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調查古蹟的報告怎麼寫

1.文物古蹟調查報告怎麼寫

朔州市朔城區文物、古蹟的調查 調查方法:走訪詢問 調查對象:文物管理單位工作人員、當地百姓等 朔城區,古稱馬邑,朔州。

調查古蹟的報告怎麼寫

位於山西省北部,爲雁門關外重鎮。朔城區這一塞北古城,具有古老的文化和悠久的歷史。

在桑乾河上游的黑陀山東麓有"峙峪人"文化遺址;秦始皇三十二年,大將軍蒙恬率軍北擊匈奴,在此築城養馬,故稱"馬邑"。歷代王朝更迭,滄海桑田,歲月如流,歷經數千年的風雨變幻,留下了豐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筆者利用假期,走訪了各級文物管理單位、遺蹟遺址及當地百姓,對朔城區的文物、古蹟進行了較爲系統的調查。 一、現存主要古建築1.崇福寺 崇福寺位於朔城區東大街北側,坐北向南。

山門兩側有石獅一對,門上懸有"崇福寺"豎匾一方,自山門向裏有金剛殿,鐘鼓樓,千佛閣,文殊殿,地藏殿,大雄殿,彌陀殿和觀音殿。全寺東西寬117米,南北長200米,總面積爲23400平方米。

前後五重院落,佈列寬舒,主次分明。崇福寺創建於唐高宗麟德二年(665),遼改寺爲林太師府署。

金熙宗皇統三年(1143)建彌陀殿,後又建觀音殿。歷經元、崇 福 寺 彌 陀 殿 明、清各代,都有擴建,重建和修葺。

現寺 內除彌陀殿,觀音殿爲金代所建外,其餘均爲明代建築。爲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吉莊大王廟 在吉莊村東,由大王殿,龍王殿,娘娘殿,戲臺,鐘樓,東西配殿等組成。始建於乾隆三年,民國14年重修,續建。

大王殿爲主殿,面寬三間,進深兩間,硬山式屋頂,殿內塑有大大王,二大王,三大王像。主殿西側廂房三間爲龍王殿,正面塑有龍王像,兩側繪有興方施雨圖;東側廂房三間爲娘娘殿,正面塑有娘娘及侍女像,西側繪有壁畫。

院東南角爲角樓,十字歇山頂式,內懸民國14年鑄造鐵鐘一口。爲朔城區保存下來的唯一的一座大王廟。

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東莊"旌表節孝"坊 在東莊村南街口,四柱三間式,單檐懸山頂,坊座四立柱基高1米,是民國初年東莊王家爲孀婦宮氏所建造。

原有題額"旌表節孝",後失落。4.內長城 在朔城區西南部,寧武,神池縣交界處。

南起託邏臺、經寇莊、利民、暖崖、至平魯縣境內,全長約30多公里。原爲磚或石包砌,後大部殘損,一部分基本完整。

底寬3米左右,頂寬2米左右,高4米左右。明洪武至萬曆年間爲防禦韃靼,瓦刺族的侵擾而修築。

內 長 城 5.利民堡 在朔城區城西30公里處,建於明代嘉靖至隆慶年間。地處內長城邊口,爲駐軍地,是朔城區要地之一,稱利民設東、南、西三門,石砌。

清代後期駐軍撤出,居民逐漸遷居城內。民國初改稱利民營,有住戶200多戶。

西,南兩面城牆大部被拆除,城門無存。東門已拆。

二、主 要 古 遺 址1.峙峪遺址 在城西北黑陀山下,峙峪村北小泉溝的一個沙丘中。中國科學院1963年發現,爲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距今約2.8萬年。

爲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峙峪遺址除發現一塊人類枕骨外,還發現有相當多的動物化石、大批精巧的細小石器以及其他遺物。

這個地點地層清楚,遺體集中。從遺物中可以看出,當峙峪人在這裏生活的時候,山上長着茂密的森林,丘陵中有灌木林,東面是豐茂的草原,河裏有魚類。

峙峪有羚羊、野馬、野豬、鹿、峙 峪 人 遺 址 犀、鴕鳥等。他們獲取最多的獵物是野馬,所以峙峪人又稱"獵馬人"。

2.趙家口遺址 在趙家口村南向陽山坡。1958年修趙家口水庫時,在半山腰發現有石斧、石鏟、陶片等。

1984年,修元盧鐵路時,在村南的寨躺壕、寨上圪塔發現2大批紅砂陶片、石環、石斧等遺物。在南山向陽山坡上,地面上到處有上述文化遺物。

初步考證爲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3.豐裕村遺址 在豐裕村東南0.5公里處有一土丘,東側爲恢河,土丘高出河牀約5米,土質爲砂土,南北長約100米,東西寬約50米。

發現有石斧、石鏟和有繩紋、網格紋的陶片等。初步考證爲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

三、主要城堡戰場遺址 1.秦漢馬邑城遺址 在朔城區西北隅。據《元和郡縣誌》記載:"昔秦人築城於武周塞以備胡,城將成而崩者數矣,有馬馳走,周旋反覆,父老異之,因依而築,城乃不崩,遂名馬邑。

"另外,《馬邑縣誌》、《晉太康地記》中也有對馬邑城的記載。在古城內地下,爲漢文化層,城周圍到處有漢墓。

秦漢馬邑城遺址,亦即北齊增建古城遺址。今已拆毀殆盡。

2.漢陰館城遺址 在朔城區東南32.5公里處的里仁村村南。漢景帝三年於樓煩鄉置陰館縣,屬雁門郡。

《太平寰宇記》載:"陰館城,今名下館城。"《二十五史補編》、《馬邑縣誌》等史書中亦有記載。

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北齊朔州城遺址 朔城區西北隅古城爲北齊朔州城。

是北齊在秦漢馬邑城故址上重新修建的。《朔州志》記有:"古 殘留的城門及部分城牆 城舊基九里十三步","元至正末年,右丞相孛羅帖木爾駐兵大同,使其將姚樞守朔州"。

後來的縣城是元末明初在北齊朔州城基上改建的,殘存古城牆是北齊所建。70年代以來,古城東北城牆上新建民房。

80年代以來,南、西、北部西段古城牆逐漸被拆除,昔日古城面目全非。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古戰場遺址 在里仁村南0.5公里一帶。範圍約100畝。

在距地面30--50釐米的沙土層。

2.關於名勝古蹟的調查報告

1. 虎丘(關於介紹景點類的作文) 著名的虎丘座落在江南名城蘇州,距今有2500多年的悠久歷史了,今年春節時我們全家慕名參觀了這座著名的景區。 進入虎丘北大門,跨過石橋後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高高的小山,有塊石頭上刻着“虎丘”兩個大字,虎丘公園就是因此得名。當聽到爸爸說我們要爬上這個小山時,嚇得我腿都站不直了。我爬幾步歇一下的上到了山頂後,我真希望有一張牀在那等着我啊! 虎丘山頂屹立着歪斜的雲巖寺塔,我看它可是比意大利有名的比薩斜塔還要斜一些。繞過雲巖寺塔從另一面下山走到山腳就是“劍池”了。“劍池”名字的由來有兩種解釋:一種是說它的形狀像一把劍;另一種解釋是說劍池裏藏着一千把寶劍。 劍池的前方是一個寬闊的廣場,它叫“孫武練兵場”在這裏參觀的遊客沒有一個說不好的。廣場邊上有幾個千奇百怪的石頭,其中一塊巨大的石頭從中間被劈爲兩截,所以叫“試劍石”;還有一塊石頭長得像一個大桃子,所以被取名叫“壽桃”,真是有意思極了。 虎丘還有很多美麗的景色,因爲時間晚了,我們只好告別了它,我希望以後有機會再次來參觀它

2. 天寺坐落在同安大輪山南麓,隋開皇元年創建,初名興教寺,是福建最早的佛教寺廟之一。唐代咸亨年間形成規模,有大小庵堂72所。至宋熙 寧二年合爲一處,改名“梵天禪寺”。元代至正十四年毀於兵火。明洪武十三年由住山僧無爲重建,形 成完整的佛寺,有山門、金剛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等主體建築,由下而上集中在一條中軸線上,規模恢宏。廈門的妙釋寺、鼓浪嶼的日光寺均是它的分 禪。寺後有紀念朱熹的明代建築文公書院、仰止亭、石瞻亭、千佛閣、魁星閣等建築羣,茂林修竹,環境幽雅。 同安孔廟座落在同安區城東溪西畔,始建於五代,現存的建築是清朝乾隆年間重建的大成殿。如今的孔廟已成爲同安區博物館,陳列着自西漢以來同安的史蹟和文物。寺廟北側的場地上,擺放着200多件從全區各地收集的石雕、碑刻,神態各異,造型逼真,人稱“同安兵馬俑”。

3.歷史古蹟調查報告

蚌埠地區名勝古蹟調查報告 摘 要 蚌埠——淮河流域的一顆明珠,有着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

許多古代的英雄曾在此留下足跡,許多美麗的故事曾傳遍淮河兩岸。可如今,英雄的足跡幾盡磨滅,美麗的故事已被人遺忘。

作爲淮河兒女,我們有必要了解家鄉的歷史文化,有責任宣傳它,並使之重新煥發光彩,爲蚌埠的騰飛作出貢獻。 關鍵詞 蚌埠 歷史文化 一、調查目的: 衆所周知,蚌埠作爲淮河流域的一顆明珠,地屬中原腹地,也是聯結南方和北方、東部和西部的樞紐,交通十分便利。

蚌埠雖是個新興城市,但這塊土地卻有着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作爲蚌埠市的中學生,爲了更好的瞭解故鄉悠久的歷史、文化,讓子孫後代永遠記住它,並讓她爲蚌埠的騰飛發揮重要的作用,我們開展了本項調查。

二、調查方法: 爲了實現預期的目標,我們不但查閱了大量資料,而且做了實地考察。 研究初期,我們通過圖書館、網絡等途徑,掌握了一部分資料,對蚌埠地區的歷史文化背景有了初步的瞭解。

在此基礎上,我們對蚌埠地區較有代表性的幾處古蹟——禹王宮、卞和洞、白乳泉、湯和墓、明中都皇城和 明皇陵 ,做了更深入的實地考察。 三、調查研究過程: ⒈ 第一階段(2001 年10 月): 在圖書館查閱文獻資料。

如:《中國文化大辭典》、《中國大百科全書 社會學》、《安徽風光 皖北風光》。 通過網絡查尋。

相關網址:歷史博物館(/travel/ )。 通過查閱,初步掌握了蚌埠地區歷史文化起源和發展的有關情況,爲進一步的調查研究提供了線索。

⒉ 第二階段(2001 年11 月——2002 年2 月): 實地考察蚌埠地區歷史文化遺蹟,以驗證所查資料的真實性,瞭解這些古蹟的現狀。 重點考察對象: ① 禹王宮(蚌埠與懷遠交界處的塗山上) ② 白乳泉、卞和洞(懷遠荊山上) ③ 湯和墓(蚌埠東郊龍子湖畔) ④ 明中都皇城、明皇陵(鳳陽縣境內) ⒊ 第三階段(2002 年2 月): 篩選、整理資料、圖片,總結成果,撰寫論文,反覆修改,打印成文。

四、初步研究成果: 蚌埠是淮河流域的一個新興城市。最初是一個小漁村,因盛產河蚌而得名。

古書有云,此地乃早期祖先“採珠之地,繁衍生息之壤”,直到清末,才演變爲鳳陽縣西北邊陲的一個小鎮。短短一百多年,如今,蚌埠已發展成爲安徽中部的重要城市,成爲祖國重要的鐵路樞紐,爲祖國的現代化建設默默地做着貢獻。

蚌埠城市的歷史雖然不長,可這一地區卻有着悠久的歷史文化。上至中國歷史上原始社會末期的大禹,下到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都在此地留下過足跡,並在此留下了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朱元璋坎坷的經歷,創業的艱難;…… 我們懷着對歷史的崇敬,摸着歷史的脈搏,開始了調查。

⒈ 禹王宮 禹王宮地處蚌埠與懷遠交界處,位於塗山之上,是爲紀念大禹治水而造福百姓的豐功偉績所建。塗山海拔337.2米,隔淮河與荊山相峙,相傳爲夏禹娶塗山氏女和會諸侯之地,也是夏朝第一代帝王啓的誕生地。

塗山古稱塗山氏國,並留傳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傳說塗、荊二山原爲一體,大禹治水時,劈山引水,疏通淮河,形成峽谷,並使之分離,今二山間尚有斷梅谷遺蹟。

塗山頂建有禹王廟,始建年代不晚於唐代。廟有禹王殿、啓母殿。

兩側廂房陳列歷代修建的碑刻。庭內有一株古銀杏樹,曾被雷火擊傷,樹中長出兩株桃樹,蔚爲奇觀,人稱“樹中樹”,有詩讚曰:“山外有山都如畫,樹中生樹不知年”。

廟西南有一石矗立,極目遠眺,宛如婦人正襟危坐,人稱啓母石,又稱望夫石。相傳大禹治水,終年奔波在外,其妻塗山氏女(啓母)登山望夫,朝思暮想,化而爲石。

山上還有聖泉、靈泉、聚仙台、臥仙石等景點。山下有禹會村、防風冢等遺址。

歷代文人曹丕、柳宗元、蘇軾、蘇轍、歐陽修、黃庭堅、梅堯臣、宋濂等都曾到此遊覽,留下大量詩文。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爲紀念夏禹誕辰,當地均舉行盛大廟會,延續至今。

⒉卞和洞 卞和洞又名抱璞巖、抱玉巖,位於懷遠縣荊山東北麓。相傳爲春秋時期楚國人卞和獻玉歸隱之處,唐代詩人李白有“抱玉入楚國,風疑古所聞。

良寶終風棄,徒勞三獻君”的詩句詠其事。石洞由巨巖覆蓋,天然巧成。

洞內寬闊如屋,可容數十人。巖壁刻有“青螺石帳”四字。

夏日暑氣不侵,冬季溫暖如春。古人有“白璧連城無雙產,古洞青螺有舊題”詩句。

洞口有亭,匾題“抱璞巖”,建於明萬曆年間。 ⒊白乳泉 白乳泉又名白龜泉,位於懷遠縣城南荊山北麓,因傳說泉內有白龜而得名。

宋元祐年間,蘇東坡偕子出遊至此,見泉水濃白似乳,四時不竭,水滿杯而不溢,頗爲奇特,譽爲“天下第七泉”並留下“荊山碧相照,楚水清可亂”、“龜泉木杪出,牛乳石池漫”的詩句,後人遂改名白乳泉。經水質分析,泉水富含礦物質,表面張力大,故能滿出杯口而不溢。

泉左側有望淮樓,匾額爲郭沫若手書,樓內四壁鑲掛曆代名流書寫的楹聯。泉右側有雙烈祠,爲紀念辛亥革命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中懷遠籍烈士宋玉琳、程良而建。

祠側有亭,名爲半山亭。白乳泉現已闢爲“乳泉公園”,成爲蚌埠地區主要名勝之一。

⒋ 。

4.歷史古蹟調查報告

蚌埠地區名勝古蹟調查報告 摘 要 蚌埠——淮河流域的一顆明珠,有着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

許多古代的英雄曾在此留下足跡,許多美麗的故事曾傳遍淮河兩岸。可如今,英雄的足跡幾盡磨滅,美麗的故事已被人遺忘。

作爲淮河兒女,我們有必要了解家鄉的歷史文化,有責任宣傳它,並使之重新煥發光彩,爲蚌埠的騰飛作出貢獻。 關鍵詞 蚌埠 歷史文化 一、調查目的: 衆所周知,蚌埠作爲淮河流域的一顆明珠,地屬中原腹地,也是聯結南方和北方、東部和西部的樞紐,交通十分便利。

蚌埠雖是個新興城市,但這塊土地卻有着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作爲蚌埠市的中學生,爲了更好的瞭解故鄉悠久的歷史、文化,讓子孫後代永遠記住它,並讓她爲蚌埠的騰飛發揮重要的作用,我們開展了本項調查。

二、調查方法: 爲了實現預期的目標,我們不但查閱了大量資料,而且做了實地考察。 研究初期,我們通過圖書館、網絡等途徑,掌握了一部分資料,對蚌埠地區的歷史文化背景有了初步的瞭解。

在此基礎上,我們對蚌埠地區較有代表性的幾處古蹟——禹王宮、卞和洞、白乳泉、湯和墓、明中都皇城和明皇陵,做了更深入的實地考察。 三、調查研究過程: ⒈第一階段(2001年10月): 在圖書館查閱文獻資料。

如:《中國文化大辭典》、《中國大百科全書•社會學》、《安徽風光•皖北風光》。 通過網絡查尋。

相關網址:歷史博物館(/travel/)。 通過查閱,初步掌握了蚌埠地區歷史文化起源和發展的有關情況,爲進一步的調查研究提供了線索。

⒉第二階段(2001年11月——2002年2月): 實地考察蚌埠地區歷史文化遺蹟,以驗證所查資料的真實性,瞭解這些古蹟的現狀。 重點考察對象: ①禹王宮(蚌埠與懷遠交界處的塗山上) ②白乳泉、卞和洞(懷遠荊山上) ③湯和墓(蚌埠東郊龍子湖畔) ④明中都皇城、明皇陵(鳳陽縣境內) ⒊第三階段(2002年2月): 篩選、整理資料、圖片,總結成果,撰寫論文,反覆修改,打印成文。

四、初步研究成果: 蚌埠是淮河流域的一個新興城市。最初是一個小漁村,因盛產河蚌而得名。

古書有云,此地乃早期祖先“採珠之地,繁衍生息之壤”,直到清末,才演變爲鳳陽縣西北邊陲的一個小鎮。短短一百多年,如今,蚌埠已發展成爲安徽中部的重要城市,成爲祖國重要的鐵路樞紐,爲祖國的現代化建設默默地做着貢獻。

蚌埠城市的歷史雖然不長,可這一地區卻有着悠久的歷史文化。上至中國歷史上原始社會末期的大禹,下到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都在此地留下過足跡,並在此留下了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朱元璋坎坷的經歷,創業的艱難;…… 我們懷着對歷史的崇敬,摸着歷史的脈搏,開始了調查。

⒈禹王宮 禹王宮地處蚌埠與懷遠交界處,位於塗山之上,是爲紀念大禹治水而造福百姓的豐功偉績所建。塗山海拔337.2米,隔淮河與荊山相峙,相傳爲夏禹娶塗山氏女和會諸侯之地,也是夏朝第一代帝王啓的誕生地。

塗山古稱塗山氏國,並留傳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傳說塗、荊二山原爲一體,大禹治水時,劈山引水,疏通淮河,形成峽谷,並使之分離,今二山間尚有斷梅谷遺蹟。

塗山頂建有禹王廟,始建年代不晚於唐代。廟有禹王殿、啓母殿。

兩側廂房陳列歷代修建的碑刻。庭內有一株古銀杏樹,曾被雷火擊傷,樹中長出兩株桃樹,蔚爲奇觀,人稱“樹中樹”,有詩讚曰:“山外有山都如畫,樹中生樹不知年”。

廟西南有一石矗立,極目遠眺,宛如婦人正襟危坐,人稱啓母石,又稱望夫石。相傳大禹治水,終年奔波在外,其妻塗山氏女(啓母)登山望夫,朝思暮想,化而爲石。

山上還有聖泉、靈泉、聚仙台、臥仙石等景點。山下有禹會村、防風冢等遺址。

歷代文人曹丕、柳宗元、蘇軾、蘇轍、歐陽修、黃庭堅、梅堯臣、宋濂等都曾到此遊覽,留下大量詩文。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爲紀念夏禹誕辰,當地均舉行盛大廟會,延續至今。

⒉卞和洞 卞和洞又名抱璞巖、抱玉巖,位於懷遠縣荊山東北麓。相傳爲春秋時期楚國人卞和獻玉歸隱之處,唐代詩人李白有“抱玉入楚國,風疑古所聞。

良寶終風棄,徒勞三獻君”的詩句詠其事。石洞由巨巖覆蓋,天然巧成。

洞內寬闊如屋,可容數十人。巖壁刻有“青螺石帳”四字。

夏日暑氣不侵,冬季溫暖如春。古人有“白璧連城無雙產,古洞青螺有舊題”詩句。

洞口有亭,匾題“抱璞巖”,建於明萬曆年間。 ⒊白乳泉 白乳泉又名白龜泉,位於懷遠縣城南荊山北麓,因傳說泉內有白龜而得名。

宋元祐年間,蘇東坡偕子出遊至此,見泉水濃白似乳,四時不竭,水滿杯而不溢,頗爲奇特,譽爲“天下第七泉”並留下“荊山碧相照,楚水清可亂”、“龜泉木杪出,牛乳石池漫”的詩句,後人遂改名白乳泉。經水質分析,泉水富含礦物質,表面張力大,故能滿出杯口而不溢。

泉左側有望淮樓,匾額爲郭沫若手書,樓內四壁鑲掛曆代名流書寫的楹聯。泉右側有雙烈祠,爲紀念辛亥革命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中懷遠籍烈士宋玉琳、程良而建。

祠側有亭,名爲半山亭。白乳泉現已闢爲“乳泉公園”,成爲蚌埠地區主要名勝之一。

⒋湯和。

5.有關於歷史文化的調查報告怎麼寫

(一)歷史村鎮的文化價值和搶救歷史村鎮的重大意義一個村落、一個集鎮的形成,需要幾百年的時間,而特有的歷史環境以及村鎮文化則需要更長時期的歷史積澱才能形成。

長沙地區各種不同時期和不同類型的傳統建築與古道、古村、池塘、山崗、寺廟、溪流、小橋以及寬敞的曬穀坪等等相映成趣,構成了長沙村鎮所特有的自然景觀。加上蘊含在這些有形物質背後的文化價值取向和固有觀念,使長沙先民血緣團體上得到凝聚,精神上得到陶冶,形成了獨特的地方特色。

這種日益缺乏的、不可再生的歷史文化資源,成爲今日長沙可持續發展必不可少的文化要素。長沙歷史村鎮自然和人文的背景,或與社會的、經濟的、文化的因素緊密結合,或與村落區域在空間上相互融合,並給予靜態和動態的影響,從而形成自然與歷史融爲一體的環境,其價值是無法用確切的語言和數量來表示和衡量的。

隨着日月的推移,這種文化意義上的價值將會越來越大。文脈是歷史的延續。

許多歷史文化遺存散佈於廣大的鄉村和集鎮,它是我國深厚歷史文化的寶藏,是社會文明的源頭。在農村小城鎮建設時,應當充分挖掘這些寶藏,讓它們流傳下去,發揚光大。

國際社會對村鎮歷史文脈的保護越來越予以關注,因爲任何一個村鎮的歷史,都是人類。(一)歷史村鎮的文化價值和搶救歷史村鎮的重大意義一個村落、一個集鎮的形成,需要幾百年的時間,而特有的歷史環境以及村鎮文化則需要更長時期的歷史積澱才能形成。

長沙地區各種不同時期和不同類型的傳統建築與古道、古村、池塘、山崗、寺廟、溪流、小橋以及寬敞的曬穀坪等等相映成趣,構成了長沙村鎮所特有的自然景觀。加上蘊含在這些有形物質背後的文化價值取向和固有觀念,使長沙先民血緣團體上得到凝聚,精神上得到陶冶,形成了獨特的地方特色。

這種日益缺乏的、不可再生的歷史文化資源,成爲今日長沙可持續發展必不可少的文化要素。長沙歷史村鎮自然和人文的背景,或與社會的、經濟的、文化的因素緊密結合,或與村落區域在空間上相互融合,並給予靜態和動態的影響,從而形成自然與歷史融爲一體的環境,其價值是無法用確切的語言和數量來表示和衡量的。

隨着日月的推移,這種文化意義上的價值將會越來越大。文脈是歷史的延續。

許多歷史文化遺存散佈於廣大的鄉村和集鎮,它是我國深厚歷史文化的寶藏,是社會文明的源頭。在農村小城鎮建設時,應當充分挖掘這些寶藏,讓它們流傳下去,發揚光大。

國際社會對村鎮歷史文脈的保護越來越予以關注,因爲任何一個村鎮的歷史,都是人類史的一部分,都是全社會和全人類的精神財富。在進行小城鎮建設的時候,我們只有保護和延續這些文脈的責任,而沒有破壞和中斷它們的權利。

文脈由多方面組成:傳統和具有特色的建築,街區、村落的格局,見證過歷史事件和人物的場所和其它物體,甚至古樹、奇石以及各種具有鮮明特色的風土人情等都是歷史文脈的載體,即使已經是斷牆殘垣,,不夠完整,仍然可以通過合理的手段,讓它們化腐朽爲神奇,發出誘人的光輝。無數教訓證明,由於人們不珍惜,許多有價值的文化傳統已經中斷或正在消亡。

在建設農村小城鎮時,應當儘可能地把這些曾經存在過的歷史發掘出來,用各種方式把它延續下去,以彌補前人的過錯或缺憾。而它們的留存不僅有珍貴的歷史文化價值,而且有重要的現實的社會及經濟價值。

一是爲現代城鎮建設提供傳統文化基礎和規劃建設的寶貴經驗;二是爲向人民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民族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提供最好的實物標本和歷史教材;三是爲發展現代旅遊事業提供重要的歷史文化資源。二)歷史文化村鎮歷史風貌的保護歷史文化村鎮保護的關鍵是歷史風貌的保護。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歷史風貌保護理論不斷深化,其保護內容寫進了國際歷史保護憲章。196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保護景觀和遺址的風貌與特徵的建議》指出,風貌保護是:“保存並在可能的情況下修復無論是自然的或人工的,具有文化或藝術價值,或構成典型自然環境的自然、鄉村及城市景觀和遺址的任何部分。”

而ICOMOS(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1987年發佈的《保護歷史城鎮和城區憲章》則指出了歷史街區和地段風貌保護的內容:“(一)用地段和街道說明的城市的形制;(二)建築物與綠地和空地的關係;(三)用規模、大小、風格、差築、材料、色彩以及裝飾說明的建築物的外貌,包括內部和外部的;(四)該城鎮和城區與周圍環境的關係,包括自然的和人工的;(五)長期以來該城鎮和城區所獲得的各種作用。”並指出:“任何危及上述特徵的威脅,都將損害歷史城鎮和城區的真實性。”

歷史風貌保護的對象是有特徵的組羣景觀,其中不一定要有特別重要的文物或古蹟,但作爲一個整體,這種景觀的形體、形象已成爲某個地點、區域,或某種文化的標誌;歷史風貌保護的目標則是基於對文獻和遺存實物的研究來反映歷史場景,以獲得地方文化上的認同感。規劃中的個體不一定都是過去的物質真實,而是採取“修舊如舊”、“建新如舊”、“異地搬遷”等方式創造出來的爲環境氣氛服務的景觀。

由於風貌保。

6.歷史遺址調查報告怎麼寫

考察目的:瞭解過去,熱愛家鄉。

考察方法:觀察,查閱資料,採訪。

考察內容:遺蹟的現狀,歷史,相關故事。

考察目的:瞭解過去,熱愛家鄉。

考察方法:觀察,查閱資料,採訪。

考察內容:遺蹟的現狀,歷史,相關故事

二:下面是範文,仿照着寫就可以了

福建泉州有一條洛陽江,江上有一座洛陽橋。橋在泉州城東二十里處,一條一里半長的跨海樑式淺灰色花崗岩橋體在陽光下遍體鱗光,遠望如一條銀龍橫臥碧波,如一條銀練飄向大海。宋元時期興起的海上絲綢之路,它就是起點。

主持修建洛陽橋的泉州太守蔡襄(1012-1067),漢族,字君謨,原籍楓亭鄉東垞村,後遷居蔡垞村。天聖八年(1030)進士,先後在宋朝中央政府擔任過館閣校勘、知諫院、直史館、知制誥、龍圖閣直學士、樞密院直學士、翰林學士、三司使、端明殿學士等職,並出任福建路(今福建福州市)轉運使,知泉州、福州、開封(今河南開封市)和杭州府事。蔡襄爲人忠厚、正真,講究信義,學識淵博。橋頭有蔡襄親自撰書的《萬安橋》記,刻在兩方石碑上,每方高約三米,寬一點五米,文字精美,筆體蒼勁。書法藝術和橋的建築風格相得益彰,互作註釋。

世界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曾說過,我國的古橋,他最欣賞者有二,一是北方的趙州橋,一是南方的洛陽橋,“閩中多名橋,洛陽是狀元”。他的着眼點是建築學上的價值。我故鄉的趙州橋建於隋代,大單拱上加上兩個肩拱,分散了壓力。洛陽橋建於公元一○五三年。洛陽江自古以來多次建橋都被狂潮急流捲去,是蔡襄創造了流線形舟筏式橋墩,共四十五個,解決了困難。之後他又發明了“固基法”,在橋墩和基石上大量養殖牡蠣,讓其分泌物把石塊粘連在一起。牡蠣外殼形成一層堅硬的甲冑,耐得風吹浪打和海水腐蝕。從此洛陽橋變成了一座顛撲不破的“長城”。一六○四年泉州發生了八級地震,山崩城傾,一片瓦礫,而洛陽橋安然無恙。洛陽橋成爲世界建橋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洛陽橋建成後,泉州成爲東南巨鎮。馬可·波羅描繪這座“宏偉秀麗的刺桐城”時,還特別提到這座美麗的洛陽

7.關於名勝古蹟的調查報告

三味書屋

三味書屋是清末紹興城裏著名私塾。魯迅12歲至17歲在這裏求學。魯迅的座位,在書房東北角,一張硬木書桌是魯迅使用過的原物。有一次魯迅因故遲到,受到先生批評,就在書桌右上角刻“早”字以自勉。塾師壽鏡吾(晚署鏡湖),是一位方正、質樸和博學的人。他的爲人和治學精神,給魯迅留下難忘的印象。三味書屋是三開間的小花廳,本是壽家的書房。壽鏡吾在這裏坐館教書達60年,從房屋建築到室內陳設以至周圍環境,基本保持當年原面貌。三味書屋後面有一個小園,種有兩棵桂樹和一棵臘梅樹。

咸亨酒店

咸亨酒店在市區魯迅路秋官第,臨街朝南。酒店東側,豎立着一座四柱塔形照牌。塔高二丈許,頂有瓦,有檐,檐下外側懸一大“酒”字。四柱似竹,塔體中空。朝西面有黑底,上書“咸亨酒店”四個金字。店內擺設格局,悉如魯迅小說《孔乙己》所狀。因此處老酒地道,“過酒坯”(下酒菜)風味純正,閒暇之時,於此自斟獨酌,或約三二酒友品“三酉”而負暄閒聊,均極自在。咸亨酒店有紹興酒俗博物館之戲稱。

8.小學六年級名勝古蹟調查報告作文怎麼寫

西子大春 雲龍橋又稱南橋,以前稱南橋古渡,是玉林市的八景之一"南橋古渡鯉魚遊",現在的玉林市民都愛稱其爲老南橋,以區別不遠處的新南橋.雲龍橋是玉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玉林城區大南路南端,南北橫跨南流江,爲古代鬱林至欽,廉,雷,瓊等州官道.明清兩代,此處的"南渚舟屯"和"龍橋古渡"兩景分別被列入古"玉林八景".雲龍橋是古代在南流江上以青石建築規模最大,年代最古老的石拱橋,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雲龍橋歷史悠久,始建於元朝,從木橋到石橋演化.據瞭解,我們現在見到的雲龍橋是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建成,一橋飛架南北,橫跨秀麗的南流江之上.全橋共有三個橋拱,橋的全長38.7米,寬6.5米,拱跨均爲10.6米,三個半圓形的橋洞均勻地排在南流江水面上,像三頭大象伸長鼻子在江中吸水.現在新修建的江心島上還保存有碑牆,尚存碑刻5塊,載有該橋的建置情況.讓人們從中瞭解古橋當年的輝煌與沉甸甸的歷史文化. 雲龍橋全部用巨大的青石做爲材料砌成,但所用的灰漿卻很少很少.究竟是什麼原因使雲龍橋堅固,歷經數百年的風雨而仍然屹立在南流江之上呢?原來古代的建設者利用了拱橋的原理,石塊壘石塊,石塊的重量越大壓力越大,橋身就更牢固.經過仔細觀察,我們發現橋墩的逆水面都砌成船頭形狀,洪水來臨時,船頭形狀的橋墩就像一把犁頭一樣把水向兩邊分開,減少洪水巨大的衝擊力對橋身的破壞.橋的下面水中有大量的木樁,可別小看這些松木做的木樁,它們泡在水裏千百年也不會腐爛,很好地保護着橋的根基,他們可是保護雲龍橋的無名英雄呀.橋面的青石被獨輪車輾得留下深深的痕跡,足見當年雲龍橋曾經是車水馬龍的.據說這裏曾經是官道,從北海經南流江運上來的食鹽,海貨,布匹和許多的生活用品都是到了碼頭後,由雲龍橋經過,最後發往玉林桂東南一帶. 可是隨着時代的發展,雲龍橋已經不是交通要道了,但她作爲古代人民的智慧勞動結晶,我們應該好好保護她.據瞭解,雲龍橋原列爲南流江玉林南城區河道整治二期工作主要拆除並改建的內容之一,消息傳開後,市文化局,市博物館等單位和廣大市民呼籲,不要拆除和改建雲龍橋.政府也非常重視,最後決定對原防洪堤建設方案作一些修改,保留了雲龍橋,在該橋南面新開挖一條分洪新河,這樣形成了一個江心島,與雲龍橋一道成爲了新玉林的一個美麗的風景名勝旅遊點,老雲龍橋又煥發了新的生機.。

9.文明遺址的調查報告怎麼寫

調查報告是記載調查成果的書面報告。

從調查目的和最終形成的書面報告的內容綜合評價,調查報告大體可分爲以下類型:

1.總結典型經驗的調查報告。

這類調查報告是爲了概括出先進人物或先進地區、先進單位的正面經驗,使其便於在面上發揮影響。調研對象是一個或一類特定的先進典型。調查報告寫成之後,其中所概括的經驗,可以爲有關人員或單位所借鑑,或可以使之從中受到啓發;也可作爲有關主管部門開展學習先進活動的素材。

2.反映情況的調查報告。

這類調查報告因調查目的、範圍和用途的差異而有兩種區別:一種是反映具體情況的個案性調查報告。其調研目的是爲了把某一個具體問題界定清楚,調研範圍單一、具體,報告的內容一般用來作爲處理某一具體問題的依據或重要參考。另一種是反映基本情況的綜合性調查報告,調研的目的是爲了掌握某一領域或某一方面的概貌,調研範圍相對寬廣,涉及的對象較多,報告的內容主要用作宏觀決策參考,或者用於說明某種客觀現象,某一學術觀點。

3.揭露問題的調查報告。

揭露問題的調查須在已有線索的基礎上展開。調查的目的是爲了查清事實,獲得足以說明問題性質、程度的材料。調查對象一般是暴露出問題和問題涉及到的有關單位和人員。揭露問題的調查報告不僅可以用來澄清是非,辯明真僞,教育羣衆,還可直接用作對有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處理的重要依據。

調查報告慣用的結構由標題、序言、主體、結尾組成。

(一)標題

調查報告的標題形式多樣,總的來說約可分爲兩種類型:一種是單行標題,一種是雙行標題,單行標題又可分爲公文標題寫法和一般文章標題寫法兩種。採用公文標題寫法的優點是能使人一下子明確文種,並瞭解調查的對象和調查報告的目的,如《關於當前微電腦在企業財務會計工作中的運用情況和存在問題的調查報告》。但是,採用公文標題寫法容易寫得過於冗長,而且比較平淡,不利於誘發讀者的閱讀慾望。採用文章標題寫法,雖也有不利的一面,如不能讓人由標題一眼看出文種,但處理得好,能使人看了標題便對調查對象和調查報告的目的有所瞭解。而且標題還有可長可短、可嚴肅可諧趣、可描述可設問的優點,因而,容易寫得生動有趣,引人注目。例如:《憤怒的燒雞》,《新聞紙緊張的癥結何在》等。

(二)序言

序言是調查報告的開頭部分,可用來交待調查的時間、地點、目的、對象、範圍;也可以用來概述調查的主要內容,取得的主要收穫;還可以交待調查工作的背景以及通過調查所獲得的結論。

(三)主體

主體內容是一篇調查報告的主幹。主體通常以敘述爲主,敘議結合,圍繞導語所提出的問題依次展開。

(四)結尾

調查報告的結尾寫法不一,或一段,補充說明有關事項;或一句,順便交待某一問題。或總結全篇,深化主題;或指出調查存在的不足之處。

10.關於名勝古蹟調查報告

莫高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

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近代以來又發現了藏經洞,內有5萬多件古代文物,並衍生出了一門專門研究藏經洞典籍和敦煌藝術的學科——敦煌學。

但莫高窟在近代以來受到許多人爲的損傷,文物大量流失,其完整性已被嚴重破壞。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公佈爲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1987年,莫高窟被列爲世界文化遺產。 【沿革概述】 莫高窟位於中國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的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前臨宕泉河,面向東,南北長1680米,高50米。

洞窟分佈高低錯落、鱗次櫛比,上,下最多有五層。它始建於十六國時期,據唐《李克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的記載,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樂僔路經此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於是便在巖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

此後法良禪師等又繼續在此建洞修禪,稱爲“漠高窟”,意爲“沙漠的高處”。後世因“漠”與“莫”通用,便改稱爲“莫高窟”。

北魏、西魏和北周時,統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貴族們的支持,發展較快。隋唐時期,隨着絲綢之路的繁榮,莫高窟更是興盛,在武則天時有洞窟千餘個。

安史之亂後,敦煌先後由吐蕃和歸義軍佔領,但造像活動未受太大影響。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漸趨衰落,僅以重修前朝窟室爲主,新建極少。

元朝以後,隨着絲綢之路的廢棄,莫高窟也停止了興建並逐漸湮沒於世人的視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後,這裏才重新爲人注意。

近代,人們通常稱其爲“千佛洞”。 莫高窟現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個,分爲南北兩區。

南區是莫高窟的主體,爲僧侶們從事宗教活動的場所,有487個洞窟,均有壁畫或塑像。北區有248個洞窟,其中只有5個存在壁畫或塑像,而其它的都是僧侶修行、居住和死亡後掩埋的場所,有土炕、竈炕、煙道、壁龕、檯燈等生活設施。

兩區共計492個洞窟存在壁畫和塑像,有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唐宋木構崖檐5個,以及數千塊蓮花柱石、鋪地花磚等。 【藝術特色】 莫高窟是一座融繪畫、雕塑和建築藝術於一體,以壁畫爲主、塑像爲輔的大型石窟寺。

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禪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壇窟、四壁三龕窟、大像窟、涅磐窟等。各窟大小相差甚遠,最大的第16窟達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

窟外原有木造殿宇,並有走廊、棧道等相連,現多已不存。 莫高窟壁畫繪於洞窟的四壁、窟頂和佛龕內,內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蹟、經變、神怪、供養人、裝飾圖案等七類題材,此外還有很多表現當時狩獵、耕作、紡織、交通、戰爭、建設、舞蹈、婚喪嫁娶等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畫作。

這些畫有的雄渾寬廣,有的瑰麗華豔,體現了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和特色。中國五代以前的畫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畫爲中國美術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實物,也爲研究中國古代風俗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形象和圖樣。

據計算,這些壁畫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長達25公里的畫廊。 莫高窟所處山崖的土質較鬆軟,並不適合製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爲石胎泥塑外,其餘均爲木骨泥塑。

塑像都爲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單身像和羣像等多種組合,羣像一般以佛居中,兩側侍立弟子、菩薩、天王、力士等,少則3身,多則達11身。彩塑形式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塑等。

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豐富、造詣高深,而且與壁畫相融相襯,相得益彰。 第96窟是莫高窟最高的一座洞窟,其外附巖而建的“九層樓”是莫高窟的標誌性建築,高33米。

它是一個九層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處在崖窟的中段,與崖頂等高,巍峨壯觀。其木構爲土紅色,檐牙高啄,外觀輪廓錯落有致,檐角系鈴,隨風作響。

其間有彌勒佛坐像,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繪而成,是中國國內僅次於樂山大佛和榮縣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容納大佛的空間下部大而上部小,平面呈方形。

樓外開兩條通道,既可供就近觀賞大佛,又是大佛頭部和腰部的光線來源。這座窟檐在唐文德元年(888年)以前就已存在,當時爲5層,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和清代都進行了重建,並改爲4層。

1935年再次重修,形成現在的9層造型。 莫高窟的壁畫上,處處可見漫天飛舞的美麗飛天——敦煌市的城雕也是一個反彈琵琶的飛天仙女的形象。

飛天是侍奉佛陀和帝釋天的神,能歌善舞。牆壁之上,飛天在無邊無際的茫茫宇宙中飄舞,有的手捧蓮蕾,直衝雲霄;有的從空中俯衝下來,勢若流星;有的穿過重樓高閣,宛如游龍;有的則隨風悠悠漫卷。

畫家用那特有的蜿蜒曲折的長線、舒展和諧的意趣,爲人們打造了一個優美而空靈的想象世界。 熾熱的色彩,飛動的線條,在這些西北的畫師對理想天國熱烈和動情的描繪里,我們似乎感受到了他們在大漠荒原上縱騎狂奔的不竭激情,或許正是這種激情,才孕育出壁畫中那樣張。

標籤:報告 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