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從零開始學泡茶步驟圖

從零開始學泡茶步驟圖

1. 準備茶具:鐵壺,茶杯,茶葉,茶盤,茶刀,茶匙,等。

2. 將鐵壺洗淨,倒入適量的水,並放在爐子上加熱至水開。

3. 取適量的茶葉,放入茶杯內。

4. 將熱水倒入茶杯內,浸泡茶葉。

5. 等待1-2分鐘,讓茶葉充分浸泡。

6. 用茶匙輕輕攪拌茶葉,使茶湯均勻。

7. 將茶杯倒入茶盤內,清理茶渣及杯底。

8. 重複以上步驟,直至喝完茶。

9. 清洗茶具,備下次使用。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正確的泡茶步驟圖解,茶道入門知識

  自古國人愛喝茶,常常以茶會友,但是在高信息大互聯的時代,傳統的茶道與茶藝改變着無數人們那根繃緊的神經。下面是我爲大家收集關於正確的泡茶步驟圖解,茶道入門知識,歡迎借鑑參考。

  茶道初學者泡茶步驟

  一、溫壺:用熱水淋茶壺,提高茶壺溫度,以免泡茶時水溫被茶壺搶走,影響茶湯的風味。

  二、置茶:等待茶壺溫熱的時間裏,將要泡的茶葉從茶倉中取出,放入茶則(普及一下,茶則就是從茶葉罐裏取茶葉用的工具和量器,詞較生僻,我剛入門時爲顯資深,常向外行秀此名)。這時可以請賓客賞茶,也借這個機會與客人交流,介紹他們認識此茶的特色,香氣?顏色?外觀?賞完茶後再放回原處。

  三、溫潤泡:將熱水均勻地淋在茶葉上,使茶葉受熱即可,不需要太多的水,淋上後立刻倒出來。目的在使某些比較緊結的茶(像阿里山石棹一帶的珠露茶)舒張,這樣茶湯纔會均勻好喝,也有些人覺得這樣比較清潔,但並不是每一種茶都適合溫潤泡這道手續。

  四、醒茶:將溫潤泡用的水完全倒到茶海當中,靜待一段時間讓茶葉舒緩。

  五、沖泡:注水量以所泡的杯數決定,放入的茶種,與茶葉量多寡會影響沖泡所需的時間。

  六、奉茶:將茶壺內所泡的茶完全倒於茶海中使茶色,茶味均衡並沉澱雜質。將茶倒入聞香杯中約七分滿,或用扣杯的方式,正面圖樣對正面圖像,倒過來奉茶增添品茶的樂趣(基於衛生考量,扣杯的方式只適用於第一泡)。

  七、品茶:喝茶的時候不要手拿杯緣,如果以右手喝茶,應把中指放在杯腹十二點鐘方位,拇指放六點鐘方位,並以八點鐘方位喝茶。並分成三次喝,感受熱茶,溫茶,與冷茶的滋味。

  茶道初學者泡茶的注意

  儀容禮表

  泡茶的時候,女性要把長髮挽起,以免頭髮掉落到茶湯裏,而且妝容要以淡雅爲主,不要過於濃妝豔抹;手上不宜配到過多首飾,會影響泡茶的美感;服裝以配合茶會氣氛或者茶具茶席爲主,穿得樸素大方就好。

  泡茶姿勢

  泡茶時坐在凳子的三分之一處,身體要坐正、腰桿要挺直,在泡茶過程中也要保持身體的端正,不要因爲倒水、持壺而把身體歪到一邊。另外在泡茶過程中要放鬆全身的肌肉,不要因爲緊張而顯得過於拘謹,當你心情和身體都放鬆下來的話,泡茶的動作纔會顯得優美,有一氣呵成的感覺。

  清潔茶具

  在泡茶之前,要先清潔茶具。就算茶具在之前已經清洗過了,還是得當着客人的面再清洗一遍。清潔茶具時不要用手觸摸茶杯,而是用茶夾夾取茶杯用沸水進行清潔。

  賞茶聞香

  清潔完茶具後,把幹茶倒進茶荷中,雙手端起茶荷遞給客人,讓客人觀賞一下幹茶的外形香氣。在茶藝表演中,一般會有聞香這一步,讓客人聞香的時候,也是用雙手拿起聞香杯優雅地遞給客人進行聞香。

  泡茶倒茶

  在泡茶的時候,有很多小細節需要注意,比如茶壺的壺嘴、公道杯的杯嘴還有隨手泡的壺嘴都是不能對着客人的,一般都是橫放;泡茶的過程動作不能太大,不要發出過大的碰撞聲。

  在倒茶的時候要把公道杯用茶巾擦拭一下,然後再倒給客人,倒茶一般七分滿就好,而且要按照輩分來倒,長者爲先。泡茶者左側爲德高望重的人,然後依次爲長者 敬者,千萬別坐錯了 倒茶依次從左到右

  奉茶添茶

  奉茶也是有講究的,雙手三指護墊又稱”三龍護鼎“不僅僅是雙手端給客人就行了,奉茶的時候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不能太遠也不能太近,端茶的時候手要平而且要穩,確保客人拿到茶的姿勢是舒服的。當客人杯裏的茶空了的話,得及時添上,不能讓客人的茶杯空,除非客人表示不用再添茶了。倒茶時還有一個細節特別要注意,“酒滿敬人,茶滿欺人”世間有天地 人間有大小 茶倒7分 3分留天,這就是所謂7分茶水3分情義.

  自己品嚐

  泡茶並不是只能讓客人喝,自己不喝,泡茶者也是需要品嚐每一道茶湯的滋味。茶湯若是淡了或者濃了,可以適當改變沖泡的時間,以沖泡出最佳品質的茶湯。

  更換茶葉

  當茶葉泡得很淡,沒有味道的時候,就需要及時更換新的茶葉了,否則客人會認爲你在下逐客令。除非你接下來真的有事,而客人又一直不走,那就可以以不更換茶葉來暗示客人該離開了。

  正確的泡茶步驟圖解

  用沸水衝淋所有茶具,隨後即將茶壺、茶杯瀝乾,溫具的目的是提高茶具溫度,使茶葉沖泡後溫度相對穩定,同時還起到清潔的作用。

  2、置茶

  置茶就是放茶葉,往泡茶的壺(杯)裏置入一定數量的茶葉,茶葉的數量隨不同茶葉而不同的,還有隨個人喜好而放。

  3、沖泡

  置茶後,將開水衝入壺中,通常以沖水八分滿爲宜,沖泡時間一般爲5分鐘左右,沖泡次數越多,浸泡時間越長。

  4、倒茶

  沖泡好的茶應先倒進茶海里,然後再從茶海倒進客人的茶杯中。

  5、奉茶

泡茶的步驟教學 新手如何快速學會泡茶

多加練習就可以快速學會泡茶,泡茶的步驟如下:

1、燙壺:在泡茶之前要用開水燙壺。

2、溫杯:用燙壺水倒入茶盅內,再行溫杯。

3、置茶:將茶葉裝入茶荷中,用茶匙將茶荷內的撥入壺中,茶量以茶壺三分之一爲度。

4、高衝:沖泡茶葉需要高提水壺水自高點注,使茶葉在壺內翻滾散開,以更衝分泡出茶味。

5、刮沫:颳去茶葉表層的一層泡沫。

6、低斟:把泡好的茶斟入杯中茶壺壺嘴與茶盅的距離,以低爲佳,也是泡茶中最後的一個步驟。

新手泡茶4個步驟必看|一學就會

新手泡茶4個步驟必看|一學就會

水溫:無論是煮茶還是泡茶,水溫都是對茶湯品質很重要的影響因素。有茶友問 :“用冷水煮好,還是用沸水煮好呢?''這裏推薦以85℃溫水與茶葉一同入壺煮茶或等水煮沸後加入茶葉,這樣煮的茶湯不濃不淡,口感順滑茶葉也更爲耐煮。

選器:煮老白茶,建議選擇玻璃壺煮茶。玻璃煮茶器,能直接看到湯色的變化,可根據湯色變化來控制煮茶的火候和時間,更好保證茶湯的口感。而且玻璃茶壺不吸收湯水和香氣能夠原滋原味保留老白茶的風骨,加上玻璃材質更容易清洗,也不會有殘留不會影響之後的煮茶。

火候:《茶經》中對於煮水 :“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爲一沸 ; 緣邊如涌泉連珠,爲二沸 ;騰波鼓浪,爲三沸以上水老不可食也。”煮茶亦然。煮第一壺時,先用大火將水加熱至沸騰,投人幹茶煮一分鐘左右即可關火用餘溫加熱2分鐘左右既可飲用。續水時,先將水燒開,再倒入茶壺,從第二壺開始,便可適當延長煮制時間,切忌讓茶湯長時間處於沸騰中。

選茶:白茶新茶內含物質還過於活躍,經不起高溫煮飲,容易讓茶湯出現苦澀感,喝起來沒有了鮮爽的口感,反而降低品茶的體驗。在經年的陳放過程中,內含物質逐漸轉化此時煮飲能夠激發茶葉中內質釋放,使得茶湯更爲細膩柔滑,香氣飽滿純醇,更有韻味。

茶葉怎麼泡

泡茶的正確步驟如下:

1、溫具,用沸水衝淋所有茶具,隨後即將茶壺、茶杯瀝乾,溫具的目的是提高茶具溫度,使茶葉沖泡後溫度相對穩定,同時還起到清潔的作用。

2、置茶,置茶就是放茶葉,往泡茶的壺裏置入一定數量的茶葉,茶葉的數量隨不同茶葉而不同的,還有隨個人喜好而放。

3、沖泡,置茶後,將開水衝入壺中,通常以沖水八分滿爲宜,沖泡時間一般爲5分鐘左右,沖泡次數越多,浸泡時間越長。

4、倒茶,沖泡好的茶應先倒進茶海里,然後再從茶海倒進客人的茶杯中。

5、奉茶,奉茶時,需要用茶盤託着送給客人,放置客人右手前方,請客人品茶。

6、品茶,茶泡好之後不可急於飲用,而是應該先觀色察形,接着端杯聞香,再啜湯賞味。

關於茶道入門的基礎知識

認識中國茶,茶道指的是泡茶規範,爲發揮各類茶性優點,抑制不足之處,禮序中應遵循“和儉敬美”基本要義,中國六大類茶葉的品種數以百計、千計,都能以相應的茶道禮序來表現。

認識和應用茶具,要學習茶道,首先就要了解清楚各種茶具及其功能,茶道過程實踐性很強,初學時不妨親身使用茶具泡茶,來領略茶道樂趣。

基本手勢,學習泡茶時,手勢對於泡茶的效果也會產生影響,傳統茶道的禮序過程有很多,不同地區、不同流派會有差異,而普及性大衆茶禮則相對簡約。

備器,學習茶道,一定要知道泡茶所需要用到的茶具,傳統的泡茶工具分別有:茶壺、茶杯、茶匙、茶則、茶盞、公道杯、茶托、茶巾、蓋碗、茶漏、茶盤、煮水器、茶針、茶荷、茶夾等等。

泡茶一直都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正確的泡茶方式是什麼樣的?

正確的泡茶方式,,有以下7個步驟:

1、開水燙壺

在準備泡茶之前,首先我們要把水燒開,用開水將壺燙一下,這麼做的主要原因是可以去除壺內一些其他氣味,並且做了燙壺之後,還有助於幫助提升茶的香味。燙壺結束的水可以倒到茶杯裏,這樣是進行溫杯。

2、置茶

在泡茶的時候,採用的壺都是比較小的,那麼在置茶之前,可以將茶葉遞給客人觀賞一下,觀賞結束之後,就可以將茶葉放入到湖中,放茶葉的量大概是壺的三分之一就可以了。

3、高衝

在泡茶的時候,一定將水壺高提,然後讓水在高處流下來,那麼茶葉就會在乎內開始,不斷的翻滾,然後散開。這樣的方式,可以很好的將茶葉當中的香味泡出來。

4、低泡

他泡好了之後,就可以將查重茶壺當中倒到茶盅裏,而在到的時候,茶壺的嘴和茶盅的距離近一些,因爲這樣可以讓香氣沒有那麼快的單法,所以被稱爲較低泡。正常的情況下,第一泡的茶湯和第二泡的茶湯混合在茶中之內,效果是最好的。以此類推,第三泡和第四泡這樣混合。

5、分茶

泡好的茶倒入了茶盅之後,就可以進行分茶了。茶盅裏的茶,依次分入到茶杯裏。在倒茶的時候,茶杯要七分滿,這是剛剛好的。

6、敬茶

茶倒好了之後,我們連同茶杯以及茶托,雙手放到客人的面前,這就是敬茶了。

7、聞茶

在開始品茶之前,我們先要看茶的顏色,然後聞一下茶的香味,之後再接着品茶。一杯茶是分三口進行品嚐,而你的目光要給到泡茶是1~2秒,並且要面帶微笑,這是表示感謝的意思。

總結:

其實想要泡出好喝的茶,最主要是泡茶的水,一般泡茶的水會選擇軟水,純淨水或者是礦泉水,因爲這些水更適合泡茶。

泡茶怎麼泡,茶道的步驟

你可以看看哦

正確泡茶步驟

1、將茶杯用清水沖洗乾淨,倒入適量開水溫杯後,將水倒出。

2、將茶葉放入高溫燙過的茶杯中,用開水泡至茶葉舒展。

3、蓋上茶杯蓋,將杯中水分倒出。

4、杯中重新倒入開水,倒水角度由上而下。

5、剛泡好的茶葉水溫過高,等5-10分鐘,茶水不再燙嘴了,慢慢入口品嚐即可。

初學泡茶視頻教程

一:溫壺

用熱水衝淋茶具,包括壺嘴、壺蓋還有茶杯等,然後再將茶具瀝乾。這樣做的目的是提高茶具的溫度,讓茶葉在沖泡後溫度相對穩定,這點對於粗老茶葉的沖泡尤其重要。

二:置茶

用茶則將茶葉倒進杯/壺中,茶葉的多少根據茶具的大小來定。再放入茶葉後,我們也可以觀賞一下茶葉的顏色與形狀,白色蓋碗茶色相映成趣,也是極具觀賞性。

三:溫潤泡

在茶具中倒入少量熱水,水溫約85℃左右,讓茶葉舒展開來。

四:醒茶

把溫潤泡的水倒掉,讓茶葉靜置一會。

五:沖泡

除烏龍茶沖水需要溢出,其它茶類沖水以八分水爲宜。沖水時有“鳳凰三點頭”的講究,其意是在注水時將水壺上下提拉,反覆三次。這一禮儀,不僅是讓茶葉能在水中翻動,也是在向客人鞠躬行禮,以示尊重。

六:奉茶

將茶倒入客人杯,用茶盤拖着送給客人,放置客人的右手前。奉茶時,主人須用空餘的手做出“請茶”的姿勢。客人可以用右手食指和中指併攏彎曲,輕輕敲打桌面,以表謝意。

七:品茗

茶泡好之後,不必急於飲用,可以先觀茶湯,後端杯聞茶香,再喝茶品味。賞味時,應先讓茶湯從舌尖沿舌兩側流到舌根,然後再回到舌頭,如此反覆三次喝完,感受茶中滋味。

綠茶泡茶有哪十步

泡綠茶通常有兩種方法:一是上投法,適用於外形緊實的高檔名優綠茶,即先將85℃左右的熱水衝入杯中,然後取綠茶投入,一般不須加蓋;二是下投法,先放茶葉後直接倒入85℃左右的熱水,適合普通綠茶。

從零開始學茶藝

從零開始學茶藝

從零開始學茶藝,茶藝在中國是一種特色文化。在日常生活當中,泡茶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要真正泡好一壺茶,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本領。下面一起來看看從零開始學茶藝。

從零開始學茶藝1

茶藝的基本知識1:泡茶要素

茶葉中的化學成分是組成茶葉色、香、味的基礎,泡茶時應該根據不同茶類的特點,調整水的溫度、浸泡時間和茶葉的用量,使茶的香味、色澤和滋味得到充分的發揮。泡茶有四大要素:第一是茶水比例,第二是泡茶水溫,第三是沖泡次數。

茶藝的基本知識2:泡茶用水的選擇

水爲茶之母,器爲茶之父,由此可見,用什麼水泡茶,對茶的沖泡和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泡出一壺好茶,應選用水質清、水體輕、水味甘、水源活的,這樣才能泡出茶的純正滋味。

茶藝的基本知識3:茶具的選擇

現在常用的茶具有瓷器、陶器、玻璃和塑料。從品茶的角度來看,瓷器和陶器泡茶最好,因爲其保溫性好,泡茶能獲得比較好的色香味,而且外形美觀,具有藝術欣賞價值。

茶藝的基本知識4:茶的品飲

品茶,是一門綜合藝術。茶葉沒有好壞之分,主要是看個人的口味。茶類不同、花色不一樣,茶的品質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同的茶,品茶的方法也不同。品茶時,可先透過晶瑩清亮的茶湯,觀賞茶的沉浮、舒展和姿態,再察看茶汁的浸潤、滲透和湯色的變化,然後端起茶杯,先聞其香,再喝上一口。

茶藝的基本流程

1、淨手和欣賞器具

也就是洗手,喝茶衛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請來賓賞茶,然後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的瓷器或宜興的紫砂壺爲上,這個都是爲了喝茶前有個放鬆心情的準備。

2、燙杯溫壺

就是把茶葉器具都用開水沖洗一次,目的也是爲了衛生清潔,同時給茶具預熱,這樣出來的茶的味道更香,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說這叫潔具提溫。

3、馬龍入宮

把茶葉放到器具裏,也就是放茶過程到茶壺裏,名字叫的好聽,程序簡單,表演可以適當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韻。

4、洗茶

將沸水倒入壺中,讓水和茶葉適當接觸,然後又迅速倒出。目的是爲了把茶葉表面的不清潔物質去掉,還有就是把沒炒制好的茶葉過濾掉。

5、沖泡

把沸水再次倒入壺中,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別一次把壺倒滿,茶道的程序其實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這步纔是平時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客人示敬。

6、春風拂面

完全是表現技巧美觀需求,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把浮在上面的茶葉去掉,爲的是隻喝茶水不要讓上面浮的茶葉到口中。

7、封壺

蓋上壺蓋,保存茶壺裏茶葉沖泡出來的香氣,用沸水遍澆壺身也是這個目的。

8、分杯

準備喝茶開始的步驟,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9、玉液回壺

輕輕將壺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給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簡單點說就是給客人每人一杯茶。

10、分壺

然後將茶湯分別倒入每個客人的聞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滿,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11、奉茶

把杯子雙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禮儀,以茶奉客的中國古代禮儀之本。

12、聞香

這個是客人開始獨自感悟的步驟,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最好能有陶醉狀,表示對主人茶的欣賞和讚歎。

13、品茗

現在終於可以喝茶了,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然後放下,可以在談話交流期間繼續如此,顯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從零開始學茶藝2

中國茶藝——藝茶

中國人與外國人喝咖啡大不相同,特別是茶道中的茶,是作爲天、地、物品與人的統一過程來看待的。所以,無論辨茶之優劣、產地、加工、製作、烹調,不僅要符合大自然的規律,還包含美學觀點和人的精神寄託。在現代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已可以分析出各種茶的.化學成分、營養價值、藥物作用,而古代的中國茶學家,是用辯證統一的自然觀和人的自身體驗,從靈與肉的交互感受中來辨別有關問題。所以,在技藝當中,既包含着我國古代樸素的辯證唯物思想,又包含了人們主觀的審美情趣和精神寄託。從物質與精神的結合上說,其成就甚至有超過現代之處。

茶,在中國人看來,乃天地間之靈物,生於明山秀水之間,與青山爲伴,以明月、清風、雲霧爲侶,得天地之精華,而造福於人類。所以古代真正的茶人,不僅要懂烹茶待客之禮,而且常親自植茶、製作,課僮藝圃。即使沒有親種親制的條件,也要入深山,訪佳茗,知茶的自然之理,從漢王課僮藝茶,唐代名僧廣植茶樹,陸羽走遍大江南北,太湖東西,朝攀層巒,暮宿野寺、荒村,一直到明代茶人自築茗園等,形成了這種實踐的傳統,當代茶聖吳覺農先生,茶學大師莊晚芳先生,既是自然科學專家,又皆通古籍,既明茶理,又懂其中的蘊藉。所以,中國茶藝中第一要素便是“藝茶”,無論評名茶,擇產地、採集、製作,均需得地、得時、得法。

《茶經》雲:“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次者生黃土”。這是講茶的土壤條件。又云:“野者上,園者次,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芽者次;葉卷者上,葉舒次。陰山坡谷者,不堪採綴,性凝滯,結瘕疾。這是講茶的其他自然環境和採摘時機,而這些條件多在我國南部氣侯溫潤、環境幽靜的名山之中。於是茶的生長條件本身決定了它天然要與風光名勝之區相伴。中國茶人深深瞭解這個道理,從選茶開始便重視契合自然。

唐代由於皇帝愛喝陽羨茶,皆以陽羨爲佳。其實,當時名茶產地已經很多。最著名者,一是集中於風景秀麗的巴山蜀水之間,二是太湖周圍的著名風景區。陸羽將全國盛產名茶的三十一州加以評定,其中八州在今四川境內,佔四分之一。當時,蜀中貢茶已達上百種,最著名者有蒙山茶、中峯茶、峨眉茶、青城茶、峽川間的石上紫花芽、香山茶、雲安茶、神泉小團、明昌祿等,而蒙頂石花號稱第一。巴蜀多文人,唐人重詩歌,經詩人吟詠,巴蜀之茶愈爲世人推重。浙西的常、湖二州亦多產名茶,最有名者稱顧清紫筍。此地濱臨太湖,山水佳麗,流泉清激,既得氣侯之宜,又兼水土之精。中有杼山,多佛剎精舍,陸羽曾爲作《志》。兼陸羽及皎然等正是在此處奠定了中國茶道的格局,顧渚茶更爲人所重。

宋代繼南唐於建州北苑大造貢茶,北苑名剎毗連,茶好,水也好,加之朝廷推崇,名聲大振,但貢茶製作過於艱難複雜,又加入龍腦等香料,故真正的茶人並不以爲佳,即便建州民間鬥茶也不以臘面龍團爲之。於是,不少茶人訪名山,尋佳茗,日注茶、蒙頂茶、寶雲茶等茶被視爲真正上品。

明人崇尚羅岕茶。隱棲於山中曰“岕”,“岕”字,今通“芥”字,相傳有羅氏者隱於武夷山,因得羅芥之名。明代文人好武夷茶,多因同好武夷之景。茶癡朱汝圭,每年入羅芥訪茶,六十年如一日,此山又有明月峽,吳人姚紹憲自闢小園,其中植茶自判品第。由童年而至白首,始得其玄詣。據他講,許次紓所著《茶疏》,便是因姚紹憲將終生試茶祕訣都告知許氏方有此著作。許氏逝世後又“託夢”給他,令其將《茶疏》傳佈,姚氏因而爲之作序。有此一段神話般的故事,武夷山茶更令人傳頌。明代被人重視的好茶,還有歙州羅鬆茶、吳之虎丘茶、錢塘龍井茶、天台山雁蕩茶、括蒼山大盤茶、東陽金華茶、紹興日鑄茶等。

由此可見,歷史上的名茶,常在好山好水間,又得茶人品第,文人傳頌,方爲人所重。僅選茶一節,既包含了科學道理,又有美學思想,莊子認爲,凡物契合於自然方算真好、真美,中國茶藝由選茗開始便體現了這種自然觀點。

好茶,還要採摘得時,製作得法。

唐人採茶時間要求不嚴,謂陰曆二、三、四月均可採。宋以後,對採茶時間要求嚴格,常以驚蟄爲候,至清明前爲佳期。天色主張晴日凌露之時,如果茶被日曬,則膏脂被耗,水分又失,不鮮且失精華。採茶用指甲,不用手指,以免被手溫所薰染,爲汗水所污。唐人對茶芽不大揀擇,挺拔者即爲佳。宋以後揀擇甚精,以芽之形狀,老嫩分別品級,一般說,芽愈嫩茶愈佳。一芽爲蓮蕊,如含蕊未放;二芽稱旗,如矛端又增一纓;三芽稱雀舌,如鳥兒初啓嘴巴。真所謂未見其物,先聞佳名,使人油然生出喜悅之情。中國茶藝,未施術而先有美韻,非古老文明國家是難理解的。

好茶需製作得法。故製茶又是茶藝要害,唐代製茶已相當考究。唐代製作的茶有四種:觕茶、散茶、末茶、餅茶。觕茶類似現代茶磚,儲運方便但不精。散茶經焙烘後立即收藏,如現代散茶,但在飲時需研磨成末,類似日本茶道所用末茶。這三者,主要是民用,觕茶主要供邊疆民族,散茶與末茶流行民間。但作爲茶藝,均難取得藝術效果,故陸羽着重改進餅茶。而其他諸品因餅茶的馳名,唐代中後期已流行日稀。餅茶原爲荊、巴間製法。陸羽主張只取春芽,以蒸青法殺青,然後搗爲泥,以圓模拍製成餅,最後穿孔,串爲一氣,溫火焙乾,收藏備用。餅茶既有末茶使用的簡便(因古代要將茶末與水交融共飲),又便於保存,所以自此大爲流行。由唐代中期直到明初,領導中國茶藝五百餘年。

宋代因貢茶把餅茶作得過於精細,雖表面好看,卻反失茶的真味。茶道本應是物質與精神的統一,失去物質本來面目,藝術精品亦顯得造作。但從藝術角度,亦不失爲一種別具一格的創造,故仍有介紹之必要。

宋代貢茶以龍團、鳳餅爲名,是以金銀模型壓制的餅茶,又稱團茶。宋代團茶去掉穿孔,研製多次,細膩美觀,再加龍腦香料,外附臘面,光澤鑑人。大龍團一斤八餅,小龍團一斤達二十餅。名爲團茶,其實有各種圖案。龍、鳳團皆爲圓形,龍團勝雪爲方形餅,白團爲六角梅花形,雪英爲六角形,宜年室玉爲橢圓形,太平嘉瑞似白團面大,端雲用龍似大龍團而小,萬春銀葉爲六角尖瓣形,長壽玉圭下方而上圓……每餅皆以龍紋、祥雲、綵鳳爲圖案,歷朝花樣翻新,層出不窮。

《武林舊事》曰:

仲春上旬,福建漕司進第一綱蠟茶,名北苑試新。皆方寸小銙。進御只百銙。護以黃羅軟盝,藉以青蒻,裹以黃羅央袱,巨封朱印,外用朱漆小匣,鍍金鎖,又以細竹絲織芨貯之,凡數重。此乃雀舌水水芽所芽所造,一銙值四十萬,僅可供數甌之啜耳。

歐陽修《龍茶錄·後序》雲:

茶爲物至精,而小團又其精者,《錄》敘所謂上品龍茶者也。蓋自君謨(注:即格襄,宇君謨)始造而歲貢焉。仁尤所珍惜。雖輔相之臣,未嘗輒賜。唯南郊大禮致齋之夕,中書框密院各四人,共賜一餅。……至嘉佑七年,親享明齋夕,始人賜一餅,餘亦忝予,至今藏之。餘自以諫官供奉大內,至登二府,二十餘年,才一獲賜。

以歐陽修之職位,二十餘年方得皇帝賞賜一餅,可見龍團之精、之貴,實比珍寶更爲難得。蘇軾則比歐陽修幸運多了,曾多次得到小龍團,所以說:“小團得屢試,糞土視珠玉。”一倚茶餅值數十萬,拿珠玉與之比,自然與糞土一般了。然而物雖至精,但過於奢侈,便不合我國茶道養廉、雅志的主旨了。但宋代龍團鳳餅工藝確有值得研究、發掘之處。今之坨茶、磚茶皆使大黑粗,雖實用但確不美觀,若能吸取宋人工藝加以改良,豈不更美!

元代北方蒙古族對過分細膩的文化難以接受,遊牧民族喜磚茶,民間則多用散茶。明代正式廢除團茶,這也算朱元璋體諒民間疾苦的一項功德之舉,而散茶、末茶、磚茶皆流傳下來。明清半發酵的紅茶類出世,茶的色、香、味能得到更好地體現。花茶也應運而生,由於符合北方人,特別是京師的飲茶習慣因而大爲風行。

應當特別指出,古人制茶既是生產過程,又當作精神享受,是從製茶過程中體驗萬物造化之理。所以從起名到製作,皆含規律和美學精神。

而許多文人飲茶,有的臨時採集,有的以半成品重新加以研磨、烤炙,從中體驗自制自食的妙趣,便更富實踐精神。

從零開始學茶藝3

茶藝分爲幾個步驟

第一道:淨手

在給客人斟茶之前,一定要先洗手,不管你手上有沒有髒泥,一定要先淨手,更要讓客人知道你洗過手了,這不僅是一個喝茶衛生問題,更是表現主人對客人的尊重。

第二道:燙器

在爲客人正式泡茶之前,主人還必須要進行的步驟便是“溫器”,即將泡茶的一套器具都用開水沖洗一次。這樣做不僅是爲了衛生的需要,也是爲了給茶具預熱,使茶的味道更香濃。更重要的是,讓客人看到主人的用心。

第三道:請茶

在茶道里,人們往往將第三個步驟稱爲“馬龍入宮”,即將茶葉放到茶壺裏。雖然過程比較簡單,但從這個名字,大家也可以看出來,茶道體現的是對客人的尊重。

第四道:洗茶

在正式泡茶之前,一定要先經過“洗茶”這一步驟,將沸水倒入壺中,讓水和茶葉適當接觸,然後又迅速倒出,目的是爲了清潔茶葉表面的雜質,讓客人得以放心的飲用茶水。

第五道:泡茶

前面幾個步驟,可能大家平時在斟茶的過程中,都能做到。而泡茶這個步驟,一定要注意,正式泡茶之後,在倒入沸水的過程中,一定要讓壺嘴“點頭”三次,這也是茶道文化裏所謂的“鳳凰三點頭”,以示向客人致敬。

第六道:拂蓋

這個步驟,體現的是主人的用心。“拂蓋”的意思是,泡茶時,沸水要高出壺口一點,然後,主人要用壺蓋拂去漂浮在上面的茶沫兒,防止客人喝茶時喝到漂浮着的茶沫。

第七道:封壺

“封壺”指的是蓋上壺蓋,保存茶壺裏茶葉沖泡出來的香氣,用沸水遍澆壺身也是這個目的。這個步驟爲的是保存茶水的濃香,保證客人的口感。

第八道:分杯

這個步驟,更體現“茶道”的文化。主人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方便爲客人加茶。這個步驟一定要注意,分杯時,先把杯子一字排開,而不是直接分到每個客人的面前。

第九道:回壺

輕輕將壺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這個步驟也是體現着茶道“公正、公平、公道”的文化。

第十道:分茶

這個步驟就是把茶湯均勻的倒入每個客人的聞香杯中,一般而言,斟茶只需七分滿,以免客人飲用時茶水溢出,燙傷客人。並且,斟茶時,每個杯子的茶量要一致,不能厚此薄彼。

第十一道:奉茶

這個步驟,是茶道里主人的最後一步,等到泡茶、斟茶步驟都完成後,主人需雙手把杯子送到客人面前,這也是中國“以茶奉客”禮儀的根本。

第十二道:聞香

這個是客人開始獨自感悟的步驟,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最好能有陶醉狀,表示對主人茶的欣賞和讚歎。

第十三道:品茗

聞香過後,客人便可以品茗了。品茗前,客人需用三指取拿起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然後放下品茗杯,顯示對主人的尊重和禮節,可以在談話交流期間繼續如此,顯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標籤:泡茶 從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