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志以前人是怎麼寫的,世說新語志人小說

1.世說新語 志人小說

中國古代小說以“志怪”、“志人”分類,志怪着重記述神怪異聞,志人則主要記敘人物的言行事蹟。

志以前人是怎麼寫的 世說新語志人小說

南朝宋劉義慶編撰的《世說新語》是我國最早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世說新語》全書原爲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36門類。

全書共收一千多則故事,記述簡練,一般只有數行文字,短的只是三言兩語。它主要記載漢末至東晉年間一些士大夫的言行軼事,對統治階級的政事和日常生活也有所涉及。

通過這些描寫,形象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尤其是士大夫階層的生活狀況乃至精神世界。其中有不少批判黑暗現實、諷刺奢侈淫佚、讚揚智慧和善良的記述。

《世說新語》語言質樸精煉,有的就是民間口語,言簡意深,耐人尋味。記載人物往往是一些零碎的片斷,但傳神地表達了人物的個性。

書中隨處可見出色的比喻和形容、誇張和描繪。《世說新語》語言藝術上的成功,對後代筆記文學有很大影響。

後世仿《世說》很多,有《續世說》、《今世說 》等。書中還有不少故事成爲後世小說、戲劇的創作素材,如“禰衡擊鼓罵曹”、“曹植七步成詩”等。

2.什麼是志人小說

志人小說是中國古典小說的一種,指魏晉六朝流行的專記人物言行和記載歷史人物的傳聞軼事的一種雜錄體小說,又稱清談小說、軼事小說。其中“志人”這個名稱,是魯迅從“志怪”推衍出來的。“志人”這個名目,爲魯迅《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所設立,與“志怪”相對而言。

志怪小說是中國古典小說形式之一,以記敘神異鬼怪故事傳說爲主體內容,產生和流行於魏晉南北朝,與當時社會宗教迷信和玄學風氣以及佛教的傳播有直接的關係。

擴展資料:

志怪小說相關典故:

1、東海孝婦

敘一孝婦爲冤獄所殺,精誠感天,死時頸血依其誓言緣旗竿而上,死後郡中三年不雨。關漢卿的名作《竇娥冤》即以此爲藍本。

2、《幽明錄》

亦久已散佚,魯迅《古小說鉤沉》輯有二百六十多則。它和《搜神記》不同之處,是很少採錄舊籍記載,而多爲晉宋時代新出的故事,並且多述普通人的奇聞異跡,雖爲志怪,卻有濃厚的時代色彩和生活氣氛。

其文字比《搜神記》顯得舒展,也更富於辭采之美。這和宋代文學總的發展趨勢一致。

3.志人小說的志是什麼意思

志人小說是中國古典小說的一種,指魏晉六朝流行的專記人物言行和記載歷史人物的傳聞軼事的一種雜錄體小說,又稱清談小說、軼事小說。數量上僅次於志怪小說。是在品藻人物的社會風氣影響之下形成的。

其中“志人”這個名稱,是魯迅從“志怪”推衍出來的。“志人”這個名目,爲魯迅《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所設立,與“志怪”相對而言。《中國小說史略》又說:“記人間事者已甚古,列禦寇、韓非皆有錄載,惟其所以錄載者,列在用以喻道,韓在儲以論政。若爲賞心而作,則實萌芽於魏而盛大於晉。雖不免追隨俗尚,或供揣摩,然要爲遠實用而近娛樂矣。”這裏提出的觀點很重要,即所謂志人小說,其寫作目的,雖仍有記錄史實、供人揣摩的考慮,但欣賞和娛樂的特點已經很強。

魏晉南北朝志人小說有以下幾方面的藝術特點:一是以真人真事爲描寫對象;二是以"叢殘小語"、尺幅短書爲主要形式;三是善於運用典型細節描寫和對比襯托手法,突出刻畫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徵;四是語言簡練樸素、生動優美、言約旨豐。這些藝術特點對後世小說產生了很大影響。

志人小說按其內容主要分爲三類:

一 笑話

二 野史

三 逸聞軼事

著名志人小說的有《笑林》、《世說新語》等。志人小說和其他小說一起,開啓了後世小說之先河。

具有這種性質而時代較早的作品,有東晉葛洪假託爲西漢劉歆遺書的《西京雜記》。其中《王嬙》一則寫王嬙因不肯賄賂畫師而遠嫁匈奴的故事,爲後世是個、小說。戲劇中常見的題材。不過,《西京雜記》雖以人事爲主,但所涉較雜,而且大多數記載過於瑣碎。專記任務言行的,則有東晉中期裴啓的《語林》和晉宋之際郭澄之的《郭子》。二書均已散佚。

後世筆記小說記人物言行,往往模仿《世說新語》的筆調,直接仿照其格式創作的,也有很多。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所列,如宋代王讜的《唐語林》、孔平仲的《續世說》等,就有近二十種

4.文言文是哪個朝代起止的人寫的

文言文是中國的一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爲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

俗稱“之乎者也”。

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髮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而絲綢價格昂貴、竹簡笨重且記錄的字數有限,爲了能在“一卷”竹簡上記下更多的事情,就需要將不重要的字刪掉。

可以說“文言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記錄“壓縮”格式。

後來當“紙”大規模使用時,統治階級的來往“公文”使用習慣已經定型,會用“文言文”已經演變成讀書識字的象徵。

第一個“文”,是書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寫、表述、記載等的意思。“文言”,即書面語言,“文言”是相對於“口頭語言”而言,“口頭語言”也叫“白話”。 最後一個“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種。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文章”。而“白話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頭語言寫成的文章”。比如像說現在的,“你吃飯了嗎?”。

在我國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頭語言”(口語)和用“書面語言”(書面語)來表述,是不同的,比如,想問某人是否吃飯了,用口頭語言表述,是“吃飯了嗎?”,而用書面語言進行表述,卻是“飯否?”。“飯否”就是文言文,這裏,“飯”名詞作動詞用,意思爲吃飯。

中國在1919年以前,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書面語言寫成的。現在我們一般將“古文”稱爲“文言文”。

在中華數千年曆史中,語言的口語變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卻保持相近的格式。文言文能讓不同語言使用者“筆談”,是一種具有固定格式、卻不會非常困難的溝通方法。

5.古代是怎樣形容一個人從小到大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爲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來稀,八十耄耋;當而立感嘆弱冠,當不惑感嘆而立。”

人初生叫嬰兒,不滿週歲稱襁褓。

2至3歲稱孩提。

女孩7歲稱髫年。男孩7歲稱韶年。

10歲以下稱黃口。

13歲至15歲稱舞勺之年。

15歲至20歲稱舞象之年。

女孩12歲稱金釵之年。

女孩13歲稱豆蔻年華。

女孩15歲稱及笄之年。

16歲稱碧玉年華;

20歲稱桃李年華。

24歲稱花信年華;女子出嫁稱票?梅之年。

男子20歲稱弱冠。

30歲稱而立之年。

40歲稱不惑之年。

50歲稱知命之年。

60歲稱花甲或耳順之年。

70歲稱古稀之年。

80歲稱杖朝之年。

80至90歲稱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歲樂期頤。

另外,還有稱童年爲總角或垂髫,稱青少年爲束髮,女子待嫁稱待年或待字,稱老年爲皓首或白首,稱長壽老人爲黃髮等等

古代年齡稱謂小集

襁褓:不滿週歲。

孩提:兩至三歲。

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始齔、齠年:男孩八歲。說明:根據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恆牙,這時叫“齔”,“齠年”或“髫年”。

總角:幼年泛稱。

垂髻之年:指兒童。(古代小孩頭髮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黃口:十歲以下。

幼學:十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因爲古代文字無標點,人們就截取“幼學”二字作爲十歲代稱。)

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歲。

志學:十五歲。(《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及笄:女子十五歲。(《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舊時文人拆“瓜”字爲二八紀年,謂十六歲,多用於女子。)

弱冠:二十歲。(《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而立:三十歲。

不惑:四十歲。

天命:五十歲。(《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歲。(《淮南子•原道訓》:“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說春秋衛國有個伯玉,不斷反省自己,到五十歲時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錯誤,後世因而用“知非”代稱五十歲。)

耳順、花甲之年:六十歲。(我國自古以來用天干地支互相錯綜相合紀年,可組成六十對干支,因而稱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歲又稱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歲。(杜甫《曲江二首》:“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耄耋:八十、九十歲。(《禮記•曲禮》:“八十九十曰耄。”人們根據這解釋,把耄耋兩字連用代稱八、九十歲。)

期頤:百歲之人。(《禮記•曲禮》:“百年曰期頤。”意思是人生以百年爲期,所以稱百歲爲“期頤之年。”元人陳浩解釋說:“人壽以百年爲期,故曰期;飲食起居動人無不待於養,故曰頤。”)

男女統稱:男稱鬚眉、女稱巾幗。

夫妻五方去世稱:喪偶。

老師稱:恩師、夫子。

學生稱:門生、受業。

6.共青團志怎麼寫

你好,我是基層團委書記,我來回答你: 1、範文:20xx年x月x日,xx團支部召開支部大會,討論接收xx同志(同學)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會上,廣大團員各抒己見,發表了自己對xx同志入團的意見。會上,大家一致認爲xx同志工作(學習)勤奮,爲人坦誠,團結同事(同學),政治思想素質較爲過硬,基本符合團員要求。

經表決,應到15名團員,實到15名團員一致同意xx同志加入中國共青團,並將決議提交團委(團總支)審批。 2、入團介紹人的職務並不一定要團幹部,任何團員都能擔任入團介紹人。

以上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7.《世說新語》記載了什麼

《世說新語》是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有關東漢到南朝劉宋人物軼事的雜史。作者是宋的臨川王劉義慶(公元403年~公元444年),樑朝的劉峻(字孝標)作注。在漢代時,劉向曾寫《世說》,但已散失。《世說新語》原名也是《世說》,所以爲和劉向的區別,又叫《世說新書》,宋代之後改爲現在這個名字。

編著者劉義慶(403~444),南朝宋宗室,襲封臨川王,曾任荊州刺史、江州刺史等職。《宋書‧宗室傳》說他“愛好文義”,“招聚文學之士,近遠必至”。著有《徐州先賢傳贊》九卷及《典敘》、志怪小說《幽明錄》等。劉義慶以前的志人(軼事)小說有晉裴啓的《語林》、郭澄之的《郭子》等,均已散佚。《世說新語》雖被保存了下來,但近代學者根據唐寫本殘卷考證,亦經後人刪改,與原貌已有很大出入。

《世說新語》通行本爲 6卷,36篇。分德行、語言、政事、文學、方正、雅量、識鑑、賞譽、品藻、規箴等36門。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書中所載均屬歷史上實有的人物,但他們的言論或故事則有一部分出於傳聞,不盡符合史實。此書相當多的篇幅系雜採衆書而成。如《規箴》、《賢媛》等篇所載個別西漢人物的故事,採自《史記》和《漢書》。其他部分也多采自前人的記載。一些晉宋間人物的故事,如《言語篇》記謝靈運和孔淳之的對話等,則因這些人物與劉義慶同時而稍早,可能採自當時的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