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公道杯的歷史故事

公道杯是中國圍棋界的一項賽事,創辦於1963年,是中國四大圍棋賽事之一。公道杯的歷史故事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

公道杯的歷史故事

當時,中國圍棋界的水平普遍不高,缺乏高水平的賽事。1963年,圍棋愛好者錢玄同發起創辦公道杯比賽,旨在提高中國圍棋的水平,激發中國圍棋愛好者的熱情。

公道杯的比賽規則比較特殊,每個參賽選手只有10分鐘的思考時間,比賽中不能超時,也不能悔棋。這樣的規則使得比賽更加緊張刺激,也更加考驗選手們的實力和心理素質。

公道杯比賽成爲了中國圍棋界的一項重要賽事,吸引了衆多圍棋愛好者的關注和參與。隨着時間的推移,公道杯比賽也逐漸演變成了一項享有盛譽的賽事,成爲中國圍棋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天,公道杯比賽已經成爲了中國圍棋界的一項重要賽事之一,每年都會吸引國內外衆多圍棋高手的參與,也成爲了中國圍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公道杯的作用 公道杯原理

據說古時人們曾用公道杯對付貪酒者,斟酒如超過高度,則會全部漏光。那麼,公道杯的作用和原理是什麼呢?下面來看看吧。

公道杯簡介

公道杯,古代漢族飲酒用瓷製品。杯立一老頭或龍頭,體內有一空心瓷管,管下通杯底的小孔;管的上口相當於老人胸前的黑痣高度(或龍頷)。頭體下與杯底連接處留有一孔,向杯內注水時,若水位低於瓷管上口,水不會漏出;當水位超過瓷管上口,水即通過杯底的漏水孔漏光。這種漏水杯,漢族民間稱“公道杯”,系根據物理學上的虹吸原理製成。公道杯盛酒最爲公道,盛酒時只能淺平,不可過滿,否則,杯中之酒便會全部漏掉,一滴不剩。

公道杯的歷史

明代洪武間,官府在景德鎮開設“御器廠”,亦名“御窯廠”,專門爲皇宮製造御瓷。當時的景德鎮隸屬於江西浮樑縣,臨近的都昌、撫州、豐城、樂平、鄱陽等縣的瓷工聽到景德鎮開辦“御窯廠”的消息後,紛紛聚集到景德鎮,其中以都昌、撫州的瓷工人數爲最多。御瓷要求高,製造難度大,凡是選到“御窯廠”的瓷工都是一些制瓷手藝高超的能工巧匠,經他們之手造出的御瓷皆是精巧之至的佳品,“公道杯”便是其中一種。

公道杯的作用

公道杯大約興於上世紀70年代,由臺灣省傳入,其主要作用是爲了滿足喝茶功效之需要,比如鐵觀音、烏龍茶泡入紫砂壺裏,每一泡茶水是需要每次從壺中濾幹倒出,這就需要一個承裝茶水的容器,而且此容器還要方便傾倒茶水,另外象普洱茶同樣一泡茶,前面倒出的與後面倒出的茶水濃度是有明顯差別,如果有另外一個容器能夠承裝茶水就能夠把前後茶水充分混合,而公道杯就能夠起到這個作用。

此外,由於紫砂壺具有一定的保溫功能,在夏天喝茶時,把茶水倒入公道杯裏可以儘快降低茶水的溫度。同時公道杯還具有衆人聚會喝茶時它能夠做到倒入每個人小杯中的茶水分量儘可能均衡之功能,而不怠慢在座的任何一位客人。

至今“公道杯”已是馳名中外,可稱得上是一種陶瓷高級藝術珍品。在1982年的時候,工人日報還曾經發表過一篇題爲《“公道杯”轟動日本》的報道,指出此杯深受外商青睞。現在,凡是來瓷都觀光的遊客,見到這種珍品都是讚不絕口,皆爲“公道杯”所傾倒。

公道杯原理

公道杯杯心直立的短柱,外底部有漏孔,巧妙運用虹吸原理製造。這正是物理學中流體力學的原理。

具體地說,酒液從較高處通過一條拱起彎管,先向上再向下流到較低之處,其因爲彎管要呈倒U字形且一端較長,使用時管內必須先充滿液體。

公道杯裏外的兩孔之間曲彎管相連,外部一端較內端長,而筒形短柱所標小圓突的位置即彎管最上端的部分。當杯中水低於或平齊於小圓突點時,水不能漫過彎管而泄流,當水超過小圓突時,水面高出彎管產生壓力,於是通過虹吸而使水順右彎管流到杯外直至流淨。

茶海和公道杯的區別

茶海又名茶盅、公道杯、母杯,因地域習慣不同而稱呼各異,用處卻是統一的。茶壺中的茶湯沖泡完成,就可倒入茶海勻茶,平均分給客人。它的主要作用還在於公道,使每杯茶的濃度厚薄一致,無有偏私,不管是顯貴還是布衣百姓,在同一盞茶海前,地位都是平等的。杜牧詩言:「公道世間唯白髮,貴人頭上不曾饒。」現在看來,不僅如此,飲茶亦然。

茶海有一個「海」字,言其有容大之心,如果客人多,可利用較大的茶海衝入兩壺茶再平均分茶,人數少時,茶湯置於茶海中,可避免茶葉泡水太久而生苦澀。事實上,中國功夫茶藝多采用了茶海,在烹茶四寶中,分茶器(茶海)名列其三,可見其重要性。

以上就是有關公道杯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土巴兔在線免費爲大家提供“各家裝修報價、1-4家本地裝修公司、3套裝修設計方案”,還有裝修避坑攻略!點擊此鏈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_m_jiare&wb】,就能免費領取哦~

關於茶的故事,急!!!!!!!!!

1、芙蓉茶的故事

(一) 王知縣品嚐芙蓉茶 明朝永建年間,湖廣益陽知縣王守仁至安化考察民情,一天黃昏,來到芙蓉山下。想尋農家住宿,見迎面來了一個和尚。王知縣迎上施禮並求借宿之意。長老道:"我乃芙蓉寺中長老,寺院就在山腰上,請隨我來。"一路上,長老身挎的竹簍裏裝的翠嫩茶不時散發出陣陣清香。到了芙蓉寺,長老領着知縣進禪房,親自泡茶敬客,王知縣接茶一看恰似松樹針葉,待沸水沖泡,只見熱氣繞碗邊轉了一圈,然後自碗中心升起,約莫二尺來高時,又在空中轉一圓圈,變成一朵白色的芙蓉花,少頃,白芙蓉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團雲霧,最後散成一縷熱氣飄蕩開來。頓時,幽雅清香充滿禪房。知縣看得目瞪口呆,連聲稱讚:"真是山中珍品,世上稀奇之物。" 長老端起瓷杯道:"客官請用茶"。王知縣雙手捧碗細細品嚐,覺得這茶香純濃高,味醇鮮爽,松針在湯中豎立,欣欣向榮。笑道:"請問長老,這茶叫什麼名稱?"長老長嘆:"此乃芙蓉山特產,叫芙蓉茶。它的來歷還有一段傷心的故事呢?"

(二) 芙蓉茶的故事 長老講述芙蓉茶傷心的故事:早年,芙蓉山上住着一位面如芙蓉的美貌姑娘,和年邁的母親種茶爲生。她種的茶特別香,遠近的人都喜歡喝她的茶。可是,她茶只給窮人喝,不給財主喝。有年春天,芙蓉姑娘正在採茶,山下財主王員外帶了一幫狗腿子上山,她做茶。脾氣倔強的芙蓉姑娘堅決拒絕,氣得王員外猴臉鐵青,命狗腿子毒打她,扔到茶樹林中。村裏一個名叫智明小夥子上山來幫芙蓉姑娘採茶,發現她血淋淋地躺在茶樹林中,因傷重只說了一句話:"智哥,就將我埋在這塊茶園裏。"便離開了人世。智明按照遺囑,在茶園裏安葬了她,不久,芙蓉姑娘的老母因氣病交加也去世了。第二年春天,芙蓉姑娘墳上長出一株茶葉苗,下端出現一眼泉水。有天晚上芙蓉姑娘託夢智明,要他穀雨那天,採她墳頭的那棵苗,喝了會長命百歲。智月依夢中指點採回茶葉一泡,熱氣升騰後,變成一朵芙蓉花,端杯喝茶,只覺味醇鮮濃……長老含淚續說:"我就是那個智明,發誓終身不娶,削髮爲僧,在芙蓉姑娘墳墓邊修了這個寺廟。"

(三) 湘陰知縣邀功請賞失敗 王知縣在芙蓉寺住一夜,第二天就要回縣衙。臨行前,長老贈給一包芙蓉青茶和一葫蘆泉水。並再三囑咐道:"芙蓉茶只有用芙蓉泉水沖泡,纔會出現芙蓉奇蹟。" 王知縣回縣衙的第二天,正好湘陰知縣求訪。王知縣立即命書僮取芙蓉茶水招待同窗。只見沸水沖泡茶碗內,芙蓉奇蹟便出現了。湘陰知縣連稱:"仙茶,仙茶!"王知縣又將其來歷告訴了他。臨行時,王知縣把芙蓉茶送一半給同窗好友。卻說這湘陰知縣是個官迷心竅之人,得了芙蓉茶後,如獲至寶,連夜趕往京城,向皇上邀功請賞去了。皇上聞奏即宣獻茶人上殿,問明底細後,命馬上泡茶試驗。湘陰知縣急忙沖泡,誰知開水入杯後,茶葉上下沉浮,並不見芙蓉奇觀。龍顏大怒:"小小知縣,竟敢戲弄寡人,罪該萬死!"湘陰知縣嚇得渾身發抖,戰戰兢兢說道:"此茶乃好友益陽知縣王守仁所獻,我不過是跑腿而已,乞望萬歲寬容。可傳王守仁進京來便知分曉。"

(四) 王知縣試芙蓉茶現奇觀 皇帝聽了,傳旨命王守仁火速進京。王知縣接到聖旨,象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日夜兼程趕來京都。金鑾殿上,皇上怒髮衝冠,禁軍上前要綁王知縣。王知縣挺立殿上說:"死要死得清白,不知小人犯了何罪?"這時,皇帝從龍案上拋下一包茶葉說道:"欺君之罪,不可不斬。"王知縣這才恍然大悟,忍住怒火奏道:"芙蓉仙茶乃清高之物,只有那聖潔的芙蓉泉水才能出現奇觀。若陛下恩准小人去芙蓉山取來泉水,定會出現奇觀。"皇帝聽了,準他一個月假期去取泉水,如果不成,滅他九族。王知縣日夜兼程趕往安化芙蓉寺,將經過情況告訴長老,長老將盛着芙蓉泉水的一個葫蘆交給知縣,他拜謝長老後趕來京城。知縣一手提葫蘆,從容上了金鑾殿試茶,他親自取葫蘆中泉水燒開,將芙蓉茶放入白玉杯內,一衝芙蓉奇觀出現了,百官們翹首踮腳觀望,齊聲祝福皇上洪福齊天。皇帝高興地說:"念你獻茶有功,升爲江南巡撫。"王知縣回到驛館,感慨萬千,芙蓉茶品質清高,我何不效仿,遂辭官爲僧,拜智明和尚爲師。一直活到一百歲時才圓寂。芙蓉茶的故事也流傳至今。

2、鬆羅茶的傳說

安徽省休寧縣有座鬆羅山,山上產茶頗爲有名,叫鬆羅茶。鬆羅茶不僅香高味濃,而且真能夠治病,至今京津濟南一帶的老中醫開方用鬆羅茶的仍然很多。鬆羅茶主治高血壓、頑瘡,還可化食通便。至於鬆羅茶的來歷,傳說是明太祖洪武年間,鬆羅山的讓福寺門口擺有兩口大水缸,引起了一位香客的注意,水缸因年代久遠,裏面長滿綠萍,香客來到廟堂對老方丈說,那兩口水缸是個寶,要出三百兩黃金購買,商定三日後來取。香客一走,老和尚怕水缸被偷,立即派人把水缸的綠萍水倒出,洗淨搬到廟內。三日後香客來了見水缸被洗淨,便說寶氣已淨,沒有用了。老和尚極爲懊悔,但爲時已晚。香客走出廟門又轉了回來,說寶氣還在廟前,那倒綠水的地方便是,若種上茶樹,定能長出神奇的茶葉來,這種茶三盞能解千杯醉。老和尚照此指點種上茶樹,不久,果然發出的茶芽清香撲鼻,便起名"鬆羅茶"。二百年後,到了明神宗時,休寧一帶流行傷寒痢疾,人們紛紛來讓福寺燒香拜佛,祈求菩薩保佑。方丈便給來者每人一包鬆羅茶,並面授"普濟方":病輕者沸水沖泡頻飲,兩三日即愈;病重者,用此茶與生薑、食鹽、粳米炒至焦黃煮服,或研碎吞服,兩三日也愈。果然,服後療效顯著,制止了瘟疫流行。從此鬆羅茶成了靈丹妙藥,名聲大噪,蜚聲天下。

3、乾隆御封龍井茶

浙江杭州的西湖,三面環山,一碧如玉。西湖的西南方,有座龍井村,村的四周,峯巒秀美,雲霧繚繞,是著名的龍井產茶區。

傳說,有一年清朝皇帝乾隆下江南,來到龍井村附近的獅子峯下胡公廟休息。廟裏的和尚端上當地的名茶。乾隆精於茶道,一見那茶,不由叫絕,只見潔白如玉的瓷碗中,片片嫩茶猶如雀舌,色澤墨綠,碧液中透出陣陣幽香。他品嚐了一口,只覺得兩頰生香,有說不出的受用。於是,乾隆召見和尚,問道:“此茶何名?產於何地?”和尚回答說:“啓稟皇上,這是小廟所產的龍井茶。”乾隆一時興發,走出廟門,只見胡公廟前碧綠如染,十八棵茶樹嫩芽初發,青翠欲低,周圍羣山起伏,宛若獅形。此時乾隆龍心大悅。茶名龍井,山名獅峯,都似乎預兆着他彪炳千秋的功業,況且十八又是個大吉大利的數字。而那茶有實在賞心悅目,甘醇爽口,於是乾隆當場封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爲“御茶”。從此,龍井茶名聲遠揚

龍井茶與虎跑泉的傳說(另一版本)

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來到杭州龍井獅峯山下,看鄉女採茶,以示體察民情.這天,乾隆皇帝看見幾個鄉女正在十多棵綠蔭蔭的茶蓬前採茶,心中一樂,也學着採了起來.剛採了一把,忽然太監來報:"太后有病,請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聽說太后娘娘有病,隨手將一把茶葉向袋內一放,日夜兼程趕回京城.其實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時肝火上升,雙眼紅腫,胃裏不適,並沒有大病.此時見皇兒來到,只覺一股清香傳來,便問帶來什麼好東西.皇帝也覺得奇怪,哪來的清香呢?他隨手一摸,啊,原來是杭州獅峯山的一把茶葉,幾天過後已經幹了,濃郁的香氣就是它散出來了.太后便想嚐嚐茶葉的味道,宮女將茶泡好,茶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撲鼻,太后喝了一口,雙眼頓時舒適多了,喝完了茶,紅腫消了,胃不脹了.太后高興地說:"杭州龍井的茶葉,真是靈丹妙藥."乾隆皇帝見太后這麼高興,立即傳令下去,將杭州龍井獅峯山下胡公廟前那十八棵茶樹封爲御茶,每年採摘新茶,專門進貢太后.至今,杭州龍井村胡公廟前還保存着這十八棵御茶,到杭州的旅遊者中有不少還專程去察訪一番,拍照留念. 龍井茶,虎跑泉素稱"杭州雙絕".虎跑泉是怎樣來的呢?據說很早以前有兄弟二人,哥弟名大虎和二虎.二人力大過人,有一年二人來到杭州,想安家住在現在虎跑的小寺院裏.和尚告訴他倆,這裏吃水困難,要翻幾道嶺去挑水,兄弟倆說,只要能住,挑水的事我們包了,於是和尚收留了兄弟倆.有一年夏天,天旱無雨,小溪也乾涸了,吃水更困難了.一天,兄弟倆想起流浪過南嶽衡山的"童子泉",如能將童子泉移來杭州就好了.兄弟倆決定要去衡山移來童子泉,一路奔波,到衡山腳下時就昏倒了,狂風暴雨發作,風停雨住過後,他倆醒來,只見眼前站着一位手拿柳枝的小童,這就是管"童子泉"的小仙人.小仙人聽了他倆的訴說後用柳枝一指,水灑在他倆身上,霎時,兄弟二人變成兩隻斑斕老虎,小孩躍上虎背.老虎仰天長嘯一聲,帶着"童子泉"直奔杭州而去.老和尚和村民們夜裏作了一個夢,夢見大虎,二虎變成兩隻猛虎,把"童子泉"移到了杭州,天亮就有泉水了.第二天,天空霞光萬朵,兩隻老虎從天而降,猛虎在寺院旁的竹園裏,前爪刨地,不一會就刨了一個深坑,突然狂風暴雨大作,雨停後,只見深坑裏涌出一股清泉,大家明白了,肯定是大虎和二虎給他們帶來的泉水.爲了紀念大虎和二虎,他們給泉水起名叫"虎刨泉".後來爲了順口就叫"虎跑泉".用虎跑泉泡龍井茶,色香味絕佳,現今的虎跑茶室,就可品嚐到這"雙絕"佳飲.

4、黃山毛峯的傳說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遊覽勝地,而且羣山之中所產名茶"黃山毛峯",品質優異.講起這種珍貴的茶葉,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呢! 明朝天啓年間,江南黟縣新任縣官熊開元帶書童來黃山春遊,迷了路,遇到一位腰挎竹簍的老和尚,便借宿於寺院中.長老泡茶敬客時,知縣細看這茶葉色微黃,形似雀舌,身披白毫,開水沖泡下去,只見熱氣繞碗邊轉了一圈,轉到碗中心就直線升騰,約有一尺高,然後在空中轉一圓圈,化成一朵白蓮花.那白蓮花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團雲霧,最後散成一縷縷熱氣飄蕩開來,清香滿室.知縣問後方知此茶名叫黃山毛峯,臨別時長老贈送此茶一包和黃山泉水一葫蘆,並囑一定要用此泉水沖泡才能出現白蓮奇景.熊知縣回縣衙後正遇同窗舊友太平知縣來訪,便將沖泡黃山毛峯表演了一番.太平知縣甚是驚喜,後來到京城稟奏皇上,想獻仙茶邀功請賞.皇帝傳令進宮表演,然而不見白蓮奇景出現,皇上大怒,太平知縣只得據實說道乃黟縣知縣熊開元所獻.皇帝立即傳令熊開元進宮受審,熊開元進宮後方知未用黃山泉水沖泡之故,講明緣由後請求回黃山取水.熊知縣來到黃山拜見長老,長老將山泉交付予他.在皇帝面前再次沖泡玉杯中的黃山毛峯,果然出現了白蓮奇觀,皇帝看得眉開眼笑,便對熊知縣說道:"朕念你獻茶有功,升你爲江南巡撫,三日後就上任去吧."熊知縣心中感概萬千,暗忖道"黃山名茶尚且品質清高,何況爲人呢?"於是脫下官服玉帶,來到黃山雲谷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正志.如今在蒼松入雲,修竹夾道的雲谷寺下的路旁,有一檗庵大師墓塔遺址,相傳就是正志和尚的墳墓.

5、鐵觀音的傳說

安溪是福建省東南部靠近廈門的一個縣,是閩南烏龍茶的主產區,種茶歷史悠久,唐代已有茶葉出產.安溪境內雨量充沛,氣候溫和,適宜於茶樹的生長,而且經歷代茶人的辛勤勞動,選育繁殖了一系列茶樹良種,目前境內保存的良種有60多個,鐵觀音,黃旦,本山,毛蟹,大葉烏龍,梅佔等都屬於全國知名良種.因此安溪有"茶樹良種寶庫"之稱.在衆多的茶樹良種中,品質最優秀,知名度最高的要數"鐵觀音"了. 鐵觀音原產安溪縣西坪鎮,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關於鐵觀音品種的由來,在安溪還留傳着這樣一個故事,相傳,清乾隆年間.安溪西坪上堯茶農魏飲製得一手好茶,他每日晨昏泡茶三杯供奉觀音菩薩,十年從不間斷,可見禮佛之誠.一夜,魏飲夢見在山崖上有一株透發蘭花香味的茶樹,正想採摘時,一陣狗吠把好夢驚醒.第二天果然在崖石上發現了一株與夢中一模一樣的茶樹.於是採下一些芽葉,帶回家中,精心製作.製成之後茶味甘醇鮮爽,精神爲之一振.魏認爲這是茶之王,就把這株茶挖回家進行繁殖.幾年之後,茶樹長得枝葉茂盛.因爲此茶美如觀音重如鐵,又是觀音託夢所獲,就叫它"鐵觀音".從此鐵觀音就名揚天下.鐵觀音是烏龍茶的極品,其品質特徵是:茶條鄭曲,肥壯圓結,沉重勻整,色澤砂綠,整體形狀似晴蜓頭,螺旋體,青蛙腿.沖泡後湯色多黃濃豔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蘭花香,滋味醇厚甘鮮,回甘悠久,俗稱有"音韻".茶音高而持久,可謂"七泡有餘香".

6、大紅袍的傳說(閩北烏龍茶)

大紅袍是福建省武夷巖茶(烏龍茶)中的名叢珍品.是武夷巖茶中品質最優異者,產於福建崇安東南部的武夷山.武夷山栽種的茶樹,品種繁多,有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四大名樅".此外還有以茶生長環境命名的不見天,金鎖匙;以茶樹形狀命名的醉海棠,醉洞賓,釣金龜,鳳尾草等;以茶樹葉形命名的瓜子金,金錢,竹絲,金柳條,倒葉柳等. 大紅袍的來歷傳說很好,傳說古時,有一窮秀才上京趕考,路過武夷山時,病倒在路上,幸被天心廟老方丈看見,泡了一碗茶給他喝,果然病就好了,後來秀才金榜題名,中了狀元,還被招爲東牀駙馬.一個春日,狀元來到武夷山謝恩,在老方丈的陪同下,前呼後擁,到了九龍窠,但見峭壁上長着三株高大的茶樹,枝葉繁茂,吐着一簇簇嫩芽,在陽光下閃着紫紅色的光澤,煞是可愛.老方丈說,去年你犯鼓脹病,就是用這種茶葉泡茶治好.很早以前,每逢春日茶樹發芽時,就鳴鼓召集羣猴,穿上紅衣褲,爬上絕壁採下茶葉,炒制後收藏,可以治百病.狀元聽了要求採製一盒進貢皇上.第二天,廟內燒香點燭,擊鼓鳴鐘,召來大小和尚,向九龍窠進發.衆人來到茶樹下焚香禮拜,齊聲高喊"茶發芽!"然後採下芽葉,精工製作,裝入錫盒.狀元帶了茶進京後,正遇皇后肚疼鼓脹,臥牀不起.狀元立即獻茶讓皇后服下,果然茶到病除.皇上大喜,將一件大紅袍交給狀元,讓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賞.一路上禮炮轟響,火燭通明,到了九龍窠,狀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將皇上賜的大紅袍披在茶樹上,以示皇恩.說也奇怪,等掀開大紅袍時,三株茶樹的芽葉在陽光下閃出紅光,衆人說這是大紅袍染紅的.後來,人們就把這三株茶樹叫做"大紅袍"了.有人還在石壁上刻了"大紅袍"三個大字.從此大紅袍就成了年年歲歲的貢茶.

7、君山銀針的傳說(綠茶)

湖南省洞庭湖的君山出產銀針名茶,據說君山茶的第一顆種子還是四千多年前娥皇,女英播下的.後唐的第二個皇帝明宗李嗣源,第一回上朝的時候,侍臣爲他捧杯沏茶,開水向杯裏一倒,馬上看到一團白霧騰空而起,慢慢地出現了一隻白鶴.這隻白鶴對明宗點了三下頭,便朝藍天翩翩飛去了.再往杯子裏看,杯中的茶葉都齊嶄嶄地懸空豎了起來,就像一羣破土而出的春筍.過了一會,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墜落一般.明宗感到很奇怪,就問侍臣是什麼原因.侍臣回答說"這是君山的白鶴泉(即柳毅井)水,泡黃翎毛(即銀針茶)緣故."明宗心裏十分高興,立即下旨把君山銀針定爲"貢茶".君山銀針沖泡時,棵棵茶芽立懸於杯中,極爲美觀的.

8、白毫銀針的傳說(綠茶)

福建省東北部的政和縣盛產一種名茶,色白如銀形如針,據說此茶有明目降火的奇效,可治"大火症",這種茶就叫"白毫銀針".

傳說很早以前有一年,政和一帶久旱不雨,瘟疫四起,在洞宮山上的一口龍井旁有幾株仙草,草汁能治百病.很多勇敢的小夥子紛紛去尋找仙草,但都有去無回.有一戶人家,家中兄妹三人志剛,志誠和志玉.三人商定輪流去找仙草.這一天,大哥來到洞宮山下,這時路旁走出一位老爺爺告訴他說仙草就在山上龍井旁,上山時只能向前不能回頭,否則採不到仙草.志剛一口氣爬到半山腰,只見滿山亂石,陰森恐怖,但忽聽一聲大喊"你敢往上闖!",志剛大驚,一回頭,立刻變成了這亂石崗上的一塊新石頭.志誠接着去找仙草.在爬到半山腰時由於回頭也變成了一塊巨石.找仙草的重任終於落到了志玉的頭上.她出發後,途中也遇見白髮爺爺,同樣告訴她千萬不能回頭等話,且送她一塊烤餈粑,志玉謝後繼續往前走,來到亂石崗,奇怪聲音四起,她用餈粑塞住耳朵,堅決不回頭,終於爬上山頂來到龍井旁,採下仙草上的芽葉,並用井水澆灌仙草,仙草開花結子,志玉採下種子,立即下山.回鄉後將種子種滿山坡.這種仙草便是茶樹,,這便是白毫銀針名茶的來歷.

9、白牡丹的傳說

福建省福鼎縣盛產白牡丹茶,傳說在西漢時期,有位名叫毛義的太守,因看不慣貪官當道,於是棄官隨母去深山老林歸隱。倆來到一座青山前,只覺得異香撲鼻,經探問一位老者得知香味來自蓮花池畔的十八棵白牡丹,倆見此處似仙境一般,便留了下來。一天,母親因年老加之勞累,病倒了。毛義四處尋藥。一天毛義夢見了白髮銀鬚的仙翁,仙翁告訴他“治你母親的病須用鯉魚配新茶,缺一不可。”毛義認爲定是仙人的指點。這時正值寒冬季節,毛義到池塘裏踊冰捉到了鯉魚,但冬天到哪裏去採新茶呢?正在爲難之時,那十八棵牡丹竟變成了十八仙茶,樹上長滿嫩綠的新芽葉。毛義立即採下曬乾,白毛茸茸的茶葉竟像是朵朵白牡丹花。毛義立即用新茶煮鯉魚給母親吃,母親的病果然好了。後來就把這一帶產的名茶叫做“白牡丹茶”。

10、茉莉花茶的傳說

很早以前北京茶商陳古秋同一位品茶大師研究北方人喜歡喝什麼茶,陳古秋忽想起有位南方姑娘曾送給他一包茶葉未品嚐過,便尋出請大師品嚐。沖泡時,碗蓋一打開,先是異香撲鼻,接着在冉冉升起的熱氣中,看見有一位美貌姑娘,兩手捧着一束茉莉花,一會功夫又變成了一團熱氣。陳古秋不解就問大師,大師說:“這茶乃茶中絕品‘報恩茶’”。陳古秋想起三年前去南方購茶住客店遇見一位孤苦伶仃少女的經歷,那少女訴說家中停放着父親屍身,無錢殯葬,陳古秋深秋深爲同情,便取了一些銀子給她。三年過去,今春又去南方時,客店老闆轉交給他這一小包茶葉,說是三年前那位少女交送的。當時未沖泡,誰料是珍品。“爲什麼她獨獨捧着茉莉花呢?”兩人又重複沖泡了一遍,那手捧茉莉花的姑娘又再次出現。陳古來一邊品茶一邊悟道:“依我之見,這是茶仙提示,茉莉花可以入茶。”次年便茉莉花加到茶中,從此便有了一種新茶類茉莉花茶.

青龍與龍有什麼差別?還是它們根本就一樣?

中國文化中,龍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從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對原始龍的圖騰崇拜,到今天人們仍然多以帶有“龍”字的成語或典故來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上下數千年,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爲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澱。龍成了中國的象徵、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文化的象徵。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說,龍的形象是一種符號、一種意緒、一種血肉相聯的情感!。“龍的子孫”、“龍的傳人”這些稱謂,常令我們激動、奮發、自豪。龍的文化除了在中華大地上傳播承繼外,還被遠渡海外的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國的華人居住區或中國城內,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飾物仍然是龍。因而,“龍的傳人”、“龍的國度”也獲得了世界的認同。

作爲龍的傳人,不能對中國的龍文化一無所知。不瞭解龍文化,就無法瞭解古老的中華文明。龍的原形是什麼?龍的概念是怎樣形成的?它的形象與文化含意又是如何發展變化的?龍在中國文化中有何影響?這些問題在遠古時代就不斷地以不同方式困擾人們,至今也未全部解決,還給人一種撲朔迷離的感覺。這裏,我們將追尋龍的蹤跡,進入遠古的歷史和龍的世界,去了解、探索龍的奧祕……

龍的起源——身世之謎(一):

兩千三百年前,一位詩人同時又是哲人的士大夫在洞庭湖畔徘徊。他時而低首思索,時而仰天詠歎。在珠走玉盤級的詩句中,他把積鬱在心頭的那種疑惑一瀉而出:

那遠古的初態,是誰傳告下來?

天地還未成形,憑什麼來考證?

日夜水分,一片黑暗。

有誰能分辨極限?

天氣運動,克盈無形。

如何可以識得天地?

禹用應龍。

如何溝通江海?

應龍怎樣以尾劃地?

江河流向海洋,有何經歷?

日光無處不到,

燭龍如何再照?

太陽尚未升起,

神樹爲何閃耀光華?

這位士大夫就是春秋時期的著名詩人屈原。

上面的詩句來自他的《天問》。在詩中,屈原一口氣提出了百餘個問題,從自然到社會,從歷史到傳說,他都大膽地提出了懷疑,自然,“龍”這個神物也沒逃脫他那敏銳的目光。因爲傳說當年大禹治水時,曾有應龍(一種有翼的龍)以尾劃地,爲禹指出疏導洪水的路線,於是纔有後世江河的浩蕩。

龍的起源——身世之謎(二):

在屈原的時代,對龍敢於疑問的人畢竟是少數,因爲龍具有神的意象。但屈原提出的這類問題,卻一直在歷史的山谷中激起迴響。當我們倘佯於九龍壁前,漫步於紫禁城中,或仁立在太和殿內時,威武神奇、神態各異的龍的形象,使人有一種栩栩如生的感覺,真像它們就要噴雲吐霧、騰空而去。但科學與理性告訴我們,龍是一種虛構的神物,它的形象是吸收了許多動物形象中最神奇的部分組合而成。漢代學者王充就曾指出過,龍的角像鹿,頭如駝,眼睛如兔,頸如蛇,腹似蜃,鱗如鯉,爪似鷹,掌如虎,耳朵像牛。龍的這種形象是如何形成演變和發展的?要回答這類問題,需要我們把目光移向遙遠的史前時代。

我們的先民從猿轉化爲人類時,面對的是十分艱苦的自然環境。由於生產能力的低下和知識的落後,原始人類一方面要竭盡全力,從自然界中獲取賴以生存的食物和其它資源,一方面又對強大而神祕的自然界產生崇拜與敬畏,這樣便逐漸產生了原始的宗教和巫術。原始宗教認爲自然萬物都是有靈的,而且冥冥之中,還有主宰自然界的“神”。這個(或多個)神掌握着宇宙間的一切權力,可以福佑人類,也可以懲罰人類。但人們可以通過巫與神相通,求得神的庇護和幫助。

在原始宗教中,對動物的崇拜是其重要的內容之一。人類最初的經濟活動是狩獵,因而動物是人類在自然界中最感興趣的對象。原始人要靠捕捉到動物果腹,還要躲避那些對自己生命構成威脅的兇猛動物的襲擊。在這個過程中,原始人對某些動物的體態,如鱷、鯢、蛇、鳥及某些昆蟲等,以及這些動物奇異的能力,如可以翱翔於天空、潛游於水底,可以無足而行,可以蟄伏而屆等,產生了崇拜和幻想。

龍的起源——身世之謎(三):

對動物的崇拜和對自然現象的崇拜,成爲巫術活動中的極重要的內容。原始人類往往把狩獵的成功與失敗、是否遭到猛獸的危害與主宰自然界的神聯繫起來,看作是神意志的表達,而這些動物就成了神意志的體現。由此產生了原始人的獻祭活動,即在狩獵歸來後,先要以獵獲動物的一部分祭神,對神的賜予表示感謝,然後才食用。在這種活動中,獻祭的動物就成爲人與神聯繫的中介,在這些動物身上表達着原始人對神的祈望和崇拜之情。當原始人類由狩獵經濟向農業與畜牧業經濟過渡後,雖然獵獲動物作爲食物來源的重要性逐漸減弱,但在獻祭中以動物爲祭物這一點並沒有變化,動物依然作爲人神溝通的工具。

由此,獻祭的動物也逐漸神聖化。

這種獻祭活動最初可能是簡單的,但逐漸演化成一種莊嚴的儀式,並且廣泛地應用於各種需要向神祈求的事項,如部族成員疾病、死亡,部族之間的衝突,狩獵、耕種採集、遷徒等等。儀式上除了以動物作爲祭物外,還要使用大量的祭器和禮器。在這些祭器和禮器上,原始人類以極爲虔誠的心情,繪出或刻出他們所崇敬的各種自然形象,如日、月、山、川、雲、動植物等。這些彩繪或雕刻雖然是一種摹擬,但不少摹擬,特別是對動物的摹擬進行了誇張,在誇張中體現了創造者的宗教觀念。因此,這些由摹擬而形成的圖案、飾紋或雕刻不僅與原型動物有了某種差別,而且具有了神聖的宗教含義。正是在這種具有宗教性的動物形象中,出現了最初的帶有龍特徵的動物紋飾,專家們把這種紋飾稱爲原龍紋。

1987年,考古學家在河南濮陽西水坡的一處距今6500年左右的古墓中,發現了墓主身旁有一具用白色蚌殼擺塑的“龍”的圖案。在甘肅也出土過繪有鯢紋的彩陶,在東北的遼河流域發現過距今5000年的玉“龍”,山西出土過帶有“蟠龍紋”的彩陶。當然,這種“龍”與今天我們見到的龍形象還有很大的差距。

龍的發展——氣象萬千(一):

龍的圖騰形象自商代形成後,隨着悠悠歲月的流轉,其形象也在變化和發展,的興衰、朝代的更替、人世的滄桑,歷史的一流一脈都在龍的形象塑造上刻下了或深或淺的痕跡,產生過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在商代,龍被作爲一種形態怪異的神獸。它那令人可怖的、幻想的形象給人強烈的神密感和一種獰厲的美,顯示出龍有超越世間的神的權威。商代的龍主要鑄造刻飾在青銅禮器上,線條錯落凸突,深沉雄健,再加上青銅禮器那厚重沉穩的造型,使龍有一種巨大的威懾力,折射出一種無以言表的宗教理念。

商王朝在公元前11世紀被周王朝取代。周人的原始宗教中,人文的色彩較爲濃烈,這是因爲周伐商並推翻商王朝的理由是商王朝無德害民,周人是代表天來對商進行懲罰。因周人有“德”,得以配天,奪取了天下。周人打敗商人後,不但奪取了體現商人通天權力(實際上是統治權力)的鼎器,而且在新鑄的禮器中,突出了自己的宗教觀念。據說周人伐商之時,曾有一巨大的赤色的鳳,口銜玉硅(也有記載說是口銜丹書)落在周的社廟,代表上天降瑞應給周,所以在周代的禮器上,鳳的形象更爲突出,龍的形象趨於弱化,甚至在一些圖案中,將鳳的冠狀物安到了龍的頭上,龍的體態少了那種張揚和獰厲,失去了商代龍的攝人氣勢,變得比較平和,更趨於藝術化與圖案化。

龍的發展——龍生九子:

在明代,龍還被人們附會出了一個繁盛的家庭。龍在其形象形成史中,曾是由多面一,即彙集了多種怪異的獸形象而演化爲龍。然而並非所有的怪異獸像都百川歸海,納入了龍像之中,在與龍形象形成、發展的同時,一些怪異獸象也在發展,並且在某一方面糅合了龍的某一種形象特徵。因而有人又把二者聯繫起來。在民間,很久就流傳着龍生九子的說法,但是九子爲何物,並沒有確切的記載,然而這一公案卻由於“真龍天子”的好奇而有了結果。據說一次早朝,明孝宗朱佑樘突然心血來潮,問以飽學著稱的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朕聞龍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東陽倉卒間不能回答,退朝後左思右想,又向幾名同僚詢問,糅合民間傳說,七拼八湊,才拉出了一張清單,向皇帝交了差。按李東陽的清單,龍的九子是:

(蟲+八)(蟲+夏):性喜水,被雕成橋柱上的獸形;

嘲風:喜好冒險,因而人鑄其像,置於殿角;

睚眥:平生好殺,喜血腥之氣,其形爲刀柄上所刻之獸像;

贔屓:力大,其背亦負以重物,即今刻在石碑下的石龜;

椒圖:形狀似螺蚌,性好閉,鋪首銜環是其形象;

螭吻:平生好吞,即殿脊的獸頭之形;

蒲牢:平生好鳴,它的頭像被用作大鐘的鐘紐;

狻猊:喜歡蹲坐,佛像座下的獅子是其造型;

囚牛:性喜音樂,其形爲胡琴琴桿上端的刻像;

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往往以九來表示極多,而且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九是個虛數,又是個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

龍的發展——飛龍在天(一):

自遠古以來,廣袤無際的天空一直是人們幻想馳騁的場所。

星河的浩瀚,明月的皎潔,朝陽的燦爛,雲霞的瑰麗,都引發人們無限的遐想,把天上視爲人間無法比擬的美境;而斗轉星移的天象演化,冬去春來的四時變遷,電閃雷鳴、雨雪霜凍、洪水颶風乃至地震山崩、潮汐海嘯等自然現象與自然災害,又引起人們巨大的驚懼,認爲上天存在着無限的權能,既可對人佑護,又可對人懲罰的神抵.這些神居住在美妙無比的仙境之中,注視着地上芸芸衆生的一舉一動,以威力來表達他們的喜怒。於是先民們產生了最初的仙及仙境的概念。按古代典籍《淮南子》、《穆天子傳》的記述,天分爲三,崑崙之上有涼風之水,稱爲下天,人登上可以長壽不死;再向上是中天,稱爲懸圃,是無風無雨的靈界;再向上是上天,是大帝爲首的諸神的居住之所。這裏有春山之澤,有清水之泉,溫和無風,飛鳥翔而百獸戲。

古人對仙境的設想並不是一個模式。除了西北高聳的崑崙外,東方浩瀚的大海也同樣激發起人們的想象力。《列子》中這樣描繪:在渤海東下知幾萬億裏的地方,有一條大山谷,實際上是個無底的溝壑,稱爲舊墟。天地間的江河之水,全都流到這裏,但壑中之水既不增,也不少。其中有5座仙山,分別是岱輿、員嶠、方壺、瀛洲、蓬萊,每山高下週圍約3萬里,山頂平坦之處9000裏。山與山相距7000裏。山上有金石之臺,禽獸個個通體潔白如雪,又有叢生的珠玉之樹,上結甘美異常的果實,吃了不老不死。仙山上所居之人非神即聖,不可勝數。一日之內即能飛翔往來。

龍的發展——龍施雨沛(一):

中國龍文化中,龍的另一項功能是司水布雨。南宋詩人陸游所作的《龍湫歌》勾畫了湫龍行雲施雨的壯觀場面:

環湫巨木老不花,淵沉千尺龍所家。

爪痕入木欲數寸,歡者心掉不敢譁。

去年大旱綿千里,禾不立苗麥垂死。

林神社鬼無奈何,老龍欠伸徐一起。

隆隆之雷浩浩風,倒卷江水傾虛空。

鱗間出火作飛電,金蛇夜掣層雲中。

明朝父老來賽雨,大巫吹簫小巫舞。

詞門人散月娟娟,龍歸抱珠湫底眠。

龍何以被當作司雲布雨的神靈?這與龍的摹寫原型有密切的聯繫,也與遠古的農業經濟息息相關。我們知道,龍雖然是由多種動物的形體結合,並經過藝術的誇張和變異而成,但這些動物大都是與水有關,如魚、鱷、鯢、蛇等,某些與龍的起源有關的自然現象,如雲、虹、閃電等,也與水或雨有密切的聯繫。這樣,龍很容易被遠古的先民想象爲一種下可潛於淵、上可騰於天、行有從雲雷電、可影響川澤雲雨的神獸。《易經》中就認爲雲從龍,鳳從虎。東漢的學者王充說:“龍聽到雷聲而起。龍起必有云相伴隨,夏季則多有雷雨,龍多登雲,乘雲雨而行走。”

龍有司水布雨的功能,又是神的助手,因此在上古傳說中,龍也成爲神與神之間鬥爭的工具。《山海經》中記載了一則黃帝與蚩尤作戰的故事,故事中說蚩尤率軍隊進攻黃帝,黃帝命令應龍在冀州之野抵抗蚩尤的進攻。應龍受命後用它司水的本領將水蓄積起來,造成缺水,以圖阻止敵人。但蚩尤請來風伯和雨神,縱風下雨。黃帝又從上天派下一名稱作魃的女神協助應龍,止住了風雨,最後將蚩尤擊敗。但應龍與魃也無法回到天上,於是地上大旱。

龍的發展——真龍天子(一):

北宋元豐二年(1079年),大詩人蘇軾被貶調湖州。貶調的原因是他不贊成王安石的新法。在奉調時,蘇軾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謝。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黨的御史們作了手腳,因此心中的不平之氣便按捺不住,不由得在表中寫出了略帶牢的“知其生不逢時,難以追陪新進;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養小民”一句。表上後,新黨們馬上從中嗅出了蘇軾的不滿情緒,他們決定找一個藉口,再給蘇軾一點顏色。

藉口很快找到,這就是蘇軾的詩。

詩人的天性是吟頌,無論是歡樂還是憤怒,都可入詩。蘇軾的弟弟蘇轍知道乃兄的毛病,所以特意告誡他:“北客南來休問訊,西湖雖好莫吟詩。”但蘇軾還是借詩抒發胸臆,宣泄胸中的塊壘,於是被人抓到把柄。到任三個月後,即被押回烏臺(即御史府,宋代糾彈百官的機構)。

令蘇拭倒黴的詩句是歌詠檜樹的兩句:“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蜇龍知。”這兩句詩被人指稱爲隱刺皇帝:“皇帝如飛龍在天,蘇軾卻要向九泉之下尋蜇龍,不臣莫過於此!”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烏臺詩案”,這不過是封建社會千百起中的一起,但原因較爲特別,即因“龍”而起,文字中對“龍”的態度有了問題。因爲龍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又是皇帝的代稱,皇帝是“真龍天子”。

龍文化——龍的傳說:

作爲中國文化的象徵,龍不是被帝王們全部霸佔。在民間,龍仍然以各種方式出現。中國的各個民族幾乎都有以龍爲主題的傳說和故事,人們以賽龍舟、舞龍燈來歡慶節日,以祭祀龍來祈求風調雨順,下面介紹一些龍的傳說:

天龍

烏龍

舞龍

百葉龍

龍與虎

龍的起源

九龍公道杯

龍珠

龍舟

龍王爺

雪山龍

曲阜龍圖

二郎逐蹇龍

孽龍與病龍

龍的發展——龍的影響(一):

中國龍文化,上下8000年,源遠而流長。龍的形象深入到了社會的各個角落,龍的影響波及了文化的各個層面,多彩多姿。

詩歌是我國文學中出現最早的形式,在上古的詩歌集《詩經》中,就已有關於龍的描述:“龍旗十乘”、“龍旗陽陽”,展示了在盛大的祭祀活動中,繪有龍紋的旗幟迎風獵獵的神聖莊嚴場面。在春秋戰國時興起的楚辭中,龍也是詩人幻想詠頌的對象。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在膾炙人口的《離》中,以熱情真摯的語句、豐彤薈蔚的修辭表現了他崇高的人格和強烈的憂國情懷。詩人講到他因不見容於楚國的羣小而欲上天去求賢女、聖妃時,幻想自己也如仙人那樣駕起龍車在彩雲中遨遊:

爲餘駕飛龍兮,雜瑤象以爲車,

何離心之可用兮,吾將遠適以自疏。

屯余車其千乘兮,齊玉紱而奔馳。

駕八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

(大意爲:

爲我駕起那嬌健的飛龍,

乘上玉與象牙裝飾的車輛。

心志不一豈能共處,

我將自己離去,適彼遠方!

我的車隊有千輛,排列整齊,

隊伍威武,隆隆驅馳。

每輛車有八條蜿蜒的神龍牽曳,

車上飄動着五彩的雲旗。)

龍的發展——龍的影響(二):

在詩人的另一組詩《九歌》中,屈原將民間祀神的巫歌進行了藝術的加工,注入了自己的摯熱的情感,使詩句充滿了奇幻瑰麗的浪漫色彩和攝人魅力。詩中描寫的仙都有駕龍的神車,因而詩中有不少涉及龍的詩句。

漢以後,賦體流行。由於得到漢代帝主特別是漢武帝的倡導,賦體發展很快,但同時內容與風格上卻變得綺麗空虛、百般鋪陳,成了的文體。漢及漢之後瑞符之說大行,而瑞符又以龍爲最,於是龍成了賦歌詠的主要題材。唐宋時期的賦中也不時出現所謂的“龍賦”,但大都空洞無物,有的純粹是一種阿諛。藝術上也無大可取之處。只有個別大家手筆的龍賦別有一番氣象,如白居易的《黑龍飲渭水賦》,儘管完全是詩人的想象,但給人栩栩如生、神態畢現之感,有相當的文學價值。宋王安石作《龍賦》,以龍喻人,別開生面。

在古代七言與五言詩歌中,直接詠龍的不多見。《全唐詩》僅錄唐初李礄一首:“銜燭耀幽都,含章擬鳳雛,西秦飲渭水,東洛薦河圖。帶火移星陸,升雲出鼎湖,希逢聖人步,庭闕正晨超。”北宋韓崎也有詠龍詩一首:“育德知何宅,逢辰或見靈。

配乾雖有象,作解本無形。浹物周寰宇,遺功在沓冥。丹青如可狀,試下葉公庭。”這類龍詩在內容與藝術上都沒有多少可取之外。倒是一些描寫與“龍”有關的自然現象和民俗活動的詩,由於作者有細緻的觀察,顯得生動、真實、細膩,有較高的藝術性。如宋歐陽修的《百子坑賽龍詩》,主要寫民間祈雨,詩人先寫降雨情形,然後寫祈雨得驗、農民萬分歡欣的場面:“明朝老農拜潭側,鼓聲坎坎鳴山隅,野巫醉飽廟門合,狼籍烏鳥爭殘餘。”場景活靈活現。再如陸游的《龍掛》詩:“成都六月天大風,髮屋動地氣勢雄。黑雲崔鬼行風中,凜如鬼神塞虛空。霹靂迸火射地紅,上帝有命起伏龍。龍尾不卷或天東,壯哉雨點車軸同,山摧江溢路不通,連根拔出千尺鬆。”龍捲風那種令人驚悸的氣勢和破壞力躍然紙上。

龍的發展——龍的影響(三):

在中國古代的小說中,龍也是個重要角色。中國小說源於“志怪”與傳奇,而志怪傳奇又與古代的神話傳說有淵源的關係,因此神話中的龍也就進了小說。較早的有《搜神記》、《續玄怪錄》、《宣室志》等,最精彩的,是李朝威所著的《柳毅傳書》。

小說中寫書生柳毅落第回鄉,途經涇陽遇一龍女,龍女受夫家,被趕到荒野上牧羊。柳毅同情龍女,代爲傳信給女父洞庭君。洞庭君之弟錢塘君性暴烈,見信大怒,徑赴徑陽,將龍女夫家人殺死,救出龍女,並要將龍女嫁給柳毅。因錢塘君言詞傲慢,柳毅拒絕。龍女愛慕柳毅,遂變幻容貌,託名盧氏女,與柳毅終成眷屬。小說想象豐富,情節曲折浪漫,對龍女與錢塘君的刻畫極爲生動。這一故事廣泛流傳,以此爲藍本改編的戲曲元、明、清三代皆有。明代神魔小說興盛,小說對龍的描寫及其情節多摻加了佛、道的內容,其中的龍往往是作者譴責、戲謔、嘲諷的對象。如《封神演義》中的“哪吒鬧海”、《西遊記》中的“魏徵斬徑河老龍”、“孫悟空龍宮索要如意金箍棒”等。

清代小說現實主義藝術傾向強烈,出現了《紅樓夢》這樣的鴻篇鉅製,以神魔爲角色的小說急劇衰落。龍遭到冷落,只有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有十餘篇與龍有關。然多爲掇拾鄉間市井之語,加以藝術加工,因蒲氏文筆精練生動,描寫神韻盎然,也十分精彩。

龍對中國的戲曲藝術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戲曲中,直接以龍爲角色、以龍的故事爲情節的並不多,僅有《柳毅傳書》、《張生煮海》和據《西遊記》改編的《陳塘關》、《絕龍嶺》、《釣魚船》等數出。但以龍爲名的戲目卻不少,如《鎖五龍》、《困龍牀》、《龍虎鬥》、《打龍袍》、《雙龍會》、《龍鳳呈祥》、《游龍戲鳳》等。這類戲中所以有龍字,是因爲戲中的主角是有龍性的人物,多是帝王之屬。戲曲中不少名詞術語行話與龍有關,如龍套、九龍口、合龍、二龍出水、小龍吟、回龍等。京劇的臉譜有龍紋的成份,京劇的服裝(俗稱行頭)更離不開龍紋。

龍的發展——龍的影響(四):

8000年的龍文化,在中國民間也有深厚的積澱。數不清的民風與民俗及民族節日與龍有關,僅以漢族而言,正月十五元宵節,雖然節日來歷與龍無夫,但節日的慶祝則非有龍不可。上元夜必舞龍燈,要扎鱉山或草龍,上布燈燭。清人有《龍燈鬥》一詩,記元宵夜舞龍燈盛況:“屈曲隨人匹練斜,春燈影裏動金蛇。燭龍神物傳山海,浪說紅雲露爪牙。”二月初二爲龍擡頭日,舊俗在這一天要用草灰彎彎曲曲地由門外灑到廚房內,稱爲“引龍回”;小童在這一天開始入書房讀書,稱爲“佔鰲頭”;讀書人在這一天要理髮,以取龍擡頭的吉祥之意。五月初五爲端午節,這個節日或源於遠古的避邪消災的儀式(因爲古人以五月爲不祥之月).或源於遠古的祭龍儀式,但後來被附會成力紀念投江而死的詩人屈原。稱屈原投江後,楚國人非常悲痛,劃舟救助不及,只好向江中投祭糉子,以求水中皎龍不齧食屈原軀體,但也有人稱屈原死後,楚人以竹簡貯粉米投入江中祭祀,但多爲蚊龍所食,於是改爲以棕葉包米,以五色線捆紮,據說龍懼怕這兩種物品。這就是棕子和端午系五色絲線的來歷。這些說法孰是孰非已不可考,但均與龍有關。端午賽龍舟在我國曆史可謂悠久,其起源可能與上古時人們認爲神仙乘坐龍舟飛行有關。古代賽龍舟的場面非常壯觀,唐代大規模的龍舟賽,要有幾十條龍舟參加。唐人封的《竟渡歌》描畫了競賽場面的精彩激烈:“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鸞,使君未出羣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掉影瀚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今天的龍舟竟渡不僅成爲我國南方水鄉端午節必然進行的一項慶祝活動,而巨已走向世界,成了海內外龍的傳人團結一致、共同振興中華的一項表徵。

在中國少數民族中,與龍有關的節日與民俗更是舉不勝舉。

雲南瑤族在正月初五過龍頭節,備祭品祭祀龍王。哈尼族也有類似的節日。貴州侗族在二月初二這一天要接龍,這一天全寨人要殺掉一條牛,每戶分一塊牛肉,名爲“吃龍肉”,吃肉時要唱五龍歸位的酒歌,最後要將牛角埋於地下。湘、黔交界地區的苗族在五月初五這一天過龍船節,在清水江賽龍舟,並伴有其它的慶祝活動。雲南河口的瑤族有龍母上天節和龍公上天節。鄂西土家族的六月初六日爲曬龍袍節。這一天家家都要將新衣物放在太陽下曝曬,同時還要有祭祀活動,並依據這一天的陰晴來判斷下半年的雨水情況。雲南普米族每家都在深山密林處有自家的“龍潭”,到祭潭之時,每家都要到自己的龍潭邊上住三日,並搭成一個“龍塔”,作爲龍神居住的宮殿,然後將祭品獻於塔前,再由巫師祈禱,求龍神福佑。儀式結束後,向龍潭投入用面和酥油製成的麪人50個。我國各民族與龍有關的節日及風俗各有不同,各有特色,但又都是建立在上古時的龍能施水布雨、能福禍人間這一概念之上的,反映了中華民族文化多樣性中的同一性,個性中的共性。

龍的發展——龍的影響(五):

龍在中國文化中,幾乎無處無之。在中國的各個省區,都有與龍相關的名勝古蹟或山川湖泊,每處又都有一段美妙的傳說故事。龍與不少行業也有聯繫,這些行業往往以與龍有關的對聯作爲行業的標誌。這些對聯對仗工整、音律合諧,用語精巧,讀來妙趣橫生。這裏僅舉幾例:

廣搜百代遺編,跡追虎觀;

嘉惠四方來學,價重龍門。

——書店聯

海市雲深,蚊人銜寶;

藍田玉暖,龍女量珠。

——珠寶店聯

技擅雕龍,是君子器;

功成刻鵠,有高人風。

——竹刻店聯

金匾祕書藏萬卷,

龍宮禁方有卅篇。

——醫家聯

白雪紛壇磨雀麥,

黃龍變幻化龍鬚。

——麪食店聯

名山藏麝友,

雅座揖龍賓。

——紙墨店聯

九曲夷山採雀舌,

一溪活水煮龍團,

——茶葉店聯

龍的發展——龍的影響(六):

龍在中國影響深遠,其影響是方方面面的,下面是選自著名龍文化研究專家、陝西龍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龐進編著,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八千年中國龍文化》的目錄,有此可窺見一斑:

一、定義 神異動物說——鱗蟲之長說——綜合圖騰說——幻想動物說——部族徽識說——神話意象說——想象虛構說——神祕動物說——爬行動物總稱說——模糊集合說——生命符號說——幻影寄託說

二、形相 九似——龍舌如劍——鬚髯逆鱗——三停九似——八十一鱗——雌雄不同——頭上尺木——聞一多說——王大有說——龍形的演變——三波九折及其它——民間藝人畫龍

三、分類 蛟應虯螭——天神地伏——胎卵溼化——象馬魚蝦蟆蛇——鱷蛇魚龜獸鳥

四、家族

(一)燭龍卓龍——燭陰——鐘山石首——章尾山神——委羽山神——燭龍何照——銜燭北極——龍銜火精——北方圖騰——燭龍神話的——燭龍贊

(二)應龍(土龍)有翼千年——畜水——處南方——氣應冥感——導水——土龍——上龍致雨——潛潢池——見應龍篇——應龍形象的演變——應龍的特徵——崇土龍文——出頭似驢——龍媒

(三)蛟龍蛟——漁父之勇——水蟲之神——介鱗生——騰於天淵——伐蛟取鼉——畏楝葉——非池中物——龍類——發水母龍——貺水多蛟——龍屬——首尾束物——眉連生——伏蚌——生於川——潛於川——水深生——木上——蛟與淵——虎蛟——蛟害——化龍——餓蛟——狀如蛇——角木蛟——宮毗羅——可罾——潛幽窟——蛟啼——潛蛟——怒起——縈天——魚蛟——子羽擊蛟——丘欣殺蛟——亻次飛刺蛟——武帝射蛟——昭帝釣蛟——董奉以符殺蛟——明生捕蛟——曹公逐蛟——王述見蛟——周處斬蛟——李增死蛟——謝盛叉蛟——鄧遐截蛟——江女生蛟——尹兒看蛟——趙昱戮蛟——黃門吐蛟——宣伯藥蛟——老蛟化婦——張元砸蛟——漁叟斬蛟——元僕鋤蛟——蛟龍夾機——蛟人泣珠——魏太祖擊蛟——蛟妾——蛟室——蛟胎——蛟川——蛟虯——梅堯臣詩——漢武帝射蛟賦——蛟贊——蛟門虎蹲——蛟篆——蛟與龍鬥

誰知道青茶包括哪些茶啊?

青茶主要品種有:安溪鐵觀音、鳳凰水仙、東方美人、羅漢沉香、紅水烏龍、烏龍紅茶、紅烏龍等。青茶一般指烏龍茶(茶葉品種)

1、安溪鐵觀音:產自福建安溪縣,中國十大名茶之一,鐵觀音是烏龍茶的極品,其品質特徵是:茶條捲曲,肥壯圓結,沉重勻整,色澤砂綠,整體形狀似蜻蜓頭、螺旋體、青蛙腿。沖泡後湯色金黃濃豔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蘭花香,滋味醇厚甘鮮,回甘悠久,俗稱有“音韻”。鐵觀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謂“七泡有餘香”。

主要特點:湯濃韻明不很香,其香氣濃郁,入口甘甜,湯水色澤相對清淡,尤其頭泡、二泡茶更是如此,三泡之後,其湯色呈黃綠色,湯水入口,細攪可感其帶微酸,口感特殊,而且酸中有香,香中含酸。酸中有甘,甘中帶香,水香長流。

2、鳳凰水仙:產於廣東潮安鳳凰鄉的條形烏龍茶,分單叢、浪菜、水仙三個級別。有天然花香,蜜韻,滋味濃、醇、爽、甘,耐沖泡。主銷廣東、港澳地區,外銷日本、東南亞、美國。鳳凰水仙享有"形美、色翠、香郁、味甘"之譽。茶條肥大,色澤呈鱔魚皮色,油潤有光。茶湯澄黃清澈,味醇爽口回甘,香味持久,耐泡。

3、東方美人:是臺灣獨有的名茶,又名膨風茶,又因其茶芽白毫顯著,又名爲白毫烏龍茶。東方美人茶葉外觀頗顯美感,葉身呈白綠黃紅褐五色相間,鮮豔可愛,茶湯水色呈較深的琥珀色,嚐起來濃厚甘醇,並帶有熟果香和蜂蜜芬芳。

4、羅漢沉香:產於四川蒙頂山。羅漢沉香兼有紅茶和白茶的優點,獨特的“果香樟韻”,滋味鮮醇高爽,果香清甜,樟香幽長濃郁,香氣高雅持久。 

5、臺灣烏龍茶:產於中國臺灣,條形捲曲,呈銅褐色,茶湯橙紅,滋味純正,天賦濃烈的果香,沖泡後葉底邊紅腹綠,其中南投縣的凍頂烏龍茶(俗稱凍頂茶)知名度極高而且最爲名貴。

6、烏龍紅茶:烏龍紅茶是當代的製茶產物,以小種烏龍茶製作成紅茶,有蜜香烏龍紅茶、蜜香金萱紅茶於是誕生。喝起來甘中帶甜,又不失烏龍茶重喉韻的回甘滋味。

7、武夷巖茶:產自福建的武夷山。武夷巖茶外形肥壯勻整,緊結捲曲、,色澤光潤,葉背起蛙狀。顏色青翠、砂綠、密黃,葉底、葉緣硃紅或起紅點,呈淺綠色。品飲此茶,香氣菠鬱,滋葉濃醇,鮮滑回甘,具有特殊的“巖韻”。

8、本山:本山原產於安溪西坪鎮,生長勢與適應性強,成茶品質好。 外形條索尚肥壯,緊結,較沉重,葉梗紅亮,細瘦整齊,尾部稍大,竹子節明顯,色澤烏潤呈熟透的香蕉皮色,具有青蒂綠腹紅點的特點。  

青茶,亦稱烏龍茶(oolong tea)、半發酵茶及全發酵茶,品種較多,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中國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是經過採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後製出的品質優異的茶類。

擴展資料

茶葉選購技巧:

一、看茶的嫩度、色澤

1、嫩度:是決定品質的基本因素, “幹看外形,溼看葉底”,就是指嫩度。

2、色澤:茶葉色澤與原料嫩度、加工技術有密切關係。

二、聞茶香味

把幹茶捧在手裏,埋頭貼緊着聞,連續深吸三次。如果香氣持續,甚至愈來愈強勁,便是好茶,當然必須注意是否香味是否爲了明顯而顯得不自然,是否爲人工刻意加爲造成;較次者,吸第二口氣時,就會露出馬腳,或者顯不出香氣,甚至流出青氣和雜味,當然就不要了。

三、茶的外形

1、條索:是指各類茶的外形規格,如炒青條形、珠茶圓形、龍井扁形、紅碎茶顆粒形等等。

2、整碎:就是茶葉的外形和斷碎程度,以勻整爲好,斷碎爲次。

3、淨度:主要看茶葉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茶籽和製作過程中混入的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夾雜物的多少。

四、開湯沖泡

1、茶湯顏色:用一個瓷湯勺撥開茶葉,看湯色如何。

2、茶湯香氣:茶葉的香氣又因品種、製程和季節的區別而有不同的表現。

3、茶湯滋味:茶主要是用來飲用的,茶湯含入口中,運用舌頭使茶湯在口腔內來回滾動,令茶湯滋味在口腔中被充分接觸和感受,以此來分辨茶湯的甘醇濃稠、苦澀淡薄、刺激性與收斂性等。

4、辨葉底:葉底的辨別主要靠視覺和觸覺來判斷,看葉面的展開速度可以測出茶葉的老嫩,新制茶葉,葉底顏色鮮明清澈;陳茶,則呈紅褐或暗黑色。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青茶

九龍杯真的存在嗎?

九龍杯因爲下落成謎,所以一直都有人懷疑它的存在性,其實這和夜明珠一樣,都是曾經存在過的,那麼關於九龍杯又有着哪些歷史故事?

先看看九龍杯的大體描述

整個杯子由9條龍裝飾而成,一條龍的頭部伸到杯子底部,尾部則伸出杯子口並彎曲成杯把,其餘八條龍組成4對,每對一上一下,龍頭朝上的呈喝水狀,當杯子內倒滿液體時,通過杯子體內的倒U形管由頭部朝下的另外四條龍口中噴出。

01

九龍杯最初是在江西省景德鎮市浮樑縣出現,洪武年間御窯廠便製作出一個名爲“九龍杯”的杯子進貢給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得知後龍顏大悅,於是決定宴請大臣。

朱元璋給那些心腹大臣倒酒都是滿杯,而那些直言不諱的大臣則淺杯,結果那些心腹大臣卻一滴酒都未曾喝到,因爲酒全部從底部漏光,朱元璋於是詢問原因,後得知這種九龍杯也稱“公道杯”,倒酒只能淺平,太滿則會漏的一滴不剩。其實九龍杯就是運用了【虹吸原理】,杯子中間有一個連接杯底的中空通道,酒滿時就會從底部全部流出。

02

其實野史記載清朝康熙年間也有九龍杯,康熙將其命名“九龍玉杯”,在康熙去世後隨葬於景陵,1945年,景陵被盜,確實發現有九龍杯,盜墓賊是一位田姓男子,他跟着其他人一同進入景陵,其餘文物一概不收只要九龍杯,最後這個九龍玉杯確實在他手中。新中國成立之後,要求田某將九龍玉杯歸還,田某歸還之後這九龍玉杯卻無故失蹤,不知去向。

03

1960年,上海市舉辦了宴會,目的是招待國外來賓,而宴會中使用的酒杯就是九龍杯,因爲九龍杯巧奪天工,小巧精緻,一國外貴賓竟然拿起一隻九龍杯藏了起來,最後被服務員看見,但是服務員人微言輕,如果上前索要怕影響到兩國關係,於是上報正在視察的周總理。

周總理指出,九龍杯乃稀世珍寶,一套共計36只,缺一不可,怎可輕易讓人取走?於是周總理想出一個辦法,在這位貴賓觀看演出的時候,特意安排了一場“魔術”,表演人員將三隻九龍杯放在桌子上,舉起對着其中一個九龍杯開,將其擊碎。

觀衆都在尖叫,結果表演人員卻說這隻九龍杯其實並沒有碎,而是在以爲貴賓的公文包中,於是找到這位貴賓,將九龍杯取出,就這樣九龍杯被勝利奪回。

其實這36支九龍杯並非明清時期製作,而是陶瓷做的仿製品,這個是由景德鎮的一位瓷器專家花了數十年時間製作而成,1958年燒製而成,與康熙的九龍玉杯極爲相似,後來又定做了一套,然而這一套九龍杯製成後不久,這位專家便去世,這種製作技藝也未能留下,所以這套九龍杯同樣成了絕品,被稱爲稀世珍寶。

從以上的這些記錄來看,九龍杯應該是的確存在過的,只是現如今下落不明,導致這九龍杯稱爲一個謎團。

茶道是什麼?跟茶有關的禮儀,典故,傳說都有什麼?

泡茶技法(一):傳統泡法

一.特色:道具簡單,泡法自由十分適合大衆飲用。

二.沖泡步驟:

燙壺:將沸水衝入壺中至溢滿爲止.

倒水:將壺內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置茶:這是比較講究的置茶方式,將一茶漏斗放在壺口處,然後用茶匙撥茶入壺。

注水:將燒的水注入壺中,至泡沫溢出壺口。

倒茶:

1.先提壺沿茶船沿逆行轉圈,用意在於颳去壺底的水滴,俗稱“關公巡城”(是因爲一般壺都是紅色,剛從茶池中提出時熱氣騰騰,有如關公威風凜凜,帶兵巡城),注意磨壺時的方向,右手執壺的歡迎喝茶時要逆時針方向磨,送客時則往順時針方向磨,如是左手提壺,則反之。

2.將壺中的茶倒入公道杯,可使茶湯均勻。

3.另一種均勻茶的方法是在用茶壺輪流給幾杯同時倒茶,當將要倒完時,把剩下的茶湯分別點入各杯中,俗稱“韓信點兵”。注意倒茶時不能一次倒滿一杯,至七分滿處爲好。

分茶:將茶中的茶湯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滿爲宜。

奉茶:自由取飲,或由專人奉上。

去渣:用渣匙將壺中茶渣清出。

以備後用:客人離去後,洗杯,洗壺以備下次用。

茶葉飲法(一):紅茶飲法

自從我們的祖先發現和飲用茶葉以來,飲茶方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變化過程。在我國古代,茶葉最初作爲藥用,是採摘生葉煎服。以後,發展爲以茶當菜,煮作羹飲,或與其他食物調劑飲用,到了明代,才發展成爲我們現在常用的茶葉沖泡飲用的方法,同時,由於我國地域遼闊,茶類衆多,風怕習慣不一,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飲東方法。不同類的茶葉的飲法雖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一定的差異。這是必須加以區別的。

(一)紅茶飲法

從使用的茶具來分,大體可分爲兩種:一種是杯飲法,一種是壺飲法。一般說,各類工夫紅茶、小種紅茶、袋泡紅茶和速溶紅茶等,大多采用杯飲法;各類紅碎茶及紅茶片、紅茶末等,爲使沖泡過的茶葉與茶湯分離,便於飲用,習慣採用於壺飲法。

從茶湯中是否添加其他調味品來劃分,又可分爲“清飲法”和“調飲法”兩種。我國絕大部分地方飲紅茶採用“請飲法”,不在茶中加添其他的調料。但在廣東,有些地方要在紅茶里加牛奶和糖,使營養更豐富,味道更好。在我國、內蒙古,這種飲法更爲普遍,稱之爲酥油茶和奶茶。通常的飲法是:

先將茶葉放入預先燙熱的茶壺中,衝入沸水浸泡約五分忡,然後把茶湯倒入茶杯中,衝入適量的糖、牛奶和乳酪。在茶壺中泡過一次的茶渣,一般棄去不再用。

一. 泡茶茶具

茶藝泡茶的工具種類繁多。置茶器包括茶則、茶匙、茶漏、茶荷;理茶器包括茶夾、茶匙、茶針、茶槳;分茶器包括茶海、茶盅、公道杯;品茶器包括茶杯、聞香杯、杯碟;滌潔器包括茶盤、茶船、渣方、水方、滌方、茶巾、容則;其它還包括煮水器、香爐、奉茶盤等。

以上介紹了林林總總的茶具,但喝茶的用具絕非一定繁瑣複雜,而應由簡入繁,重在培養自己對茶葉的基本認識。

二、泡茶的注意事項

功夫茶一般一泡只衝四次:一爲皮;二三爲肉,四爲極。四衝之後,茶湯基本轉薄。四泡茶浸泡時間應依次增加。

出茶四字決:低、快、均、盡。出茶不可高,高則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對客人不敬;快,使香味不容易散失,且可保持茶湯熱度;勻,表示對客人一視同仁;盡,茶水瀝盡,茶葉不浸泡過久,茶湯不會苦澀。

任何茶葉都不宜浸泡過久,茶湯應與茶葉分離,即泡即飲。過濃的茶湯對身體不利,浸泡過久的茶湯會破壞茶葉特有的香氣和滋味。

三、泡茶用水

泡茶最好用山泉水,用江水最好用中間,用上茶濃,用下茶淡。

在古箏樂曲的伴奏下,主泡人薰香、淨手,先引茶入茶,請來賓賞茶,然後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的瓷器、宜興的紫砂壺。

燙杯溫壺: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潔具提溫。

烏龍入宮:將烏龍茶放入茶壺。

洗茶:將沸水倒入壺中,又迅速倒出。

沖泡:沸水再次入壺,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客人示敬。

春風拂面: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

封壺:蓋上壺蓋,用沸水遍澆壺身。

分杯: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

玉液回壺:將壺中茶湯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分壺:將茶湯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

奉茶:以茶奉客。

聞香: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

品茗: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 最後主泡人向客人答謝品茶,鞠躬退場。

功夫茶起源於宋代,盛行於廣東的今潮汕地區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帶潮汕功夫茶,是融精神、禮儀、沏泡技藝巡茶藝術、評品質量爲一體的茶道形式。

功夫茶器具精緻,泡工獨特,飲用程式亦相當講究。這不但是他們工餘飯後的一種消遣,享受,也是他們交際往來的一種工具,更是迎賓敬客的重要手段。功夫茶的茶具小巧玲瓏,非常考究。一套茶具,一般爲一壺三杯,也有兩杯和四杯的。泡茶用的水,以泉水、井水爲最佳。泡製工夫茶採用的是烏龍茶葉,如鐵觀音、水仙和鳳凰茶。烏龍茶介乎紅、綠茶之間,爲半發酵茶,只有這類茶才能衝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泡製時先將水燒開後沖茶。衝時要掌握以下幾個要領,即:“高衝”、“低灑”、“括沫”、“淋蓋”、“燒杯熱罐”、“澄清”等。功夫茶以濃度高著稱,初喝似嫌其苦,習慣後則嫌其他茶不夠滋味了。

標準的功夫茶藝,有後火,蝦鬚水(剛開未開之水),捅茶,裝茶,燙杯,熱罐(壺),高衝,低斟,蓋沫(以壺蓋將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淋頂十法。潮汕功夫茶一般主客四人,主人親自操作。首先點火煮水,並將茶葉放入衝罐中,多少以佔其容積之七分爲宜。待水開即衝入衝罐中之後蓋沫。第一衝杯,以初沏之茶澆衝杯子,目的在於造成茶的精神,氣韻徹裏徹外的氣氛。洗過茶後,再衝入蝦鬚水,此時,茶葉已經泡開,性味俱發,可以斟茶了。

斟茶時,四個茶杯並圍一起,以衝罐巡迴穿梭於四杯之間,直至每杯均達七分滿。此時罐中之茶水亦應合好斟完,剩下之餘津還需一點一擡頭地依次點入四杯之中。潮汕人稱此過程爲“關公巡城在”和“韓信點兵”。四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爲上等功夫。最後,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第奉於客前,先敬首席,然後左右佳賓,自己最末。

求一些有關茶的故事來歷。

1、烏龍茶

清朝雍正年間,在福建省安溪坑鄉南巖村裏有一個退隱將軍,也是打獵能手,姓蘇名龍,因他長得黝黑健壯,鄉親們都叫他“烏龍”。

一年春天,烏龍腰掛茶簍,身背獵上山採茶,採到中午,一頭山獐突然從身邊溜過,烏龍舉射擊但負傷的山獐拼命逃向山林中,烏龍也隨後緊追不捨,終於捕獲了獵物,當把山獐背到家時已是掌燈時分,烏龍和全家人忙於宰殺、品嚐野味,已將製茶的事全然忘記了。

翌日清晨全家人才忙着炒制昨天採回的“茶青”。沒有想到放置了一夜的鮮葉,已鑲上了紅邊了,並散發出陣陣清香,當茶葉制好時,滋味格外清香濃厚,全無往日的苦澀之味,並經心琢磨與反覆試驗,經過萎雕、搖青、半發酵、烘焙等工序,終於製出了品質優異的茶類新品——烏龍茶。

2、鐵觀音

相傳,1720年前後,安溪堯陽鬆巖村(又名松林頭村)有個老茶農魏蔭(1703-1775),勤於種茶,又篤信佛教,敬奉觀音。每天早晚一定在觀音佛前敬奉一杯清茶,幾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

有一天晚上,他睡熟了,朦朧中夢見自己扛着鋤頭走出家門,他來到一條溪澗旁邊,在石縫中忽然發現一株茶樹,枝壯葉茂,芳香誘人,跟自己所見過的茶樹不同。

第二天早晨,他順着昨夜夢中的道路尋找,果然在觀音侖打石坑的石隙間,找到夢中的茶樹。仔細觀看,只見茶葉橢圓,葉肉肥厚,嫩芽紫紅,青翠欲滴。魏蔭十分高興,將這株茶樹挖回種在家小一口鐵鼎裏,悉心培育。因這茶是觀音託夢得到的,取名“鐵觀音”。

3、六安瓜片

1905年前後,六安茶行一評茶師,從收購的綠大茶中揀取嫩葉,剔除梗樸,作爲新產品應市,獲得成功。信息不脛而走,金寨麻埠的茶行,聞風而動,僱用茶工,如法採製,並起名“封翅”(意爲峯翅)。

此舉又啓發了當地一家茶行,在齊頭山的後衝,把採回的鮮葉剔除梗芽,並將嫩葉、老葉分開炒制,結果成茶的色、香、味、形均使“峯翅”相形見絀。於是附近茶農競相學習,紛紛仿製。這種片狀茶葉形似葵花籽,逐稱“瓜子片”,以後即叫成了“瓜片”。

4、廬山雲霧茶

傳說孫悟空在花果山當猴王的時候,常吃仙桃、瓜果、美酒,有一天忽然想起要嚐嚐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喝過的仙茶,於是一個跟頭上了天,駕着祥雲向下一望,見九洲南國一片碧綠,仔細看時,竟是一片茶樹。

此時正值金秋,茶樹已結籽,可是孫悟空卻不知如何採種。這時,天邊飛來一羣多情鳥,見到猴王后便問他要幹什麼,孫悟空說:“我那花果山雖好但沒茶樹,想採一些茶籽去,但不知如何採得。”

衆鳥聽後說:“我們來幫你採種吧。”於是展開雙翅,來到南國茶園裏,一個個銜了茶籽,往花果山飛去。多情鳥嘴裏銜着茶籽,穿雲層,越高山,過大河,一直往前飛。

誰知飛過廬山上空時,巍巍廬山勝景把它們深深吸引住了,領頭鳥竟情不自禁地唱起歌來。領頭鳥一唱,其他鳥跟着唱和。茶籽便從它們嘴裏掉了下來,直掉進廬山羣峯的巖隙之中。從此雲霧繚繞的廬山便長出一棵棵茶樹,出產清香襲人的雲霧茶。

5、君山銀針

湖南省洞庭湖的君山出產銀針名茶,據說君山茶的第一顆種子還是四千多年前娥皇、女英播下的。

後唐的第二個皇帝明宗李嗣源,第一回上朝的時候,侍臣爲他捧杯沏茶,開水向杯裏一倒,馬上看到一團白霧騰空而起,慢慢地出現了一隻白鶴。

這隻白鶴對明宗點了三下頭,便朝藍天翩翩飛去了。再往杯子裏看,杯中的茶葉都齊嶄嶄地懸空豎了起來,就像一羣破土而出的春筍。過了一會,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墜落一般。

明宗感到很奇怪,就問侍臣是什麼原因。侍臣回答說:“這是君山的白鶴泉(即柳毅井)水,泡黃翎毛(即銀針茶)緣故。”明宗心裏十分高興,立即下旨把君山銀針定爲“貢茶”。君山銀針沖泡時,棵棵茶芽立懸於杯中,極爲美觀的。

古代常用飲酒器具是什麼?

古代飲酒器具的種類主要有觚、觶、尊、角、爵、碗、杯、舟等,總體看最爲常用的是杯和碗。但部分朝代,常用飲酒器具又略有不同。

在遠古時期,常用飲酒器具即以碗、杯爲主。遠古時期的酒,是未經過濾的酒醪,呈糊狀和半流質,對於這種酒,就不適於飲用,而是食用。故食用的酒具應是一般的食具,如碗,鉢等大口器皿,酒器製作材料主要是陶器、角器、竹木製品等。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尤以龍山文化時期爲代表,酒器的類型分化出罐、甕、盂、碗、杯等,其以罐、甕、盂做容器盛酒,以碗、杯爲飲具喝酒。以酒杯爲例,當時酒杯的種類也非常繁多,有平底杯、圈足杯、高圈足杯、高柄杯、斜壁杯、曲腹杯、觚形杯等。

其後的歷朝歷代,多沿襲了同時用碗和杯飲酒。如《三國志》中溫酒斬華雄一章,曹操在關羽出戰前“教釃熱酒一杯”;唐代詩人王翰詩中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夜光杯爲玉石所制的酒杯;聞名於世的九龍公道杯也同時產於宋代,可見人們對酒杯的研究和製造藝術水平之高。而在《水滸傳》中,亦記述宋代景陽岡的一家酒店有“三碗不過崗”之說。碗與杯,同時用做飲酒的酒器,充分說明了中國酒杯形制豐富,變化多樣,但也有基本組合。

但在古代的部分朝代,常用飲酒器具也有使用其它飲酒器具的。 如商代,由於釀酒業的發達,青銅器製作技術提高,中國的酒器達到前所未有的繁榮。不同身份的人開始使用不同的飲酒器,如《禮記·禮器》篇明文規定,"宗廟之祭,尊者舉觶,卑者舉角"。這一時期,上層社會人士飲酒器具用觶,而底層人士飲酒只能用角。

中國瓷器對歐洲酒文化有什麼影響?

中國瓷器自15世紀進入歐洲, 即以其十分的稀有和優異的品質倍受歐洲人推崇, 其中餐飲具更是對提升歐洲人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起到積極作用。酒文化是飲食文化的重要方面, 中國瓷器對歐洲酒文化的影響也十分明顯。本文擬從15-18世紀中國瓷器遠銷歐洲這一歷史現象, 探討中國瓷器對歐洲酒文化的影響。

酒是全世界最爲普及的飲料之一,它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們在酒出現的傳說、釀酒工藝、飲酒的習俗和禮儀、酒的品鑑和酒具的選擇等方面,都有許許多多的講究,從而形成有各具特色且內涵豐富的酒文化。隨着中世紀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海上絲綢之路得以建立並不斷拓展,中國自唐宋繼與東南亞、西亞諸國開展貿易往來以後,又與歐洲一些國家開展了陶瓷、茶葉和絲綢的貿易。國家和地區間的通商也帶來了文化的交流。

瓷器是中國的偉大發明,也是中國對人類文明進步的偉大貢獻。15世紀以後,景德鎮已成爲中國的制瓷中心,這裏的瓷器以其樣式豐富、質地堅硬、外表光潔、造型優美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又以吸水率低易清洗、密封性好宜儲物、耐酸耐鹼耐高溫等衆多優點,成爲製作餐飲用具的最佳選擇。

酒無論在哪裏,它的發明都帶有較爲濃郁的神祕色彩。僅以歐洲爲例,古希臘人認爲酒是由酒神狄奧尼索斯帶到人間的,酒與善和美、與情愛和歡娛緊密相連;而教文化則根據《聖經》的記載,稱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上對門徒宣佈,葡萄酒就是他的血液,由此也就賦予了紅葡萄酒以救世的情懷,神聖而不可褻瀆。從產地的選擇到葡萄的種植、採摘,從酒的釀製到貯藏以陳年,歐洲人都有嚴格的標準,他們對品酒這一行爲自然也會非常講究。

大航海時代以前,由於交通不便,中國瓷器往往要通過西亞的阿拉伯國家轉運至歐洲,數量極其有限,加上當時的歐洲人對瓷器很少了解,他們不僅將瓷器視爲曠世珍品,一旦擁有則身份彰顯,故交易價格十分昂貴,甚至超過黃金,而且還賦予其超自然的魔力,以爲用它作爲餐飲具,可以達到強身健體、防病治病、祛邪防毒之效。

可以想象,當時的歐洲人如能用瓷質餐具飲酒進食,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只是具有這樣條件的人在當時可以說少之又少,對一般民衆甚至一些上流社會的貴族來說,這也還只是一種奢望。而即使具備這一條件的貴族,在當時也未必捨得這樣做,因爲那時的歐洲,瓷器實在是太金貴了。

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歐洲探險家終於打通了東亞的海上航線,開創了中國等東亞國家與歐洲諸國直接通商的新紀元。16世紀歐洲與中國的貿易幾乎被葡萄牙和西班牙壟斷,到16世紀後期,僅西班牙就平均每年有近30艘的商船,通過直航或中轉將數以百萬計的中國瓷器以及茶葉、絲綢和手工藝品運往歐洲,使得中國瓷器在歐洲曾十分緊俏的狀況得以逐漸緩和。即便如此,1607年法國王太子有次曾用瓷碗喝肉湯一事也會被史料加以記載,被認爲“是非常了不起的事”,當時瓷器在歐洲的稀罕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16-17世紀,以景德鎮爲代表的中國瓷器生產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令歐洲人欽羨不已卻又一時無法成功仿製,歐洲諸國要想得到精美的中國瓷器,主要是通過海運到中國購買。中國爲了擴大瓷器在歐洲的市場,也不斷根據歐洲商人提出的要求以及他們提供的圖紙或其它材質的樣品,研發生產出歐洲人適用的瓷器,其中就包括餐飲具中的酒具。到17世紀後期的歐洲,中國瓷器基本得到普及,不少平民家庭先後也開始有條件將中國瓷器取代他們祖祖輩輩使用的陶質或木質餐具,使盛裝食品的器皿更加衛生,食品食用也更加放心,從而使人們的飲食習慣得到進化。

在1608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向景德鎮發出的一份瓷器訂單中可以看到,除訂製有“大杯”500只 (有可能是馬克杯,待考證) ,還分別訂製有“酒壺”和“手付及小酒壺”各500把[4];1635年同是這家荷蘭東印度公司,開出的訂購瓷器訂單中,除訂製有“新種類的扁壺、酒壺”735把外,還有“小杯”13025只,及其它完全可能屬於酒具的品種。僅一家公司一次性就訂購了“小杯”13025只,而這一品種就佔據了這筆訂單總量的近十分之一。

如此數量的劇增和佔據訂單比例之大的原因,唯一可以解釋的只能是歐洲市場的需要,因爲這些都是訂製瓷,而這種需要恰好就證明了中國瓷器已成爲歐洲酒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成員。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這“小杯”可不適合用於飲用啤酒,因爲歐洲人飲用啤酒一般用的都是大的啤酒杯,且多爲馬克杯,因此這種“小杯”很可能是用於品賞葡萄酒或飲用白蘭地、威士忌、雞尾酒之類的酒精成分較濃的酒。

筆者在收集和整理15-18世紀中歐貿易的相關資料時發現,這期間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丹麥、瑞典等國家都先後派船隻到中國進行商貿活動。明朝萬曆四十八年 (1620年) 五月,荷蘭東印度公司董事會寫信催促其在亞洲的辦事人員科恩儘快採購一批中國生產的瓷質杯碗盤碟運往歐洲,僅清單所列急需的就達61500件;明朝天啓三年 (1623年) ,荷蘭商船“莫里圖斯號”在返回歐洲的貨運清單中列具有各類中國瓷器63931件。

清初的海禁雖然對中國瓷器的外銷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隨着清王朝政局日趨穩定,英國東印度公司於18世紀初就先後運走近3000萬件中國瓷器銷往歐洲,荷蘭東印度公司一家於雍正六年 (1728年) 至雍正十二年 (1734年) 的七年間也將近450萬件中國瓷器販運到歐洲。

保守估計,17-18世紀的200年間,每個世紀銷往歐洲的中國瓷器都不下億件,可見數量之大。從現存15-18世紀外銷歐洲的中國瓷器的目錄和清單中,餐飲具的比重都在70%以上,可見中國瓷器對歐洲餐飲文化的影響之大。酒具屬於餐飲具,在如此大的外銷歐洲的中國瓷器體量中,瓷器酒具到底佔有多大比重雖然難以確考,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數量不可能太小。

世界各地的酒文化,在飲酒方面都有一些講究。以歐洲人飲用葡萄酒爲例,由於他們對葡萄酒有特殊的情感和喜好,併爲表示對酒的尊重,飲用時也有一套套的規矩。比如在品飲的順序方面,一般是先喝白葡萄酒、再喝紅葡萄酒;先品較淡的,再品較濃的;先飲年份較短的,再飲年份較長的。

如果以酒佐餐,那麼在上酒的順序方面,一般按先後有開胃酒、主菜佐酒、甜點酒和餐後酒。又如在酒杯的選用方面,品飲不同的酒須用不同的酒杯,喝葡萄酒一般用的是玻璃酒杯,喝白蘭地則必須配白酒杯,喝潘趣酒則另有一套較爲完備的禮儀和專用酒具。相對而言,喝啤酒的講究則相對較少一些。

衆所周知,飲酒離不開酒具,因此酒具在酒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也是不言而喻的。在一些論述歐洲酒文化的研究着作文章中,論及酒具對酒文化的影響內容涉及面都較爲狹窄,如提及葡萄酒非高腳玻璃酒杯莫屬,提及啤酒基本也就是平底杯馬克杯之類,大概是由於缺乏大量可靠的實證資料,加上迄今爲止致力於這方面研究的學者也不是太多,可借鑑的成果有限,在論及中國瓷器對歐洲酒文化的影響時或語焉不詳,或乾脆避而不談。

其實,中國瓷器對歐洲酒文化的影響是十分明顯的。筆者在梳理15-18世紀銷往歐洲的中國瓷器的目錄和訂單中,就屢屢發現有“啤酒杯”的字樣。在歐洲博物館的館藏珍品中,也不難發現“啤酒杯”的身影,如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就收藏有產於清康熙年間生產的仿歐洲風格的託比杯 (啤酒杯圖1) 以及美人魚座白瓷酒杯。可以肯定地說,自中國瓷器傳入歐洲以後,歐洲人開始用瓷質酒杯飲用啤酒並逐漸流行,形成習俗並延續至今。

論及歐洲人飲用葡萄酒爲什麼必須用高腳玻璃酒杯,人們基本都認爲其理由是歐洲人飲用葡萄酒是“品”而非“喝”。而這種“品”,除了出於對葡萄酒的鐘愛和敬重外,品味享受葡萄美酒帶來的感覺也是其中重要原因,既要觀其色,又要品其味,還要賞其韻。酒杯不用透明玻璃材質則欣賞不了葡萄美酒之色,非高腳酒杯則可能受手溫影響而改變葡萄美酒之味,色與味不純正則必然會使賞酒之意韻大打折扣[7]……,這樣的說法應該是頗有道理的,但如果將這一觀點置於15-18世紀歐洲社會背景之下,筆者認爲可能多少有失偏頗。主要原因有兩點:

其一,歐洲人十分注重“品”葡萄酒,也十分注重中國瓷器,在15-18世紀,歐洲人不僅賦予了中國瓷器超自然的魔力,而且還以擁有中國瓷器炫耀自己身份,對於這樣的珍貴之物,生性浪漫而又開放進取且富於探險精神的歐洲人怎麼可能不將兩者結緣?

就當時人們的普遍心理,用中國瓷質酒杯品味葡萄酒難道不比法國王太子用瓷碗喝肉湯更加令人羨慕,更顯風流!根據中國明清瓷器圖錄可知,明朝中葉以後,中國的瓷器酒具生產已經形成系列,既有小巧玲瓏適宜飲用烈酒的高腳酒杯,也有口沿開敝容量較大適宜品嚐葡萄酒之類的平底酒杯,還有比平底酒杯容量更大適宜飲用啤酒的馬克酒杯等,這都已經成爲不爭的事實。

據到法國、意大利、奧地利、德國、瑞士等國家旅遊觀光的朋友介紹,這些地方大多數的酒吧餐館,酒杯既備有玻璃的,也備有瓷器的,有高腳也有平底的,飲用不同的酒雖然用的是不同的酒杯,但瓷器酒杯已爲歐洲人接受則無庸置疑。

其二,在歐洲人還無法生產瓷器的15-18世紀,中國瓷器能夠大量進入歐洲,沒有廣泛的市場需求是不可能的。最初由於得之不易,只有宮廷王室纔有條件享用,這種稀罕的珍品和高檔的享受,自然會得到社會上絕大多數人的羨慕。無論哪個國家哪個民族,只要條件具備,高雅時尚往往上行下效。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考量,一旦廣大民衆也有機會擁有中國瓷器,他們極易追隨時髦並形成風氣。事實也是如此,從17世紀後期到18世紀,隨着歐洲各國採購量的持續增加以及海運能力的提升導致採購成本和運輸成本的下降,享有中國瓷器已不再是少數貴族人士的專利,中產階級也開始有條件擁有,尋常百姓得到中國瓷器也已成爲可能。18世紀後期,中國瓷質餐飲具在歐洲逐漸取代了木質、竹質、陶質甚至金銀餐具,改變了歐洲人的飲食習慣,進化了人們的餐飲文明,這其中就包括酒文化。

僅按上文論及銷往歐洲瓷器量的保守估計,平均每年按比例折算的酒具至少達十萬件以上,瓷器雖然易碎,但只要小心則非常耐用,而在當時人們使用中國瓷質酒具是不可能不小心的,逐年累積的數字也必然十分龐大。儘管如此,每年平均還需要採購數量巨大的酒具,怎麼可能不受當時歐洲人的飲酒需要所致,又怎麼可能不對當時當地的酒文化產生一定影響,這其中當然也就包括葡萄酒文化。而今人們論及歐洲人品鑑葡萄酒所用酒杯,似乎只有玻璃杯,如果從歷史的視角考察,這顯然有失偏頗。

談及中國瓷器對歐洲飲食文化的影響,不能不提及潘趣酒及專用的潘趣酒碗在歐洲的流行。潘趣酒起源於英屬殖民地印度,原本是一種含有果汁飲料的泛稱,分含酒精和不含酒精兩大類,17世紀前期由英國東印度的商船帶到了英國,並逐漸在歐洲傳播開來。

“潘趣”來源於印度方言,應爲“5”的諧音,因最初調製此類飲品一般都使用5種材料,所以稱爲潘趣。1632年在英國文獻中開始出現“Punch”一詞,系“潘趣”的音譯。印度不含酒精的潘趣酒主要由糖、果汁、茶等原料調製而成,含酒精的潘趣酒則在調製時添加酒的成份。歐洲人調製潘趣酒,多用葡萄酒或朗姆酒作爲基底,因此大都含有酒精。有趣的是,潘趣酒在歐洲傳播之際,也正值中國瓷器在歐洲逐漸普及之時,歐洲人直接將這一新奇的外來飲品與心目中無比珍貴的中國瓷器加以結合,可見對這一飲品的欣賞,似乎只有這樣纔夠浪漫,才更易於蘊育。

他們甚至認爲調製享用潘趣酒必須要用中國生產的潘趣碗,否則就不正宗,飲用起來也難顯品位,從而使得中國生產的潘趣酒碗在17世紀的歐洲酒文化建設中也佔有了一席之地。而今的潘趣酒在歐洲已多達數十個品種,有所謂的猴子潘趣 (M onkey Punch) 、水果潘趣 (Fruit Punch) 、種植者潘趣 (Planter's Punch) 、古拉雷特潘趣 (Claret Punch) ……,不同品種有不同配方,歐洲人都將其歸爲雞尾酒的一個分支,是一款出現在酒會或三二友朋相聚的常見飲品。

潘趣酒的配方也不再限於5種材料,而且調製方法有的用冰,有的加熱,有用果汁的,也有用鮮果的,真可謂五花八門。

當年應歐洲人調酒需要而在中國定製的潘趣酒碗通常爲敞口、深腹、弧壁、圈足,口徑規格25-60cm不等,大的潘趣碗多用於調酒,然後再盛裝於小碗中碗之中,供一人飲用或多人共享。與喝葡萄酒觀色品味賞韻的情調有所不同,一次調酒多人同飲,相互敘情相互祝福,這種情景只有在一般家人團聚或好友來訪的時候纔會出現,無形的禮儀氣氛也由此開始生成。

17世紀中後期,潘趣碗在歐洲一般家庭已漸漸兼負起洗禮盆的職能,長輩在潘趣大碗中將調製好的潘趣酒分發給晚輩,表達的是長輩的尊嚴和對晚輩的慈愛;一家之主通過分發大碗中的潘趣酒給家庭成員或親朋好友,表達的則是對家人的祝福和對親朋的盛情。

這種情意的表達方式逐漸形成習俗,並在宗教較爲盛行的歐洲成爲了一種新的文化現象,且賦予了一定的象徵意義,以致於就連牧師和傳教士都對潘趣碗心存幾分崇敬,而普通民衆的價值取向則更多地偏向於其喜慶吉祥的內涵。在18-19世紀,潘趣碗非常受歐洲人喜愛,幾乎家家都有。有的家庭將其作爲陳設用品安放於客廳以祈求平安幸福;也有人將其作爲貴重禮物贈送給至愛親朋和新婚夫婦以表達深情與祝願。

出於對潘趣碗的敬重與喜愛,潘趣碗的裝飾也有了講究。有的潘趣碗繪製希臘神話故事,如“帕里斯的審判”,正是出現在18世紀潘趣碗上的畫面之一。文藝復興以後,希臘神話人物帕里斯奉宙斯之命裁定最美女神的故事在歐洲流傳甚廣,歐洲多位畫家都先後根據這一題材創作有繪畫作品。“

帕里斯的審判”故事讚美的是正義的裁決和對真善美的肯定與追求,加上帕里斯的傳奇人生和其本人還有人類最美男子之稱,與其相關的故事也因此成爲歐洲人津津樂道的話題,其中就包括帕里斯與俄諾涅、海倫悽美的愛情故事。這一題材的畫面出現在中國生產的潘趣碗上,顯然是應歐洲商人的要求所訂製。繪製這一故事的潘趣碗而今在包括廣州博物館在內的世界多家博物館都有收藏,可知當時的生產量不會太少。

佳瓷名畫美酒,賞心悅目怡情,怎麼不會使飲酒者情趣大增。這種情操的陶冶和心靈的愉悅,毫無疑問均屬於酒文化的範疇;由美國迪美博物館收藏的一隻繪有“廣州十三行”場景的潘趣碗,將清代對外貿易場景繪製碗上,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對外貿易研究的歷史資料,堪稱中國對外陶瓷貿易的“清明上河圖”。

“廣州十三行”是創立於清代康熙年間,經朝廷特許經營對外貿易的專業性商行,到乾隆年間還曾一度是清王朝唯一具備對外貿易資質的商行,當時中國通過合法渠道直銷歐洲的瓷器都是由十三行經營,從廣州外運。廣州海運到歐洲諸國,路途遠,風險大,十分辛苦,歐洲客商和商船水手對“廣州十三行”有着特殊的感情也就不難理解。將“廣州十三行”的場景繪製在潘趣碗上,個人獨酌可睹物生情,朋友相聚可平添談資,家人共飲可抒發感慨,酒文化因此也有了新的內容。

潘趣碗原來只是一種普通的酒具,但隨着它外延功能的拓展,在文化層面也有了更多的內涵,它不僅豐富了歐洲酒文化的內容,對歐洲酒文化的建設乃至社會文明進步也必然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生活陶瓷藝術化,藝術陶瓷生活化,一般認爲是現代陶瓷產業發展的出路,其實這種現象至少在中國明清時期陶瓷生產上就已經顯現。潘趣碗上諸如“帕里斯的審判”“廣州十三行”之類經典畫面的裝飾就很能說明問題,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在酒具上繪製出精美彩色故事的也只有在瓷質酒具上才能夠實現,其它任何材質的酒具都難以做到如此盡善盡美。

酒具上的陶瓷藝術在雕塑陶瓷上同樣也能實現,前文提及由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收藏的,於清代康熙年間生產銷住歐洲的仿歐洲風格的人物坐姿造型啤酒杯、美人魚座白瓷酒杯,也都屬於歐洲人訂製的酒具。既然是訂製品,必定是迎合訂製者的需要而生產,這也透露出17-18世紀歐洲酒文化的某些信息,有人說歐洲人飲酒與中國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不同,他們飲酒在意的就是酒的本身,看來也不盡然。

文化是人類各種活動形成的社會現象的總和,她以物質層面爲基礎,又主要通過精神層面加以表現。文化的形成既有過程也有規律,而其一旦形成,則具有相對的穩定性。開放的民族其文化也具有開放性,在接受外來文化影響的同時也會不斷豐富內涵拓展外延。酒文化也不例外,15世紀以後,中國瓷器進入歐洲,即以其優異的品質開始取代歐洲傳統的餐飲器具,對歐洲餐飲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中對歐洲酒文化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

樂享陶瓷和冠珠陶瓷誰更好點?

樂享陶瓷和冠珠陶瓷這兩個品牌相比較的話應該是樂享陶瓷這個品牌會比較好些,畢竟樂享這個品牌在市場上還是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所以如果要從這兩個品牌之間挑選的話還是考慮樂享這個品牌吧。我個人家裏裝修的時候就是用的樂享陶瓷

標籤:公道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