女人婚後的日子過起來,還生下了一個女嬰。正在大家爲她欣慰的時候,一天,她病發,扼殺了她的新生兒。

丈夫和她離了婚,她就徹底地瘋下去。隨意登上一輛 汽車 ,火車,隨便到哪裏去。遇上查票的,她就把家裏的地址實言相告。她的父母領回她幾次,不堪其擾,也擔心她的安全,就把她關進精神病院。

在那扇拒絕向她開啓的門前,最初她或許還算正常。不知道她的瘋狂,是不是所謂被“瘋了”。

不過,我們常說的某人因爲某事瘋了,那件事就被當成了瘋狂的原因。其實,那個所謂的原因,最多隻能算是一個導火索。在那瘋狂者的內心,無人可知的火藥暗暗地,點點堆積。有一天,一個星星火源,終於讓它爆燃!

多少表面的因果背後,還藏着人們不得而知的。

著名影星楊麗坤20多歲因""患上了精神病,58歲去世,成爲永遠的”阿詩瑪"

電影《阿詩瑪》將雲南少數民族演員楊麗坤託上了高高的雲端,卻也很快將她推向了地獄。這部片子剛剛拍完還沒上映,就被康生宣佈爲“宣揚愛情至上”的“毒草”遭到批判。毒打、針刺、跪瓦礫、關黑屋子……從肉體到精神,被牽連的楊麗坤受到了極大的摧殘,不間斷地批鬥加上心因性抑鬱症導致的恐怖“幻聽”一直折磨着她。

因爲長期得不到治療,最終讓她精神徹底崩潰而患上了精神病……當時的楊麗坤已經擁有巨大的聲譽,但是,在以後的30年,她再也沒能走出那個噩夢,也沒能再演電影。

  1970年,上海青年唐鳳樓經介紹結識了病中的楊麗坤,兩人開始書信來往。1971年,唐鳳樓第一次見到了楊麗坤,讓他驚訝同時心酸的是,往昔人們描繪她的美好詞句沒有一個能同眼前的她對得上號:楊麗坤臉色灰黃,目光呆滯,並且嚴重發胖,早已沒有了一點演員的痕跡。然而,她的誠摯與善良還是深深打動了唐鳳樓的心。1973年5月,這對相識於患難時刻的年輕人終於締結良緣。1974年5月25日下午,楊麗坤在上海中心醫院婦產科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兒子。1978年,在和 社會 多方關心下,楊麗坤終於落實了平反。

 

我就是一個正常的人,被成瘋的,卻切的說是氣瘋的。拿個剛出生的孩子跟你談聰明。我只想清清靜靜過完這一生就得了,可沒想碰上了這麼一羣人渣子。用卑鄙手段,讓一個殘疾人給他們養活孩子。還在那談什麼所爲的聰明。我只想孩子們 健康 快樂成長,可是往往背道而行,不然我也不會得精神症。

我是精神病院李院長,我來回答你的問題,一個正常人會因爲外部原因變成一個瘋子。這個案例不需要我給你舉例說明了吧!

有我就是其中一個!我小時候很正常!但命運捉弄人啊!我是個女孩子!我又特別喜歡上學!但家裏人不想讓我上!不想讓我上學也就罷了!令人討厭的媒婆還給介紹對像!我心裏落差有點大!然後就鬱抑鬱!失眠!然後就成了大家說的精神病!反正不正常了!然後我父母就慌了!就帶我看了中醫!我記得頭髮銀白的老中醫!我治療了一個多月病好了!漸漸的斷藥了!在那裏主要是鍼灸!我記得我的頭上身上扎滿了針!我生病了也沒有,擔革嫁人的命運!在我最討厭的媒人的介紹下我結婚了!開啓了我堅苦的人生路!當然我我結婚的男人不怎麼咋地!不過一個老實人罷了!我的日子平穩的過了十多年後,因爲我父親的去世給我帶來了沉痛的打擊我的病犯了,有成了大家眼裏的精神病!我想精神病會伴雖我一生吧!等我那天去世了,精神病也會跟隨我帶入墳墓!

我就是啊!我被垃圾人干擾已經快十年了,他們有事沒事就讓我感受他們的感受,前三年,我報個警,說我實在是受不了了!可以先提前出去,因爲我一邊忍受孤獨,一邊忍受垃圾人無差別,無時間概念的干擾!我實在受不了了!後來,我就被送進精神病院配合那些醫生治療,至於是否真的有精神病,我自己心裏還不明白嗎?經歷了這一次,我就發覺,有時候,連這裏的都不該信任,有些事,連都不能說!不然後果非常慘!就連那個精神病醫生都要我配合他們的感受!你說,這不是例子?

精神病醫院的藥,給你吃段時間,你就精神病了。除非你天天吃,只要斷藥。你就流浪街頭了。然後也活不了多久了。成精神病是因爲你沒有睡好。只要睡眠好了,很快就好起來了。

娛樂圈曾經“曇花一現”的女明星,哪些讓人現在難以忘懷呢?

娛樂圈曾經“曇花一現”的女明星,哪些讓人現在難以忘懷呢?

楊麗坤

說到曇花一現的女演員,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扮演過金花和阿詩瑪的美麗演員楊麗坤。她一生中只演過兩部電影,一部是《五朵金花》,一部是《阿詩瑪》,但她在銀幕上的美好形象,讓當時的全國人民久久難忘。

只不過楊麗坤本人的命運,卻不像片中的阿詩瑪和金花那樣幸福快樂,這兩部電影后來都遭到批判,楊麗坤本人也受到很大的衝擊,因此導致精神出現問題。本來美麗清秀的面龐,迅速變得蒼老,讓人心疼。

沈傲君

因拍攝可口可樂而出道的沈傲君,在2002年就遇到了這部讓她家喻戶曉的電視劇《神醫喜來樂》。在這部電視劇中,她扮演的是風情萬種的老闆娘賽西施,不僅人美善良,而且還溫柔賢惠,做得了一手的好菜。

沈傲君美得明顯,眼睛如杏仁有靈性,笑起來的時候脣紅齒白,有種“紅臉如開蓮,素膚若凝脂”的感覺,尤其是左眉上的痣,更是她的一大特色。

劉丹

劉丹飾演的香妃一角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其實在該劇中劉丹的戲份並不多,但她清新脫俗的外表、美輪美奐的造型,如春風佛面,芳香宜人;她身含體香,能夠招引蝴蝶,猶如下凡的仙子,美得令人驚豔;她溫婉而又倔強的性格,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讓人魂牽夢繞……

龔雪

提起龔雪,或多或少暴露了一些年齡,畢竟其是活躍於上個世紀80年代的女明星。1953年出生的龔雪憑藉出演《大橋下面》而走紅,龔雪飾演的堅強的秦楠給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成名後的龔雪在出演了兩三部影視作品後去了美國深造,在美國深造期間其結識了張迅,其和張迅上演了一段極具傳奇色彩的愛情故事,這段故事成了一段佳話。和張迅結婚後龔雪便徹底退出了娛樂圈成了一名全職太太,其那嬌媚的容顏也便停留在了諸多觀衆的記憶裏。

建國後電影《阿詩瑪》代表的主流意識文化

具體的你看李曉峯的《論中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學話語的發生》,裏面有《阿詩瑪》 等少數民族電影代表的意識文化,還有各種區別與關係,下面是其中的一段文字:

“ 在撒尼人長詩《阿詩瑪》的整理過程和電影劇本的編寫中,民族國家意識形態規範對少數民族民間文學資源的改造和利用也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證。這即表現在對改編後的《阿詩瑪》的主題思想的確立上,同時也在劇中如“搶婚”等民俗上按照漢民族的歷史記憶進行的想像。陳思和甚至認爲,“整理本《阿詩瑪》之所以產生廣泛的影響,其中的原因並不在於那種‘階級鬥爭’的整體敘事,而在於它和其他民族文學的整理一起,象徵着非漢民族文學隨着中國的再一次統一,其傳統文學也進入了漢語文化圈,並在當代產生了影響,在漢民族文化圈獲得了一定的地位”。

但從另外的角度,作爲民族國家對文學話語整合的一個重要步驟,不但把本來體現了少數民族民間生命精神的傳說轉換成了主流意識形態的話語表達,同時也使之納入到民族國家文學話語系統。

然而,對民族作家的規範和作家隊伍的整合,對民族民間文化資源的開掘和利用僅僅是民族國家對少數民族話語構建的重要手段之一,爲了推動這種構建,或者說爲了打造出體現民族國家意志的少數民族文學範本,使少數民族文學話語完全進入民族國家一體化文學的範疇,民族國家直接參與了對少數民族文學話語的構建,而這種構建動作在以往的民族文學批評中卻被忽視了。

爲了進一步說明問題,在此,我們僅以電影爲例。

可以說,民族國家將自己的國家建構理想相當充分地體現在這種不受接受者文化水平的被稱爲第七藝術的大衆藝術上。而且,在建國後國家對電影事業的扶持和化建設上,我們也可以看出民族國家希望通過電影藝術達到對國民主義啓蒙的初衷和迫切心態。如電影《草原上的人們》。這個電影標明取材於瑪拉沁夫的小說《科爾沁草原的人們》。這篇小說小說是1952年1月發表於《人民文學》,後由著名電影編劇海默擔任主要編劇,僅1年的時間就完成了改編和拍攝,其速度之快在今天商業操作下的電影業也堪稱迅速。這裏,民族國家對少數民族文學話語建構的迫切心理和通過少數民族文學話語進行啓蒙的企圖昭然若揭。

建國後少數民族題材的電影創作具有鮮明的主題指向,如:反映少數民族在黨的領導下獲得民族解放,歌頌中國黨的偉大,如《內蒙古人民的勝利》、《鄂爾多斯風暴》、《柯山紅日》、《支隊》《羌笛頌》、《農奴》等;反映解放初期少數民族地區複雜激烈的階級鬥爭形勢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力量,如《草原上的人們》、《冰山上的來客》、《山間鈴響馬幫來》、《阿娜爾罕》、《邊寨烽火》等;歌頌民族國家的民族和黨的偉大,宣傳民族平等反映民族團結和建設美好家園,如《五朵金花》、《達吉和她的父親》、、《兩代人》、《患難之交》、《暴風雨中雄鷹》,《冰雪金達萊》等。這些電影一方面傳達了民族國家意識形態對少數民族問題的基本觀點,同時也規定了少數民族文學的話語取向。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電影的導演和編劇大都爲漢族(如徐韜、海默、李恩傑、王家乙、朱文順等都參與了上述大部分影片的編導),其中,少數民族電影藝術方面的人才缺乏是一個原因,但民族國家意識形態對少數民族文學話語的直接建構和規範的鮮明意圖也不言而喻。即使是如《劉三姐》、《阿詩瑪》這樣對民族民間文化資源開掘和利用的電影,也都受到當時意識形態和最高權力層的關注和指導。而且,我們還注意到,在這些影片中,真正關注少數民族在現代性轉折時心靈裂變的影片基本沒有。即便是象《達吉和她的父親》(編劇:高纓(根據所作同名小說改編))這部切入了親情和人性的影片,雖然將達吉置於生身父親和養父的二難選擇中,但是“誰也離不開誰”的主題表達消解了人物情感的表現力度。特別是影片中的“認父”頗具意味。彝族人馬赫親手把達吉撫養,視爲自己的掌上明珠,然而他卻不是她的生父,他只不過是代父行職。她的生父是來幫助修水利的漢族工程師任秉清。而任秉清在影片中有兩項任務,一是幫助涼山修水利工程,二是要找回自己的女兒,馬赫雖然內心爲失去達吉非常痛苦,但他又不得不把自己女兒交出來。因爲達吉的父親是漢族。這裏,達吉的認父便頗具意味,認父的過程也便成爲對民族國家的認同儀式。這一點,正如有的論者說的分析的那樣:“新中國建立初期的影片。漢民族往往擔當解放者角色,而少數民族則被安排成被解放者的形象。建國初期少數民族題材影片從編劇、導演到演員的整個創作過程基本上都是由漢族來承擔完成的,儘管電影的表現內容是少數少數民族生活,因爲其視點必然是漢族的,而非少數民族的,十七的少數民族題材電影並不是作爲主體的少數民族的自我表達,而是主流(漢族)對邊緣(少數民族)的再構造。影片生產的目的是爲了體現並宣揚黨的民族…..少數民族喪失了其作爲文化承載者的特徵和位置,進而成爲漢民族的想像形態。完成其負載明確的意識形態功能。”可以說,衆多少數民族的現代性訴求的心理和情感的鉅變,完全或部分地被遮蔽在共和國民族國家話語的構建的之中。”

對《阿詩瑪》電影的評價!!!!!!!!!!!!!!!!!!!!!

電影發生在雲南撒尼族。和《阿詩瑪》敘事長詩所述情節基本相同,但在詩歌裏,阿黑是阿詩瑪的哥哥,而電影裏,阿黑成爲阿詩瑪的心上人。

整部片子充滿神話色彩,美麗的阿詩瑪和年輕勇敢的青年阿黑的愛情故事在其次,演員的扮相、演員的歌喉、畫面的色彩已經顯出美好的韻味和品味,值得沉浸其中去反覆欣賞。堪稱經典。

因爲一直喜歡這個傳說,從很小的時候,那時都覺得阿詩瑪該像夢中情人或者遠方的白雪公主,充滿童趣的幻想和嚮往……

一個叫阿着底的風景如畫的地方,有個美貌如花的姑娘,她叫阿詩瑪,她的歌聲甜又美,一個堅韌追求自己真愛的美麗姑娘,純潔而堅貞。

阿爹阿媽希望女兒像金子一樣發光,因此給她起名阿詩瑪。她漸漸地長大了,像一朵豔麗的美伊花。阿詩瑪"繡花包頭頭上戴,美麗的姑娘惹人愛,繡花圍腰亮閃閃,小夥子看她看花了眼"。她能歌善舞,那清脆響亮的歌聲,經常把小夥子招進公房。她繡花、織麻樣樣能幹,在小夥子身旁像石竹花一樣清香。在這年的火把節,阿詩瑪向阿黑吐露了真情,願以終身相許,立誓不嫁他人。

我一直很喜歡的一個雲南明間傳說,一個愛歌愛舞的民族——撒尼族,他們能歌善舞,熱愛運動,摔跤,熱情奔放,勤勞勇敢。關於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他們在歌聲裏相遇。裏面的民間音樂很美,民歌也很美。“姑娘的美名傳天下,千花萬花不如她,她的名叫阿詩瑪……”

對年輕人的初墜愛河的那種心跳,那種興奮,那種癡迷……表現的特別細緻,全片幾乎沒有臺詞,全都用唱出來……盼星星盼月亮的盼着情人回來…… 但神奇的是,當阿詩瑪問“水啊,你爲什麼不往高處流?”這時,水真就往高處流去,把那朵最美的山茶花帶到阿黑歌身邊去……當阿詩瑪被大地主家搶走婚時……阿黑哥被困懸崖峭壁,他的神箭一射,頓時“芝麻開門”……對了三天三夜的歌曲,終於把情敵難倒,又比武,阿黑的神箭把對方給嚇壞了……救出了阿詩瑪,但戀人的幸福並未就此降臨……阿詩瑪變成了石林裏的迴音石。

影片幾乎完全線性的按照傳說拍攝,簡明,但保守。

男主角長相像我高中一個好兄弟,而女主角長的則像我初中第一次心跳的女孩,哈哈哈……歌曲像我故鄉每年春天傳唱的淳樸的山歌……

另,韓雪主演了一部電視劇版的《阿詩瑪新傳》,沒看過。但韓雪來演阿詩瑪,在長相上挺有優勢的感覺,不知其歌喉如何,故事被改的亂七八糟的。

關於阿詩瑪的傳說:

在小石林內,有一泓湖水碧波粼粼,湖畔屹立着一座的石峯,每天都吸引了無數的遊客前來觀賞、留影。瞧,那頎長高挑的身段,風姿綽約的動人體態,還有那包頭衫,身後的揹簍,多麼像一位彝族撤尼少女啊!這就是著名的阿詩瑪石峯。

她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故事呢。從前在阿着底地方,貧苦的格路日明家生了個美麗的姑娘,爹媽希望女兒像金子一樣珍貴閃光,給她取名叫“阿詩瑪”,也就是金子的意思。

阿詩瑪漸漸長大了,漂亮得像一朵豔麗的美伊花。她能歌善舞,許多小夥子都喜歡她。她愛上了和她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相親相愛的孤兒阿黑,立誓非他不嫁。一年的火把節,她和聰明勇敢的阿黑訂了親。財主熱布巴拉的兒子阿支也看上了美麗的阿詩瑪,便請媒人去說親,但不管怎樣威脅利誘,都無濟於事。

熱布巴拉家乘阿黑到遠方放羊之機,派人搶走了阿詩瑪並強迫她與阿支成親,阿詩瑪誓死不從,被鞭打後關進了黑牢。阿黑聞訊,日夜兼程趕來救阿詩瑪,他和阿支比賽對歌、砍樹、接樹、撤種,全都贏了阿支。熱布巴拉惱羞成怒,指使家丁放出三隻猛虎撲向阿黑,被阿黑三箭射死了,並救出了阿詩瑪。狠毒的熱布巴拉父子不肯罷休,勾結崖神,乘阿詩瑪和阿黑過河時,放洪水捲走了阿詩瑪。

十二崖子的應山歌姑娘,救出並使阿詩瑪變成了石峯,變成了回聲神。從此,你怎樣喊她,她就怎樣回答你。她的聲音,她的影子永遠留在了人間。

阿詩瑪的傳說故事還被改編成了電影、大型歌舞劇,在國內外放映和演出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阿詩瑪的故事也隨之廣爲流傳。

關於楊麗坤

美麗的化身----著名的電影表演藝術家楊麗坤,1942年出生在茶鄉普洱縣磨黑鎮。她的父親和哥姐都愛好音樂,能彈會唱,從小培養了她對音樂的濃厚興趣;加上有一位叫段師傅的鄰居經常教她唱歌跳舞,藝術的甘泉浸透了她童年的心靈。1950年,未滿8歲的楊麗坤被大姐帶到昆明,送進新村小學讀書。1954年,雲南省歌舞團看中了她樸實美麗的身姿和對藝術的靈性,選拔入團,開始了她的演藝生涯。

1959年4月1日,《五朵金花》的導演王稼乙到省歌舞團挑演員,一眼就看中了楊麗坤。楊麗坤一次主演《五朵金花》,便迷倒了億萬觀衆。《五朵金花》上映當年,先後在46個國家爭相放映,受到觀衆的高度讚譽。她主的另一部影片《阿詩瑪》又成功地塑造了雲南又一個美麗的天使形象。 1960年在埃及開羅舉行的“亞非電影節”上,楊麗坤獲得了“最佳女演員銀鷹獎”,成爲世界電影界一個光彩奪目的明星。

“文化大”10年浩劫,楊麗坤一夜之間被打成了“黑五類”,身心受盡摧殘,奪去了她短暫而又璀璨的藝術生命,後來一直病魔纏身,1974年結婚,於2000年7月21日在上海家中平靜病逝,從此永遠的離開我們。

另:

楊麗坤只演過《阿詩瑪》和《五朵金花》兩部電影,卻在中國億萬觀衆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兩部電影獲獎無數,給她帶來莫大的榮譽,也造成她一生的悲劇。

1970年,雲南省歌舞團的舞蹈演員楊麗坤,因爲精神錯亂,住進了雲南坡醫院,這一年她28歲。此時的楊麗坤已經擁有巨大的聲譽,但是,在以後的三十年,她沒能走出那個噩夢,也沒能再演電影。

2000年7月21日18時30分楊麗坤去世,她的墓碑,上海一座、昆明一座。她的骨灰,上海一半,昆明一半。

封面封底上的楊麗坤,那個美得不可方物的阿詩瑪

2000年7月21日,有“中國影壇第一美女”之稱的楊麗坤因病在上海家中去世。

楊麗坤成名於1959年長影拍攝的《五朵金花》,據說導演王家乙無意中看到了正在擦玻璃的楊麗坤,被她的清純所打動,當即決定由她來扮演副社長金花。

《五朵金花》和上海天馬廠的《春滿人間》同爲國慶10週年獻禮片,因爲《春滿人間》的主演是大明星白楊,所以《大衆電影》雜誌獻禮片專刊論資排輩地用白楊作爲封面,楊麗坤作爲封底。

那一年楊麗坤剛剛17歲,臉胖嘟嘟的,身材比較壯實,那時候的審美是喜歡“紅蘋果一樣的臉蛋”,但按照現在的標準,她還不能算做大美女,有人甚至認爲扮演女三號的朱一錦比她更漂亮。

1963年,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爲尋找扮演阿詩瑪的女演員跑遍了全國,導演劉瓊和攝影師許琦奔走於昆明、重慶、武漢等地,副導演則在北京的專業舞蹈團體中大海撈針,最後選來選去,還是選中了楊麗坤。這時的楊麗坤已經21歲,臉龐和身材都瘦了一圈,出落成一個美麗的女人。

時任電影局陳荒煤十分重視《阿詩瑪》,要求將其拍成新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聲音樂歌舞故事片,海燕廠爲此特邀香港明星夏夢的御用化妝師給楊麗坤做造型,一條眉毛就要畫上幾個小時,還用上了全套進口化妝品以及假睫毛等,從而打造出了一個美得不可方物的阿詩瑪。

當時許琦爲楊麗坤拍攝了一組定妝照,《大衆電影》選用的這一張比較經典,後來中國茶葉土產進出口公司在作爲國禮的茶葉罐上也用了這張照片。

這裏還有一個小插曲,實際上,《阿詩瑪》的劇照原定是作爲《大衆電影》第11期封面的,但爲了配合影片映前宣傳而提前了一期,這樣一來,第11期的封面就改成了《水手長的故事》,這部電影是由趙丹的兒子趙矛主演的。楊麗坤來上海拍《阿詩瑪》,在攝影棚裏認識了趙矛,兩人談起了戀愛,但後來爲什麼分手,箇中原因就不便說了。

中,《五朵金花》和《阿詩瑪》均被打成毒草,楊麗坤也因此成爲重點批鬥對象,精神和肉體受到嚴重摧殘,致使精神失常並長期得不到治療。

後,人們已經把這位美麗女演員徹底遺忘了,但有一個人還念念不忘,他就是當年主抓《阿詩瑪》拍攝的陳荒煤。1978年9月3日,剛平反不久的陳荒煤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題爲《阿詩瑪,你在哪裏?》的文章,在文章中他透露了楊麗坤在中的悲慘命運以及她在上海積極治療、精神疾病傷未痊癒的近況,於是,楊麗坤重新回到了大衆視野中,1979年第2期《大衆電影》終於把楊麗坤送上了封面,用的是當年許琦拍攝的《阿詩瑪》劇照,畫面上的楊麗坤美麗動人,眼睛中充滿了對愛情和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這期雜誌也被送到了楊麗坤那裏,但她竟然不敢看,一切對她來說已經恍如隔世。

2000年7月21日,楊麗坤去世,走得很安詳,因爲長期服藥,她的頭髮全白了,享年58歲。

雲南印象:石林風情

雲南石林是“阿詩瑪”的故鄉,1978年解禁的一部之前拍攝的歌舞片《阿詩瑪》,使撒尼姑娘阿詩瑪和阿黑哥的愛情故事名揚天下,而這個民間傳說的發生地“石林”,成了廣大影迷的朝聖地,也成爲昆明乃至雲南 旅遊 的一個標誌。

石林位於昆明以東80餘公里,交通往來方便,既有高速公路又有鐵路通達,終日遊人絡繹不絕,是昆明周邊最知名的 旅遊 景點。

石林的喀斯特地貌形成於2.7億年前,景區面積大約350平方公里,境內奇石、湖泊、瀑布、溪流、溶洞縱橫遍佈,風景美不勝收。

石林是一個氣候四季溫暖如春的地方,年平均氣溫爲16 C,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即有古代先民居住於此。景區南部的谷底山崖上可以見到古人留下的巖畫,留下先人活動的痕跡。

由於年代久遠和風雨的侵蝕,巖畫已經漫渙不清,山崖上依稀可見暗紅色的圖案標記。

早在明萬曆年間,路南某位知州曾經在一處石洞處樹碑題字,讚賞此地之風景。如今在石壁上,常能見到不知何人勒石鑿字留下的痕跡。

而且還有附上的英文翻譯,意思雖然正確,但讀起來不像是文人望景興嘆,而更像是公園設置的警示標誌。

石林被闢爲景點是很早的事情,早在時期的1931年,已被闢爲“石林風景名勝區”,由設立機構予以保護和管理。

中國文化裏有一種獨特的賞石文化,文人墨客、達官貴人亦或皇室貴胄都對奇形怪狀的石頭非常癡迷。

這種奇怪的戀石癖大約可以一直追溯到夏商周以前,據說《山海經》中已經有皇帝乃我國“首用玉者”的記載。

玉畢竟是比較稀有的石頭,有人考證說,古籍《說文》中即有:“玉,石之美者“的字樣。既然玉石難求,便退而求其次,於是各種奇石、怪石便油然而生。

石林有一處景點出售貌似五花肉的奇石,標價不菲,遠超過市面上的豬肉。據說類似的東西故宮博物院裏都有收藏,中國人喜歡具形的事物,甚至連文字都是象形的。這種東西儲存起來,不知是否可以在饑荒的年代應付不時之需?

唐宋以來的文學藝術,吟詩繪畫除了梅、蘭、竹、菊之外,最多的大約就是寄情于山水。文人求仕不成,又不願意同流合污,便退居荒野以遁。

“山水畫”是中國傳統繪畫最主要的干係,形成於隋唐之際,自宋至明、清已經形成一整套範式,內中的構圖和表現形式大多可以從石林這裏找到依據。

隱匿山林,寄望山水都是中國士大夫一族的終極追求,而嶙峋怪石構成的“山水畫”又塑造了中國獨特的審美觀念。居山間茅屋、食粗茶淡飯,謂之爲雅,成爲上流 社會 崇尚的 時尚 。

那些無法捨棄優渥物質生活的商賈鉅富、達官貴人,便採天下奇形怪狀的石頭裝點宅院來附庸風雅。

這一 時尚 從士大夫階層流行的“山水畫”延伸到市井生活,最有代表性的當屬“蘇州園林”。富庶的江南魚米之鄉,結合養蠶繅絲、織錦刺繡,江浙富戶人家用積累起來的財富打造精美的私家宅院,一定離不開在園林中裝點奇石。

這種古怪的嗜好發展到極端和癡迷的,當屬宋朝徽宗皇帝的“花石綱”,使他成爲全國最大的藏石家。皇上趙佶命宰相蔡京抓總成立杭州“造作局”、蘇州“應奉局”,二局專責查封、收繳江南民間收藏的奇花異石並陸路、水路運往東京汴梁,修建皇家園林“艮嶽”。

北京頤和園樂壽堂前有一巨石,乾隆題字“青芝岫“。此石來自北京遠郊的房山深山,據說萬曆年間一位名爲米萬鐘的愛石成癖,在北京海淀建“勺院”陳列奇石,爲了將此石運往海淀,米耗費巨資築路、鑿井,冬季潑水結冰僱人拖曳,待到良鄉時已財力耗盡,遂棄置路邊。兩百年後,乾隆皇帝接盤,撥款命人將其運至新建的頤和園,後人稱此石爲“敗家石”。

經地質學家考證,石林原本由海底沉積物形成數百米的石灰岩,隨着太平洋板塊擠壓板塊導致地面擡升浮出海面,加之近三億年的火山烘烤,湖水浸泡、風雨侵蝕,形成了奇特的喀斯特地貌。

石林內部有水塘、暗河、涌泉和瀑布,溶解和侵蝕仍在持續地作用、改變着地貌景觀。

石林的成因是極爲複雜的,既有地殼變動擠壓、風雨侵蝕,也有生物作用、土壤侵蝕作用的影響。

石林裏隨處可見風雨侵蝕後在岩石上形成的凹罅和孔洞。

仔細觀察山間的怪石,還可以見到巨大的石塊基座已被侵蝕一空,但仍可憑藉一個支點保持着平衡。

有些石峯已經斷裂崩塌。

山間步道上隨處可見架空的石塊高懸頭頂,從下面穿行不禁捏着一把汗。

一個 旅遊 團經過時,聽到導遊對遊客說石林近些年變化得很快,許多漂亮的景點已經消失,同時又冒出一些新的景點。

許多新的石塊像是竹筍一樣從土中鑽出來,被稱爲石筍。碳酸鹽在水和大氣中二氧化碳的作用下溶解速度會很快的,有一種說法,如果空氣污染持續下去,再過幾百年,石林將會徹底消失了,但願這不是危言聳聽。

石林地區在南詔、大理國時期即已設縣統轄,至1998年才從“路南”縣更名爲“石林彝族自治縣”。彝族爲中國第六大少數民族,支系繁多,居住在石林的彝族稱爲撒尼人,有許多動人的民間傳說。

最有名的文學藝術作品當屬“阿詩瑪”,此爲撒尼民族口耳相傳的長篇史詩,可以在祭祀、婚嫁、喪禮和日常生活中吟唱,很像是歐洲人的《荷馬史詩》。

《阿詩瑪》的民間流傳版本很多,阿詩瑪、阿黑哥與熱布巴拉、其子阿支的關係有不同說法。1964年攝製的電影主要依照的是雲南大學校長、文學家李廣田先生提議的版本,以階級鬥爭爲主線,情節類似於延安時代的《白毛女》。

電影《阿詩瑪》的重頭戲是搶婚,土司熱布巴拉命家丁將阿詩瑪掠走,阿黑知道後沿着山間小徑,策馬揚鞭星夜兼程趕去解救被囚禁中的阿詩瑪。

電影《阿詩瑪》以悲劇結尾,熱布巴拉敵不過神勇無比的阿黑哥,只得放走他們,然後命人偷偷鑿開山洞,放洪水淹沒石林山區,將阿詩瑪活活淹死。

阿詩瑪死後化作石林中的一處石崖,永遠陪伴自己的鄉民。阿詩瑪成爲山神,人們只要對着石崖呼喊,就能聽到她的回聲,這座黢黑的石崖如今是石林最吸引遊客的景點。

阿詩瑪的結局是悲傷的,與《阿詩瑪》電影相關的人與事同樣也是悲慘的。電影殺青後被批爲宣揚愛情至上的大毒草鎖入了倉庫,直到1979年才重見天日,阿詩瑪的扮演者楊麗坤被打成“反”,折磨得精神失常,從此自銀幕消失。

文學顧問李廣田中被批鬥、毆打,直到某天夜裏被人發現死於昆明郊外的蓮花池湖內,“頭部被擊傷,滿臉是血,脖子上有繩索的痕跡,腹中無水……,待人發現時,他已直挺挺地站立了好幾小時,死而不倒!”

劇組的其他人員也是難逃厄運,配唱的歌唱家杜麗華被下放到農村改造,導演劉瓊進了幹校,作曲羅宗賢在激烈的批判聲中辭世,終年只有45歲。

阿詩瑪如今已成了雲南的知名品牌,由石林縣 旅遊 局獨家持有,創造了難以想象的經濟價值。

人世間總有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隨着時間的推移,似乎已被人們完全淡漠,甚至不願啓齒。就像眼下的石林,過不了多久也許又是滄海桑田,誰知道呢?

景區交通:自昆明南站乘高鐵到“石林站”下車,車站廣場有直達景區的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