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我國抗菌藥使用量最大的行業是

我國抗菌藥使用量最大的行業是

我國抗菌藥使用量最大的行業是醫療行業。抗菌藥物是殺滅細菌和抑制細菌活性的藥物,包括抗生素,以及磺胺類、米唑類、硝基咪唑類、喹諾酮類等化學合成的藥物。醫療行業是衛生健康相關的醫院、藥品、器械、健康管理等一系列相關行業的總體,是傳統產業和現代產業相結合,一、二、三產業爲一體的產業。醫藥行業對於保護和增進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爲計劃生育、救災防疫、軍需戰備以及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2011年5月6日衛生部馬曉偉抗菌藥物專項整治會議內容誰有哦。。。跪求。。

全國抗菌藥物臨牀應用專項整治活動視頻會議

爲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抗菌藥物臨牀應用管理,促進抗菌藥物臨牀合理應用,部署全國抗菌藥物臨牀應用專項整治活動,2011年5月6日上午10:00-11:10,全國抗菌藥物臨牀應用專項整治活動視頻會議如期舉行。我院按通知要求派相關人員在**分會場參會:醫務科、藥監科、護理部、感染辦負責人,兒科、內一科、內二科、內三科、內四科、外科、骨科、耳鼻喉科、ICU、腫瘤科、急診科等臨牀科室負責人。

衛生部在北京設置主會場,主會場參會人員有:北京醫院的院長、分管院長、醫務、藥學、院感、護理等相關部門負責人、臨牀科室的負責人,北京市衛生局主管醫政的領導等;各分會場參會人員有:各省、市衛生廳分管,醫政處負責人;省屬醫療機構院長;醫務、藥學、院感、護理等相關部門負責人;感染科、外科、呼吸科、重症醫學科、兒科等臨牀科室負責人;各省轄市市衛生局、醫政科(處)長;各縣(市、區)衛生局、醫政科長;二級以上醫院院長;醫務、藥學、院感、護理等相關部門負責人;感染科、外科、呼吸科、重症醫學科、兒科等臨牀科室負責人。部分地區視頻會議參會人員較多,如青島會場參會的有幾百人。

衛生部醫政司王羽主持了今天的視頻會,衛生部副馬曉偉在會上作重要講話。馬曉偉深刻闡述了專項整治活動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語重心長的深入分析;他的講話生動、鮮活、具體、務實,站在維護人民利益的高度,對醫療行業內的問題進行了具體分析,對如何解決醫療機構存在的問題舉行了部署;他的講話重點突出,對搞好整治活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王羽在馬曉偉副講話後要求:各衛生行政主管部門、醫療機構務必認真傳達、學習本次會議的精神,各醫療機構應召開專門會議傳達、學習衛生部抗菌藥物專項整治活動方案;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各醫療機構應結合本地區、本單位的實際,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具體的專項整治方案,落實相關內部管理制度,明確本單位的突出問題、重點整治的科室,層層落實;衛生部根據專項整治活動的總體要求,將對活動進行督導檢查,採取內部通報、誡勉談話等形式,確保專項整治活動有成效,老百姓從醫改中得到實惠。

會議結束後,**市衛生局醫政科科長**指出:本次視頻會議是繼4月25日的全國抗菌藥物臨牀應用管理視頻培訓會議後的又一次動員會,充分表明了衛生部對搞好專項整治活動的決心,這是統一思想的動員會,各醫療機構務必傳達會議精神,對專項整治活動進行動員。

今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衛生部佈置了幾項重點工作,涉及到對醫院的監督檢查管理,包括醫療質量萬里行、“三好一滿意”、抗菌藥物臨牀應用專項整治活動。衛生部決定2011年至2013年在全國進行抗菌藥物專項整治,2011年4月18日,衛生部就專項整治方案進行了專項部署。

下面是馬曉偉副的主要講話內容:

抗菌藥物的使用不應該是由我來講,應該是大學老師、臨牀醫生來講,這是因病施治、合理用藥的基礎內容。但現在抗菌藥物濫用問題越來越突出,引起了、社會、行業內的高度關注;抗菌藥物濫用對國家、民族貽害無窮;抗菌藥物的濫用是否該收場了?

現在的局面一定要有所改變。在這一問題上,醫生、院長及衛生行政部門應負責任,抗菌藥物的濫用是工作的缺失。在抗菌藥物是否濫用問題上是非分明,沒什麼可說的。從弗萊明發現青黴素至今,抗生素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青黴素每日一次的用法是錯誤的(青黴素應該一日量分2-4次使用),現在的抗菌藥物有從患者入院一直不停的,忘了?不知道醫院的查房查不查;這一問題不能不管,衛生行業要從我做起;我們對專項整治活動的意義要有深刻認識;化學藥品特別是抗生素是人類抗擊疾病的重要工具,是人類科技方面的重要成果。抗菌藥物在養殖業、種植業及醫療行業的濫用非常嚴重;今年的世界衛生日的主題就是“今天不採取行動,明天就無藥可用”,可見,抗菌藥物的濫用在全球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近二三十年來,我國抗菌藥物的濫用愈發嚴重,直至演變成目前的狀況;在所有的利益目前,人民利益在先,衛生部對此高度重視:抗菌藥物使用動態監測及未來走向都有所考慮;抗菌藥物使用現狀不容樂觀:品種多、使用頻率高、使用強度大,基層醫院濫用大有超過大醫院之勢;本次專項整治,醫院是重點。

抗菌藥物使用排名表明:喹諾酮類、頭孢三代、二代位列前茅。我對喹諾酮類位列第一部不理解(情緒化):喹諾酮是抑菌藥(原話如此),使用量位居前列是以藥養醫機制的結果。抗菌藥物用量大、使用範圍廣、使用方便、羣衆歡迎。原因:醫藥企業片面提高價格,醫院賣貴不賣賤(歐美、香港的藥物便宜,喹諾酮類就是這類藥物);衛生部將採取的舉措:對部管醫院不規範、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進行內部通報,這種事檢察部門一介入就會查到別的事(最後就是醫生退錢);我國抗菌藥物使用強度是世界平均強度的兩倍多;專項整治對預防用藥下降比例有指標(必須下硬指標);衛生部醫政司對專項整治動作堅決;目前的醫保刺激了老百姓的消費,造成醫療機構濫用抗生素(有這樣好的,醫院怎麼還濫用抗生素?不解);對三代頭孢作預防用藥的不處理不行,抓到誰誰倒黴(也不能都抓啊),(警方)沒破的案子多了;衛生部將取消(部管)濫用抗生素醫院國家重點科室資格;國家在頂層設計時,醫院能否進來以醫院院長的工作來衡量,重點:醫院的外科預防用藥問題更突出;新農合報銷比例得到了70%;對以藥養醫問題的解決我現在沒有疑義;機制問題建議大家看看上海的做法:總量控制、結構調整(這是趨勢,得走這一步);醫改不走回頭路(計劃經濟時代的低水平服務的老路);購買服務是無窮的,但對費用要進行監管(小轎車不能走人行道,不遵守交通規則車主就要下來步行;踢足球不能用手);醫療機構的補償問題將逐步解決,醫藥分開時,抗菌藥物濫用問題就解決了;我國抗菌藥物濫用問題不同地區差別大,耐藥問題嚴重(原因:醫生水平低,企業推動抗菌藥物銷售,監管問題,新農合報銷比例的導向問題);主要問題是利益驅動導致濫用抗生素(要提高醫療質量,降低費用);醫改:藥費成爲成本,價格體系的改革是關鍵(改革價格體系,監管費用,加強行政監管),提高技術勞務的價格;支架問題,材料問題:科室使用中的問題(涉及醫生、長):骨科、心內科等(檢察機關不能查,查一個倒一個);醫院關注的應是管理和發展的問題;藥品使用存在問題的有以下幾大類藥物:抗生素、心血管用藥、抗腫瘤藥及血液製品、生物製劑;首先解決抗生素的問題。

醫院的收入分配問題、編制問題衛生部考慮到了(醫院的自由度、醫生的自由度將會更大,但必須有,鳥在籠子裏可以自由的飛),醫療消費要使人民能買得起;衛生系統要提高形象;抗菌藥物濫用問題的解決是長期任務,但專項整治有目標、有階段、有重點(這是人民內部矛盾),衛生部將表揚一批、通報一批、查處一批;通過專項整治,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問題,以治標爲主(解決根本問題可能在50年之後);專項整治活動統一部署、統一安排、統一實施;管辦分開(反對者要求衛生部頂住,沒有成績怎麼頂?衛生負責任了嗎?醫政處辦了幾件事?醫政管理人員沒進過醫院聽不懂內行話);醫生中多數同志與工商、稅務不一樣,讀書人講禮貌;

院長、科主任的責任:院長應提高水平,院長職業化程度不高,人事關係等腦中空白,必須刻苦學習,增長才幹(有些院長人、財、物都管,遇到什麼會開什麼會,羣衆有意見(不是天生我材就適合當院長的,醫生一不小心就當上了院長);我在當院長時就不找討錢;不會管理的院長寫不出落實方案(心裏不明白,開會時院長讓說,說,還是院長說吧);老院長的卸任使人難過,這是一個時代的結束,新院長應接兢兢業業爲人民服務的班,不是接權力的班(不會說的照着說,如:這是衛生部說的);專項整治要有機構:院長掛頭,抗菌藥物品種調整應開會,聽取意見,不行的話讓科主任投票(這是民主);加強領導,要有監督表,人員落實,黨組織發揮作用;濫用抗生素的問題有四步走,最後一步是行政處理;醫療機構自查自糾,衛生部將先通報,取得開門紅;媒體正面宣傳,不能吵,一吵容易出問題(統計數字內部通報,不作承諾);衛生部門建立監測網及長效機制、督查、總結經驗(少說多做);該衛生部解決的問題醫療機構要積極反映(直接投入有限,價格體系的改革是核心,醫療機構要適應市場機制);公立醫院的改革漸入佳境;臨牀路徑、信息化建設都是醫療機構參與醫改;醫改:、衛生行政部門和同志們各有任務,服務與保障體系要更好的接軌;在抗生素濫用問題上我們只講自己的事(定價問題不講);醫藥企業經過30年的改革,有成績,也有問題(藥品短缺問題得到徹底解決);醫院欠錢應該給企業(醫院與醫藥企業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與藥企建立正常關係,健康協調的發展)。

醫務人員的成績是大的,一線工作的同志不容易,總的形勢是好的;抗菌藥物專項整治,我拜託大家一起努力!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醫療機構抗生素使用率不高於30%,但我國病人抗菌藥物的使用率高達68.9%。抗生素被濫用

A

試題分析:抗生素被濫用是因爲醫生可獲得更大的利益,要治理濫用抗生素,必須截斷該利益鏈,堅持聯繫的觀點,①正確;“公衆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意識還比較薄弱”,要治理濫用抗生素,需要引導人們深刻認識濫用抗生素的危害,重視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②正確;③④與抗生素被濫用的原因無關,錯誤。該題選A。

點評:該題要根據材料中的原因對應採取合理的正確的措施,並能總結其中體現的哲學道理,對學生的理解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要求較高,難度較大。

畜禽養殖的抗生素中哪些類含量最高

抗生素是一類對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具有抑制和殺滅作用的藥物,並在畜牧飼料行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在畜禽動物疫病防治,提高飼料轉化效率促進畜禽生長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養殖業中抗生素的使用主要分爲兩大部分。一部分爲飼料企業在生產全價、濃縮、預混料的過程中添加,主要用於預防疫病及促進生長。另一部分爲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使用,採用拌料、飲水、注射、灌服以及環境噴灑等多種方式,使用目的多爲預防和治療畜禽疫病。先鋒黴素類是廣譜抗生素,其結構和作用與青黴素相似,能抑制細菌細胞菌壁的合成。不宜與慶大黴素聯合應用,與青黴素之間偶有交叉過敏反應。劑量用法詳見包裝說明。抗生素是一類對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具有抑制和殺滅作用的藥物,並在畜牧飼料行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在畜禽動物疫病防治,提高飼料轉化效率促進畜禽生長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養殖業中抗生素的使用主要分爲兩大部分。一部分爲飼料企業在生產全價、濃縮、預混料的過程中添加,主要用於預防疫病及促進生長。另一部分爲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使用,採用拌料、飲水、注射、灌服以及環境噴灑等多種方式,使用目的多爲預防和治療畜禽疫病。先鋒黴素類是廣譜抗生素,其結構和作用與青黴素相似,能抑制細菌細胞菌壁的合成。不宜與慶大黴素聯合應用,與青黴素之間偶有交叉過敏反應。劑量用法詳見包裝說明。抗生素是一類對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具有抑制和殺滅作用的藥物,並在畜牧飼料行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在畜禽動物疫病防治,提高飼料轉化效率促進畜禽生長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養殖業中抗生素的使用主要分爲兩大部分。一部分爲飼料企業在生產全價、濃縮、預混料的過程中添加,主要用於預防疫病及促進生長。另一部分爲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使用,採用拌料、飲水、注射、灌服以及環境噴灑等多種方式,使用目的多爲預防和治療畜禽疫病。先鋒黴素類是廣譜抗生素,其結構和作用與青黴素相似,能抑制細菌細胞菌壁的合成。不宜與慶大黴素聯合應用,與青黴素之間偶有交叉過敏反應。劑量用法詳見包裝說明。抗生素是一類對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具有抑制和殺滅作用的藥物,並在畜牧飼料行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在畜禽動物疫病防治,提高飼料轉化效率促進畜禽生長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養殖業中抗生素的使用主要分爲兩大部分。一部分爲飼料企業在生產全價、濃縮、預混料的過程中添加,主要用於預防疫病及促進生長。另一部分爲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使用,

抗菌藥爲什麼不能隨便買

合理使用抗菌藥(1)

  偶遇自己或家人有個頭疼腦熱、喉癢咳嗽,憑經驗到藥店買一兩種抗菌藥回來吃,是人們很普遍的做法。可專家認爲,這種診斷不明、隨意服用抗菌藥的習慣,是造成抗菌藥廣泛濫用的主要原因之一。長此以往,危害嚴重。

  危害之一:感染性疾病將無藥可醫

  20世紀40年代,青黴素作爲最早問世的抗菌藥,成功地解決了金葡萄球菌感染的難題。隨後,科學家又成功地研製了大環內酯類、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使肺炎、肺結核的死亡率降低了80%。(考試大網站整理)有人曾經斷言,人類戰勝細菌的時代已經到來。然而,隨着人們對抗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各種細菌對抗菌藥的耐藥性不斷增強。當時,全球每年死於感染性疾病的人數約爲700萬,如今這一數字已經猛增至2000萬。

  我國是抗菌藥物使用大國,在銷售量居前15位的藥品中,有10種爲抗菌藥。研究結果表明,目前我國耐藥的金葡萄球菌的比例高達60%以上,70%的肺炎球菌對大環內酯類抗菌藥已經耐藥。老一代的抗菌藥失去了原有的作用,新研製的抗菌藥的有效壽命也越來越短。爲此,專家發出警告:醫生將被到無藥可用的尷尬境地,人類可能重新回到抗菌藥物發現之前的黑暗時代。

  危害之二:不良反應日趨嚴重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最近報告說,截至2003年第一季度,有關環丙沙星注射液的不良反應的病例報告達780例。其中皮膚損害426例、靜脈炎164例、消化系統症狀62例、呼吸困難7例、血小板減少5例、過敏性休克5例、神經及精神異常11例,其他100例。藥品猶如一把雙刃劍,在發揮治療作用的同時,抗菌藥也會對人體造成不良反應。如果不嚴格掌握適應症和用藥量,肯定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據北京兒童醫院教授胡儀吉介紹,抗菌藥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引起過敏。其中出現較多的是皮疹、蕁麻疹、斑丘疹。過敏反應幾乎可累及所有臟器,能導致系統性紅斑狼瘡、結節性動脈周圍炎、間質性肺炎等。通常抗菌藥物吸收後經肝臟代謝,所以肝臟損害約佔藥物不良反應的24%~26%。經腸道吸收的藥物以原型或代謝物的形式由腎臟排泄,因而腎臟也最易受到損害。有報道說,25%的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是藥物引起的。抗菌藥對神經系統的損害主要發生在中樞神經系統,可造成聽力、視力障礙,也可導致周圍神經系統病變和神經肌肉傳導阻滯等。我國每年新增聾啞兒3萬名左右,其中50%與藥物不良反應有關。長期、大量服用抗菌藥物還會影響血細胞的生成,造成血液系統損害。幾乎所有的抗菌藥物都可引起噁心、嘔吐、腹脹、便祕等消化道不良反應。此外,抗菌藥在殺滅病原體時,體內的敏感細菌也被殺滅了,耐藥菌株得以大量繁殖,導致體內菌羣失調,引起二重感染。

常用的哪些藥物屬於抗生素類?

(1)主要作用於革蘭氏陽性菌感染的抗生素

①青黴素

凡是從青黴素培養液中提取的稱天然青黴素,有青黴素G等。部分是利用青黴素的基本結構以化學方法合成的衍生物——半合成耐青黴素酶的新青黴素和半合成廣譜青黴素。

②青黴素G

天然的青黴素中以本品性能最穩定、作用最強、產量較高,故臨牀上應用廣泛。

③氨苄青黴素

本品爲廣譜半合成青黴素,耐酸,口服易吸收,可分佈到各種組織,但很難透過血腦屏障。

④紅黴素

本品屬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難溶於水,易溶於醇,遇酸破壞,微鹼中則穩定。

(2)主要作用於革蘭氏陰性菌的抗生素

①鏈黴素

本品爲放線屬灰鏈絲菌的培養液中提出的抗生素,性能較穩定,乾燥粉劑室溫下保存2年,水溶液保存1~3周。內服不易吸收也不易破壞。肌肉注射吸收後迅速分佈到全身細胞外液,可經胎盤進入胎兒血液,經腎排出爲主。

②卡那黴素

本品是由鏈絲菌產生的抗生素,抗菌力強。毒性小,易溶於水,性能穩定,內服吸收少,肌肉注射吸收快。

③慶大黴素

本品爲廣譜抗生素,易溶於水,性能穩定,內服不易吸收,可肌注治療全身感染,主要經腎排出。

④四環素類

四環素類包括金黴素、土黴素和四環素。本品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均有效。四環素類爲四駢苯的衍生物,結構相似,作用、用途也大致相仿。在酸性中作用強,鹼性中易破壞失效,其穩定性爲:四環素>土黴素>金黴素。

(3)抗真菌抗生素

灰黃黴素:本品自灰黃青黴素菌的培養液中分離而得,難溶於水,易溶於醇。口服後小腸吸收,廣泛分佈於全身各組織,其中皮膚、肝臟等含量較高,8小時就可達皮膚角質層。

我國抗菌藥物耐藥率居高不下

在北京舉行的第四屆地壇國際感染病會議上,衛生部全國細菌耐藥監測網負責人、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肖永紅教授指出,目前我國抗菌藥物耐藥率居高不下,主要問題在於抗菌藥物應用管理及相關指南落實不到位。

  據介紹,我國院內感染前5位的致病菌包括大腸桿菌、銅綠假單胞菌、金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鮑曼不動桿菌。全國細菌耐藥監測結果顯示,近年來,上述常見致病菌耐藥情況不斷惡化。其中,“超級耐藥菌”即耐甲氧西林金葡萄球菌的臨牀分離率已大於65%,肺炎克雷伯菌對三代頭孢菌素耐藥率大於30%,耐喹諾酮大腸桿菌以及耐大環內酯類肺炎球菌臨牀分離率均大於70%.

  肖永紅指出,造成上述結果的原因與近年來醫療技術不斷提高、手術難度增加、器官移植技術普遍應用以及高齡患者增多等因素有關,但主要原因仍是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以及對細菌耐藥後果的認識不足等。雖然我國已於2004年和2009年分別頒佈了《抗生素臨牀應用指導原則》及《關於進一步加強抗菌藥臨牀應用管理的通知》,但醫療機構特別是基層衛生保健機構對於上述指南及法規的執行仍不到位。

  此外,目前的耐藥監測信息多來自於醫院,由於患者病情較爲嚴重、用藥史複雜,使得最終耐藥率可能偏高。爲此,肖永紅建議,對醫療機構的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及耐藥情況進行深入調查,從而保證我國抗菌藥物監測數據更爲客觀完整。

有什麼藥是抗生素

抗生素是能抵抗致病微生物的藥物,是抗菌消炎藥中最大的一類。抗生素是由細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活過程中所產生的物質,具有抑制或殺滅細菌、真菌、螺旋體、支原體、依原體等致病微生物的作用,故能治病。還有的抗生素可治療惡性腫瘤。抗生素類藥物廣泛地應用於各種感染性疾病,其品種繁多,下面列舉一些市場上有售和醫院中常用的品種,可分爲十大類。但須注意的是,目前這類藥均屬處方藥在應用時應注意安全。

(1)β-內酰胺類:這是品種最多,用得最多、最廣的一類,此類包括兩部分。①青黴素:常用的品種有青黴素鈉、青黴素鉀、氨苄西林鈉、阿莫西林、哌拉西林、青黴素V鉀等。②頭孢菌素:常用品種有頭孢氨苄、頭孢羥氨苄、頭孢唑啉鈉、頭孢拉定、頭孢曲松鈉等。

(2)氨基糖甙類:常用品種有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阿米卡星、小諾米星等。

(3)四環素類:四環素、土黴素、多西環素、米諾環素等。

(4)大環內酯類:常用品種有紅黴素、琥乙紅黴素、羅紅黴素、麥迪黴素、乙酰螺旋黴素、吉他黴素等。

(5)氯黴素類:常用的品種即氯黴素。

(6)林可黴素類:林可黴素、克林黴素。

(7)其他主要抗細菌的抗生素:常用的有去甲萬古黴素、磷黴素、捲曲黴素、利福平等。

(8)抗真菌抗生素:常用的品種有兩性黴素B、灰黃黴素、制黴菌素、克念菌素等。

(9)抗腫瘤抗生素:常用的有絲裂黴素、阿黴素等。

(10)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環孢素。

抗生素概述

抗生素大家實際上不陌生了,嚴格意義上講,抗生素就是在非常低濃度下對所有的生命物質有抑制和殺滅作用的藥物。比如說我們針對細菌、病毒、寄生蟲甚至抗腫瘤的藥物都屬於抗生素的範疇。但我們在日常生活和醫療當中所指的抗生素主要是針對細菌、病毒微生物的藥物它的種類是相當多的。大概可以分成十餘種大類。在臨牀上常用的應該有一百多品種,比如我們常用的青黴素一類有很多的品種。頭孢菌素、紅黴素類也有很多種。每一種類都有自己的特點,在使用時針對不同的的疾病、人羣、細菌等,所以應該按照不同的人羣、疾病來予以適當地選用。

抗生素按它的定義講,是在很低的濃度下面能夠殺滅生命體,比如細菌和病毒。能夠殺滅生命體的東西是比較多的,比如家裏使用的消毒的東西也能殺滅生命體但只能叫消毒劑,這種消毒劑不能用在人體裏面,只能用在體外的環境消毒使用。抗生素是在很低濃度下並且能夠在人體裏面使用的毒性比較低安全性比較高的藥物。抗生素的作用就是殺滅感染我們的微生物,目的是把病原體殺滅,控制疾病,以最終治療疾病。

抗生素與抗菌藥和消炎藥的區別

抗生素的品種繁多使用廣泛,在普通人羣中間的知名度很高,這樣就造成了它在名稱方面比較混亂的狀態。長期以來,不光在普通民衆,甚至在一些專業人員對嚴格的抗生素的界定都不是非常有把握。老百姓一般所指的消炎藥估計就是抗生素,但實際上嚴格意義上講消炎藥和抗生素應該是不同的兩類藥物。我們所用的抗生素不是直接針對炎症來發揮作用的,而是針對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殺滅微生物的,而消炎藥是針對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阿斯匹林等等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抗菌藥和抗生素是什麼關係呢?他們是大範圍和小範圍的關係。抗生素是針對所有能夠醫治殺滅的生命體,包括細菌、病毒、寄生蟲、腫瘤細胞等,抗菌藥物主要是殺滅細菌的。因爲能引起人體感染的,除了細菌以外還有很多的微生物,比如去年流行的非典,它是病毒感染,需要用抗病毒的藥物,抗病毒和抗細菌的藥物都可以算在抗生素的範疇裏面去。抗生素是比較廣義的,而抗菌藥物是比較專一的。

我國抗生素的使用現狀

臨牀上基本每一個科室,每一個專業的醫生都在使用抗生素,它的使用率是非常高,對於感染,包括病毒感染,細菌的感染,寄生蟲的感染,支原體、衣原體等微生物感染都需要使用抗生素。我們平常的很多疾病也確實屬於感染性疾病,如普通的感冒,上呼吸道的感染,泌尿道的感染,皮膚的感染,但他們引起的感染原是不同的,上呼吸道80-90%是病毒感染,而泌尿道的是細菌感染。如果是病毒感染我們要用抗病毒的抗生素,如果是細菌感染就要用抗細菌的抗生素。在醫院裏抗生素的使用佔總量的30-50%。其中一部分是需要使用的,另外一部分屬於不合理使用。除了醫院,老百姓的家裏都會有抗生素存在,藥店裏的很大一部分也是抗生素。在我國抗生素的使用是非常廣泛的,其中肯定有很多不合理之處,這就需要進行嚴格的、科學的指導管理。

在歐美的發達國家抗生素的使用量大致佔到所有藥品的10%左右。而我國最低的醫院是佔到30%,基層醫院可能高達50%。抗生素濫用是我們不可迴避的問題,究其原因有以下幾方面:第一,由於處於社會初步發展階段,國家的研究能力、原創能力不強,藥品以仿製爲主,衆多的藥廠都在生產抗生素。第二,同一種抗生素有上百家的藥廠家生產,這樣市場銷售就可能存在惡性競爭,這種競爭會導致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情況出現。第三,醫學發展專業分工越來越細,每個醫生都有自己專業方面的問題,抗生素是常用藥專業性不如本專業那麼強,這樣就會存在誤用或者濫用的情況。第四,患者和患者家屬習慣性服用抗生素治病。比如感冒了,按照醫學的觀點,很多感冒都屬於病毒感染,嚴格意義上來講,沒有什麼有效的藥物,只是對症治療,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大家可能都有過這種經歷,感冒以後習慣性在藥店買一些感冒藥,同時加一點抗生素來使用。實際上抗生素在這個時候是沒有用處的,是浪費也是濫用。第五,我們國家藥品規定方面的問題,很早以前就分了處方藥和非處方藥,抗生素應該屬於處方藥,但在藥品銷售過程中,大家去買藥的時候有人需要出示處方嗎?除了中藥的藥劑,西藥只要講出名字就可以買到,甚至有醫藥超市讓自己選藥,這樣準確性會高嗎?無疑會導致抗生素的濫用。第六,抗生素在畜牧業的大量使用。我們經常會聽到我國出口的食物被檢測出一些抗生素的殘留而拒絕在海關之外的報道。據我瞭解,在畜牧業使用抗生素的量遠遠超過人類使用量的總和。在環境中有比較多的抗生素存在,那環境中的細菌早已接受過抗生素,已經產生耐藥性了,人體如果再獲得耐藥菌的感染治療就比較困難。這不光是我們國家的問題,也是個全球性的問題。

抗生素的不規範使用,一個方面是引起細菌耐藥,細菌耐藥產生的速度遠遠快於我們新藥開發的速度。長此以往,我們可能會退回到七、八十年代以前的狀態,沒有抗生素使用,人類將再一次面臨很多感染性疾病的威脅。比如,結核病是結核桿菌引起的傳染病,很多年前大家覺得控制得非常好,但是現在耐藥的結核菌非常多,治療起來就很困難。這就可能引起死亡率的增加,而且治療耐藥性結核花費的社會資源是治療一個非耐藥結核的十倍以上,造成的社會負擔是非常重的。第二個方面,抗生素也是藥物,進入人體以後發揮治療效果的同時也會引起很多的不良反應。用的藥物越多,引起不良反應的機會越高。我國藥物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的記錄顯示,我們國家的藥物不良反應三分之一是由抗生素引起的,這個比例和抗生素的使用比例是一致的。抗生素的種類比較多,引起的不良反應或者是嚴重的不良反應涉及到了身體的每一個系統,所以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下發了關於開展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宣傳活動的通知,號召民衆不要自買抗菌藥,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抗菌藥。這是對人民負責任的舉措,大家應該積極參與,不只是專業的醫務人員需要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普通的民衆和患者也要有合理使用的意識,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不要盲目地自己購買抗生素使用。這樣才能促進我們國家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避免藥物的不良反應,細菌耐藥的不斷加劇。

參考資料:http://health.sohu.com/7/0404/75/column219747516.shtml

醫藥市場調研報告範文

  醫藥市場調研報告範文【一】

  惡性腫瘤是當今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儘管人類經過了近百年的努力,在惡性腫瘤的預防、診斷和治療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經驗,但全世界每年仍有900萬新發癌症患者,每年有500萬人死於癌症。我國是一個癌症多發性國家,現有260萬癌症患者、每年新發病患者180萬、死亡人數140萬。癌症仍然是給人類帶來災難的頭號殺手。開發研究生產療效好、廣譜性強、副作用小的抗癌藥物仍然是醫學界的重要課題。

  我國抗腫瘤藥物的研究開發始於上世紀50年代末期,上世紀60年代初期已有部分品種開始生產銷售。40多年來,我國抗腫瘤藥物生產已由個別品種發展到系列化產品,研發和銷售也有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近十年來,研發(包括仿製)及市場營銷上的成就令人矚目。

  目前,我國抗腫瘤藥物生產企業已有近百家(包括中藥製劑生產廠家)。其中,原料藥廠20多家,製劑廠和中藥廠有60多家。迄今爲止,我國抗腫瘤藥物已發展到七大類160多個品種。世界衛生組織XX年4月公佈的22個基本抗腫瘤藥物,我國全部都可以生產。我國年產抗腫瘤藥物30多噸,生產企業主要分佈在江蘇、浙江、廣東、山東、上海等地。但產品仍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臨牀需求。總體說來,抗腫瘤藥物市場需求大於供應。

  所以,瞭解患腫瘤病人家庭的抗腫瘤藥品的消費情況和大衆對抗腫瘤藥品的態度,一方面,有助於企業從消費者角度研究細分的抗腫瘤用藥情況;另一方面,有助於醫藥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更好地瞭解目標消費者的需求,並進一步瞭解抗腫瘤藥品的市場競爭情況,從而使企業能“對症下藥”,把更多、更好的藥品快速銷售到消費者手中。

  本次調研主要是爲了通過對消費者對抗腫瘤藥的認識、瞭解和用藥態度調查,來了解抗腫瘤藥品市場的競爭狀況和消費者對抗腫瘤藥的需求喜好及對醫藥企業的期望。由此使恆瑞醫藥能很好的把握消費者的心態,掌握抗腫瘤用藥市場的發展趨勢,從而採取有力的、合理的措施來推廣其主打產品——艾恆。

  本次調研採取網絡調研的方法,在網絡上隨機發放問卷,然後收集整理,進行資料的分析整理。問卷的設計根據正常的人們對藥品的認知過程來排列問題。本次調研主要研究了抗腫瘤藥的流通渠道、藥品性質和消費者的主要購買依據三方面,這三方面可以從消費者角度反映出目前抗腫瘤藥品市場的主要消費情況,如抗腫瘤藥品通過哪些渠道流向消費者手中,消費者對腫瘤疾病的認識和用藥態度,消費者認可的劑型是哪幾種,而其中消費者的主要購藥依據將是醫藥企業最爲關注的。下面從具體的調研數據方面逐一分析。

  一、從渠道方面分析。對於抗腫瘤用藥,絕大多數消費者是到藥店和醫院購買,兩者比例之和達95、2%,其中到藥店購買的家庭爲58、7%,去醫院的爲36、5%;而通過其他渠道購買的極少。爲什麼居民選擇到藥店的比較多,而到醫院的相對較少呢?

  這其中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國醫藥和醫療保障制度造成的二者所佔藥品銷售比重較大,但是由於各處銷售藥品的價格高低不一,藥店的藥品價格相對低一些,而抗腫瘤類藥品一般都是需要長期服用的,所以到藥店的購買比例會較高;而在醫院購藥的家庭中,很大一部分是有醫保可以報銷的。所以,現階段企業要做好藥品市場,一定要了解我國目前的醫藥,同時也要關注醫療改革。

  另一方面,藥品渠道的選擇還與抗腫瘤用藥的特點有關。抗腫瘤用藥大部分爲處方藥,需要通過醫生處方纔能購買。因此,患者前幾次看病或服藥一段時間複查都需要到醫院,在診治後就地購藥;但是腫瘤的治療一般需要長期吃藥,在醫院得到確診後,一般病人都會考慮自己去藥店購買相同的藥。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渠道的選擇對醫藥企業來說很關鍵,其中要考慮的因素主要爲消費者的主觀方面和我國的醫藥制度客觀方面。

  二、從藥品性質分析。調查結果表明,在城市居民家庭購買的各種抗腫瘤用藥中,西藥佔到七成以上,達73、3%,而中藥只佔26、7%。這表明在治療腫瘤的藥物方面,對於中藥的研製開發生產具有很大的空間,因爲在藥物治療方面,中藥的副作用小是一大優勢。

  對於醫藥企業來講,選擇做消費者認可的藥物種類,可以使企業減少和消費者的溝通障礙,從而減少不必要的營銷費用。同樣,好的藥品命名策略、傳播策略等也可以爲企業減少很多運營成本。所以,詳細瞭解消費者的基本情況,有助於企業進行經營決策。儘管西藥市場競爭已經很激烈,但是依然有市場空間,仍然有商業機會。

  對於本次調研,儘管從消費者角度調查出消費者比較認可的是西藥,但是我們不能否認位列後面的中藥將來就沒有商業機會,不能成爲未來的主要藥物,因爲一切都在變化中。且既然西藥競爭已經趨近紅海,那麼另僻蹊徑開發中藥的藍海壓力就會小很多。雖然同時會存在很多風險,但是在其他企業涉足尚淺的時候率先造勢,有利於企業打造領頭企業的品牌形象,能夠搶佔先機,獲取較高的市場佔有率。

  三、從消費者的購藥主要依據分析。調查詢問了城市居民家庭在購買各種抗腫瘤用藥時所想到的首要根據,結果表明,89、9%的家庭提及是由醫生推薦的比例遠遠高於其他原因。這是由於抗腫瘤用藥多是處方藥,患者對腫瘤疾病的認知了解有限,服用什麼藥品受醫生的專業推薦影響很大。另外,10、1%的家庭表示根據過去的使用經驗來購買某一抗腫瘤用藥。

  同時,我們還可以從另外一種橫向角度解讀這組數據。在購買的首要原因中,決定並影響消費者購買的人員依次是醫生、家人和朋友、藥店店員,在所有原因佔比中,分別是89、9%、8、3%和1、8%。這一方面反映出醫生對於抗腫瘤用藥的銷售是何等重要,藥店店員的推薦是多麼微不足道,另一方面也說明老百姓醫藥知識的缺乏,需要企業加強對百姓健康知識的普及。

  過去的使用經驗也是決定患者購買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它實際反映了醫藥企業實現產品的一次銷售和多次銷售問題。很多醫藥企業只關心重點渠道中的關鍵因素,如醫院的醫生,但是很少有企業會關注消費者的消費過程,消費者是如何進行多次購買的。

  鑑於腫瘤疾病的特殊性質,患者往往要長期服藥才能保持較好的身體狀態,所以在第一次購買後,醫藥企業更要關注他們的二次購買以及重複購買問題。企業同時還要關心產品每次銷售後的患者使用情況,細緻入微的售後服務相對於醫藥企業實現第一次銷售,是一種投入少而銷售效果更佳的營銷措施。所以,企業不要只關心產品的前期銷售,還要提供藥品的售後服務。

  過去的使用經驗是患者對過去該藥品療效的一種肯定,這實際和佔比6、9%的藥效可靠是很相關的。在決定購買的首要原因中,關於藥效有很多不同層次的直接提法,如藥效可靠、起效快、副作用小、質量好、有持久功效/長效,如果將其合併則有14、6%的比重,加上一些隱含藥效較好的原因,如醫生推薦、過去的使用經驗等,則可以毫不誇張地講,藥效是消費者在購買抗腫瘤藥品時第一考慮的因素,這也是企業在營銷中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

  當然,另一方面,藥品的安全性也是影響消費者購藥的重要因素之一。醫藥企業要特別注意自身的形象,調查中顯示,如果製藥企業發生藥品安全問題,則會使消費者對企業的信任大大降低,從而影響企業形象,並直接打擊消費者的購買信心。

  再仔細解讀數據我們會發現,醫藥企業是不是知名企業對於消費者購買並不是重要原因,它明顯地排在功效、推薦等因素之後。那麼,對於醫藥企業是否要進行企業知名度的推廣,在市場推廣過程中是否要在公司名和產品名之間權衡一下呢?或者說企業是否要有階段性的傳播重點呢?這些問題還需要進一步調查研究。

  數據顯示,對腫瘤藥品,促銷的作用不大,這說明這類藥品不是快速消費品,也不是保健品,它是真正的以藥效爲主的一對一的專業產品,同時也說明它不是價格敏感型產品。瞭解這些藥品特性後,企業纔能有針對性地做好營銷工作。

  藥品市場調查報告範文【二】

  藥品分類管理是國際上普遍認可與採用的管理模式。世界上第一個創建藥品分類管理制度的國家是美國,這是由於當時(20世紀30-40年代)發生了幾起嚴重的“藥害”事件,使其必須加強對藥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管理,通過立法,嚴格劃分處方藥與非處方藥,至50年代建立起分類管理制度。50年代以後主要發達國家都相繼建立了這一制度。目前,多數發展中國家與地區,包括我國,東南亞國家以及香港、臺灣地區都建立了這一制度,東歐國家也在近幾年逐步推行這一制度。

  我國在1999年啓動藥品分類管理工作,之後全面展開。爲促進做好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實施工作,國家局於20**-20**年連續發佈了《實施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20**-20**年工作計劃》和《關於做好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實施工作的通知》,同時,於近期先後召開了兩次藥品分類工作會議,國家實施藥品分類管理的決心可見一斑。

  推進藥品分類管理有利於保障人民用藥安全,處方藥的嚴格使用,可以減少濫用帶來的許多不良反應和機體耐受性及耐受性帶來的治療困難,非處方藥的合理使用,能夠增強人們的自我保健、自我藥療意識,促進我國“人人享受初級衛生保健目標的”實現;有利於醫藥衛生事業健康發展,推動醫藥衛生制度改革;有利於逐步與國際上通行的藥品管理模式接軌,有利於國際間合理用藥的學術交流,提高用藥水平。

  推進藥品分類管理勢在必行

  一、我市流通領域藥品分類的現狀和問題

  **市局一直把藥品分類作爲全局工作的重點,通過幾年來的規範管理,全市藥品流通領域藥品分類逐漸完成階段性目標,實現了三個轉變。

  1、藥品陳列轉變

  100%的藥品經營企業的藥品陳列由原來的混放轉變爲如今的把藥品與非藥品、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內服與外用、功效或劑型相同進行分開擺放的方式,各擺放區都配有相應的標識。

  2、藥品的銷售轉變

  現在的藥品經營者把藥品的銷售分爲兩大部分:非處方藥銷售和處方藥銷售。處方藥的銷售經歷了直售式、詢售式、憑售式三個階段的轉變,同時非處方藥銷售也隨着由利潤驅動到信譽驅動的觀念變化向療效合理性轉變。

  3、藥品的諮用轉變

  藥品經營企業的用藥諮詢的變化較快,由原來的50%藥店只配有一名兼職藥士到現在100%的藥店都配備了專職的藥師、從業藥師、執業藥師作爲駐店藥師,藥品零售企業的審覈處方、指導合理用藥的工作有的長足進展。

  通過對市區百餘家的藥品零售企業的現場調查,我們發現藥品分類工作面臨的問題也比較多,概括爲三個不能。

  1、駐店藥師不能保證始終在崗

  調查的120家藥店,12%駐店藥師長期不在崗;40%的駐店藥師由於各種原因離崗;36家藥店未掛停售處方藥的標誌;29家藥店藥師不在崗繼續銷售處方藥。

  2、處方藥不能完全憑醫師處方銷售

  在40%的駐店藥師在崗的藥品經營企業中,有近三成未能盡到審覈處方的職責,形同虛設,有的不看處方,只蓋章;有的只指導,不審覈;甚者不聞不問。

  3、分類擺放不能做到完全分開

  60%的被調查的藥店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未能完全分開,個別藥品混放,具體表現在沒有標識的非處方藥混放在處方藥區;處方藥存放不集中,與非處方藥交叉存放;個別非藥品混放於藥品中。

  二、我市藥品流通領域藥品分類的問題分析

  對於以上存在的問題,我們分別從處方來源、人員素質、顧客心態、監管措施等幾個方面做以調查和分析。

  (一)處方來源缺乏

  從處方方式的調查情況看,許多醫院運用計算機網絡管理,患者掛號時先買卡,醫生在計算機上開處方,患者拿着卡去交款、取藥,根本看不到處方。有的醫院沒有條件上電腦,居然給藥品編號,醫生開處方不寫藥名寫編號。小規模的診所普遍採取“先扎針、後開方”的做法,有的甚至扎完針也不開方。

  醫院大多是公立性的,藥品收入是醫院的主營收入,所以醫院不願意讓處方流向社會藥店。據衛生部不完全統計,2001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的總收入達4000多億元,其中42%是藥品收入,利潤至少達500億元,而商業流通領域利潤率只有0.5%~0.7%。雖然藥品收入所中比例已出現逐年遞減的狀況,但醫療機構和藥店之間藥品價格差距還很大,因此,醫療機構控制處方外流的原因不言自明。

  (二)消費人羣意識淡薄

  廣大消費者對憑處方銷售處方藥不理解、不習慣。在調查時遇到一位正在藥店購藥的老者,他說,注射一個療程的精製刺五加,在藥店買,到社區診所注射,300元錢就夠了;如果到醫院注射一個療程,800元也下不來,藥價低而且質量也不差。但當藥店向他索要醫生處方時,他不但不給,還拄着棍子大發脾氣。消費者對藥品分類管理的意義不懂,產生牴觸情緒,客觀上也促使藥店順水推舟違法銷售處方藥。

  儘管目前中國醫藥行業發展很快,但是中國人口基數大,現有的發展水平根本不能完全滿足人們的就醫和用藥需求。在不少醫院尤其是醫療水平很高的醫院,人滿爲患、醫生服務不到位、病人折騰半天依然看不上病,買不上藥的現象並不少見。所以,很多病人只要不是大病,一般不願去醫院就醫,而卻願意選擇就近的藥店購藥。

  消費者已經習慣到藥店買藥不憑處方的方式,如果憑藉處方意味着還得走醫院程序。此外,廣大消費人羣對處方藥濫用的危害性還沒有深刻的認識,頭痛腦熱,就吃抗菌素、打點滴的情況已成自然,殊不知藥品的不良反應、習慣性的耐藥可能危及生命。

  (三)某些醫療機構責任差

  據有關資料報道,我國抗菌藥物的消費85%發生在醫療機構,住院患者中抗菌藥物使用率已高達80%,其中使用廣譜抗菌藥和聯合使用兩種以上抗菌藥就佔58%,遠遠高於30%的國際水平。目前,濫用抗菌藥物現象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聯合應用抗菌藥不當引起或加重不良反應;

  二是有不少醫生給患者看病不做藥敏試驗,光憑經驗就使用抗菌藥;三是少數醫生受利益驅動,不顧病情需要,大量使用價貴、先進的抗菌藥;四是有的醫生缺乏專業知識,不管需不需要使用抗菌藥。在醫生開出的抗生素中,不合理的處方就佔四至五成左右。

  濫用抗菌藥物,不僅給病人增添了額外的經濟負擔,浪費了有限的醫療資源,更嚴重的是加快了人體內耐藥菌的產生,給臨牀治療帶來了困難;醫生習慣性應用則會因勢利導,患者則把應用抗菌素當成必要。

  (四)藥品諮用人員素質差

  許多藥店在人員責質、管理制度、設備設施等軟硬件建設上還不能適應藥品分類管理的要求。特別是在人員素質方面,差距更大。實施藥品分類管理要求藥店配備駐店執業藥師。我國的執業藥師數量本來嚴重不足,還多數在管理崗位上,不可能擔任駐店執業藥師。即使配備駐店藥師,人數也不能滿足要求。更重要的是,相當一部分藥師對藥品知識的熟悉程度和審方能力尚未達到駐店藥師的要求。

  (五)規範措施不盡完善

  現行的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擺放原則是偏重把非處方要單獨存放,即“OTC”標識的藥品標誌清晰、分櫃擺放。這樣擺放給消費者的印象好象是非處方藥作爲一種需要特別管理的藥品,而不是處方藥,相反,無標識的處方藥和暫無標識的非處方較難分開。

  因此,可以想到我們規範管理過程的許多亟待完善各項工作。例如:如何鑑別處方的真僞的管理方法等。

  三、我市藥品流通領域藥品分類的解決措施

  1、加強藥品零售企業處方審覈人員駐店註冊、培訓管理工作,充分發揮藥學技術人員用藥指導作用

  加強藥師的隊伍建設。爲解決執業藥師數量不足的矛盾,藥監部門要採取有效方式,在保證人員素質的前提下,促進擴大了執業藥師的數量,同時爲彌補執業藥師數量不足,加強對從業藥師的再教育工作。要積極促進本地區從業人員的素質建設,從上鼓勵從藥人員進行再教育,從措施上完善從藥人員的再培訓。提高人員數量和質量,確保指導用藥水平得到提高,滿足本地區需求。

  加強藥師的在崗情況的檢查。一是嚴把審查關。對新開辦藥品零售企業進行現場檢查驗收時,對藥師的資格、實際水平、是否兼職、外地人員能否保證在藥店行使職責等進行嚴格把關。二是實行值班藥師簽到制。要求企業提前做好值班藥師的工作安排,藥師上班必須簽到,保證藥師在職在崗,充分履行對顧客購藥諮詢、用藥指導、處方審覈、質量把關等工作職責。三是要求掛牌明示。

  藥師在營業時間上崗時,應佩帶標明其姓名、技術職稱、崗位等內容的胸卡,便於羣衆監督。如藥師臨時不在崗,應在憑處方銷售藥品專櫃明顯處,擺放“藥師不在崗暫停處方藥銷售”的告示牌。四是開展藥師在崗專項檢查。加強對藥師在職在崗監督檢查,對連續多次檢查發現藥師不在職在崗的,將依照《藥品管理法》第七十九條進行處罰。

  2、積極開展藥品分類的宣傳工作,引導廣大羣衆改變用藥習慣和正確使用藥品

  首先,要通過科學的宣傳教育,逐步增加公衆合理用藥知識,改變公衆傳統的用藥習慣。要通過對加快推進藥品分類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宣傳,讓公衆瞭解有關藥品分類管理的相關性規定以及藥品分類管理階段性目標的主要內容,從思想上意識到藥物濫用的危害。()同時,還要加大對一些常見病的基本判斷常識和推薦用藥範圍、常用非處方藥的適應證等知識的宣傳,採用媒體宣傳與印發資料等多種宣傳方式,着力解決公衆在使用非處方藥進行自我診療時所面臨的合理用藥知識缺陷,增加公衆的自我保護意識,使其養成合理用藥的習慣。

  其次,要通過積極有效的宣傳,引導藥品零售企業積極開展藥學服務。零售藥店及其從業人員是執行藥品分類管理的最終端環節,只有把握住終端出口,藥品分類管理的階段性目標纔有可能實現。因而藥品監管部門要通過廣泛宣傳,讓藥品零售企業正確處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關係,通過高質量的藥學服務,促進企業的發展,認真執行分類管理的相關要求與規定。

  3、大力加強藥品分類管理的監管和規範工作,積極穩妥促進藥品分類

  藥品市場調查報告優秀範文社會實踐報告對藥店的監管。一是加強藥品零售企業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櫃擺放情況和專有標識規範情況的檢查,積極促進藥品零售企業達到藥品分類管理的要求。二是加強駐店執業藥師配備及在崗情況,以及處方審覈制度落實情況的檢查。結合GSP認證工作,進一步完善駐店執業藥師配備制度和處方審覈制度。三是對已明確藥品零售企業不得經營的藥品,要加強監督檢查。

  對違規經營的,按《藥品管理法》、《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處理。四是對已明確必須憑處方銷售的藥品,要加強對藥品零售企業執行憑處方銷售規定情況的檢查。對藥品零售企業違規銷售處方藥的行爲,要及時予以糾正,並根據《藥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給予警告處罰;情節嚴重或經警告後仍違規銷售的,除給予警告外,還應並處罰款。

  五是各級藥品監管部門要結合醫療和藥品廣告整頓工作,加強對處方藥和非處方藥廣告的監督和檢查,特別要加大處方藥在大衆媒體違規發佈廣告和非處方藥在大衆媒體擴大宣傳的檢查力度。六是把藥品分類管理工作的要求與零售藥店的審批、變更、認證及監督檢查有機結合,對達不到分類管理要求的,按照有關規定處理。

  對醫療機構的監管。加強抗菌藥物監管,促進合理用藥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藥監、衛生、工商等部門的共同監管,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在推進合理用藥的進程中應發揮主導作用。

  制止濫用抗菌藥的關鍵是從源頭抓,用制度來規範。相關部門應制定一個明確的制度,規範醫生的處方行爲。首先,抓醫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技能培訓;其次,醫院藥劑師可以參與臨牀醫生查房,指導臨牀用藥;三是建立健全規範用藥、合理用藥制度;四是真正發揮藥品招標採購的作用,糾正從使用藥品中獲取利益的行爲。

  四、我市藥品流通領域藥品分類的初步設想

  1、推進自我藥療計劃,有步驟的引導羣衆習慣性使用非處方藥品

  顧名思義,自我保健、自我藥療是在沒有醫生或其他醫務工作者指導的情況下,恰當地使用非處方藥物,用以緩解輕度的、短期的症狀及不適,或者用以治療輕微的疾病。由此可見,自我藥療是自我保健的一項重要內容。

  自我保健和自我藥療古已有之,幾千年來,我國人民在與疾病作鬥爭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隨着經濟、文化、衛生事業的飛速發展,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978年提出“到20**年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宏偉目標。結合國情,我國提出了到20**年基本實現“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與此同時,WHO還提出“人們有權利也有責任以個體和集體的方式參與他們的衛生保健的計劃和實施”。

  我國也提出做好衛生保健工作“應以國家、集體爲主,其他社會力量和個人爲補充”。由上可知,現代衛生保健的概念已經發生了根本改變,由過去單純依賴國家轉變爲“是個人的權利和責任”,由被動轉爲主動積極參與,自我保健和自我藥療成爲社會和個人共同關注的事業。

  非處方藥的出現大大促進了自我藥療的發展,並在現實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注重對自我藥療的宣傳,引導羣衆自覺使用非處方藥,遠離藥物濫用,推行自我保健。

  2、探求解決處方來源的有效方法,促進處方的有序流動

  探索醫療機構藥房商業化轉型,實行醫藥分家,把門診藥房從醫院剝離出來,建成核算的單體藥店。嚴格執行處方藥憑處方銷售的要求,建立藥品分類管理的試點,形成把醫療機構商業化藥房作爲處方藥源頭的模式,把分類管理經驗全面推開,促進規範化建設。把發給許可證的醫療機構的藥房作爲完全實行分類管理的示範點,形成處方來源網,進一步解決處方來源和按處方購買藥、憑處方售藥還不適應的問題,推進藥品經營企業的分類管理縱深發展。

常見的三大抗生素:阿莫西林、頭孢、阿奇黴素,它們的區別在哪?

日常生活中,你可能會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

A:這幾天感冒了,有點咳嗽,一直好不了。

B:吃點抗生素吧!

這樣的建議真的靠譜嗎?感冒咳嗽吃抗生素就能好?也許並不是你想的那樣!

世界衛生組織有一個統計,全球約有一半的人都存在着濫用抗生素的情況。

根據我國國家衛計委抗菌藥物臨牀應用監測網的數據顯示,從2014年下半年以來,在手術組的用藥合理性評價裏面, 仍然存在將近50%的抗菌藥物應用不合理情況,抗菌藥物的使用量依然是臨牀用藥之首。

此外,有統計顯示,我國70%的家庭有常備抗生素藥物的習慣,甚至有的家庭覺得抗生素越貴越好,喜歡看廣告隨意購買抗生素,抗生素治療的療程過長和頻繁更換抗生素等情況也非常普遍。濫用抗生素情況在農村更是氾濫,有統計顯示超過70%的農村居民在感冒時會使用抗生素類藥物。

目前有很多的抗生素都用於養殖行業,幾乎人類生產的抗生素70%都被用在養殖場,這對人類 健康 和環境都會造成很大影響。

如果合理使用抗生素,那麼它是細菌的“剋星”。但是如果濫用抗生素,病菌就會對抗菌藥物產生免疫,化身成爲“超級細菌”,最終導致患者無藥可救。

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約有70萬人死於超級細菌感染。 世衛組織的藥物部主任希爾警告,一旦抗生素和其他抗菌藥無效,人類將無法治療像肺炎等傳染疾病。 希爾呼籲各個國家都應該儘快採取有效措施,比如要求抗生素一定要醫生開了處方纔能使用,杜絕患者濫用抗生素。

很多人都認爲抗生素就是消炎藥,在使用時常常會混淆,其實抗生素不等於消炎藥。

抗菌藥物通常是指具有抑菌活性或殺菌的藥物 ,可以分爲兩類,一類就是抗生素,常見的比如有青黴素、紅黴素、阿莫西林、慶大黴素、頭孢菌素類和左氧氟沙星等。另一類主要是合成抗菌藥,是運用化學合成方法制作的抗菌藥物,比如咪唑類、磺胺類等。簡單來說,抗生素只是抗菌藥物中的其中一類。

而 消炎藥是指能夠消除機體內的炎症反應的抗炎藥 ,主要有激素以及非甾體類兩大類。常見的激素類消炎藥主要有地塞米松、潑尼鬆等,非甾體類主要有阿司匹林和對乙酰氨基酚等。

第一種:阿奇黴素

阿奇黴素並非是直接滅菌的抗菌藥,它屬於抑菌藥。阿奇黴素在進入人體後,能使病原體的蛋白合成能力下降,從而抑制細菌、毒力下降,細菌的抵禦能力降低,最終被人體的免疫系統清除。

阿奇黴素主要可以對抗陰性球菌、革蘭氏陽性、部分革蘭氏陰性桿菌、肺炎支原體、衣原體、嗜肺軍團菌和非典型致病菌等細菌。

在臨牀上,主要用於治療 肺炎、支氣管炎、急性中耳炎、咽炎、鼻竇炎、扁桃體炎、皮膚和軟組織感染以及由沙眼衣原體引起的單純性生殖器感染。

第二種:頭孢

頭孢屬於殺菌藥,主要作用機制是抑制細菌的細胞壁合成,目前可以將頭孢分爲五代。

一代的頭孢主要可以對抗革蘭陽性球菌,但是有腎毒性;第二代的抗革蘭陰性菌能力更強,而且腎毒性比一代低;第三代頭孢可對抗革蘭陽性菌和革蘭陰性菌,對腎臟基本沒毒性;在三代基礎上,但對MRSA無效;五代是最新的一代,能對抗MRSA、肺炎鏈球菌等。

經過不斷的改進,頭孢不僅高效、低毒,而且在臨牀上的應用也非常廣泛,是一種重要的抗生素。主要 用於耐藥金葡菌和革蘭氏陰性桿菌引起的感染,比如肺部感染、敗血症、尿路感染、腦膜炎和心內膜炎等。

第三種: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是使用最廣泛的抗生素之一,屬於最常用的青黴素類β-內酰胺抗生素,也是青黴素類藥物中抗菌譜比較廣泛的一個。

阿莫西林除了能對抗革蘭氏陽性菌外,它還能對抗流感嗜血桿菌和大腸埃希菌等革蘭氏陰性桿菌。 在臨牀上主要用來治療敏感細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支氣管感染;泌尿系統感染;腦膜炎;皮膚和軟組織感染;心內膜炎等;還能跟其他抗菌藥物一起使用來殺滅幽門螺桿菌。

阿莫西林的副作用主要是胃腸道反應,比如腹瀉、噁心、嘔吐等,其次是過敏反應,比如皮疹和哮喘等。

抗生素的出現挽救了人類無數的生命,但是抗生素並非神藥,濫用危害大,一定要理性用藥。# 健康 科普大賽##成就 健康 幸福家庭#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負責對轄區內村衛生室抗菌藥物使用量、使用率等情況進行排名並予以公示的機構是

【答案】:E

受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委託,鄉鎮衛生院負責對轄區內村衛生室抗菌藥物使用量、使用率等情況進行排名並予以公示,並向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