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怎麼塑造孩子的正確理財觀

怎麼塑造孩子的正確理財

怎麼塑造孩子的正確理財觀

過年過節,很多長輩會給孩子們壓歲錢或零錢,儘管有部分上交給父母保管了,但是也有一小部分有孩子自己處理;而且隨着時代觀念的逐漸開放,也有不少父母要求孩子自己掌握、管理自己的金錢。但是很多家長也會擔心孩子年齡太小,不懂得正確理財,很容易揮霍一空。這就需要由家長加以引導教育了。

理財是人生重要的一環。很多家庭裏面的孩子很小就已經學會精打細算,羅列收入和支出的數據情況,而有的人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對於理財方面還是一團糟。這對於人們以後的生活十分不利。而理財的觀念除了孩子日後在學習和日常生活中摸索、體會和總結之外,還與從小父母的教育脫不開關係。

如何塑造孩子的正確理財觀?

1、父母要做好理財的角色。尊重金錢、尊重物質是理財的第一要點。不隨意浪費、不亂花金錢,孩子纔會對得來不易的財富和物質心存敬意。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父母千萬不要爲錢在孩子面前爭吵,許多孩子童年不愉快的經驗都來自父母的爭吵,尤其是爲錢爭吵,會使孩子對金錢產生負面的心理陰影,不利於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

2、適時開家庭財務會議。當孩子上小學後,父母可以試着在孩子面前討論家庭的財務規劃,不一定要強迫孩子參加,但可以關掉電視,全家人聚在客廳試着讓孩子軟性地參與家庭的財務討論。這在國人中可能很少出現。不過可以在孩子面前羅列平時收入和支出的費用,併爲孩子進行講解,不要刻意談論金額的大小或自己家庭付出的辛苦,而是讓孩子自己去體會,再學會理財的同時,也學會體貼父母的辛勞。

3、精打細算但不小氣。父母可以在平時的生活中教導孩子做個精打細算,但不小氣的人。可以在帶着孩子出門吃飯或出外遊玩時,如何吃得好又吃得省,在決定餐廳前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一起比較一下價位、菜色並鼓勵和傾聽孩子發表的意見。長期下去,可以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念。

4、根據孩子的年齡傳授理財觀念。學前期(五歲之前):此階段需傳授一些簡單知識,切忌灌輸太多學前兒童無法理解的抽象概念,他們只對具體的東西感興趣。?童年(6-11歲):孩子進入童年期後,學習主動性加強,處理有關錢的問題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因此,加強孩子的紀律性及責任感爲這一階段的重要任務。青少年期(12-18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基本懂事,可以教他們一些實質性的理財方法。

標籤: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