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張弼士故居風水考察

張弼士故居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龍門鎮,是清朝末年著名的地理學家、民族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張之洞的故居。

張弼士故居風水考察

從風水角度來看,張弼士故居的位置非常有利。首先,故居位於青陽縣龍門鎮的中心位置,周圍山勢峻峭,環境優美。其次,故居前面是一條寬闊的護城河,既能起到護城的作用,又能增加居住者的氣場。最後,故居的房屋結構採用了傳統的“廳堂式”,相對寬敞、通風的房間設置,使得家中氣場更加暢通。

另外,張弼士本人是一位非常注重風水的人,在故居的設計和佈置中也充分體現了這一點。故居中的室內擺設和陳設均符合傳統的風水準則,如將書房、臥室、客廳等不同的地方對應着不同的五行,以及在屋內設置各種吉祥物等等。

綜上所述,張弼士故居雖然不是按照實用性或美觀性來設計的,但是從風水角度來看,卻非常合理和優秀。它充分結合了周圍的自然環境和傳統的風水準則,使得整個故居非常符合氣場和諧、物阜民豐的精神氣質。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客家房屋構形有上中下兩至三堂和左右橫屋、也有加前或後圍龍屋。分別的附在的風水含義是什麼?

客家先民們把風水學上的“地理五訣”(龍、穴、砂、水、向)運用到圍龍屋建築上,追求與“地理五訣”達成和諧統一,實際上就是在追求與大自然在空間上達到和諧統一。

1、 龍、穴

圍龍屋大多建於丘陵坡地,面水背山,風水術上的“來龍”即指屋後的山勢,雄偉的山樑謂之吉。爲了將龍脈引進和留在屋內,故圍龍屋有龍廳、龍神、龍門和龍廳背等。龍廳後不能開門,否則會泄氣,同時又必須是空的,不能堆放任何東西,爲的是避免壓了龍脈。龍廳背是上堂祖先神龕背後的空間,中有一小門正對屋後的龍廳,謂之龍門。龍脈從龍廳進入,經龍門、五星石伯公、龍廳背而入上堂。五星石伯公是風水術所稱的“龍穴”,亦是整個圍龍屋風水的穴眼,因爲地位重要,所以有專門的神位來供人祭拜。五塊石頭中以正中的那一塊爲最大、最方正。調查中,當地人常依據“天圓地方”來推斷此即爲五行中的土,至於其它四塊分別代表哪四行,這連風水先生都回答不上來。

2、 砂

圍龍屋址的選擇,首先注重房屋方向,要坐北朝南,房屋中軸線要與子午線一致。其次注重屋周前後左右四方的山水形態,講究直觀的佳山勝水的組合之妙,以期“協神道而大寧”[3]。其理想的空間模式爲:“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客家都住在山區,對山形山勢尤爲重視,“山地觀脈,脈氣重於水”[4]。圍龍屋大多依山而建,後山是聚落所依,龍脈所在,人運所繫,尤關興衰成敗。故後山要山勢雄偉,有如龜背,且來勢遼遠,有“玄武”之氣。前方要開闊秀麗,有“朱雀”之象;左右要山勢逶迤,水勢迂徐,左右環抱,有龍虎相護之意。如果秀峯麗水,前後相濟,左右環縈,有“坐坎向離,形如奔江之龜,且西來水環抱,如獻金牌”[5]的意象,更是上乘之地。宅外大自然環境中的山水成爲圍龍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蕉嶺丘逢甲故居便是背依雄山,山嵐不時氤氳成雲;前方兩山迤邐而至,左右掩映;兩山之間,一丘呈一弧形徐徐而起,有如滄海旭日。宅外山水構成“嶺雲海日”共生的意象,故丘逢甲的詩集也以居室山水意境命名:《嶺雲海日詩鈔》。

3、 水

在選址中,另一個環境要素受到同等重視,這就是“水”。因爲“山之氣運,隨水而行。” [6],水能聚“氣”,能使家族興旺發達、事業風順、財源廣進,這是歷經磨難的圍屋主人魂縈夢牽的。爲何“水”能聚“氣”?“氣”到底爲何物?《葬書》雲:“夫陰陽之氣,噫而爲風,升而爲雲,降而爲雨,行乎地中而爲生氣。”[7]可見“氣”,其真實形式就是自然界中的“雲”和“雨”,也就是“水”之源。“水”對人類來講當然是十分重要的生存要素。其實不僅對人,地球上所有有生命的東西都離不開水。而人類生存、發展又離不開各種生物。地球正因爲是“水的行星”才成其爲人類及其它多樣的生命最適合的家園,蘊育了人類的文化與文明。圍龍屋“尚水”實在是爲保障客家文化興旺創造良好生態條件。這種文化追求映射於將水與圍龍屋建造的結合,要麼傍水而建,要麼營造水面如屋前水塘增補“聚氣”的不足,這已成爲圍龍屋常見建構。那麼,水爲何與“聚氣”相連?從環境學視角考察,實際上這是一種舒適和實用體驗。水自身是靈氣的景觀,滿足人們賞心悅目的精神需求;水的熱容量大,當水面迎接夏季風時,能有效降低室內溫度,增加其溼度,宜於人的居住;池塘水也能在旱季確保室內井水水位穩定;水,尤其是流動的水,其降解污染物和排污功能都是及其明顯的;水面的綜合利用如灌溉、洗滌、防火、種植荷蓮,養殖魚等提高了其實用性和觀賞性。在以柴草爲主要燃料和土木構架建築物的時代,池塘水體的防火功能特別緊要。

4、 向

《天玉經》說:“先定來山後定向,聯珠不相放。”[8]。圍龍屋“屋場”朝向選址過程就是這樣的。如前所述,粵東北客家聚居於山區丘陵地帶,山脈縱橫馳騁,谷地狹小,盆地發育不成熟,地形地貌複雜。因此,在“屋場”選擇時,要想完全按照《宅經》等宅書的要求尋找到特別好的“屋場”比較困難。但現存的大量圍龍屋大多取得風水好“屋場”和麪向的佳境,足見粵東北客家民系在營造圍龍屋文化時精心和費心,絕不像有人所認爲“不講究風水,樓址選擇靈活。”[9]。圍龍“屋場”的方向,一般根據其所處地形、地勢、山水大勢而定的,基本是面南、東南、東。我們調查的實例絕大部分爲坐北向南如梅縣南口德堂、興寧葉堂千傾堂、豐順豐良鎮鄒家圍等,其餘多東南和東朝向,如五華縣下壩“忠厚傳家”面向東南,梅縣隆文鎮秉彝莊朝東等,莫不如此追問你好!在此表示感謝!

你有沒聽說過“附”在“房屋結構”另層含義:如房屋比爲“家人和奴僕”,或者說主上堂爲主人,下堂、正房、廊閣、走廊過道等象徵家人妻妾子孫?應怎樣才和諧孝順?橫屋、外圍、附爲奴僕傭工人,怎樣才奴不欺主,就象請來的工人聽使喚。建築應怎樣設計各間門樓、廳堂、廊閣、走廊過道的高低闊狹?怎樣才使風水格局和諧?

張裕張弼士在馬來西亞的故居在馬來西亞哪裏?

檳城是華人之城,是色彩之城,有一棟百年老宅——張弼士故居,被《孤獨星球》評爲世界“十大豪宅”之一,因獨特的寶藍色外牆脫穎而出,“百花叢中一點藍”,因此又稱“藍屋”。

藍屋的主人,是有着“東方的洛克菲勒”美譽的張弼士。說到張弼士,或許大家還會有些懵,但一提到“張裕”葡萄酒,許多人便恍然大悟。張弼士,正是張裕公司的創始人。

出生在廣東大埔縣的張弼士,16歲隻身遠赴南洋謀生。他從一家米店的勤雜工幹起,經過艱苦打拼,先後創辦墾殖公司,開辦遠洋輪船公司,開設藥行,號稱“南洋首富”。

從此,他亦商亦官,走上仕途,在獲得清授予官銜的南洋富商中,數張弼士的地位最高藍屋從1897年動工,據說請來了蘇州的設計師傅和近百位風水先生,歷時七年才竣工完成。

藍屋挑高僅兩層,但前後卻有38間房間、5口天井、7條樓梯、220扇窗。中國蘇州園林的特色庭院、潮州“四點金”格局的中式大院、花了整整三年手工打磨的百葉窗木條、蘇格蘭進口的新藝術主義彩繪玻璃窗……

所有細節都透露着令人驚豔的東西合璧與奢華大氣。領略這座房子最好的方式是親自入住,目前它已經被打造成爲一家精品酒店;或者,長達一個鐘的導程也可讓你一瞥其華麗的內部結構。

圍龍屋的文化精神

第一、反映了客家人團結互助、敬老尊賢、禮貌文明、知書達理的傳統美德。圍龍屋內的大小天井一般配置有小型假山、魚池和盆景,正屋後面半園“花頭”和正門前面半月形池塘四圍均載有各種花木和果樹,圍龍屋背後的山頭林木叫“龍衣”,嚴禁砍伐,整座建築掩映在萬綠叢中,一年四季鳥語花香,環境優美而靜雅。

圍龍屋內的柱、樑、枋、門等雕繪上山水花鳥、飛禽走獸等栩栩如生的圖案,並塗上鮮豔奪目的油漆,顯得金碧輝煌,古色古香,十分壯觀、氣派。一般來說,一座圍龍屋聚居着一個近親家庭,相互之間和睦共處,尊老愛幼。逢年過節,男女老少齊集正屋上廳祭拜祖宗,在正中大門前的禾坪上舞龍舞獅,敲鑼打鼓,盡情歡樂,呈現出一派喜悅、祥和景象。

第二、客家圍龍屋的風格是原始住宅風格的傳承。據考古資料,處於黃河流域的原始社會中後期的半坡氏族和龍山氏族,他們居住的區域就是由幾十座樣式爲方形和圓形的土夯房屋組成。這說明客家人的居住觀念潛意識地蘊含了對祖先某些住宅經驗的復甦和借鑑。

第三、圍龍屋的建築特色也是古代陰陽思想的投射。

集中體現在講求建築物體與天然地形的協調統一,而合符“天人合一”的哲學道理。如遇上不盡如人意的地形則通過增加半月形花臺或池塘或建築半門調整座向,以達到陰陽平衡和適應環境。這種陰陽思想,後來又夾雜了不少講究“風水屋場”的巫術文化,如俗諺:“風水人間不可無,全憑陰陽兩相扶”等。

第四、體現了傳統的宗族觀念。客家民居建築規模宏大,一方面,呈現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習性。因爲,客家不論是在長途跋涉的遊離中,還是新到一處人生地不熟的居地,都有一家一戶所難於克服的困難,得靠本姓本族人聚居在一起;另一方面,屋內住戶按輩份高低及尊卑來分配房間,其建築中心位置都安放祖宗牌位,供後人拜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家人這種傳統家族倫理思想。

客家人建了新屋,一般都要舉行“搬新屋”禮俗,叫“出煞”。要請風水先生驅趕“三煞”之後,纔會平安吉利。遷居之日,大擺宴席,祭祀神靈。

價值體現

廣東省梅州市現存的客家圍龍屋總數有兩萬餘座,遍佈於梅州全市各縣(市、區),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曆史。客家圍龍屋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杆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被中外建築學界稱爲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色,具有巨大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梅州客家圍龍屋共有2萬多個,其中,價值最高、規模最大的客家圍龍屋主要分佈在梅州的梅縣區、梅江區、大埔縣和興寧市,比如梅縣區的仁厚溫公祠和萬秋樓,梅江區的承德樓,大埔縣的張弼士故居和花萼樓,興寧市特色古民居【辛亥遺址】何子淵故居等。圍龍屋的客家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從建築風格到民風民俗處處展示了客家的人文歷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徵,被衆多國內外專家譽爲東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築奇葩、一部讀不完的百科全書。按照世界文化遺產的評定標準,只要具備六項條件之一的即可獲得批准,而梅州的客家圍龍屋經比對符合其中四項,完全具備“申遺”條件。

梅州決定正式開始啓動客家圍龍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以下簡稱“申遺”)工作。客家圍龍屋“申遺”對提高梅州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提升梅州文化軟實力,有着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將確定目標、全力以赴,通過“申遺”工作,把梅州客家建築文化的主要代表——客家圍龍屋,打造成世界級的文化旅遊品牌。

很久以前,客家人爲防禦外敵及野獸侵擾,大多數客家人選擇聚族而居,因此建造了圍龍屋。客家圍龍屋的主體結構大多爲 “一進三廳兩廂一圍”。普通的圍龍屋佔地8畝左右,大的圍龍屋佔地30畝以上。一間圍龍屋就如同一座巨大的城堡。屋內分別建有多間臥室、廚房、大小廳堂、水井、豬圈、雞窩等設施,形成了一個自給自足、自得其樂的場所。

客家圍龍屋目前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杆欄式”、雲南的“一顆印”並列一起,被中外建築家稱之爲中國五大特色民居建築物。至今,客家人已走出了封閉的圍龍屋,圍龍屋正成爲一種歷史的遺蹟,一種獨特的景觀。

代表建築 雙牆圍龍屋

雙牆圍龍屋助居民躲戰禍,有201年曆史,牆體至今保存較爲完好 。

一馬蹄形狀的高大圍牆將 “四角樓”包裹住,“四角樓”正門前有一彎半圓形的小池塘,兩者有機結合,使整個建築羣呈橢圓形佈局,遠遠望去,非常吸引眼球。這就是記者日前在惠東縣白花鎮看到的一處古屋羣。據該古屋羣的後人介紹,該建築羣爲練氏祖先所建,當地人習慣稱爲“練屋”。“練屋”始建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至今已有201年的歷史。

歷史 雙層圍牆阻洪水救居民

祖先建好 “四角樓”後,先在外面建了一道圍牆,由於圍牆較矮,附近的居民經常翻過圍牆偷東西,練氏祖先便再築了一道比較高的圍牆,便形成了今天的雙圍牆結構。“練屋”圍牆全長近300米,低處望去,兩面圍牆宛然盤旋,似有長城的磅礴氣勢。據測,外牆牆高近6米;內牆牆高約3米,牆寬均爲0.3米左右。兩圍牆之間相隔約半米寬,每隔2米左右有一石制橫樑嵌於兩圍牆之間,起相互牽引和加固作用。外牆每隔2米處有一眼。

1940年秋,日寇近千人從惠陽霞涌登陸,直撲白花墟,當地居民及附近羣衆便迅速潛入雙牆裏面躲藏。日寇攻入“練屋”後,見空無一人,又不敢貿然搜尋,便惱羞成怒,火燒圍龍屋,幸好當年圍龍屋只被燒燬一部分,經後人的維護,現在已基本修繕。而當年100多名羣衆就是藉助圍牆才躲過此災難。

1979年,當地曾爆發了一場洪水,“練屋”周圍的許多房屋都倒塌了,但“練屋”的雙層圍牆卻堅固無比,使得“練屋”安然度過這場水災。

“練屋”最高峯時曾住着80多戶700多人,而現在只有10多戶人在此居住。

結構 堂屋內部爲三進式結構

“練屋”正是一方形的堂屋,堂屋正門前是一塊用來曬穀、乘涼的大禾坪,禾坪兩側開東、西兩門。從東門走進“練屋”,映入眼簾的是這塊近200平方米的長方形大禾坪,禾坪東西兩側各有一座石制的桅杆。禾坪是客家圍龍屋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到收割的季節,客家人都會在這裏打稻曬穀,俗稱禾坪。在禾坪前面是一個半月形的池塘,面積近200平方米。據有關資料顯示,客家圍龍屋不論大小,門前必有一塊禾坪和一個池塘,這除了有裝飾作用外,還具有較強的實用性。池塘既是天然的肥料倉庫,也是污水自然淨化池,更有澆灌菜地、蓄水防旱,以及防火等功用。而半月形池塘與半月形建築羣形成了一個橢圓形,不僅使圍龍屋整體美觀,還寄予了人們“家家團圓,事事”的美好願望。

堂屋是圍龍屋最主要的部分,其四角各有一座角樓,故稱爲“四角樓”。“練屋”的四座角樓爲雙層建築,樓頂爲青瓦鋪成的三角形檐頂。從檐頂到地面約有8米高。“四角樓”內部爲“三進”式結構,“三進”有上、中、下三廳,廳與廳之間是用一口天井連接的,並用木製屏風隔開。正廳左右又分兩廂,俗稱橫屋。在橫屋的盡頭,又築有十多間圍牆形的房屋,把正屋“圍龍”起來。在“三進”的最裏面是正堂,正堂中端有一副雕刻精美的靈閣,靈閣正中供奉着練氏祖先的排位,靈閣上方刻有“文德堂”三字,左右兩側是一副對聯,寫着 “遵祖宗二字格言曰勤曰儉,教子孫兩行正路惟讀惟耕。”這副對聯是他們的祖訓,意思是教育後世子孫要勤儉節約,只有專心讀書和努力耕作纔是置業持家的最好出路。

傳說 建屋緣於“五鬼送銀”

文德堂供奉的“粵文公”正是“練屋”的始建人練揚俊。“練屋”始建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至今已有201年的歷史。據《練氏宗譜》記載,練揚俊,號粵文,爲國學生。他是從現白花鎮謨嶺村遷往該地興建此屋。

對於當時練揚俊爲何能有這麼大的財力興建這座圍龍屋,有一個“五鬼送銀”的傳說:練揚俊當年是靠打油、榨糖爲生。一天,村子裏突然來了5個運鹽人,挑着10擔白鹽想找地方暫時存放。他們挨家挨戶地尋找,但只有心地善良的練揚俊答應運鹽人的要求,騰出自家的房子讓運鹽人存鹽。過了很久,練揚俊始終不見運鹽人回來取鹽,於是去查看存鹽,誰知10擔白鹽竟然變成了10擔白銀。後來,練揚俊就用這意外之財興建了這座“練屋”。 然而“五鬼送銀”畢竟只是傳說,練家的這位祖先是靠勤奮勞動、節儉持家才興建起這座祖屋的。練家早年多出木匠,最鼎盛時期,在這練屋內住着近百名木匠。在解放前,練家就有四五間木廠,專門生產傢俱、水車和農具等,還有油坊、糖廠、布店、豆腐坊等,興盛一時。“練屋”能有今天的規模,也是後世子孫不斷維修的成果。

練志峯說,粵文公建好 “四角樓”後,練氏祖先便在這裏繁衍生息,隨着人口的不斷壯大,練氏祖先還在“四角樓”兩側增建了近60間散屋,這些散屋目前仍保存完好。這樣,加上原來的“四角樓”,整座“練屋”佔地近百畝。

馬來西亞的14個州有什麼歷史?清告訴我(最遲星期五解答)pls

獅城是新加坡。。。 -_-|||

馬六甲:

聖保羅教堂 - 在荷蘭城處有一個階梯,攀登上去就是聖保羅山,聖保羅教堂就座落在此。 1521 年時,一位葡萄牙將軍 DUARTE COELHO 在此興建一座小教堂,他希望它會是這座城市中最先進的天主教堂。當荷蘭人接管馬六甲後,它被改稱爲聖保羅教堂。 1753 年 CHRIST 教堂建造完畢,聖保羅教堂就被棄而不用。後來,荷蘭人將它改爲埋葬有名望的人之墓園。聖保羅教堂裏有一座聖法朗西斯的墳墓,他生前經常到訪這間小教堂。 1553 年時,他被埋葬於此,後來,他的遺體才被移往印度的 GOA 。這裏豎立了一座聖法朗西斯的大理石雕像,爲紀念他 400 多年前曾經到此居留,並作出他的貢獻。站在山丘的教堂上,可以俯瞰整座城市。在此還可以觀賞到許多很有特色的荷蘭墓碑。

THE STADHUYS 荷蘭城- 位於城市廣場上,這座荷蘭城有着厚重的木門、深紅色的牆壁及鍛鐵鑄成的鉸鏈,它是荷蘭殖民統治者所遺留下來最重要的遺蹟。建於 1641 年至 1660 年之間,荷蘭城被認爲是東方世界最古老的荷蘭建築物。它是荷蘭磚瓦砌工及木工技藝的最佳呈獻之其中一個例子。整棟建築粉刷成橙紅色,向來是荷蘭總督的官邸。如今荷蘭城內包含了馬六甲歷史博物館、人種博物館及文學博物館。

峇峇孃惹古蹟博物館- 海峽華人或峇峇孃惹是吸取了馬來文化的華裔貴族後裔。在郭陳禎祿路上,有着一整排 19 世紀海峽華人的店屋及古老屋子,這裏儼然是小型的峇峇孃惹博物館。這些巴羅克風格的建築物是典型富裕華人的住家。長型的屋子,屋內又非常寬敞,裏邊有一個天井,可以容許陽光及雨水進入屋內。那些厚重的木製傢俬,皆是以中國的紅木製成的,其設計則融合了中國、英國維多利亞及荷蘭風格。有些傢俬擁有豐富的珍珠母鑲嵌了盛開的櫻桃花及各種鳥類。屋裏的陶瓷則是這些海峽華人特地向江西省及廣東省,要求定製而進口的。

青雲亭 - 此廟建於 1646 年,是馬來西亞最古老的華人廟宇,廟內有碑銘紀念明朝大使鄭和將軍第一次到訪馬六甲。

青雲亭裏有許多厚重的木門。廟宇的屋頂是以玻璃及瓷土作成的中國神祕動物來作裝飾。廟內的裝飾同樣莊嚴,主要的祭拜大廳供奉着三座祭壇,佛、儒、道各一座。所有的建築材料及工匠,皆是從中國引進來的。

三保廟 - 三保廟就在三保山的山腳下,這座廟是爲鄭和而建,後人已經將這位明朝的大使當作神明來崇拜。此廟建於 1795 年。

檳城:

舊關仔角的康華麗堡,俗稱炮臺,無疑是檳城最古老的建築之一,也是自英殖民地時代,檳城歷史的發源點。

217年前,經與吉打蘇丹訂立割讓檳榔嶼條約後,東印度公司的萊特上校於1786年8月11日帶領水兵,登陸今舊關仔角。他正式宣佈檳榔嶼爲威爾斯太子島,並以紀念當時英王喬三世之名命後來迅速發展起來的市鎮爲喬治市。

爲了防禦荷蘭、法國、海盜等威脅,東印度公司就在最尖角建了四角星形保壘。起初的木柵堡壘是以Ms Nibong Palm所築構,並以當年的印度總督Lord Cornvalis取名爲康華麗堡。1793年,靠印度囚犯的輸入,萊特重新建造一座和原來一模一樣的磚造棱堡。我們在平地上,其實很難看出棱堡有何特別,除非從高處往下看,纔會明瞭棱堡的形狀和意義。

所謂棱堡,是海洋貿易的殖民地時代帝國主義者所建的港口要塞堡壘。最基本的是個四方型,在四角處凸出棱角以架大炮,平面看來像個星形。

康華麗堡就是屬於這基本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早年的康華麗堡同時是東印度公司的軍事和行政中心,內部擁有軍火庫、營房、辦公室及小教堂等。現只遺存庫房及小教堂。圍繞康華麗堡一週,原有27尺寬,6尺深的濠溝。東西面各有引橋銜接堡門。自從1816年英法對抗結束後,康華麗堡已失去其軍事防禦意義。之後,隨著喬治市的發展而被擺置一旁。1923年,濠溝被填平爲草坪,南邊的在戰後被闢成停車場。

2005年,國家博物館在康華麗堡的四面嘗試挖掘,恢復一段濠溝,唯沒有再盛水。作爲檳城,甚至是新馬重要的歷史遺存,康華麗堡在1977年是首批被法定爲國家古蹟。然而奇怪的是,當局卻在堡內操練場建了很不協調的現代露天劇場。

90年代還私營化,經過一段很不適當的經營管理。

萊特街的街頭,起自土庫街、炮臺路、King Edward Place的十字路口,也是舊關仔角鐘樓和圓環的所在地。

我們現在所看到舊關仔角鐘樓,並非許多人認爲中的非常古老。它其實是20世紀初的1902年才建立起來,至今剛好101年。

1897年適逢英女王維多利亞登基之60週年,各英殖民地皆舉行盛大的鑽禧紀念慶典。爲了永久紀念,據鄺國祥的檳城散記寫道,當地特示意檳城富紳鄭景貴和謝增煜,建大鐘樓一座。

而48歲的百萬富翁謝增煜來個自請獨承。唯這件事卻拖到1900年才籤合約,將耗資3萬5千元的鐘樓於1902年建竣並交給地方時,維多利亞女皇已逝世了。(見Penang Past and Present 1786-1963)。

謝增煜太平局紳乃巨賈胡泰興太平局紳的女婿,不僅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檳榔嶼富豪,大園主,還練得一手好書法,以“臂窠大字”著名。可惜鐘樓沒留下他的手跡,而只是刻印著英文字體,“This Clock Tower was Presented to Penang by Cheah Chen Gok Gsyn is commemoration of her Mejasty Queen Victoria\'s,意此鐘樓爲謝增煜贈與檳城,以志維多利亞女王登基鑽禧紀念——1837-1897”。

鐘樓高60英尺,象徵維多利亞女王在位60年。鐘塔外觀分爲4層,每一層有不同的立面處理,並逐層縮小平面。地面底座是個八角形平面。朝土庫街的那面爲正方,門口有個八字開階梯。第二層實爲兩樓,中間四面皆凸半圓露臺,臺底收錐形,窗頭設馬蹄拱。第三層亦是四方形四面各設一面大時鐘。頂屋重複八角平面,由八根短柱撐頂一個底盤出檐的大蔥頂。

這殖民地——蒙兀兒(Colonial-Mogul)或“Raj”式樣顯然受到當時吉隆坡大廈如高等法庭(The Sultan Abl Samad)建築的影響。那是一種試圖將印度回教建築與歐洲古典建築結合,以便體現回教地域的色彩,不過檳城的公共建築物就只一列。其他還是走新古典主義路線。

由於鐘樓的造形別緻,獨然矗立,又與四周如炮臺、機關大樓構成優美的都市景觀,自建成後不只成爲喬治市的地標之一,更是明信片最受寵愛攝取的景物。唯戰後周遭的改變使它漸失色。80年代一棟馬來商會大樓龐然大物一蓋,鐘樓便被比矮成微物了。

塗成淺橙色,蔥頂銀色,70年代樓身油上黃配白邊框,蔥頂亦塗上。90年代樓身改塗淺灰底白框。最近一個月,鐘樓又剛一番油漆,蔥頂塗的是一種輕浮的豔橙色。

其實如果比較1905年左右鐘樓剛建成的明信片,就可知道歷來改塗的多不正確色彩。原有的樓身是灰白色,二層似乎是淺\的紅磚色。而大蔥頂正確的是黑色!

臥佛寺 (Wat Chaiya Mangkalaram),建於19世紀的臥佛寺,位於車水路。該佛寺融合了中國、泰國和緬甸的建築風格,華麗且精雕細琢。寺內供奉著一尊長達33公尺,排名世界第叄大的臥佛像,僅次於緬甸和泰國的大佛。

檳城蛇廟,建於1873年,原是一間清水師祖廟,名爲「清雲巖」。蛇廟的稱呼,是在廟建好後,來了數條青蛇在裏頭居住。而每當清水祖師寶誕時,更有無數的青蛇從後山涌入廟,成爲一大奇景,因此「蛇廟」就享譽各地。蛇廟距離檳城國際機場3.2公里。

張弼士故居- 張弼士故居被稱爲藍屋, 是在1897年動工興建的,用了整整七年才完工。張弼士是客家人, 他不同於他在檳城的客家朋友,其他人選擇建比較時髦的屋子,藍屋是根據風水而建立的。工匠在中國引入,材料是從蘇格蘭輸入。動工那年,張弼士任清駐新加坡總領事,兼轄檳城、馬六甲及附近英國殖民地事務。因此,他經常往返新檳兩地。藍屋竣工,他已升任商務考察大臣,光緒皇帝曾接見他,並授予太僕寺正卿銜(位列二品,當時滿清官階分九品,一品最高。縣令列七品,州官也不過四品),在獲得清授予官銜的南洋富商中,數張弼士的地位最高。

張弼士是19世紀末華人發財致富,亦官亦商,權力與財富相結合的一個典型。張弼士才16 歲,便隻身從中國來到南洋, 開創他的大業。曾被中國清任命爲駐檳城首任領事、新加坡總領事、侍郎(相當於副)、任命他爲考察外埠商務大臣,兼檳學大臣等職,被當地譽爲清朝最後的。他於1916 年過世時, 顯赫一時, 英國亦爲他下半旗致哀。張弼士學語言的天分很高,除了南洋通行的各種華族方言外,他還能講英語、荷蘭語與馬來語。他晚年還經常穿洋服,偶爾也吃西餐。藍屋外觀雖是很中國,但內部陳設卻是華洋融合,體現了中西合璧。

科林回教堂- 坐落在椰腳街的科林回教堂,是檳城最古老及最大的回教堂。該回教堂建於1883年,原本屬方形並附設長廊及斜脊屋頂,後來再經過擴建。1926年,由回教和印度教徒捐贈及禮聘而來的建築師將它髹上摩爾式建築色彩。科林回教堂是以印度南方柯林部落首領的名字命名的。該首領是當年追隨法蘭西•萊特的印度僱傭兵。回教堂的乳白色外表及金圓頂更是一大特色。

馬裏安曼印度廟- 這座位於皇后街的印度古廟建於1833年,具有傳統的南部印度達羅毗荼建築風格,是檳島最早建立的印度神廟。其大門入口和四壁都塑有巧奪天工的神像,生動且真。寺內富麗堂皇,放置了很多印度教神像,其中以蘇伯馬廉神像最爲矚目。它是以金、銀、鑽石和翡翠所裝飾,是一件價值不菲的寶物。寺廟入口處有一座高塔,上面刻有形態生動、色澤絢麗的各式人物,可謂金碧輝煌。每逢大寶森節,信徒們都會用花車載着神像遊街。

吉打:

古丁古梅故居(KU DIN KU MEH)- 1848年生於吉打州的ANAK BUKIT,他14歲就擔上吉打州獄長。除了是名馬來文和泰文學家,KU DIN也是1894年法律書藉編寫人。 1897年,吉打蘇丹阿都哈密(SULTAN ABDUL HAMID HALIM SHAH)委任古丁爲色都(SETUL)最高專員。當時,色都、加映和普吉島都是在泰國管轄的吉打縣內。 由於古丁對色都的政經農教發展,使他被譽爲色都開創之父。1902年,古丁開始被譽爲色都王,並且允許使用東姑哈魯汀(TENGKU BAHARUDDIN BIN TUNKU MEH)的稱號。 1909年,在曼谷條約(PERJANJIAN BANGKOK)下,色都被納人泰國版圖。在古丁的管理期間,色都港口與檳榔嶼及RAGOON有密切的貿易關係。古丁本身也有幾艘船隻從泰南出口燕窩、木 材、椰子等等到檳島。 古丁後來與一名檳城女子結婚,他們的辦公室兼住家就在檳榔律路。暹羅(今泰國)一直保留古丁的職權直至他1916年退休。古丁在1932年逝世,並且 安葬在色都。

古丁有一本關於色都(SATUN)的生涯日記,這本手寫記載是用爪哇文記錄,如今收藏在泰國曼谷的國家檔案局裏。

華盍街大教堂- 1786年抵達檳榔嶼立後,萊特引進了首批來自吉打港口的羅馬天主教徒到來定居。這批歐洲人和緬甸或暹邏人通婚的後裔,之前由於而從普吉島遷至吉打。大教堂是由加諾神父在1786年所創,在1857年它從教堂街遷至華盍街。現今教堂旁建築物是由馬尼蘇神父所建辦。1861年,這座教堂可容納一千二百人,在1955年被格升爲檳城主教教區之後,大教堂就被翻新重修,以便迎接檳城第一任教主Kanan Mongsignor Francis Chan神父。以前,教徒聚集在教堂建築後巷(Lorong Argus)一帶,如今剩下的寥寥無幾。其中,有一間建築是建於19世紀的英印混合式特色洋屋。

客家民居所保留的哪些民俗文化讓你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厚久遠

客家民居建築主要有圍樓、走馬樓、五鳳樓、四點金、殿堂式、圍龍屋和中西混合式等,圍龍屋是其中最普遍也是最具特色的。它與北方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杆欄式、雲南的一顆印合稱爲中國民間五大傳統民居建築形式,被譽爲“中國古建築的奇葩”,“東方文明的一顆明珠”。客家民居不但在外型上具有獨特的“客”味,在具體的細節中也能突出地反 映“客”的文化特徵。門樓乃客家民居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蘊含着濃郁的“客家”文化底蘊。客家民居建築 的獨特外形及其濃郁的客家文化特徵早已受到了中外客家學研究者的重視,①然而,客家民居門樓卻似乎被忽略,在對客家民居建築的研究中幾乎未作探討。本文旨在對此作一初步的探討,從客家民居門樓的設置及其裝飾藝術,揭示其設計中的民俗與文化內涵。

一、 客家門樓的類型及影響門樓安置的因素

門樓是一棟大型建築物的最主要甚至是整棟建築物的通道 口,是人和物進出的主要通道。客家民居的門樓通常包括大門、側門、斗門三大類。大門是整個民居的中心,其位置與造型、裝飾都是非常重要的。有安全、交通、分隔、採光、保溫等功能,還具有風水、象徵功能。圍龍屋、五鳳樓、土樓等所有的客家民居都必有大門。門的造型和色彩對客家民居的整體裝飾效果影響很大,因此,一般都將其納入建築總設計的重中之重。圍龍屋的大門兩旁,設方形石座,有的設石獅。大門進去則是下廳,過天井之後則是上廳。

側門是圍龍屋、五鳳樓等府第式客家民居特有的門類,是堂屋兩側橫屋的外大門,呈對稱在大門兩邊。小的民居有一對,大的民居有三對,根據兩邊的橫屋排數而定。

有些客家民居正大門前有禾坪,其周圍有高高的牆,在牆的兩端各開一個大門,叫“斗門”。外圍門樓的功能有如現代住宅小區的出口和保衛室。客家民居通過房屋的外牆和圍牆把整座民居、門坪、池塘等圍成相對、而緊驟的一個區域。一般來說,整座民居里居住的都是叔伯、妯哩等近親,傳統的近親意識比較濃郁。

一方水土養一方文化,因自然氣候、地理環境等條件的不同而形成了各地區、各民族帶有鮮明的、濃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文化。客家民居門樓的安置與客家人的生活與生產以及具體的生產生活方式、環境息息相關,也與客家人獨特的審美情趣 、心理有關,貫穿着獨特的理念。

1.百年開基觀念

在客家人看來,客家民居的修建將是百年立基的開始,而客家門樓的安置則是整個建築中的關鍵事項,甚至被認定將影響整個家族未來發展是否興盛的重要決定因素。因此,它的朝向、它的安置時刻、它的大小規格甚至於它細微局部的裝飾如色調設計等,所有這些都有着嚴格的規定性。

敬祖是中國傳統家族制度的一個核心。客家人的敬祖思想表現得更顯着更強烈,他們對祖宗的崇敬在客家民居中得到充分的表現,不管是土樓、五鳳樓,還是圍龍屋,祖堂總是處在中軸線上,是整座民居的中心,祖堂正對大門人口,開間比環周的房間顯着加寬,一進民居大門,一眼就能看見它顯要突出的地位。

2.家族、宗族觀念的影響

客家人有着強烈的家族聚居觀念。客家地處山嶺重疊的山區,往往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其間溪流密佈,山水之間大小不一的盆地便成爲客家先民南遷時~村一族聚居的好地方。光緒《嘉應州志》說:粵東“無平原廣陌,其 田多在山谷間,高者恆苦旱,下者恆苦澇。”嚴酷 的生存環境也往往要求他們共同開發耕作。爲適應當時當地的環境,客家人的民居建築也形成 了典型的集羣居住特徵,通廊式方樓、圓樓突出地顯示出了家族宗族的羣體性。居於中心的祖祠顯示着宗族的尊嚴,而防盜、防火、飼養、加工儲藏等各種生活設施綜合在一起,血緣近親聚居在一個屋頂之下 ,連爲一體,達到在生活和生產中互助合作 的目的。這種建築形式顯然有利於家族宗族的安居樂業和興旺發達。而所有這些觀念則都使整個建築處於一個宏觀的整體之中,使門樓往往成爲整個建築的核心出口,維繫着整個家族的大統一。

3.勞動和生活條件的影響

客家生活除去出外謀生的外,留下者多以農業爲主,因此,農業生活對房屋佈置也起着很大的影響。爲了從事農業生產方便及就近看守農作物,住宅常常建於所墾種的田野中,造成住宅各個分散,並不緊密排列的佈局。爲了要解決農務上打穀、曬穀、揚穀及其它雜糧整 理的需要,一般住宅大門外就都有禾坪的設置。再外築圍牆、池塘和斗門,使之顯得相對與安全。

4.門樓突出的防護功能

客家民居的外牆很厚,圍龍屋除中間大門及橫屋前端的小門外 ,很少再設其他門戶出入。土圍樓就只有一個大門出入。整座民居窗戶開得少而且狹小,具有特別強的防禦性。一方面則是因爲客家人所有的“家當”都集中在樓內,必須給予很好的保護,另一方面是對“敵人”或者“外人”的防範。客家住宅大都建於平地山坡交界的地方,前置禾坪、後設堂樓、左右夾峙橫屋以及“圍龍”、炮樓、眼,既可以護衛自己,又可以居高臨下,擊退敵人。爲了避免敵人的侵入,所有民居在房屋內部的門卻開得極多窗也很大,可以暢行無阻。這既使敵人難於攻入,而自己卻能迅速調配力量。此外,春房、磨房、雞舍、豬圈、牛欄、柴房、穀倉、水井等設於宅內,在必要時可作爲老弱婦孺及貴重財物的避難場所。

5.地理環境和風水觀念

客家民居非常注重地理環境,包含龍脈(山神地理走勢)風水等,特別是其中的風水觀念,門樓則是其中的決定性因素。客家先民熱衷於祈求自己住宅的安全與族人的平安。漢族本來就有信賴風水先生的習俗,而客家人顯得尤爲熱心。所謂風水,是以相看墓地、家宅的防衛和形狀來判斷兇吉的迷信;所謂風水先生就是鑑定風水的人。迷信風水與客家住宅的興建有着很大的關係。因爲講究風水,必須慎重地觀測研究其來龍去脈,選擇優良的位置。因此往往找到的位置不一定是在自己的土地上,而必須以高價購買,所以對客家人來講,要蓋房子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不但是選擇地形注重風水,就是選擇吉日良辰興工,又必須與全家的出生時辰相配合房子的高矮大小式樣 ,除財力因素外,基地的高低房屋的方向及建築的結構都決定於“地理風水”的要求。因此,儘管同在一個地方,有些是圓樓,有些是方樓,主要是依靠風水先生鑑定的結果而修築的根據古老的傳說,面向正南,可以人丁興旺,所以建築大都採取朝南的方向。但在客家山區民居的方向依山形而定的多,理想的座北朝南並不多見。因而有些在地理環境上不能向南的,也都儘可能使大門單獨朝向南方,使一些住宅出現大門與住宅本身方向不一致。此外,受門前有水可以“聚積財富”、“有財有勢”的觀念的影響,如果建築附近有河的,大門都面向河流上游,以示財勢源源而來。沒有河流的,則在禾坪前面砌築魚塘來象徵它,希望取得吉利的兆頭。當然,造夯土牆需大量的泥土,挖塘的泥土起到重要作用。

二、客家民居門樓裝飾的社會文化與審美特徵

建築裝飾是附加於建築構件上的一種藝術處理,如柱樑的雕飾、屋面脊飾、外檐裝飾,大門入口裝飾等。其藝術特徵是充分利用材料的質感和工藝特點進行藝術加工,恰當地選擇我國傳統的繪畫、雕刻、書法、色彩、圖案等多種藝術特點,相互結合,靈活應用,從而達到建築風格和美感的協調和統一在客家傳統的民居建築中,所有這些裝飾的目的除了美化建築物外,也有着嚴肅的心理和文化意義,儘管它們在生活中不一定會影響建築本身的實用價值。

1.客家民居門樓裝飾的一般社會意義

在我國傳統封建等級社會中,民居建築的裝飾是顯示戶主地位和財富的標誌。據史料記載,民宅使用裝飾裝修的制度規定極嚴。宋制規定“非官室寺觀,毋得彩畫棱宇及朱黑漆樑柱窗雕。”明制規定,“庶民所居房舍不過三間五架,不許用斗拱及彩色裝飾”。直到清代,有關民居建築裝飾的制度才被放寬,南北各地民宅裝飾有了很大發展,不但在木材上施以雕飾,而且充分運用了傳統的石雕、磚雕等優秀工藝,各地各民族結合和發揮各地區的傳統技藝和特點,創造了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的裝飾 。

在客家民居的 門樓裝飾中,也深刻地體現表現門第貴賤觀念。門樓裝飾中的各種木雕、石雕繪畫裝飾,其目的是把裝飾部位顯示出來爲人們觀賞,也是表現門第貴賤的一個重要部位,故戶主都不惜花費資財,從用料、式樣、題材到色彩、裝飾等各方面,竭其能力而爲之。有些在海外的客家華僑不惜花重金從海外運來材料,耗時多年建一客家民居。

客家民居主大門是客家禮儀、禮俗的重要場所和必經之地,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一般地說,客家禮儀活動,如敬祖、嫁娶、做壽、喬遷、回鄉等都首先要進大門。而平時則無所謂大門側門,只要方便即可。因此,大門的裝飾大都儘可能用木雕、石雕裝飾樑柱,圖畫裝飾牆 面。這足以說明大門的地位以及風俗特點。

2.客家民居門樓裝飾與表達祈望心理的文化特徵

現存的較完整的傳統客家民居主要是清中期和清晚期時的建築,典型的如粵東大埔縣黃塘鄉張弼士故居“光祿第”、大埔百侯的“通爾第”、黃砂鄉的“進士第”、梅縣鬆口銅琶村謝姓“榮祿第”等。這些建築外型堂皇美觀,佈局嚴謹,多采用我國民族傳統建築工藝中最先進的“擡樑式”和“穿鬥式”混合結構,且其用料講究,多采用三合土或青磚爲牆,雕樑畫棟,工藝精美。清晚期,客家華僑將傳統的客家房屋結構結合西洋的建築藝術,在故鄉修建了一些中西混合式民居,典型的有梅縣白宮的“聯芳樓”、程江鄉的“萬秋樓”等,其外觀上吸收了西洋的藝術裝飾,內部則仍然是道地的客家民居傳統結構。

從現存完整的客家民居看,門樓裝飾的一個明顯特徵,就是意匠特徵。它的表現充分運用了我國傳統的象徵寓意和祈望的手法,將客家人的哲理、倫理等思想和審美意識結合起來。門樓裝飾的象徵性,通常是形聲或形象來表達。如用獅、麒麟表示吉祥、瑞慶、權勢,牡丹有富貴之意義,用蓮花托大斗(鬥與升同形),鬥中置三層,意爲連升等。這些圖案花紋大多反映了客家民衆的吉祥願望,幸福追求,欣賞趣味,美學觀念以及風俗習慣等。

在中國傳統建築中,門樓的楹聯、匾額是極有特色的建築裝飾,也是民族精神和文化在建築上的一種體現。這個傳統隨着客家人的南遷也帶進了坐落在偏僻山區的民居中,並生根發展。門樓上首先是樓名。在客家民居中,幾乎每一座樓都要取一個樓名。樓名大多用吉祥文字組合,討吉利祥和的兆頭如梅州梁姓人的承德樓、梅縣橋溪的繼善樓、大埔百侯的通爾第等。其次是楹聯,很多以樓名作藏頭嵌字聯,作爲大門的對聯,進一步闡明涵義、催人奮進構成傳統族訓的核心。如大埔的方形石樓泰安樓泰然一室,安住層樓;懷永第:懷遠於德,永享其隆維新樓:維繫循良世澤,新繩教友家風;等等。客家民居內各戶房門都張貼對聯,可以說是有門必有對聯。客家門樓的對聯往往是無聲的教誨,它對恪守封建倫理與家族規範持續不斷地起着灌輸、訓誡、警策的作用,教育子孫後代如何做人、如何處世、如何奮鬥、如何成才,從而形成客家民居內部獨特的文化氛圍,體現了客家人的價值觀念與審美理想,是客家人重教思想在民居建築中的一個很有特色的表現。

此外,客家人在新屋建成,進住之前要“出煞”是爲着淨宅而進行的趕鬼驅邪儀式。新遷的第一日,當日凌晨,正廳放大桌一張,桌上有白米一斗,幹谷二斗,泥刀、油尺、墨斗、大紅包等。廳堂正中放八仙桌數張,擺到大門前,桌上用白棉布數丈,直鋪到門口,風水先生頭裹紅巾,身穿素衣,左手抓雄雞,右手握七星寶劍,口中唸咒,把雞殺死,雞血灑在白布上,直出大門,把雞丟在大門外,泥水匠、木匠用紅木棒大力打布,齊出大門,隨即鳴炮、打鑼鼓,大鬧助威送出大門。“出煞”完畢後,早上吉時進新屋,進屋時,請本族有名望有多子多孫的老人夫婦 “開大門”,男左女右,站於大門,等待外面祭門神完畢,由老夫婦開門,開門時,說吉利話:“左開門,財丁來”“右開門,富貴來”。合說:“財丁富貴一齊來”。主家即掌燈入門,傢俱隨進。此俗,如今的客家鄉村依然流行着。新遷時,大門的裝點最隆重,一般要貼喬遷對聯,在大門上方還要掛大塊紅布,以鎮兇避邪。

3.客家民居門樓裝飾的審美情趣

客家民居門樓裝飾的目的,首先是爲了使門樓建築物美觀悅 目,並不是隨意使用裝飾就能表達出來的。因而也是客家民居外觀裝飾最重點部位,無論在裝飾題材,用料工藝、色彩,甚至尺度處理上都是最突出和隆重的。客家民居門樓外觀屬比較莊重樸實的屋檐式。較富裕的住家常對大門兩側牆面進行裝飾,牆裙、牆基、門楣用麻石雕飾。檐下樑枋用木雕,木雕裝飾結合實用功能在建築構件上進行裝飾,增加了建築的精巧與美觀,大門上方的樑柱木雕通常採用通雕或空雕法,外觀表現簡樸粗獷,適合於遠視。門屏等雕飾則用淺浮雕、工藝精緻,適合於近觀。門樓裝飾中的收口部位,通常進行雕飾處理,既藏拙又美觀。如大門樑架的桃尖糧頭,有的地方稱爲楚尾或倒吊蓮花。

因爲客家民居很少大面積使用鮮豔耀眼的色彩 ,而多以白、灰或以材料原色爲主,因而在門樓裝飾的色彩處理上,常以較爲鮮豔的色彩進行重點裝飾。如紅、黑、金、綠等,光彩奪目,鮮豔的色彩增加了立面變化,打破了客家民居建築單一而樸素的色彩感覺。

總之,客家門樓在客家建築中是如此之重要,甚至已經成爲決定客家民居的最基本因素,它寄託着客家人對未來的憧憬,也成爲他們對未來的信心之源。比如,全家人的生活似乎都受到門樓朝向的指引。因此,當客家人建新房時,總愛去找風水先生,尋求的最佳朝向。當覺得家裏人不太順暢時也往往會歸咎於門樓朝向。直到今天,客家農村地區,甚至在非常現代化的城市中間的高級公寓中都常常可以看到經過特別“糾偏”的門戶朝向。客家門樓特殊的建築過程、客家門樓的特殊組成及其上面的一些裝飾都有着特殊的文化內涵,如,門外的獅子具有特殊的鎮邪作用,門上的一些繪畫亦有着同樣的意義。顯然,客家門樓濃縮了客家文化特色,深刻地反映了客家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或許,所有這些皆可稱之爲客家人的“門樓心態”,在客家人的生活中佔據着相當重要的地位。

大埔西河旅遊景點故居介紹 大埔西河景區

梅州大埔旅遊必去十大景點

梅州大埔旅遊必去十大景點有大埔縣、三河壩、李光耀故居、韓江源、西巖茶鄉度假村、大東坪山梯田旅遊區、三河壩戰役紀念園、五慮山公園、三河古鎮、花等樓。

1、大埔縣

隸屬廣東省梅州市,地處廣東省東北部、韓江中上游,區域總面積2467平方公里。大埔縣有“華僑之鄉、文化之鄉、陶瓷之鄉、名茶之鄉”之譽,境內著名的旅遊景點有三河壩、李光耀故居、韓江源、西巖茶鄉度假村、大東坪山梯田旅遊區等。

2、三河壩

位於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三河鎮,因梅江、汀江、梅潭河三江在境內交匯而得名。是一個只有10平方公里的不起眼的粵東小鎮,有史家稱之“得此控閩贛,失此失潮汕”也曾經在清朝擁有重要鹽運樞紐歷史。4塊清朝時期古石碑,記錄了三河鎮鮮爲人知的清朝重要鹽運樞紐歷史。

3、李光耀故居

位於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高破鎮黨溪村唐溪,李光耀被譽爲“新加坡國父”。中翰第面前是一片開闊的田野,正對李光耀故居,正對面兩山對峙,左邊鷹嘴山氣勢不凡,有如金鳳起舞。

右邊蛇頭崗蜿蜓起伏,又似潛龍欲奔,風景秀麗,一派田園風光。這裏山清水秀,空氣清晰,正是親近大自然的好去處,平日裏不乏外地人士前來遊玩。

4、韓江源

爲背男牽女的母親石雕像,位於梅江、汀江、梅潭河交匯處的韓江河畔,意爲世界客都的人文秀區梅州大埔與潮汕平原一衣帶水,同飲母親河水成長。巨大的石雕母親高9.8米,重136噸。該建築分基底平臺和石雕像兩部。

5、西巖茶鄉度假村

位於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楓朗鎮西巖山上,西巖山是大埔名山,粵東奇峯,位於大埔縣東南部與饒平縣交界處。主峯海拔1256m,度假村種植以白葉單叢和黃枝香爲主的茶田2萬多畝,集自然生態、“三高”農業與旅遊度假爲一體。

6、大東坪山梯田旅遊區

位於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大東鎮坪山村,地處閩粵兩省四縣交界處,是集“觀梯田風景、飲神奇泉水、瞻將軍故居、遊特色民居”於一體的國家3旅遊景區。

坪山村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人文資源豐富,文物古蹟衆多,自然生態優美,因其有始建於元未的形態原始、線條優美的幹畝梯田而享有“廣東元陽”的美譽。

7、三河壩戰役紀念園

三河壩戰役紀念園位於三河鎮匯東村筆枝山頂,佔地面積18萬平方米,爲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梅州市和大埔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8、五慮山公園

五虎山公園位於大埔縣城五虎山麓,公園佔地34萬平方米,園區林木蔥楚,曲徑通幽。公園新增建了部分觀賞亭、休息臺、石階路徑,在覈心景區新闢有《大埔賦》《大埔志》《古邑風華》石雕和正氣園、蓮花石、龍龜碑、石雕壁畫、清風路等融入廉潔文化的典雅景觀。

9、三河古鎮

三河古鎮位於梅州大埔縣西部,因梅江、汀江、梅潭河三江在境內交匯合成韓江而得名三河(又稱三河壩),是著名的八一南昌起義三河壩戰役所在地。三河古鎮是廣東省第一批三個歷史文化名鎮之一,已有上千年曆史。

10、花等樓

花考樓位於大埔縣大東鎮聯豐村,距縣城有45公里,建於明萬曆36年(公元1608年),距今有近400年的歷史,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花樓佔地面積2300平方米,建築面積2286平方米,屬土木結構的圓形建築。

請問誰知道大埔縣在哪裏嗎?我 想去哪裏旅遊。

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大埔客家民俗文化村張弼士故居位於廣東省大埔縣西河鎮車龍村。距大埔縣城17公里。是集民俗與自然、觀賞與遊玩於一體的旅遊景區。中國葡萄酒之父、張裕釀酒公司創始人張弼士的故居——光祿第、雲祿第。“光祿第”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整座建築坐東向西、土木結構、粗獷嚴謹、堂皇大觀,建築面積4180平方米,是典型的三堂四橫一圍的客家圍龍屋,也是一座美倫美奐的典型中國園林式豪宅,代表清代(十八及十九世紀)的中國革麗建築。整棟建築雕樑畫棟,不論寢室、書房、正廳、厚重木門、庭院或花園,一概氣派非凡。屋內也珍藏許多稀奇的瓷器、雕像、雕刻、掛毯、刺繡及古董。對街五棟藍屋,原爲和主宅相連的傭人住所。梯田菜地、河流沙灘、翠竹綠樹、老牛牧童構成一派田園風光。大埔又名“萬川”,到處都是看點: “四點金”、“走馬樓”、“五鳳樓”、“縱列式多槓樓屋”、 九廳十八井,風水、龍勢、坐向,花萼樓、泰安樓、衍翼樓等

花萼樓位於大埔縣大東鎮聯豐村,距縣城有45公里,建於明萬曆36年(公元1608年),距今有近400年的歷史,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花萼樓佔地面積2300平方米,建築面積2286平方米,屬土木結構的圓形建築。共有三環,內環爲一層30個房間,二環爲二層60間,外環爲三層120間,共有210個房間。樓高11.9米,樓的牆體用生土夯築而成,底層寬2米。頂層寬1.3米,樓頂爲木樑灰瓦。樓的第一層不設窗,第二、三層牆上設有內小外大呈三角的眼,整座樓只有一個大門供出入,大門框用厚而寬的花崗岩石板組成,大門板釘上堅厚的鐵皮,這些門窗設施是爲抵禦外人侵擾而特意設計的。樓內有面積爲283.4平方米的圓形天井,用大小不等的鵝卵石鋪成,中心裝飾着一個直徑3米的古錢幣圖案,寓意着人們祈求豐衣足食的心願。天井一側有口古井,用於防火和生活之用。樓內還有礱、碓等常用生活設施。整個土樓佈局合理、通風采光、冬暖夏涼。

梅州大埔有哪些旅遊景點

湖寮泰安樓、登山公園、雙髻山森林公園,百侯諸多特色建築,楓朗西巖山、大東保存比較完整的圓土樓花萼樓、坪山萬畝梯田,大麻陶瓷工業、黨溪李光耀故居,光德鳥子石,銀江銀隆頂、針菜基地,大麻陰那山萬福寺、特色老街道,三河匯城三江源雕像、古城牆、中山公園、翁萬達墓、茶陽老縣城風貌、西河客家民俗文化村張弼士故居等等。

更多關於梅州大埔有哪些旅遊景點,進入:查看更多內容

圍龍屋是怎樣的~?

客家民居建築的風格和形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變化,有圓寨、圍龍屋、走馬樓、四角樓等。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圍龍屋。圍龍屋是一種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築,客家圍龍屋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杆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合稱爲我國最具鄉土風情的五大傳統住宅建築形式,被中外建築學界稱爲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色之一。據歷史學家考察,這種民宅建築與中原貴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這是有其歷史淵源的。客家先民原系中原漢人,因戰亂、災荒等原因輾轉南遷贛、粵、閩交界山區落籍繁衍。客家先民南遷定居嶺南後,不但傳播了中原的先進耕作技術,而且建築民宅保持了原有的傳統風格。

圍龍屋的整體佈局是一個大園型,在整體造型上,圍龍屋就是一個太極圖。圍龍屋前半部爲半月形池塘,後半部爲半月形的房舍建築。兩個半部的接合部位由一長方形空地隔開,空地用三合土夯實鋪平,叫“禾坪”(或叫地堂),是居民活動或晾曬的場所。“禾坪”與池塘的連接處,用石灰、小石砌起一堵或高或矮的石牆,矮的叫“牆埂”,高的叫“照牆”。半月形的池塘主要用來放養魚蝦、澆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它既是天然的肥料倉庫,也是污水自然淨化池。 後半部的房舍建築,正中爲方形主體建築。有“三棟二橫”,一圍層;有“三棟四橫”,二圍層。最小的圍龍屋的建築面積也在上千平方米,大的則上萬平方米。有的大圍龍屋居住着上百戶人家,幾百口人。普遍爲“三棟二橫”一圍屋居多。三棟二橫圍龍屋,有上、中、下三廳,各廳之間均有一口天井,並用木製屏風隔開,屏風按需要可開可閉。廳堂左右有南北廳、上下廊廁、花廳、廂房、書齋、客廳,居室等,錯落有致,主次分明。建築結構前低後高,這樣就有利於採光、通風、排水、排污。

正屋——橫屋外層便是半月形的圍屋層,有的是一圍層,有的二圍層,圍龍屋由此而得名。弧形的圍屋間,拱衛着正屋,形成一道防禦屏障,圍屋間窗戶一般不大,是天然的瞭望孔、射擊孔,便於用弓箭、土、土炮等武囂抗擊來攻之敵。圍龍屋的建築設計其實與當時客家人的處境有極大關係。客家人是唐宋以來由中原南遷的漢人,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區,受當地人的排擠和欺侮,爲了團結禦侮求生存,他們不得不聚族而居,也不得不建造具有防禦性的城堡式住宅——圍龍屋,以抵禦盜匪和當地人的侵擾。圍龍屋還建有堅固的多層“角樓”,既可用來儲備糧食、草料,又可居高臨下射擊來犯之敵。如遇盜匪前來擾劫,只要把大門、半門一關,村民們便攜武器進入圍龍屋和角樓,進行抗擊。

設計特點

以土樓、圍龍屋、殿堂式圍屋爲代表的客家傳統民居,類型不一,風格有異。然而,其堅固性,安全性,封閉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則是它們突出的共同特點。

堅固性

現在的福建、廣東一帶的圓形、方形土樓,一般都有200-300年乃至500-600年的歷史。它們歷經風雨洗刷,強烈地震,颱風襲擊,至今安然無恙,巍然屹立在叢山峻嶺之中。如此堅固的民居,與精心選擇屋址,科學的設計,用料及施工方法分不開。現僅從土樓的建築材料和施工方法作一些說明。

土樓的牆壁,下厚上薄,厚處有的竟達1.5米。夯築時,先在牆基挖出又深又大的牆溝,夯實在,埋入大石爲基,然後用石塊和灰漿砌築起牆基。接着就用夾牆板夯築牆壁。土牆的原料以當地粘質紅土爲主,摻入適量的小石子和石灰,經反覆搗碎,拌勻,做成俗稱的“熟土”。一些關鍵部位還要摻入適量糯米飯,紅糖,以增加其粘性。夯築時,要往土牆中間埋入杉木枝條或竹片爲“牆骨”,以增加其拉力。就這樣,經過反覆的夯築,便築起了有如鋼鐵混凝土似的的土牆,再加上外面抹了一層防風雨剝蝕的石灰,因而堅固異常,具有良好的防風,抗震能力。據《永定縣誌》記載,1918年發生大地震,白天柝柝有聲,歷時20分鐘,夜裏繼續震動,但土樓始終挺立無恙。

安全性

歷史上,客家本是中原漢人,他們南遷至閩粵贛邊區山區後,爲防止土著和盜匪的打劫及猛獸的襲擊,他們建造的土樓、圍屋,皆防範嚴密,甚爲安全。例如,宛如古城堡似的土樓,一、二層不設朝外的窗子,或只開設眼似的細長石窗,三樓四樓和每個房間都有朝外的大窗,既利於採光,流通空氣,又成了瞭望敵情和向外射擊的孔。土樓大門的門框,門檻都是條石,門板厚約10釐米。有的大門上斜挖了幾個嵌有竹筒的護門孔,倘有土匪攻門,可往下射擊和澆開水。有的土樓大門還安裝了防火水櫃、水槽,若來犯之敵放火燒門,只要一按開關,水便順門而下,以滅火護門。土樓本來已堅固異常,但爲防萬一,有的土樓還夯築了夾牆。萬一外牆被炮火轟開,土樓仍有夾牆支撐,安然無恙。土樓內有各種齊全的生活設施:設於天井的深水井,是被圍困時的水源,樓內有礱、碓等加工糧食的設備。這一切都使匪敵久攻不下。至於那些四角建有高聳碉樓的“四點金”,更是領盜匪望而卻步。 圍龍屋

封閉性

客家民居,不論土樓還是圍屋,五鳳樓,四角樓,裏面的每一個房間,廳堂,天井,都以走廊,巷道,樓梯相通,住戶生活方便。然而,它們對外則是全封閉的。土樓一般只開一個正門一個後門,或一個正門兩個側門,圍屋,圍龍屋的各橫屋,半環形圍屋,皆設有門樓。萬一有盜匪打劫,只要把門一關,便封閉得嚴嚴實實的。

合族聚居性

客家土樓,圍龍屋,五鳳樓等,一般都規模龐大。永定“承啓樓”有300多個房間,面積5376平方米。“遺經樓”有五層樓,面積10336平方米,光是廳堂便有51個。難怪日本一位建築學教授看了永定土樓後寫道:“這動人的客家土樓,與其說是一幢龐大的住宅,不如說是一座小城市”。 如此龐大的民居,正是爲了適應聚族而居的特點。“承啓樓”最多時曾住80戶,600多人。家鄉羅氏圍龍屋,有300多個房間,爲羅氏50戶人家,350人所共居。住戶雖多,但由於房間、廳堂、天井也多,能以廳堂及天井和若干房間組成一個個生活小單元,又令住戶各各得其所,顯得幽雅,舒適。

值得一提的是土樓、圍屋的“心臟”——祖宗祠堂。這裏是族長聚集各戶家長議事的地方。逢年過節,合族的每家都挑着各種供品,到這裏祭祀祖先。男兒娶親,須在祠堂拜天地,叩祖先,宴賓客。閨女出嫁,向列祖辭行後,方可罩上蓋頭,踏着象徵團圓的大圓匾出閣。老人謝世,祠堂成了舉哀發喪的靈堂。就這樣,一座祠堂將合族融洽地凝聚在一起,共享天倫之樂。

隱含的文化精神

第一、反映了客家人團結互助、敬老尊賢、禮貌文明、知書達理的傳統美德。圍龍屋內的大小天井一般配置有小型假山、魚池和盆景,正屋後面半園“花頭”和正門前面半月形池塘四圍均載有各種花木和果樹,圍龍屋背後的山頭林木叫“龍衣”,嚴禁砍伐,整座建築掩映在萬綠叢中,一年四季鳥語花香,環境優美而靜雅。圍龍屋內的柱、樑、枋、門等雕繪上山水花鳥、飛禽走獸等栩栩如生的圖案,並塗上鮮豔奪目的油漆,顯得金碧輝煌,古色古香,十分壯觀、氣派。一般來說,一座圍龍屋聚居着一個近親家庭,相互之間和睦共處,尊老愛幼。逢年過節,男女老少齊集正屋上廳祭拜祖宗,在正中大門前的禾坪上舞龍舞獅,敲鑼打鼓,盡情歡樂,呈現出一派喜悅、祥和景象。

第二、客家圍龍屋的風格是原始住宅風格的傳承。據考古資料,處於黃河流域的原始社會中後期的半坡氏族和龍山氏族,他們居住的區域就是由幾十座樣式爲方形和圓形的土夯房屋組成。這說明客家人的居住觀念潛意識地蘊含了對祖先某些住宅經驗的復甦和借鑑。

第三、圍龍屋的建築特色也是古代陰陽思想的投射。集中體現在講求建築物體與天然地形的協調統一,而合符“天人合一”的哲學道理。如遇上不盡人意的地形則通過增加半月形花臺或池塘或建築半門調整座向,以達到陰陽平衡和適應環境。這種陰陽思想,後來又夾雜了不少講究“風水屋場”的巫術文化,如俗諺:“風水人間不可無,全憑陰陽兩相扶”等。

第四、體現了傳統的宗族觀念。客家民居建築規模宏大,一方面,呈現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習性。因爲,客家不論是在長途跋涉的遊離中,還是新到一處人生地不熟的居地,都有一家一戶所難於克服的困難,得靠本姓本族人聚居在一起;另一方面,屋內住戶按輩份高低及尊卑來分配房間,其建築中心位置都安放祖宗牌位,供後人拜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家人這種傳統家族倫理思想。客家人建了新屋,一般都要舉行“搬新屋”禮俗,叫“出煞”。要請風水先生驅趕“三煞”之後,纔會平安吉利。遷居之日,大擺宴席,祭祀神靈。

價值體現

廣東省梅州市現存的客家圍龍屋總數有兩萬餘座,遍佈於全市各縣(市、區),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曆史。客家圍龍屋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杆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被中外建築學界稱爲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色,具有巨大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梅州客家圍龍屋共有2萬多個,其中,價值最高、規模最大的客家圍龍屋主要分佈在梅縣、梅江區、大埔縣和興寧市,比如梅縣的仁厚溫公祠和萬秋樓,梅江區的承德樓,大埔縣的張弼士故居和花萼樓,興寧市特色古民居【辛亥遺址】何子淵故居等等。圍龍屋的客家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從建築風格到民風民俗處處展示了客家的人文歷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徵,被衆多國內外專家譽爲東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築奇葩、一部讀不完的百科全書。按照世界文化遺產的評定標準,只要具備六項條件之一的即可獲得批准,而梅州的客家圍龍屋經比對符合其中四項,完全具備“申遺”條件。

梅州決定正式開始啓動客家圍龍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以下簡稱“申遺”)工作。客家圍龍屋“申遺”對提高梅州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提升梅州文化軟實力,有着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將確定目標、全力以赴,通過“申遺”工作,把梅州客家建築文化的主要代表——客家圍龍屋,打造成世界級的文化旅遊品牌。

很久以前,客家人爲防禦外敵及野獸侵擾,大多數客家人選擇聚族而居,因此建造了圍龍屋。客家圍龍屋的主體結構大多爲 “一進三廳兩廂一圍”。普通的圍龍屋佔地8畝左右,大的圍龍屋佔地30畝以上。一間圍龍屋就如同一座巨大的城堡。屋內分別建有多間臥室、廚房、大小廳堂、水井、豬圈、雞窩等設施,形成了一個自給自足、自得其樂的場所。

客家圍龍屋目前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杆欄式”、雲南的“一顆印”並列一起,被中外建築家稱之爲中國五大特色民居建築物。至今,客家人已走出了封閉的圍龍屋,圍龍屋正成爲一種歷史的遺蹟,一種獨特的景觀。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說客家民居是世界民族奇葩是因爲客家民居什麼?

第一、反映了客家人團結互助、敬老尊賢、禮貌文明、知書達理的傳統美德。

圍龍屋內的大小天井一般配置有小型假山、魚池和盆景,正屋後面半園“花頭”和正門前面半月形池塘四圍均載有各種花木和果樹,圍龍屋背後的山頭林木叫“龍衣”,嚴禁砍伐,整座建築掩映在萬綠叢中,一年四季鳥語花香,環境優美而靜雅。

  圍龍屋內的柱、樑、枋、門等雕繪上山水花鳥、飛禽走獸等栩栩如生的圖案,並塗上鮮豔奪目的油漆,顯得金碧輝煌,古色古香,十分壯觀、氣派。

一般來說,一座圍龍屋聚居着一個近親家庭,相互之間和睦共處,尊老愛幼。

逢年過節,男女老少齊集正屋上廳祭拜祖宗,在正中大門前的禾坪上舞龍舞獅,敲鑼打鼓,盡情歡樂,呈現出一派喜悅、祥和景象。

  第二、客家圍龍屋的風格是原始住宅風格的傳承。

據考古資料,處於黃河流域的原始社會中後期的半坡氏族和龍山氏族,他們居住的區域就是由幾十座樣式爲方形和圓形的土夯房屋組成。

這說明客家人的居住觀念潛意識地蘊含了對祖先某些住宅經驗的復甦和借鑑。

  第三、圍龍屋的建築特色也是古代陰陽思想的投射。

  集中體現在講求建築物體與天然地形的協調統一,而合符“天人合一”的哲學道理。

如遇上不盡人意的地形則通過增加半月形花臺或池塘或建築半門調整座向,以達到陰陽平衡和適應環境。

這種陰陽思想,後來又夾雜了不少講究“風水屋場”的巫術文化,如俗諺:“風水人間不可無,全憑陰陽兩相扶”等。

  第四、體現了傳統的宗族觀念。

圍龍屋

客家民居建築規模宏大,一方面,呈現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習性。

因爲,客家不論是在長途跋涉的遊離中,還是新到一處人生地不熟的居地,都有一家一戶所難於克服的困難,得靠本姓本族人聚居在一起;另一方面,屋內住戶按輩份高低及尊卑來分配房間,其建築中心位置都安放祖宗牌位,供後人拜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家人這種傳統家族倫理思想。

  客家人建了新屋,一般都要舉行“搬新屋”禮俗,叫“出煞”。

要請風水先生驅趕“三煞”之後,纔會平安吉利。

遷居之日,大擺宴席,祭祀神靈。

價值體現

廣東省梅州市現存的客家圍龍屋總數有兩萬餘座,遍佈於全市各縣(市、區),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曆史。

客家圍龍屋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杆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被中外建築學界稱爲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色,具有巨大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

梅州客家圍龍屋共有2萬多個,其中,價值最高、規模最大的客家圍龍屋主要分佈在梅縣、梅江區、大埔縣和興寧市,比如梅縣的仁厚溫公祠和萬秋樓,梅江區的承德樓,大埔縣的張弼士故居和花萼樓,興寧市特色古民居【辛亥遺址】何子淵故居等等。

圍龍屋的客家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從建築風格到民風民俗處處展示了客家的人文歷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徵,被衆多國內外專家譽爲東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築奇葩、一部讀不完的百科全書。

按照世界文化遺產的評定標準,只要具備六項條件之一的即可獲得批准,而梅州的客家圍龍屋經比對符合其中四項,完全具備“申遺”條件。

  梅州決定正式開始啓動客家圍龍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以下簡稱“申遺”)工作。

客家圍龍屋“申遺”對提高梅州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提升梅州文化軟實力,有着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將確定目標、全力以赴,通過“申遺”工作,把梅州客家建築文化的主要代表——客家圍龍屋,打造成世界級的文化旅遊品牌。

  很久以前,客家人爲防禦外敵及野獸侵擾,大多數客家人選擇聚族而居,因此建造了圍龍屋。

客家圍龍屋的主體結構大多爲 “一進三廳兩廂一圍”。

普通的圍龍屋佔地8畝左右,大的圍龍屋佔地30畝以上。

一間圍龍屋就如同一座巨大的城堡。

屋內分別建有多間臥室、廚房、大小廳堂、水井、豬圈、雞窩等設施,形成了一個自給自足、自得其樂的場所。

  客家圍龍屋目前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杆欄式”、雲南的“一顆印”並列一起,被中外建築家稱之爲中國五大特色民居建築物。

至今,客家人已走出了封閉的圍龍屋,圍龍屋正成爲一種歷史的遺蹟,一種獨特的景觀。

馬來西亞有哪些歷史建築物

獅城是新加坡。。。 -_-|||

馬六甲:

聖保羅教堂 - 在荷蘭城處有一個階梯,攀登上去就是聖保羅山,聖保羅教堂就座落在此。 1521 年時,一位葡萄牙將軍 DUARTE COELHO 在此興建一座小教堂,他希望它會是這座城市中最先進的天主教堂。當荷蘭人接管馬六甲後,它被改稱爲聖保羅教堂。 1753 年 CHRIST 教堂建造完畢,聖保羅教堂就被棄而不用。後來,荷蘭人將它改爲埋葬有名望的人之墓園。聖保羅教堂裏有一座聖法朗西斯的墳墓,他生前經常到訪這間小教堂。 1553 年時,他被埋葬於此,後來,他的遺體才被移往印度的 GOA 。這裏豎立了一座聖法朗西斯的大理石雕像,爲紀念他 400 多年前曾經到此居留,並作出他的貢獻。站在山丘的教堂上,可以俯瞰整座城市。在此還可以觀賞到許多很有特色的荷蘭墓碑。

THE STADHUYS 荷蘭城- 位於城市廣場上,這座荷蘭城有着厚重的木門、深紅色的牆壁及鍛鐵鑄成的鉸鏈,它是荷蘭殖民統治者所遺留下來最重要的遺蹟。建於 1641 年至 1660 年之間,荷蘭城被認爲是東方世界最古老的荷蘭建築物。它是荷蘭磚瓦砌工及木工技藝的最佳呈獻之其中一個例子。整棟建築粉刷成橙紅色,向來是荷蘭總督的官邸。如今荷蘭城內包含了馬六甲歷史博物館、人種博物館及文學博物館。

峇峇孃惹古蹟博物館- 海峽華人或峇峇孃惹是吸取了馬來文化的華裔貴族後裔。在郭陳禎祿路上,有着一整排 19 世紀海峽華人的店屋及古老屋子,這裏儼然是小型的峇峇孃惹博物館。這些巴羅克風格的建築物是典型富裕華人的住家。長型的屋子,屋內又非常寬敞,裏邊有一個天井,可以容許陽光及雨水進入屋內。那些厚重的木製傢俬,皆是以中國的紅木製成的,其設計則融合了中國、英國維多利亞及荷蘭風格。有些傢俬擁有豐富的珍珠母鑲嵌了盛開的櫻桃花及各種鳥類。屋裏的陶瓷則是這些海峽華人特地向江西省及廣東省,要求定製而進口的。

青雲亭 - 此廟建於 1646 年,是馬來西亞最古老的華人廟宇,廟內有碑銘紀念明朝大使鄭和將軍第一次到訪馬六甲。

青雲亭裏有許多厚重的木門。廟宇的屋頂是以玻璃及瓷土作成的中國神祕動物來作裝飾。廟內的裝飾同樣莊嚴,主要的祭拜大廳供奉着三座祭壇,佛、儒、道各一座。所有的建築材料及工匠,皆是從中國引進來的。

三保廟 - 三保廟就在三保山的山腳下,這座廟是爲鄭和而建,後人已經將這位明朝的大使當作神明來崇拜。此廟建於 1795 年。

檳城:

舊關仔角的康華麗堡,俗稱炮臺,無疑是檳城最古老的建築之一,也是自英殖民地時代,檳城歷史的發源點。

217年前,經與吉打蘇丹訂立割讓檳榔嶼條約後,東印度公司的萊特上校於1786年8月11日帶領水兵,登陸今舊關仔角。他正式宣佈檳榔嶼爲威爾斯太子島,並以紀念當時英王喬三世之名命後來迅速發展起來的市鎮爲喬治市。

爲了防禦荷蘭、法國、海盜等威脅,東印度公司就在最尖角建了四角星形保壘。起初的木柵堡壘是以Ms Nibong Palm所築構,並以當年的印度總督Lord Cornvalis取名爲康華麗堡。1793年,靠印度囚犯的輸入,萊特重新建造一座和原來一模一樣的磚造棱堡。我們在平地上,其實很難看出棱堡有何特別,除非從高處往下看,纔會明瞭棱堡的形狀和意義。

所謂棱堡,是海洋貿易的殖民地時代帝國主義者所建的港口要塞堡壘。最基本的是個四方型,在四角處凸出棱角以架大炮,平面看來像個星形。

康華麗堡就是屬於這基本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早年的康華麗堡同時是東印度公司的軍事和行政中心,內部擁有軍火庫、營房、辦公室及小教堂等。現只遺存庫房及小教堂。圍繞康華麗堡一週,原有27尺寬,6尺深的濠溝。東西面各有引橋銜接堡門。自從1816年英法對抗結束後,康華麗堡已失去其軍事防禦意義。之後,隨著喬治市的發展而被擺置一旁。1923年,濠溝被填平爲草坪,南邊的在戰後被闢成停車場。

2005年,國家博物館在康華麗堡的四面嘗試挖掘,恢復一段濠溝,唯沒有再盛水。作爲檳城,甚至是新馬重要的歷史遺存,康華麗堡在1977年是首批被法定爲國家古蹟。然而奇怪的是,當局卻在堡內操練場建了很不協調的現代露天劇場。

90年代還私營化,經過一段很不適當的經營管理。

萊特街的街頭,起自土庫街、炮臺路、King Edward Place的十字路口,也是舊關仔角鐘樓和圓環的所在地。

我們現在所看到舊關仔角鐘樓,並非許多人認爲中的非常古老。它其實是20世紀初的1902年才建立起來,至今剛好101年。

1897年適逢英女王維多利亞登基之60週年,各英殖民地皆舉行盛大的鑽禧紀念慶典。爲了永久紀念,據鄺國祥的檳城散記寫道,當地特示意檳城富紳鄭景貴和謝增煜,建大鐘樓一座。

而48歲的百萬富翁謝增煜來個自請獨承。唯這件事卻拖到1900年才籤合約,將耗資3萬5千元的鐘樓於1902年建竣並交給地方時,維多利亞女皇已逝世了。(見Penang Past and Present 1786-1963)。

謝增煜太平局紳乃巨賈胡泰興太平局紳的女婿,不僅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檳榔嶼富豪,大園主,還練得一手好書法,以“臂窠大字”著名。可惜鐘樓沒留下他的手跡,而只是刻印著英文字體,“This Clock Tower was Presented to Penang by Cheah Chen Gok Gsyn is commemoration of her Mejasty Queen Victoria\'s,意此鐘樓爲謝增煜贈與檳城,以志維多利亞女王登基鑽禧紀念——1837-1897”。

鐘樓高60英尺,象徵維多利亞女王在位60年。鐘塔外觀分爲4層,每一層有不同的立面處理,並逐層縮小平面。地面底座是個八角形平面。朝土庫街的那面爲正方,門口有個八字開階梯。第二層實爲兩樓,中間四面皆凸半圓露臺,臺底收錐形,窗頭設馬蹄拱。第三層亦是四方形四面各設一面大時鐘。頂屋重複八角平面,由八根短柱撐頂一個底盤出檐的大蔥頂。

這殖民地——蒙兀兒(Colonial-Mogul)或“Raj”式樣顯然受到當時吉隆坡大廈如高等法庭(The Sultan Abl Samad)建築的影響。那是一種試圖將印度回教建築與歐洲古典建築結合,以便體現回教地域的色彩,不過檳城的公共建築物就只一列。其他還是走新古典主義路線。

由於鐘樓的造形別緻,獨然矗立,又與四周如炮臺、機關大樓構成優美的都市景觀,自建成後不只成爲喬治市的地標之一,更是明信片最受寵愛攝取的景物。唯戰後周遭的改變使它漸失色。80年代一棟馬來商會大樓龐然大物一蓋,鐘樓便被比矮成微物了。

塗成淺橙色,蔥頂銀色,70年代樓身油上黃配白邊框,蔥頂亦塗上。90年代樓身改塗淺灰底白框。最近一個月,鐘樓又剛一番油漆,蔥頂塗的是一種輕浮的豔橙色。

其實如果比較1905年左右鐘樓剛建成的明信片,就可知道歷來改塗的多不正確色彩。原有的樓身是灰白色,二層似乎是淺\的紅磚色。而大蔥頂正確的是黑色!

臥佛寺 (Wat Chaiya Mangkalaram),建於19世紀的臥佛寺,位於車水路。該佛寺融合了中國、泰國和緬甸的建築風格,華麗且精雕細琢。寺內供奉著一尊長達33公尺,排名世界第叄大的臥佛像,僅次於緬甸和泰國的大佛。

檳城蛇廟,建於1873年,原是一間清水師祖廟,名爲「清雲巖」。蛇廟的稱呼,是在廟建好後,來了數條青蛇在裏頭居住。而每當清水祖師寶誕時,更有無數的青蛇從後山涌入廟,成爲一大奇景,因此「蛇廟」就享譽各地。蛇廟距離檳城國際機場3.2公里。

張弼士故居- 張弼士故居被稱爲藍屋, 是在1897年動工興建的,用了整整七年才完工。張弼士是客家人, 他不同於他在檳城的客家朋友,其他人選擇建比較時髦的屋子,藍屋是根據風水而建立的。工匠在中國引入,材料是從蘇格蘭輸入。動工那年,張弼士任清駐新加坡總領事,兼轄檳城、馬六甲及附近英國殖民地事務。因此,他經常往返新檳兩地。藍屋竣工,他已升任商務考察大臣,光緒皇帝曾接見他,並授予太僕寺正卿銜(位列二品,當時滿清官階分九品,一品最高。縣令列七品,州官也不過四品),在獲得清授予官銜的南洋富商中,數張弼士的地位最高。

張弼士是19世紀末華人發財致富,亦官亦商,權力與財富相結合的一個典型。張弼士才16 歲,便隻身從中國來到南洋, 開創他的大業。曾被中國清任命爲駐檳城首任領事、新加坡總領事、侍郎(相當於副)、任命他爲考察外埠商務大臣,兼檳學大臣等職,被當地譽爲清朝最後的。他於1916 年過世時, 顯赫一時, 英國亦爲他下半旗致哀。張弼士學語言的天分很高,除了南洋通行的各種華族方言外,他還能講英語、荷蘭語與馬來語。他晚年還經常穿洋服,偶爾也吃西餐。藍屋外觀雖是很中國,但內部陳設卻是華洋融合,體現了中西合璧。

科林回教堂- 坐落在椰腳街的科林回教堂,是檳城最古老及最大的回教堂。該回教堂建於1883年,原本屬方形並附設長廊及斜脊屋頂,後來再經過擴建。1926年,由回教和印度教徒捐贈及禮聘而來的建築師將它髹上摩爾式建築色彩。科林回教堂是以印度南方柯林部落首領的名字命名的。該首領是當年追隨法蘭西•萊特的印度僱傭兵。回教堂的乳白色外表及金圓頂更是一大特色。

馬裏安曼印度廟- 這座位於皇后街的印度古廟建於1833年,具有傳統的南部印度達羅毗荼建築風格,是檳島最早建立的印度神廟。其大門入口和四壁都塑有巧奪天工的神像,生動且真。寺內富麗堂皇,放置了很多印度教神像,其中以蘇伯馬廉神像最爲矚目。它是以金、銀、鑽石和翡翠所裝飾,是一件價值不菲的寶物。寺廟入口處有一座高塔,上面刻有形態生動、色澤絢麗的各式人物,可謂金碧輝煌。每逢大寶森節,信徒們都會用花車載着神像遊街。

吉打:

古丁古梅故居(KU DIN KU MEH)- 1848年生於吉打州的ANAK BUKIT,他14歲就擔上吉打州獄長。除了是名馬來文和泰文學家,KU DIN也是1894年法律書藉編寫人。 1897年,吉打蘇丹阿都哈密(SULTAN ABDUL HAMID HALIM SHAH)委任古丁爲色都(SETUL)最高專員。當時,色都、加映和普吉島都是在泰國管轄的吉打縣內。 由於古丁對色都的政經農教發展,使他被譽爲色都開創之父。1902年,古丁開始被譽爲色都王,並且允許使用東姑哈魯汀(TENGKU BAHARUDDIN BIN TUNKU MEH)的稱號。 1909年,在曼谷條約(PERJANJIAN BANGKOK)下,色都被納人泰國版圖。在古丁的管理期間,色都港口與檳榔嶼及RAGOON有密切的貿易關係。古丁本身也有幾艘船隻從泰南出口燕窩、木 材、椰子等等到檳島。 古丁後來與一名檳城女子結婚,他們的辦公室兼住家就在檳榔律路。暹羅(今泰國)一直保留古丁的職權直至他1916年退休。古丁在1932年逝世,並且 安葬在色都。

古丁有一本關於色都(SATUN)的生涯日記,這本手寫記載是用爪哇文記錄,如今收藏在泰國曼谷的國家檔案局裏。

華盍街大教堂- 1786年抵達檳榔嶼立後,萊特引進了首批來自吉打港口的羅馬天主教徒到來定居。這批歐洲人和緬甸或暹邏人通婚的後裔,之前由於而從普吉島遷至吉打。大教堂是由加諾神父在1786年所創,在1857年它從教堂街遷至華盍街。現今教堂旁建築物是由馬尼蘇神父所建辦。1861年,這座教堂可容納一千二百人,在1955年被格升爲檳城主教教區之後,大教堂就被翻新重修,以便迎接檳城第一任教主Kanan Mongsignor Francis Chan神父。以前,教徒聚集在教堂建築後巷(Lorong Argus)一帶,如今剩下的寥寥無幾。其中,有一間建築是建於19世紀的英印混合式特色洋屋。

其實馬來西亞的歷史建築物真的多不勝數,你自己看看吧!

http://www.itravelkaki.com/place.php?p=3

形容氣味的詞abb形式的

客家民居建築的風格和形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變化,有圓寨、圍龍屋、走馬樓、四角樓等。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圍龍屋。圍龍屋是一種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築,客家圍龍屋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杆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合稱爲我國最具鄉土風情的五大傳統住宅建築形式,被中外建築學界稱爲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色之一。據歷史學家考察,這種民宅建築與中原貴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這是有其歷史淵源的。客家先民原系中原漢人,因戰亂、災荒等原因輾轉南遷贛、粵、閩交界山區落籍繁衍。客家先民南遷定居嶺南後,不但傳播了中原的先進耕作技術,而且建築民宅保持了原有的傳統風格。

圍龍屋的整體佈局是一個大園型,在整體造型上,圍龍屋就是一個太極圖。圍龍屋前半部爲半月形池塘,後半部爲半月形的房舍建築。兩個半部的接合部位由一長方形空地隔開,空地用三合土夯實鋪平,叫“禾坪”(或叫地堂),是居民活動或晾曬的場所。“禾坪”與池塘的連接處,用石灰、小石砌起一堵或高或矮的石牆,矮的叫“牆埂”,高的叫“照牆”。半月形的池塘主要用來放養魚蝦、澆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它既是天然的肥料倉庫,也是污水自然淨化池。 後半部的房舍建築,正中爲方形主體建築。有“三棟二橫”,一圍層;有“三棟四橫”,二圍層。最小的圍龍屋的建築面積也在上千平方米,大的則上萬平方米。有的大圍龍屋居住着上百戶人家,幾百口人。普遍爲“三棟二橫”一圍屋居多。三棟二橫圍龍屋,有上、中、下三廳,各廳之間均有一口天井,並用木製屏風隔開,屏風按需要可開可閉。廳堂左右有南北廳、上下廊廁、花廳、廂房、書齋、客廳,居室等,錯落有致,主次分明。建築結構前低後高,這樣就有利於採光、通風、排水、排污。

正屋——橫屋外層便是半月形的圍屋層,有的是一圍層,有的二圍層,圍龍屋由此而得名。弧形的圍屋間,拱衛着正屋,形成一道防禦屏障,圍屋間窗戶一般不大,是天然的瞭望孔、射擊孔,便於用弓箭、土、土炮等武囂抗擊來攻之敵。圍龍屋的建築設計其實與當時客家人的處境有極大關係。客家人是唐宋以來由中原南遷的漢人,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區,受當地人的排擠和欺侮,爲了團結禦侮求生存,他們不得不聚族而居,也不得不建造具有防禦性的城堡式住宅——圍龍屋,以抵禦盜匪和當地人的侵擾。圍龍屋還建有堅固的多層“角樓”,既可用來儲備糧食、草料,又可居高臨下射擊來犯之敵。如遇盜匪前來擾劫,只要把大門、半門一關,村民們便攜武器進入圍龍屋和角樓,進行抗擊。

設計特點

以土樓、圍龍屋、殿堂式圍屋爲代表的客家傳統民居,類型不一,風格有異。然而,其堅固性,安全性,封閉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則是它們突出的共同特點。

堅固性

現在的福建、廣東一帶的圓形、方形土樓,一般都有200-300年乃至500-600年的歷史。它們歷經風雨洗刷,強烈地震,颱風襲擊,至今安然無恙,巍然屹立在叢山峻嶺之中。如此堅固的民居,與精心選擇屋址,科學的設計,用料及施工方法分不開。現僅從土樓的建築材料和施工方法作一些說明。

土樓的牆壁,下厚上薄,厚處有的竟達1.5米。夯築時,先在牆基挖出又深又大的牆溝,夯實在,埋入大石爲基,然後用石塊和灰漿砌築起牆基。接着就用夾牆板夯築牆壁。土牆的原料以當地粘質紅土爲主,摻入適量的小石子和石灰,經反覆搗碎,拌勻,做成俗稱的“熟土”。一些關鍵部位還要摻入適量糯米飯,紅糖,以增加其粘性。夯築時,要往土牆中間埋入杉木枝條或竹片爲“牆骨”,以增加其拉力。就這樣,經過反覆的夯築,便築起了有如鋼鐵混凝土似的的土牆,再加上外面抹了一層防風雨剝蝕的石灰,因而堅固異常,具有良好的防風,抗震能力。據《永定縣誌》記載,1918年發生大地震,白天柝柝有聲,歷時20分鐘,夜裏繼續震動,但土樓始終挺立無恙。

安全性

歷史上,客家本是中原漢人,他們南遷至閩粵贛邊區山區後,爲防止土著和盜匪的打劫及猛獸的襲擊,他們建造的土樓、圍屋,皆防範嚴密,甚爲安全。例如,宛如古城堡似的土樓,一、二層不設朝外的窗子,或只開設眼似的細長石窗,三樓四樓和每個房間都有朝外的大窗,既利於採光,流通空氣,又成了瞭望敵情和向外射擊的孔。土樓大門的門框,門檻都是條石,門板厚約10釐米。有的大門上斜挖了幾個嵌有竹筒的護門孔,倘有土匪攻門,可往下射擊和澆開水。有的土樓大門還安裝了防火水櫃、水槽,若來犯之敵放火燒門,只要一按開關,水便順門而下,以滅火護門。土樓本來已堅固異常,但爲防萬一,有的土樓還夯築了夾牆。萬一外牆被炮火轟開,土樓仍有夾牆支撐,安然無恙。土樓內有各種齊全的生活設施:設於天井的深水井,是被圍困時的水源,樓內有礱、碓等加工糧食的設備。這一切都使匪敵久攻不下。至於那些四角建有高聳碉樓的“四點金”,更是領盜匪望而卻步。 圍龍屋

封閉性

客家民居,不論土樓還是圍屋,五鳳樓,四角樓,裏面的每一個房間,廳堂,天井,都以走廊,巷道,樓梯相通,住戶生活方便。然而,它們對外則是全封閉的。土樓一般只開一個正門一個後門,或一個正門兩個側門,圍屋,圍龍屋的各橫屋,半環形圍屋,皆設有門樓。萬一有盜匪打劫,只要把門一關,便封閉得嚴嚴實實的。

合族聚居性

客家土樓,圍龍屋,五鳳樓等,一般都規模龐大。永定“承啓樓”有300多個房間,面積5376平方米。“遺經樓”有五層樓,面積10336平方米,光是廳堂便有51個。難怪日本一位建築學教授看了永定土樓後寫道:“這動人的客家土樓,與其說是一幢龐大的住宅,不如說是一座小城市”。 如此龐大的民居,正是爲了適應聚族而居的特點。“承啓樓”最多時曾住80戶,600多人。家鄉羅氏圍龍屋,有300多個房間,爲羅氏50戶人家,350人所共居。住戶雖多,但由於房間、廳堂、天井也多,能以廳堂及天井和若干房間組成一個個生活小單元,又令住戶各各得其所,顯得幽雅,舒適。

值得一提的是土樓、圍屋的“心臟”——祖宗祠堂。這裏是族長聚集各戶家長議事的地方。逢年過節,合族的每家都挑着各種供品,到這裏祭祀祖先。男兒娶親,須在祠堂拜天地,叩祖先,宴賓客。閨女出嫁,向列祖辭行後,方可罩上蓋頭,踏着象徵團圓的大圓匾出閣。老人謝世,祠堂成了舉哀發喪的靈堂。就這樣,一座祠堂將合族融洽地凝聚在一起,共享天倫之樂。

隱含的文化精神

第一、反映了客家人團結互助、敬老尊賢、禮貌文明、知書達理的傳統美德。圍龍屋內的大小天井一般配置有小型假山、魚池和盆景,正屋後面半園“花頭”和正門前面半月形池塘四圍均載有各種花木和果樹,圍龍屋背後的山頭林木叫“龍衣”,嚴禁砍伐,整座建築掩映在萬綠叢中,一年四季鳥語花香,環境優美而靜雅。圍龍屋內的柱、樑、枋、門等雕繪上山水花鳥、飛禽走獸等栩栩如生的圖案,並塗上鮮豔奪目的油漆,顯得金碧輝煌,古色古香,十分壯觀、氣派。一般來說,一座圍龍屋聚居着一個近親家庭,相互之間和睦共處,尊老愛幼。逢年過節,男女老少齊集正屋上廳祭拜祖宗,在正中大門前的禾坪上舞龍舞獅,敲鑼打鼓,盡情歡樂,呈現出一派喜悅、祥和景象。

第二、客家圍龍屋的風格是原始住宅風格的傳承。據考古資料,處於黃河流域的原始社會中後期的半坡氏族和龍山氏族,他們居住的區域就是由幾十座樣式爲方形和圓形的土夯房屋組成。這說明客家人的居住觀念潛意識地蘊含了對祖先某些住宅經驗的復甦和借鑑。

第三、圍龍屋的建築特色也是古代陰陽思想的投射。集中體現在講求建築物體與天然地形的協調統一,而合符“天人合一”的哲學道理。如遇上不盡人意的地形則通過增加半月形花臺或池塘或建築半門調整座向,以達到陰陽平衡和適應環境。這種陰陽思想,後來又夾雜了不少講究“風水屋場”的巫術文化,如俗諺:“風水人間不可無,全憑陰陽兩相扶”等。

第四、體現了傳統的宗族觀念。客家民居建築規模宏大,一方面,呈現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習性。因爲,客家不論是在長途跋涉的遊離中,還是新到一處人生地不熟的居地,都有一家一戶所難於克服的困難,得靠本姓本族人聚居在一起;另一方面,屋內住戶按輩份高低及尊卑來分配房間,其建築中心位置都安放祖宗牌位,供後人拜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家人這種傳統家族倫理思想。客家人建了新屋,一般都要舉行“搬新屋”禮俗,叫“出煞”。要請風水先生驅趕“三煞”之後,纔會平安吉利。遷居之日,大擺宴席,祭祀神靈。

價值體現

廣東省梅州市現存的客家圍龍屋總數有兩萬餘座,遍佈於全市各縣(市、區),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曆史。客家圍龍屋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杆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被中外建築學界稱爲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色,具有巨大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梅州客家圍龍屋共有2萬多個,其中,價值最高、規模最大的客家圍龍屋主要分佈在梅縣、梅江區、大埔縣和興寧市,比如梅縣的仁厚溫公祠和萬秋樓,梅江區的承德樓,大埔縣的張弼士故居和花萼樓,興寧市特色古民居【辛亥遺址】何子淵故居等等。圍龍屋的客家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從建築風格到民風民俗處處展示了客家的人文歷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徵,被衆多國內外專家譽爲東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築奇葩、一部讀不完的百科全書。按照世界文化遺產的評定標準,只要具備六項條件之一的即可獲得批准,而梅州的客家圍龍屋經比對符合其中四項,完全具備“申遺”條件。

梅州決定正式開始啓動客家圍龍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以下簡稱“申遺”)工作。客家圍龍屋“申遺”對提高梅州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提升梅州文化軟實力,有着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將確定目標、全力以赴,通過“申遺”工作,把梅州客家建築文化的主要代表——客家圍龍屋,打造成世界級的文化旅遊品牌。

很久以前,客家人爲防禦外敵及野獸侵擾,大多數客家人選擇聚族而居,因此建造了圍龍屋。客家圍龍屋的主體結構大多爲 “一進三廳兩廂一圍”。普通的圍龍屋佔地8畝左右,大的圍龍屋佔地30畝以上。一間圍龍屋就如同一座巨大的城堡。屋內分別建有多間臥室、廚房、大小廳堂、水井、豬圈、雞窩等設施,形成了一個自給自足、自得其樂的場所。

客家圍龍屋目前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杆欄式”、雲南的“一顆印”並列一起,被中外建築家稱之爲中國五大特色民居建築物。至今,客家人已走出了封閉的圍龍屋,圍龍屋正成爲一種歷史的遺蹟,一種獨特的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