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行書字帖子怎麼寫,行書怎麼寫

1.行書怎麼寫

首先 寫行書一定要有比較好的正書基礎 熟悉筆性 當你對結構 筆畫 空白 造型都可以很好的掌握 之後

行書字帖子怎麼寫 行書怎麼寫

就有了條件了 練行書時 首先是臨帖 不要寫 先看 把一個字看透 就從上面說的那幾個方面看 看好了 就丟開字帖 一氣合成 注意 這裏就關係的寫行書最重要的東西了 就是 連貫的氣運 每個筆畫一定要靠氣運聯繫在一起 一個字才能很好的成爲一個整體 不要停 不要填 還有就是 筆觸一定要”跳起來” 行書字才顯的活 不然回很死板 可以從兩個對稱的點開始練 用彈跳的筆觸練 找到感覺後 開始寫

個人覺得最重要的是空白(重中之重) 氣運

這兩點做好了 其他的東西比如如何造型 筆畫的連接 都是比較靈活的 可以自己設計 單但畢竟寫出來的一定還是字啊

不過練習時可以當作畫來'畫” 主要是練習筆畫之間的關係

2.怎麼寫行書

學寫行書,是大家普遍感興趣的事情。

因爲行書是一種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書體,它比楷書簡括,比草書易識,實用價值高,藝術表現力強,是民間應用最爲廣泛的手寫文字,也最受人們的喜愛。由於行書比其他書體更善於抒發作者的思想情感,所以在書法展覽中,行書作品總是佔有很大的比重。

大凡書法愛好者,沒有一個人不在行書上狠下功夫的。 縱觀中國書法發展史,自魏晉以來的近兩千年中,篆、隸、草、楷諸體都有一個產生、發展和不景氣的變化過程。

如周秦時期的篆書和漢代隸書,自唐以後皆一厥不振,直至清代才得以發揚和光大。唐代的楷書最是登峯造極,然自唐以後也是每況愈下。

至於草書更是太“陽春白雪”了,一直和盛者蓋寡。唯有行書自產生以來一直不斷地向前發展着。

東晉以降,行書藝術更是盛行不衰流派紛呈,顯現出它那極爲旺盛的生命力。 關於行書,唐虞世南說,行書之體略同於真。

唐張懷瓘說,行書之體是真書的小僞,其體務從簡易,相間流行,故謂之行書。有人說,楷如立,行如走,這種說法比較通俗形象。

關於行書的史略,晉衛恆《四體書勢》說:“魏初有鍾胡二家爲行書法,俱學於劉德升,而鍾氏小異,然亦各有其巧,今盛行於世。”據史料記載,鍾繇(公元151—230)、胡昭(公元85—173),均爲三國時期魏國的書家,劉德升(公元147—189)則爲東漢時期書家。

據此推斷,行書大約萌始於漢代而大盛於晉代,距今約有1800年之久。 關於行書的種類,唐張懷瓘說,行書非草非真,離方遁圓,在乎季孟。

兼真者謂之真行,兼草者謂之行草。這就是後人所謂行書有行楷、行草之說的依據。

行書源於楷書,然行與楷相比較,二者之間有着明顯的區別。就線條而言,楷法筆筆規正、橫直分明,行則伸縮、收放自由、弧多於直。

就結體而言,楷法結構字字規範平正,行則可正可欹,可大可小,變化不拘。就行筆速度而言,楷法行筆較慢,行則較快且酣暢淋漓。

加上行書又大力吸納草法,常常以簡代繁,以圓轉替代方折,加強了字裏行間的呼應和連貫。因此,行書的特點是既具楷書之規矩,又具草書之靈動,筆法較爲豐富,時而側鋒配合中鋒以露鋒入紙凌空取勢,時而方圓並用藏露結合以剛柔相濟。

行書用筆講究起筆得勢、行筆得力、起收呼應、起迄分明,這些都是行書有別於楷書的重要特徵。此外,行書的兼融性很強,大凡今草之飛舞流動、章草之渾鬱凝練、魏碑之方勁厚朴、隸書之氣骨沉着、篆書之遒麗勻整,行書都很善於運用和表現,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特徵。

行書雖出於楷書而又異於楷書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由於草書的介入,行書常常會對楷書中的某些偏旁部首的寫法作一些刪省、改革;二是行書爲了自己書寫便捷的需要,也常常會改變楷書的原有書寫筆順,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貌;三是行書常常在點畫與點畫之間,增加了連綿和引帶的手法,產生了某些牽絲和鉤挑,形成了自己的脈絡相通、意氣流動、生動活潑的性格特徵。 初學行書,應採取如下學習步驟循序漸進: 首先是先要對行書的偏旁部首作重點練習。

書寫行書的偏旁部首,其行筆速度應略快於楷書。筆畫之間可隱約產生出一種自然纖細的遊絲,使人感到有婉轉輕靈的意味。

其間,書寫點畫時用筆要慢些,在筆畫之間互相轉換時,用筆要快些,遊絲不可粗於或重於點畫。 其次是要在選定帖子的基礎上,逐字打好攻堅戰,並要在“熟”上狠下功夫,以逐步瞭解和掌握行書有別於楷書的特徵和寫法。

平時可多作一些書空練習,如古人所說,“坐以指畫膝,臥以指畫席”,是解決“熟”的問題的重要環節。 再次是要在逐字“攻堅”的基礎上作逐行的攻堅,重點了解和掌握上下字之間的過渡及氣息貫通,逐步瞭解和掌握上下字之間的顧盼、承應的用筆技巧和方法。

行書的字羣排列,或大或小、或粗或細、或重或輕、或正或欹、或放或收、或開或合,都應各盡其態、各得其所、協調有序。 最後,要在一行一行學習的基礎上擴大爲章法的學習和臨寫。

行書很注重自己的筆勢和筆意方面的表達,積字成行、積行成篇要求有一氣呵成的氣魄和膽略。通篇的章法學習和臨寫,有助於日後的行書創作學習。

在通篇的章法學習和臨寫中,要加強“背臨”和默寫,這樣更有利於在“熟”字上下功夫。 學習行書創作要先構思後動筆,要“不打無準備之仗”。

在創作前,要充分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如正文內容和章法的確定,創作工具及文房四寶的準備(對所用的工具材料,一定要非常熟悉和了解),對正文文意的學習和領會,以及營造好創作的心態和環境等。

下筆之前一定要做到胸有成竹。正文中的首字和首筆非常重要,其成敗得失關係到全局,沒有足夠的把握就不要輕易下手。

一旦揮毫寫字一定要自信,不得患得患失或雜念纏身。寫草字一定要注意草法的正確性,不得任意杜撰。

孫過庭說,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成通篇之準。在同一篇書法作品中,作品的基本格調和風格必須保持一致。

行書很講究墨法,濃淡枯溼之間要巧妙搭配。行書書寫時要一筆多字,一墨多字,不可蘸一筆寫一筆,亦不可千字一溼或千字一色。

怎樣把握墨色,這對作者來說至關重要。此外,行書。

3.怎樣寫行書速成教程

從楷書打好基礎。寫好行書,一定需要較好的楷書基礎,沒有楷書基礎的行書,很容易變成讓人眼花的亂草字,缺乏骨力的有,結構沒有掌握好,就寫行書,往往是事倍功半,所以,建議初學者,一定要從楷書打好基礎,楷書的習字方地,見我的另一個經驗。

選好字帖。行書也有好帖子,比如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爲“天下第一行書”,東晉書法家中,前人以“龍跳天門,虎臥鳳闕”形容其字雄強俊秀。到了唐代,顏真卿所書《祭侄稿》,寫得勁挺奔放,古人評之爲“天下第二行書”。宋代的蘇東坡的《寒食帖》則被稱爲“天一第三行書”。如果想在行書中有所成績,選擇這些優秀的字帖做爲練習的入門教材,是必須的,也是有效的路徑。其中諸如《蘭亭序》,雖然只是短文一篇,但自古以來,大多書家全都在其上下功夫匪淺,有的甚至終身臨習,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

循序漸進。先練習單個字,把某個單字的寫法,寫熟練了,記在心裏,心手相應,心手一致,想到就可以寫出;再把需要寫的所有字,每個都考慮清楚寫法,在寫之前,注意行氣連貫,避免呆板,使所有字都互相呼應,渾然成爲一體,這樣就可以寫出全篇的行書好字了。

注意章法。行書在書寫過程中,同樣需要注意章法。在一般練習過程中,要注意章法的修煉,使之成爲良好的創作習慣,在以後的創作中可以自然而然地形成上佳的風格,章法佈局在書法創作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往往字寫得好,而章法沒有掌握好,整個作品都會減色。

多加觀察。不要一味地強制自己不停地練習,要在練習的過程中注意觀察好作品的書寫規律加以學習,對於一些好字帖的認真觀察,在過去叫“讀帖”,讀好帖子,也是一項必備的練習功夫,要想字寫得好,讀帖時要用心,不能走馬觀花,要認真體味。

強加練習。書法是一種書寫習慣,不加練習,絕不可能成就。因此,練習書寫是必經之途。古人就有寫完幾缸水的說法,那麼,要是我們寫好行書,也需要下到一定的功夫。多加練習,是寫出一手好字的不二法門,我們現在來想,古人只所以有一手好毛筆字,那是因爲他們日常的書寫交流工具,就是毛筆,日常應用多了,其實也是練習的過程,當你在練習中掌握了筆的書寫規律。那麼,一手好字就練成了。

4.怎樣寫好行書

論及學書,最難的當屬行草,如果沒有比較深厚的楷書功底,還是先別輕易嘗試行書,行書學習先從王羲之開始,蘭亭序,聖教序都是初學的範本,行書切忌不要盲目求快,初學行書當用心觀看筆畫形態爭取做到很相似,速度是熟能生巧的,初寫行書盲目追求,寫到後來會發現寫出來的東西和帖子上大相徑庭,想再該是很費勁的

學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尤其是行書,完全在於日久苦練,想要急於求成是絕對不可能的,行書最忌諱的就是急,在下推薦你先學蘭亭序,然後聖教序這些開始入門,之後可以考慮十七貼等,

5.中國三大行書書法帖包括哪些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王羲之) 蘭亭序,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集序》、《臨河序》、《禊序》、《禊貼》。

爲三大行書書法帖之一,系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修禊”,會上各人做詩,王羲之爲他們的詩寫的序文手稿。

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感慨。法帖相傳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是他五十歲時的得意之作。

後人評道“右軍字體,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爲師法”。

因此,歷代書家都推《蘭亭》爲“天下第一行書”。存世唐摹墨跡以“神龍本”爲最著,唐太宗時馮承素號金印,故稱爲《蘭亭神龍本》,此本摹寫精細,筆法、墨氣、行款、神韻,都得以體現,公認爲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

經郭沫若考證,以爲相傳的《蘭亭序》後半文字,興感無端,與王羲之思想無相同之處,書體亦和近年出土的東晉王氏墓誌不類,疑爲隋唐人所僞託。但也有不同意其說者。

《蘭亭序》表現了王羲之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氣度、鳳神、襟懷、情愫,在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現。

古人稱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堪稱絕妙的比喻。 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顏真卿) 《祭侄稿》全稱《祭侄季明文稿》,爲三大行書書法帖之一,系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

書於唐乾元元年(公元七百五十八年)。麻紙本,行書 縱28.2釐米 橫75.5釐米,二十三行,每行十一二字不等,共二百三十四字。

鈴有“趙氏子昴氏”、“大雅”、“鮮于”、“樞”、“鮮于樞伯幾父”、“鮮于”等印。曾經宋宣和內府、元張晏、鮮于樞、明吳廷、清徐乾學、王鴻緒、清內府等收藏,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因爲此稿是在極度悲憤的情緒下書寫,顧不得筆墨的工拙,故字隨書家情緒起伏,純是精神和平時工力的自然流露。這在整個書法史上都是不多見的。

可以說,《祭侄文稿》是極具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墨跡原作之一,至爲寶貴。 天下第三行書《黃州寒食詩》(蘇軾) 《黃州寒食詩帖》彰顯動勢,洋溢着起伏的情緒。

詩寫得蒼涼惆悵,書法也正是在這種心情和境況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穩健,痛快淋漓,一氣呵成。

蘇軾將詩句心境情感的變化,寓於點畫線條的變化中,或正鋒,或側鋒,轉換多變,順手斷聯,渾然天成。其結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輕有重,有寬有窄,參差錯落,恣肆奇崛,變化萬千。

因爲有諸家的稱賞讚譽,世人遂將《寒食帖》與東晉王羲之《蘭亭序》、唐代顏真卿《祭侄稿》合稱爲“天下三大行書”,或單稱《寒食帖》爲“天下第三行書。”還有人將“天下三大行書”作對比說:《蘭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風格,《祭侄帖》是至哲賢達的風格,《寒食帖》是學士才子的風格。

它們先後媲美,各領風騷,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書法史上行書的三塊里程碑。 以上摘至百度百科。

6.怎樣寫好行書

如果說你楷書部分已經寫的不行,,那對於行書部分的練習是件難事哦,我的學生在練習幾年楷書的時候都可以寫行楷的字了,因爲基本功很紮實,首先你要臨摹一些名家的行書字帖,王羲之的字帖是首選,如《聖教序》《王羲之傳本墨跡》都不錯,或米芾的也可以只要是古代名家的字帖你都要多看多練,臨摹時一定要有一個目的,就是寫的越像越好,剛開始練寫的不好沒關係,是很正常的,因爲從楷書到行書的過渡還需要一段時間,但要一直這麼堅持每天臨摹,做到像爲止,不久你會寫好的,而且這些字帖還可以當作鋼筆字帖,平時也可以把鋼筆字練練,這樣雙管齊下,你一定寫好行書的。

這個有毫子的小難度!你不必連幾小時寫!那隻能增加你的壓力!你只要做到想到什麼字就能寫出來!即可!

最主要的是你的悟性有多高了!有些人悟性好!看一眼就會!有些人悟性不是橫高的話!就是練上幾年也不行!這就得勤練習了!只要你下了功夫 就可以!還有書法不是一天2天就可以學會的!每天多看看行書的字帖!看到什麼字就寫一下!多寫幾下!祝你早日練成啊啊!

7.怎樣才能寫好行書

我也練過書法的,剛開始的時候總是覺得寫出來的字不夠端正,不夠美觀,也不夠到位。

可是,沒有關係,練字也不是一天兩天的功夫呀。首先,要練好行書,就要注意,千萬不要把楷書的運筆帶到行書中,那樣會破壞行書的本質。

行書講究的就是一個快,活,神和個性。但是個性並不是隨便亂塗亂畫哦,是要建立在熟練地基礎上。

建議你剛開始的時候,仔細地研究帖子上的運筆,有必要的話,也可以在上面描一描。記住每個字的字形,以及如何運筆,就會給你寫的時候帶來很大的益處。

在寫的時候,千萬不要總是停停頓頓,或者描來描去。行書最忌諱的就是這樣,因爲行書是要一氣呵成的,是行雲流水的,這樣停停頓頓,補補畫畫,最後弄得很不好。

哪怕寫的不好也要一氣呵成,一筆就把整個字寫下去,在能夠一口氣把字寫下去的基礎上,再去仔細練習如何把字寫美觀了。總之,行書就是要如流水一般,流暢,大氣。

練行書其實就是在練你的心胸的寬廣程度。

標籤:行書 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