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春節的風俗有哪些150字

春節的風俗有哪些150字

春節的習俗有買年貨、掃塵、貼對聯、吃年夜飯、守歲、拜歲、拜年、舞龍舞獅、拜神祭祖、祈福攘災、遊神、押舟、廟會、遊鑼鼓、遊標旗、上燈酒、賞花燈等。貼對聯是中國傳統年俗。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貼對聯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春節有哪些習俗俗

春節,是辭舊迎新的時間交界點,人們除舊佈新,卸下一年的疲憊,感受濃郁的年味,享受幸福美滿。用最莊重的儀式感,表達出對這個節日的重視,祈願新年吉祥。春節的活動豐富多彩,剪窗花、寫春聯、貼年畫、掛燈籠、放鞭炮、包餃子、守歲、拜年,一個個習俗,孕育了中國特有的“年味”。


春節的習俗:

春節風俗1:打掃房子

在過春節的前一天,全家一起做個大掃除,把整個家裏裏外外都打掃乾淨,大年初一就不再動掃帚等清潔工具,這是很普遍的一個習俗,“掃塵”的讀音通“掃陳”,意味着掃除陳舊,除塵布新,把一切晦氣和黴運掃地出門,辭去舊年,乾乾淨淨地以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這項每年春節都十分重要的活動,表達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春節風俗2:掛年畫

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他們對未來的希望。隨着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年畫是中國古代一種寓意吉祥的形象。在漫長的歲月裏,隨着年節風俗的演變而衍生形成的一種中國民間特殊的象徵性裝飾藝術,中國早期的年畫都與驅兇避邪、祈福迎祥這兩個母題有着密切關係,在祈禱豐收、祭祀祖宗、驅妖除怪等年節風俗習俗化的過程中,逐漸出現了與之相適應的年節裝飾藝術。

春節風俗3:寫春聯貼門神

春聯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宋代時,人們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後來,人們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

除了春聯外,不少地方也保留着貼門神的習俗。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而由於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鬱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自此,以這兩位名將作爲門神的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爲流傳。

春節風俗4:年夜飯

除夕晚上,全家老小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北方地區在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做法是先和麪,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年三十的餃子一般要在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晚上子時再吃,因爲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開始。在南方有過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徵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春節風俗5:共飲屠蘇酒

什麼是屠蘇酒呢?屠蘇是一種草名,據說屠蘇酒是漢末名醫華佗創制的,飲屠蘇酒的風俗則是經由唐代名醫孫思邈流傳開來。每年臘月,孫思邈總是要分送給衆鄰鄉親一包藥,告訴大家以藥泡酒,除夕進飲,可以預防瘟疫。此後,經過歷代相傳,飲屠蘇酒便成爲過年的風俗。古人飲屠蘇酒的方法很獨特,平常飲酒是年長者先飲,而飲此酒是從年少的小兒飲起,年長者在後,每人只飲少許,古人解釋說:“少者得歲,故賀之;老者失歲,故罰之。”

春節風俗6:互相拜年

春節當天一家老小換上嶄新的衣服,和親戚之間互相走動串門,互相拜年是春節重要的活動之一。很多人在外面工作,一年可能見不了幾次,這個習俗可以很好地加深親戚朋友之間的感情。其中小孩子就特別喜歡拜年,因爲小孩子給長輩拜年之後,長輩通常要給一個紅包,稱爲“壓歲錢”,據說能夠辟邪驅鬼,保小孩子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除了小孩會給長輩拜年之外,同齡的人之間也會互相道賀,說些吉祥話慶祝新年。


中國文化底蘊深厚,關於過春節的習俗,從古至今也是流傳下來很多,而且不同地區之間存在着不小的差別,正是這些有趣的習俗讓過春節這項活動充滿了儀式感。

過年的三種春節習俗100字介紹一下

春節的習俗有:掃塵、壓歲錢、貼春聯、年畫、守歲、爆竹、拜年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爲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一、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二、壓歲錢

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爲“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民間認爲分壓歲錢給孩子,當惡鬼妖魔或“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賄賂它們而化兇爲吉。

三、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四、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五、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爲“饋歲”;酒食相邀,稱爲“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爲“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爲“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爲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爲夜半時分。

六、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七、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爲“團拜”。

春節有哪些傳統文化風俗

春節我國的傳統文化豐富多彩的民俗大節,主要習俗有剪貼窗花、吃年夜飯、燃放爆竹、除夕守歲、舞龍舞獅、分發壓歲錢等。下面就分享一些春節的傳統習俗給大家~~

一、剪窗花

剪貼窗花是春節期間衆多年俗中的一種。窗花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等等,花樣繁多,樣子討喜,將節日裝點得喜氣洋洋。這個是我很喜歡的,感覺手工剪窗花是一件很有樂趣的事情。

二、寫春聯

這個我喜歡,我曾經也下手寫過。春聯,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每逢春節期間,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以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好不熱鬧。

三、掃塵

掃塵這一春節期間的習俗大家肯定不陌生,畢竟已經變成了大家最爲頭痛的事 了。每到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要大掃除,把家裏裏裏外外都要打掃一遍,這樣才能以最新的面貌迎接春節的到來。這一習俗沿襲至今,寄託着人們辭舊迎新的祈求。

四、壓歲錢

春節期間,壓歲錢想必大家都知道,過年添福添喜的一種方式,雖然現今社會變成紅包時代,但是古時候傳下來的“壓歲”和“壓祟”還是有的,壓歲錢給長輩是壓歲,希望老人長命百歲,歲歲平安;給孩子是壓祟,希望孩子無災無難,幸福安康。

五、祭祖

祭祖是春節習俗中最古老的內容之一。祭祖一般在大年三十,百姓舉家前往祭拜祖先,或把先祖的遺像掛在中堂正壁牆上,擺祭品,點香燭,以供後輩祭拜。過年祭祖,既是對祖先的悼懷,也祈望祖先保佑來年的平安。

六、除夕守歲

“除夕”即含有舊歲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換新歲之意。守歲,對年長者來說有歲月易逝之感,有珍惜歲月之意。對青少年來說有新芽茁壯之感,有努力奮進之意。守歲體現了家人團聚,共敘親情,送舊迎新美好的願景。

七、年夜飯

年夜飯是中國人全年吃得“最長”的一頓飯,也是中國人最爲看重的春節習俗。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由於物資匱乏,吃得“一清二白”,年夜飯是一年中最豐盛的一頓。進入八十年代,肉、蛋、禽等漸漸豐富。九十年代,菜餚變得更加多樣。進入二十一世紀,西式、農家樂、拼桌……年夜飯的吃法花樣不斷翻新。

八、拜年

春節期間,每到大年初一拜年,是每一個小孩子最喜歡的事,因爲拜完了年就會有紅包拿呀。春節的正月初一,人們見面時,都會互致“過年好”“給您拜年了”等這樣的新年問候。傳統拜年禮儀分三種:一是叩拜。未成年人給輩分較高的長輩拜年時,要行叩首大禮。二是躬身作揖。一般是晚輩向長輩拜年時所用,俗稱“吉拜”。三是抱拳拱手。多是平輩間的拜年。

春節的故事傳說——年獸的傳說

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夕”的怪獸,常在歲終年末時出來害人,就連保護百姓的神靈也沒有辦法治服他,於是這位神靈請來了一位名叫“年”的幫手,這位幫手的法力非常高,他穿着紅色的衣服,手裏拿着一把鞭子,靜靜地等待着怪獸的到來。“夕”來臨後,“年”甩着鞭子,響起了啪啪的鞭聲,嚇得“夕”惶恐而逃。之後,“年”將他的外套,掛在了門口,等到“夕”再次到來時,以爲門口是一個比它自己還可怕的怪物,於是嚇得掉頭逃跑。之後“夕”就再也沒有出現過,而這一天是農曆十二月的最後一天,百姓們爲了感謝“年”在這一天除掉了“夕”,就把農曆12月份的最後一天叫“除夕”,把正月初一叫做過年,也就是人們現在所說的春節。


以上就是關於春節的一些傳統文化習俗、故事傳說的知識介紹了,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春節有哪些節日習俗?

春節節日習俗有如下:

1、掃塵:在民間,新年前夕有“臘月二十四,掃塵(亦稱掃屋)的習俗 。民諺稱“二十四,掃房子”。民間稱做“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 每家每戶都要打掃乾淨自己家裏,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

2、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會貼上對聯,慶祝新年的到來。

3、辦年貨:中國的年俗文化源遠流長,全國各地衍生出紛繁多樣的過年習俗,南北迥異,各具特色。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是備年貨、送年禮卻是幾乎全國上下的“過年必備”。置辦年貨,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貼的(年紅)、送的(拜年)禮物等等,統名曰之“年貨”,而把採購年貨的過程稱之爲“辦年貨”。

4、祭祖:新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祭祖,也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由於每個地方存在文化上面的差別,每個地方祭祖的形式也不同,有的是去野外掃墓,有的是祠堂叩拜,不管形式如何,這都是紀念祖先。

5、遊神:又稱營神、遊老爺,即是將神像從廟裏請出來在社區裏巡視,具有淨土驅邪、保境平安、祈求豐登的民俗意義。每年春節期間,按時間順序,各村鎮輪流舉行民間遊神活動,場面熱鬧非凡,祈禱來年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壓邪攘災,萬事吉祥。

標籤:春節 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