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關於茶的著作

關於茶的著作

1. 《茶經》:唐代陸羽所著,是中國茶葉文化的基石之一,講述了茶的品種、採摘、加工、泡法等方面的知識。

2. 《大觀茶論》:明代陳宜器所著,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茶書之一,講述了茶文化、茶器、茶道、茶人等方面的知識。

3. 《茶錄》:清代明前所著,是一本系統地介紹了中國的茶葉生產和茶文化的經典著作。

4. 《茶經注》:唐代陸羽茶經的註解,提供了許多實用的茶葉知識和茶道文化的理論基礎。

5. 《茶譜》:清代陳儒所著,是一本介紹茶的烹調方法和配方的菜譜,是中國廚藝史上的重要文獻。

6. 《論茶》:明代鄭板橋所著,是一部關於茶的哲學著作,融合了中國的儒、道、佛思想,深刻探討了茶的人文價值。

7. 《百茶譜》:清代楊澄甫所著,是一部介紹了中國各地茶葉品種和特點的著作,是中國茶葉文化的地理學。

8. 《茶源》:明代馮夢龍所著,是一部介紹了中國茶葉生產的歷史和茶文化的發展的著作,展示了茶葉文化豐富多彩的面貌。

9. 《茶藝大全》:現代人陳其美所著,是一部介紹了中國和世界各國茶葉的製作和品嚐方法的現代茶葉經典著作。

10. 《中國茶葉大典》:現代人吳昭明等所著,是一部包含了中國茶葉歷史、文化、科學等方面知識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茶葉文化方面的權威性參考書。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陸羽寫走何依隊維的第一部關於茶的著作是《茶經》,《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爲茶葉百科全書。

此書是關於茶葉生產的歷史、源流、現狀、生產技術以及飲茶技藝、茶藝原理的綜合性論著,是劃時代的茶學專著,精闢的農學著作,闡述茶文化的書。將普通茶事升格爲一種美妙的文化藝術,推動了中國茶文化的發展。

《茶經》是陸羽在各大茶區觀察了茶葉的生長規律、觀來自察了茶農對茶葉的加工,進一步分析了茶葉的品質的優劣,並學習了民間烹茶的良好方法的基礎上總結出的一套規律,此外陸羽還留心於民間茶具和茶器的製作,且製作出自己獨特的一套茶具。陸羽用自己的一生研究茶事,他的腳步遍及全國各大茶區。

陸羽(約733-約804),字鴻漸,唐朝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市)人,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又號“茶山御史”。唐代茶學家,被譽爲“茶仙”,尊爲“茶聖”,祀爲“茶神”。

關於茶文化茶知識,入門的書籍有哪些

1、《茶經》

《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爲茶葉百科全書,唐代陸羽所著。此書是關於茶葉生產的歷史、源流、現狀、生產技術以及飲茶技藝、茶道原理的綜合性論著,闡述茶文化的書。

2、《品茶要錄》

《品茶要錄》是黃儒著於宋代熙寧八年(1075年)的茶學專著,記錄在《中國宋代茶書》中。全書十篇; 一至九篇論製造茶葉過程中應當避免的採造過時、混入雜物、蒸不熟、蒸過熟,烤焦等問題;第十篇討論選擇地理條件的重要。

3、《大觀茶論》

《大觀茶論》原名《茶論》,爲宋徽宗趙佶所著的關於茶的專論,因成書於大觀元年(1107),故後人稱之爲《大觀茶論》。

全書共二十篇,對北宋時期蒸青團茶的產地、採製、烹試、品質、鬥茶風尚等均有詳細記述。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北宋以來我國茶業的發達程度和製茶技術的發展狀況,也爲後世認識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貴的文獻資料。

4、《續茶經》

《續茶經》清代最大的一部茶書,也是我國古茶書中最大的。作者陸廷燦。《續茶經》把收集到的茶書資料,按10個內容分類彙編,便於讀者聚觀比較,並保留了一些已經亡故的茶葉之家消息,茶書資料。

5、《中國茶經》

《中國茶經》由陳宗懋教授任主編,程啓坤教授、俞永明教授和王存禮副編審任副主編,邀請茶學界、醫學界名家編著而成的,是繼唐代陸羽《茶經》之後,又一部文化性和經典性相結合的茶業百科全書。《中國茶經》140餘萬字,分《茶史篇》、《茶性篇》、《茶類篇》、《茶枝篇》、《飲茶篇》、《茶文化篇》6篇。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茶經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品茶要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大觀茶論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續茶經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國茶經

中國最早最全面介紹茶的著作

中國最早最全面介紹茶的著作是《茶經》。

《茶經》是中國最早、最全面介紹茶的著作之一,作者是東漢時期的陸羽。《茶經》全文分爲三卷,共30餘篇,是一部研究茶史、茶學、茶藝的專著。

1、第一卷“大觀茶論”:

主要介紹了茶的起源、品種、選料、製作方法、沖泡技巧、飲用禮儀等內容,對於提高人們對茶文化的認識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2、第二卷“品茶勸學”:

陸羽在此部分闡述了“居茶陋習”,讓人們認識到飲茶也是一種修身養性的好方法,適量飲茶有益健康,而茶文化所孕育的思想內涵也與教化崇德互爲表裏,具有啓迪人們心靈、提升道德修養的作用。

3、第三卷“茶具品論”:

主要探討了製茶器具,在製茶工藝中所使用的瓷器和銅器以及茶具的藝術鑑賞價值等內容。

《茶經》的歷史意義極爲深遠,它是中國茶文化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源頭之一,對於推廣茶文化、提高人們對飲茶的認識與鑑賞也具有重要作用。

同時,還爲後來的茶藝師、茶文化學者、茶器收藏家、以及喜愛飲茶的朋友們提供了大量的參考資料,有助於深化人們對茶文化的瞭解,傳承和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拓展知識

《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爲茶葉百科全書,唐代陸羽所著。《茶經》分三卷十節,系統地總結了當時茶葉起源、生產、器具等各方面知識,開中國茶藝的先河。

《茶經》是關於茶葉生產的歷史、源流、現狀、生產技術以及飲茶技藝、茶藝原理的綜合性論著,闡述茶文化的書。《茶經》出現後推動了茶道的盛行,並影響到其後、經濟、文化與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爲世界三大茶書之一。

關於茶道的書

  關於茶道的書,關於茶道的書在我國曆史上是較爲豐富的,你UI與茶道的書又有什麼瞭解呢?有哪些關於茶道的書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爲大家精心推薦的關於茶道的書,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明朝的茶葉書籍

  關於明朝的茶葉著作有:

  1、《茶話》作者:陳繼儒;

  2、《茶經》作者:張謙德;

  3、《茶疏》作者:許次紓;

  4、《茶錄》作者:程用賓;

  5、《蒙史》作者:龍膺;

  6、《蔡端明別記》作者:徐勃;

  7、《茗譚》作者:徐勃;

  8、《茶集》作者:喻政;

  9、《茶乘》作者:高元濬;

  10、《茶譜》作者:顧元慶;

  11、《羅岕茶記》作者:熊明遇;

  12、《茶解》作者:羅廩;

  13、《茶錄》作者:馮時可;

  14、《茶經水辨》作者:孫大綬;

  15、《茶經外集》作者:孫大綬;

  16、《茶譜外集》作者:孫大綬;

  17、《茶說》作者:屠隆;

  18、《茶考》作者:陳師;

  19、《茶譜》作者:朱權;

  20、《茶錄》作者:張源;

  21、《品茶要錄補》作者:程百二;

  22、《茗笈》作者:屠本畯;

  23、《茶董》作者:夏樹芳;

  24、《茶董補》作者:陳繼儒;

  25、《煮泉小品》作者:田藝蘅;

  26、《水品》作者:徐忠獻;

  27、《茶寮記》作者:陸樹聲;

  28、《煎茶七類》作者:徐渭;

  29、《茶箋》作者:聞龍;

  30、《洞山岕茶系》作者:周高起;

  31、《陽羨茗壺系》作者:周高起;

  32、《岕茶》作者:馮可賓。

  33、《茶酒爭奇》作者:鄧志謨。

  34、《茶說》作者:黃龍德。

  《中國名茶圖譜》

  中國是茶的祖國,是發現、栽培茶樹,加工、利用茶葉最早的國家。悠久的產茶歷史,遼闊的產區,優越的自然條件,精湛的採製技術,形成了源遠流長,琳琅滿目,千姿百態的中國名茶。本書內容豐富,資料翔實,圖片與裝幀更加精美的巨着——《中國名茶圖譜》。

  《中國名茶圖譜》涵蓋了我國六大基本茶類以及三大再加工茶類的名茶,共計222個,其中綠茶類118個,紅茶類16個,烏龍茶類29個,黃茶類12個,白茶類4個,黑茶及壓制茶類16個,花茶類17個,特種茶類10個。其次,全書還收錄適制各類名茶的茶樹優良品種45個。第三,對各茶類的發展概況、發類、感官審評都做了簡要闡述。第四,對每一種名茶作了全面的描述,包括歷史淵源、文化背景、主要產區、生態環境、造製品種、採摘標準、加工工藝和品質特徵等。該書結構合理,內容豐富,取材新穎,圖文並茂,是一本難得的、雅俗共賞的好茶書;也可以說,它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名茶研發與生產比較的全面總結

  《中國茶典》

  中國茶典[China Tea Records] 資料彙編。羅慶芳主編。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出版。

  全書197.6萬字。分八輯:茶史料,茶藝文,茶辭語,茶品飲,名茶錄,茶藥療,茶科技,茶商貿。從古代浩如煙海的典籍中擷集有關茶的資料,薈萃茶詩、茶詞、茶語、茶史、茶事、茶俗、茶業等各類相關資料、典故、闡釋,構成內涵豐富的茶經典籍彙編。

  《中國茶學辭典》

  中國茶學辭典[Dictionary of China Tea Science] 工具書。《中國茶學辭典》編纂委員會編,張堂恆主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年10月出版。

  全書102.2萬字。是一部包含茶學各分支學科的大型專業工具書。共收辭目五千餘條,包括總論(含茶文化)、茶樹栽培、茶樹育種與品種、茶樹保護、茶葉加工、茶葉機械、審評及檢驗、茶樹生理、茶葉化學、茶葉經濟貿易十部分,涉及茶學領域55個分支學科。另附錄茶葉大事年表、中國現代茶學主要着作、國內外茶葉專業期刊、主要名優茶簡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茶葉產銷統計數據和中國部分茶葉企業簡介等。因編寫始於20世紀60年代初,歷時二十餘年,故各辭目釋文與現狀相較存在一定差異。

以茶爲名的書?

◎《茶經》(唐 陸羽)

《茶經》是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分上、中、下三卷,包括茶的本源、製茶器具、茶的採製、煮茶方法、歷代茶事、茶葉產地等十章。內容豐富、詳實。其中第七章“茶之事”,輯錄了自上古神農氏到唐代中葉數千年間有關茶事的記錄,系統而全面地介紹了我國古代茶的發展演變,尤具史料價值。

◎《大觀茶論》(宋 趙佶)

《大觀茶論》是趙佶關於茶的專論,成書於大觀元年(1107)。全書共二十篇,對北宋時期蒸青團茶的產地、採製、烹試、品質、鬥茶風尚等均有詳細記述。其中“點茶”一篇,見解精闢,論述深刻.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北宋以來我國茶業的發達程度和製茶技術的發展狀況,也爲我們認識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貴的文獻資料。

◎《茶錄》(宋 蔡襄)

《茶錄》是蔡襄有感於陸羽《茶經》“不第建安之品”而特地向皇帝推薦北苑貢茶之作。計上下兩篇,上篇論茶,分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羅茶、侯茶、①盞、點茶十目,主要論述茶湯品質和烹飲方法。下篇論器,分茶焙、茶籠、砧椎、茶鈴、茶碾、茶羅、茶盞、茶匙、湯瓶九目。是繼陸羽《茶經》之後最有影響的論茶專著。

◎陽羨茗壺系([明] 周高起 著)

該書一卷,除序言外,分爲創始、正始、大家、名家、雅流、神品、別派,以品系人,列制壺家及其風格品鑑,並論及泥品和品茗用壺之宜。後附有周伯高詩二首,林茂之,俞仲茅詩各一首。該書是研究宜興紫砂茶具有重要著作。

◎煮泉小品([明] 田藝蘅 著)

全書分十部分,記述考據並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其“大抵原本舊文,未能標異於《水品》、《茶經》之外。”按,田藝蘅序《水品》雲:“餘嘗著《煮泉小品》,有取材於鴻漸《茶經》者十有三近遊吳興,會徐伯臣《水品》,其旨契餘者十有三……”因知《煮》文在前,《水品》隨後,豈可責之以“未能標異於《水品》哉?

◎茶疏([明] 許次紓 撰)

許次紓(1549~1604),字然明,號南華,明錢塘人。清歷鶚《東城雜記》載:“許次紓……方伯茗山公之幼子,跛而能文,好蓄奇石,好品泉,又好客,性不善飲……所著詩文甚富,有《小品室》、《蕩櫛齋》二集,今失傳。予曾得其所著《茶疏》一卷,……深得茗柯至理,與陸羽《茶經》相表裏。”許次紓嗜茶之品鑑,並得吳興姚紹憲指授,故深得茶理。該書撰於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

◎茶錄([明] 張源 著)

張源,字伯淵,號樵海山人,包山(即洞庭西山,在今江蘇震澤縣)人。“隱於山谷間,無所事事,日習誦子百家言。每博覽之暇,汲泉煮茗,以自愉快。無間暑,歷三十年疲精殫思,不究茶之指歸不已。”(顧大典《茶錄.且引》)

◎岕茶匯抄([清] 冒襄 輯)

《岕茶匯抄》大半取材於馮可賓《岕茶箋》,還鈔於許次紓《茶疏》和熊明遇《羅岕茶記》。刊本有昭代叢書本,張潮撰序和跋;有冒氏小品四種本,光緒乙酉(1885)刊;有冒氏叢書本,光緒己亥(1899)刊。

◎茶聯集錦(周作人 輯)

◎唐人詠茶詩

參考資料:http://www.yjsy.ecnu.e.cn/jszj

關於茶葉的書

基礎理論學,學茶入門必讀的硬核工具書

1、《茶葉全書》

美國人威廉·烏克斯撰寫,它與中國唐代陸羽的《茶經》和日本建久時代高僧榮西和尚的《吃茶養生記》,並稱世界三大茶葉經典。

書從六個方面詳細闡述了茶葉所涉及到的各個領域,包括:歷史方面、技術方面、科學方面、商業方面、社會方面及藝術方面,是一部關於茶葉的百科全書。

2、茶學專業四大金剛《茶樹栽培學》、《製茶學》、《茶葉審評與檢驗》、《茶葉生物化學》

茶業專業用,高等農業院校教材,要了解茶、學好茶、懂得茶,製茶學,你必須要讀的書。

茶學不是玄學是科學。初學者可以把《製茶學》、《茶葉審評與檢驗》先翻一遍,保準你功力大增。當然,這幾本書最好還是搭配茶葉審評課程邊練邊看,如果報了考證班,這四本書能一直陪伴你考完高級評茶師,並終身受用。

3、《茶業通史》

茶學家、茶業教育家,製茶專家,我國近代高等茶學教育事業的創始人之一的陳椽編著。

《茶業通史》彙總古今中外茶業大事,使它儘量起到《茶業辭源》的作用,因此對中外古今(截至20世紀50年代爲止)茶業史蹟,不得不窮盡手頭資料,但以節錄原文爲主,以便讀者查閱考證。

4、《茶經述評》

當代茶聖吳覺農主編,陸羽《茶經》都覺得太艱澀難懂吧?你可以不讀《茶經》,但不能不讀《茶經述評》。兩代茶聖時隔千年的對話交流而成。

吳老從1979年開始撰寫,中間幾經曲折,花費了較預想多得多的時間對照它的版本,研究它的文字整理完成。當時所寫出的內容,就較側重於《茶經》的註釋,後業才陸續加入了一些新的評述的內容,出了第一稿。但這一稿的內容,有的已超越了評述的範圍,所以,又加以精簡,把述評突出出來,寫成第二稿。最後,再加以修改補充,這便是現在出版的第三稿。同時,在第三稿修改過程中,又不時發現新問題需予解決。

從思考編著到成稿再幾易其稿,可見內容的詳實與寫作精神。現代不日即可寫出一本茶書的那些混混們可以汗顏。

有關介紹茶葉的書

基礎理論學,學茶入門必讀的硬核工具書

1、《茶葉全書》

美國人威廉·烏克斯撰寫,它與中國唐代陸羽的《茶經》和日本建久時代高僧榮西和尚的《吃茶養生記》,並稱世界三大茶葉經典。

書從六個方面詳細闡述了茶葉所涉及到的各個領域,包括:歷史方面、技術方面、科學方面、商業方面、社會方面及藝術方面,是一部關於茶葉的百科全書。

2、茶學專業四大金剛《茶樹栽培學》、《製茶學》、《茶葉審評與檢驗》、《茶葉生物化學》

茶業專業用,高等農業院校教材,要了解茶、學好茶、懂得茶,製茶學,你必須要讀的書。

茶學不是玄學是科學。初學者可以把《製茶學》、《茶葉審評與檢驗》先翻一遍,保準你功力大增。當然,這幾本書最好還是搭配茶葉審評課程邊練邊看,如果報了考證班,這四本書能一直陪伴你考完高級評茶師,並終身受用。

3、《茶業通史》

茶學家、茶業教育家,製茶專家,我國近代高等茶學教育事業的創始人之一的陳椽編著。

《茶業通史》彙總古今中外茶業大事,使它儘量起到《茶業辭源》的作用,因此對中外古今(截至20世紀50年代爲止)茶業史蹟,不得不窮盡手頭資料,但以節錄原文爲主,以便讀者查閱考證。

4、《茶經述評》

當代茶聖吳覺農主編,陸羽《茶經》都覺得太艱澀難懂吧?你可以不讀《茶經》,但不能不讀《茶經述評》。兩代茶聖時隔千年的對話交流而成。

吳老從1979年開始撰寫,中間幾經曲折,花費了較預想多得多的時間對照它的版本,研究它的文字整理完成。當時所寫出的內容,就較側重於《茶經》的註釋,後業才陸續加入了一些新的評述的內容,出了第一稿。但這一稿的內容,有的已超越了評述的範圍,所以,又加以精簡,把述評突出出來,寫成第二稿。最後,再加以修改補充,這便是現在出版的第三稿。同時,在第三稿修改過程中,又不時發現新問題需予解決。

從思考編著到成稿再幾易其稿,可見內容的詳實與寫作精神。現代不日即可寫出一本茶書的那些混混們可以汗顏。

茶文化的古代書籍有什麼

  我國悠久的茶業歷史爲人類創造了茶業科學技術,也爲世界積累了最豐富的茶文化歷史文獻。下面是我精心爲你整理的茶文化的古代書籍,一起來看看。

  茶文化的古代書籍

  《茶經》是中國第一部系統地總結唐代及唐代以前有關茶事的綜合性茶業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書。作者詳細蒐集歷代茶葉史料,記述親身調查和實踐的經驗,對唐代及唐以前的茶葉歷史、產地,茶的功效、栽培、採製、煎煮、飲用的知識技術都作了闡述,是中國古代最完備的一部茶書,使茶葉生產從此有了比較完整的科學依據,對茶葉生產的發展起過一定的推動作用。

  《茶經》除唐代陸羽最早撰寫以外,明代徐渭(公元1575年前後)、張謙德(公元1596年)和黃欽(公元1635年前後)等三人也均撰有《茶經》。此外,宋代周絳於1012年前後曾撰《補茶經》1卷.明代孫大緩於1588年輯《茶經水辨》和《茶經外集》兩書。清代陸廷燦於1734年曾撰《續茶經》3卷、附錄1卷(見後)。潘思齊撰有《續茶經》20卷。《煎茶水記》唐·張又新撰,公元825年前後問世,1卷。

  《採茶錄》唐·溫庭藥撰於公元860年前後,約失傳於北宋,僅存辨、嗜、易、苦、致五類六則,記事不足400字。

  《十六湯品》唐·蘇囪撰,具體成書年代不詳,約在900年前後。原文佚,引自《清異錄》第四卷茗棄部。從全書文字看,似一篇遊戲文字,但對烹茶方法、茶具、茶湯審評仍有一定參考價值。

  《茶錄》宋·蔡襄著,1051年撰成。蔡襄自序:因陸羽《茶經》沒有記載福建建安之茶,丁謂《茶圖》獨論採製之事,至於茶的烹試未曾有聞,遂寫《茶錄》。分上下兩篇,全書不足800字。

  《東溪試茶錄》宋·宋子安撰,1064年前後寫成。作者因丁謂、蔡襄寫的建安茶事尚有未盡,因此寫成此書。全書約3000字,首爲序論,次分總敘、焙名、茶病等8目。

  《品茶要錄》宋.黃儒撰,成書於1075年前後,全書約1900字。作者對於茶葉採製不當對品質的影響及如何鑑別審評茶的品質,提出了十說。《大觀茶論》宋·徽宗趙佶撰,成書於1107年。大觀是徽宗的年號,大觀初年徽宗著《茶論》,後人於是名爲《大觀茶論》。全書約3000字,內容包括茶樹的種植方法,採茶的時期、方法、蒸茶、榨茶、製茶方法,以及鑑別茶品方法,並根據陸羽《茶經》爲立論基點,再結合宋朝的變革而詳加討論。

  茶文化的著名書籍

  1.《茶經》

  《茶經》是一部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專著,被譽爲“茶葉百科全書”。此書是一部關於茶葉生產歷史、源流、現狀、生產技術以及飲茶技藝的劃時代茶學專著。

  2.《煎茶水記》

  這是一本現存最早的專門論水評泉的著作。全文僅約900字,共列出全國宜茶用水20處。

  3.《品茶要錄》

  本書共10篇,一至九篇論製茶過程中應當避免採造過時、混入雜物、蒸不熟、蒸過熟、烤焦等情況。對今天辨別茶葉質量仍然有參考價值。第十篇討論各產茶之地的特點。

  4.《大觀茶論》

  《大觀茶論》爲宋代皇帝趙佶所作,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部皇帝的茶專論。全書共二十篇,對北宋時期蒸青團茶的產地、採製、烹試、品質、鬥茶風尚等均有詳細記述。

  5.《茶具圖贊》

  《茶具圖贊》是中國第一部茶具專著。該書繪製了宋代著名茶具12件,一具一圖一讚語,又以擬人手法給每一種茶假以宋代官名和職責,妙趣橫生。

  6.《續茶經》

  《續茶經》是從唐代至清代之間對《茶經》作出最完整補充的茶書,內容是《茶經》的10倍。

 

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的作者是

陸羽。

《茶經》,唐代茶學家陸羽所作,是世界上第一部全面闡述茶以及與茶相關的專門著作,是一部關於茶葉的歷史、源流、現狀、生產技術以及飲茶技藝、茶道原理的綜合性論著。它既是茶的自然科學著作,又是茶文化的專著,在茶文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茶經》的出現標誌着中國茶學系統的初步形成。

《茶經》既是陸羽在實踐中取得的茶葉生產的第一手資料,又是遍稽羣書,廣採博收歷史經驗和當時採製經驗的結晶。《茶經》原文7000多字,共三卷十篇,分別爲《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其版本主要有唐代的抄本和宋代及其以後的刻本。《茶經》問世以來,對中國的茶葉學、茶文化學,乃至整個中國的整個飲食結構產生了影響,並且傳到了國外,被翻譯成了日、英、俄等文字,影響深遠。

第一部茶葉專著是什麼

茶經。

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是唐代茶聖陸羽所著的《茶經》,《茶經》著於公元780年,乃是世界上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葉的百科全書,書中主要講解了關於茶葉生產的歷史、源流、現狀、生產技術以及飲茶技藝、茶藝原理,是古代最爲完備的一部茶書。

陸羽在著《茶經》之前,先在各大茶區觀察了茶葉的生長規律和茶農對茶葉的加工,進一步分析了茶葉的品質優劣,同時學習了民間的烹茶方法,並在此基礎上總結出了一套規律,對後世茶葉生產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茶經內容

《茶經》成爲世界上第一部茶學專著,是陸羽對人類的一大貢獻。全書分上、中、下三卷共十個部分。其主要內容和結構有: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

《茶經》共三卷十篇,“一之源”考證茶的起源及性狀。“二之具”記載採製茶工具;“三之造”記述茶葉種類和採製方法;“四之器”記載煮茶、飲茶的器皿;“五之煮”記載烹茶法及水質品位;“六之飲”記載飲茶風俗和品茶法。

“七之事”彙輯有關茶葉的掌故及藥效;“八之出”列舉茶葉產地及所產茶葉的優劣;“九之略”指茶器的使用可因條件而異,不必拘泥;“十之圖”指將採茶、加工、飲茶的全過程繪在絹素上,懸於茶室,使得品茶時可以親眼領略茶經之始終。

《茶經》反映出當時茶葉的採摘、製作、鑑定、分級及烹煮、飲用等都積累了豐富經驗。表明唐代茶葉生產已比較發達,飲茶之風盛行。

我國古代,較爲著名的幾部茶書有哪些?

中國從古至今就一直是茶的故鄉,製茶飲茶到現在也有很多年的歷史了,也逐漸形成了以製茶和飲茶爲主的文化。從古代到現代,對茶的記錄是非常多的,而茶的種類也有很多,古代對於茶書的著作中有記錄很多,關於茶葉種植和生產方面的文化。而中國的茶藝從古至今在世界都享有很大的盛譽,到現在茶已經成爲一種自然科學,並且形成了的體系,成爲一種人文科學的文化。並且茶葉用來飲茶,對身體有比較好的功效,同時也是一種非常有情趣,可以陶冶情操的社交活動。

因爲茶的歷史文化比較悠久,所以存在有很多關於茶的著作。第一步就是唐代陸羽所創作的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茶的專著《茶經》,這部著作是開山之作,還系統的記錄了茶的各類知識,所以是一部享譽中外的著作。其次,宋徽宗趙佶所寫的《大觀茶論》,這本書系統的記錄了宋代對於茶道的狀況和茶的發展程度,是很珍貴的第一手文獻資料,對於研究宋代文化也有一定的作用和意義。除此以外,宋代蔡襄所做的《茶錄》,也是茶學方面的一部著作,主要寫的是關於茶的一些烹飪方法,記錄的更加具體和全面,注重的是實踐。最後,清代陸廷燦所寫的《續茶經》,系統的記錄了清代以前的茶葉知識,內容涵蓋的很豐富,所寫知識也很實用。

到目前爲止,對茶葉的研究和記錄也一直在繼續,中華傳統文化上下5000年,對於查血的記錄也一直都沒有中斷,不論是唐朝,宋朝還是清朝,明朝都對茶學有一定的紀錄,說明茶學一直是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的一門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

標籤: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