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蘇岩礁是怎麼丟的

蘇岩礁是怎麼丟的

蘇岩礁指的是中國南沙羣島中的一個岩礁,該岩礁與多個國家有爭議。根據中國政府的主張,蘇岩礁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但是,菲律賓政府聲稱蘇岩礁是菲律賓的領土。據稱,菲律賓海岸警衛隊於1996年佔領了蘇岩礁。中國一直強烈抗議並堅稱其主權,但菲律賓海岸警衛隊仍繼續駐紮在該地區。因此,蘇岩礁並沒有“丟失”,而是存在爭議中。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自《尼布楚條約》後,中國丟了哪些領土,共多少面積?已收回的不要統計了。

除了二樓所說的約300萬平方公里(包括外蒙古)以外,還有:麥克馬洪線以南的藏南9萬平方公里領土,注意這是丟在新中國手裏的。此外還有一些“小地方”是由於當時某位領導一高興送給我們貧苦的第三世界兄弟國家的,例如喜馬拉雅山南麓送了一點給尼伯爾,雲南送了一點給緬甸(例如果敢地區),廣西就順便送了一點給越南(例如白龍尾島、法卡山),上次在帕米爾高原送了幾千平方公里給塔吉克斯坦。被日本掠奪,蘇岩礁被韓國搶佔,黃巖島被菲律賓佔領,至於南沙到現在還有超過一半的島嶼被周圍小國控制(不包括被臺灣控制)。

中韓爭議島嶼

蘇岩礁!!!蘇岩礁是中國東海上的一個礁石。處於中國東海架上,屬於中國領土,1952年,韓國提出所謂的“李承晚線”,擅自將獨島和蘇岩礁劃入韓國海域!!!!

恨那!!!!恨!!!!恨恨恨恨!啊!!

蘇岩礁現狀

蘇岩礁即“江蘇外海之礁石”之意,是中國東海上的一個礁石,在江蘇南通和上海崇明島以東約150海里,距離中國舟山羣島最東側的童島132海里(247公里),在地質學上是長江三角洲的海底丘陵。該礁石在低潮時仍處在海面以下,離海面最淺處達4.6米,處於中國東海架上。

1952年,韓國擅自將蘇岩礁劃入韓國海域,但未得到任何國際承認。1970年,韓國將蘇岩礁非法列入其“第四水下開發區”。1987年,韓國在蘇岩礁上非法設立了航海浮標。2001年1月26日,韓國將蘇岩礁非法命名爲離於島。2001年韓國在蘇岩礁非法設立3600噸重的大型海洋平臺,建有直升機停機坪、衛星雷達、燈塔和碼頭。

2013年12月初,韓國擴大自己的防空識別區,將蘇岩礁劃入自己航空識別區內。

2015年1月,中韓開始海洋劃界談判,將涉及蘇岩礁歸屬問題。從海域劃界問題的性質和中韓兩國存在的意見分歧來看,要想取得實質成果並不容易。

蘇岩礁是中國哪個地方行政管轄? 地方政府丟失管轄區域內的土地資源有無過失? 過失因由哪些相關部門負責?

蘇岩礁(Suyan Islet),位於北緯32°07′22.63″,東經125°10′56.81″,是中國東海上的一個礁石。蘇岩礁即江蘇外海之岩石、海礁之意,其附近還有虎皮礁、鴨礁和丁岩礁。 該礁石實際上在低潮時仍處在海面以下,離海面最淺處達4.6米。該礁位於公海水域,處於中國東海架上,在中國專屬經濟區內,屬於中國領土,隸屬於江蘇省啓東市東海鄉興旺村臨水村民組管轄。 蘇岩礁是江蘇外海架延伸的一部分,在地質學上是長江三角洲的海底丘陵。 隋唐以來,日本、高麗循海路來中原進貢的使臣和留學生,以及唐、宋、明、清歷代東渡扶桑的中華人士均曾目睹過蘇岩礁,並留下了文獻記載,歷史古籍確認蘇岩礁屬中國無誤。追問滿意第一問,後兩問有無解答,速解給分,夜長夢多~

追答蘇岩礁已被韓國蠶食,中國又一島礁領土丟失,幾十年來,周邊各國均趁中國海洋國土意識薄弱不作爲之機搶佔中國島礁,這樣無法無天的舉動是時候該制止了!是誰把蘇岩礁拱手出讓?中國有那麼多執法公務員,卻連個島礁也看守不住,真是有愧於國家高薪,們別再醉生夢死玩女人了,去做點份內的事情吧

最後一次深海探奇是怎麼樣的?

1932年9月23日,畢爾和巴頓又一次下潛,深潛器下降到740米處,突然發生顛簸。通過話筒得知,是海面輔助船遇到大浪造成的。1934年8月11日上午9時41分,深潛器在儂薩區島以南附近海域下潛。當深潛器下潛到766米時,打破他們前次下潛深度的記錄。隨後,又下降到833米。他們又看到一條叫不上名字的魚,隨即用照相機進行拍攝。此時,探險者感到身體不適,就升出海面。

1934年8月15日上午11點12分,深潛器下潛到了1 009米的深度,這個深度創造了當時人類下潛的最大深度。這個記錄一直保持了13年。同時,在這千米深的海水中,他們不時發現深海中那些叫不出名的發光體在閃爍,就像在宇宙太空中一樣。他們此刻意識到深海的純潔與浩大。畢爾和巴頓的深海生物探險考察,揭示了深海中存在着魚類等生命,爲後來的人進行深海探險提供了經驗。

尋找金羊毛的古希臘人

古代希臘文明是在愛琴海文明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愛琴海文明又稱克里特·邁錫尼文明,即由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組成愛琴海文明。克里特文明產生於公元前3000年左右,一直延續到公元前1450年左右被渡海而來的邁錫尼人滅亡爲止。在長達1000多年的克里特文明中,航海貿易是它的最大特點。爲了保護海上貿易的安全,克里特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海軍,並在很長時間裏取得地中海的制海權,成了愛琴海區域的一方霸主。當邁錫尼人佔領了克里特島的諾薩斯後,消滅了克里特文明,並以自己同樣具有以航海貿易爲主要特徵的文明代替了克里特文明。到公元前21世紀初,著名的特洛伊戰爭就是以邁錫尼爲首的希臘諸城邦組成的海上遠征軍,東渡愛琴海,攻擊小亞細亞的富庶城市特洛伊。希臘人以“木馬計”攻下了特洛伊城,取得戰爭的勝利。但由於戰爭損耗極大,傷了邁錫尼的元氣,戰爭勝利後不久,邁錫尼人被另一支希臘人——多利亞人消滅了。從此,古代希臘進了因荷馬史詩而得名的“荷馬時代”,時間約在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9、8世紀。

在荷馬時代,古代希臘的歷史就記載在這部相傳是盲詩人荷馬撰寫的史詩裏。史詩由《伊里亞特》和《奧德賽》兩篇組成。《伊里亞特》說的是希臘聯軍圍攻特洛伊的事,《奧德賽》則是描寫希臘聯軍中足智多謀的英雄奧德賽,在特洛伊戰爭勝利後渡海回鄉時在海上歷險的故事。在荷馬史詩中,可以瞭解到在公元前8世紀以前幾百年間的古代希臘的航海探險的種種傳說,其中包含有許多真實的歷史成分。

在荷馬史詩描述的時代裏,或者在這以前的更古老的年代裏,古希臘人的航海探險保存在許多神話傳說中,其中最爲膾炙人口的便是尋找金羊毛的故事。

尋找金羊毛的起因是王位繼承權之爭。希臘城邦之一的伊俄爾科斯王國的第二代繼承人埃宋被他的弟弟珀利阿斯篡奪了王位,埃宋的兒子伊阿宋逃亡他鄉,並在接受了神人喀戎的英雄式的教育後返回伊俄爾科斯城,向他的叔父要回王位。他的叔父提出,若伊阿宋能旅行到科爾喀斯(今黑海沿岸)的埃爾鹹斯國王那裏,並取來金羊毛,就歸還王位給他。

而金羊毛本身也有許多故事,它是埃爾鹹斯國王獻給戰神阿瑞斯的禮物。阿瑞斯將它釘在一棵樹上,並讓毒龍守護着它,金羊毛是他的守護神。希臘的諸王子聽說了金羊毛的故事,都希望能得到它,但誰也不敢去冒這風險。伊阿宋的叔父讓他去取金羊毛無疑想讓他去送死,以保住自己的王位。

伊阿宋許諾了尋找金羊毛的事後,邀請了希臘各城邦的所有英雄來參加他的這次航海探險。他們聚集在珀利翁山下,在智慧女神雅典娜指導下,請來了希臘最好的造船匠,用一種在海水中不會朽爛的木頭造了一艘華麗的大船,用造船匠阿爾戈斯的名字爲這條被認爲是希臘第一條敢於駛往大海的大船取名爲“阿爾戈”號。這條船可容納50名划槳手。船造完後,衆英雄用12天的時間把它擡到海邊。伊阿宋擔任這次航海探險的指揮,並任命了掌舵人、領航員,船上坐滿了希臘的各路英雄好漢,連海神波塞冬的兒子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古希臘傳說中的第一次航海探險就這樣開始了。

他們從伊俄爾科斯港啓航,第二天便遇上暴風雨,把他們吹送到女人國——楞諾斯島,女皇熱情地接待了伊阿宋一行,並準備挽留他們,但最後英雄們還是駕船離開了楞諾斯這個多情美麗的島嶼。一路上,“阿爾戈”號到達過巨人國,巨人們生有六條臂膀。伊阿宋等人與巨人發生了衝突,殺了不少巨人。他們還到未開化的野蠻人的國家,與這些人發生了戰鬥,並擊敗了他們。“阿爾戈”號衝過“撞巖”海峽,即今天連接地中海與黑海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進入裏海。在裏海航行過程中,“阿爾戈”號同樣到過許多風土人情各異的國家,最後航抵科爾喀斯。

在科爾喀斯,伊阿宋憑着智慧與勇敢,克服了種種障礙和難關,在科爾喀斯國王的女兒美狄亞的幫助下取到了金羊毛,然後駕船逃跑。在回途中設計擊退了追兵,在經過了許許多多的島嶼與海岸後,看到了家鄉的山。這時,“阿爾戈”號船卻遇上了大風暴,被風吹着在大海里漂盪了9天9夜,到了他們完全陌生的海域,靠岸後發現這是一處荒無人煙的沙漠地帶。後來,伊阿宋們不得不將擱淺的船擡起來走了12個晝夜,找到入海口,後來又有許多的冒險經歷,終於回到了伊俄爾斯港。

尋找金羊毛的伊阿宋們駕着“阿爾戈”號在地中海東北部海峽以及裏海海域所進行的航海探險雖然是神話傳說,但它顯然折射出邁錫尼文明時期的古希臘人所進行的航海探險經歷。“阿爾戈”號被認爲是希臘第一艘可以航行的大船。從傳說中可以看出,“阿爾戈”號是一艘帆槳船,它的動力主要由50個划槳手來提供;船上所掛的帆,僅僅是用作輔助動力,即在順風的情況下使用。“阿爾戈”號上有明確的分工,即有專職的划槳手、領航員和舵手。當他們穿越博斯普魯斯和達達尼爾海峽時,是那樣的驚心動魄,扣人心絃。當他們回航時被暴風吹刮過愛琴海海域,到達地中海中西部一帶,一則說明當時航海的艱險,另外則表明當時希臘的船隻還沒有進入愛琴海海域以西以南的地區,那是一片令希臘人完全陌生的海區。

因此,可以將伊阿宋認爲是希臘的第一個航海探險家。在環地中海的文明區裏,除了埃及文明中有關的海洋探險故事外,古希臘神話中的航海探險就是另外一部分最生動、最詳盡的海洋探險故事了。

海上絲綢之路

我國是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而且直至公元前6世紀,我國的養蠶織絲技術外傳以前,是世界上唯一的飼養家蠶和織造絲綢的國家。絲織品通過陸路與海路向世界各地傳播。從傳播時間看,陸上絲綢之路的形成時間稍早於海上絲綢之路。

大約在公元前6世紀,即相當於西周時期,我國的絲織品首先從陸路向西域傳播,先傳向波斯、印度等中亞、西亞諸國,然後傳到歐洲的古希臘、羅馬。希臘人管產這種織物的國家叫“賽里斯”,可能就是“絲”的譯音,或者是絲織品的一種——“綺”的譯音。有的學者認爲,西方管中國叫“支那”,很可能就是從“綺”這個音轉過來的。可見古代我國絲綢對西方社會的影響。

幾乎與西漢初年(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打通我國與中亞各國的交往通道的同時,海上通道也開始出現了。它的標誌便是西漢初年的我國——印度洋之間航線的開闢。

從公元前2世紀始,海上絲綢之路開闢後,雖然在隋唐以前,即公元6~7世紀,它只是陸上絲綢之路的一種補充形式,我國的絲織品主要是通過陸上運往西方各國的。但到隋唐時期,由於西域戰火不斷,陸上絲綢之路被戰爭所阻斷。代之而興的便是海上絲綢之路。到唐代,伴隨着我國造船、航海技術的發展,我國通往東南亞、馬六甲海峽、印度洋、紅海,及至非洲的航路的紛紛開通與延伸,海上絲綢之路終於替代了陸上絲綢之路,成爲我國對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根據《新唐書·地理志》記載,唐時,我國東南沿海有一條通往東南亞、印度洋北部諸國,紅海沿岸、東北非和波斯灣諸國的海上航路,叫作“廣州通海夷道”,這便是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最早叫法。當時通過這條通道往外輸出的商品主要有絲綢、瓷器、茶葉和銅鐵器四大宗;往回輸入的主要是香料、花草等一些供宮廷賞玩的奇珍異寶。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宋元時期。到明初鄭和下西洋,把這條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到巔峯狀態。鄭和之後的明清兩代,隨着海禁實施,我國航海業的衰敗,這條曾爲東西方交往做出巨大貢獻的海上絲綢之路,也隨着愈來愈嚴厲的海禁而逐漸消亡了。

伴隨着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與發展,在我國東南沿海出現了衆多的以海外貿易與航海、造船而興盛起來的港口城市。其中最爲著名的便是廣州、泉州、明州(今寧波)等港口,而尤以泉州港最爲著名。元代時,公元13世紀,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認爲泉州港是當時世界最大的港口。同時代的另一個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圖泰在他的遊記中也認爲,當時中國與南印度之間的海上交通全部操縱在中國人手中。

海上通道在隋唐時運送的主要大宗貨物是絲綢,所以大家都把這條連接東西方的海道叫作海上絲綢之路。到了宋元時期,瓷器的出口漸漸成爲主要貨物,因此,人們也把它叫作“海上陶瓷之路”。同時,還由於輸入的商品歷來主要是香料,因此還有人也把它稱作“海上香料之路”。

東西方間存在着的這條海上航路,是中國人對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因爲通過這條航路,古代東西方間的許多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交叉傳播,極大地豐富了世界各國人民的生活。而且,這條航路從開闢到衰敗經歷了十幾個世紀,也是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

大霧中沉沒的“皇后”號

英國20世紀初最豪華的“皇后”號客輪長167米,寬20米,排水量20000噸,蒸汽機功率爲18500馬力,有5層甲板,可容納2000人,能以20節的速度持續航行。船上有舒適的臥艙,寬敞的客廳,還有供娛樂用的板球場、沙坑等。

1914年5月29日凌晨1點15分,“皇后”號客輪的船長肯達爾健步登上艦橋,他爲自己能擔任這艘豪華巨輪的船長而感到自豪和驕傲。這次航行,肯達爾肩負的責任比過去要重大得多,船上除裝有國家郵件外,還裝有價值幾百萬加拿大元的銀錠。在這座浮動的城市裏住着將近1500人,其中有400名船員,1057名乘客。更使肯達爾船長不安的是,在頭等、二等艙裏住着不少“要人”。肯達爾船長站在船甲板上,他凝視着深邃迷茫的遠方心裏想着:就要駛過法吉爾角,但願這次航行能夠平安無事。“皇后”號客輪以18節的速度在聖勞倫斯灣裏航行,甲板上可以聽到蒸汽機的轟鳴聲及海浪的拍擊聲。船長看到一切正常就回艙裏休息去了。

凌晨2點左右,從魁北克方向飄來陣陣淡霧,能見度逐漸降低,船速不得不減速到15節。當輪船駛近距法吉爾角7海里的諾克·波因特角時,能見度更低了,就連淺灘區的燈標都難以分辨。船首瞭望員約翰·凱洛爾高聲喊叫起來:“船舶右側羅經1.5°處發現輪船桅杆燈!”船長拿起夜間望遠鏡,看到兩船間的距離爲6海里,便命令輪船航向左側偏26°。爲了避免發生意外,肯達爾下令全速後退,並拉響了汽笛,三聲短促的汽笛聲在海面上空迴盪。幾秒後,從霧海中也傳來了一陣長長的汽笛,那是對面貨輪發出的迴音。這艘貨輪是挪威的“斯多爾思塔德”號,它裝着11000噸煤駛向法吉爾角。船越駛越近,霧也越來越濃了,當兩船相距不到兩海里時,原來還勉強可辨認的海面已變成了白茫茫的一片。這時肯達爾船長已命令停止後退,並拉響了長長的汽笛聲,告訴對方他的客輪已轉向右舵。兩分鐘後,肯達爾船長吃驚地發現,一艘有紅色及綠色燈光的巨輪從濃霧中向他撲來,兩船距離已不到100米,他急忙把船舵左轉,並命令提高船速。但是已經來不急了,只聽轟隆一聲巨響,挪威貨船“斯多爾思塔德”號的艏柱以35度傾角插入“皇后”號的右舷,只見撞擊處發出一股股耀眼的火花,又傳來一陣陣刺耳的金屬摩擦聲,站立在船舷旁的幾名水手頃刻之間便被活活擠死。

兩艘巨輪相撞後,肯達爾船長立即奔上艦橋。抓起話筒朝“斯多爾思塔德”號高聲喊叫:“不要後退。繼續向前行駛!”他知道,這致命的一擊在“皇后”號上留下了巨大的創傷,挪威船艏從中抽出,海水就會洶涌而來把“皇后”號灌滿。但是,“斯多爾思塔德”號的安德鬆船長的回答卻是令人失望的:“我船正在後退!我已毫無辦法!”兩艘船終於分離了。“皇后”號失去了控制,在急流的衝擊下漂離出事地點半海里。船上窟窿的面積爲32平方米,每秒鐘有30立方米的海水進入艙內,成千噸的海水在“皇后”號內咆哮,迴旋着,船體開始傾斜。

船內亂成一團,被驚醒的乘客四處亂跑。他們對船上的情況根本不熟悉,在混亂中無法找到通往上層甲板的走廊。不少人還沒有醒來就慘死了。有些人在黑暗中被活活踩死。在這突如其來的打擊面前,肯達爾立即發出命令,“全體船員上甲板!全部上甲板!不得驚慌!保持鎮靜!”接着他發出了一個個具體的指示。但是船體損傷太嚴重,洶涌的海水很快就淹沒了整個機房,船失去了動力。肯達爾船長不得已下達了準備棄船的命令,並且指示報務室馬上拍發“SOS”求救信號,然後他親自奔到安放救生艇的甲板上和船員們一起放下了6艘救生艇。

法吉爾角的無線電臺臺長接到求救信號以後,不斷轉發着“皇后”號遇難的消息,希望附近的船隻能收到這些信號前去救援。肇事貨輪“斯多爾思塔德”號也參加了求援工作,安德鬆船長命令放下4艘救生艇前去救援。

淒厲的海風在呼號,“皇后”號在水中傾斜得愈來愈厲害,當輪船上的煙囪沒入水中時,鍋爐突然爆炸。數十名鍋爐工被高溫蒸汽燙死,許多鐵木碎塊被拋入空中,一塊巨大的鐵板落下時,恰巧擊中了一艘載有50名逃生者的小艇,有許多人在這爆炸聲中喪生。爆炸的氣浪把肯達爾船長也拋到海里。他抓住了一塊在水面上漂浮的木頭,凝視着正在下沉的輪船,不禁潸然淚下。

“皇后”號輪船沉沒15分鐘後,“龍列卡”號和“列季-埃維林”號才抵達遇難水面。救生艇把肯達爾船長和無線電臺臺長菲爾古鬆救了起來。這場災難造成了十分慘重的損失。據統計,船上1477人中,只有465人獲救,而其他1012人全部死亡。找到的屍體只有128具。因此,“斯多爾思塔德”號駛抵魁北克後立即被加拿大查封了。

“梅杜薩之筏”的慘劇

1816年6月17日,法國海軍中校迪羅伊·德·肖馬雷其斯指揮由三桅戰艦“梅杜薩”號、“回聲”號和雙桅帆船“百眼巨人”號、供應船“盧瓦爾”號等4艘船組成的艦隊駛往西非,其任務是重新奪回法國在那裏的殖民地塞內加爾。艦隊司令兼旗艦艦長迪羅伊·德·肖馬雷其斯,雖是海軍中校,但他的絕大部分時間是在陸軍度過的,缺少航海經驗。“梅杜薩”號上有365人,絕大多數士兵、水手是剛從監獄中招來的囚犯。

起航不久,由於指揮官缺少航海知識和海上指揮能力,“梅杜薩”號迷失了航向,不僅和陸地失去了聯繫,也和艦隊的其他3艘船中斷了聯繫。7月2日,“梅杜薩”號在離海岸約40海里處擱淺了。爲了擺脫困境,軍官們採用拋錨拉船、減輕船體自重等方法,企圖登岸,但這一切努力都失敗了。7月3日,司令官決定,利用船上的木器建造一個能坐200餘人的木筏,再用船上的6艘救生艇拖曳木筏,把大部分人送到岸上。於是,一隻長20米、寬約7米、周圍高40釐米的木筏建造成了。下水後木筏只裝上了爲數不多的食品和淡水,其前後部就已經浸泡在海水中了。

水手們登上木筏後,木筏存在的問題更暴露出來了。152人擠在不足140平方米的木筏上,由於過載,木筏下沉。人們不得不站在齊胸深的海水中。而後,連接木筏的救生艇的纜繩被砍斷,木筏在大海中隨波逐流。在以後的幾天中,由於飢餓、乾渴、烈日、恐懼和惡劣的氣候,人們的精神崩潰了,爲爭奪食品、淡水而相互廝殺,有的被殺死,有的眼球被挖去,有的絕望後跳海。到7月7日早晨,人們才發現一夜的殺戮中有63人斃命。人員的減少,使船體變輕,木筏開始浮出海面,站立了兩天的人們終於可以坐下休息了。

第三天,飢餓開始威脅人們的生命。用人肉充飢的念頭隨着人們難以忍受的飢餓感和強烈的求生欲產生了。幾個士兵不顧一切地拿出刀來,割下死者身上的肉生吃,受過良好教育的軍官們開始不忍如此做,他們企圖用釣上來的魚充飢,但多次努力都失敗了。終於,良好的教育被飢餓的折磨和求生的征服了,軍官們也開始加入“食人族”的行列。到7月9日,木筏上只剩下30個遇難者。然而,他們中的一半人身受重傷。在食品不斷減少的情況下,健康的人們爲了生存,做出了兩個殘忍而理智的決定:一是把所有重傷員都拋入海中;二是爲不再發生械鬥,除一把刀外,其餘武器統統扔到海里。這樣,木筏上只剩下15名倖存者。

7月17日,當倖存的15名遇難者在這個木筏上漂泊了13個晝夜之後,終於在海平面上望見一根桅杆,這正是向他們駛來的雙桅帆船“百眼巨人”號。

今天,在法國巴黎的盧浮宮和美國哈希裏奇市的福格博物館中,各珍存着名爲《梅杜薩之筏》和《“梅杜薩”號木筏上的亂》的兩幅油畫,他們的作者都是代奧多·席裏柯。

冰海沉船——“泰坦尼克”

1912年4月10日,英國新建成的大西洋郵輪“泰坦尼克”號,載着2224名乘客和船員,從英國南安普敦開往美國紐約,作橫越大西洋的航。這艘20世紀初最大最豪華的遠洋客輪,載重量是4.6萬噸,長269米,有雙層底的船體,分成16個水密艙。由於其中4個艙室進水後也能保證該輪不沉沒,故號稱“不沉之城”。

4月14日,星期天,“泰坦尼克”號船已航行在加拿大紐芬蘭島以東600多海里的海面上,預期17日可安全到達紐約。

這時,在“泰坦尼克”號前方50海里的“加里福尼亞人”號輪船向“泰坦尼克”號轉發了在其前面航行的通訊船——“卡利弗爾尼安”號發來的電訊:我們正繞過一個浮動冰山區。“泰坦尼克”號收到電訊後,沒有采取任何措施,繼續按原航速前進,越來越接近拉勃雷道寒流。此時氣溫在不斷下降。同時“加里福尼亞人”號已經發現了小塊浮冰和冰山,並做了防止撞到冰山上的準備工作。再次以無線電通知“泰坦尼克”號客輪。但是,“泰坦尼克”號的無線電報務室在這關鍵時刻卻忙於拍發雪片似的旅客私人電報,對此份電報未加理睬。

午夜23時40分,繼續前進的“泰坦尼克”號的兩名在前桅樓上瞭望的水手驚呼:正前方發現一座巨大冰山!值班長下令左滿舵,向後倒車。可惜爲時已晚,慣性將船首推向冰山,水線以下的尖棱角,把船體撞開了10多米長的口子,海水洶涌般涌入船艙,船員立刻啓動抽水泵,但已無濟於事。冰山撞破了前艙、一艙、二艙、郵件艙和五、六艙以及鍋爐艙。船前半部破損艙中水越灌越多,船迅速下沉,海水又從上層甲板越過水密間隔進入船後半部各艙。全船一片混亂,船員還比較鎮靜,引導婦幼老弱先登上救生艇,樂隊不間斷地演奏,起了安定人心的作用。在兩個多小時的生死搏鬥中,許多男人表現了驚人的勇氣,禮讓婦女兒童先下艇,甲板上出現了一幕幕生離死別的場景。15日凌晨2時20分,“泰坦尼克”號船長下令棄船求生,同時下令發出無線電求救呼號“SOS”,向就近船舶求援。離得最近的“加里福尼亞人”號的無線電報務員此時卻睡着了,另一個船員在撥弄收發報機,他聽到了求救呼號,但不懂得是什麼意思。這時離“泰坦尼克”號58海里處從紐約方向開來的“卡帕聶”號收到了呼救訊號。起初他們還不相信這麼龐大和先進的“泰坦尼克”號竟會出事,等到確信無誤時,以17節速度全速趕去,但還需3個多小時才能到達出事地點。

在“泰坦尼克”號上,船員不斷向天空施放火箭,向周圍打燈光信號,企求他人救助,但都無濟於事。

“泰坦尼克”號下沉的速度越來越快,機器和鍋爐的炸裂發出了震耳的聲響,甲板上的旅客和船員紛紛跳水逃生,隨着煙囪的倒下,全船在巨大的旋渦浪涌中消失。待到“卡帕聶”號趕到時,僅從救生艇上救起711人,1513人葬身冰海。

“泰坦尼克”號客輪遇難的消息震驚了世界。關於海上人身安全問題、海船可靠性和航行安全性以及海上通訊聯絡救助等問題,都引起了國際上的嚴重關注。1913年在倫敦召開的第一次國際海上人身安全會議通過決議,要求每艘船爲每一個乘員提供救生裝置;在每次航行期間,要進行救生艇訓練。同時由於“加里福尼亞人”號沒有聽到“泰坦尼克”號的遇難呼叫,規定船舶保持24小時無線電值班,並確定在北大西洋航線上進行國際流冰巡邏,及時向航船報警。

“躍進”號觸礁

“躍進”號是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艘萬噸輪。1965年4月它開始首航日本。

1965年5月1日13時55分,當“躍進”號行駛到南朝鮮濟洲島附近的蘇岩礁海域時,突然發出“我輪受擊,損傷嚴重”的緊急求救密電,14時10分,又發出“SOS”國際求救信號,不久巨輪就沉沒了。

對於“躍進”號突然失事沉沒的原因,外電報道很多,有的說,出事時有巨大的爆炸聲響,顯然系遭到武器攻擊;有的說,是遭到來歷不明潛艇的攻擊;日本全亞細亞廣播電臺發佈:中國生產的第一艘萬噸級遠洋巨輪“躍進”號因腹部中了魚雷而沉沒。外國大都認爲“躍進”號的沉沒是事件。因此,調查“躍進”號沉沒的原因,受到國際國內的關注。

周恩來總理親自領導了這次事故的調查工作。周總理於事發第三天就接見了“躍進”號的主要船員,詳細詢問了有關情節。5月12日,周總理乘飛機到上海,再一次聽取“躍進”號上被營救人員的彙報。周總理反覆強調,到出事海域查實情況是關鍵的一步,只有進行海底探摸,獲得物證,才能判斷出是受到敵方攻擊,還是航行觸礁。在沒有取得確鑿證據之前,不做結論,不發消息。周總理還指示海軍和交通部聯合組織海上編隊前往現場調查。

在周總理的親自關懷和具體指導下,5月18日9時,由10艘艦船組成的海上編隊(包括潛水工作船、護衛艇、獵潛艇、掃雷艇等組成的調查分隊和戰鬥警戒分隊)從上海吳淞港起航。編隊由東海艦隊司令員陶勇、委員劉浩天率領。19日到達現場,20日找到蘇岩礁,22日發現“躍進”號失事沉沒位置。24日潛水員摸到沉船船首上的“躍進”二字,該船錨孔朝上,甲板近似垂直,船體左傾側臥海底。在整個水下調查階段,海軍和交通部經過認真挑選,集中了25名優秀潛水員先後下潛72人次,一次下水作業時間超過30分鐘的佔69.4%,有三人次水下作業時間超過1小時。這在當時世界潛水史上也是罕見的。潛水的醫務保障工作由海軍醫學研究院負責。經過潛水員多次水下探摸,發現“躍進”號沉船有破洞之處,凹陷5處,龍骨折裂1處,其中最大的破洞長17米,寬15釐米,在銅板凹陷處有壓碎的礁石和紫紅色的漆皮殘片。潛水員還從沉船和在蘇岩礁被撞處取回包括航海日誌在內的29件物品。

海上編隊指揮員將上述情況用電報發往北京。周總理在看完最後一份電報後,指示新華社發表聲明:……經過周密的調查,已經證實“躍進”號是觸礁而沉沒的。中國的聲明,平息了外國報紙的種種猜測。

“基蘭”號海上平臺沉沒

1979年3月27日下午6時29分,海上油田的一次特大海難事故發生了。位於挪威北海大埃科菲斯克海上油田的“亞歷山大·基蘭”號是一座很大的住人鑽井平臺,共有212名工人。平臺比足球場還大,看上去很像一艘用高蹺支起來的大船。它重達10105噸,兩層甲板上密密麻麻地佈滿了機器貨艙、保管室和機艙,四周是用預製鋼件搭的4層宿舍,頂部甲板的直升機停機坪旁聳立着160英尺高的井架。

“亞歷山大·基蘭”號的浮力來自用鎖鏈鎖在平臺下面的沉箱。爲了使平臺能抵擋北海狂風惡浪的襲擊,大埃科菲斯克油田花了58億美元購置最先進的設備,這足以抵擋任何壞天氣,支柱與沉箱都有密封的防水分隔間。但現在一根主要立柱斷了,平臺向前傾斜,浸入海中。

平臺倒塌後,驚慌失措的人們擁擠着涌向甲板。冰冷的海水漫上來了,很多的人被淹死了。

逃出來的人又面臨着另一種危險——7艘救生艇只有4艘能用,而這4艘掛在平臺背面的小艇離海面還有相當大的距離。現在甲板的傾斜度達到了50度,甲板上的鋼鐵纜索在東滑西蕩,乙炔瓶四處亂滾。一個油筒裂開了,甲板上到處都是滑膩膩的油。許多人爬上了平臺頂部,狂風海浪吹打着他們,一些人失手掉進了冰冷刺骨的海水中。

狂風在怒吼,海浪在咆哮,黑夜漸漸降臨了,旁邊那座平臺發出了“亞歷山大·基蘭”號遇難的消息。頃刻間,這一消息便傳遍了全球。下午7點,英國皇家空軍的一個基地裏的內部揚聲器響起了緊急的聲音:“緊急起飛!大埃科菲斯克油田平臺傾覆!”駕駛員鮑勃·內維爾和他的機組人員衝向他們那架巨大的“海上霸王”直升機,他們的代號是“救援31”。在北海的另一端,挪威的索拉空軍基地,尼爾斯·羅德索伊和他的機組人員駕駛的另一架編號爲“海盜51”的“海上霸王”直升飛機也飛向了出事地點。奧伊文達·奧特森駕駛着代號“海盜50”的直升機緊隨在後。

還有很多的船,不管是油船、貨船甚至是小漁船,只要是接到求救訊號的就紛紛向出事地點駛去。盡最大可能營救遇難人員。與此同時,英國空軍的“獵人”式偵察機也在高空盤旋,向營救人員通報情況。

經過4天的緊張搜索和海上搶救,一共救出89人,123人死亡或失蹤。

耶耶耶開始,請說出中國面積多大

自1840年鴉片戰爭至今,中華民族因各種的軍事的經濟的外交的原因,或或主動或默許,以割讓、轉讓、放棄、後撤、友好、互換、租賃等各種名義喪失的國土面積總計超過500萬平方公里。即使以清盛時期的1310萬平方公里計,目前國土面積也銳減了38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原國土面積的29%。近三分之一的國土在大約150年內喪失殆盡。

中國近代被侵佔或被授讓的國土

一、沙俄(絕大多數爲今俄羅斯佔有)侵佔我國領土151萬平方公里,其中:

1.1689年侵佔外興安嶺及額爾古那河以西約25萬平方公里中國國土

2.1727年通過侵佔貝加爾湖以南及西南約1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

3.1790年霸佔約10萬平方公里的庫葉島

4、1860年侵佔我混同江及烏蘇里江以東興凱湖附近約4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5、1861年後霸佔中國自沙漬達巴哈起,至蔥嶺止約44萬平方公里的國土

6、1881年霸佔自伊犁西南天山之陰,那抹哈勒克山口起至伊犁西北喀爾達止,約4萬平方公里國土

7、1883霸佔額爾齊思河及齋桑泊附近約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8、1895年霸佔新疆極西地區帕米爾地方,約2.8萬多平方公里土地

9、1921年,蘇俄吞併唐努烏梁海,1944年正式併入蘇聯,總面積約17萬平方公里

二、哈薩克斯坦:蘇聯解體後,有獲得我國以前一些領地

三、塔吉克斯坦:蘇聯解體後,有獲得我國以前一些領地

四、吉爾吉斯斯坦:蘇聯解體後,有獲得我國以前一些領地

五、蘇聯的操縱下,失去156.65多萬平方公里的外蒙古

六、日本佔去面積共4600多平方公里的琉球羣島。及其附屬島嶼,到現在中國還未實際控制

七、印度佔去藏南9萬多平方公里,佔去錫金7200平方千米

八、越南:部分西沙羣島,南海29個島礁,雲南老山、廣西法卡山、北部灣白龍尾島。

九、朝鮮:部分長白山和天池的一半,薪島,以及黃海中國側架與經濟區爭端

十、緬甸:划走我國18萬平方公里的江心坡、南坎

十一、尼泊爾:部分喜馬拉雅山. 在中國自治區和尼泊爾交界處

十二、巴基斯坦:喀喇崑崙山的主峯喬戈裏峯割走了一半,新疆坎巨提地區讓給巴基斯坦

十三、阿富汗:瓦罕帕米爾

十四、不丹:邊境(今不丹東南角)

十五、韓國強佔我國的蘇岩礁,以及黃海中國側架與經濟區爭端

十六、菲律賓:佔據9個我國島礁

十七、印度尼西亞:佔據2個我國島嶼

十八、馬來西亞:佔據9個我國島礁

十九、文萊:佔據1個我國島礁

中國在清朝末期國土喪失335.45萬平方公里,二十世紀丟失了將近20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清朝割讓160萬平方公里左右。截止08年末我們中國實際控制在手裏的陸地領土面積到底有多大呢?官方數字是9598077平方公里,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約960萬平方公里,減去被印度非法侵佔的麥克馬洪線以南(藏南)地區90000多平方公里,真正控制在手裏的領土只有950萬平方公里左右(這個數據包括至今仍孤懸海峽對岸的臺灣)!

何時.怎樣收回清朝時期割讓的土地?

在現在世界這種格局下,想要收回曾經屬於我們的故土,那是難上加難啊!原因是多方面的,現在粗略分析下、

其一,法理上徹底阻斷追索領土,那麼有哪些無法再要回來呢?外東北(即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及其附屬島嶼在內共約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國土)、新疆以西(即巴爾喀什湖周邊廣大區域,帕米爾高原全境共約五十多萬平方公里國土)、滇、桂省份領土(約三十多萬領土),這些領土已經和別國簽下條約,永遠不會回來了。

其二:外國勢力依然蠢蠢欲動伺機侵略中國,如中印藏南一系列領土問題、中韓蘇岩礁爭議、中日東海劃界歸屬問題(其中涉及琉球羣島地位問題)、中國南海問題等依然是個令人憂心的問題,爭議領土協商在現在看來恐怕不行,除非一方願意吃虧,不過顯然不太可能,因爲在利益面前誰也不會後退,而且國內的民衆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但是打仗付出代價太大,而且問題也不會得到根本解決,所以說,如今我們對待失去的領土我們只能悵然,當然執政者的迂腐,使曾經的領土再也不可能追討回來,徹底阻斷了後代子孫的討還之路,而對於正在爭議的領土,我們肯定要向着對我們有利的方向發展,迫不得已只有開打,而蒙古問題則太過複雜,歷史現實問題錯綜複雜,想要蒙古迴歸也是不可能的了!

蘇岩礁現在歸哪國掌控

1. 蘇岩礁現在歸哪個國家掌控?

蘇岩礁又稱南半截礁、南半截島,是位於南海中部的一個岩礁。其地理座標爲北緯4度5分、東經114度19分,距離中越海界約43海里。

根據陸地領土和海洋國際法,蘇岩礁可能屬於中國或越南,但這一爭議有待解決。具體來說,中國認爲蘇岩礁位於中國南海地理範圍內,而越南則認爲其是越南南海地理範圍內的領土。

2. 蘇岩礁的歷史背景

蘇岩礁的歷史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當時,法國對越南和中國在南海的主權聲索進行了調查,發現蘇岩礁位於中國南海地理範圍內,但法國並未將其作爲越南的一部分。

1956年,越南宣佈對蘇岩礁和其他南海領土主權聲索,但由於多種原因,越南並未實際掌控這些島礁。

3. 各方在爭議上的立場

中國認爲,蘇岩礁是中國南海領土的一部分,基於歷史事實和國際法原則。中國國內的媒體和官方文件一直將其歸爲中國領土,這一認知在中國民衆中廣爲流傳。

越南則認爲,蘇岩礁是越南南海領土的一部分,基於它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歷史傳統。越南媒體經常報道蘇岩礁屬於越南的說法。

而美國等一些國家則不持立場,並呼籲各方以和平、協商的方式解決領土爭端。

4. 影響和解決途徑

南海領土爭端一直是令各方緊張的問題。蘇岩礁作爲南海爭端的一部分,自然也被放大了影響。

儘管各方都持有自己的立場,但爲了使地區保持和平穩定,他們應該以和平、協商的方式解決問題。

針對南海爭端,中國與東盟國家已經達成了“南海行爲準則”框架,這是一個重要的合作進展。希望有關方面能繼續相互尊重、多溝通,爲南海和平穩定創造出良好的條件。

5. 小結

蘇岩礁現在歸哪個國家掌控是一個備受全球關注的問題。中國和越南分別持有其主權立場,但缺乏有效的解決途徑。

爲了避免南海領土爭端升級,各方應該以和平、協商的方式解決問題。而中國與東盟的合作正朝着這一方向努力,希望有關方面能夠合作、共建南海和平穩定的局面。

中國將怎麼去解決蘇岩礁問題

蘇岩礁問題存在變數,怎麼解決看雙方態度。有報道說韓國準備在蘇岩礁上澆築水泥,使其高出海面,這一點應引起我們警惕。 我國應繼續奉勸,進一步警告,嚴正交涉,強烈,譴責韓國侵佔我國領土領海的行徑。

中國960萬平方公里是怎麼算的東西南北是多少公里

中國960萬平方公里,東西是約5000公里,南北約5500公里。

東起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的主航道匯合處(東經135°多),西至新疆帕米爾高原(東經73°附近),東西相距約5000公里。北起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北緯55°多),南至南沙羣島中的曾母暗沙(北緯4°附近),南北相距約5500公里。

簡介:

陸地領土:中國及其沿海島嶼、臺灣及其附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圖。

各島東沙羣島、西沙羣島、中沙羣島、南沙羣島以及其他一切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島嶼(包括羣島、蘇岩礁),陸地領土約960萬平方千米。

國土面積:陸地國土面積爲960萬平方公里,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15,略相當於除蘇聯之外的歐洲各國的總面積,僅次於俄羅斯(1707.5萬平方公里)和加拿大(997.1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東部地區佔10.5%,中部地區佔25.3%,西部地區佔64.2%。

標籤:岩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