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鴨綠江是哪個國家的

鴨綠江是哪個國家的

鴨綠江屬於兩國共管,爲中國和朝鮮之間的界河,以江中心爲界,南屬於朝鮮,北屬於中國。

江中的綢緞島和薪島等與中國陸地接壤,河口爲雙方共用。

鴨綠江發源于吉林省長白山南麓,幹流流經吉林和遼寧兩省,並在遼寧省丹東市東港市附近流入黃海北部的西朝鮮灣。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鴨綠江是中國和朝鮮兩國共管的一條江。

鴨綠江,原爲中國內河,現爲中來自國和朝鮮之間的界河。

江中的朝方島嶼——綢緞島和薪島等與中國陸地接壤。

目前河口狀長簡密長國易議爲雙方共用。

鴨綠江發源于吉林省長白山南麓,上游舊稱建川溝,流向在源頭階段先向南,經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後轉向西北,再經臨江市轉向西南。

幹流流經吉林和遼寧兩省,並在遼寧省丹太面史齊染燒管東市東港市附近流入黃海北部的西朝鮮灣。

鴨綠江全長795公里,流域面積6.19萬平方公里(中國境內流域面積3.25萬平方公里),年止出京款徑流量327.6億立方米,擁有渾江、虛川江、禿魯江等多條支流。

擁有水豐、太平灣等數個大中型水電站、水庫。

其他比較有用的內容推薦1:

鴨綠江是歸中國和朝鮮共同管轄。

爲中國和朝鮮之間的界河。

江中的朝方島嶼綢緞島和薪島等與中國陸地接壤。

目前河口爲雙來自方共用。

鴨綠江發源于吉林省長白山南麓,上游舊稱建川溝,流向在源頭階段先向南,經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後轉向安肥輸隊據況答西北,再經臨江市轉向西南。

幹流流經吉肥口段林和遼寧兩省,並在遼寧省丹東市東港市附近流入黃海北部的西朝鮮灣。

來自鴨綠江全長795公里,流域面積6.19萬平方公里,擁有渾江、虛川江、禿魯江等多條支流。

擁有水豐、太平灣等數個大中型水電站、水庫。

鴨綠江洪水主要發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最菜大洪峯流量爲17200立方米/秒。

來自由於歷史上曾發生過特大洪峯和水災。

爲防止水患,於民國年間在丹東市內江岸一帶修築了多處土壩和混凝土結構的江堤。

鴨綠江是中國的還是朝鮮的?

鴨綠江原爲中國的內河,現在爲中國和朝鮮之間的界河。

鴨綠江發源于吉林白山南麓,上游舊稱建川溝,流向在源頭階段先向南,經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後轉向西北,再經臨江市轉向西南。幹流流經吉林和遼寧兩省,並在遼寧省丹東市東港市附近流入黃海北部的西朝鮮灣。

鴨綠江全長795公里,流域面積6.19萬平方公里(中國境內流域面積3.25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327.6億立方米,擁有渾江、虛川江、禿魯江等多條支流。擁有水豐、太平灣等數個大中型水電站、水庫。

洪水特徵:

鴨綠江洪水主要發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最大洪峯流量爲17200立方米/秒。由於歷史上曾發生過特大洪峯和水災。爲防止水患,於年間在丹東市內江岸一帶修築了多處土壩和混凝土結構的江堤。江堤高五公尺,寬二公尺,長二公里,設有十四座壩門,以減少洪水造成的損失。

鴨綠江是哪國的

鴨綠江(朝鮮文:�2�0�0�0�7�6, Amnokkang)古稱壩水,漢稱爲訾水,唐朝始稱鴨綠江,因其水色青綠、恰如鴨頭而得名。

鴨綠江發源于吉林白山南麓,先後流經吉林省、遼寧省的長白、集安、寬甸、丹東(此段約300公里。江面寬闊,兩岸風光秀麗,在入海口一帶,盛產大銀魚)等地,向南在遼寧省丹東市東溝附近注入黃海,全長795公里,流域面積6.19萬平方千米,是中朝兩國的界河。

鴨綠江造橋歷史很早,可上溯到遼代,20世紀初,鴨綠江上始建鐵橋,先後在丹東和朝鮮新義州之間建了二座。第一座建於1909年,是座開閉式橋樑。1950年朝鮮戰爭中被美國飛機炸燬,橋墩至今猶存,現闢有端橋遊覽區。第二座橋建於1940年,爲鐵路、公路兩用橋,全長940米,屬中朝兩國共管。它是中朝兩國的交通要道,也是遊人觀光覽勝的景。中朝邊境上的鴨綠江,水流不多。夏天水深,不到半腿,冬天結冰後,可以橫過。所以這條江,也成爲了朝鮮難民避難到中國的首選之路。

鴨綠江是我國和哪個鄰國的分界線所在地?

鴨綠江是我國和朝鮮的分界線所在地。

鴨綠江是中國和朝鮮兩國的界河,按照常理,江中的島嶼本該兩國各有其半,但鴨綠江下游的島嶼絕大部分都屬於朝鮮,尤其是位於鴨綠江入海處的兩個大島——綢緞島和薪島,竟然全屬於朝鮮。上世紀60年代,千赤島(也稱於赤島)在中朝劃界時被分給了朝鮮,使該段鴨綠江成爲朝鮮的內河。而後黃金坪島、綢緞島、薪島的喪失,使中國永遠失去了鴨綠江的出海口,不得不建設丹東新港。同時失去了獲得河口段大片新生土地和島嶼的機會,失去了大片的海洋國土。

擴展資料:

鴨綠江發源于吉林白山南麓,上游舊稱建川溝,流向在源頭階段先向南,經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後轉向西北,再經臨江市轉向西南。幹流流經吉林和遼寧兩省,並在遼寧省丹東市東港市附近流入黃海北部的西朝鮮灣。

鴨綠江全長795公里,流域面積6.19萬平方公里(中國境內流域面積3.25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327.6億立方米,擁有渾江、虛川江、禿魯江等多條支流。擁有水豐、太平灣等數個大中型水電站、水庫。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鴨綠江

鴨綠江在哪裏

鴨綠江爲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旅遊景區。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鴨綠江位於丹東境內鴨綠江下游的渾江口至江海分界處的沿江區,全長210公里,面積約4000平方公里。景區以水景爲主線,山景相依託,名勝古蹟歷史久遠,遊一江可觀賞中朝兩國風光。

鴨綠江因爲水的顏色而得名,那碧綠的江水,猶如雄鴨脖頸的瑩綠,先人們便稱其爲鴨綠江,沿襲至今,在早以前,鴨綠江的古稱爲馬訾水。鴨綠江古稱壩水,漢稱爲訾水,唐朝始稱鴨綠江,因其水色青綠、恰如鴨頭而得名。鴨綠江發源于吉林白山南麓,流經長白、集安、寬甸、丹東等地,向南注入黃海,全長795公里,是中朝兩國的界河。鴨綠江流經丹東市約300公里。此段江面寬闊,兩岸風光秀麗,在入海口一帶,盛產大銀魚。鴨綠江造橋歷史很早,可上溯到遼代,20世紀初,鴨綠江上始建鐵橋,先後在丹東和朝鮮新義州之間建了二座。第一座建於1909年,是座開閉式橋樑。1950年朝鮮戰爭中被美國飛機炸燬,橋墩至今猶存,現闢有端橋遊覽區。第二座橋建於1940出年,爲鐵路、公路兩用橋,全長940米,屬中朝兩國共管。它是中朝兩國的交通要道,也是遊人觀光覽勝的景點。

門票:鴨綠江斷橋15元

位置:位於鴨綠江中下游丹東市境內,東起渾江口,西至大東港

氣候:氣候冬暖夏涼

面積:全長210公里。總面積824.2平方公里(含朝鮮水面),保護區面積200平方公里。

鴨綠江風景名勝區由六大景區100多個景點組成,鴨綠江風景區位於鴨綠江中下游,與朝鮮碧潼、清水、義州、新義州隔江相望,江水蜿蜒舒緩,兩峭壁嶙峋,林木鬱鬱蔥蔥,形成了絢麗多彩的自然景觀,有浩瀚秀美的水豐湖、雄峙江畔的虎山長城、彈痕累累的鴨綠江大橋、我國1.8萬公里的海岸線最北端的江海分界線和古人類洞穴遺址、原始村落遺址和現代園林建築等,構成了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水豐景區:水豐水庫是中國東北最大的水庫,中朝兩國共管,庫區內森林都保持着近似原始狀態的自然景觀,水庫兩側峽谷秀麗、花木茂盛。

太平灣景區:主要由古渡新村和太平灣電站景點組成。

大橋景區:位於丹東市城區,是鴨綠江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與朝鮮新義州市隔江相望。有寶山懸虹、碧水玉榭、鴨江帆影、鐵橋彈洞等著名景點。

虎山景區:位於大橋景區與太平洋景區之間。虎山形似臥虎,地勢險要,與對岸朝鮮“統軍亭”遙遙相對,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軍事要地。

江口景區:區內最南端的一個景區。江海分界線是中國海岸線的最北端,三號江海界碑吸引了許多遊客。

綠江景區:位於寬甸鎮江鄉和吉林省交界的渾江口。自然景觀秀美,植被近似原始狀態,有十二天門、天然狩獵場、冷風巖、五節樓山,以及古窯址等景點。

交通:北京至平壤、莫斯科至平壤的國際聯運列車,經彈洞出入國境。丹東還有通往瀋陽、北京、長甸等的客運列車。民航已開闢直達北京、廣州、成都、溫州等地的航線。

黑龍江是屬於中國還是屬於俄羅斯;鴨綠江是屬於中國還是朝鮮。

在康熙朝時,清與沙俄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裏面明文規定黑龍江以北包括庫頁島在內皆屬於中國,但近代由於清的,又以黑龍江與俄羅斯爲界,所以黑龍江應屬於中俄兩國;至於鴨綠江,那肯定屬於中國,朝鮮歷代臣服於中國,朝鮮戰爭時鴨綠江已屬中國,現在肯定也是中國的。Do you understand?

啊,打字打的手都酸了......

鴨綠江在哪裏

鴨綠江位於吉林省、遼寧省東部邊境,是中國與朝鮮的界河。鴨綠江發源於長白山南麓,然後流向西南,流經中國吉林、遼寧兩省,幹流全長795公里,流域面積約31,751平方公里,於遼寧丹東注入黃海。鴨綠江入海口是中國海岸線的最北端,是朝鮮境內最長的河流。

擴展資料

鴨綠江古稱浿水,漢朝稱爲馬訾水,唐朝始稱鴨綠江(隋唐時期浿水爲大同江),因其江水清澈,關於鴨綠江其名的來歷主要流行着兩種說法:一說、源自於滿族先民的語言(滿語稱爲Yaluula,意爲“邊界之江”)的說法。史載建州衛女真常年生活在婆豬江畔(鴨綠江支流)。另有因江水顏色似鴨頭之色而得名。二說、因上游地區有鴨江和綠江兩條支流匯入,故合而爲一,並稱爲“鴨綠江”。

景區:1、丹東鴨綠江大橋:丹東鴨綠江大橋,又稱爲中國與朝鮮的友誼橋,位於丹東市城區,是鴨綠江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六大核心景區之一。2、水豐湖景區:水豐湖位於丹東市寬甸縣東南的朝鮮邊境線上,全長162公里,湖泊面積415平方公里,素有中國東北第一大淡水湖泊之稱。

3、老虎哨景區:老虎哨旅遊景區是以中國河朝鮮合建的渭源水庫爲中心開發的旅遊景區。景區融合了生態旅遊、中國邊境旅遊等多種元素,是鴨綠江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六大核心景區之一。4、太平灣景區:太平灣風景區是鴨綠江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的重點景區。距丹東市五十公里,距青山溝景區九十八公里,與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平安北道朔州郡隔江相望。

鴨綠江是屬於朝鮮的還是中國的

鴨綠江以江中心爲界,分別(南)屬於朝鮮,(北)屬於中國。

鴨綠江在哪個省的什麼位置

鴨綠江發源于吉林白山南麓,上游舊稱建川溝,流向在源頭階段先向南,經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後轉向西北,再經臨江市轉向西南。幹流流經吉林和遼寧兩省,並在遼寧省丹東市東港市附近流入黃海北部的西朝鮮灣。擁有水豐、太平灣等數個大中型水電站、水庫。

鴨綠江風景名勝區位於鴨綠江中下游丹東市境內,東起渾江口,西至大東港,全長210公里。總面積824.2平方公里(含朝鮮水面),保護區面積200平方公里。

丹東鴨綠江遊覽區位於鴨綠江中心下游丹東市境內,東起渾江口,西至大東港,全長210公里,總面積824.2平方公里(含中朝共管水面),保護區面積200平方公里。鴨綠江流徑丹東市約300公里。

發展歷程:

鴨綠江造橋歷史很早,可上溯到遼代,20世紀初,鴨綠江上始建鐵橋,先後在丹東和朝鮮新義州市建了兩座。第一座建於1909年,是座開閉式橋樑。1950年朝鮮戰爭中被美國飛機炸燬,橋墩至令猶存。第二座橋建於1940年,爲鐵路、公路兩用橋,全長940米,屬中朝兩國共管。它是中國朝鮮兩國的交通要道,也是遊人觀光覽勝的景點。鴨綠江風景名勝區因鴨綠江及鴨綠江橋得名。鴨綠江因爲水的顏色而得名,那碧綠的江水,猶如雄鴨脖頸的瑩綠,先人們便稱其爲鴨綠江,沿襲至今,在早以前,鴨綠江的古稱爲馬訾水。鴨綠江古稱壩水,漢稱爲訾水,唐朝始稱鴨綠江,因其水色青綠、恰如鴨頭而得名。鴨綠江發源于吉林白山南麓,流經長白、集安、寬甸、丹東等地,向南注入黃海,全長795公里,是中朝兩國的界河。

地理位置:

鴨綠江遊覽區地理位置優越,氣候冬暖夏涼,以其山清水秀,一覽中朝兩國自然風光而獨具特色。鴨綠江遊覽區位於鴨綠江中下游與朝鮮碧潼、清水、義州、新義州隔江相望。泛舟江面,兩國風光盡收眼底,江水蜿蜒舒緩,岸山峭壁嶙峋,林木鬱鬱蔥蔥,形成了絢麗多彩的自然景觀。古代城堡遺址,明代萬里長城遺蹟,近代戰爭遺蹟,現代橋樑和大型水利工程,組成了豐富的人文景觀,遊覽區區分爲六大景區即江口、大橋、虎山、太平灣、水豐、綠江景區。

鴨綠江原爲中國的內河,現在爲中國和朝鮮之間的界河。鴨綠江中的朝方島嶼一綢緞島和薪島已經與中國陸地接壤。目前河口爲雙方共用。鴨綠江流域森林資源豐富,分佈以紅松、楓、樺爲主的針闊葉混交林和櫟林,林內有東北虎、豹、熊、野豬、狼、雉雞,盛產大銀魚。

中國和朝鮮兩國的界河是什麼?

鴨綠江是中國和朝鮮兩國的界河,發源於長白山天池東南的胭脂山山麓,全長約八百公里,在丹東附近注入黃海。乘船漫遊鴨綠江,只見蜿蜒的河道幾乎是在山谷中穿行,兩岸山上多是原始森林,一直沒有遭到破壞,水土保持很好,因而鴨綠江水質清澈溫潤,酷似鴨子頭上那塊綠色的羽毛,這“鴨綠江”之名就因之而來。

千百年來,鴨綠江一直靜境地流淌,養育着兩岸的人們,記錄着歷史的屈辱和光榮。五十年前,鴨綠江成爲世界關注的焦點。“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這首《中國人民志願軍軍歌》當年曾傳遍了中國大地,使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了鴨綠江。

如今鴨綠江上還留有五十年前那場戰爭的痕跡,這就是斷橋。斷橋是鴨綠江上獨有的景觀,橋樑幾乎是正好從中間斷開的。據說當時美軍在仁川登陸後,美國總統杜魯門不想越過鴨綠江,以免激怒蘇聯,但他也不願意看到中國出兵幫助朝鮮。於是,他採取了折中的辦法,讓空軍把鴨綠江上所有的橋樑屬於朝鮮的一側全部炸斷,因而鴨綠江上就出現了斷橋。

後來在修復橋樑的時候,遺留下兩座。一座在丹東江面,一座在寬甸河口。兩座斷橋把歷史凝固在這裏,向後人訴說着歷史的滄桑。

鴨綠江在哪個省呢?

鴨綠江在吉林省。

鴨綠江發源于吉林省的長白山南部,沿中國與朝鮮的國界線,自東北流向西南。河道途徑中國吉林省的長白朝鮮族自治縣、臨江市、集安市、遼寧省的丹東市,以及朝鮮的新義州,最後在遼寧東港附近,流向黃海北部的西朝鮮灣。鴨綠江全長約795千米,大部分河道位於我國境內,流域面積達6.19萬平方公里。

簡介

鴨綠江支流衆多,在中國境內有渾江、蒲石河以及瑗河等,朝鮮境內有虛川江、長津江、慈城江、禿魯江和忠滿江等,衆多支流也讓中國與朝鮮的關係更加緊密。

鴨綠江流經地區山勢陡峭,河道蜿蜒曲折,所以航運價值並不高。但鴨綠江有着豐富的水電資源,在江上建有一座水豐湖大壩,該大壩是亞洲東部最大的水力發電站之一,由中國和朝鮮共同管理。這座大壩爲中國東北地區南部工業發展和電氣化鐵路,以及朝鮮北部大部分地區提供了必要的電力資源。鴨綠江被人們所熟知,是因爲中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是跨過鴨綠江抵達的朝鮮戰場,所以鴨綠江對兩國都有着重要的意義。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鴨綠江風景名勝區

標籤:鴨綠江 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