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茶葉之路的起點和終點

茶葉之路的起點和終點

茶葉之路起點是中國的四川省雅安市,終點是歐洲的各大城市,包括英國、荷蘭、法國和葡萄牙等國家的主要港口城市。茶葉之路的主要路徑經過中國西南地區、亞洲中部、西亞和中東地區、歐洲東南部等地區,總長約12000公里,跨越了廣闊的奧亞遼草原、高山峻嶺和險峻河谷等地形。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萬里茶路被譽爲草原絲綢之路對嗎

  萬里茶路並非是草原絲綢之路。萬里茶路指的是橫跨亞歐的“中俄茶葉之路”,七點爲福建武夷山,是連通中俄兩國商貿發展的“世紀動脈”,加速了中俄文化交流,而草原絲綢之路指的是我國蒙古草原地帶溝通歐亞的商貿通道。

  萬里茶路是不是草原絲綢之路

  萬里茶路是橫跨亞歐的“中俄茶葉之路”,起點爲福建武夷山,主要的上路有兩條,一條是從漢口出發,經過漢水運送至襄樊、河南唐河、社旗、洛陽、上岸後由騾馬駝運北上,到張家口,或從右玉的殺虎口進入內蒙歸化,再分銷至蒙古、。

  另外一條則是從漢口順長江往下到上海,轉運天津,再從陸路運送到恰克圖轉輸西伯利亞。萬里茶道也被譽爲連通中俄兩國商貿友誼的“世紀動脈”,推動了中俄經濟發展以及我國內地茶葉行業的發展,加速中俄文化交流。

   草原絲綢之路指的是

  草原絲綢之路是蒙古草原地帶溝通歐亞的商貿通道,是絲綢之路的中藥組成部分,其路線是中原地區向北越過古代陰山、燕山一帶長城沿線,從西北穿越蒙古高原、中西亞北部,直達地中海歐洲地區,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產物,其領域比傳統的絲綢之路更加廣闊,推動了我國中原地區和北方草原地區文化交流沒有被稱爲“茶馬路”、“皮毛路”。

有沒有人研究過萬里茶路的路線,都經過現在的那些省市,越詳細越好!

萬里茶路全長5150公里,中國境內從福建武夷山區至中俄邊境的買賣城恰克圖約4500公里,隨着茶葉生意向境外擴張,茶路不斷延長,而武夷山區的茶路起點就在下梅村。據《崇安縣誌》載,“康熙19年間,其時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盛時每日行筏300艘,轉運不絕”。咸豐年間,太平軍侵擾武夷山,晉商與下梅鄒氏經營茶葉生產受阻,五口通商後,晉商在武夷山收購巖茶業務由下梅鄒氏、潮州、廣州三幫聯合舉辦,轉運於福州、汕頭、澳門及南洋各島。下梅,這偏於武夷山東隅的茶莊集市小鎮,連接起一條通往中俄邊境城恰克圖的茶貿易之路。電視劇《喬家大院》向世人生動地講述了喬致庸帶領喬家商隊疏通“萬里茶路”的冒險歷程,在廣大觀衆中,引起強烈反響。此後,精明的武夷山人,不僅趕赴山西晉中市開起了武夷茶莊,而且把茶葉與旅遊結合起來,做起了以茶促旅、以旅促茶的“雙贏”生意。而山西省也有萬名遊客,循着從前的茶路分批來到下梅茶鄉尋“源”。

萬里茶葉之路目前還有哪些遺蹟?

這個問題我可以來回答一波~萬里茶道指的是當年晉商向莫斯科販茶的道路,起點在張家口,經庫倫到當時的中俄邊境恰克圖,再轉賣到俄羅斯內部。這是一條非常偉大的商路,萬餘公里,在以往交通不發達的時候,運輸全靠馬和駱駝。

我去了張家口堡和多倫的老城。張家口堡是這條商道的起點,就位於市區,有一種超現實主義色彩。張家口堡又叫堡子裏,原本是明代建造的戍邊城池,商道形成後,這裏就轉做商業重鎮。當時茶葉生意興隆,各國銀行都在這裏開辦支行,以及賣歐洲貨的洋行。19世紀火車開始使用後,依靠人力和馬力的茶葉之路就逐漸消退了。由於退出歷史時間不算太久遠,堡子裏還能尋到很多當年的遺蹟。

隨便走入到小巷中,就能在門框上看到非常精美的磚雕,仔細聽堡子里人說話,明顯帶有山西口音。張家口堡的配套非常好,有歷史的建築都標記了出來,上面有豐富的介紹。一棟普通的大雜院就可能是大名鼎鼎商行、洋行的遺址。這些遺址已經變成了大雜院,在不打擾院內居民的前提下,可以進去參觀,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歷史的力量,很多院落雖然私搭亂建破壞了原有的格局,但是細節處仍可見其考究。

多倫位於內蒙,北京的正北方向,當年這裏也是草原上的一個買賣城。多倫老城位於多倫現在縣城南部1公里,這裏正是當年茶葉之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城市。縣城老城有一座山西會館,是當年茶葉之路上晉商的結社,此外老城裏還有寺廟、清真寺、關帝廟等遺蹟。最讓人覺得可貴的是,老城裏隨處都能見到山西人曾經在此生活過的痕跡,比如山西的建築風格,以及隨處可見的拴馬柱。多倫老城可以說是比較破敗,卻也得幸於這種“忽視”,很多痕跡保存了下來。

卡拉根是何地

“卡拉根”,是一百年前張家口的國際稱謂。

當時,國際上把張家口稱爲“KALGAN”(音:卡拉根)的情況十分普遍。俄羅斯(微博)聯邦布里亞特共和國恰克圖市博物館藏有一張商人一百年前繪在羊皮上的茶葉之路地圖,圖中用俄文標出了中國的北京,標出了黃河、長江,標出了庫倫(烏蘭巴托),也標出了茶葉之路的起點張家口(калган音:卡拉根)。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英華大辭典》和宣統三年(1911年)出版的《英漢辭典》中,“張家口”一詞的對照詞條都是“KALGAN”。宣統元年(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建成通車。京張鐵路的起點是北京,終點是張家口。張家口火車站站舍正門門樓上是詹天佑親筆題寫的“張家口車站”站名匾,站名匾的下半部爲英文“KALGAN”。

中國的生活中的傳統文化資料

我國是茶葉的故鄉,也是飲茶最早、茶文化歷史最悠久的地方。廣州是茶葉之路的起點,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茶葉就連同黃金、玉帛等商品經由廣州出口到印度等亞洲地區。作爲嶺南文化的代表地,我國最早的通商口岸,經濟最前沿的開放城市,廣州有着歷史悠久的茶文化,兼古今,集中外,底蘊深厚,是具代表性的民俗旅遊資源,開發潛力巨大。

一、 廣州茶文化是廣州民俗旅遊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勿庸置疑,嶺南文化是廣州民俗文化的代表,廣州的民俗旅遊資源用嶺南文化基本就可足以代替,而其中茶文化有着重要地位,因此依照民俗文化學的相關理論可以認爲,廣州茶文化屬於民俗文化的特定範疇,是廣州民俗文化重要組成,具有民俗文化的幾個重要特徵,屬於重要的民俗旅遊資源類型。

1、社會普同性。

民俗是普遍存在於人民生活之同的文化現象,這就是普同性的表現,茶文化在中國來說,無論在那一個區域都是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在廣州更是如此,廣州人飲茶的習慣早已全國聞名,地理條件更是決定了廣州人對茶的需要,因此茶文化在廣州具有普遍共同性。

2、文化信息共有性。

民俗文化具有地域性,並且在地域性中體現普同性。普同性則以地域範圍內文化信息的共有爲特徵來顯示的文化的共同。這裏的信息共有不是現代概念上的信息共享,現代的信息共享內涵和外延都要複雜得多,而民俗文化的信息共有是具有一定地域範圍和一定條件的,是一定時空條件下特定羣體對特定文化的共有。廣州是現代化的大都市,信息流動大,但就茶文化來說,不僅文化的信息價值得到了傳遞和保留,而且具有普同性,因此無論是傳統茶樓文化還是現代街頭茶飲料文化都具有文化信息的共有性。

3、文化模式的整合性。

文化的演變是一個動態過程,並在演變中不斷地被整合形成一定模式,再進行整合。廣州的茶文化正是在這種整合過程中形成了如下文所述的幾種主流茶文化,具有文化模式的整合性。

二、廣州茶文化的主要類型。

茶文化概念的內涵比較廣大,從茶樹起源考證到合理的健康飲茶習慣都可以算做文化的部分,本文主要從民俗旅遊資源的角度來分析廣州茶文化的類別:

1、廣州的茶俗文化。

現代廣州的飲茶習慣通稱爲三茶,即早茶、下午茶和晚茶,三茶的時間不同,消費人羣也不同,老一輩茶客保留了早茶的習慣,且大多已退休,有充裕時間飲早茶,早茶便是廣州老年人的主要休閒方式,年輕一代則因爲工作方式和生活習慣的改變,主要飲下午茶和晚茶,以休閒、交友和工作爲主要目的。禮節上,兩個基本的禮節是茶樓每個飲茶者都知道的:即叩禮和續水,可見廣州人飲茶的習慣和禮節構成了廣州茶俗文化的主體。

2、廣州的茶樓文化。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但飲茶的環境大多以茶室、茶館等爲主,很少有像廣州這樣的茶樓飲茶風俗。從第一家新式茶樓--三元樓,到本世紀初四大茶樓,以及現代的各種茶居和酒家,一百多年時間就造就了廣州的茶樓文化。首先是茶樓文學,體現在茶樓名稱和茶樓文字上。名稱上如文園、西園的園名,陶陶居、陸羽居的居名,以及現在的酒家、漁港等等。文字上各茶樓也各有風格特色,如陶陶居、妙奇香的對聯,各酒家、漁港的茶牌、點心牌、廣告等。其次是茶樓的建築風格,各茶樓或臨池、或靠山、或以植物掩映,別具一格,主要有以文園爲代表園林綠蔭式建築風格,以陶陶居爲代表的仿古豪華建築風格,以及現代的一般賓館酒店風格。

3、廣州的茶點文化。

茶點是廣州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品種繁多,製作講究。茶點的品種、款式和風味是由皮、餡和技藝構成,皮有四大類二十三種,餡有三大類四十六種,相互組合,款式多樣,據說單泮溪酒家就有1000多款。除此之外,各名茶樓都有招牌名點,例如南園的鹽鋦雞、泮溪酒家的荷葉飯等,體現茶樓的傳統風格。因此在廣州的飲食文化中,茶點以其精美和豐富而成爲必不可少的部分。

4、廣州的街頭涼茶文化。

廣州帶的地理位置,溼熱的氣候條件使涼茶成爲廣州人生活必需品。涼茶含有十多種草藥,是清熱解毒最好良藥,也是廣州人主要飲料之一,因此街頭涼茶店逐漸形成。涼茶店面一般不大,但是佈局風格獨特,老字號店鋪較多,如王老吉、黃振龍等。現代涼茶生產工藝、包裝工藝都有了很大發展,各老字號紛紛推出了適應時代、各種包裝涼茶飲料,已經成爲廣州飲料行業不可少的部分。

三、廣州茶文化旅遊資源的價值。

茶文化在中國來說,是一種大衆性文化,也是中國文化的組成。從價值的角度出發,可以得出茶文化具有幾種價值:哲學價值、文學價值、美學價值、醫學價值、科技價值、民俗學價值、宗教價值等等,但是就廣州來說,茶文化更多的是人民生活文化,因此本文從民俗旅遊資源角度出發來進行價值論述。

1、 觀賞價值。

茶文化本身就是觀賞價值很高的民俗文化,而廣州茶文化無論是茶具、茶點、茶樓等有形的藝術,還是茶俗、茶藝、茶道等無形的藝術都體現着很強的觀賞性。廣州的茶具風格,種類繁多、功能多樣,其中來源於潮汕地區的功夫茶大大豐富了其內容。對於茶點,更是不用說,精良的製作手法和工藝,獨特的口味,豐富的品種和用料,在全國都是首屈一指的。至於茶的建築文化,只要到了廣州的老字號茶樓就可以切身體會到,獨特的嶺南派建築風味,傳統氣息和現代氣息的結合,營造了非常獨特的嶺南茶文化環境,可以使遊客獲得更美的感受,身心俱受益。

2、體驗價值。

遊客的旅行過程就是獲得體驗價值的過程,廣州對外地遊客的吸引力不僅在於現代的都市文化,而且在於歷史沉澱後獨一無二的傳統廣式文化。茶是廣州人生活方式的直接體現,也是嶺南文化的載體之一,茶文化中既包括了文化實體,又包括了非文化實體,既可以提供直接體驗價值,又可以提供間接體驗價值,因此茶文化的體驗價值是特殊而具強烈吸引力的。

3、商品價值。

旅遊的過程就是旅遊資源轉化爲產品,並進入流通領域實現商品價值的過程,旅遊商品價值的高低與旅遊資源的可開發性和吸引力密切相關。上述廣州茶文化的四個類型本身商品性就很強,作爲旅遊資源開發可實現的商品價值很高,形成商品系統性開發模式的潛力很大。

4、服務價值。

茶文化的服務價值是肯定的,這裏主要不是這層涵義,而是突出廣州茶文化傳統上和現代意義上具有的服務優勢和高服務價值。廣州經濟基礎較爲雄厚,開放條件好,服務行業發達,無論是在服務手段和服務方式上在全國都是一流的,這是外地人體會最深的一點。廣州的茶樓無論大小,給客人續水這一服務的關鍵環節是最好的,茶樓的服務員時刻關注客人的飲茶過程,客人如果需要加水,只需將茶壺蓋揭開靠在一邊,服務員就馬上過來續水,不需被提醒。這點在國內其他地方一般只有上一定檔次和規模的酒店或飯店如此,但在廣州,就是街邊的茶攤都如此。

5、融整價值。

文化的衝突和融合一直是文化學爭論的焦點,廣州茶文化特殊價值就體現在對外來文化的不斷融合和優化整合上。廣州是歷史上開放最早的通商口岸,有海上絲綢之路的美稱,華南商都的歷史地位和經濟條件決定了廣州在對待外來文化上已經形成一定的文化容量和優化機制,並且茶文化的系統形成也只是通商後一百多年的時間,正好是這一特殊價值的體現,因此衆多類型茶文化的進入對豐富民俗旅遊資源種類,優化民俗旅遊資源結構具有重要作用。

四、廣州茶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建議。

民俗旅遊資源的開發一直以來都是爭論較多的話題,特別是對於民俗同化、民俗庸俗化、民俗商品化等問題,針對廣州茶文化作爲民俗旅遊資源的特點,以及不同於一般民俗旅遊資源的優勢,可以預見廣州茶文化具有很大開發潛力,筆者對於開發有以下建議:

1、 樹立對茶文化的認同觀,充分認識茶文化旅遊資源的重要性。

對於都市旅遊來說,開發模式是多種多樣的,但無論何種類型,都離不開文化的支撐,文化是都市的底蘊。廣州的都市文化遠有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商都文化和嶺南文化,近有抗掙和文化,現有現代國際都市文化,而茶文化體現了廣州人的精神和生活,是廣州文化一個重要的部分。

2、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不斷地融整外來文化。

這是廣州茶文化融整價值的寫照,也是廣州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寫照,是茶文化未來發展的趨勢。廣州現在就已經彙集了廣東茶文化和部分省外茶文化,其中包括具中國茶道之稱的潮洲工夫茶。因此,廣州可以依託華南商都的地位和嶺南文化的烘托,以及強大的社會經濟條件來塑造中國茶文化之都的形象,充分挖掘茶文化的商品價值,系統性地開發茶文化商品。

3、 實施中國茶文化之都的形象品牌戰略。

利用文化形象是品牌戰略成功的祕訣,西方國家正是通過這種方式來進行對全球文化的滲透,例如電影--好來塢,電腦--微軟等等,而茶文化在中國只有普遍性,沒有系統性,因此作爲茶的故鄉,茶文化還比不上日本具有吸引力,但五千年的歷史和十三億人口是中國茶文化發展的強大後盾,廣州由於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社會經濟條件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和發展潛力,可以彙集全國茶文化精華,以茶文化之都的形象來系統地闡述中國茶文化,發展中國茶文化,樹立爲中國茶文化的品牌城市。

4、 以廣州茶文化促進享受型旅遊的發展。

中國現代旅遊業發展的時間不長,國民的旅遊方式還停留在掃蕩型(即儘可能多地將景點列入有限時間和資金的旅程)、掠影型(即忙於選擇景點攝影作爲日後紀念或談資)、趕馬型(隨團旅遊,一切聽從導遊人員的安排)的階段,旅遊者得到的是身心疲憊的經歷。隨着經濟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旅遊者將更爲注重有實質享受的旅遊,而茶文化以其傳統的養生和休閒方式,獨特的觀賞價值和體驗價值,高享受的服務,以及蘊涵於生活方式的文化經歷將開拓國民旅遊的新階段--享受型旅遊。

5、身遊與心遊結合。

旅遊不僅以實境,更以遊客體會到的意境重要,意境的發掘和喚起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茶就是一種很好的手段,特別在是廣州自然旅遊資源較少,近代旅遊景點較多類似,現代人文旅遊資源重複性也大的情況下。因此選擇有代表的幾類景點,加上體驗價值較高的茶文化旅遊,營造廣州旅遊文化意境,實現身遊與心遊結合,是爲最好的旅遊方式。

萬里茶路在歷史上有什麼意義,它對於武夷山茶葉有怎麼的推動作用?

《恰克圖條約》的簽訂爲萬里茶路增添了川流不息、人潮涌動的繁榮貿易景象。萬年沉寂的外貝加爾地區荒原上,恰克圖迎來了興盛繁榮。鄧九剛進行了系統對比之後發現,這是一條全新於古代草原絲綢之路、古代絲綢之路的新型商路。經由恰克圖的中俄草原茶路,賦有明確的國際貿易目的,規制成熟,長期穩定。兩國派駐,管理稅務,定期會晤往來;雙方互通有無,交易平等,已經出現了近代商品經濟元素。鄧九剛認爲,爲便於學術研究,相對於絲綢之路,稱中俄草原茶路爲“茶葉之路”。

可以這麼說,萬里茶路的探索揭示了300多年前中俄貿易的經濟謎團,在清朝時期,中國已經形成了極具規模、先進合理的資本主義模式商業集團,共動用數億兩白銀,間接影響大半個中國的幾十萬人口。茶葉之路的存在,使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世界東西方構成了兩個中心,有人甚至斷言那時的世界經濟文化中心在東方。中國與是兩個有着不同文明背景的國度,中國視爲蠻夷,則把中國看成是一個潛在的大市場。

茶葉之路VS絲綢之路:雖然說茶葉之路在開闢的時間上要晚於絲綢之路一千多年,然而就其經濟意義和巨大的商品負載量來說,卻是絲綢之路無法比擬的。

張家口,曾有國際稱謂“卡拉根”

提起“武城”、“張垣”、“塞外山城”等美稱大家一定會想到張家口這座城市,那麼大家知道這座城市在歷史上被國際稱爲什麼嗎?

“卡拉根”,是一百年前張家口的國際稱謂。當時,國際上把張家口稱爲“KALGAN”(音:卡拉根)的情況十分普遍。kalgen爲英文音譯的蒙古語,發音-卡拉根,蒙古語:大門,一段時間內特指大境門。300多年前,張家口開放大境門和蒙古通商,當時的蒙古人不知道張家口這個城市的名稱,第一眼只看到巍峨的長城關口大境門,所以就把張家口叫做了卡拉根。後來,這個稱呼經由蒙古商人流傳到了俄羅斯,又從俄羅斯逐漸流傳致歐洲的西方國家,乃至全世界。

俄羅斯聯邦布里亞特共和國恰克圖市博物館藏有一張商人一百年前繪在羊皮上的茶葉之路地圖,圖中用俄文標出了中國的北京,標出了黃河、長江,標出了庫倫(烏蘭巴托),也標出了茶葉之路的起點張家口。

大境門是萬里長城第一門,它代表着以粗獷、悲壯、豪放、質樸爲底色的長城文化;代表着以民族融合、兼收幷蓄爲特色的邊塞融合文化;代表着以圍繞着草原絲綢之路、草原茶葉之路和張庫大道形成的勇於冒險、積極向上爲特點的商業精神。

最早把張家口稱爲卡拉根的是蒙古人。美國作家艾梅霞在她的《茶葉之路》說:“在茶葉之路的年代,貿易很快跨過了邊境城市張家口。這個地名的發展很能代表當地歷史的演變。張家口這個城市的蒙古名字是KALGAN,意思是‘聚集之門’”。順治元年(1644年)清王朝建國,大境門洞開,張庫大道日漸興盛。

宣統元年(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建成通車。京張鐵路的起點是北京,終點是張家口。張家口火車站站舍正門門樓上是詹天佑親筆題寫的“張家口車站”站名匾,站名匾的下半部爲英文“KALGAN”。

草原絲綢之路、草原茶葉之路、張庫大道和大境門的文化內涵,就是卡拉根的文化定位。卡拉根的傳奇,就是幾百年來草原民族和農耕民族在經濟、文化交流中創造的傳奇,它伴隨着草原絲綢之路、草原茶葉之路和張庫大道的駝鈴、牛鈴,走向了蒙古、,走向了西方。

茶葉之路是中國晉商開闢的以茶葉經營爲主的古商道,在清代進入鼎盛時期,主要是從福建出發,途經江西、湖南、湖北,再經河北、內蒙古,直到恰克圖、聖彼得堡。這是一條國際商道,連接了三個國家。其中,張庫大道就是指由張家口到庫倫的這段商道,也是茶葉之路的重要路段之一。

標註英文的現象是張家口與世界接軌的具體體現,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進步的產物。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清開始修建京張鐵路,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清宣佈張家口爲開放商埠。

各國在張家口買賣的洋行有四十餘家,其規模可以和天津口岸、上海洋場相提並論。當時的張家口,已經融入世界市場之中。所以我們說,今天張家口與北京攜手申辦2022年冬季奧運會,除優良的硬件資源外,還有着深刻的歷史淵源。

漢族商人牽着駝隊,趕着老倌車浩浩蕩蕩北去;蒙古族商人趕着馬、牛、駱駝彙集到卡拉根。

卡拉根文化是和平文化、是融合文化,是友好交流文化。把卡拉根文化做大、做強、做好,用淳樸、熱情、真誠迎接朋友,是我們的待客之道,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申辦2022年冬季奧運會,是我們的期盼,更是歷史賦予我們的機遇。我們堅信,卡拉根這個舞臺上,必將會演繹出世界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歷史上的一種別樣的神奇!

張家口很自信、很自豪。因爲一百年前,大境門就曾經以大開放的姿態迎接過五洲四海的賓朋;因爲一百年前,張家口就接待過類似1907年北京至巴黎萬國汽車拉力賽浩蕩的車隊;因爲一百年前,卡拉根就引起過德國哲學家卡爾·馬克思的關注,甚至卡拉根的名字就出現在他的著作中。

什麼是“晉商茶路”?

“晉商茶路”是明清時期由山西商人開闢的自中國福建到莫斯科乃至荷蘭,縱貫歐亞的一條以茶爲主、兼營其它的商業通道。“晉商茶路”縱貫戈壁大漠,輸送了華夏特產,弘揚了神州赤子和諧友善、勤勞勇敢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歷史上與絲綢之路一同彪炳史冊、光垂千古的壯舉。可以這麼講,“晉商茶路”在中國茶葉史、東亞運輸史、東方文明史乃至國際貿易史上,都寫下了濃重的一筆,創造了值得稱頌的豐功偉績。

帶你品茗張家口茶文化

在國際上,茶飲品已經是全世界人民所熟知的了,茶葉也引申出了很多的周邊文化,中國是茶葉的故鄉,茶文化在古時候就是非常的發達,深厚了,在張家口這個北方城市,你對張家口的茶文化有多少了解?本期張家口文化爲你解析。

  茶文化意爲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徵,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聯、茶書、茶具、茶畫、茶學、茶故事、茶藝等等。茶文化起源地爲中國。

  河北省張家口市茶文化學會成立。據專家介紹,張家口曾是“草原茶葉之路”(張庫大道)的起點,也是“茶馬互市”的重要集散地,成立後的張家口市茶文化學會將把弘揚和發展中華茶文化工作放在首位,倡導“茶爲國飲”。

  據長期研究河北省茶文化歷史資源的茶文化專家、河北省茶文化學會常務副會長、張家口市茶文化學會顧問舒曼介紹,張家口茶文化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自古以來,茶與張家口有着不解之緣。歷史上,這裏曾是“草原茶葉之路”(張庫大道)的起點,也是“茶馬互市”的重要集散地。

  塞外山城張家口,東望京、津,南通中原,北接蒙古大草原,西連晉、甘、陝,戰略地位和交通位置十分重要。光緒初年,晉商與邊貿茶葉生意非常活躍,形成了以張家口爲中心的“東口茶”與“西口茶”。茶以其味之平和、淡泊,開啓了茶與張家口人的心靈相交之門,滋潤了一代又一代張家口人。

  您也許還喜歡:

  海口標誌性建築是什麼

  現代的北京葬禮習俗是怎樣?

  傳統文化:傳統漢族服飾文化

  【城市文化】北京歷史文化知識大全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有哪些?

重陽節,又稱“老人節”。重陽這一天,人們賞菊花,佩帶茱萸,攜酒上山,暢遊歡愉。這一天放學,我和爸爸媽媽準備了一份禮物去看望爺爺奶奶,我心中非常開心,因爲我明白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

標籤:起點 茶葉 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