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醫務人員優秀事蹟怎麼寫

1.醫務人員優秀事蹟怎麼寫

默無言,但足以令人爲之感動;有一種愛,無怨無悔,即便是犧牲一切也不求償還.當風雨中的步履已經疲憊,當外界的生活遭遇困難,當心頭的苦衷需要傾訴,有一扇大門永遠爲你敞開.儘管這間屋舍並不華麗,但它足以遮擋窗外的風雨,讓你重新燃起對生活的熱情.這就是家,一個充滿愛的港灣. 記得那是一個雨天.學校放學的鈴聲剛剛響起,同學們就像潮水般涌了出來.我同樣邁着興奮的步伐奔向接我的爺爺.突然,我感到有人將我猛地一推,我一頭栽進了水坑裏.頓時,手上、衣服上、鞋襪上都沾滿了泥巴.渾身上下溼漉漉的,好冷!只見推我的那個人,轉身跑進了人羣中.我“哇”地哭了起來,這時沒有人上來幫助我.我。

醫務人員優秀事蹟怎麼寫
2.護士先進個人主要事蹟怎麼寫

護士個人事蹟我叫**,女,**歲,**,是來自**院的一名普通護士,從**年至今一直在護理部從事護理工作。

多年來,我把“每天、每人、每事;盡心、盡力、盡責”作爲人生的追求,在周而復始的護理工作崗位上,默默耕耘,辛勤奉獻,真正做到“把人病當己病,視病人如親人”,全心全意地爲廣大患者服務着。感恩這神聖的職業,回首多年來的護理工作歷歷在目。

從血染的傷口邊走過熾熱的青春年華,在白色的氛圍中用真誠丈量無數個漫長的夜晚,爲醫患的和諧發展盡力盡智! 護士的工作是平凡的,每天都重複着相同的內容,通過一次次晨間護理,一次次輸液,一次次健康宣教,在這些看似平凡的重複勞動中,孕育着我的責任感和事業心。作爲一名護士,我一直都覺得非常驕傲和自豪。

因爲我的工作使我體會到人生的價值和內涵。我從事護理事業已有十八年餘,我已經記不清護理過多少位患者,參與過多少次搶救。

我深知:以積極的心態對待工作,工作也會以積極的回報回饋於你。 作爲一名**院高年資的護師及護士長,我認真履行着自己的職責,搞好病區管理,一絲不苟的做好護理及帶教工作。

十八年的護理工作使我不僅掌握了護理技術,還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十八年的工作中,我堅持早上班,晚下班,24小時隨叫隨到,從未因爲自己的事情而影響到工作。

3.醫療個人先進事蹟

救死扶傷築起白色長城 斯人已去,浩氣長存!從5月12日大地震顫的那一刻起,無論在水泥板、鋼筋混凝土堆積的廢墟中,還是在亂石嶙峋的山谷裏,無論是在山塌水隔的“孤島”上, 還是在直升機營救現場……隨處可見“白衣天使”們忙碌的身影。

正是她們奮不顧身的戰鬥,使在地震中受傷的360247人,病有藥醫、傷有人治、痛有人管; 正是她們用自己的血淚乃至生命,築起了一道永“震”不倒,搶救生命的“白色長城”。 本秀美壯麗的岷江峽谷,恬靜祥和的羌家藏寨,在地動山搖那一刻,變得猙獰恐怖,到處是殘垣斷壁的危房,到處是撕心裂肺的呼喊,到處是期盼救援的羣衆。

這一刻,同樣也有着白衣天使救死扶傷的身影,他們給廢墟中的傷者帶來了生命的希望。 危急時刻將生的希望留給病人 5月12日中午,茂縣中醫院餘國林醫生和往常一樣,在門診部上班。

突如其來的大地震把診室牆體震塌,餘國林被嚴重砸傷,頭上、肩上、腿上血流如注。但他先緊急疏散了屋裏的病員,自己最後才走出。

兩位病人不幸被倒塌的牆體亂石和磚瓦埋住,受傷的餘國林和趙紅霞、周國民醫生一起用雙手刨挖亂石和瓦礫,解救被埋病人,此時餘國林頭上的血順着脖子往下淌。“你快走,去包紮。”

周國民說。“別管我,先救病人。”

後經醫生診斷,餘國林顱骨和全身多處肋骨骨折,併發顱內血腫和氣胸。此後兩天,他一直躺在醫院帳篷內,經搶救無效,於5月15日9時50分,永遠地離開了他所眷念的工作和生命! 臨危不懼 在餘震中接生36寶寶 大地震後不到10分鐘,產婦楊美容開始劇烈陣痛,必須馬上剖宮產,否則產婦和胎兒都有生命危險。

王麗和另外4名醫務人員,舉着應急燈,再次衝進手術室。餘震不時襲來,但王麗手裏的手術刀卻始終穩穩的。

40分鐘後,楊美容的兒子順利降生。 由於地震後鄉鎮衛生院破壞嚴重,大量重災區的孕婦被送到這裏,王麗和同事們在6天裏做了17臺手術,順利接生了36位寶寶。

6天裏,她沒有睡過一個完整覺,“我是醫生,病房就是我的陣地。每迎接一個新的生命,就像是又一次向災難無聲的宣戰。”

生命接力 萬名傷員異地大轉移 這是一次歷史上罕見的全國範圍內的傷員大轉移:涉及8000名傷員,涉及全國20個省市。如此大規模、長距離地轉移傷員,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傷員能夠早日康復;讓傷員享受到更好的醫療環境。

5月25日15時09分,運載着近300名地震災區傷員的“救22”次列車從成都火車站啓動,開赴此行的目的地——浙江省杭州市。同一天,運載 着近300名傷員的另一輛火車專列從四川德陽發往湖南長沙;來自國航、川航、東航、深航的共計6架專機,搭載着200多名傷員,從四川成都、眉山、資陽飛 往安徽合肥、福建福州。

我心目中的白衣天使. 人生來去匆匆,來時風風火火,去時尚須真真切切。幹着樸實無華的小事,有着海洋一般的胸懷,救死扶傷,何等偉大!在無硝煙的、病魔肆虐的現代,他們繼承了偉大的南丁格爾和白求恩精神。

一份愛的心念,讓他們學會了承擔。他們以較強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把自己的美麗青春和無私的愛都奉獻給每位患者。

他們用勤勞的雙手和博大的愛心,將人類的真、善、美髮揮到了極至,一如春風吹遍世界的每個角落,有他們的地方就有愛,有他們的地方就有希望——這就是我心目中的白衣天使。 “受命於危難之際。”

讓人間充滿溫情。面對可惡的“非典”,用鮮血和生命築起了一條鋼鐵長城。

將生命的甘泉注入傷痕累累的軀體,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希望,也竭盡全力,走不完的病室長廊,送不盡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起死回生的故事從這兒傳頒,這當中,又何止是體力的差使? 花枝招展,濃妝豔抹歷來不是美的詮釋。燕尾帽下,那一眸關愛的眼神,還有那神奇的心理護理,讓人間多少奇蹟再現。

如今,鐵樹開花,枯樹發芽,早已不鮮爲人知了。這當中,孕育了多少美的篇章? 啊!力的思索,美的暢想,讓白衣天使倍添了幾道風姿。

敢比冰山雪蓮,敢比姣姣玉蘭,永遠的白衣天使。

4.醫務人員工作實績怎麼寫

優秀醫務人員個人事蹟1980年12月,畢業於菏澤醫專的魏登芹,懷揣一顆火熱的心,坐在了郭屯衛生院內科門診桌前,拿起聽診器爲人開方治病,圓了當醫生的夢。

但當他看到破舊的病房、簡陋的設備,心裏就涼了半截。他找同事淡心、找院長請教、找病人啦家常,終於找到了醫院衰敗的癥結就在於醫生醫術低、急症治不了、難症不會治、頭痛發熱的小病又有村醫生診治。

爲了提高自己的醫術,他暗下決心,一下子就徵訂了十多種醫學雜誌,百分之六十的工資用於購置醫學書籍。白天坐診、晚上加班苦讀。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理論實踐的研究與學習,魏先生在醫術上日漸成熟,指名道姓來找他求醫的人也越來越多。 他時常提醒自己“這不僅是榮譽的疊加,更是責任的賦予,我不能辜負了老百姓對我的這一份信任。”

二十多年裏,他寫了260萬字的學習筆記,從中整理編寫出40多篇論文,並發表在全國各大權威醫學刊物上,受到了醫學界的廣泛關注。尤其是《複方丹蔘注射治療急性腦出血28例臨牀觀察》一文,沈醫大的一位教授看到這篇論文後,給魏先生寫信道:“這樣有理論、有分析、有實踐經驗、有深度的論文、竟出自一個鄉鎮醫院醫生之手,真叫人高興又汗顏”。

1996年這篇論文被編入《中華實用醫。優秀醫務人員個人事蹟1980年12月,畢業於菏澤醫專的魏登芹,懷揣一顆火熱的心,坐在了郭屯衛生院內科門診桌前,拿起聽診器爲人開方治病,圓了當醫生的夢。

但當他看到破舊的病房、簡陋的設備,心裏就涼了半截。他找同事淡心、找院長請教、找病人啦家常,終於找到了醫院衰敗的癥結就在於醫生醫術低、急症治不了、難症不會治、頭痛發熱的小病又有村醫生診治。

爲了提高自己的醫術,他暗下決心,一下子就徵訂了十多種醫學雜誌,百分之六十的工資用於購置醫學書籍。白天坐診、晚上加班苦讀。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理論實踐的研究與學習,魏先生在醫術上日漸成熟,指名道姓來找他求醫的人也越來越多。 他時常提醒自己“這不僅是榮譽的疊加,更是責任的賦予,我不能辜負了老百姓對我的這一份信任。”

二十多年裏,他寫了260萬字的學習筆記,從中整理編寫出40多篇論文,並發表在全國各大權威醫學刊物上,受到了醫學界的廣泛關注。尤其是《複方丹蔘注射治療急性腦出血28例臨牀觀察》一文,沈醫大的一位教授看到這篇論文後,給魏先生寫信道:“這樣有理論、有分析、有實踐經驗、有深度的論文、竟出自一個鄉鎮醫院醫生之手,真叫人高興又汗顏”。

1996年這篇論文被編入《中華實用醫學大辭典》。爲此,他多次被邀參加全國內科權威性學術研討會,他的學術理論更是受到醫學界同仁的一致好評。

一個醫生,只有高深的醫術,而缺少對病人的熱情周到的關懷,不是個好醫生,就像沒靈魂的殭屍,這是魏登芹的行醫觀。 二十多年如一日,魏先生將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醫學上。

人情禮往、家裏家外的活,都落到他妻子的身上,每當她忙不過來時,就埋怨地說:“登芹心裏只有病人,連他自己也沒有,真不知道俺這二十多年咋過哩”。他的一個朋友曾這樣形容魏先生,“他不在家就在醫院接診室,不在醫院接診室,就在行醫的路上!” 是啊,魏先生就是這樣一個人。

如今,他們家仍住着上個世紀70年代蓋的那兩間破瓦房,屋裏一件象樣的傢俱也沒有。有人勸他建新房、添置些新傢俱,他說沒那心思。

若是有人住院,忘了帶被褥、暖水壺,沒問題,他會立刻把自家的拿出來,給病人用;有的病人家庭不寬裕,捨不得買飯吃,帶來了乾糧和麪條,他就把自己做飯的鍋讓出來,讓病人家屬做飯;有的病人家屬,急着往醫院送病人,往往是忘了帶上錢,直到交款,才如夢初醒,急得火燒火燎,他總是一邊安慰,一邊掏出自己的錢先墊上……隆冬的一個夜晚,北風夾着雪冰碴子呼呼地颳着。凌晨一點,他還沒睡,妻子勸道:“這樣的天氣,又這麼晚了,興許沒病人來了,快睡吧”。

“魏醫生,魏醫生!”一個急促帶着哭腔的男子聲音,緊接着一陣“嘭嘭”地敲門聲。魏登芹一個骨碌翻身爬起,連襪子也沒穿,趿拉着鞋,扣着釦子就往外跑,妻子追到院外給他披上了大衣…… 2000年秋天,他妻子患了十八年的股骨頭壞死病,日益加重、行走不便、再也支撐不了家庭的生活重擔。

同事們都勸說,他才答應去天津給妻子做手術,院方要求要住三個月的院,可他呆不住,留不下,妻子的手術後線一拆完,他就要返回。妻子雖然心有怨氣,但深知魏登芹放心不下他的病人,只好隨他的意。

常年的勞累,沒黑沒白的工作,沒有規律的飲食,使他積勞成疾。同事們勸他多注意休息、保重身體,他嘴上答應着,可一有病號,就把這勸說拋到了腦外,忙活起來就忘了吃喝,病犯了就吞幾個藥丸。

他外出開會學習回來後,從來就沒先進過家,總是先到病房裏轉一轉,看一看,向病人問長問短。 他深知要想使醫院走出困境,管理是根本,經營是關鍵,服務是保證。

他在徵求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考勤制度》、《藥品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醫護人員守則》。及嚴禁科室亂收私收款等一系列規定製度。

爲了抓好各項制度的落實,他深。

5.醫生先進事蹟範文

醫生先進事蹟範文 xxx同志平時能夠認真學習政治理論,堅決貫徹和執行黨的政策,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終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尊敬領導,團結同志,顧全大局。

在學習科學發展觀的活動中,積極主動,努力學習,讀書筆記一萬餘字,堅持用“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指導自己的工作,提高自身素質,帶頭查擺問題,不論與同事還是患者在一起,他總是以良好的心態對待每一個人,盡最大的努力幫助他人,例如:多次爲我院職工解決工作和家庭上的實際問題,爲了工作,舍小家,顧大家,在羣衆和患者中享有較高威信。 工作中時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率先垂範,從醫十五年,他始終堅持病人至上的服務理念。

他總是帶着親情看病人,想着病人去開單,根據病人病情合理開藥,合理檢查,不開大處方,不做不必要的檢查。病人劃價後錢不夠他就主動墊上,零錢找不開時他也主動替病人交,爲此他身上經常都備有零錢。

還有的時候病人多時,都想先看,他就做工作,先看危重病人。 爲了工作,舍小家,顧大家 病人的事情是大事,自己家的事情是小事,不管是週六週日,還是國家的節慶日,從醫十五年來,他從未過過,父母生日都是來縣城過,很少回鄉下老家,他偶爾回老家總是下班後包車隨即又回來。

真對病人多,他總是看不完不下班,有時中午吃飯的時間沒有了,他都晚上下班一塊吃。他愛人對我說醫院是家,對病人比對她親,有一次一個八十歲的老大爺幾天都沒解大便,灌腸也不行,他就找來一雙醫用手套給病人掏大便,最後老大爺終於好了,病人家屬眼淚都流出來了。

去年暑假他兒子的通知書上寫着對外面的知識太缺乏,父母應帶兒子外出遊玩,他放不開工作及約好的病人,讓他愛人帶着兩個兒子最小的才五歲去了北京,他北京一次也沒去過。遊玩結束回來到太康零時3點,天下着小雨,颳着風,他愛人事先約好讓他去接。

可他正準備去時,毛莊鄉長張中玉醫生打他手機說張老師我這有一個喝藥的病人我開車現在送去您院,你可以去醫院等我嗎?他毫不猶豫的說:好的立即去,病人得救了,他卻沒有去接她們。他早上7點到家打開房門。

兒子委屈的說:爸爸我淋感冒了,發燒、頭疼。” 他的手機十多年來從沒有關過機,換過號。

欠過費,用最好的手機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盲區,凡是他看過的病人都有他的名片及**隨時都可以聯繫到他。 記得有一天夜晚,天下大雨,楊廟鄉凌果亮醫生打他手機說:有一名八十歲老太太患肺心病,心衰。

生命垂危,點名要他隨車出診。當時他患病發高燒41℃剛服過藥,家人都勸他不要去,待病人接過來,你到醫院看不行嗎?他當時說既然打我手機點名要我去的我一定去,我及時隨車出診,接到病人及時搶救,入院待病人轉危爲安時已是零時4點了,天還在下雨,他又步行到了家,早上七點他又提前上班再次查看病人, 爲了避免部分病人對煙霧過敏他從不吸菸,不飲酒,因爲隨時有病人手機聯繫。

根據病人病情需要相關人員會診的他一秒都不耽誤,寧可飯不吃,覺不睡,也要先滿足病人,先爲病人解決疾苦,他從不跨範圍執業,有點名找他的患者,他依據病情及醫院每個醫生的特長分診。 他每天在從事上班繁忙工作外,都要抽至少4個小時學習鑽研醫學電腦課件、光盤、醫學權威最新書本,參加學術會議,發表論文使自己不斷掌握新知識、新療法、新的診斷思路因爲他深知“醫爲人之司命,不精則殺人。

“醫學雖不是品德,但醫家的醫術,直接關係到病人的生死安危。醫術精良是實現仁愛救人的保證。

醫者孜孜以求,勤於學習。若不精勤治學,善於創造,敢於創新,絕無拓展提升的空間。

科學技術作爲第一生產力,已成爲當代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崗位創新能力的超前,無疑會成爲知識經濟價值的直接體現。

作爲一名臨牀醫生,不但要醫療技術過硬,而且在行醫過程中還要注重非醫療技能的運用,不該只用簡單的醫患交流方式來處理整個診治過程。醫生醫術水平的體現,是建立在取得患者信任的基礎上的。

只有患者信任,接受“行醫術”能被實際發揮作用。所以我們要注重“行醫術”,“行醫術”其實就是醫患良好溝通的直接體現。

事實證明,在醫療實踐活動中,醫德與醫術是緊密相連的。立志有爲者,高尚的醫德,良好的醫術,缺一不可,德要依靠纔來發揮,纔要依靠德來統帥。

在現今經濟浪潮衝擊下的醫務工作者尤宜,精心體會,我們在努力鑽研醫術的同時,更應不斷加強自身的醫療道德修養,爲和諧的醫患關係,和諧的社會環境創造條件。從醫十五年來從未有患者對他產生不滿。

因爲他深知患者在就醫時產生不滿不外幾個原因:一是治療效果不如意;二是花費過高;三是服務不到位,他始終做到優質的技術服務、優質的治療服務、優質的態度服務、優質的心理服務。“一切爲病人着想,想病人所未想,以病人的要求爲已任,以病人的評價爲標準,“病人利益第一,病人永遠是對的”在醫學的道路上不斷創新,滿足不同層次病人的需要永遠做病人的朋友,贏得患者的信任和支持。

對所有患者做到診斷明確,檢查仔細,治療有效,出院滿意。用最好的療效,最短的時間,最少的費用爲病。

6.醫務人員的動人事蹟100字

弗洛倫斯·南丁格爾,因在克里米亞進行護理而聞名,被譽爲“提燈女神”。她是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的女護士,開創了護理事業,1908年3月16日,她在88歲高齡時被授予倫敦城自由獎。“5.12"國際護士節設立在南丁格爾的生日這一天,就是爲了紀念這位近代護理事業的創始人。

弗洛倫斯·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1820年5月12日—1910年8月13日)。出生於意大利,英國護士和統計學家。她諳熟數學,精通英、法、德、意四門語言,除古典文學外,還精於自然科學、歷史和哲學,擅長音樂與繪畫。在德國學習護理後,曾往倫敦的醫院工作。南丁格爾於1854年10月21日和38位護士到克里米亞野戰醫院工作。成爲該院的護士長,被稱爲“克里米亞的天使”又稱“提燈女神”。1860年6月15日,南丁格爾在倫敦成立世界第一所護士學校。爲了紀念她的成就,1912年,國際護士會(ICN)倡儀各國醫院和護士學校定每年5月12日南丁格爾誕辰日舉行紀念活動,並將5月12日改爲“國際護士節”,以緬懷和紀念這位偉大的女性。

7.醫護人員的感人事蹟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抗擊“非典”,使中華民族又一次彰顯出偉大的民族精神。 廣東省非典型肺炎醫療救護專家指導小組組長鍾南山說:“不衝上去誰上去。”這位66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專家在“非典”一線連續72小時不眠,率領專家組會診、治療,穿梭於最初出現疫情的廣東省。 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分院急診科護士長葉欣負責“非典”病人的接診工作她把病人檢查、搶救、治療和護理工作包攬起來,甚至有時把別的同事關在門外。感染“非典”犧牲後,丈夫知道深深熱愛自己的職業,惟一要求就是讓葉欣最後穿上一套護士服,讓生時爲一名護士,死的時候也是一名護士。 這是一名54歲的老護士“態度強硬”的請戰書。“是沐浴着新中國陽光雨露成長起來的共和國同齡人,三年自然災害時尚年幼,1998年特大洪水沒有機會,這次在與21世紀首場全球性傳染病——SARS的戰鬥中,請求組織上批准我作爲第一批‘戰士’到抗擊‘非典’的前線去” 這位名叫鄭祥瑞的老護士所在的河南省人民醫院只有職工1994人,卻有2371人報名參加抗擊“非典”工作——在醫院進修的外地醫生、實習學生、臨時工、招聘人員,紛紛踊躍報名,許多已經離退休的老專家再三要求去打這個硬仗。

萬衆一心,衆志成城。無論是滔滔無邊的洪水,還是無形的病毒,在堅韌不拔的民族面前只能望而卻步。 在疫情最緊張的時刻,黨中央、**領導同志親臨一線,向全國發出動員令。 醫務人員衝上去了,他們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同病魔奮力搏擊; 科技人員衝上去了,夜以繼日、合力攻關,力圖早日攻克病毒的關隘; 新聞記者衝上去了,忠於職守,傳播黨和政府的聲音,報道“非典”疫情和無數感人的事蹟。 危難時刻,億萬人民在民族精神的感召下,築起了一座抗擊“非典”的鋼鐵長城。

8.醫療個人先進事蹟

救死扶傷築起白色長城 斯人已去,浩氣長存!從5月12日大地震顫的那一刻起,無論在水泥板、鋼筋混凝土堆積的廢墟中,還是在亂石嶙峋的山谷裏,無論是在山塌水隔的“孤島”上, 還是在直升機營救現場……隨處可見“白衣天使”們忙碌的身影。

正是她們奮不顧身的戰鬥,使在地震中受傷的360247人,病有藥醫、傷有人治、痛有人管; 正是她們用自己的血淚乃至生命,築起了一道永“震”不倒,搶救生命的“白色長城”。 本秀美壯麗的岷江峽谷,恬靜祥和的羌家藏寨,在地動山搖那一刻,變得猙獰恐怖,到處是殘垣斷壁的危房,到處是撕心裂肺的呼喊,到處是期盼救援的羣衆。

這一刻,同樣也有着白衣天使救死扶傷的身影,他們給廢墟中的傷者帶來了生命的希望。 危急時刻將生的希望留給病人 5月12日中午,茂縣中醫院餘國林醫生和往常一樣,在門診部上班。

突如其來的大地震把診室牆體震塌,餘國林被嚴重砸傷,頭上、肩上、腿上血流如注。但他先緊急疏散了屋裏的病員,自己最後才走出。

兩位病人不幸被倒塌的牆體亂石和磚瓦埋住,受傷的餘國林和趙紅霞、周國民醫生一起用雙手刨挖亂石和瓦礫,解救被埋病人,此時餘國林頭上的血順着脖子往下淌。“你快走,去包紮。”

周國民說。“別管我,先救病人。”

後經醫生診斷,餘國林顱骨和全身多處肋骨骨折,併發顱內血腫和氣胸。此後兩天,他一直躺在醫院帳篷內,經搶救無效,於5月15日9時50分,永遠地離開了他所眷念的工作和生命! 臨危不懼 在餘震中接生36寶寶 大地震後不到10分鐘,產婦楊美容開始劇烈陣痛,必須馬上剖宮產,否則產婦和胎兒都有生命危險。

王麗和另外4名醫務人員,舉着應急燈,再次衝進手術室。餘震不時襲來,但王麗手裏的手術刀卻始終穩穩的。

40分鐘後,楊美容的兒子順利降生。 由於地震後鄉鎮衛生院破壞嚴重,大量重災區的孕婦被送到這裏,王麗和同事們在6天裏做了17臺手術,順利接生了36位寶寶。

6天裏,她沒有睡過一個完整覺,“我是醫生,病房就是我的陣地。每迎接一個新的生命,就像是又一次向災難無聲的宣戰。”

生命接力 萬名傷員異地大轉移 這是一次歷史上罕見的全國範圍內的傷員大轉移:涉及8000名傷員,涉及全國20個省市。如此大規模、長距離地轉移傷員,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傷員能夠早日康復;讓傷員享受到更好的醫療環境。

5月25日15時09分,運載着近300名地震災區傷員的“救22”次列車從成都火車站啓動,開赴此行的目的地——浙江省杭州市。同一天,運載 着近300名傷員的另一輛火車專列從四川德陽發往湖南長沙;來自國航、川航、東航、深航的共計6架專機,搭載着200多名傷員,從四川成都、眉山、資陽飛 往安徽合肥、福建福州。

我心目中的白衣天使. 人生來去匆匆,來時風風火火,去時尚須真真切切。幹着樸實無華的小事,有着海洋一般的胸懷,救死扶傷,何等偉大!在無硝煙的、病魔肆虐的現代,他們繼承了偉大的南丁格爾和白求恩精神。

一份愛的心念,讓他們學會了承擔。他們以較強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把自己的美麗青春和無私的愛都奉獻給每位患者。

他們用勤勞的雙手和博大的愛心,將人類的真、善、美髮揮到了極至,一如春風吹遍世界的每個角落,有他們的地方就有愛,有他們的地方就有希望——這就是我心目中的白衣天使。 “受命於危難之際。”

讓人間充滿溫情。面對可惡的“非典”,用鮮血和生命築起了一條鋼鐵長城。

將生命的甘泉注入傷痕累累的軀體,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希望,也竭盡全力,走不完的病室長廊,送不盡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起死回生的故事從這兒傳頒,這當中,又何止是體力的差使? 花枝招展,濃妝豔抹歷來不是美的詮釋。燕尾帽下,那一眸關愛的眼神,還有那神奇的心理護理,讓人間多少奇蹟再現。

如今,鐵樹開花,枯樹發芽,早已不鮮爲人知了。這當中,孕育了多少美的篇章? 啊!力的思索,美的暢想,讓白衣天使倍添了幾道風姿。

敢比冰山雪蓮,敢比姣姣玉蘭,永遠的白衣天使。

9.護士主要事蹟怎麼寫

給你個範文: 身爲護士,護理工作是平凡的、本職的,然而,作爲護理人員怎麼用真誠去撫慰病人心靈上的創傷,能否用火一樣的熱情去點燃患者戰勝疾病的勇氣,卻一直是我不懈的追求。

人生旅途中誰都難免會成爲病魔的不幸者,此時的護士要爲他們營造一個個愛的港灣,同時也需要職業性的奉獻智慧和辛苦,我也一樣—— xx年衛校畢業的xxx,一直從事婦科護理工作,xx年來,她始終保持着良好的心理素質,愛崗敬業的任勞任怨着,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常有的XX工作, 一向默默的協助着團隊,爲了配合護士長搞好科內管理,熱情地參與了各種新護理項目的開展, 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能與同事們一起克服。 對待小師妹們,我多年積累的臨牀經驗會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她們,使科內一度形成了互幫互學, 共同提高的友好氛圍。

在此基礎上,我仍不斷學習,更新老知識,努力鑽研新護理技術,爲了有效地利用到臨牀護理,使其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也付出了相當的辛苦, 如(舉例說明) 200*年12月ICU科收治了一位肺癌合併腦轉移引起癱瘓的患者,入院時,全身多處Ⅲ度褥瘡,護理相當困難,xxx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及平時總結的經驗,配製了一種洗劑,外敷創面,經過大約十天的精心護理,褥瘡感染創面逐漸癒合。這一成果正在院內各科室推廣使用。

病人護理的過程,髒與累自然是怕不得的。如今年2月份ICU收治一位患“喉癌、腦梗塞”致全身癱瘓的病人,因家人護理不當,入院時滿身大、小便,而且合併全身多處褥瘡,其臭無比。

xxx同志沒有退卻,親自與護理員一起清洗病人,一遍又一遍,直至把病人身上的臭味清除。病人因爲進食困難,長期沒有清潔口腔,口腔內積滿食物殘渣,張開口發出陣陣腐臭,令人噁心,但她毫無畏懼,細心地用鑷子一點點地將病人口腔內的食物殘渣清除乾淨。

另一位高齡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肺源性心臟病患者曾伯,因爲家庭問題,長期得不到家屬的關心,飯菜不合胃口,拒絕進食,她親切地與病人談心,開解病人,循循善誘,併爲曾伯送去熱飯、熱湯,使病人感動得熱淚盈眶,積極配合治療護理,病人與家人關係也逐漸和好。以後他每一次發病,都要求入住ICU。

標籤:事蹟 醫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