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阿詩瑪的傳說讀後感50字

阿詩瑪的傳說讀後感50字

《阿詩瑪的傳說》是一本充滿神話與傳說的小說,讓我深深地沉浸在一個神奇的世界裏。小說中的主人公阿詩瑪勇敢無畏,用自己的勇氣和智慧打敗了惡龍,保護了人們的幸福。這本小說告訴我們,只要有信心和勇氣,我們就能克服困難。我被阿詩瑪所展現的勇氣所感動,也受到了鼓舞。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阿詩瑪的守護神讀後感作文?

描寫思路:首先寫阿詩瑪的守護神是個什麼故事,然後寫阿詩瑪的守護神的故事內容,最後寫看完的感悟。《阿詩瑪的守護神》的讀後感範例爲:

《阿詩瑪的守護神》是一個傳統的故事。阿詩瑪的守護神叫魯沙麼(在撒尼語中是“石林”的發音)。魯沙麼是一個陸良(地名)的小山神,可是因爲金芬若嘎偷了調山令和趕山鞭,把魯沙麼趕到了阿着底。

“呀!金芬若嘎這麼壞嗎?”有人會問。不,金芬若嘎他不壞,他偷調山令和趕山鞭是想爲人們築成一條攔河南壩,讓百姓免遭乾旱的困擾。可半路,一聲雞鳴,石頭們以爲天亮了,就停了下來,就成了令人歎爲觀止的石林。還結識了守護小孩的應聲姑娘,可她要去天神學藝了,便囑託魯沙麼幫忙守護剛出生的阿詩瑪。

阿詩瑪看不到魯沙麼,可魯沙麼還是默默無名的守護着阿詩瑪,但是也有幫倒忙的時候,比如阿詩瑪家的大狗和二狗來接阿詩瑪,魯沙麼以爲大狗和二狗是來攻擊阿詩瑪的,想也沒想就把狗在地。阿詩瑪是一個美麗、善良、聰明的女孩,村子裏的小夥子都喜歡阿詩瑪。可財主家的兒子啊支看上了她,財主熱布巴拉就趁阿黑外出放羊之際,擄走了阿詩瑪。

魯沙麼跑到放羊的地方告訴了阿黑,並騎馬追了三天三夜。可狡猾的熱布巴拉和阿支讓阿黑在家裏睡覺,說是第二天在爭阿詩瑪,但是在夜裏就放出老虎想把阿黑咬死,可阿黑還是帶着阿詩瑪走了。但狠毒的熱布巴拉和阿支不甘心引來大水把阿詩瑪沖走了。

天庭知道了這件事,在明查之後才知到是十二崖子放的洪水,把十二崖子稱號給了應聲姑娘,應聲姑娘的稱號“應聲神”給了阿詩瑪,從此魯沙麼就一直守護在阿詩瑪身旁。

平時,我只要在學習中遇到一點困難,就叫苦連天,不是勇敢地去解決,而是怨天尤人,抱怨這,抱怨那。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也要像阿詩瑪、阿黑和魯沙麼一樣,做一個正直、勇敢的人,改掉以前學習中的畏難情緒,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知難而進、迎難而上,改變學習態度。

《阿詩瑪》觀後感

[《阿詩瑪》觀後感]《阿詩瑪》是彝族撒尼人民口頭流傳的美麗而富有特色的長篇敘事詩,被撒尼人稱爲"我們民族的歌",更是一部珍貴的少數民族文學遺產,《阿詩瑪》觀後感。阿詩瑪的傳說已經成爲撒尼人日常生活、婚喪禮節以及其它風俗習慣的一部分,在人民中間廣爲傳唱。其實故事的情節並不複雜,講的是在一個叫阿着底的地方,美麗的撒尼姑娘阿詩瑪與青年阿黑相愛。但頭人熱布巴拉的兒子阿支看上了阿詩瑪。他讓人前去婚,阿詩瑪不答應,他便在阿黑到遠方牧羊之時將阿詩瑪劫到家中。於是阿詩瑪將與阿黑定情的山茶花擲入小溪,溪水倒流,阿黑得信。阿黑急忙趕回來救阿詩瑪。大山阻道,他就用神箭射穿大山奪路而走,終於在阿詩瑪危急關頭趕到。阿支和阿黑賽歌,結果賽了三天,阿支告輸。阿支想不認輸,結果阿黑用他的神箭射穿寨門的大廳的柱子,射中了神主的牌位。頭人熱布巴拉無奈,只得放了阿詩瑪。阿詩瑪與阿黑愉快地騎馬回家。他們路過溪邊的時候,伺機報復的阿支帶人放洪水將阿詩瑪和阿黑衝散了。阿黑在水邊悲痛地呼喚阿詩瑪,漸漸地,水中現出現了阿詩瑪的化石像。這也是現在雲南著名的旅遊景點石林。在看完電影《阿詩瑪》以後,我覺得電影能傳遞給我們的信息比我想象中的少。其實就民間所流傳的《阿詩瑪》來看,賦予給《阿詩瑪》的意義很多。不少的評論說:它通過阿詩瑪與阿黑同封建勢力的代表--熱布巴拉家的鬥爭,歌頌了勞動、勇敢、自由和反抗精神,體現了撒尼人民反對封建壓迫的堅強意志和追求自由幸福的美好願望。而就我看到的電影《阿詩瑪》,傳遞這方面的信息很少,表達出來的更多是一種帶有神奇色彩的浪漫愛情故事。經過改編後的電影也的確塑造了一位美麗、勇敢、堅貞的撒尼姑娘形象。只是電影更多地描寫了阿詩瑪與阿黑之間的愛情:兩人相識、兩人相愛、遇到阻撓、分開。無可否認,阿詩瑪、阿黑與熱布巴拉家之間的鬥爭可以看作是兩個階級之間的鬥爭,因爲他們的確是不同的兩個階級。只是如果在表現封建階級代表--熱布巴拉家對農民階級壓迫的方面,能花多點工夫的話,效果可能會更好一點。當時不少的少數民族盛行"搶婚",所以電影僅僅描寫熱布巴拉家的"搶婚"這一件事,藉此來體現封建階級對農民階級的壓迫,這未免有點勉強。更何況,類似"搶婚"的事情在今天的社會也不鮮見,因此用它來做封建壓迫的代表稍微有點牽強,觀後感《《阿詩瑪》觀後感》。至於說"體現了撒尼人民追求自由幸福的美好願望",我還比較同意這一點。電影裏面的阿詩瑪勇於追求自由幸福,不只是表現在敢於拒絕熱布巴拉家的提親,我覺得更多的是體現在她與阿黑的相戀這件事上。我們都知道,封建時代的婚姻愛情從來就不是由自己做主,而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很多的歷史故事、民間傳說,如"梁山泊與祝英臺"等等正是封建時代婚姻制度下的犧牲品。而阿詩瑪忠於自己的感情、選擇了與阿黑相戀,從本質上來說,才真正稱得上是對封建禮教、封建壓迫的反抗。敢於對強權說"不"、對封建陋習說"不",也許這纔是真正的勇敢。以上就是我看完電影《阿詩瑪》後的感受,但是最讓我感興趣的並不是他們倆之間勇敢而悲愴的愛,而是故事裏詩性手法和詩性語言的出色運用。這個首先表現在人物塑造上。作者沒有采用寫實方法,而是採用浪漫的具有神話色彩的詩性手法,凸現人物的智慧與力量,勤勞與勇敢,善與美。這種神話手法的運用,還增強了作品的傳奇色彩。以奇寫實,以奇寫真,不但使作品更具藝術魅力,同時也讓人覺得更真實可信。因爲這是一種詩的真實。阿詩瑪與阿黑兩個人在火把節上的一見鍾情,這是一種怎樣的浪漫?而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場景是:熱布巴拉家來向阿詩瑪提親後,阿詩瑪望着心愛的人曾經走過的這條小道,訴說自己的思念和憂愁。她阿黑臨別前送她的山茶花,慢慢地唱道:"高山上的青松呀!能斷不能彎;我絕不嫁給熱布巴拉家。阿黑哥呀,你快回來呀!水呵,你爲什麼不往高處流呀?"。溪水有靈,聽了這話果真鼓起浪花,浪花翻身倒下,向上流起來…阿詩瑪驚喜若狂,急將花兒輕輕放在水中。溪水捧着山茶花,越過石塊,避開浪頭,竄過隙縫,躍下瀑布,終於歷盡艱難,來到阿黑牧羊的地方;阿黑趕回來救阿詩瑪,所射出來的神箭,竟有開山破林的能力。這些都給整個故事增添了神奇色彩。其次,表現在語言的運用上。與塑造人物的浪漫手法相反,作者採用的語言則是一種平實樸素、純淨自然的口語,不少段落,像是順口說出的自然、生動的白話,讀來不但親切動人、耐人尋味,而且具有一種素樸的詩的韻味,一種恰似天籟的音樂美。而詩中的歌詞大量運用的新奇的比興手法和反覆、排比、陪襯、對比、誇張、比擬、象徵等修辭手法,使敘事詩具有了較強的抒情性,也使詩的語言顯得妙趣橫生、詩意盎然,特別是迴環手法的運用,使長詩具有了一種和諧動人的旋律美。例如阿黑將阿詩瑪救出來以後,兩人邊唱着歌邊走在回家的路上:"馬鈴兒響來玉鳥兒唱我陪阿詩瑪回家鄉遠遠離開熱布巴拉家從此媽媽不憂傷不憂傷蜜蜂兒不落刺蓬棵蜜蜂落在鮮花上笛子吹來口弦響我織布來你放羊你織布來我放羊哥哥像頂帽子蓋在妹妹頭上妹妹像朵菌子生在哥哥的大樹旁馬鈴兒響來玉鳥兒唱我跟阿黑哥回家鄉遠遠離開熱布巴拉家從此媽媽不憂傷不憂傷不憂傷"。民間敘事詩的語言,是勞動大衆通過細緻觀察,深入體驗,多方感受,反覆錘鍊,從生活的源泉中提煉出來的、最富有藝術感染力的詩的語言。就拿上面那段歌詞來說,"樸實而不失之於簡陋,明朗而不陷於單調,豐富多彩而不流於俗豔。"。歌詞裏唱到的"馬鈴兒""玉鳥兒""蜜蜂""刺蓬棵""鮮花""織布""放羊"等等,都是從生活中人們最熟悉的事物選取的,進而"引類譬喻","借物發端"。民間語言雖然再樸素不過,然後卻隱藏着一股樸素、簡潔、健康的力量在裏面。在我看來,儘管《阿詩瑪》的情節並不像小說那樣引人入勝,可它的藝術價值是不可忽視的,甚至可以說得上是中華民族的經典。宋靜文

〔《阿詩瑪》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臺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讀了阿詩瑪的傳說讓我明白了什麼道理?

阿詩瑪的傳說真的讓我們羨慕這樣的愛情,很偉大

阿詩瑪的守護神讀後感作文?

阿詩瑪不屈不撓地同強權勢力作鬥爭的故事,揭示了光明終將代替黑暗、善美終將代替醜惡、自由終將代替壓迫與禁錮的人類理想,反映了彝族撒尼人“斷得彎不得”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阿詩瑪電影觀後感

阿詩瑪是雲南彝族撒尼人的敘述長詩,1956年被改寫成爲同名的的電影文學臺本,隨後被上海電影製片廠看好提前準備拍照影片。因爲多種緣故影片一度擱淺,直到6年之後的1962年才重啓這一項目。

在劇情的改寫全過程中攝製組發生了異議,依照彝族撒尼人的傳說故事阿詩瑪和阿黑應該是兄妹關係。上影廠從彝族撒尼人那邊收集了21篇材料,在其中20篇說她們倆是兄妹關係,僅有1篇材料說成情侶關係。

因此攝製組有的人堅持依照兄妹關係改寫影片,有的人覺得情侶關係更合適影視劇本。最終情侶關係擊敗了兄妹關係,儘管在影片藝術創作中無疑這類關係拍攝起來更加暢順也更打動觀衆們,但也埋下了這部影片未來命運的一個隱患。

在一片殷切的期待中,1978年12月27日。《阿詩瑪》首次現身於慶賀中美建交公佈發佈舉辦的影片宴會,嚴冰打破,1979年元旦,塵封14年的《阿詩瑪》總算上映。

阿詩瑪的守護神讀後感?

你好

純純的守護神讀後感寫作是一場華麗的冒險,執筆者在起初撰寫時,必然要揣摩自己所寫之文的方向,因此進入一個新篇章的時候必然要重點鍛鍊文章格局,以及以其重點服務主線的內容。

我一直覺得,內容的重點可以兼具敘事方式、場景和標題的特徵,個人寫作中應該儘量採用結構簡潔明確的技巧來陳述故事,也因此有了標題的需求。

我很喜歡的繪畫家馬蒂斯曾說過,寫標題就像內褲,是成敗的關鍵。

內容是情節,標題不過是零碎的線條,上網看新聞必然會看到“標題黨”,將觀點揉碎了等待成稿的時候開始放大,並將標題大肆渲染成“吸睛”的標題,通過常規寫作方式很難寫出這種效果。

這篇文章算是我與守護神的第二次邂逅,我發現有一股神祕的力量將我影響着。

真正能讓我產生堅持看完結構爲主體的博弈論四部曲的動力的,自然是種種感動,且稱之爲感動吧。

在長達1050個小時的閱讀中,我彷彿已經被這股力量帶進隧道,通過隧道爬上了那座“墳墓”,並發現了自己正在參與的盛宴。

於是,我以熱身式的剪輯方式來撰寫故事的章節,這讓故事更加容易理解,也將之連貫起來,節約時間,同時,通過節奏快到幾乎沒有休息的敘事技巧也讓故事層層鋪開,反覆發展。

從上一次的外景到水下再到和平掩埋,半世的內戰、百年的兩個世界的對立和解、三代人的矛盾重重悲劇的地球,小人物的大歷史,最終還是迴歸到了地球。

古老的祭司、壯闊的墓地、無情的奴隸、年邁的女士和發白的戰袍守護神通過宏偉的、多視角的博弈論四部曲爲觀衆呈現了一個雄偉的故事,這個故事以外,如同欲銷魂的高腳牀、渴望被觸碰的“填充物”,這些東西,在智力上的巨大差距和非常的不夠明確的敘事方式和對觀衆信息的不對稱,製造着巨大的壓力。

因此,我猜測從中也映他的一生與造化的羈絆。

你知道阿詩瑪的傳說故事嗎?

阿詩瑪的傳說故事很神奇,而且是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石林裏面不僅有武俠,同時還有一個姑娘叫做阿詩瑪。相信很多人僅僅只是看過阿詩瑪,但是從來都沒有去過雲南。阿詩瑪是一個美麗而又善良的彝族小姐姐,她喜歡善良而又勇敢的阿黑哥。在火把節中阿詩瑪和阿黑哥兩個人訂了婚。但是地主兒子因爲喜歡阿詩瑪,所以不樂意,然後就偷偷的將阿詩瑪給抓走了。

決鬥

阿黑哥知道這件事情之後,就一個人翻山越嶺去了地主家。然後通過彝族的決鬥方式,用唱山歌將地主的兒子打敗了。按照習俗,如果對歌失敗,那麼就應該放了這些人。但是反派通常都是不講道理的,而且地主兒子在看到這個場景之後就不樂意了。然後就和河神串通,放出河水將他們沖走了。洪水退去之後,阿詩瑪就變成了石人像,而阿黑哥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愛人。

忠貞不渝的愛情

但是他無時無刻都在想念着愛人,每天吃飯的時候他都會盛着包穀飯,然後端着飯碗走出門,對着石崖子大喊愛人的名字。那個石崖子石像就會應聲,然後喊阿詩瑪,直到現在大家都會試着向石崖子喊阿詩瑪,而且還能夠聽到回聲。可以看到阿詩瑪是一個悽美而又動人的故事,阿黑哥和阿詩瑪之間忠貞不渝的愛情打動了大家。

永遠流傳的故事

他們之間的美好被地主兒子給破壞了,但是他們卻沒有放棄去守護彼此。即使阿詩瑪變成了石人像,但是他一直都在陪伴着自己的阿黑哥。阿黑哥雖然失去了愛人,但是他也一直都在思念着自己的愛人。他們的這份愛情讓人感動,也讓人覺得驚天動地。他們的淳樸以及率真沒有一個好的結局,但是他們的故事卻永遠流傳在大家的心中。

阿詩瑪的傳說簡介50字

阿詩瑪使用口傳詩體語言,講述或演唱阿詩瑪的故事。

阿詩瑪的原形態是用撒尼彝語創作的,是撒尼人民經過千錘百煉而形成的集體智慧結晶,具有廣泛的羣衆性。它主要流傳於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彝族撒尼人聚居區,分爲南北兩個大同小異的流派。《阿詩瑪》源遠流長。

主體思想

阿詩瑪共十三章,各章以塑造阿詩瑪這一人物形象爲中心來展開故事情節。從阿詩瑪出生、成長、熱布巴拉家託海熱說媒、搶親、再到阿詩瑪坐牢、拔箭被救、以及回聲、將阿詩瑪的“一生一死"悲劇命運抒寫得淋漓盡致、繪聲繪色,動人心魄。在不屈不撓同強權勢力作鬥爭的阿詩瑪身上,反映了彝族撒尼人“斷得彎不得”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阿詩瑪在人民中間廣爲傳唱,其藝術魅力歷久彌新。 

雖然,有關阿詩瑪傳說的版本內容繁多,可是不管是哪種版本都表現了阿詩瑪和阿黑之間曲折動人的愛情故事,塑造了美麗善良、勤勞勇敢的撒尼姑娘阿詩瑪的藝術形象,表現出了彝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堅強意志,歌頌了彝族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反抗勢力的鬥爭精神。

阿詩瑪的故事

⑴ 《阿詩瑪》是哪個少數民族的故事

是彝族的

阿詩瑪的傳說

撒尼族阿着底地方,格路日明夫妻耕種山地住着草房。他們有個勇敢的兒子阿黑,又生下一個可愛的小姑娘。

天空閃出一朵花,小姑娘名叫阿詩瑪。她的名字像香草,從此美名傳四方。不知不覺長到十六歲,就和阿黑哥哥下地幹活。哥哥犁地朝前走,妹妹撒糞播種緊跟上。阿詩瑪長到十七歲,繡花包頭頭上戴,美麗的姑娘惹人愛;繡花圍腰亮閃閃,人人看她看花了眼。爹媽見女兒長大了,悄悄問她喜歡和誰相好。她說:"兩股水到頭要淌在一起,青松和磕鬆從不分離。春夏來播種,秋冬來收穫,會盤田的人我才中意。""跳起舞來笑臉開,笛子一吹百鳥來。這樣的人我喜歡,這樣的人我疼愛。 "阿着底地方的青年,都偷偷地把她戀,沒事每天找她三遍,有事每天找她九遍。

黑心的財主熱布巴拉,想給兒子阿支娶親,就請海熱做媒人。"只要你給我兒討來阿詩瑪,我的謝禮大,金子隨你抓,銀子隨你拿,山羊綿羊隨你拉。"討厭的猴子下山來,是爲了偷吃莊稼;討厭的海熱到阿着底來,是爲了勸說阿詩瑪。"阿着底下邊,熱布馬拉家,銀子搭屋架,金子做磚瓦。這樣好的人家,阿詩瑪該嫁了!" 阿詩瑪聽後氣憤地說:"清水不願和渾水在一起,我決不嫁給熱布巴拉家;綿羊不願和豺狼作夥伴,我決不嫁熱布巴拉家。"海熱威脅說:"熱布巴拉的話,好比石巖壓着嫩樹芽。熱布巴拉家要娶你,你不願嫁也得嫁!"阿詩瑪回答:"不嫁就是不嫁,九十九個不嫁,有本事來娶!有本領來拉!"

人馬像黑雲,地上騰黃塵,熱布馬拉家,厚臉來搶親。可愛的阿詩瑪,被人往外拉。她忍住眼淚咕:"爹呀媽呀,快叫哥哥阿黑回來吧,快叫哥哥阿黑救妹吧!"

哥哥阿黑啊,他到遠處放羊去啦。一天夜裏夢見家中院子被水淹,大麻蛇盤在堂屋前。他不分白天和黑夜,三天三夜就趕回了家。他一聽說阿詩瑪遭劫難,就呼地背起了弓和箭,跳上黃騾馬,去營救親妹阿詩瑪。馬鈴響來玉鳥叫,阿黑來到了熱布巴拉家。"阿詩瑪,你在哪裏?"阿黑的吼聲震撼了大地。阿支關起大鐵門,攔住阿黑不準進。要和阿黑比賽對歌、砍樹、接樹、撒種、拾種,只有阿黑比賽贏,兄妹才能見得成。對歌對唱四季鳥,阿黑越唱越有神,聲音就像知了叫。阿支臉紅脖子大,聲音就像癩。砍樹時阿黑斧頭快,一斧砍下三大塊;熱布巴拉倆父子,兩斧頭砍下一小塊。接樹時阿黑手頭快,一連接上三大塊;熱布巴拉父子倆,兩人接了一小塊。比賽撒種與拾種,勤勞的阿黑樣樣快,熱布巴拉父子倆,沒有勝來只有敗。

熱布巴拉起壞心,他把阿黑請進門,半夜要用虎傷人。阿詩瑪拿起口弦打招呼:"他們比賽比不過,今晚要放虎害哥哥。"阿黑夜半閃在樓梯口,只等老虎衝上來,嗖嗖三箭射過去,老虎立刻倒下地。熱布巴拉倆父子,早晨一見死老虎,嚇得全身打哆嗦。萬般毒計都用過,該讓妹妹見哥哥。

阿黑備馬出大門,回頭不見阿詩瑪。阿布巴拉變了卦,還是不放阿詩瑪。阿黑回頭射三箭:一箭射在大門上,二箭射在堂屋柱子上,三箭正中堂屋供桌上,整個院子都震動,熱布巴拉着了慌。全家來拔箭,箭像生了根。五條牛來拖,也不見動半分。只好請求阿詩瑪:"阿詩瑪呀阿詩瑪,你家的金箭聽你的話,只要你能拔出箭,一定讓你轉回家。"阿詩瑪喊着哥哥的名字,拔箭就像摘下花一朵。熱布巴拉打開門,阿詩瑪見到了阿黑哥。

熱布巴拉家心不甘,商量辦法來暗算。忽然想起十二崖子腳,央告崖神把路斷。馬鈴響來玉鳥叫,兄妹二人回家鄉。走到十二崖子腳,小河頃刻變大河,不盡洪水滾滾來,兄妹二人不能過。哥哥走在前,妹妹過不了河,妹妹走在前,哥哥過不了河。兄妹手拉手,決心一起過。滾滾洪水起 *** ,可愛的阿詩瑪,捲進了大漩渦。阿黑在風雨中高聲喊:"阿詩瑪!阿詩瑪!阿詩瑪!"十二崖子頂,有人來回答:"阿詩瑪!阿詩瑪!阿詩瑪!"十二崖子上,站着一個好姑娘,她是天空一朵花,她是可愛的阿詩瑪。從此以後,阿詩瑪變成了回聲,你怎樣喊她,她就怎樣迴應。

⑵ 阿詩瑪的故事 50字

雲南阿着底地方有個彝族姑娘名叫阿詩瑪,她聰穎美麗,與青年阿黑相愛 。頭人熱布巴拉內之容子阿支,貪婪阿詩瑪的姿色,心存歹念。一次,阿支在傳統舞會上戲弄阿詩瑪,遭到嚴厲斥責。阿支賊心不死,央媒人海熱帶着厚禮前去婚,又被斷然拒絕。於是,阿支趁阿黑去遠方牧羊之機,派人將阿詩瑪劫走。阿詩瑪乘隙將與阿黑定情的山茶花擲入溪中,溪水立即倒流,阿黑獲訊趕回救援。途中被大山所阻,他用神箭射穿大山,開出通道 ,縱馬馳騁,快速前進。阿支用盡種種威脅和利誘手段,都不能使阿詩瑪屈服。阿支惱羞成怒,正要舉鞭毒打阿詩瑪,阿黑及時趕到。阿支提出要和阿黑賽歌,一決勝負。阿支賽輸,但仍不甘心,又企圖用暗箭殺害阿黑。阿黑憤怒地用神箭射穿寨門和大廳的柱子,箭射在神主牌位上,阿支命令衆家丁用力拔箭,箭卻紋絲不動 。阿支懾服,只得將阿詩瑪釋放。阿 詩瑪和阿黑喜悅地同乘一騎回家。他 倆來到溪邊,下馬小憩。阿支帶人偷走了阿黑的神箭,放洪水將阿詩瑪淹死。阿黑悲憤地呼喚着她的名字,但阿詩瑪已化爲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萬載,長留人間。

⑶ 阿詩瑪的故事

雲南阿着底地方有個彝族姑娘名叫阿詩瑪,她聰穎美麗,與勇敢憨厚的青年阿黑相愛 。

頭人熱布巴拉之子阿支,貪婪阿詩瑪的姿色,心存歹念。一次,阿支在傳統舞會上戲弄阿詩瑪,遭到嚴厲斥責。阿支賊心不死,央媒人海熱帶着厚禮前去婚,又被斷然拒絕。於是,阿支趁阿黑去遠方牧羊之機,派人將阿詩瑪劫走。

阿詩瑪乘隙將與阿黑定情的山茶花擲入溪中,溪水立即倒流,阿黑獲訊趕回救援。途中被大山所阻,他用神箭射穿大山,開出通道 ,縱馬馳騁,快速前進。阿支用盡種種威脅和利誘手段,都不能使阿詩瑪屈服。阿支惱羞成怒,正要舉鞭毒打阿詩瑪,阿黑及時趕到。

阿支提出要和阿黑賽歌,一決勝負。阿支賽輸,但仍不甘心,又企圖用暗箭殺害阿黑。阿黑憤怒地用神箭射穿寨門和大廳的柱子,箭射在神主牌位上,阿支命令衆家丁用力拔箭,箭卻紋絲不動 。阿支懾服,只得將阿詩瑪釋放。

阿詩瑪和阿黑喜悅地同乘一騎回家。他倆來到溪邊,下馬小憩。阿支帶人偷走了阿黑的神箭,並放洪水將阿詩瑪淹沒。洪水過後,阿黑悲憤絕望地呼喚着她的名字,但阿詩瑪已化身成一座美麗的石像,永駐石林,千年萬載,長留人間。

⑷ 誰知道阿詩瑪的傳說故事

從前有個叫阿着底的地方,貧苦的格路日家生下了一個美麗的姑娘,阿爹阿媽希望女兒像金子一樣發光,因此給她起名阿詩瑪。她漸漸地長大了,像一朵豔麗的美伊花。阿詩瑪"繡花包頭頭上戴,美麗的姑娘惹人愛,繡花圍腰亮閃閃,小夥子看她看花了眼"。她能歌善舞,那清脆響亮的歌聲,經常把小夥子招進公房。她繡花、織麻樣樣能幹,在小夥子身旁像石竹花一樣清香。在這年的火把節,阿詩瑪向阿黑吐露了真情,願以終身相許,立誓不嫁他人。

阿黑是個勇敢智慧的撒尼小夥子。他的父母在他12歲時,被土司,相繼死去。他被財主熱布巴拉抓去服勞役。一天,他爲主人上山採摘鮮果迷了路,在密林大管申挨凍受餓,受盡了驚駭,因怕主人責罵,不敢回去。正在這時,他遇到了放羊的小姑娘阿詩瑪,她把阿黑領回家,阿黑被阿詩瑪的阿爹、阿媽收養爲義子。從此,阿黑和阿詩瑪,兩小無猜,相親相愛。漸漸地,阿黑長成了大小夥子,他的性格像高山上的青松---斷得彎不得,成了周圍撤尼小夥子的榜樣。人們唱歌誇讚他道: 圭山的樹木青松高,

撒尼小夥子阿黑最好,

萬丈青松不怕寒,

勇敢的阿黑吃過虎膽。

阿黑十分勤勞,很會種莊稼。他在石子地上開荒種包穀,包穀比別人家的長得旺,包穀穗也比別人家的長得長。他上山砍柴,比別的小夥子砍得多。他從小愛騎光背馬。他調理的馬,騎起來矯健如飛。他挽弓射箭,百發百中。他的義父格路日明,把神箭傳給了他,使他如虎添翼。阿黑喜歡唱歌,他的歌聲特別嘹亮。他喜歡吹笛子和彈三絃,他吹的笛聲格外悠揚,他彈的弦子格外動聽,不知吸引過多少姑娘。這年火把節,阿詩瑪與阿黑互相傾吐了愛慕之情以後,這對義兄妹便雙雙訂了親。

一個街子天,阿詩瑪前去趕街,被阿着底財主熱布巴拉的兒子阿支看中了,他要娶阿詩瑪做媳婦。他回家央求父親熱布巴拉,要父親請媒人爲他堤親。熱布巴拉早就聽說過阿詩瑪的美名,他馬上答應了兒子的請求,請了有權有勢的媒人海熱,立即到阿詩瑪家說親。海熱到了阿詩瑪家,用他那麻蛇般的舌頭,誇熱布巴拉家如何如何好,怎麼怎麼富,阿詩瑪嫁過去怎樣怎樣享福……阿詩瑪聽了之後說:"熱布巴拉家不是好人家,他家就是栽起鮮花引蜜蜂,蜜蜂也不理他,清水不和渾水一起蹬,綿羊不能伴豺狼。" 阿詩瑪的回答,惹惱了海熱,他威脅道:"熱布巴拉家是阿着底有錢有勢的人家,熱布巴拉的腳跺兩跺,阿着底的山都要搖三搖,阿詩瑪要是不嫁過去,當心丟了家。"阿詩瑪不管海熱怎樣威脅利誘,就是不嫁。

轉眼間,秋天到了,阿着底水冷草枯,羊兒吃不飽肚子,阿黑要趕着羊羣到很遠的滇南熱地方去放牧。臨走時,阿黑向阿詩瑪告別,他們互相勉勵,互相囑咐,依依不捨。阿黑走後,熱布巴拉便起了歹心,派打手和家丁如狼似虎地搶走了阿詩瑪。想讓阿詩瑪磕了頭,吃了酒,來了客,生米做成熟飯,不嫁也得嫁。阿詩瑪忠於她與阿黑的愛情,她被搶到熱布巴拉家以後,在熱布巴拉夫婦的威利誘面前,始終不從,拒絕與阿支成親。財主捧出金銀財寶,指着穀倉和牛羊對阿詩瑪說:"你只要依了阿支,這些都是你的。"阿詩瑪瞧也不瞧,輕蔑地說:"這些我不稀罕,我就是不嫁你們家。"阿支繃着瘦猴似的臉,眨巴眨巴眼睛,惡狠狠地罵道:"你不答應嫁給我,就把你家趕出阿着底!"阿詩瑪毫不畏懼地說:"大話嚇不了人,阿着底不屬於你一家的。"熱布巴拉見阿詩瑪軟硬不吃,惱羞成怒,他命令家丁用皮鞭狠狠地抽打阿詩瑪,把她打得遍體鱗傷。熱布巴拉的老婆詛咒阿詩瑪是"生來的賤薄命,有福不會享"。阿詩瑪被關進了黑牢,但她堅信,只要阿黑知道她被關在熱布巴拉家,一定會來救她。

一天,阿黑正在牧羊,阿着底報信的人找到了他,向他報告了阿詩瑪被搶的消息。阿黑聞訊後,很爲阿詩瑪的安危擔心,他立刻躍馬揚鞭,日夜兼程,跨山澗,過險崖,從遠方趕回家來搭救阿詩瑪。他來到熱布巴拉家門口,阿支緊閉鐵門不準進,提出要與阿黑對歌,唱贏了才準進門。阿支坐在門樓上,阿黑坐在果樹下,兩人對歌對了三天三夜。·阿支缺才少智,越唱越沒詞,急得臉紅脖子粗,聲音也變得像瘸蛤膜叫似的,越來越難聽了;而有才有智的阿黑,越唱越起勁,臉泛笑容,歌聲響亮。阿黑終於唱贏了,阿支只得讓他進了大門。但阿支又提出種種刁難,要和阿黑賽砍樹、接樹、撒種。這些活計阿支哪有阿黑熟練,阿黑件件都勝過了阿支。熱布巴拉眼看難不住阿黑,便想出一條毒計,皮笑肉不笑地假意說:"天已經不早了,你先好好睡一覺,明天再送你和阿詩瑪一起走吧!"阿黑答應住下,被安排睡在一間沒有門的房屋裏。半夜,熱布巴拉指使他的家丁放出3只老虎,企圖傷害阿黑。阿黑早有準備,當老虎張開血盆大口向他撲來時,他拿出弓箭,對準老虎"哩哩嗅。連射三箭,射死了老虎。第二天,熱布巴拉父子見虎死,很驚異,再也無計可施,理屈詞窮,答應放回阿詩瑪。可當阿黑走出大門等候時,熱布巴拉又立即關閉了大門,食言抵賴,不放出阿詩瑪。

阿黑忍無可忍,立刻張弓搭箭,連連射出三箭。第一箭射在大門上,大門立即被射開;第二箭射在堂屋柱子上,房屋震得嗡嗡響;第三支箭射在供桌上,震得供桌搖搖晃晃。熱布巴拉嚇慌了,連忙命令家丁拔下供桌上的箭。可是,那箭好像生了根,沒人能夠拔得下。他只好叫人打開黑牢門,放出阿詩瑪,向她求情道:"只要你把箭拔下來,我馬上就放你回家。"阿詩瑪鄙夷地看了熱布巴拉一眼,走上前去,像摘花一樣,輕輕拔下箭,然後同阿黑一起,離開了熱布巴拉家。

熱布巴拉父子眼巴巴看着阿黑領走了阿詩瑪,心中很不服氣,但又不敢去阻攔。心腸歹毒 的熱布巴拉父子不肯罷休,又想出喪盡天良的毒計。他們知道,阿黑和阿詩瑪回家,要經過十二崖子腳,便勾結崖神,要把崖子腳下的小河變大河,淹死阿黑和阿詩瑪。熱布巴拉父子帶着家丁,趕在阿黑和阿詩瑪過河之前,趁山洪暴發把小河上游的岩石扒開放水。正當阿黑和阿詩瑪過河時,洪水滾滾而來,阿詩瑪被捲進漩渦,阿黑只聽到阿詩瑪喊了聲"阿黑哥來救我",就再也沒聽見她的聲音,沒看見她的蹤影了。

阿詩瑪不見了,阿黑掙扎着上了岸,到處尋找阿詩瑪。他找啊找,找到天放晴,找到大河又變成小河,都沒有找到阿詩瑪。他大聲地呼喊:"阿詩瑪!阿詩瑪!阿詩瑪!"可是,只聽到那十二崖子頂回答同樣的聲音:"阿詩瑪!阿詩瑪!阿詩瑪!"

原來,十二崖子上的應山歌姑娘,見阿詩瑪被洪水捲走;便跳入漩渦,排開洪水,救出阿詩瑪,一同在十二崖子住下,阿詩瑪變成了石峯,變成了抽牌神(回聲神)。從此,你怎樣喊她,她就怎樣回答。

阿黑失去了阿詩瑪,但他時時刻刻想念着她。每天吃飯時,他盛着包穀飯,端着飯碗走出門,對石崖子喊:"阿詩瑪!阿詩瑪!"那站在石崖子上的阿詩瑪便應聲:"阿詩瑪!阿詩瑪"。

阿爹、阿媽出去做活的時候,對着石崖子喊:"爹媽的好?呀!好?阿詩瑪!"那站在石崖子上的阿詩瑪,同樣地應聲:"爹媽的好?呀!好?,阿詩瑪!"

小伴們在阿詩瑪站的石崖子下,對着石崖子上的阿詩瑪彈三絃,吹笛子,唱山歌,那石崖子上的阿詩瑪也會應和着鋒鋒絃音、悠揚笛聲,唱起山歌。

阿詩瑪的聲音永遠迴盪在石林;她的身影,已經化成石頭,永遠和她的鄉親相伴。從此,你怎樣叫她,她就怎樣回答你。她的聲音,她的影子永遠留在了人間。

現在阿詩瑪已經成爲彝族女子的代稱,關於阿詩瑪的傳說版本比較多,但無論什麼版本都表現了阿詩瑪和阿黑曲折動人的愛情故事,塑造了美麗善良,勤勞勇敢的撒尼姑娘阿詩瑪的藝術形象,表現了彝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堅強意志,歌頌了彝族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反抗勢力的鬥爭精神。同時,阿詩瑪的傳說真實地反映了當時撒尼人的社會生活,爲研究彝族撒尼人的、經濟、藝術、宗教、風俗等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⑸ 阿詩瑪的故事是什麼

從前,在阿着底地方,貧苦的格路日明家生了個美麗的姑娘,爹媽希望女兒像金子一樣珍貴閃光,便給她取名叫“阿詩瑪”。阿詩瑪姑娘不僅長得漂亮,也能歌善舞,許多小夥子都喜歡她。她愛上了青梅竹馬的孤兒阿黑,立誓非他不嫁。一年的火把節,她和聰明勇敢的阿黑訂了親。

財主熱布巴拉的兒子阿支也看上了美麗的阿詩瑪,便請媒人去說親,但不管怎樣威脅利誘,都無濟於事。熱布巴拉家乘阿黑到遠方放羊之機,派人搶走了阿詩瑪並強迫她與阿支成親,阿詩瑪誓死不從,被鞭打後關進了黑牢。

阿黑聞訊,日夜兼程趕來救阿詩瑪,他和阿支比賽對歌、砍樹、接樹、撒種,全都贏了阿支。熱布巴拉惱羞成怒,指使家丁放出三隻猛虎撲向阿黑,阿黑三箭將猛虎射死,並救出了阿詩瑪。狠毒的熱布巴拉父子不肯罷休,勾結崖神,乘阿詩瑪和阿黑過河時,放洪水捲走了阿詩瑪。十二崖子的應山歌姑娘,救出阿詩瑪並使她變成了石峯,變成了回聲神。

從此,你怎樣喊她,她就怎樣回答你。她的聲音,她的影子永遠留在了人間。阿詩瑪不屈不撓地同強權勢力作鬥爭的故事,揭示了光明終將代替黑暗、善美終將代替醜惡、自由終將代替壓迫與禁錮的人類理想,反映了彝族撒尼人“斷得彎不得”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5)阿詩瑪的故事擴展閱讀:

阿詩瑪共十三章,各章以塑造阿詩瑪這一人物形象爲中心來展開故事情節。從阿詩瑪出生、成長、熱布巴拉家託海熱說媒、搶親、再到阿詩瑪坐牢、拔箭被救、以及回聲、將阿詩瑪的“一生一死"悲劇命運抒寫得淋漓盡致、繪聲繪色,動人心魄。

在不屈不撓同強權勢力作鬥爭的阿詩瑪身上,反映了韓族撒尼人“斷得彎不得”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阿詩瑪在人民中間廣爲傳唱,其藝術魅力歷久彌新。

雖然,有關阿詩瑪傳說的版本內容繁多,可是不管是哪種版本都表現了阿詩瑪和阿黑之間曲折動人的愛情故事,塑造了美麗善良、勤勞勇敢的撒尼姑娘阿詩瑪的藝術形象,表現出了彝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堅強意志,歌頌了彝族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反抗勢力的鬥爭精神。

⑹ 雲南石林阿詩瑪的故事

昆明石林阿詩瑪是一個民間的浪漫的愛情傳說,其中有一個男主人公叫阿黑哥,一個女主人公阿詩瑪的愛情故事。

⑺ 阿詩瑪的傳說梗概

縮寫這一美麗的傳說:

能歌善舞的阿詩瑪愛上了青梅竹馬的孤兒阿黑,火把節上和阿黑訂了親。財主的兒子阿支垂涎於阿詩瑪的美貌,在威利誘無果後派人搶走了阿詩瑪並強迫她與其成親,詩瑪不從被鞭打關進黑牢。阿黑聞訊趕來救阿詩瑪,在射死了財主放出的三隻猛虎後成功救出阿詩瑪。財主又使出放洪水之計想捲走逃亡中的阿詩瑪,被十二崖子姑娘救出。從此阿詩瑪變成了山峯,以後的人們,只要來到山峯前高喊“阿詩瑪”,對面就會有回聲。阿詩瑪的影子永遠留在了人間。

⑻ 雲南石林阿詩瑪和阿黑哥的故事

小石林有一個“阿詩瑪”石,風風雨雨,她都在那裏翹首以待,等待阿黑哥的到來。

相傳土司熱布巴拉家向阿詩瑪家提親,沒有結果,便把阿詩瑪搶走。這事被阿黑哥知道了,他翻過七七四十九座山,從遠方牧場匆匆回去救阿詩瑪。回到家後,阿詩瑪已被搶走三天三夜了。他又騎上神馬跨過九九八十一條河趕到熱布巴拉家。經過幾番周折,終於救出了阿詩瑪。

阿詩瑪和阿黑哥歡天喜地,騎馬踏上歸途。他們不知走了多少路、跨過幾條溝、翻了幾座山。天黑下來了,風大起來了,爲了早日到家,他們顧不上這些,還是繼續往前走。走着走着,一陣亂風過後,天上烏雲滾滾,四野雷聲隆隆,眼看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他們只好雙雙下馬,但在黑夜裏什麼也看不見,結果兩人迷了路。這時風又大,雨又急,看是看不見,喊是喊不應。山洪下來,水越來越深,他倆走散了,誰也找不到誰。洪水漸漸退去後,阿詩瑪和阿黑哥又碰到一起,但兩人都已迷失方向。他們正犯愁時,一隻嗡嗡叫的小蜜蜂朝他們飛來。蜜蜂圍繞他們轉了三圈後,開始講話了:“嗡嗡嗡,嗡嗡嗡,今晚就來家歇,我家就在巖洞中。”於是阿詩瑪同阿黑哥朝着小蜜蜂飛的方向走去。

蜜蜂領着阿黑和阿詩瑪進了石林,這裏又溼又滑,阿詩瑪伸手想找個癩石頭扶扶,不料一下粘在了崖壁上,再也下不來了。她只好傷心地對阿黑哥說:“阿黑哥啊阿黑哥,快快想法救下我 ,去找白豬、白公雞,拿來祭獻神爺。”

阿黑哥聽後,又傷心又着急,他擦乾眼淚,又翻過四十九座山,八十一條河,最後找來白公雞,但是走遍九村十八寨,就是找不到白豬。沒辦法,他只好找來一頭黑豬,又到山上挖來一筐白泥巴。他把泥巴和成漿,塗在黑豬身上充白豬,這樣白豬和白雞都有了。可就在他高高興興準備回石林時,由於連日奔波太疲倦了,爬過最後一座山後,一坐下來便睡着了。這時,沒斯帕瑪(老天爺)又下起一場大雨,雨水把他從夢中澆醒,過去看豬時,黑豬身上的白泥巴早被雨水衝得乾乾淨淨。崖神祭不成了,阿詩瑪也救不下來,阿黑後悔莫及,他呼天喚地大哭一場,但崖神不鬆手,阿詩瑪就永遠粘在那塊大石頭上。天長日久,在雨水的不斷沖刷下,形成我們現在看到的那個樣子。阿詩瑪石像旁的那一池水,就是當時把白豬衝成黑豬的那場雨水積下的。

⑼ 關於阿詩瑪的故事

阿詩瑪的故事

雲南阿着底地方有個彝族姑娘名叫阿詩瑪,她聰穎美麗,與勇敢憨厚的青年阿黑相愛 。

頭人熱布巴拉之子阿支,貪婪阿詩瑪的姿色,心存歹念。一次,阿支在傳統舞會上戲弄阿詩瑪,遭到嚴厲斥責。阿支賊心不死,央媒人海熱帶着厚禮前去婚,又被斷然拒絕。於是,阿支趁阿黑去遠方牧羊之機,派人將阿詩瑪劫走。

阿詩瑪乘隙將與阿黑定情的山茶花擲入溪中,溪水立即倒流,阿黑獲訊趕回救援。途中被大山所阻,他用神箭射穿大山,開出通道 ,縱馬馳騁,快速前進。阿支用盡種種威脅和利誘手段,都不能使阿詩瑪屈服。阿支惱羞成怒,正要舉鞭毒打阿詩瑪,阿黑及時趕到。

阿支提出要和阿黑賽歌,一決勝負。阿支賽輸,但仍不甘心,又企圖用暗箭殺害阿黑。阿黑憤怒地用神箭射穿寨門和大廳的柱子,箭射在神主牌位上,阿支命令衆家丁用力拔箭,箭卻紋絲不動 。阿支懾服,只得將阿詩瑪釋放。

阿詩瑪和阿黑喜悅地同乘一騎回家。他倆來到溪邊,下馬小憩。阿支帶人偷走了阿黑的神箭,並放洪水將阿詩瑪淹沒。洪水過後,阿黑悲憤絕望地呼喚着她的名字,但阿詩瑪已化身成一座美麗的石像,永駐石林,千年萬載,長留人間。

阿詩瑪的傳說主要內容

誰可以告訴我有關阿詩瑪的傳說???

阿詩瑪是個美麗的少數民族姑娘~~神話故事裏的。堅強勇敢,最後和心愛的人過着幸福的生活。現實中的阿詩瑪--就是那個演員就不這麼幸運了~其實你可以去查百度百科,那個很詳細。

阿詩瑪是什麼??人的名字嗎??

在小石林內,有一泓湖水碧波粼粼。湖畔屹立着一座的石峯,每天都吸引了無數的遊客前來觀賞、留影。瞧,那頎長高挑的身段,風姿綽約的動人體態,還有那包頭衫,身後的揹簍,多麼像一位彝族撒尼少女啊!這就是著名的阿詩瑪石峯。她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故事呢

從前在阿着底地方,貧苦的格路日明家生了個美麗的姑娘,爹媽希望女兒像金子一樣珍貴閃光,就給她取名叫“阿詩瑪”,也就是金子的意思。阿詩瑪漸漸長大了,漂亮得像一朵豔麗的美伊花。她能歌善舞,許多小夥子都喜歡她。她愛上了和她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相親相愛的孤兒阿黑,立誓非他不嫁。一年的火把節,她和聰明勇敢的阿黑訂了親。財主熱布巴拉的兒子阿支也看上了美麗的阿詩瑪,便請媒人去說親,但不管怎樣威脅利誘,都無濟於事。熱布巴拉家乘阿黑到遠方放羊之機,派人搶走了阿詩瑪並強迫她與阿支成親,阿詩瑪誓死不從,被鞭打後關進了黑牢

阿黑聞訊,日夜兼程趕來救阿詩瑪,他和阿支比賽對歌、砍樹、接樹、撒種,全都贏了阿支。熱布巴拉惱羞成怒,指使家丁放出三條猛虎撲向阿黑,被阿黑三箭射死了,並救出了阿詩瑪。狠毒的熱布巴拉父子不肯罷休,勾結崖神,乘阿詩瑪和阿黑過河時,放洪水捲走了阿詩瑪。十二崖子的應山歌姑娘,救出並使阿詩瑪變成了石峯,變成了回聲神。從此,你怎樣叫她,她就怎樣回答你。她的聲音,她的影子永遠留在了人間。阿詩瑪的傳說故事還被改編成了電影、大型歌舞劇,在國內外放映和演出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阿詩瑪的故事也隨之廣爲流傳。參考資料:。

阿詩瑪的傳說梗?

縮寫這一美麗的傳說:能歌善舞的阿詩瑪愛上了青梅竹馬的孤兒阿黑,火把節上和阿黑訂了親。財主的兒子阿支垂涎於阿詩瑪的美貌,在威利誘無果後派人搶走了阿詩瑪並強迫她與其成親,詩瑪不從被鞭打關進黑牢。阿黑聞訊趕來救阿詩瑪,在射死了財主放出的三隻猛虎後成功救出阿詩瑪。財主又使出放洪水之計想捲走逃亡中的阿詩瑪,被十二崖子姑娘救出。從此阿詩瑪變成了山峯,以後的人們,只要來到山峯前高喊“阿詩瑪”,對面就會有回聲。阿詩瑪的影子永遠留在了人間。

阿詩瑪她們的服裝有什麼特點?

特點:絢麗多彩,外套淺色大襟或對襟窄袖衫,下身着花色統裙,裙上織有各種圖紋,充分展示了她們的活力與。

標籤:阿詩瑪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