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1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是一本藉以童話《柳林風聲》的角色書寫的一本大衆心理學著作,故事內容以活潑開朗的蛤蟆先生患上抑鬱症,朋友們勸他去看心理醫生,然後在與心理醫生蒼鷺的對話中逐漸與自己和解,放下小孩子的心性,找到真正成熟的自己這一條線展開。主要表達的是原生家庭給人帶來的影響。

故事結尾是個常規的好結局(這兒有點跟不上莊園世家子蛤蟆先生被治癒的速度),在最後所有的小動物都明白了無論風險如何,都必須繼續前行。可大家都知道數十年所經歷的童年創傷僅憑几次心理諮詢對話就能被治癒嗎?這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好在這樣的結局讓人充滿希望。

第一次瞭解原生家庭、兒童心理創傷等概念時是在《愛的藝術》這本書裏,當我看完“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這章後,瞭解到父母的愛是不一樣的,父親與母親扮演的角色有偏差,會使孩子性格往單一方向發展,童年父母給孩子的愛對孩子成年後甚至是一生都會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

《蛤蟆先生》這本書中說“我們的父母把我們帶到世上來,他們盡他們最大的努力來養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傷害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會不可避免地將他們的觀念和行爲傳給後代,正如他們一定會把自己的基因傳給下一代一樣。”所以沒有任何一個原生家庭是絕對完美的,因此孩子們要學會的是,如何應對和防禦因此而產生的後果

因此在看完《愛的藝術》後第一次接觸到這個概念時,像是被重錘敲了一下,我嘗試着把我童年的經歷就像電影一樣在我腦海裏完整的放映了一遍,這是個較爲痛苦的過程,好比在鏡子前將看似完整的自己一點一點撕開,逐步撥開自己身上的每個角落查找,然後發現每個地方都有需要去填補的地方。於是產生了對自我、父母、家庭的思考。

看《蛤蟆先生》後比較有代入感,將自己代入到每個動物身上,發現他們身上的劣根有部分都是我自己,於是得到提醒要儘量改變自己的這一部分。從中也得到啓發:辨別三種自我狀態“父母、兒童、成人”、自證預言與人生座標、心理遊戲與角色扮演。

最後希望自己能成長爲一個有共情能力(具有強大的意識,瞭解自己的情緒,能從不幸中重新振作,能控制得住衝動,懂得延遲滿足,從而避免輕率的決定和不妥的行爲)、高情商(也指共情能力,體現在成熟和自我接納和求同存異接納他人)、獨立自我(做自己的自豪感)的成人狀態。

將自己剖析這無疑是個痛苦的過程,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穫,正如那句所說的:沒有一種覺醒不帶着痛苦。但是正因爲有覺醒纔會有改變,儘管沒有那麼容易脫胎換骨。

所有的愛都是需要學習和練習的,包括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戀人之間的愛、朋友之間的愛,自己對自己的愛等。就像是學習其他的藝術一樣,如音樂、繪畫等。那自己愛自己無疑是最重要的,足夠的愛自己,纔有能力愛別人,愛這世間萬物,所以請務必學會好好愛自己!

最後,引用這本書的一段話作爲結尾:如果你爲自己負責,就會認識到你對自己是有自主權的。因此你就知道自己有力量來改變處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改變你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2

對於讀書,每一本書對我來說都像是吃大餐,吃完以後心中有飽飽的幸福感,情緒也平和了很多,孩子練習鋼琴時也沒有那種要窒息的感覺了,此處省略500字。哈哈哈哈......

關於《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我也是看羣裏的老師一次次的分享,就忍不住買了下來。剛拿到的時候感覺這本書好薄啊,能講什麼呢?結果晚上打開來看,就忍不住了,用了將近兩天的時間才把整本書看完。談談收穫和這本書給我的看見:

習慣性的"先看封面和封底,被封底的內容打動了,也引起了我的好奇心。第一次見到心理諮詢師,蛤蟆先生問他:”你認爲我會好起來嗎?“諮詢師站定了,直視着蛤蟆先生的眼睛說:“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

想來我看這本書時,我應該把自己當成蛤蟆先生這樣或許有不一樣的收穫和體驗。不知道這本書爲什麼叫蛤蟆,而不是蝴蝶,我想大概是蛤蟆本身就特別讓人討厭,而我們每個人都要有被討厭的勇氣吧。

打開這本書,我瞭解到書裏凝聚了作者多年心理諮詢工作的心得,也是英國暢銷20多年的國民級心理諮詢入門書。普通的讀者也能解深奧的心理學理論,明白心理諮詢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原來作者也是資深的心理諮詢師。書裏的人物設定借用的《柳林風聲》的人物形象,在這裏演繹了一個心理諮詢療程的標準模板。蛤蟆先生經過與諮詢師蒼鷺的十次面談,他的心裏終於發生了一些悄無聲息的變化。

對於我而言,探索童年這一章的內容,讓我找到了童年心理問題背後的冰山。時光把我拉回到了3歲那一年的某個晚上,那一刻的無助和絕望,這輩子大概很難忘記。

起因是我的母親生了3個孩子,也是弟弟出生不久,由於計劃生育的原因,他們必須要爲多生孩子而付上代價,如果沒有錢就需要被關進監獄裏面,那時我3歲,我已經忘記了事情發生在什麼時間,只記得在無數個夜裏鬼哭狼嚎的要找媽媽,會被鄰居攔下,哭累了就睡,白天還好,晚上就會不停的哭。不記得這件事持續了多久,後來媽媽回到了我們的身邊。但這個印記在腦海裏始終無法抹去,直到現在爲止,還容易影響到我的情緒和處理事情的反應。

沒有人一生不會受到傷害,而是受到傷害以後該如何包紮自己的傷口。而一個重傷的人,是無法完成自救,需要他人的幫助。要察覺到自己的情緒背後的原因,從而去操練和成長。先接納遇到的傷害,擁抱過去受到的傷害,和自己和解,這個過程會很痛,因爲會一次次的失敗,慢慢的形成刻意操練,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就可以被釋放、得能力。這句話也給了我很好的理論支撐和新的看見,慢慢的品,一定會有所收穫和改變。

整本書讀下來,我察覺到了內在的情緒,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雖然3歲那場媽媽暫時的離開,造成巨大的童年心理傷害,我也無法再回到當下去解決那件事。但我學會了遇到事情時,不再讓自己內在的小孩回到3歲的情景中去,需要不斷的提醒和操練自己:我長大了,很多事情可以去處理的很好,也可以得到家人、朋友的幫助。不要絕望、恐懼、無助,相信自己可以處理好這件事。讓我在潛意識裏開始去改變,被生活一點點的醫治。

通過這本書我成長了許多,願你也和我一樣,透過閱讀、閃耀媽媽讀書會,我們用心的陪伴可以讓你的生命不再一樣。

期待着你也像書裏說的那樣“第一次見到心理諮詢師,蛤蟆先生問他:”你認爲我會好起來嗎?“諮詢師站定了,直視着蛤蟆先生的眼睛說:“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3

五個小時,可以幫你揭開心理諮詢的神祕面紗,可以幫你深入瞭解心理諮詢是怎樣帶來改變和成長的,你是不是也很心動?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講述了一隻熱情又愛冒險的蛤蟆先生,因爲生活中的種種失利導致心情抑鬱,然後去做心理諮詢,每一次的心理諮詢都給他帶來了不一樣的收穫,一點點從抑鬱狀態中走出來,最終恢復了熱情和活力。全書只有10.8萬字,人們的閱讀速度一般是每小時2萬字到4萬字,按最慢閱讀速度2萬字/時,5個多小時也完全可以讀完本書。這麼短的時間就可以打開一個新世界的大門,你要不要嘗試一下?

通過閱讀這本書,可以消除很多人對心理諮詢的誤解,比如有些人覺得只有得了心理疾病才做心理諮詢,或者像書中所說那是針對經歷過嚴重或者可怕事件後進行的一項神祕活動。不是的!心理諮詢其實是一件普通的、科學的事情。每個人在人生的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很多心理問題或者說是心理困擾,比如工作壓力大導致情緒抑鬱、親子關係緊張讓人煩悶、親密關係無法調節讓人痛苦、絕望等。心理諮詢師幫助人們解決的是心理問題,不是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是屬於精神科醫生的職責範圍。

另外一個誤解就像書中的蛤蟆先生一樣,以爲心理諮詢就是被動接受的過程,見了心理諮詢師就說:“是他們讓我來做心理諮詢的,你告訴我怎麼做才能好受一些”。其實,心理諮詢應該是一個自發自願的過程,來訪者有想要改變自己的想法,諮詢師幫助來訪者改變自己,也就是所謂的“助人自助”。來訪者不能像學生時代一樣被動的聽老師講課,學點新知識就算完成任務了,更多的是需要自己去探索痛苦的來源並摸索出解決痛苦的方法。諮詢師在整個過程中會傾注全身心的關注和陪伴,使來訪者更高效的完成自我改變和成長。

書中描述了蛤蟆先生每一次諮詢的詳細過程,從蛤蟆先生和心理諮詢師蒼鷺的對話中,我學會了一種思考方式,一種聯繫過去再看向未來的思考方式。這種方式幫助我更好的理解自己,有效的改變自己的行爲。

有一次,愛人開車送我去辦事然後他再去上班,因爲時間緊張導致他有可能遲到。一路上他在不停的表達自己對於遲到的焦慮,而我卻一直默默無語。自己事後一直在疑惑,當時的自己爲什麼那麼冷漠無情,跟平時相差很大呢?我嘗試着用諮詢師的話問自己。

“你當時的感受是什麼?”

——“我有點內疚、有點不知所措,我想要安慰他卻不知道該說什麼。”

“這種感受讓你想到了什麼?”

——“想到了小時候我媽對我說‘我這麼苦、這麼累都是爲了你,你還不好好學習,你對得起我嗎’。那種內疚感、無力感很相似,甚至還有點憤怒。”

“現在的你,理解了當時的自己嗎?知道該怎麼做了嗎?”

——“是的,我理解了。默默無語的我其實回到了‘適應型兒童狀態’,體驗着跟童年時候一樣的感受,然後用相同的沉默迴應了那種感受。如果是現在這種‘成人狀態’,我可能會向他表達因爲自己的拖延導致時間緊張的歉意,會安慰他幫助他緩解焦慮,也可能會跟他一同探討避免遲到的其他解決方案。”

從問題中看清自己的情緒和感受,然後回憶小時候是否有相似的情境,再回到當下用理性大腦解決問題。這種思考方式不但揭開了我的疑惑,也讓我有了建設性的方法。如果以後再有類似的內疚感和無力感,我相信可以更快速的理解自己,幫助自己跳出“適應型兒童狀態”,回到“成人狀態”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