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出處】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譯註】佳節,這裏指農曆九月九日重 陽節。登高,舊時重陽節有登高 (登山)習俗。茱萸,一種有香氣的 植物。舊時重陽節有佩帶茱萸囊或 頭插茱萸以辟邪免災習俗。詩寫長 期離家,獨自一人客居異鄉,每到 節日時總是格外思念家鄉親人。

       遙想家鄉兄弟們節日登高、頭插茱萸,數點人數,發現就少了我一人 啊!全詩平易質樸,卻情深意永,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寫相思之情,卻從對方處着意,曲折有致而更見深 情。

【全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全詩賞讀】

       這是王維十七歲時寫下的一首詩。詩人少年時代曾遠離家鄉蒲州,遊歷長安和洛陽,此詩當是他出遊時的作品。在古人思鄉懷親的詩歌中,這是一首傳誦人口的名作,它以真切的感受、精練的語言,細緻真實地描寫出自己旅居外鄉思念親人的心情。

     前兩句“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從人們共同的生活感受中寫自己遠遊客居的體會。一個人背鄉離井,到外地作客,十分孤獨冷清。特別是碰到過節的日子,看到別人歡樂地同父母兄弟團聚,自己觸景生情便加倍地思念親人。首句從一個“獨”字寫起,一句中重疊出現了兩個“異”字,寫出了“異鄉“、“異客”的淒涼悲苦。第二句用詞十分精確,“每”與“倍”兩個虛字,不僅寫出了每逢佳節來臨時自己思念加深,格外懷念家中親人的特殊感情,而且字句間也暗寓着:自己獨在異鄉,無時無刻不在牽掛着家鄉親人,只不過到了節日這種感情更加強烈罷了。千百年來,這一句詩衆口流傳,被廣泛引用,正是因爲它以精確洗練的語言,表達了人們一種共同的思想感情。

     後兩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個”,是詩人猜想、推斷中的情景。這兩句沒有接着前兩句正面具體寫自己如何如何想念父母兄弟,而偏偏說家鄉的兄弟們在登高遊樂時思念着自己。這種想象和推斷是完全在情理之中的:在家時和兄弟們朝夕相處,手足難分,一旦自己隻身遠遊,久久不歸,相互之間的思念同樣是很深切的。詩人從對面寫兄弟們思念自己,也不是泛泛地去寫,而是描繪出具體的、動人的場景:今天是重陽佳節,按照習俗要登高飲酒,插戴茱萸,家中的兄弟們此刻定然正登高遊樂。他們既爲節日的喜慶而興高采烈,但是,當大家一個個插戴茱萸的時候,又會敏感地覺察到唯獨我不在他們中間。在這裏,詩人通過對具體情景的虛擬摹寫,用“遍插”、“少一人”幾個字反襯出了自己深厚強烈的思親情緒。從全詩看,前兩句寫王維自己想親人。

       後兩句寫王維設想兄弟們想自己。兩兩對照,情意纏綿,結構嚴謹而新巧。

         據史載,在安祿山佔領長安時,王維曾經被迫接受僞職,兩京收復後他本來要受到嚴厲的處分,他弟弟王縉願意削自己的官爵爲他贖罪,因而獲免。從這裏可以看出王維同他兄弟之間感情的深厚,也可以推見他們在青少年時期的手足之情。情真意切是這首詩的特點,也是它得以廣泛傳誦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