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國家扶貧日是( )月( )日?

國家扶貧日是( )月( )日?

國家扶貧日是10月17日。

國家扶貧日是國務院扶貧辦爲消除絕對貧困而設立的節日。

2014年8月29日,國務院扶貧辦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全國首次“扶貧日”系列活動工作,聽取各地的意見建議。

會議指出,《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扶貧日”的批覆》同意自2014年起,將每年的10月17日設立爲“扶貧日”,具體工作由國務院扶貧辦商有關部門組織實施。

會議強調,全國扶貧系統要組織動員各有關方面,按照依法合規、節儉務實、注重實效的原則,精心組織開展全國首次“扶貧日”活動,使之成爲在國內外有較高知名度、較大影響力和較強公信力的公益活動。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國家扶貧日是10月17日。

國家扶貧日是國務院扶貧辦爲消除絕對貧困而設立的節日。

2014年8月29日,國務院扶貧辦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全國首次“扶貧日”系列活動工作,聽取各地的意見建議。

會議指出,《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扶貧日”的批覆》同意自2014年起,將每年的10月17日設立爲“扶貧日”,具體工作由國務院扶貧辦商有關部門組織實施。

會議強調,全國扶貧系爾斯勞想的威大統要組織動員各有關方面,按照依法合規、節儉務實、注重實效的原則,精和之說宣紙心組織開展全國首次“扶貧日”活動,使之成爲在國內外有較高知名度、較大影響力和較強公信力的公益活動。

其他比較有用的內容推薦1:

國家扶貧日是10月17日。

國家扶貧日是國務院扶貧辦爲消除絕對貧困而設立的節日。

2014來自年8月29日,國務院扶貧辦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全國首次“扶貧日”系列活動工作,聽取各地的意見建議。

會議指出,《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扶貧日”的批覆》同意自2014年起,將每年的10月17日設立爲“扶貧日”,具體工作由國務院扶貧辦商有關部門組織實施。

會議強調,全國扶貧系統要組織動員各有關方面,按照依法合規、節儉務實、注重實效的原則,精心組織開展全國首次“扶貧日”活動,使之成爲在國內外有較高知名度、較大影響力和較強公信力的公益活動。

其他比較有用的內容推薦2:

國家扶貧況關北雷備翻日是10月17日。

國來自家扶貧日是國務院扶貧辦爲消除絕對貧困而設立的節日。

2014年8月29日,國務院扶貧辦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全國首次“扶貧日”系列活動工作,聽取各地的意見建議。

會議指出,《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扶單本房地徑識抗握貧日”的批覆》同意自2014年起,將每年的10月17日設立爲“扶貧日”,具體工作由國務院扶貧辦商吃植節照有關部門組織實施。

會議強調,全國扶貧系統要組織動員各有關方面,按照依法合規、節儉務實、注重實效的原則,精心組織開展全國首次“扶貧日”活動,使之成爲在國內外有較高知名度、較大影響力和較強公信力的公益活動。

國家扶貧日是哪一天

1、國家扶貧日是10月17日。

2、2014年8月29日,扶貧辦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全國首次“扶貧日”系列活動工作,聽取各地的意見建議。會議指出,《關於同意設立“扶貧日”的批覆》同意自2014年起,將每年的10月17日設立爲“扶貧日”,具體工作由扶貧辦商有關部門組織實施。會議強調,全國扶貧系統要組織動員各有關方面,按照依法合規、節儉務實、注重實效的原則,精心組織開展全國首次“扶貧日”活動,使之成爲在國內外有較高知名度、較大影響力和較強公信力的公益活動。

國家扶貧日

國家扶貧日

2014年8月1日,決定從2014年起,將

每年10月17日設立爲“扶貧日”,具體活動由扶貧

辦商有關部門共同組織實施。

設立“扶貧日”充分體現了黨、對於

扶貧開發構成的高度重視,也充分體現了對於貧

困地區貧困羣衆的格外關心,所以設立“扶貧

日”是繼續向貧困宣戰的一個重要的舉措,也是廣

泛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扶貧開發的一項重要

的制度安排。

中文名

扶貧日

節日時間

10月17日

流行地區

中國

節日起源

機構設定

節日活動

公益活動

節日意義

消除絕對貧困

設立機構

扶貧辦

設定時間

2014年8月1日

國家扶貧日是哪一天

國家扶貧日爲每年的10月17日。我國貧困地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貧困問題依然十分突出。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設立了扶貧開發專門機構。設立扶貧日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導社會各界關注貧困問題,關愛貧困人口,關心扶貧工作,核心內容是學習身邊榜樣,宣傳凡人善舉,動員廣泛參與,培育良好風尚。

設立“扶貧日”充分體現了國家對扶貧開發工作的高度重視,對貧困地區貧困羣衆的格外關心,對於宣傳扶貧開發方針、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傳統美德和友善互助核心價值觀、加強扶貧理論研究交流,對於構建市場社會協同,推進扶貧開發的工作格局,動員全社會力量繼續向貧困宣戰,必將發揮重要作用。

扶貧開發爲促進經濟發展、穩定、民族團結、邊疆鞏固和社會和諧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爲全球的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一是貧困人口多,按照國家的標準,到2013年底還有8200多萬貧困人口,如果參考國際標準,還有兩億多人。

二是貧困程度還比較深,貧困人口不僅收入水平低,一些地方還面臨着吃水、行路、用電、上學、就醫、貸款等諸多困難。

三是扶貧攻堅任務十分艱鉅。大部分貧困地區的貧困人口集中分佈在生產生活條件比較差、自然災害多、基礎設施落後的連片特困地區,這些地方的貧困問題是難啃的硬骨頭,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個短板,所以必須進一步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的力量,齊心協力打一場新的扶貧攻堅戰。

國際扶貧日是幾號

國際扶貧日是每年10月17日。

2014年8月1日,決定從2014年起,將每年10月17日設立爲“扶貧日”,所以每年的10月17日爲“扶貧日”。

設立扶貧日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導社會各界關注貧困問題,關愛貧困人口,關心扶貧工作,核心內容是學習身邊榜樣,宣傳凡人善舉,動員廣泛參與,培育良好風尚。消除貧困是人類的共同使命。

中國在致力於自身消除貧困的同時,始終積極開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條件的援助,支持和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消除貧困。

什麼是扶貧

扶貧是保護貧困戶的合法權益,取消貧困負擔。幫助貧困地區加大人才開發、完善農民工人才市場。臨時工基本待遇,建立發展工農業企業、促進生產擺脫貧困的一種社會工作,對貧困農村實施規劃,旨在幫扶貧困戶生存和扶助貧困地區發展生產,改變窮困面貌。

截至2015年底,我國還有5630萬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主要分佈在83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以下統稱貧困縣)和12.8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多數西部省份的貧困發生率在10%以上,民族8省區貧困發生率達12.1%。

扶貧日從什麼時候開始

扶貧日從什麼時候開始

扶貧日從什麼時候開始,扶貧日是爲了讓社會各界更加關注貧困問題而設立的,我國一直高度重視國內的扶貧工作,長期以來一直堅持精進各項扶貧措施與。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扶貧日從什麼時候開始。

扶貧日從什麼時候開始1

國家扶貧日爲每年的10月17日。

2014年8月1日,決定從2014年起,將每年10月17日設立爲“扶貧日”,具體活動由扶貧辦有關部門共同組織實施。

設立“扶貧日”充分體現了黨、對於扶貧開發構成的高度重視,也充分體現了對於貧困地區貧困羣衆的格外關心,所以設立“扶貧日”是繼續向貧困宣戰的一個重要的舉措,也是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扶貧開發的一項重要的制度安排。

10月17日一直是“國際消貧日”,每年這一天,聯合國都會選擇一個國家作爲主會場,開展不同的主題活動。從2007年至2013年連續7年,我國在“國際消貧日”與聯合國駐華系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主辦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各地也在同一天舉辦各種活動。2014年8月1日,關於同意設立“扶貧日”的批覆明確,從2014年起,將每年10月17日設立爲“扶貧日”。

設立“扶貧日”充分體現了黨、對於扶貧開發工作的高度重視,也充分體現了對於貧困地區貧困羣衆的格外關心,設立“扶貧日”是繼續向貧困宣戰的一個重要的舉措,也是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扶貧開發的一項重要的制度安排。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們國家開始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扶貧開發以來,我國的扶貧開發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扶貧開發爲促進經濟發展、穩定、民族團結、邊疆鞏固和社會和諧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爲全球的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數據顯示,隨着扶貧開發的深入推進,我國貧困人口數量大幅減少。按照我國扶貧標準,1978-2010年累計減少了2.5億貧困人口,參考國際扶貧標準,我國共減少了6.6億貧困人口,全球貧困人口數量減少的成就93.3%來自中國。

扶貧日從什麼時候開始2

公益組織如何推動公衆參與社會扶貧?

社會扶貧的含義有不同的解讀,狹義的社會扶貧包括社會組織扶貧、企業扶貧、公衆志願者組織扶貧。廣義的社會扶貧包括非職能部門扶貧、東西協作扶貧等。隨着社會發展與社會財富的積累,以推動的準社會扶貧的方式慢慢被淡化,企業、社會組織、公衆個人的參與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中,社會組織是社會公衆參與扶貧的渠道和橋樑。他認爲,社會組織的原有機制不能動員足夠的社會力量,爲此應通過創新制定新的機制、新的辦法、新的渠道、新的方式,從而搭建好社會組織的參與平臺,發揮好渠道作用。

第一方面是項目創新。隨着貧困人口的不斷減少,隨着貧困不同階段的變化,項目要不斷的創新。不同的階段,扶貧方法及項目要有所創新,關注點應從解決溫飽問題提高到解決致富的問題。

第二方面是資金使用方式創新。從籌資發給貧困羣衆或直接給東西,到給機制、給方法,幫貧困羣衆建立合作社及其它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第三方面是參與方式的創新。創新、創新及技術創新,特別是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社會媒體的應用,例如,微信支付,網絡捐贈等方式,給社會公衆參與扶貧帶來了非常多的選擇。社會組織應該發揮好作用,動員社會公衆積極參與。

劉文奎通過列舉中國扶貧基金會的幾個典型項目,介紹了公益組織如何通過創新方式調動公衆參與社會扶貧。

一是愛加餐項目。愛加餐是中國扶貧基金會和百盛集團合作的項目,每年有兩週在國內所有肯德基餐廳通過卡片宣傳,邀請顧客付款時捐1元錢,改善貧困地區兒童營養狀況。這個項目實施幾年來,每年籌款約2000萬元。

二是愛心包裹項目。一個愛心包裹100元,內有各種文具,在全國3.6萬個郵局網點都可以進行捐贈,接受捐贈的孩子會給捐贈人寄回應卡。愛心包裹與愛加餐項目一樣,參與額度小、參與便捷、項目透明。

三是善行者項目。善行者是中國扶貧基金會發起的一項公益和健康相結合的大型戶外公益徒步活動,鼓勵參與者以“親近自然+自我挑戰”的體驗形式,通過挑戰100公里或50公里向親朋好友籌集善款,踐行 “每一步都會帶來改變”的公益理念。此次活動徵集了1800名參與者,而報名者更多,顯示了公衆參與熱情度很高。此外,很多企業、媒體也都積極參與。活動保障方面,此次活動有3000餘人提供保障服務,其中義工、支持大約2000人,參與者後援團約1000人。

四是正在進行的飢餓24小時活動。恰逢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10月17日是國家扶貧日,扶貧基金會號召身體狀況符合條件的公衆挑戰一天,體驗飢餓,把節約的錢捐給貧困地區的孩子讓他們吃飯,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有益於自身。

通過項目實施後的效果分析,劉文奎認爲,公益組織推動社會扶貧最關鍵的是要瞄準需求,這就要求公益組織要通過持續創新來呼籲更多的公衆參與,根據貧困人口的需求不斷推動新的扶貧項目。

扶貧日從什麼時候開始3

中國的扶貧成就是舉世矚目的,用了30年不僅解決了數億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而且探索出了扶貧開發的中國道路,不斷創新扶貧機制,目前中國的反貧困經驗已經被介紹到世界各地,爲世界反貧困事業做出了貢獻。

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儘管農村貧困人口大幅減少,溫飽問題基本解決,但貧困人口仍然有7000多萬人(文章發表時),而且隨着貧困人口的減少,扶貧難度不斷增加。原因在於這部分人口難以在短期內通過全面的經濟增長擺脫貧困狀態。因此,扶貧策略要從扶持貧困地區向扶持貧困人口轉變,這也是最近提出精準扶貧的原因之一。應該看到,扶貧工作還存在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其中最突出的表現就是扶貧方式粗放的問題,導致一些地方怎麼扶也扶不起來,甚至越扶越窮。但是,是不是瞄準貧困個體的扶貧就能解決問題呢?恐怕沒那麼簡單的事情。爲什麼一些項目點幾十年不間斷地扶貧,一些貧困鄉村依然沒有走向富裕的道路?爲什麼想盡了辦法,實施諸如村村通、產業扶貧、整村推進等措施,依然還有整村、整鄉的貧困人口。有的村莊投入的扶貧資金人均達到幾十萬元,卻依然難以擺脫貧困。貧困像是一個魔鬼緊緊地附着在了貧困地區人口的身上,像是控制了他們的精神和行爲,如何擺脫貧困這一魔鬼的束縛和控制,必須找到貧困魔鬼的措施,探索扶貧的有效方法。

要解釋越扶越貧的問題,需要我們對已有的扶貧理念和扶貧路徑進行梳理並做出評價,以反思相關理論和實踐的有效性。

貧困的概念是在不斷髮展的,今天我們說的貧困已經不是最初的收入低和物質的匱乏,而是包含了資源佔有多少、機會多少、發展能力高低,以及權利平等十分豐富的.內涵,甚至把能否過上體面生活和社會參與程度也列爲反貧困內容之一。人們對貧困內涵的認識經歷了一個不斷擴展的過程。從早期的缺吃少穿等基於物質層面的認識,逐步擴展到教育、健康等,再到機會、能力、權利、人的尊嚴等非物質層面的認識。貧困內涵的擴展還具有層次性,從最初關注物質或者生理層面的需求,到能力發展的需求、權利需求以及尊重和自我實現等更高層次的需求。

對致貧原因的認識更是表現出從簡單到複雜的過程。早期人們認爲貧困是因爲缺乏必要的物質條件,如沒有土地或其他生產資料。後來發現,這只是貧困的一個表現,其產生的原因可能還包括了能力缺失、社會排斥等複雜因素。

所有這些關於貧困的定義和原因,不論是簡單和還是複雜的解釋,其實有一個共性的東西,就是缺乏。或缺乏物質資源,或缺乏知識與技術、或缺乏能力,無論這種缺乏是個人導致的,還是環境導致的,或者制度使然,都是圍繞缺乏某種東西而建立的。我們把這類觀點統稱爲資源匱乏論。

針對匱乏論的解釋,扶貧的基本策略就是給予,通過外界的投入,增加補給,以使系統增加活力。有個“木桶理論”似乎可以解釋扶貧的原理。一個木桶能夠盛多少水,不是由木桶的長板決定,而是由木桶的短板決定。如果我們採取措施,把這塊短板補齊,木桶自然就可以多裝水了。因此,爲了補齊這塊短板人們支付了財力、物力和人力,也付出了巨大的熱情和耐心。給錢給物被稱爲輸血式扶貧,後來人們發現輸血式扶貧不可持續,被幫助者容易養成依賴與懶惰。於是有了造血式扶貧。區別於輸血式扶貧,造血式扶貧是通過提高農民能力實現擴大再生產的方式。一般認爲“造血式”扶貧比輸血式扶貧更能治本。最爲普遍的造血式扶貧就是產業扶貧,其特徵是引進新的生產要素,幫助貧困村民發展產業,實現“雞生蛋、蛋生雞”式的滾動發展,最後成爲”養雞專業戶”。結果發現這只是一廂情願的美好願望,人的能力不行,再好的項目也是發展不起來的。於是又轉變爲以人的發展能力爲中心的扶貧策略。這期間最普遍的措施就是教育農民、培訓農民,其中“參與式”是最爲流行的扶貧理念和行動方式。最近這些年,扶貧遇到了瓶頸,總有一些人、一些村莊扶不起來,又認爲這是粗獷扶貧導致的,因爲各類扶貧措施,受益最多的總是相對富裕的人,如修一條路,利用路最多的是有車的人,窮人是買不起車的,爲了讓扶貧惠及窮人,於是提出了“精準扶貧”,要變“漫灌”、“噴灌”爲“滴灌”,感覺又回到了扶貧的原點,誰窮扶誰是對的,問題是扶貧的手段依然是給予。

國家扶貧日是10月幾號

國家扶貧日是10月17號,設立“扶貧日”充分體現了對於扶貧開發構成的高度重視,也充分體現了對於貧困地區貧困羣衆的格外關心,所以設立“扶貧日”是繼續向貧困宣戰的一個重要的舉措,也是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扶貧開發的一項重要的制度安排。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開始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地扶貧開發以來,中國的扶貧開發事業取得了偉大成就。扶貧開發爲促進經濟發展、穩定、民族團結、邊疆鞏固和社會和諧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爲全球的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但是貧困地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中國貧困問題依然十分突出。

扶貧日是哪一天

扶貧日是哪一天

  扶貧日是哪一天,我國一直致力於消除貧困人口,實現全面小康,。世界上的貧困問題有很多,國際撒謊專門設立了扶貧日,以促進世界上的消除貧困工作。下面帶大家的聊看看扶貧日是哪一天。

  扶貧日是哪一天1

  每年的10月17日。

  國際消除貧困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radication of Poverty)亦稱國際滅貧日或國際消貧日。是聯合國組織在1992年12月22日會議上通過47/196決議,由1993年起把每年10月17日定爲國際滅貧日,用以喚起世界各國對因制裁、各種歧視與財富集中化引致的全球懸殊族羣、國家與社會階層的注意、檢討與援助。

   設立宗旨

  爲引起國際社會對貧困問題的重視,動員各國採取具體扶貧行動,宣傳和促進全世界的消除貧困工作,1992年12月22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根據聯合國第二委員會(經濟和財政)的建議,確定每年10月17日爲“國際消除貧困日” (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radication of Poverty) ,要求各成員國宣傳和促進全世界消除貧困的工作,採取具體的扶貧行動。

  中國成全球最早實現聯合國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

  扶貧辦宣佈,2017年申請脫貧摘帽的中西部20個省區市125個貧困縣中,40個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截至目前,我國已有68個貧困縣實現了脫貧摘帽,5年脫貧近7000萬人。

  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末的9899萬人減少至2017年末的3046萬人,累計減少6853萬人,減貧幅度接近70%;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末的10.2%下降至2017年底的3.1%,年均脫貧人數1370萬人。中國成爲全球最早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

  中國承諾,確保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消除絕對貧困。儘管一些還未脫貧的地區條件尤爲艱苦,面臨的挑戰尤爲嚴峻,但國際經驗可以爲中國完成脫貧“最後一公里”任務提供有力支持。

  扶貧日是哪一天2

  2020年10月17日是我國第7個扶貧日,也是第28個國際消除貧困日。2020年是我國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在臨夏這個全國扶貧攻堅的主戰場,千千萬萬的扶貧幹部積極響應“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號召,以攻堅拔寨、滾石上山、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幹勁,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中。他們立足本職崗位,舍小家、顧大家,擔當盡責,無私奉獻,克服工作、生活、家庭等各方面的壓力和困難,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爲新時代廣大黨員幹部樹立了榜樣。

  2016年3月,梅文娟被單位選派到臨夏市城郊鎮瓦窯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隊長同時兼任村第一。作爲一名有着18年黨齡的黨員,她肩負着組織的信任、懷着激動的心情,走進了城郊鎮瓦窯村,扛起了讓瓦窯村儘快脫貧的神聖職責。

  臨夏市城郊鎮瓦窯村原是臨夏市建檔立卡貧困村,全村563戶、2022人中有貧困戶97戶、429人。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駐村工作隊入戶走訪,瞭解致貧原因,爲貧困戶量身定製脫貧方案,謀劃脫貧渠道,貧困羣衆增收途徑不斷拓寬。

  “你家幾口人?主要收入來源靠什麼?計劃發展什麼?最近住院報銷的錢拿到手了嗎?”初到瓦窯村的梅文娟全心全意把心思都用在駐村扶貧工作上,走街串巷瞭解民情,她一家一家跑,一個一個問,詢問筆記記了厚厚一大本。

  近年來,在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馬阿西亞和王芳兩家困難戶享受到了危房改造等,使兩家原有的土房變成了水泥房,又幫他們找了一份護林員的工作,每個月多了一份固定收入。不僅如此,越來越完善的社保體系使得一家人的養老、醫療都有了保障。她們高興的說道:“現在我們什麼都不缺了,真的特別感謝黨和,讓我們享受到這麼多的好!”

  臨夏市城郊鎮瓦窯村村民 王芳:以前我們住的破房子,現在變樣了,黨的好了,把我們的房子修了,低保也給了,還給我安排了公益性崗位護林員一個月給我八百元的工資,我的媽媽老了在我們文化廣場上當管理員也給八百元的工資,我們現在很滿意。

  臨夏市城郊鎮瓦窯村村民 馬阿西亞:幫扶人員幫我們享受了低保,公益性崗位也給了,去醫院看病時先不用交錢,然後花了多少錢都會給報銷。現在生活過得很好,吃穿不愁。以前住的'瓦房,石棉瓦的房子,現在給我們修了平頂房,都修好了。

  駐村扶貧,要呆得住、沉下去。作爲一名基層扶貧幹部,就是要心無旁騖、腳踏實地,以繡花功夫把黨和國家的扶貧精準落實到位,做到扶真貧、真扶貧、真脫貧。五年來,關於扶貧工作,梅文娟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脫貧之後羣衆怎麼致富?如何確保脫貧戶不返貧?鄉村振興戰略如何具體實施推進?這一個個問題成了梅文娟想的最多、談的最多的話題。“一定要擼起袖子加油幹!做到脫貧之後不鬆勁,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同時,繼續‘趕考’鄉村振興,使羣衆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梅文娟這樣告訴記者。

  走上了硬化路,建起了迪樂園……如今,鄉親們增收致富,瓦窯村“舊貌換新顏”。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目標正一步步變爲現實。村民的生活,越過越有滋味了,大家都看到了致富奔小康的希望。而這,都離不開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的努力。

  臨夏市城郊鎮瓦窯村駐村第一 梅文娟:經過這幾年的扶貧工作,我們瓦窯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委會道路從原來的土路變成了現在的水泥路,修建了瓦窯廣場、村衛生室、村委辦公場所,剛來的時候村上建檔立卡戶97戶,現在已經全部脫貧。瓦窯村現在修建了迪樂園,通過產業扶貧的方式,帶動了周邊的羣衆105戶增加收入。

  隨着臨夏市退出貧困縣序列,瓦窯村也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但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班子絲毫沒有懈怠。堅持脫貧不脫責任、不脫、不脫幫扶、不脫監管,不斷激發羣衆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繼續打好全面小康和鄉村振興後續發展硬仗,成了梅文娟他們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的工作目標。“作爲一名黨員,能夠爲村民脫貧致富做成一點事情,是我的本分,我將不辜負組織和羣衆的信任,一如既往把扶貧這個擔子挑好!”對於今後的扶貧工作和瓦窯村的未來,梅文娟充滿信心。

  扶貧日是哪一天3

  10月17日是我國第7個扶貧日,也是第28個國際消除貧困日。泗縣以此爲契機,通過宣傳一批生動事蹟、組織一批成果展示、舉辦一批競賽活動、動員一批力量參與、總結一批經驗做法、表彰一批先進典型等多種方式,大力弘揚“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泗州精神,形成了全社會關注扶貧、參與扶貧的良好氛圍。

   擂臺賽,賽出實幹風采

  自去年12月份以來,泗縣在全縣187個村(社區)中開展“擂臺賽”大比武活動,經初賽、複賽的激烈角逐,共選拔出18名優秀黨組織參與決賽。決賽上,18名村黨組織聚焦“五面紅旗助脫貧,黨建引領促振興”主題,圍繞抓班子、帶隊伍、建機制、築陣地等方面,紛紛登臺亮相,曬出各自的成績單和下一步工作目標。

  “此次村(社區)黨組織擂臺賽,既是一場別開生面的交流會,也是一次生動鮮活的培訓班、一堂令人感動的教育課。”宿州常委、泗縣縣委張志強說,村(社區)黨組織擂臺賽爲全縣村(社區)黨組織搭建了一個開拓視野、磨礪能力、展示才能的平臺,通過相互之間亮一亮風采、比一比本領、賽一賽成績,着力鍛造一支本領過硬的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爲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堅實基礎。

   扶貧展銷會,曬出致富成果

  10月17日,泗縣扶貧開發局牽頭,在府前廣場開展了爲期一天的特色扶貧產品展示展銷活動,來自全縣16個鄉鎮,49家帶貧企業分別帶來了自家的“拳頭產品”,活動現場共有150多個產品參與消費扶貧的展示展銷。

  屏山鎮攤位前,五彩的花兒將現場的氣氛烘托地熱鬧喜人,黃圩鎮帶來了黃燦燦的甜桃、大莊鎮帶來了綠瑩瑩的獼猴桃,丁湖鎮帶來了紅彤彤的火龍果,鎮村幫扶幹部紛紛化爲臨時銷售,爲各自鄉鎮帶來的農產品吆喝了起來,吸引了不少羣衆駐足品嚐購買。活動現場共銷售農產品86.3萬元。

   扶貧日表彰,評出先進典型

  近年來,在脫貧攻堅過程中,泗縣涌現出了一大批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作爲的社會幫扶先進典型和一批自強不息、光榮脫貧、勤勞致富的貧困羣衆脫貧典型。

  爲激勵先進,宣傳典型,充分調動全社會支持、參與脫貧攻堅的積極性,經過鎮村申報評選和縣級評選,10月9日,泗縣召開扶貧日表彰大會,在會上對中國一重集團等先進社會幫扶主體授予“脫貧攻堅奉獻獎”;對魏娟等認真履行扶貧職責,表現突出的同志授予“脫貧攻堅貢獻獎”;對朱曉飛等自強不息的脫貧典型授予“脫貧攻堅奮進獎”;對縣委辦等脫貧攻堅工作成績突出成效顯著的集體授予“先進集體”稱號。 同時,各鄉鎮(開發區)也通過各種形式對先進典型進行了表彰。

   組織觀看節目,亮出獲獎表情

  10月17日晚上,縣委宣傳部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宣傳,組織號召全縣各個機關單位和各鄉鎮等近萬人集中收聽收看了由扶貧辦與廣播電視總檯聯合錄製的《決戰的時刻——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特別節目》的直播實況,通過獲獎人物的短片以及情景劇等環節,反映出全國上下凝心聚力脫貧攻堅的信心和決心,讓泗縣獲得全國組織創新獎這一大事、喜事在第一時間被廣大幹羣知曉,升騰起一往無前、接續奮鬥的自豪感和無需揚鞭自奮蹄的幹事創業的主動性。

公務員規定,把每年的幾月幾日設定爲國家扶貧日?

從2014年開始,國家將每年的10月17日設立爲“扶貧日”。

2020年是第7個國家扶貧日,這天同時也是第28個“國際消除貧困日”。

國家的扶貧日是幾月幾日

每年都10月17日就是國家扶貧日。

扶貧日是幾月幾號

扶貧日是每年的幾月幾日

扶貧日是每年的幾月幾日,我國一直在組織開展各種扶貧工作,到目前中國的扶貧事業取得了偉大成就。設立扶貧日主要就是爲了讓大家更加關注社會上的貧困問題,動員大家積極參與扶貧工作。下面帶大家看看扶貧日是每年的幾月幾日。

扶貧日是每年的幾月幾日1

2014年8月1日,決定從2014年起,將每年10月17日設立爲“扶貧日”,具體活動由扶貧辦商有關部門共同組織實施。

設立“扶貧日”充分體現了黨、對於扶貧開發構成的高度重視,也充分體現了對於貧困地區貧困羣衆的格外關心,所以設立“扶貧日”是繼續向貧困宣戰的一個重要的舉措,也是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扶貧開發的一項重要的制度安排。

節日設立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開始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地扶貧開發以來,中國的扶貧開發事業取得了偉大成就。扶貧開發爲促進經濟發展、穩定、民族團結、邊疆鞏固和社會和諧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爲全球的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但是貧困地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中國貧困問題依然十分突出。一是貧困人口多,按照國家的標準,到2013年底還有8200多萬貧困人口,如果參考國際標準,還有兩億多人。二是貧困程度還比較深,貧困人口不僅收入水平低,一些地方還面臨着吃水、行路、用電、上學、就醫、貸款等諸多困難。三是扶貧攻堅任務十分艱鉅。大部分貧困地區的貧困人口集中分佈在生產生活條件比較差、自然災害多、基礎設施落後的連片特困地區,這些地方的貧困問題是難啃的硬骨頭,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個短板,所以必須進一步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的力量,齊心協力打一場新的扶貧攻堅戰。

扶貧日是每年的幾月幾日2

節日目的

設立扶貧日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導社會各界關注貧困問題,關愛貧困人口,關心扶貧工作,核心內容是學習身邊榜樣,宣傳凡人善舉,動員廣泛參與,培育良好風尚。

社會意義

設立“扶貧日”充分體現了黨、對扶貧開發工作的高度重視,對貧困地區貧困羣衆的格外關心,對於宣傳黨和扶貧開發方針、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傳統美德和友善互助核心價值觀、加強扶貧理論研究交流,對於構建市場社會協同 推進扶貧開發的工作格局,動員全社會力量繼續向貧困宣戰,必將發揮重要作用。

成功因素

減貧作爲國家重要發展目標,正式列入國家發展規劃

1986年起,中國開始實施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的扶貧開發,設立了扶貧開發專門機構,評定國定貧困縣和省定貧困縣,制定與中國國情和發展階段相適應的扶貧開發方針,並於1994年、2001年、2011年分別制定了扶貧規劃綱要,明確了階段性扶貧開發目標,把扶貧開發作爲脫貧致富的主要途徑,鼓勵和幫助有勞動能力的扶貧對象通過自身努力擺脫貧困;把社會保障作爲解決溫飽問題的基本手段,逐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經濟持續高增長,成爲大幅度減少貧困人口的決定性因素

1979年到2011年,中國GDP年均增長率高達9.9%,農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率爲4.6%,爲中國減少農村貧困人口創造了必要條件。與經濟增長相伴隨的農村地區“四化”(農業現代化、農村工業化、農民非農化、農民工城鎮化)是農村貧困人口大幅度減少的根本原因。

不斷完善國家扶貧戰略和體系

堅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全面取消農業稅,實行多種農業補貼,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增加對貧困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和專項扶貧資金。中國減貧戰略的核心是對貧困人口進行人力資本投資、提高發展能力、擴大發展機會。

創新中國特色的反貧困機制

自力更生、地方爲主、國家支持、社會捐贈、對口支援、市場驅動、國際援助,7個機制組成了主導、多元投資、相互補充、激勵相容、廣泛參與的具有中國特色的PPP(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

扶貧日是每年的幾月幾日3

喝上放心水、住上安全房、用上小康電

過去五年,七星關區幹部羣衆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和戰天鬥地的精神與時間賽跑、同貧困較量,興修水利、築橋修路、發展生產,基礎設施日益完善,貧困發生率下降1.42%。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七星關區委、區堅持圍繞“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標準,把“精準”落實到脫貧攻堅全過程和各環節,聚焦脫貧牽引點、支撐點、突破點、關鍵點,助力19萬餘名貧困羣衆撕掉貧困“標籤”。

面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決勝脫貧攻堅兩項“大考”,七星關區一手抗疫情,一手抓生產,向絕對貧困發起最後總攻。

當前,七星關區仍有未脫貧人口18594人,涉及522個村(社區)。他們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堅中之堅,是最難啃的“硬骨頭”。

七星關區柏楊林街道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搬遷居民吳曉勇在扶貧車間編織吊籃

七星關區委、區按照“全覆蓋、督死角、查問題、抓整改”的要求,採取定點督戰和巡迴督戰的方式,對全區38個鄉(鎮、街道)開展掛牌督戰,重點督“兩不愁三保障”、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勞動力就業、易地扶貧搬遷等工作推進情況。

近日,筆者走進七星關區經濟開發區華耀服裝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正緊張趕製訂單,一派忙碌景象。

騎車10多分鐘上班,負責裁剪和熨燙,每月將近3000多元收入陳美芬對家門口的這份工作很滿意。

陳美芬的這種“穩定感”,得益於七星關區大力引進勞動密集型產業,促進貧困羣衆就近就業的這一重大舉措。

七星關區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多措並舉推動貧困羣衆返崗復工,精心定製“就業扶貧套餐”,幫助貧困羣衆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戶、帶動一片”。

去年,七星關區放珠鎮播樂溝村種植了800餘畝刺梨。貧困戶唐福江把自家的5畝地流轉給村裏的刺梨種植合作社,他和老伴到合作社務工,夫妻倆每個月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

在唐福江家對面,貧困戶陳大軍剛入住新房。去年,陳大軍從福建回到村裏種花椒,並申請2.4萬元特惠貸資金,養了兩頭牛。今年年初,他把土地流轉給村合作社種刺梨,收入比往年更高。

貧困戶致富有望,增強了播樂溝村黨支部羅中華對全村脫貧的信心:“村裏的貧困戶都搞起了產業,內生動力被激發了,年底脫貧希望很大。”

貴州華亨麻業有限公司亞麻紡織項目

今年,七星關區立足產業化、商品化、特色化,圍繞“532”農業產業發展佈局,堅持“一鄉一品”“一村一特”,大力推進刺梨、茶葉、蔬菜三大主導產業發展。在生態畜牧業方面,通過引進新希望六和集團、廣州越秀集團、貴州鳳集生態農業公司,全面推進生態畜牧業“211”工程,發展生豬、家禽、肉牛養殖產業。

一張簡單的木牀,一張陳舊的辦公桌,擺放有序的鍋碗瓢盆對坡鎮嘎木社區辦公樓裏不到10平方米的隔間就是駐村第一劉聯益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忙完貧困戶陳明通危房改造、勞務輸出,又忙香菇產業基地建設,從擔任嘎木社區黨支部駐村第一起,劉聯益就不停奔忙,民情日記上寫得滿滿當當。

換上膠鞋,扛起揹包,與羣衆“攀親戚”“結對子”。今年,七星關區301名駐村第一和1163名駐村幫扶幹部組建“突擊隊”和“尖刀班”,繼續深入一線開展駐村幫扶工作,持續對未脫貧戶、檔外監測戶、邊緣戶、疑似問題戶進行分析研判。

自4月3日,七星關區召開脫貧攻堅“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以來,七星關區黨員幹部聞令而動,在“急”的一線增強應變能力、在“難”的一線增強協調能力、在“險”的一線增強駕馭能力、在“重”的一線增強執行能力,讓精準幫扶更有溫度、落實更有速度。(張廣爲 林全舉)

威寧自治縣發展特色產業助推脫貧攻堅

近年來,威寧自治縣圍繞產業“八要素”,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爲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之一,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助力脫貧攻堅。

迤那鎮雙營村受地理氣候條件的,村民過去只種植傳統農作物,經濟效益低。近年來,在各級部門的幫扶引導下,雙營村走以養殖爲主的經濟發展路子,不斷拓寬羣衆增收渠道。

近日,筆者來到雙營村,看到很多農戶家的牛棚裏均有三四頭牛。一名村幹部告訴筆者,現在牛價俏市得很,一般的牛每頭售價都在2萬元左右。

標籤:國家 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