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自私的基因——談談交易中的心理代償問題

導語:爲什麼再惡毒的女人都會愛自己的孩子呢?爲什麼再理性的人在金錢流動的市場面前都可能會變得瘋狂呢?爲什麼女人更容易接受現實的誘惑呢?一切都自私的基因惹得禍,說到底都是基因要完成自我複製的要求而已,本文試圖從基因角度來談一下這些問題,從動物學本性去思考一下交易問題。

自私的基因——談談交易中的心理代償問題

正文:

《自私的基因》是英國演化理論學者理查德·道金斯創作的科普讀物,首次出版於1976年。作者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出:人們生來是自私的。人類窺見了社會關係中基本的對稱性和邏輯性,在人們有了更充分的理解之後,人們的政治見解當會重新獲得活力,並對心理學的科學研究提供理論上的支柱。在這一過程中,人們也必將對自己受苦受難的許多根源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

我是聽葉檀女士提到過這本書,後來也認真地瞭解了一下,當然,我更多是從交易的角度來思考的,人性不是想克服就能克服得了,更多的時候是順應人性的方向來控制自己的交易過程,人是不能控制潛意識的,潛意識是由基因掌握的,再惡毒的人都會愛你自己的孩子,對於父母則很多人不能做到,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孝順父母則是依靠倫理來約束的。在這個意義上來說,可以說是微生物控制了人。

做過交易的人都知道,交易上最重要的品質是認錯,但認錯恰恰是最難的,很少人能正確認識到這個問題,基因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代償,當身體某個組織被破壞了,其它的組織就會迅速生長髮育來補償這個被損壞的組織,這也就是基因要保持自己生存的自然行爲。

後來我在研究利弗莫爾、劉強之類的交易高手失敗的原因,爲什麼他們也會失敗呢?如果說他們沒有理性肯定是不對的,一代高手絕不是一二單的交易就可以奠定的,他們的成功是經受過無數次的市場考驗,但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一顆子彈就結束了利弗莫爾的生命,劉強也選擇了縱身一躍,人不到絕望的時候,人是不會有這樣的選擇,誰都知道生命是不可以再來的,難道他們不知道?

唯一能解釋的就是他們控制不了自己不犯錯誤,潛意識讓他們在錯誤的路上只能走下去了,他們自己也控制不了,雖然,事後看起來是多麼愚蠢,但那個特定的時刻只能這樣走下去吧!這樣的體會,後來,我也慢慢體會到了,按理說,有我這樣的交易經歷的人應該不會犯錯誤,至少不會犯大錯誤了,但有時下單都是無意識的,明明知道錯的下單,就自動在那個時候就下了,而且還會在錯誤事情上一直堅持,雖然知道是錯的,但仍然去堅持,根本就控制不了自己,這說明了控制不了纔是正常的,試圖去控制,本來這個決定就是錯誤。

《自私的基因》從生物學上來解釋這個問題,原來人的本能是由於基因的原因,是我們基因本身導致自己無法用理性去控制非理性,基因的所有目的就是爲了保持其自身的繁衍,而代償就是其基本的方式,失去的東西就會反覆地製造來補償原來的損失,人類的生殖也是如此,只有後代纔是對自己生命的代償,因此,你可以很明白瞭解爲什麼人都會愛孩子,而且人只會愛自己的孩子,因爲只有自己的孩子才能完成自己基因的代償功能,這並不是一個人的情感需要,而基因自我複製的要求而已。

經濟學三本支柱性作品———《國富論》、《資本論》、《就業、貨幣、利息通論》,主要是闡述看不見的手、剩餘價值理論、看得見的手,認識到看不見的手,運用看得見的手來控制生產過程,以達成剩餘價值的最大化,這也是當代社會發展動力,好像是能繞開自私基因的宿命,但事實上,這種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致命的威脅,環境問題進一步惡化,人類整體生存狀況就會變得更加脆弱。可以看出,進步並不代表解決根本問題,就像人不可能只是靠自我要求就能改變自己在市場上的潛意識表現的,我們需要認清這種現象,然後做出順應人性的做法,把這種潛意識的傷害降到最低。

回到市場來看,我們應該怎麼做呢?也許這樣問題的探討纔會有實際意義的,畢竟交易的目的是爲了賺錢。

首先,眼裏是不能有錢的。市場是用錢堆起來的市場,這裏流動的都是錢,恰恰正是這個錢會產生致命的誘惑,讓交易員在這個市場裏不斷追逐着金錢,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建立在金錢的得失上,希望把別人的錢輕鬆放入自己的口袋,當金錢迷惑了交易員的雙眼時,人就會在這個市場裏更容易讓自己的潛意識控制,自私的基因要求我們無盡地去佔有對方的財富,從而忘記市場本身的風險,當上帝準備給你財富的同時,上帝也會在你身邊也會安插一個準備奪取你財富的手,防止被奪取有時是更重要的事情,得而復失的財富會讓人瘋狂的,這就是基因代償原理的作用。

其次,要少做精做交易。但凡一個交易員的交易次數多了,失敗的機率就會大很多的,人的理性是在一定範圍內才能保持住的,當範圍變大時,人的非理性就會變得更加頻繁起來,既然是基因在控制我們的行爲,那麼我們只能用少做來對抗這種潛意識的控制。在社會生活中,大家會看到這樣的一個現象,一個到哪裏都能找人談心的人,其實這個人就是沒有心而已,通常要麼是無知,要麼就是一種職業需要,真正意義上的朋友只是限定在一個極小的範圍內,只有這種範圍內,人與人之間的理解纔可能會變得透徹,交往纔會帶來長久的舒適感。在有限的次數內去博弈,離開了這個有限就要學會放棄,不要讓市場把你變得瘋狂,等你瘋狂了,瘋狂過後,結果還是你在承擔了,不要用一輩子的苦去承擔短暫的瘋狂,那種滋味真是太難受了吧!

自私的基因是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的本能體現,也是人類這個物種能夠持續繁衍這麼多年根本動力,是他讓我們在絕望之中還能本能求生,也是他讓我們變得如此瘋狂,這東西並沒有好壞之說,他就他而已,無論我們喜歡或不喜歡,我都得要接受,認識到人性本身的不可克服性,交易之路或許會走得更順利一些吧!

2020年1月24日星期五(除夕)

謝謝您關注投機者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