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曾國藩傳唐浩明

曾國藩傳唐浩明

《曾國藩傳》是唐浩明所著的一本傳記,主要講述了清朝官員曾國藩的生平、政治、軍事及思想等方面的故事。書中通過對曾國藩的家庭背景、成長環境、學習經歷進行描述,描寫了他在進入仕途後的官場生涯和政治理念,以及在太平天國戰爭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唐浩明在《曾國藩傳》中不僅描寫了曾國藩的政治思想和行爲,也深入探討了他的家庭生活、個人情感和精神世界,使得讀者可以更全面地瞭解曾國藩這位歷史名人的形象和內心。

作者唐浩明是中國知名學者和作家,他曾擔任過北京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教授、中國社科院研究員等職務。他的多部著作涉及戲劇、文化、歷史等各個領域,並深受讀者和學者的喜愛。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曾國藩傳讀書筆記1000字合集6篇

  欄目推薦你閱讀“曾國藩讀書筆記”等專題內容。

  古語言:一月不讀書,耳目失清爽。人的成長離開不開書籍營養的滋養,在閱讀相關作品過程中,書中的描述讓人慾罷不能,爲了記錄文章中自己喜歡的句子以及閱讀文章的感受,一篇讀書筆記是很有必要的,寫好讀書筆記,有哪些關鍵要點呢?推薦你看看以下的曾國藩傳讀書筆記,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曾國藩傳讀書筆記【篇1】

  我對於曾國藩這一歷史人物的瞭解並不是很多,他在中國近代史上的給人的評論也是很有爭議的,通過閱讀了《曾國藩家書》,我意識到這本書不僅字裏行間表達了他的真知良言,另外更是可以作爲研究曾國藩這個人物及這一時期的重要歷史資料。

  曾國藩創辦了中國最早的洋務軍工企業安慶內軍械所,是洋務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但他也做了一些引人謾罵他的事情。然而,在我看來,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價,不能脫離當時的歷史背景等條件,特別是曾國藩這樣的學識很高的人物,決不能片面的下評價。

  《曾國藩家書》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有修身、齊家、勸學、養生、教子等領域,是他在治政、治家、治學等的主要思想的反應。全書分爲勵志篇、勸學篇、修身篇、齊家篇、敦親篇、教子篇、做人篇、養生篇、師友篇、人才篇、居室篇、軍事片以及爲政篇。通過閱讀曾國藩寫給其弟的書信中,我知道他對很多事情都有獨到的見解,另外他經常勉勵弟弟們要“用功譬如掘井,與其多掘數井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這對我們現在的學生來講仍是非常實用的。現如今隨着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東西或者文化都變成了“快餐”式的了,即“快餐文化”,很多人沒能夠持之有恆,不然就是過眼就忘,只是稍稍看個大概,並無法深入瞭解其中的精髓。再者,讀了這本書不難聯想到,經濟的發展與物質文化的發展仍無法取得一致的步伐,很多家庭的經濟水平上升了,也爲孩子的教育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錢,但是卻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並沒有投入及時的道德教育、安全教育、爲人處世等方面的教育知識,造成了很多人格方面的缺失。這是我們現代人應該檢討的地方,試着努力瞭解曾國藩的其思想,學習其治國治家治政的精髓,改正現今不正確的教育孩子的出發點的方面。

  《曾國藩家書》裏面讓我看到的是一個好兒子,好哥哥,好父親,他講求人生理想、道德修養、爲人處事態度。他說:“凡人皆望子孫爲大官,餘不願爲大官,但願爲讀書明理的君子”。這也折射出我們教育的問題來,我們的教育似乎太過重視“才”,忽視了“德”的教育。我們的道德教育大都停留在空談、口號的層面,未能落實到實處。現在的青年應該是“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四有”青年,不僅要有才,更要有德。

曾國藩傳讀書筆記【篇2】

  因爲最近對家庭教育很癡迷,所以見人就聊家庭教育。在一次上班路上,有幸與一位藝術學院老師同坐班車,聊起這個話題。他喜歡的人和事,喜歡中國古代那些關於家風的思想。一席話,讓我感觸很多,所以,班車開到學校以後,我立馬去圖書館借了這本《曾國藩家書》,並把它列入我的讀書清單中。

  這本書一開始並不是我喜歡看的書,讀起來比較生澀,沒有白話文那麼輕鬆,但是,靜下來慢慢讀,又覺得這些文字挺有味道,就像我們恩施人吃辣椒一樣,一開始吃覺得辣,越吃越辣,越辣越想吃。

  恩施人到江蘇,吃什麼都食之無味。我生在白話文的時代,所以不會對白話文食之無味,但也希望自己能讀些古文,靜下來,嚼一嚼,有味。

  曾國藩在家書裏寫了很多叮囑弟弟的話,受益之處太多,以後慢慢體會,慢慢梳理。對我目前感觸最大的三點:

  第一,“求業之精,別無他法,日專而已矣。”諺曰“藝多不養身”,謂不專也。“吾掘井多而無泉可飲,不專之咎也。”

  我總想做很多事情,最後卻是一事無成的感覺。放棄也是一種收穫,專而後纔會精。道理都明白,卻很難做到。只能一點一點去改變。

  20xx年我需要養成的幾個習慣:1—3月,養成每週看一本書,寫一篇300字以上讀後感的習慣。4—6月,養成每天早上5點起牀的習慣。7—9月,10—12月,待定(如果讀者朋友有什麼好的習慣,歡迎留言分享,我會認真考慮。)。

  第二,“凡軍行太速,氣太銳,其中必有不整不齊之處,唯有一靜字可以勝之。不出隊,不喊吶,炮不能命中者不許亂放一聲,穩住一二日,則大局已定。”

  戰火連天的時刻,靜下來,就能定大局。這是何等的挑戰?但是曾國藩做到了。這就是與衆不同,這就是內心有力量!

  再回想自己的經歷,還有什麼痛苦能比戰場上的廝殺更猛烈?還有什麼壓力能比手握千軍萬馬的性命、守住疆土更有壓力?

  這樣一想,覺得自己的生活只有美好和不夠努力了。想成爲一個認真做事的人,必須還要具備沉穩,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第三,“信來,須將本房及各親戚家附載詳明,堂上個老人須一一分敘,以煩瑣爲貴。”

  我常年不在老家,從小到大,我的事情都是自己做主,事情做好了,給父母報喜,事情搞砸了,自己默默鼓氣。我一直都是報喜不報憂的人。

  有一次和老公聊天,我很認可自己的這種做法,我問他怎麼看?他說:“我覺得你很有主見,也很堅強。但如果以後我有個女兒,我還是希望她什麼事都告訴我。”這句話,讓我頓時淚流滿面。

  所以,我決定以後要加強與家人的溝通能力,讓他們知道我也有不開心的時候,讓他們看到我的喜怒哀樂,看到我的成長。

  這本書,對於現代大多數年輕人來說,只能慢慢讀,但是特別值得細細品味。

曾國藩傳讀書筆記【篇3】

  近日從圖書館借閱了唐浩明先生所著的歷史小說《曾國藩》三部中的第一部《血祭》。這部小說以豐繁的史料、富有湖南特色的語言真實地、藝術地再現了中國近代史上一位“中興名臣”——曾國藩。看完第一部後,心緒久久沉浸在書中那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中,急切的想要借閱第二部《野焚》和第三部《黑雨》一睹爲快。第一部《血祭》主要介紹了曾國藩在母親逝世後,回家丁憂創立湘軍(此時還只能稱湘勇),並與太平天國起義軍初步會戰的經歷。

  曾國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函,號滌生,諡文正,湖南湘鄉人,少年苦讀,追求功名。他出生於耕讀之家,家境殷實,家風淳樸,耕田得以養家餬口,讀書則是爲了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其祖父曾玉屏雖少文化,但操持家業,閱歷豐富;父親曾麟書身爲塾師秀才,熟讀詩書,曾國藩做爲長子長孫自然受兩位的影響頗深。曾家以勤儉持家,受影響,曾國藩自小養成了勤快的習慣,不貪睡,愛讀書。6歲時入塾讀書,8歲能讀八股文誦五經,14歲時能讀周禮、史記文選,並參加長沙的童子試,成績俱佳列爲優等,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後來又去異地拜師求學,刻苦讀書。

  在27歲時,他考中了同進士,從此之後,一步一階的踏上仕途之路。後來成爲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門生,在京十多年間,他先後任翰林院庶吉士,累遷侍讀,侍講學士,內閣學士,禮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職,曾國藩就是沿着這封仕途之道,步步升遷到二品官位。

  位列二品官位期間,奉旨付江西擔任鄉試主考官時,母親逝世,曾國藩中途回鄉,爲母丁憂。在丁憂期間,依靠師徒、親戚、好友等複雜的人際關係,曾國藩建立了一支地方團練,稱爲湘軍。湘軍在曾國藩的帶領下,逐漸成爲絞殺太平天國運動的中堅力量,並與朝廷的八旗、綠營,其他地方武裝,平定了太平天國運動。此時,曾國藩也達到了他事業的高峯,奠定了他“中興第一名臣”的地位。

  回顧曾國藩的一生,他能成爲晚清中興之名臣,爲後人廣爲傳談的名人,與其的家庭、社會以及自身的修養、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是勤奮。曾國藩勤奮刻苦,不僅表現在其求學生涯,當其位居要職時,還堅持每日讀書,每日自省,修身養性,韜光養晦,終成大器。

  其次能夠團結和籠絡一幫人,協助自己共成大業。曾國藩拜軍機大臣穆彰阿爲師,後來又拜官文爲師,爲其仕途鋪平道路;結識劉蓉、郭嵩燾、胡林翼、羅澤南等朋友,又有李鴻章、左宗棠、塔齊布、曾國荃等人,爲其出謀劃策,排憂解難、衝鋒陷陣。這些人,或老師,或同年,或學生,或兄弟,或朋友,曾國藩能夠團結起來,共赴大業。

  合上書本,內心一遍遍地想:作爲一個個體生命,曾國藩以病弱之軀在短短六十年裏,何以做了那麼多有意義的事?他的超常精力和睿智的頭腦從何而來,作爲一個頭領,他白手起家創建了一支外的團隊,在千難萬險中將這支軍隊帶到成功的彼岸,他的本事在何處?作爲一個父兄一生給子弟寫信數以千計,即便在軍情險惡時仍對子弟不忘諄諄教誨,他的這種非同尋常、不計功利的愛心源於何處? 在中國歷史上做出大事業的人數不勝數,近代叱吒風雲的人物當以千百計,但爲什麼曾國藩特別引起人們的興趣?

  這是因爲作爲家,曾有着一個明顯區別於中國歷史上政壇上大人物的地方,這就是,他在事功建立的過程中,非常注重完善自己的人格修養,並以自己的人格修養的完善來促進事功的建立。作者唐浩明說,中國歷史上,很少有人自覺去這樣做,更別說做得好的。人格修養和事功同時建立,相互促進,這是他不同於一般政界人物的地方。這就足以敲打我們一些人的靈魂。

  讀懂這本書,便感覺與胸中有着萬千溝壑的大人物心靈通了一次話。感覺擠壓在心底的困惑竟然輕輕化解了。第一遍讀得有點狼吞虎嚥,還沒完全讀透。好書不厭讀,待有時間再細細品味咀嚼吧。

曾國藩傳讀書筆記【篇4】

  我們這些人,對曾國藩總有一種複雜的感情阻隔。曾國藩給我的最初印象是——一個雙手沾滿了人民鮮血的劊子手。

  年長以後,我開始對這種印象產生疑惑,因爲有許多事實證明,這種單一的社會評價包含着極大的不公正,從而促使我去積極搜索有關文獻和資料,特別是在仔細閱讀了《曾國藩傳》後,對他有了一些客觀正確的認識。

  曾國藩出身貧寒,以並不超絕的資質,完成了偉大的功業。他的家書、日記、書信、文章,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許多成名的人物,都受過他的思想薰陶,梁啓超和對曾氏就傾心推崇,而蔣介石對他更是頂禮膜拜,認爲曾國藩爲人之道,“足爲吾人之師資。”曾國藩的個人魅力,由此可見一斑。

  拋開階級立場而言,曾國藩確實是中華歷史上具有強健人格的少數人物之一,在他的身上體現着許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譬如說胸懷大志、清正廉潔、淡泊功名、知人善任,等等。而他的勤儉節約之品德,更值得時下我國國民借鑑和發揚。

  曾國藩一生生活簡樸。他自己衣着樸素,布袍鞋襪,都是其夫人、媳婦所做,吃的也是粗茶淡飯。即使是官至大學士,每次吃飯也僅一個葷菜,如果不是有客人來,從不增加。曾國藩的節儉還表現在一些特殊事情上。他認爲,日常持家應當把一些零碎物件,如碎布、小紙片都要收集起來,以備使用。如他所言:“務宜細心收拾,即一紙一縷、竹頭木屑,皆宜撿拾。”曾國藩不僅自己節儉,還屢次告誡其家人、屬下、朋友也要節儉。如他在給四弟的信中寫道:“弟爲餘料理家事,總以‘儉’字爲主。情意宜厚,用度宜儉,此居家居鄉之要訣也。”對待兒子,更是不厭其煩,悉心教導,反對奢華;他在去世前不久,還在夜間與兒子詳談,講求節約之法。

  反觀當前我們中國,國人似乎正在失去中華民族一貫擁有的“節儉”的傳統美德,奢侈之風盛行。除了奢侈之外,浪費現象更是隨處可見。或許有人要說,勤儉節約這樣的小事情算不上什麼大問題,不值得重視。時代發展了,多花費一點無可厚非。殊不知,節儉並非省錢這樣的小事,它關乎一個國家的興旺發達,關乎一個人的功名事業,甚至身家性命。因此,節儉是永恆的主題,任何時候都不能輕視。

  以史爲鑑,可以知興衰;以人爲鑑,可以明自我。曾國藩以“儉”字行之終身,毫無更改。我們應該以曾國藩爲榜樣,從小事做起,大力構建節約型社會,讓“節儉”這朵美麗之花在神州大地處處綻放。

曾國藩傳讀書筆記【篇5】

  讀完這本書後,我沒有急着寫書評,停了一天才寫的書評,目的是爲了以後再回顧的時候有個參照。

  原先看書的時候有時寫書評,有時沒有書評,後來通過看書我喜歡上了看大家的書評,發現一個共同點就是看過的書過一段時間內容情節都忘記了,所以感悟後決定以後哪怕是一句話也要自己反思一下。

  我對本書的自我看法_這本書有具體的參考日記和書信,更能真實的反饋曾國藩一生的成長和人生的結束的全過程。以下幾點可供自己參考和學習!

  1.從現在開始學習記筆記,可以是書寫版本的也可以是手機的記錄本,做筆記目的是反思自己每一天和回顧人的一生自我成長的軌跡。

  2.人聰明和笨是相對的,只要是一個正常人,其實都不笨,重要是有一顆進取的心和不斷的堅持。最後可能成功的反倒是笨人!在目前的社會中充滿了各種的,要有一種不畏浮雲遮望眼,堅持自己真誠的內心和誠實的人生態度,自己會過的坦然。有時感覺快就是慢,慢就是快,動就是靜,靜就是動的自然發展規律,把握規律。

  3.其實曾國藩剛開始人格是不健全的,自傲,偏見,自負等問題挺多,多次處理不好人際關係,但是我最想知道這種人格的形成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沒有寫出來,有點遺憾,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但是通過主人公自我反思和聽取別人意見中,改正了自己在特定環境下生存的的特點,但是在骨子裏的自我個性還是保持了自己的初心,在目前的職場中也是這樣的,寧直不彎的人是很難生存的,要學會職場中的人生法則。

  4.通過看書,要學會明辨是非,從我的觀念中認爲八國聯軍侵華,簽訂各項不平等的條約,不瞭解當時的背景下,自己認爲清朝末期是非常可憐的,但是從書中我也學到了末期的昏庸,不誠信,不負責的國家主要人員的真實做法。

曾國藩傳讀書筆記【篇6】

  三個主題:管理自己,管理事,管理團隊

   (1)

  首先是管理自己,爲自己確定可執行的目標並完成它,然後是管理我們的團隊、我們的企業,直至我們的社會,把它導向更善、更好。

   (2)

  後來主要是管理事兒:主要圍繞問題解決(problem solving)。信息收集得對嗎?夠嗎?真實可靠嗎?數算對了嗎?推理符合邏輯和常識嗎?假設的解決方案是什麼?事實之下,邏輯之內,能立得住嗎?這樣的解決方案,對於利益相關方都意味着什麼?他們都會如何接受?接受或者不接受或者某些程度的接受,合力最可能的結果是什麼?溝通方案是什麼?溝通會議安排好了嗎?誰參加?誰可能會說什麼?會議的結果可能是什麼?如何處置?

   (3)

  再後來是管理團隊:核心小組成員都在想什麼?如何統一思想?統一思想之後,核心成員還有不同意見怎麼辦?核心小組成員之外,成千上萬的大團隊如何管?思想工作更管用,還是業績管理更管用,還是一起喝酒吐槽更管用?如果要犧牲,犧牲自己、核心小組成員,還是大團隊的某一部分?哪部分?

《曾國藩傳》哪個版本比較好

如下:

1、唐浩明《曾國藩》。新手瞭解曾國藩,一般會從唐浩明的《曾國藩》入手,此書是歷史小說,情節與人物塑造很精彩,蘊含的哲理也很能啓發人,但小說終究有虛構的成份,所以還應該讀一些相對嚴謹的著作。

2、林乾/遲雲飛的《曾國藩大傳》。此書勝在引用文獻翔實,適當時候能讀到曾國藩的手書,幾百年過去,依然可以在原汁原味的古文感受曾國藩當時的心境。此書內容精彩,但每一件事都有出處,都有可靠文獻佐證,絕非野史戲說可比。

3、張宏傑的《曾國藩傳》和《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這兩本書主線清晰,平實易懂。引用了很多《曾國藩全集》中書信、奏稿、日記,兼備通俗性與學術性,文字流暢。

此外張宏傑還有一本《給曾國藩算算賬》,此書是作者的博士論文,以曾國藩的經濟情況爲主線,展現了曾國藩一生的爲官之路,並深層次反映了清的制度、財政制度等方面。

4、蕭一山的《曾國藩傳》。書寫於上個世紀40到60年代,在臺灣首先出版。所以基本上不會受到主流思想的影響,蕭一山是歷史大家,對史料分析剪裁都是高手,有一點很重要,居然他生活的時間早,可以看到我們看不到的材料。

5、要想對曾國藩其人有更深一層瞭解,可以直接孕閱讀《曾國藩家書》《曾國藩日記》等。這些書嶽麓書社都有單行本面世。如果想對曾國藩做研究,著書,那肯定要讀《曾國藩全集》了。

曾國藩傳哪個版本好

推薦如下:

1、唐浩明《曾國藩》。新手瞭解曾國藩,一般會從唐浩明的《曾國藩》入手,此書是歷史小說,情節與人物塑造很精彩,蘊含的哲理也很能啓發人,但小說終究有虛構的成份,所以還應該讀一些相對嚴謹的著作。

2、林乾/遲雲飛的《曾國藩大傳》。此書勝在引用文獻翔實,適當時候能讀到曾國藩的手書,幾百年過去,依然可以在原汁原味的古文感受曾國藩當時的心境。此書內容精彩,但每一件事都有出處,都有可靠文獻佐證,絕非野史戲說可比。

3、張宏傑的《曾國藩傳》和《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這兩本書主線清晰,平實易懂。引用了很多《曾國藩全集》中書信、奏稿、日記,兼備通俗性與學術性,文字流暢。

此外張宏傑還有一本《給曾國藩算算賬》,此書是作者的博士論文,以曾國藩的經濟情況爲主線,展現了曾國藩一生的爲官之路,並深層次反映了清的制度、財政制度等方面。

4、蕭一山的《曾國藩傳》。書寫於上個世紀40到60年代,在臺灣首先出版。所以基本上不會受到主流思想的影響,蕭一山是歷史大家,對史料分析剪裁都是高手,有一點很重要,居然他生活的時間早,可以看到我們看不到的材料。

5、要想對曾國藩其人有更深一層瞭解,可以直接孕閱讀《曾國藩家書》《曾國藩日記》等。這些書嶽麓書社都有單行本面世。如果想對曾國藩做研究,著書,那肯定要讀《曾國藩全集》了。

關於曾國藩讀什麼書好?

如下:

1、唐浩明《曾國藩》。新手瞭解曾國藩,一般會從唐浩明的《曾國藩》入手,此書是歷史小說,情節與人物塑造很精彩,蘊含的哲理也很能啓發人,但小說終究有虛構的成份,所以還應該讀一些相對嚴謹的著作。

2、林乾/遲雲飛的《曾國藩大傳》。此書勝在引用文獻翔實,適當時候能讀到曾國藩的手書,幾百年過去,依然可以在原汁原味的古文感受曾國藩當時的心境。此書內容精彩,但每一件事都有出處,都有可靠文獻佐證,絕非野史戲說可比。

3、張宏傑的《曾國藩傳》和《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這兩本書主線清晰,平實易懂。引用了很多《曾國藩全集》中書信、奏稿、日記,兼備通俗性與學術性,文字流暢。

此外張宏傑還有一本《給曾國藩算算賬》,此書是作者的博士論文,以曾國藩的經濟情況爲主線,展現了曾國藩一生的爲官之路,並深層次反映了清的制度、財政制度等方面。

4、蕭一山的《曾國藩傳》。書寫於上個世紀40到60年代,在臺灣首先出版。所以基本上不會受到主流思想的影響,蕭一山是歷史大家,對史料分析剪裁都是高手,有一點很重要,居然他生活的時間早,可以看到我們看不到的材料。

5、要想對曾國藩其人有更深一層瞭解,可以直接孕閱讀《曾國藩家書》《曾國藩日記》等。這些書嶽麓書社都有單行本面世。如果想對曾國藩做研究,著書,那肯定要讀《曾國藩全集》了。

寫在讀《曾國藩》之前

哈嘍我是驀然

新人一枚,請多多關照~

從今天起我們開始讀唐浩明的《曾國藩》

簡單介紹一下:

唐浩明寫的《曾國藩》屬於歷史小說,是首屆要姚雪垠長篇歷史小說獎獲獎作品。整本書分三部曲:《血祭》《野焚》《黑雨》,講述了曾國藩從組建湘軍,天國到裁撤湘軍,處理天津教案等一系列事件,刻畫了一個具有多重人格、集功罪於一身的複雜形象。對歷史小說感興趣的朋友們也可以讀一讀唐浩明的《楊度》《張之洞》

(當然如果你不喜歡的話也可以去讀張宏傑的《曾國藩傳》或者林乾 / 遲雲飛的《曾國藩大傳》,這幾本書更加側重於史實,也平實易懂)

如果壓根就對曾國藩不感興趣的朋友們,當我沒說

迴歸正題,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除了簡單介紹一下這本書,也想帶大家先了解一下曾國藩的人物生平

這裏有的朋友可能就要問了:“啊驀然~你讀就讀,爲什麼還要介紹生平呢? 你那不是閒得慌嗎 ”

其實呢,你要不瞭解,也

但是~

由於這終歸是本小說,所以總有一些虛構的內容,所以瞭解史實更有助於我們對曾國藩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曾國藩(1811年11月21日—1872年3月12日),乳名寬一,初名子城,又名國藩,字伯函,號滌生,諡文正,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晚清時期的軍事家、理學家、家,文學家,書法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中興名臣」之一,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

(當然,關於曾國藩的趣事也很多,在書中都有涉及,這裏就不多贅述了)

可能大家對於曾國藩的印象主要來自初中歷史課本中的曾國藩組織湘軍太平天國和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稍有了解的朋友可能還知道曾國藩處理“天津教案”一事。

事實上,這幾件事也是曾國藩人生中的重要轉折點。爲了實現他的中興之夢,爲了維護清王朝統治,他組建了湘軍,在天國一事中名聲大振,他的事業變得如日中天,他離他的“中興夢”似乎越來越近了;但後來從裁撤湘軍到處理天津教案,曾經天空中高懸的明日也已落下,他的中興之夢也在逐漸破滅。

綜上來看,真是印證了那句“歷史課本上的寥寥數語,卻可能是他們一生所奮鬥的目標”,正因如此,我們更需要多瞭解他們,看見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他們,而並非停留在對其“臉譜式”的刻板形象中。我們要把人物放在真實的歷史環境中,客觀評價,不要一味的批評或讚揚。而唐浩明的《曾國藩》正符合這幾點,在作者筆下,曾國藩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慾的人;作者把人物放在真實的歷史環境中,使得曾國藩的辛酸歷程,堅守的信念,捍衛的傳統,殘暴的殺戮,以及虛僞和諸多瑕疵都是可以理解的了。

這也正是我讀《曾國藩》的原因

唉呀一不小心說了好多

最後再說一下未來幾天的計劃

基本上是一天讀3~6章左右,預計一週左右能讀完

終於完了~

各位帥哥們,美女們,記得點贊啊~

(完)

曾國藩傳誰寫的最好?讀曾國藩傳經驗分享

曾國藩是我國近代歷史上晚清時期著名的朝臣,與張之洞、李鴻章、左宗棠並稱爲“晚清四大名臣”。曾國藩的一生充滿着傳奇,一個立德、立功、立言的完人,因此曾國藩使得很多後人想要更多的去了解。如今撰寫曾國藩的書籍也是非常多的,那麼哪一本是寫的最好的呢?接下來我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些讀曾國藩傳的經驗。

新人想讀曾國藩,一般會從唐浩明的《曾國藩》入手,情節與人物塑造雖然精彩,但小說終究是虛構,還是老老實實地讀上一兩本平實易懂,資料紮實的非虛構著作。

如果你要讀《曾國藩傳》的傳記,千萬不要從讀名聲在外的小說《曾國藩》開始,要從非虛構的傳記開始,推薦從這兩本開始,第一本是林乾 /遲雲飛的《曾國藩大傳》,另一本是張宏傑的《曾國藩傳》,前者內容翔實,客觀全面,後者主線清晰,平實易懂。

林乾/遲雲飛的《曾國藩大傳》勝在引用文獻翔實,適當時候能讀到曾國藩的手書,幾百年過去,依然可以在原汁原味的古文感受曾國藩當時的戰戰兢兢,苦悶抑鬱。

張宏傑的《曾國藩傳》結合了他三本《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的寫作優勢,《曾國藩全集》中書信、奏稿、日記引用到位,兼備通俗性與學術性,文字流暢。

兩者交叉閱讀,應以前者爲主,後者爲輔。

讀者推薦

遲雲飛/史林乾合著《曾國藩大傳》,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版,我讀過的最好的曾傳,沒有之一。

一、爽暢。讀者想必多不是做學術的,讀曾氏家書、奏章等一手資料固然上佳,卻沒有前後鉤沉,尤其晚清這一段,點滴沉浮皆是波瀾,必須方家將草蛇灰線勾連起來纔好窺見端倪。而方家落筆往往爲沉着穩厚,不爲究竟出個一二三,數百頁翻過去人早已昏沉沉。這本書不然,毫無遲滯,一條潮線穩穩推來,各種人物落英繽紛,卻不覺跳躍閃爍,但凡需要引論一二處,必有可靠文獻佐證,絕非野史侃侃。

二、全面。別的不誇,就說篇幅,講曾國藩這樣影響中國二百年的風流人物,二三十萬字充其量聊開了毛皮。近年來寫的上臺面又中看的,張宏傑《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400頁、譚伯牛《戰天京》331頁,而《曾國藩大傳》559頁。篇幅當然不意味着質量,但辭章、考據相當的情況下,何不選一本講的深入全面的爽翻天。

三、作者。遲雲飛,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林乾,中國大學教授、法律史學研究院副院長。兩人都是博士生階段即專攻清史,到現在積累的東西想來夠料。科班出身,比起一般的自由撰稿人或半路和尚等,想必功底也要更厚實、成果更精品些。而此書也的確非常好看。

曾國藩傳讀後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曾國藩傳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曾國藩傳讀後感1

  以前讀曾國藩家書,無感,讀唐浩明的曾國藩傳,也無感。

  這兩天拜讀了張宏傑的曾國藩傳,卻觸動不少。

  作爲中國儒家的最後一個精神偶像,其功過自有人評說。而我,看到的是一個掙扎了一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曾國藩以其平平天資,最終位極人臣,中興滿清一時,一路走來,頗多坎坷。

  從一個考秀才屢考不中的平庸書生,變成目中無人的封疆大吏,從老子天下第一,變成垂眉低目,從“曾剃頭”到“內聖外王”,看曾國藩一步步走來,其犯過的錯誤,吸取的教訓,令人受益。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古人今人,並無不同。可惜的是,人類從來不會反省,健忘是我們的共性,“黑天鵝”總在某些時候出現,攪動這個世界,改變走向。

  一片瘡痍過後,迴歸平靜,在某一個時間點,又重新開始。

  也許這個世界確實已經被編程好,也許我們正在觸動某個BUG,也許庚子年還有我們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也許此時竟是往後很長一段時間最好的時刻,誰又能知!

曾國藩傳讀後感2

  最近,我在網上讀了《曾國藩傳》。

  這篇文章令我感動的是:曾國藩的一生好學和他的忠誠。曾國藩一生忠誠勤儉爲根本,靈活多變的處世態度。

  曾國藩 出生於湖南長沙 府湘鄉 荷葉塘白楊坪(今湖南省婁底市雙峯縣荷葉鎮 天坪村)的一個普通耕讀家庭。他並不是一個天資聰明的小孩,但他講究學習方法。他要求自己遵守克己之道,不斷地自新和反省自己。最後成爲著名家、教育家、軍事家。倡導洋務運動 ,創立湘軍 。在治家,治軍,治國,教育等方面都有重大建樹。

  我們在生活上要學習他的 勤儉作風。在學習上要學習他的善於積累經驗和教訓,日日不斷地反省自己。正如他所說:“人要無一日不讀書。正是他的一生好學,忠誠的品德,造就了他成爲中國近代史赫赫有名的人物之一。

什麼版本的《曾國藩傳》好一些?

張宏傑《曾國藩傳》。

當代作家寫一部《曾國藩傳》,是相當具有挑戰性的事情。原因無他,曾國藩這位晚清最有名的“中興大臣”,在其去世後的一個半世紀裏,後人對其評價有過翻烙餅式的反轉。清末和初年,他是平定內亂的朝廷柱石,是士林公認的最後一個完人,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踐行者。

而在國共兩黨的話語體系中,他是洪楊起義的劊子手,是爲滿清王朝效忠的鷹犬,是反動地主階級的代表。最近十幾年來,隨着唐浩明先生的長篇歷史小說《曾國藩》三卷本的暢銷,今天的國人,對其認識已不是官方意識形態主導的臉譜化。但是在一些暢銷書出版商和作者的合謀下,曾國藩又成了庸俗成功學的符號。

擴展資料

這部《曾國藩傳》亦是沿用這樣的寫作方式。比以前作者所寫的相關著作有價值的部分,作者在序言中也做了交待:“我將以前關於曾國藩的拼圖式寫作和研究整合起來,補足其中的空白部分,形成一本簡明全面的《曾國藩傳》。目的是使讀者花不長的時間,就能完成對曾國藩一生功名事業和心路歷程的瞭解。”

作者在書末寫道,“曾國藩的成功,證明了傳統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可以部分抵消對儒學‘空疏無用’的指摘。”“曾國藩身上的儒學精神,是有活力、有彈性、有容納力的。”這樣的判斷我基本同意。但是作者同時也說:“曾國藩的一生從一定意義上說也是失敗的。”曾國藩的失敗,我的理解是他代表的以儒學爲核心的傳統文化的失敗。

Re:求薦:有關曾國藩的書哪幾本比較好

首推《唐浩明點評曾國藩家書》。

唐浩明是研究曾國藩的專家,我正是讀了唐浩明先生著的歷史小說《曾國藩》纔開始對曾國藩這一中興名臣有了濃厚的興趣與敬仰。

看《唐浩明評曾國藩家書》這本書,主要是看唐浩明的評點,畢竟是白話文,容易理解,看得快。涉及到評點的內容再回頭去家書裏尋找相關的片斷,也挺好。所以讀書筆記摘錄的內容主要是唐浩明的評點。、

其次看《曾國藩三部曲》,是關於曾國藩的歷史紀實小說

第三是《曾國藩傳》、《曾國藩家書》,這些都比較原汁原味,但是初看有點難懂,所以把它順序排在第三。

瞭解曾國藩的書

如下:

1、唐浩明《曾國藩》。新手瞭解曾國藩,一般會從唐浩明的《曾國藩》入手,此書是歷史小說,情節與人物塑造很精彩,蘊含的哲理也很能啓發人,但小說終究有虛構的成份,所以還應該讀一些相對嚴謹的著作。

2、林乾/遲雲飛的《曾國藩大傳》。此書勝在引用文獻翔實,適當時候能讀到曾國藩的手書,幾百年過去,依然可以在原汁原味的古文感受曾國藩當時的心境。此書內容精彩,但每一件事都有出處,都有可靠文獻佐證,絕非野史戲說可比。

3、張宏傑的《曾國藩傳》和《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這兩本書主線清晰,平實易懂。引用了很多《曾國藩全集》中書信、奏稿、日記,兼備通俗性與學術性,文字流暢。

此外張宏傑還有一本《給曾國藩算算賬》,此書是作者的博士論文,以曾國藩的經濟情況爲主線,展現了曾國藩一生的爲官之路,並深層次反映了清的制度、財政制度等方面。

4、蕭一山的《曾國藩傳》。書寫於上個世紀40到60年代,在臺灣首先出版。所以基本上不會受到主流思想的影響,蕭一山是歷史大家,對史料分析剪裁都是高手,有一點很重要,居然他生活的時間早,可以看到我們看不到的材料。

5、要想對曾國藩其人有更深一層瞭解,可以直接孕閱讀《曾國藩家書》《曾國藩日記》等。這些書嶽麓書社都有單行本面世。如果想對曾國藩做研究,著書,那肯定要讀《曾國藩全集》了。

標籤:唐浩明 曾國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