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茶經一之源

茶經一之源

《茶經》是中國古代茶文化的經典之作,由唐代名士陸羽撰寫。陸羽生長於山東,早年移居福建,在閩南地區深入研究茶文化,著有《茶經》一書,成爲茶文化的代表性文獻。

《茶經》本來只是一篇簡要的手抄本,後來陸羽加以完善和擴充,並將其改成了一部系統介紹茶文化的專門著作。這部書從茶的起源、栽培、採製等方面詳細介紹了茶的基本知識,特別是強調了泡茶的講究和品茶的方法,成爲茶學史上的經典之作。

《茶經》不僅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和學術價值,還被譽爲古人的茶魂、茶道的根本。它影響了中國千百年來的茶文化,同時也被傳至日本、朝鮮等國家,並深深地影響着東方人的生活方式和審美觀念。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陸羽《茶經》全文及翻譯

茶經》

文|陸羽

一之源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ō)之。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bīng lǘ),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譯文:茶,是我國南方的優良樹木。它高一尺、二尺。有的甚至高達幾十尺。在巴山、峽川一帶,有樹杆粗到兩人合抱的。要將樹枝砍下來,才能採摘到芽葉。茶樹的樹形像瓜蘆。葉形像梔子。花像白薔薇,種子像棕櫚。果柄像丁香,根像胡桃。

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並。其名一曰茶,二曰檟(jiǎ),三曰蔎(shè),四曰茗,五曰荈(chuǎn)。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凡藝而不實,植而罕茂。法如種瓜,三歲可採。野者上,園者次。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牙者次;葉捲上,葉舒次。陰山坡谷者,不堪採掇,性凝滯,結瘕(jiǎ)疾。

譯文:“茶”字的結構,有的從“草”部,有的從“木”部,有的“草”“木”兼從。荼的名稱有五種:一稱茶,二稱檟,三稱蔎,四稱茗,五稱荈。種茶的土壤,以岩石充分風化的土壤爲最好,今有碎石子的礫壤次之,粘土最差。一般說來,茶苗移栽的技術掌握不當,移栽後的茶樹很少長得茂盛。種植的方法象種瓜一樣。種後三年即可採茶。茶葉的品質,以山野自然生長的爲好,在園圃栽種的較次。在向陽山坡,林蔭覆蓋下生長的茶樹,芽葉呈紫色的爲好,綠色的差些;芽葉以節間長,外形細長如筍的爲好,芽葉細弱的較次。葉綠反捲的爲好,葉面平展的次之。生長在背陰的山坡或山谷的品質不好,不值得采摘。因爲它的性質凝滯,喝了會使人腹脹。

茶之爲用,味至寒,爲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乏、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採不時,造不精,雜以卉(huì)莽,飲之成疾。茶爲累也,亦猶人蔘。上者生上黨,中者生百濟、新羅,下者生高麗。有生澤州、易州、幽州、檀州者,爲藥無效,況非此者,設服薺苨(qí nǐ),使六疾不瘳(chōu)。知人蔘爲累,則茶累盡矣。

譯文:茶的功用,因爲它的性質冷涼,可以降火,作爲飲料最適宜。品行端正有節儉美德的人,如果發燒,口渴,胸悶,頭疼,眼澀,四肢無力,關節不暢,喝上四五口,其效果與最好的飲料醍醐、甘露不相上下。但是,如果採摘的不適時,製造的不精細,夾雜着野草敗葉,喝了就會生病。茶和人蔘一樣,產地不同,質量差異很大,甚至會帶來不利影響。上等的人蔘出產在上黨,中等的出產在百濟、新羅,下等的出產在高麗。出產在澤州、易州、幽州、檀州的(品質最差),作藥用,沒有療效,更何況比它們還不如的呢!倘若誤把薺苨當人蔘服用,將使疾病不得痊癒,明白了對於人蔘的比喻,茶的不良影響,也就可明白了。

二之具

籝(yíng),一曰籃,一曰籠,一曰筥(jǔ)。以竹織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鬥者,茶人負以採茶也。

譯文:籯,又叫藍,又叫籠,又叫筥。用竹編織,容積五升,或一斗、二斗、三鬥,是茶農揹着採茶用的。

竈,無用突者,釜,用脣口者。

譯文:竈,不要用有煙囪的(使火力集中於鍋底)。鍋,用鍋口有脣邊的。

甑(zèng),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籃以簞之,篾(miè)以系之。始其蒸也,入乎簞,既其熟也,出乎簞。釜涸,注於甑中,又以谷木枝三亞者制之,散所蒸牙筍並葉,畏流其膏。

譯文:甑,木製或陶製。腰部用泥封好,甑內放竹籃作甑箅,用竹片繫牢。開始蒸的時候,葉子放到箅裏;等到熟了,從箅裏倒出。鍋裏的水煮幹了,從甑中加水進去。也有用三杈的榖木翻拌。蒸後的嫩芽葉及時攤開,防止茶汁流走。

杵臼,一曰碓,惟恆用者佳。

譯文:杵臼,又名碓(用以搗碎蒸熟的芽葉),以經常使用的爲好。

規,一曰模,一曰棬。以鐵製之,或圓或方或花。

譯文:規,又叫模,又叫棬(就是模型,用以把茶壓緊,併成一定的形狀),用鐵製成,有的圓形,有的方形,有的像花的形狀。

承,一曰臺,一曰砧。以石爲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遣無所搖動。

譯文:承,又叫臺,又叫砧,用石製成。如用槐樹、桑樹做,就要把下半截埋進土中,使它不能搖動。

檐,一曰衣。以油絹或雨衫單服敗者爲之,以檐置承上,又以規置檐上,以造茶也。茶成,舉而易之。

譯文:檐,又叫衣,可用油絹或穿壞了的雨衣、單衣做成。把"檐"放在"承"上,"檐"上再放模型,用來製造壓緊的餅茶。壓成一塊後,拿起來,另外換一個模型再做。

芘莉(bì lì),一曰羸子,一曰篣筤(páng làng)。以二小竹長三赤,軀二赤五寸,柄五寸,以篾織,方眼如圃,人土羅闊二赤,以列茶也。

譯文:芘莉,又叫籯子或篣筤。用兩根各長三尺的小竹竿,製成身長二尺五寸,手柄長五寸,寬二尺的工具,當中用篾織成方眼,好像種菜人用的土篩,用來放置茶。(有詩云:筤篣曉攜去,驀個山桑塢。開時送紫茗,負處沾清露。歇把傍雲泉,歸將掛煙樹。滿此是生涯,黃金何足數。)

棨(qǐ),一曰錐刀,柄以堅木爲之,用穿茶也。

譯文:棨,又叫錐刀,用堅實的木料做柄,用來給餅茶穿洞眼。

撲,一曰鞭。以竹爲之,穿茶以解茶也。

譯文:撲,又叫鞭,竹子編成,用來把茶餅穿成串,以便搬運。

焙,鑿地深二尺,闊二尺五寸,長一丈,上作短牆,高二尺,泥之。

譯文:焙,地上挖坑深二尺,寬二尺五寸,長一丈,上砌矮牆,高二尺,用泥抹平整。

貫,削竹爲之,長二尺五寸,以貫茶焙之。

譯文:貫,竹子削製成,長二尺五寸,用來穿茶烘培。

棚,一曰棧,以木構於焙上,編木兩層,高一尺,以焙茶也。茶之半乾升下棚,全乾升上棚。

譯文:棚,又叫棧。用木做成架子,放在培上,分上下兩層,相距一尺,用來烘焙茶。茶半乾時,由架底升到下層;全乾,升到上層。

穿,江東淮南剖竹爲之,巴川峽山紉穀皮爲之。江東以一斤爲上穿,半斤爲中穿,四兩五兩爲小穿。峽中以一百二十斤爲上,八十斤爲中穿,五十斤爲小穿。字舊作釵釧之“釧”,字或作貫串,今則不然。如“磨、扇、彈、鑽、縫”五字,文以平聲書之,義以去聲呼之,其字以穿名之。

譯文:穿,江東淮南劈篾做成;巴山峽川用構樹皮做成,用來貫串制好的茶餅。江東把一斤稱"上穿",半斤稱"中穿",四兩、五兩(十六兩制)稱"下穿"。峽中則稱一百二十斤爲"上穿",八十斤爲"中穿",五十斤爲"小穿"。"穿"字,先前作釵釧的"釧"字,或作貫串。現在不同,"磨、扇、彈、鑽、縫"五字,字形還是按讀平聲(作動詞)的字形,讀音卻讀去聲,意思也按讀去聲的來講(作名詞)。"穿"字讀去聲,表示一個單位。

育,以木製之,以竹編之,以紙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牀,傍有門,掩一扇。中置一器,貯煻煨火,令熅熅然。江南梅雨時,焚之以火。

譯文:育,用木製成框架,竹篾編織外圍,再用紙裱糊。中有間隔,上有蓋,下有托盤,旁開一扇門。中間放一器皿,盛有火灰,使有火無焰。江南梅雨季節,加火除溼。

跟我一起讀《茶經》05· 茶的發源地到底在哪兒?

          閒話少說,進入正題。今天開始讀《茶經》正文。

          上卷第一章—— “一之源”

      原文: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 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茶聖陸羽在開篇第一段就指出:茶,出自長在哪裏?長啥樣?

        “茶,南方之嘉木也。”茶,是南方地區一種美好的木本植物。

      這裏的“南方”當然是指中國的南方地區。具體來說,泛指唐貞觀年間的山南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嶺南道所轄地區,基本與現今以秦嶺山脈——淮河以南地區爲南方一致。

      包括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唐時爲南詔國)諸省市區,以及陝西、河南兩省的南部,皆爲唐代的產茶區,也是今日中國之產茶區。

        單這開篇第一句“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就明確了茶的發源地是——中國南方地區。

        再看,“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在巴山峽川一帶,有樹圍達兩人才能合抱的大茶樹,將枝條砍下來才能採摘茶葉。

        “巴山峽川”,指的是今天重慶東部、湖北西部地區,也泛指西南地區。說明在西南地區不但有茶樹,還有大茶樹。這也證明,中國是茶的發源地。

        衆所周知,《茶經》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學專著,是最早記錄茶及茶文化的經典。所以,文中所說的茶的發源地是非常可信的。

        然而,西方國家曾經對“茶的發源地在中國”的說法並不認同,並先後提出了“印度說”、“二源說”,甚至“多源說”。

        印度說,認爲茶的發源地在印度。

        二源說,認爲茶發源於中國和印度。

        多源說,這個觀點更離譜,認爲只要有茶樹生長的地方,都是茶的發源地。

        爲什麼西方國家會如此賣力地搶認茶的發源地呢?實則關乎國家經濟利益啊!

        茶,不是普通的農作物,它更是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有史以來,茶在國際上都佔有重要地位,對國家的經濟有着重要影響,甚至引發戰爭。

        1773年,北美人民爲反抗英國國會的《茶稅法》而發生了“波士頓傾茶事件”,甚至導致了後來的美國戰爭。

      1840年的鴉片戰爭,起因也是由於英國不能產茶葉,只能向中國大量進口,從而出現巨大貿易逆差,這對英國國力產生了巨大的危險,轉而向中國傾銷鴉片。這給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影響,清開始禁菸運動。眼看斷了財路,英國豈能善罷甘休?最終發生了鴉片戰爭。

        而在鴉片戰爭之後,英國才逐漸開始在印度種植茶樹,並向中國學習種茶製茶。這時離陸羽《茶經》時代已過去一千多年了。所以,“印度說”、“二源說”完全不靠譜。

       

      《茶經》的記載、歷史事實都證明了茶的發源地在中國。除此之外,科學實地考察發現也是有力證據。

        1961年,在雲南勐海縣八達公社大黑山密林中,海拔1500米處,發現一棵古茶樹,高32.12米,胸圍2.9米,樹齡約1700歲。

        1976年,在貴州道真縣海拔1100米的山區,發現一棵古茶樹,高13米,葉長21.2米,葉寬9.4米,樹齡在千年以上。

        之後,在廣西、廣東、湖南等地都相繼發現了大茶樹,高度都在10米以上,胸圍2米左右,樹齡至少也過千年。

        事實勝於雄辯,毫無疑問,茶的發源地就在中國。更確切地說,茶的發源地就在中國南方地區。

       

        回到原文。茶樹長啥樣呢?

        茶樹一般高一尺、二尺以至數十尺,樹圍有達兩人才能合抱的(當時可能還沒發現更大的古茶樹)。茶樹的樹形像瓜蘆木,葉子像梔子葉,花像白薔薇花,種子像棕櫚子,蒂像丁香蒂,根像胡桃樹根。

        茶聖陸羽通過打比方直觀形象地描繪出了茶樹的特徵,可謂一目瞭然啊!

      再看幾張圖片吧。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

茶經之源文言文翻譯

《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爲茶葉百科全書,唐代陸羽所著。下面是我爲大家整理的茶經之源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

茶經之源文言文翻譯 篇1

茶經·之源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並。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櫟壤,下者生黃土。凡藝而不實,植而罕茂,法如種瓜,三歲可採。野者上,園者次;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牙者次;葉捲上,葉舒次。陰山坡谷者不堪採掇,性凝滯,結瘕疾。茶之爲用,味至寒,爲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支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採不時,造不精,雜以卉,莽飲之成疾,茶爲累也。亦猶人蔘,上者生上黨,中者生百濟、新羅,下者生高麗。有生澤州、幽州、檀州者,爲藥無效,況非此者!設服薺苨,使六疾不瘳。知人蔘爲累,則茶累盡矣。

【譯文】

茶,是我國南方的優良樹木。它高一尺、二尺。有的甚至高達幾十尺。在巴山、峽川一帶,有樹杆粗到兩人合抱的。要將樹枝砍下來,才能採摘到芽葉。

茶樹的樹形像瓜蘆。葉形像梔子。花像白薔薇,種子像棕櫚。果柄像丁香,根像胡桃。

"茶"字的結構,有的從"草"部(寫作"茶"),有的從"木"部(寫作"[木荼]"),有的"草""木"兼從(寫作"荼")。荼的名稱有五種:一稱"茶",二稱"檟",三稱"蔎",四稱"茗",五稱"荈"。

種茶的土壤,以岩石充分風化的土壤爲最好,今有碎石子的礫壤次之,粘土最差。

一般說來,茶苗移栽的技術掌握不當。移栽後的茶樹很少長得茂盛。種植的方法象種瓜一樣。種後三年即可採茶。茶葉的品質,以山野自然生長的爲好,在園圃栽種的較次。在向陽山坡,林蔭覆蓋下生長的茶樹,芽葉呈紫色的爲好,綠色的差些;芽葉以節間長,外形細長如筍的爲好,芽葉細弱的較次。葉綠反捲的爲好,葉面平展的次之。生長在背陰的山坡或山谷的品質不好,不值得采摘。因爲它的性質凝滯,喝了會使人腹脹。

茶的功用,因爲它的性質冷涼,可以降火,作爲飲料最適宜。品行端正有節儉美德的'人,如果發燒,口渴,胸悶,頭疼,眼澀,四肢無力,關節不暢,喝上四五口,其效果與最好的飲料醍醐、甘露不相上下。但是,如果採摘的不適時,製造的不精細,夾雜着野草敗葉,喝了就會生病。

茶和人蔘一樣,產地不同,質量差異很大,甚至會帶來不利影響。上等的人蔘出產在上黨,中等的出產在百濟、新羅,下等的出產在高麗。出產在澤州、易州、幽州、檀州的(品質最差),作藥用,沒有療效,更何況比它們還不如的呢!倘若誤把薺苨當人蔘服用,將使疾病不得痊癒,明白了對於人蔘的比喻,茶的不良影響,也就可明白了。

茶經之源文言文翻譯 篇2

茶,是我國南方的優良樹木。它高一尺、二尺,有的甚至高達幾十尺。在巴山、峽川一帶,有樹杆粗到兩人合抱的大茶樹,要將樹枝砍下來,才能採摘到芽葉。

茶樹的樹形像瓜蘆,葉形像梔子,花像白薔薇,果實像棕櫚,果柄像丁香,根像胡桃。

“茶”字的結構,有的從”草”部(寫作”茶”),有的從”木”部(寫作”[木荼]”),有的”草””木”兼從(寫作”荼”)。荼的名稱有五種:一稱”茶”,二稱”檟”,三稱”蔎”,四稱”茗”,五稱”荈”。

種茶的土壤,以岩石充分風化的土壤爲最好,有碎石子的礫壤次之,粘土最差。

一般說來,茶苗移栽的技術掌握不當,移栽後的茶樹很少長得茂盛。種植的方法象種瓜一樣,三年方可採茶。茶葉的品質,以山野自然生長的爲好,在園圃栽種的較次。在向陽山坡,林蔭覆蓋下生長的茶樹,芽葉呈紫色的爲好,綠色的次些;芽葉以節間長,外形細長如筍的爲好,芽葉細弱的較次;葉綠反捲的爲好,葉面平展的次之。生長在背陰的山坡或山谷的品質不好,不值得采摘,因爲茶性凝滯,喝了會使人腹中結塊而生病。

茶的功用雖屬寒性,但卻是一種上好的飲品,它的品性與擁有精行儉德品質的君子相得益彰。如果發燒,口渴,胸悶,頭疼,眼澀,四肢無力,關節不暢,喝上四五口,其效果與醍醐、甘露不相上下。但是,如果採摘的不適時,製造的不精細,夾雜着野草敗葉,喝了就會生病。

對於茶的分類,就猶如一樣。上等的人蔘出產在上黨,中等的出產在百濟、新羅,下等的出產在高麗。而出產在澤州、易州、幽州、檀州的人蔘,作藥用,沒有療效,更何況比它們還不如的呢!倘若誤把薺苨當人蔘服用,不但不能使疾病痊癒,反倒會加重病情。明白了產地對於人蔘品質分類的影響,就知道產地對於茶的品質影響是多麼重要了。

茶經之源文言文翻譯 篇3

《茶經·一之源》原文: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並。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櫟壤,下者生黃土。凡藝而不實,植而罕茂,法如種瓜,三歲可採。野者上,園者次;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牙者次;葉捲上,葉舒次。陰山坡谷者不堪採掇,性凝滯,結瘕疾。茶之爲用,味至寒,爲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支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採不時,造不精,雜以卉莽,飲之成疾。茶爲累也,亦猶人蔘,上者生上黨,中者生百濟、新羅,下者生高麗。有生澤州、易州、幽州、檀州者,爲藥無效,況非此者!設服薺苨,使六疾不瘳。知人蔘爲累,則茶累盡矣。

譯文:

茶是南方生長的一種優質木本植物。常見的有一兩尺高,最高的有幾十尺;最粗的在巴山峽川地區,有兩人合抱粗細。從外形來看——樹象瓜蘆木、葉象梔子、花象白色薔薇、果實象棕櫚、花蒂象丁香、樹根象胡桃。

茶有幾種寫法,從偏旁來說或從草頭,或從木旁,或草木合併。名稱有五種,分別是茶、檟(讀音jiǎ)、蔎(讀音shè),茗,荈(讀音chuǎn)。

生長的地方,最好的生於亂石之中,其次是在石土混雜之地,最次的栽於黃土之中。

栽種茶樹的技術不清楚具體的內容,但種植的茶樹都枝葉繁茂,種法似乎類同於種瓜,三年之後就可以採摘了。

茶葉以野生爲好,人工種植的爲次;種在山南林北的,葉子顏色發紫的爲好,綠色的爲次;未長成樹的茶葉爲好,已成樹的茶葉爲次;葉片成卷狀者爲好,舒展平直者爲次。生長在不見陽光的山坡谷地的不能採摘,其性凝結不散,葉子通常是結塊的(此處未查本草綱目,不知道是不是存在飲用後容易在腹內產生結塊)。

茶性至寒,飲用最好。對於品行節儉的人而言,如有熱渴、凝悶、腦疼、眼澀、四肢不舒服、渾身不輕快等等現象,喝幾盞茶,就象是飲醍醐、甘露一樣。

但採摘不合時節,做茶不夠精細,雜野草於其中,飲用則容易生病。

茶生地繁多,就象人蔘一樣。人蔘好的生於上黨,中等的生於百濟、新羅,下等的生於高麗。有生澤州、易州、幽州、檀州的人蔘,用於藥無藥效,更何況還有很多不是生於這些地方的!譬如服用薺苨(讀音nǐ),並不能使各種疾病痊癒。由此可知人蔘的種類繁多,也可知茶的種類繁多了。

注:

瓜蘆木:生於廣東,外形似茶,味至苦澀。

檟:茶樹的古名。

蔎:香草。

茗:晚收的茶。

荈:晚採的茶。

上黨:今山西長治市,長子、潞城一帶。

百濟、新羅:唐時位於朝鮮半島上的兩個小國,百濟在半島西南部,新羅在半島東南部。

高麗:唐時周邊小國之一,即今朝鮮。

澤州、易州、幽州、澶州:分別在今山西晉城、河北易縣、北京市區北,北京市懷柔縣一帶。

薺苨:藥草名。又名地參、甜桔梗。根味甜,可入藥。

六疾,指人遇陰、陽、風、雨、晦、明得的多種疾病。

瘳:讀音chōu,病癒。

茶經一之源主要講了什麼內容?對我們今天瞭解茶的歷史,茶的形態特徵,茶的栽培

其中茶經的主要內容:

“一之源”,主要論述茶的起源、名稱、品質,介紹茶樹的形態特徵、茶葉品質與土壤的關係,指出茶葉的栽培方法、品質鑑別、顏色與形狀、生態環境以及飲茶的生理保健功能等。

“二之具”主要介紹採茶的19種用具,詳細說明製作餅茶所需各種工具的名稱、材質、規格和使用方法等。

“三之造”主要講茶葉的種類和採製方法,說明了採茶的具體要求,逐一分析了製造餅茶所需要的蒸熟、搗碎、人模拍壓成形、焙乾、穿串、封裝6道工序,並提出餅茶按外形和色澤等做出不同等級分類的依據。

“四之器”主要論述風爐(灰承)、炭撾、火、鑊、交牀、夾紙囊、碾拂末、羅、合、則、水方、漉水囊、瓢竹筮、鹺簋揭、碗、熟、盂、畚、札、滌方、滓方、巾、具列、都籃等煮茶和飲茶之器皿的材質、尺寸、功能和使用方法等。

“五之煮”,主要介紹煮茶的方法,品評各地水質宜茶情況的優劣,敘述荼湯調製,講述烤茶的方法、煮茶的燃料,剖析泡荼用水和煮茶火候,觀察煮沸之法對荼湯色香味的影響,提出茶湯的精髓和神味。

“六之飲”,敘述飲茶風尚的起源、傳播和飲茶習俗,提出飲茶的注意事項和各種禁忌。

“七之事”,敘述茶的故事、產地和功效,系統地蒐集整理了唐代以前與茶有關的歷史資料、傳說、掌故詩詞、雜文、藥方等。

“八之出”,評各地所產茶之優劣,將唐代全國茶葉生產區域劃分成八大茶區,又對每一茶區茶葉等級做了詳細區分。

“九之略”,談哪些煮茶、飲茶器皿可省略以及在何種情況下可以省略,如到深山茶地採製茶葉,隨採隨制,可簡化至7種工具。

“十之圖”提出把《茶經》所述內容,以白絹繪成圖,懸掛於牆上,便於觀看,實際上是指明《茶經》的傳播方式和途徑。

陸羽寫的第一部關於茶的著作是

陸羽寫的第一部關於茶的著作是《茶經》。

陸羽(約733—約804),字鴻漸,唐朝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市)人,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苧翁、 東岡子,又號“茶山御史”。唐代茶學家,被譽爲“茶仙”,尊爲“茶聖”,祀爲“茶神”。

陸羽所著《茶經》三卷十章七千餘字,是唐代和唐以前有關茶葉的生長、種植、採摘、製造、品鑑科學知識和實踐經驗的系統總結。分別爲:卷一,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卷二,四之器;卷三,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

一之源,概述中國茶的主要產地及土壤、氣候等生長環境和茶的性能、功用;

二之具,講當時製作、加工茶葉的工具;

三之造,講茶的製作過程;

四之器,講煮茶、飲茶器皿;

五之煮,講煮茶的過程、技藝;

六之飲,講飲茶的方法、茶品鑑賞;

七之事,講中國飲茶的歷史;

八之出,講全國四十餘州產茶情形,對於自己不甚明瞭的十一個州的產茶之地亦如實注   出;

九之略,講飲茶器具何種情況應十分完備,何種情況省略何種;

十之圖:講把茶經全文寫在白絹上,掛起來比較好記,便於操作。

陸羽與《茶經》的主要內容

《茶經》共三卷十篇。

主要內容:

1、“一之源”考證茶的起源及性狀。

2、“二之具”記載採製茶工具;

3、“三之造”記述茶葉種類和採製方法;

4、“四之器”記載煮茶、飲茶的器皿;

5、“五之煮”記載烹茶法及水質品位;

6、“六之飲”記載飲茶風俗和品茶法;

7、“七之事”彙輯有關茶葉的掌故及藥效;

8、“八之出”列舉茶葉產地及所產茶葉的優劣;

9、“九之略”指茶器的使用可因條件而異,不必拘泥;

10、“十之圖”指將採茶、加工、飲茶的全過程繪在絹素上,懸於茶室,使得品茶時可以親眼領略茶經之始終。

《茶經》反映出當時茶葉的採摘、製作、鑑定、分級及烹煮、飲用等都積累了豐富經驗。表明唐代茶葉生產已比較發達,飲茶之風盛行。

擴展資料:

《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爲茶葉百科全書,唐代陸羽所著。

此書是關於茶葉生產的歷史、源流、現狀、生產技術以及飲茶技藝、茶道原理的綜合性論著,是劃時代的茶學專著,精闢的農學著作,闡述茶文化的書。將普通茶事升格爲一種美妙的文化藝能,推動了中國茶文化的發展。

《茶經》是陸羽在各大茶區觀察了茶葉的生長規律、觀察了茶農對茶葉的加工,進一步分析了茶葉的品質的優劣,並學習了民間烹茶的良好方法的基礎上總結出的一套規律。

此外陸羽還留心於民間茶具和茶器的製作,且製作出自己獨特的一套茶具。陸羽用自己的一生研究茶事,他的腳步遍及全國各大茶區。

中國茶經從一開始就與佛教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最初,茶爲僧人提供不可替代的原料,而僧人和寺院促進茶葉生產的發展和製茶技術的進步。創立中國茶道的茶聖陸羽在其《茶經》中就有著不少對佛教的頌揚和對僧人嗜茶的記載。

在茶事實踐中,茶道與佛教之間找到越來越多的思想內涵方面的共通之處;禪茶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產生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茶經

茶經》由何時何人所著,共分幾章?"茶禪一味"的由來

《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爲“茶葉百科全書”,由中國茶道的奠基人陸羽所著。此書是一部關於茶葉生產的歷史、源流、現狀、生產技術以及飲茶技藝,茶道原理的綜合性論著,是一部劃時代的茶學專著。全書分上、中、下三卷共十個部分。其主要內容和結構有: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

"茶禪一味"的典故源自趙州和尚那句著名的偈語--"吃茶去"。

趙州禪師(778~897),法號從諗,曹州(今山東菏澤市)人,是禪宗史上一位震古爍今的大師。他幼年出家,後得法於南泉普願禪師,爲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之後的傳人。唐大中十一年(857),八十高齡的從諗禪師行腳至趙州,受信衆敦請駐錫觀音院,弘法傳禪達40年,僧俗共仰,爲叢林模範,人稱“趙州古佛”。其證悟淵深、年高德劭,享譽南北禪林並稱“南有雪峯,北有趙州”,“趙州眼光爍破天下”。趙州禪師住世120年,圓寂後,寺內建塔供奉衣鉢和舍利,諡號“真際禪師”。

趙州禪師的《吃茶去》公案:

當年,趙州從諗禪師在河北趙縣的觀音院開壇佈道,一時學人云集。

一天,一位禪僧遠道而來,參見趙州禪師。 禪師問他:“你來過這兒沒有?”-- 禪師待客,親切問候。

“沒來過。”-- 遠道而來,風塵僕僕,見到自己仰慕的禪師,恭敬回答。

“喝茶去吧。” -- 禪師親切招待,讓來人喝茶休息去。

之後,又來了一位禪僧。 禪師問:“你來過這兒沒有?” -- 禪師待客,親切問候。

“來過。” -- 一路趕來,見到自己仰慕的禪師,恭敬回答。

“喝茶去吧。” -- 禪師親切招待,讓來人喝茶休息去。

這時,在一邊看了半天的院主心生疑惑,不解地問道:“和尚,剛纔你讓初來此地之人喝茶去,理所當然,但對常來這裏的人,也讓他喝茶去,這是爲何?” -- 院長誤以爲趙州禪師的話中有很深奧的意義,產生了錯誤的思想。

趙州禪師一聽此言,立即叫他:“院主!” -- 當頭一喝!要震醒院長的“迷夢”。

院主立即應聲。 -- 被趙州禪師從“夢中”喚醒,回到了眼前的現實當中。

趙州禪師說:“喝茶去吧。” -- 院主在一邊陪了好久,辛苦,還心生了妄念,不該,快喝茶休息去吧。

對於新到、曾到和院主三個人,趙州禪師一概奉上一杯茶,讓他們統統吃茶去。這三聲頗有回味的“吃茶去”道出了趙州以茶接人的一片禪心,這杯茶是趙州禪師的心印傳法受用,並毫不猶豫地拿出來與大家分享。這杯茶,禪林中人譽爲“趙州茶”,千年以來開化了無數學人。

對於這段公案,柏林禪寺裏“禪茶一味”碑記中以“新到吃茶,曾到吃茶,若問吃茶,還是吃茶”的十六字加以概論。

禪在哪裏?佛又在哪裏?就在當下,我們的生活中,生活中的一切無不是道,無不真實,禪心如同一盞燈把生活照亮,賦予事物嶄新的意義,如同“吃茶去”。院主的疑問,是心念有執,趙州禪師以一杯茶把他救回來,在一問一答的瞬間將迷失的心喚醒。體現了趙州“本分事”接人的禪修魅力。

趙州柏林禪寺不僅是舉世聞名的“吃茶去”公案誕生地,也是當代高僧淨慧老和尚倡導的中國禪茶文化“正、清、和、雅”四大精神,以及中國禪茶文化“感恩、包容、分享、結緣”四大功能的誕生地。

宋代高僧圓悟克勤以禪宗的觀念和思辯來品味茶的無窮奧妙,揮毫寫下了"茶禪一味",其真跡被弟子帶到日本,現珍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作爲鎮寺之寶。

茶經名句

一、茶爲累也,亦猶人蔘。

出自《茶經·一之源》。茶的質量是有差別的,甚至可能帶來不利影響,這和人蔘的情況相似。

二、夫珍鮮馥烈者,其碗數三;次之者,碗數五。

出自《茶經·六之飲》。稱得上是珍美馨香的茶,最好的是一爐只出三碗,其次是五碗。

三、茶之爲用,性至寒,爲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

出自《茶經·一之源》。茶能飲用,因爲它屬寒性物質,飲茶,對品行端正、節儉有德的最合適。

四、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

出自《茶經·一之源》。種茶的土壤,上等的茶樹長在風化石碎爛的土壤上,中等的茶樹長在礫壤土上,下等的茶樹長在黃泥土上。

請幫忙解釋陸羽<茶經>一之源中的一句話

原文“陰山坡谷者,不堪採掇”

解釋:生長在背陰山坡或者谷地裏的茶樹品質不好,不宜採摘,(就是最好不要採這樣的)

唐代陸羽一本《茶經》,堪稱茶文化經典,你讀了嗎

說起茶文化,我們自然會想到唐代‘’茶聖‘’陸羽,以及他寫的《茶經》。

陸羽《茶經》

陸羽,字鴻漸,出生於公元733年,也就是唐代開元年間。相傳,陸羽出身貧寒,年幼時被一位高僧收養。他學習用功,獲得了淵博的文學知識,寫詩寫文章都非常好。唐天寶十三年,年輕的陸羽遊歷於巴山峽川,沿途詳細地考察了當地茶樹種植情況,親自登山採茶,尋泉品水,研習烹茶。後來,陸羽又到了現在的南京棲霞寺這個地方,潛心研究茶葉。當時有位大詩人叫皇甫冉,寫了一首陸羽採茶的詩:‘’採茶非採菉,遠遠上層崖。布葉春風暖,盈筐白日斜。舊知山寺路,時宿野人家。借問王孫草,何時泛碗花。‘’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瞭解到陸羽研究茶葉的辛苦和熱情。

直到唐上元元年,陸羽隱居於現在的浙江湖州,開始專心致志寫作《茶經》。歷時十多年而成。這部《茶經》共7000多字,分上、中、下三卷共十個部分。主要的內容和結構:一之源:敘述茶的起源和性狀;二之具:描述製茶器具;三之造:記載茶葉種類和採製;四之器:說明煮茶和喝茶所用的器皿;五之煮:論述煮茶方法以及用水的優劣;六之飲:主要記載喝茶習俗;七之事:記載茶葉典故和藥用;八之出:論述茶葉產地和各區域內茶葉品質;九之略:論述煮茶器皿可以因地適宜;十之圖:圖解採茶、加工、飲茶的全過程。

《茶經》篇幅不長,卻論述全面,科學有據,敘述簡約,文筆優美。總結提升了當時的茶樹種植、茶葉採製和飲用經驗,首開中國茶道之先河。

陸羽《茶經》的問世,很快就受到當時人們的認可。特別是文人客們,一時間津津樂道於品茶論道,使茶文化漸漸成風。文人喝茶,講究滋味,興文吟詩,才叫品茶。中唐後的許多詩人,大都寫過飲茶詩。最有名的是盧仝的,“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傳頌頗廣。

晚唐時期,詩人皮日休與陸龜蒙,兩人詩友與茶友兼具,情誼深厚。皮日休寫了《茶中雜詠》十首詩,給陸龜蒙,表達自己對品茶的心得體會。陸龜蒙收到後,詩意大發,隨即寫了十首詩,唱和皮日休。由此可見,唐代飲茶吟詩乃是文人士大夫的雅好。在衆多的飲茶詩中,元稹的金字塔詩,以意趣脫穎,至今樂道。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婉轉麴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後豈堪誇。

大唐盛世以後,我國茶文化逐漸融合了儒、道、佛各派思想,形成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數千年芬芳而甘醇。

標籤:一之源 茶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