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詩要怎麼寫

1. 初學者怎樣寫詩

1、找到屬於自己、適合自己的風格許多著名的詩人都有自己鮮明的風格,就像每個人特殊的氣質一樣,這種特質就像一種標誌。

詩要怎麼寫

像李太白的詩永遠都充滿了豐富的想象力,這種“且放白鹿青崖間”的句子,一看就是他的風格,而詩聖呢,就是那種“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的憂國憂民,以天下爲己任的情感。所以說,你也要找到自己的特質。

這很簡單,只要想想最欣賞誰的詩,基本上這種風格就有點適合你了,因爲大多數的欣賞緣於自己產生了共鳴。另外,以我個人的感覺,平時寫作的風格與詩詞的感覺也是有點殊途同歸的感覺。

因爲特質這種東西就是一直跟着你的,無論你的語言、動作、詩詞、文章都不同程度上體現出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2、讀,讀,還是讀如果找到你最喜歡的風格,那麼這個代表人物的詩詞,你一定要仔細地、廣泛地讀。

不僅要讀詩詞,還要看看其他名家對這首詩詞的評價和鑑賞,這點很重要,可能甚至比讀詩更重要,可以這麼說,與其讀一個人的十首詩,不如讀十個名家對這其中一首詩的評價。你只有提高了自己的鑑賞能力,才能寫出好詩啊!人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並且通過大量的閱讀,會潛移默化成爲自己的東西。

就以我的經歷講,以前有段時間我看郭敬明的書,我就覺得自己寫作的感覺就會跟他相似,再比如,前不久我又再看了一遍韓劇《my girl》,我講話就會情不自禁地帶有那種韓國腔。所以可能連你自己都沒注意到,你已經再像自己喜歡的風格靠近了。

3、關於作筆記作筆記就是記錄你覺得很經典的東西,很有用。小時候我剛開始寫作文的時候,爸爸媽媽和老師總是佈置作業摘錄好詞好句,當時我覺得很不以爲然,所以要交作業了,我就偷懶地從已經是篩選好了的《佳句寶典》挑最短的句子敷衍了事。

最後,摘錄一句名家說的話,別林斯基曾經說過:“任何一個詩人也不能由於他自己和描寫他自己而顯得偉大,不論是描寫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寫他本身的幸福。任何偉大詩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爲他們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進了社會和歷史地土壤裏,因爲他是社會、時代、人類的器官和代表。

2. 詩要怎麼寫

詩,從古到今,人都喜歡寫詩,不管是懂不懂,寫幾句總有人說那是詩歌,有人欣賞有人評比~~

但是我覺得寫詩重要在不要一針見血的,不要把你要表達的東西掛在表面上,要不那就是在寫文章,沒有詩的內涵。如果你要一針見血,你就寫成文章,那樣表達的效果更好~~

詩在於是否在含蓄中體現你的感情,看詩的人必須具備想象力,具備文學修養,他才能好好的欣賞詩的含義,體會作者的思想。

所以我覺得一讀詩的人,所了一句不知道在寫什麼,那麼他很失敗,而且是很徹底的。如果在現在詩還是開門見山,那麼從古代遺留的詩韻也就從此消失啦~~

3. 想學寫詩,該怎麼入門

第1步:確定寫詩的主題 在開始寫詩時,首選要選好你要寫的主題,到底是寫關於哪方面的,是關於工作、生活還是愛情題材的,這個一定要確定好,也是寫詩過程中最重要的一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366306564個環節; 第2步:選擇詩詞的類型 詩詞分很多種類型,是選擇古代詩,近體詩還是現在自由詩,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一開始寫的作者,個人建議還是寫自由詩爲妙,因爲不用受那麼多的條條框框限制。

第3步:一開始從從模仿開始 要自己一下子自創一首好詩很難,所以可以先看看別人怎麼寫,分析他們的寫法,挑一首自己最喜歡的詩詞做分析,先分析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段落,字數,押韻,只有讀懂了這首詩,模仿或者再創作就不是很難了。 第4步:開始寫的階段 一切準備妥當,就是開始寫詩的階段了,先從第一句開始寫,反覆推敲和思考,不過想到中間或者結尾的句子時也可以用本子記錄下來,中間實在寫不出來時,也可以再看看參考的詩詞加深印象,比結合自己要寫的主題,相信很快就會繼續寫下去,雖然這過程有點枯燥,但一定要堅持下去; 第5步:不斷修改,逐步完善 修改可以出現在創作的過程,也可以在結尾階段,寫好之後,反覆閱讀或者打聲朗讀也行,同時思考有沒有更好的句子來替代這一句,或者這一句哪個詞用的不好,換另外一個相近詞表達會不會更好,不斷修改,儘量做到自己覺得很完善的程度。

第6步:完成發佈,問別人意見 寫好之後,可以發給好友看,讓好友評論給意見,也可以發佈在百度、空間、微博、等社交平臺,讓更多的好友閱讀和評論,這也是很好提升自己能力的一個渠道。

4. 寫詩歌該怎麼寫

·最重要的就是生活。經歷,觀察,反映和記憶,要努力將它們作好,因爲它們將帶給你全部生活的感受(亨利·詹姆斯語)。你的經歷不必多麼廣,但是要深。想一想埃米莉·狄金森是怎樣生活的吧!沒有性,沒有旅行,沒有毒品,沒有職業,也根本不求什麼生活方式,可是卻很少有幾位美國人能像她那樣生活得充實而認真。認真過你的生活吧,一個人是不能僅憑書本來寫作的。

·閱讀。話說回來,一個人又正是通過大量的閱讀來進行寫作的。詩是來源於詩的,讀寫不分家,一個不懂得閱讀的人也不會成爲一個作家。讀歷史書籍、小說、科學著作,讀一切你喜歡的書,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詩。讀書也同生活一樣,要求深人,而不貪多。要讀一流的書,如荷馬的、維吉爾的、但丁的、莎士比亞的,還有詹姆斯一世欽定的《聖經》。要堅持不懈地閱讀。

·要反覆修正自己寫的東西。當然你不一定一輩子都不斷地把自己寫的東西改來改去,但是,嚴謹、生動而充滿靈氣的作品來自於你長期地堅持寫作和重寫,漫長的考驗和失敗必將結出豐碩的果實。最早的想法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想法,而且詩歌又不是爵士樂,它並非總是即興而作。事實上,最早的想法常常顯得平庸和不集中,沿襲傳統,而且也不大協調。大部分詩歌會要求打許多次草稿,有時可能是20次,還可能是50次呢。不要太容易滿足。

以上是三條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你遵守起來不那麼容易的話,可能你命中註定作不成詩人。

你必須學會寫韻詩,不是“胡謅”的韻詩,而是真正的韻詩,完全符和節奏和韻律,或隨便你怎麼叫它們。大約一個世紀以前的詩人們都是這麼寫詩的,而只是近幾十年來非韻體詩才開始流行,漸漸成爲新的規範。如果硬要給這種新規範下個定義的話,那麼它該叫做違反規範的規範吧。

詩歌的主要特點是高度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有豐富的情感和想象,有鮮明的節奏和韻律.初學寫詩應注意: 注意想象。比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就是藉助街燈、明星、街市、物品、劉郎織女、流星等來描繪天街美好生活圖景,表現對黑暗現實的憎惡和對理想生活的嚮往。作者沒有直接說出來,而是通過聯想和想象具體事物來表達情感。 注意感情。詩歌中表達的感情應該是真實而熱烈的。比如,艾青的我愛這土地就是在真摯而熱烈的情感中表達出對故土的熱愛。情感虛假會造成詩歌內容空洞,淪爲口號似的抒情。 注意語言的感染力。詩歌對語言的要求是最高的,一般不直接說出表達的意境,而是通過高度凝結的語言和富有深意的形象來感染讀者。

5. 詩的格式怎麼寫

古代詩歌的體裁常識

古代詩歌的分類

古代詩歌包括詩、詞、曲。

1. 從詩歌的形式可分爲:

① 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較自由。古體詩的發展軌跡:《詩經》→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新樂府。

② 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

③ 詞,又稱爲詩餘、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其特點: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字數不同可分爲長調(91字以上)、中調(59-90字)、小令(58字以內)。詞有單調和雙調之分,雙調就是分兩大段,兩段的平仄、字數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單調只有一段。詞的一段叫一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闕、上闕、上片,第二段叫後闕、下闕、下片。

④ 曲,又稱爲詞餘、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興起於金,興盛於元,體式與詞相近。特點: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數(套曲)兩種。套數是連貫成套的曲子,至少是兩曲,多則幾十曲。每一套數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爲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須同一宮調。它無賓白科介,只供清唱。

2. 從詩歌的題材可分爲:

① 寫景抒情詩,歌詠山水名勝、描寫自然景色的抒情詩歌。古代有些詩人由於不滿現實,常寄情于山水,通過描繪江湖風光、自然風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這類詩常將要抒發的情感寄寓在後描寫的景物之中,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寓情於景。其風格清新自然。

② 詠物言志詩,詩人對所詠之物的外形、特點、神韻、品格進行描摹,以寄託詩人自己的感情,表達詩人的精神、品質或理想。

③ 即事感懷詩,因一事由而引發詩人的感慨,如懷親、思鄉、念友等。

④ 懷古詠史詩,以歷史典故爲題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諷今,或抒發滄桑變化的感慨。

⑤邊塞征戰詩,描寫邊塞風光和戍邊將士的軍旅生活,或抒發們樂觀豪邁或相思離愁的情感,風格悲壯宏渾,筆勢豪放。

律詩

中國近體詩的一種。格律嚴密。發源於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沈佺期、宋之問時正式定型,成熟於盛唐時期。律詩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每首分別爲五言、六言、七言句,簡稱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較少見。通常的律詩規定每首8句。如果僅6句,則稱爲小律或三韻律詩;超過8句 ,即10句以上的 ,則稱排律或長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詩,每2句成一聯,計四聯,習慣上稱第一聯爲破題,第二聯爲頷聯、第三聯爲頸聯、第四聯爲結句。每首的二、三兩聯(即頷聯、頸聯)的上下句必須是對偶句。排律除首末兩聯不對外,中間各聯必須上下句對偶。小律對偶要求較寬。律詩要求全首通押一韻,限平聲韻;第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詩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間。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對,有“仄起”與“平起”兩式。另外,律詩的格律要求也適用於絕句。

唐代律詩在定型化過程中和定型後,都存在變例,有些律詩不完全按照格式寫作,如崔顥的《黃鶴樓》,即前半首爲古體格調,後半首才合律。律詩的這種變化被稱爲拗體 。

絕句

中國詩體。又稱截句、斷句、絕詩。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兩種。簡稱五絕、七絕,也偶有六絕。它源於漢及魏晉南北朝歌謠。“絕句”這一名稱大約起於南朝。樑 、陳時,已較普遍地用絕句泛指四句短詩,其押韻平仄都較自由,或稱古絕句。唐以後盛行近體絕句,格律同於八句律詩中的前、後或中間四句。所以,唐人有的在詩集中把絕句歸於律詩。後來也有學者認爲絕句是截於律詩之半而成。絕句靈活輕便,適於表現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廣爲詩人所採用,創作之繁榮超過其他各體詩。宋代洪邁曾輯錄唐人絕句萬首,約佔現存唐詩總數1/5。除李白、王昌齡、杜牧、李商隱以絕句擅長外,還有不少千古名篇,並不一定出自名家之手。另外,唐人絕句大都配樂歌唱,如王維《渭城曲》、李白《清平調》、劉禹錫和白居易的《竹枝詞》、《楊柳枝》等,所以,絕句也被人視作唐人樂府

標籤:詩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