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清明節的節日的由來

清明節的節日的由來

清明節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漢族的傳統節日,爲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清明節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爲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將介子推被燒死的那一天定爲寒食節,也就是現在的清明節;另一種說法是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爲一了,而寒食既成爲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爲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清明節節日由來

清明節節日由來

  大家知道關於清明節節日由來嗎?很多人都不知道關於清明節的來源,只是知道有這個節日,但是卻對這節日的含義卻沒有來哦姐,如果你想來了解的話,那就點了看看吧。下面事分享關於清明節節日由來。

  清明節節日由來1

   1、春秋時期,介子推的傳說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爲逃避國內的而國外。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跟隨其的大臣們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其中的大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意識,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從自己腿上割下的時候,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回國掌握了政權,也就是歷史上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爲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點好行裝,同老母親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回朝輔政 ,然而,此時介子推卻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出介子推。 雖然採用了大火燒山的辦法,但是大火燒遍綿山,卻仍然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在搜山後,才發現揹着老母親上山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悲痛欲絕。裝殮時,從樹洞裏發現一片衣襟,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爲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爲寒食節(意爲主食寒淡涼菜或食物的節日)。

  第二年晉文公率衆臣登山祭奠介子推這位功臣,發現那顆已經燒黑了的老柳樹卻死而復生,晉文公便賜名老柳樹爲”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時刻牢記介子推的忠心,鞭笞自己要勤政愛民,專注國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爲清明節,此後,便將兩節併爲一節。

   2、節氣清明與清明節的關係

  清明節的名稱大致與此時天氣物侯的特點有關。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當中記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歲時百問》則記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雖然作爲節日的清明在唐朝時期才逐步形成,但是作爲時序標誌的清明節氣早已被古人所認識,漢代已有了明確的記載。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和民衆在生活以及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氣候規律,比較適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物侯、降水等方面的變化規律,對人們因時制宜地安排農耕、桑蠶等農業活動有不可或缺的指導性意義。到了清明,氣溫逐步變暖,降水開始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所以清明對於我國古代的農業生產而言,是一個重要的節氣。著名的.農諺記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正是印證了這個道理。東漢崔寔所著的農書《四民月令》記載:“清明節,命蠶妾,治蠶室······。”說的便是這時開始準備養蠶。其中所寫的“清明節”還只是一個節氣,其還不是節日。

  清明節氣在時間和天氣物侯特點上爲清明節習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條件,該節氣被看作清明節的源流之一。

  清明節節日由來2

   清明節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鬥指乙(或太陽黃經達15°)爲清明節氣,交節時間在公曆4月5日前後。這一時節,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行清墓祭的好時節。清明祭祖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祭祖節期內。

  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清明節融匯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爲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

  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爲中國四大傳統節日。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一些國家和地區也過清明節,比如越南、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節由來簡介

清明節由來簡介

  清明節由來簡介,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源自上古時代的信仰與春祭禮俗,是一個古老的節日,其歷史發展中,留下來各種各樣的習俗。下面一起來看看清明節由來簡介。

  清明節由來簡介1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爲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爲一日。

   清明的來歷

  相傳春秋時期,晉獻公寵愛的驪姬想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於是設計謀害太子申生。太子申生被無奈,最後自殺。申生死後,他的弟弟重耳,爲了躲避戰亂,只好國外。重耳就是後來的晉文公,謙虛好學,善於結交有才能的人,身邊不乏有才能出衆的朋友。

  重耳的日子,遭受很多的屈辱,在前途一片渺茫的時候,跟隨他的臣子都陸陸續續棄他而去,身邊僅剩下幾個忠心耿耿的人。

  重耳在這期間跋山涉水,歷盡艱辛。一次,重耳在途中又累又餓,差點暈倒,他的臣子介子推便從大腿上割下—塊肉爲重耳煮湯,重耳得知後感動得留下淚水。

  前636年春,重耳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到晉國殺晉懷公而立。至此,19年的,重耳才繼任國君,即晉文公。晉文公當上國君後,自然要封賞跟隨他的臣子。但是晉文公卻忘了途中爲他割肉充飢的.介子推。

  介子推呢?他淡泊名利之人,所以他到綿山隱居了。晉文公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追悔莫及,他於是派人四處尋找介子推。得知介子推隱居綿山後,晉文公命人搜山,但是並沒有找到介子推。晉文公情急之下火燒綿山,想介子推現身,沒想到這樣反而害死了介子推。

  等晉文公發現介子推的.時候,他揹着母親死在一棵老枯柳樹下。介子推留下遺言“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悲痛萬分的晉文公,將這—天定爲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親率羣臣登山去祭奠介子推,發現去年燒死的那棵老柳樹居然死而復生。晉文公當下便賜老柳樹爲“清明柳”,將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爲“清明節”。並且當場折下幾支柳條戴在頭上,以示懷念之情。

  從此以後,清明插柳戴柳成爲紀念介子推的一種象徵。雖然經過兩千多年的演變,清明節在各地也發展出不同的習俗,比如拔河、盪鞦韆、鬥雞等等,但是掃墓祭祖仍是千年不變的主題。

  清明節由來簡介2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萬物復甦。人們不僅會去掃墓祭祖,也會進行踏青郊遊等活動。所以清明節又叫踏青節。

  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初,清明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它之所以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係。

  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很接近,後來清明逐漸取代了寒食節。而寒食節原有的一些風俗活動,比如:掃墓、冷食、盪鞦韆、郊遊等也都被清明節收歸所有了。

   祭祖郊遊孩子們最開心

  這裏主要講下寒食。所謂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爲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每年清明節,我們都會帶孩子回老家祭祖,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感恩情感。今年因疫情特殊時期,響應自治區領導防控要求,不參加聚集性活動,讓孩子們參與網上祭拜活動了。

   節氣涵義

  清明節氣點:鬥指乙;太陽黃經爲15°;於公曆4月04-06日交節。“二十四節氣”最初是以北斗七星斗柄頂端的指向來確定,斗柄從“寅位”開始,然後順時針旋轉,當斗柄指向“乙位”時,爲清明節氣。

  漢代至清初採用“平均時間法”劃分節氣,將冬至與下一個冬至之間分割爲24段(每段15日),以冬至日爲“二十四節氣”的起點;清明節氣從冬至日算起,即在冬至後第105天。

  現行的“二十四節氣”來自於三百多年前訂立的“定氣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依據太陽在迴歸黃道上的位置來確定,當太陽黃經達15°時,爲清明交節點。

  《淮南子·天文訓》:“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文中的“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歲時百問》:“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曆書》:“春分後十五日。

  鬥指丁,爲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變化的節氣,這個時節陽光明媚、草木萌動、氣清景明、萬物皆顯,自然界呈現生機勃勃的景象。

  時至清明,在中國南方地區已氣候清爽溫暖、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在北方地區也開始斷雪,漸漸進入陽光明媚的春天。

  清明節由來簡介3

   故事傳說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爲逃避而國外,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

  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做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爲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

  他打好行裝,同母親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

  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着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

  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裏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爲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爲“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率衆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爲”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於是又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爲“清明節”。

  在文獻記載中,介子推確有其人,但在《左傳》、《史記》等史書的記載中,並沒有介子推被焚山而死的情節。並且,寒食節起源於紀念介子推,這一說法最早也要到兩漢之交纔有記載(見於桓譚《新論》)。

  許多學者認爲這是後人爲了解釋寒食節附會而來。據考,清明節的起源其實與介子推無關。清明作爲一個春祭大節,遠在周代之前已經確定。

  中國地域遼闊,先秦時期南北風俗各異,文獻上主要記載北俗,唐代是各地墓祭風俗融合時期,此後清明節的墓祭節俗漸出現於文獻上。

  在歷史發展演變中傳統節日大多會被附會一個傳說作爲“起源”,但實際考察,這些說法遠遠晚於節日誕生,是後世構建出來的。

  由於寒食節的冷食習俗移植到清明節,我國北方一些地方還保留着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在山東,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

  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說吃了眼睛明亮。晉中一帶還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儀式後,將祭祀食品分吃。晉南人過清明時,習慣用白麪蒸大饃,中間夾有核桃、棗兒、豆子。

  關於民間寒食習俗的記載,幾乎是突然地出現在東漢的文獻中,主要集中在山西地區。即使在寒食習俗頗爲盛行的唐宋時代,其傳播範圍也不出北方。

  晉陸翽《鄴中記》最早談到寒食中的特殊食物:“寒食之日作醴酪,煮粳米及麥爲酪,搗杏紅煮作粥。”直到唐宋時期,人們仍在食用這種涼大麥粥。

  我國南方部分地區清明節時有吃青團的風俗,青團又稱清明餅、棉菜饃餈、茨殼粿、清明粑、艾葉粑粑、艾餈、清明果、菠菠粿、清明粿、艾葉餈粑、艾粄、艾草糕、清明糰子、暖菇包、艾草青團等等。

  在閩南僑鄉,每逢清明節必定做一些糕、粿和米棕,在清明節前後讓家人食用。上海舊俗,用柳條將祭祀用過的蒸糕餅團貫穿起來,晾乾後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將之油煎,給小孩吃,據說吃了以後不得疰夏病。

  在浙江湖州,清明節家家裹糉子,可作上墳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帶的乾糧。俗話說:“清明糉子穩牢牢。”清明前後,螺螄肥壯。吃藕是祝願蠶寶寶吐的絲又長又好。吃發芽豆是博得“發家”的口彩。吃馬蘭頭等時鮮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

清明節的由來是什麼?

清明節的由來:清明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祭祖大節,屬於禮敬祖先、慎終追遠、弘揚孝道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

1,節日由來: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祭祖大節,屬於禮敬祖先、慎終追遠、弘揚孝道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歷史悠久,由來於上古時代的春祭活動,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敬天法祖”信念自古延續,祭祖習俗經歷代沿襲已成爲清明節的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兼具節氣與節日兩大內涵,清明節氣在時間和氣象物候特點上爲清明節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條件。清明處在生氣旺盛的時節,也是陰氣衰退的時節。清明時節,吐故納新,生氣始盛,氣溫升高,春暖花開,萬物皆潔齊,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行清(墓祭)的好時段。清明節將節氣日與民俗節日融爲一體,是天時與人時的合一,清明禮俗文化充分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傳統觀念。經歷史發展演變,清明節吸收融合了寒食節與上巳節的習俗,雜糅了多種民俗爲一體,具有極爲豐富的文化內涵

2,參考資料:

清明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留下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清明節歷史發展中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習俗內容上或細節上的差異,各地節日活動雖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共同基本禮俗主題。

清明節的名稱來由得名於節氣,與此時天象物侯的特點有關。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生氣始盛,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潔齊而清明。《淮南子·天文訓》中講:“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文中的“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歲時百問》:“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爲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節氣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即春分後第15日。清明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期內。清明節與端午節、春節、中秋節並稱爲中國四大傳統節日。1935年中華明定4月5日爲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2006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節的起源是什麼?

清明節源自周朝、與寒食節有關聯。

一、清明節與寒食節關係

周朝時,人們在寒食節會滅火兩天,寒食節之後一天被稱爲清明節,所以逐漸形成了寒食節禁火、清明節生新火的習俗。 而到了唐朝,民間掃墓祭祀的風俗固定在寒食節,但是因爲寒食節和清明節在文化內涵方面有着密切的聯繫,並且在外部客觀因素時間上也緊密相連,所以掃墓祭祀的風俗也就從寒食順延到了清明。

之後到了宋朝,寒食節與清明節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並在拜祖祭祀的基礎上增加了踏青賞旅的活動,到明清之時,寒食節的概念已經模糊殆盡,人們開始把清明節作爲正統的祭祀節日。

二、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在歷史發展中融合了流行於北方地區的寒食節禁火、冷食習俗。而在寒食節衆多習俗中,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禁菸冷食,在這個習俗上衍生出來各種美食,其中有寒食粥、寒食麪、棗餅、春酒等等。

清明節還有一重要習俗,便是拜掃祭祖。祭祖在唐朝之前,被視爲“野祭”,是有百姓自發組織起來的,並不被國家認可。直至唐朝時才被上層階級承認,後又逐漸演變成官府祭拜孔廟,百姓祭拜祖先的大型活動。  

三、清明節與農業的關係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着密切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