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茶葉節的由來簡介

茶葉節的由來簡介

茶葉節起源於中國的四川省雅安市,是一個慶祝茶文化、推廣旅遊的節日。該節日始於1991年,最初只是一個地方性的慶祝活動,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其規模逐漸擴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參與者和觀衆。茶葉節的目的是宣傳和推廣中國茶的文化、歷史和品質,並提高人們對茶產業的認識和重視。每年的茶葉節,雅安市都會舉辦各種有關茶葉的活動,如茶藝表演、茶葉品鑑、茶文化研討等,同時也會舉行各種旅遊活動,如登山、觀光、美食品嚐等,吸引了廣大遊客前來參加。茶葉節成爲雅安市的文化名片和旅遊品牌,也積極推動了當地茶產業的發展。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茶葉節的各地的茶葉節

雲南省鳳慶縣有茶鄉之稱,是產茶大縣,出產純種大葉茶,滇紅茶的原產地,是滇紅之鄉,有3200年的錦繡茶王。爲了加強茶文化交流和經濟貿易交流,鳳慶縣於每年5月舉辦茶葉節,現已有20多年曆史,截止2011年共舉辦21屆。

每年的五一勞動節期間是茶鄉鳳慶一年一度的傳統茶葉節。茶葉節是一個借茶葉貿易交流爲主的經濟文化交流會,每年都會吸引周邊各縣市許多客商前來貿易交流,同時也吸引一些邊境上的外國客商,例如緬甸、越南等。茶葉節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臺,宣傳鳳慶的茶文化,開發旅遊資源,促進經濟交流互助。

交易會不僅吸引了浙江、福建、四川等地的客商前來參展,還吸引了不少緬甸、泰國等國外客商。期間將組織茶葉、核桃等企業產品和文化產品展示,舉辦覲拜茶祖、茶藝茶道大賽、文化演出等各類涉茶文化活動。 隨着文人飲茶之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已經脫離作爲一般形態的飲食走入文化圈,茶已經脫離作爲一般形態的飲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會作用。兩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制度業已形成,不僅帝王、貴族聚斂成風,一般官吏乃至士人皆以誇豪鬥富爲榮,多效膏樑厚味。在此情況下,一些有識之士提出“養廉”的問題。於是,出現了陸納、桓溫以茶代酒之舉。南齊世祖武皇帝是個比較開明的帝王,他不喜遊宴,死前下遺詔,說他死後喪禮要儘量節儉,只放些乾飯、果餅和茶飯便可以。並要“天下貴賤,鹹同此制。”在陸納、桓溫、齊武帝那裏,飲茶不僅爲了提神解渴,它開始產生社會功以有,成爲以茶待客、用以祭祀並表示一種精神、情操的手段。飲茶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使用價值爲人所用,而是進入了精神領域。

魏晉南北朝時期,天下亂,各種文化思想交融碰撞,玄學相當流行。玄學是魏晉時期一種哲學思潮,主要是以老莊思想糅合儒家經義。玄學家大都是所謂名士,重視門第、容貌、儀止,愛好虛無玄遠的清淡。東晉、喃朝時,江南的富庶使士人得到暫時的滿足,終日流連於青山秀水之間,清淡之風繼續發展,以致出現許多清淡家。最初有清談家多酒徒,後來,清談之風漸漸發展到一般文人。玄學家喜演講,普通清談者也喜高談闊論。酒能使人興奮,但喝了多了便會舉止失措、胡言亂語,有失雅觀。而茶則可竟日長飲而始終清醒,令人思路清晰,心態平和。況且,對一般文人來講,整天與酒肉打交道,經濟條年也不允許。天是,許多玄學家、清談家從好酒轉向好茶。在他們那裏,飲茶已經被當作精神現象來對待。

隨着佛教傳入、道教興起,飲茶已與佛、道教聯繫起來。在道家看來,茶是幫助煉“內丹”,升清降濁,輕身換骨,修成長生不老之體的好辦法;在佛家看來,茶又是禪定入靜的必備之秀之物。儘管此時尚未形成完整的宗教飲茶儀式和闡明茶的思想原理,但茶已經脫離作爲飲食的物態形式,具有顯著的社會、文化功能,中國茶文化初見端倪。 宋代茶業已有很大發展,推動了茶葉文化的發展,在文人中出現了專業品茶社團,有組成的“湯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 。宋太祖趙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宮庭中設立茶事機關,宮廷用茶已分等級。茶儀已成禮制,賜茶已成皇帝籠絡大臣、眷懷親族的重要手段,還賜給國外使節。至於下層社會,茶文化更是生機活潑,有人遷徙,鄰里要“獻茶”、有客來,要敬“元寶茶”,定婚時要:“下茶”,結婚時要“定茶”,時要“合茶”。民間鬥茶風起,帶來了採製烹點的一系列變化。

自元代以後,茶文化進入了曲折發展期。宋人拓展了茶文化的社會層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興旺,但茶藝走向繁複、瑣碎、奢侈,失去了唐代茶文化深刻的思想內涵,過於精細的茶藝淹沒了茶文化的精神,失去了其高潔深邃的本質。在朝廷、貴族、文人那裏,喝茶成了“喝禮兒”、“喝氣派”、“玩茶”。

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標誌着中華民族全面融合的步伐大大加快。一方面,北方少數民族雖喜歡茶,但主要是出於生活、生理上的需要,從文化上卻對品茶煮茗之事舉趣不大;另一方面,漢族文化人面對故國破碎,異族壓迫,也無心再以茶事表現自己的風流倜儻,而希望通過飲茶表現自己的情操,磨礪自己的意志。這兩股不同的思想潮流,在茶文化中契合後,促進了茶藝向簡約、返璞歸真方向發展。明代中葉以前,漢人有感於前代民族舉亡,本趄一開國便國事艱難,於是仍懷礪節之志。茶文化仍承元代勢,表現爲茶藝簡約化,茶文化精糖果與自然契合,以茶表現自己的苦節。 此時已出現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類,茶的飲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傳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畫卷》、《品茶圖》,文徵明的《惠山茶會記》、《陸羽烹茶圖》、《品茶圖》等。茶類的增多,泡茶的技藝有別,茶具的款式、質地、花紋千姿百態。晚明時期,文士們對品飲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講究“至精至美“之境。

在那些文人墨客看來,事物的至精至美的極至最後之境就是“道”,“道”就存在於事物之中。張源首先在其《茶錄》一書中提出了自己的“茶道”之說:“造時精,藏時燥,泡時潔。精、燥、潔茶道盡矣。”他認爲茶中有“內蘊之神”即“元神”,發抒於外者叫做“元體”,兩者互依互存,互爲表裏,不可分割。元神是茶的精氣,元體是精粹外觀的色、香、味。只要在事茶的過程中,做到淳樸自然,質樸求真,玄微適度,中正沖和,便能求得茶之真諦。張源的茶道追求茶湯之美、茶味之真,力求進入目視茶色、口嘗茶味、鼻聞茶香、耳聽茶濤、手摩茶器的完美之境。

張大復則此基礎上更進一層,他說:“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愛山水而不會其情,讀書而不得其意,學佛而不破其宗。”他想告訴我們的是,品茶不必斤斤於其水其味之表象,而要求得其真諦,即通過飲茶達到一種精神上的愉快,一種清心悅神、超凡脫俗的心境,以此達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潔的仙境,一種天、地、人融通一體的境界。這可以說是明人對中國茶道精神的發展與超越。到清朝時,茶葉出口已成一種正規行業,茶書、茶事、茶詩不計其數。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茶葉從1949的年產7500T發展到1998年的60餘萬T。茶物質財富的大量增加爲我國茶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個以弘揚茶文化爲宗旨的社會團體---“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陸羽茶文化研究會”,1990年“中國茶人聯誼會”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國茶葉博物館在杭州西湖鄉正式開放。1998年中國國際和平茶文化交流館建成。隨着茶文化的興起,各地茶藝館越辦越多。國際茶文化研討會已開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韓、美、斯及港臺地區紛紛參加。

茶葉節的來歷是怎麼樣的?

爲了擴大招商引資而以名茶爲主題進行的一次盛會~

詳情請見~:http://www.tmh.cn/tmh2007/

漢中茶葉節的簡介

2010年4月28日中國·陝西(漢中)茶葉節在漢中市橋北廣場隆重開幕。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監事會副主任諸葛彩華、陝西省副朱靜芝、陝西省政協副張偉,國家相關部委和、陝西省、陝西省、陝西省政協及毗鄰省、市茶區領導,著名茶學專家、文化藝術界知名人士出席了開幕式。

茶葉節以“弘揚茶文化、打響茶品牌,發展茶產業、壯大茶經濟”爲主題,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陝西省、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主辦,漢中市承辦。開幕式上,陝西十佳茶業突出貢獻人物、新中國成立60週年茶葉功勳人物和功勳組織受到表彰獎勵。

中國茶文化起源於什麼時候?

中國是茶的故鄉,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和栽培茶樹,使用茶葉的國家。茶樹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萬年的歷史,茶被人類發現和利用,大約有四五千年的歷史,茶的利用最初是在原始野生採集活動之中的。

陸羽最先在他的《茶經》中探討茶的起源,他認爲據《神農食經》“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及“神農嘗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事應當開始於神農,而這種說法目前存在着較大的爭議。學界比較認同的是茶葉生產始於四川。東晉常璩在《華陽國志.巴志》中記述了巴蜀地區在漢時就大量種植茶樹,甚至把茶作爲貢品向西漢都長安進貢,秦漢以後茶葉開始向外傳播。

對於茶文化的起源問題,各家說法不一。陸羽有關茶起源問題的這種說法雖然存在着爭議,但其中一絲微弱的信息卻表明:在原始社會,人們在“茶”在長久的食用過程中注重的是它的某些治癒疾病的“藥”用之性,而沒有產生文化。有學者認爲把茶作爲一種文化而不是單純的飲用真正有歷史記載的應該從西漢算起。

王褒《僮約》中“烹茶盡具”、“武陽買茶”的記載,充分證明了西漢時茶葉市場的存在和飲茶風俗的形成。《集古錄》則提出茶文化起於魏晉,魏晉名仕以飲茶于山水來怡情養性,,形成了一種茶的名仕文化。同時隨着文人飲紅茶的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已經脫離一般形態的飲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會作用。

茶葉節是什麼時候

茶葉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通常在每年的四月五日舉行。這一節日旨在慶祝和推廣茶文化,促進茶葉產業的發展。茶葉節的慶祝活動包括茶藝表演、茶文化展覽、茶葉交流和品嚐活動等。它是一個重要的社交和商業機會,吸引了茶葉愛好者、行業專業人士和遊客參與。茶葉節展示了中國豐富的茶葉文化和茶葉產業的繁榮,也爲推動茶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平臺。

茶的起源與傳說

1、起源

中國飲茶起源衆說紛紜:追溯中國人飲茶的起源,有的認爲起於上古,有的認爲起於周,起於秦漢、三國、南北朝、唐代的說法也都有。

造成衆說紛紜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無“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記載,直到茶經的作者陸羽,方將荼字減一畫而寫成“茶”,因此有茶起源於唐代的說法。其它則尚有起源於神農、起源於秦漢等說法。

2、傳說

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而中國飲茶起源於神農的說法也因民間傳說而衍生出不同的觀點。

有人認爲茶是神農在野外以釜鍋煮水時,剛好有幾片葉子飄進鍋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黃,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腦,以神農過去嘗百草的經驗,判斷它是一種藥而發現的,這是有關中國飲茶起源最普遍的說法。

擴展資料:

茶的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嫩枝。葉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長4-12釐米,寬2-5釐米,先端鈍或尖銳,基部楔形,上面發亮,下面或初時有柔毛,側脈5-7對,邊緣有鋸齒,葉柄長3-8毫米,。

花1-3朵腋生,白色,花柄長4-6毫米,有時稍長;苞片2片,早落;萼片5片,闊卵形至圓形,長3-4毫米,,宿存;花瓣5-6片,闊卵形,長1-1.6釐米,基部略連合,背面,有時有短柔毛;雄蕊長8-13毫米,基部連生1-2毫米;子房密生白毛;花柱,先端3裂,裂片長2-4毫米。

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釐米,每球有種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茶

茶文化的起源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在宋代,中國茶文化糅合了中國佛、儒、道諸派思想,獨成一體!下面是我精心爲你整理的茶文化的起源,一起來看看。

  茶文化的起源

  它發乎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茶葉、咖啡和可可)之一,並將成爲21世紀的飲料大王,飲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餘個國家種茶,尋根溯源,世界各國最初所飲的茶葉,引種的茶種,以及飲茶方法、栽培技術、加工工藝、茶事禮俗等,都是直接或間接地由中國傳播去的。如今,茶發展成爲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飲茶嗜好遍及全球。在英國,茶被視爲美容、養顏的飲料,從宮廷傳到民間後形成了喝早茶、午後茶的時尚習俗,博學的勃萊迪牧師稱茶爲:“健康之液,靈魂之飲。”在法國人眼裏,茶是“最溫柔、最浪漫、最富有詩意的飲品。”在日本,茶不僅被視爲是“萬病之藥”,是“原子時代的飲料”,而且在日本人在長期的飲茶實踐中,使飲茶脫離了日常物質生活需要的範圍,發展昇華爲一種優雅的文化藝能—茶道。

  在我國,茶被譽爲“國飲”。“文人七件寶,琴棋書畫詩酒茶,”茶通六藝,使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載體。茶被人們視爲生活的享受,健康的良藥,提神的飲料,友誼的紐帶,文明的象徵。中國人爲什麼愛茶,因爲,喝茶有益,喝茶有禮,喝茶有道。

  在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包括兩個內容:一是備茶品飲之道,備茶的技藝、規範和品飲方法;二是思想內涵。通過飲茶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把思想昇華到富有哲理的境界。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把當時所倡導的道德和行爲規範寓於飲茶的活動之中。茶是中國由古至今都流傳的文化,是中國國民都知道的飲品,我們還要發揚茶文化推進茶文化的發展!

  飲茶的發源時間

  (1)神農時期:唐·陸羽《茶經》:“茶之爲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歸到這裏以後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爲如此,神農才成爲農之神。

  (2)西周時期: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他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並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了。

  (3)秦漢時期:西漢。王褒《僮約》:“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近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檟"的異體字,說明當時湖南飲茶頗廣。 我們現在還飲用着與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飲料,確實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夠給我們很多的遐想。

  茶文化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隨着茶文化的興起,各地茶藝館越辦越多。國際茶文化研討會已開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韓、美、斯及港臺地區紛紛參加。各省各市及主產茶縣紛紛主辦“茶葉節”,如福建武夷市的巖茶節,雲南的普洱茶節,浙江新昌、泰順和湖北英山及河南信陽的茶葉節不勝枚舉,都以茶爲載體,促進全面的經濟貿易發展。

  我國茶葉從1949的年產7500T發展到1998年的60餘萬T。茶物質財富的大量增加爲我國茶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個以弘揚茶文化爲宗旨的社會團體 湘禮湘情“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陸羽茶文化研究會”,1990年“中國茶人聯誼會”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國茶葉博物館在杭州西湖鄉正式開放。1998年中國國際和平茶文化交流館建成。

茶的起源與傳說

茶是茶樹芽葉加工而成的一種飲料。但是,對於不少人來說,不一定就都知道它起初並不作飲料,其名其字最早也不叫或書作"茶",對於茶樹的性狀、演化和原產地等等,可能知者更少。因此,爲加深大家對於茶葉歷史文化的全面瞭解,在本書開篇,有必要把茶樹及其原產地和茶的發現、利用等等,首先作些概略的介紹。

(一)茶樹和茶葉

茶樹是一種多年生的常綠木本植物。在我國,如陸羽《茶經》所說:"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早先是生長在南方的一種樹種。

茶樹的學名爲Camelliasinensis(L.)O.Kurtze,在植物分類系統中,屬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亞綱(Archichlamydeae),山茶目(Theales),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屬(Camellia)。在現存的文獻中,茶的學名,最早見之於1753年瑞典傑出植物學家林奈的《植物種志》中。在書中,把茶的學名定爲"TheasinensisL."。

這裏指示性的"sinensis",即是拉丁文"中國"之意。

那麼,這種原先只種於中國的茶樹,長得又怎樣呢?在近代科學出現之前,我國古籍中,千餘年來,都沿用陸羽的這樣描述:"其樹如瓜蘆,葉如---d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揲擔?莖如丁香,根如胡桃。"關於茶樹的這些比擬,這也是我國古代對植物外部形態能夠採用和一般常見的描述方法。按現在植物學和茶學的介紹來說,其外部形態因受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和分枝習性的不同,植株有喬木、半喬木和灌木之分;樹冠有直立狀、披張狀、半披張狀等多種類型。茶芽在未萌發前爲錐形,有2-3鱗片披護。葉多爲橢圓或卵圓,單葉、互生,葉緣呈鋸齒狀,葉面富革質,主脈明顯與側脈末端相連,嫩葉有茸毛。花屬短軸總狀花序,白色少數爲粉紅色,兩性花。果爲蒴果,果皮綠色,成熟後爲暗褐色,種子大小因品種而有不同。根系有主根、支根和細根組成,主根粗大垂直生長,支根與細根呈水平分佈在耕作層內。 �

茶樹和其他栽培植物一樣,都是由野生經馴化而演變爲作物的。十分明顯,茶樹由野生變爲栽培,其直接原因,是由於它用作飲料的飲用價值。唐朝詩人盧仝,在其一首讚美茶的詩歌中吟:"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靈仙;七碗吃不得,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唐朝時飲茶用碗,歌詞中誇張茶飲七碗,就會羽化成仙。

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什麼神仙,茶葉當然也不是什麼仙藥;不過,由於茶葉中含有大量營養和藥用價值較高的成分,所以,它不失是一種有益人體健康的良好飲料。據分析,茶葉中含有300多種化學成分,其中如蛋白質、脂肪、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茶多酚、茶素、芳香油、脂多糖等等,就都是人體不可缺少和各具功效的重要營養及藥用物質。這中間的有些成分,實際是一個大類,如茶多酚,就包括有30多種的酚類物質;維生素,又可具體分爲維生素A、B1、B2、B3、B5、B6、C、D、E、K、H、P和肌醇等10多種成分。至於茶在防病和治病方面的作用,不只我國古書中有很多記載,也爲現在國內外醫藥界所一致肯定。如茶葉對於防治痢疾、腸胃炎、腎炎、肝炎、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癌症、白細胞減少和輻射損傷等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功效。如茶葉特別是綠茶的抗癌作用,據日本靜岡縣的調查,發現茶區特別是綠茶產地,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就明顯比其他地方要低。這一調查,與日本岡山大學藥學部奧田拓男教授對茶單寧(茶多酚)物質抗癌試驗的結果相一致。奧田拓男的研究指出,茶單寧對引起突然變異的變異原,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現在基本弄清,茶葉中的抗癌成分,主要是兒茶素;這種成分,在綠茶中約含15%-20%。此外,茶葉中所含的維生素C和E,也具一定的抗癌輔助效用。可能正是因爲這樣,茶在國外才有"安全飲料"、"保健飲料"、"健康長壽飲料"等各種各樣的讚譽之稱。在千千萬萬的野生植物中,發現和選擇出用茶葉芽葉來作飲料,這無疑是對人類和世界文化的一大貢獻。而這一重大發現,不是別的正是我們中國和中華民族的豐功和偉績。在古代的一個很長時期裏,世界上只有我國飲茶和懂得種茶與製茶;後來,大抵至唐代,我國東鄰的朝鮮和日本,才首先從我國學會飲茶、種茶而漸漸形成爲東方乃至全球性的一種獨特文化。

(二)茶樹原產地和原始分佈中心

我國是世界上最先飲茶、最早業茶的國家,當然也就是茶樹原產的地方。筆者認爲,我們這裏所說的"原產地",實際應該就是指人工栽培以前的原始分佈區。歷史的事實告訴我們,任何一種作物和栽培植物,特別是在古代條件下,都有一個馴化過程,換句話說,即都是從野生採集而後才發展爲人工栽培的。因此,我們可以肯定地這樣說,至少在古代,首先利用和栽培某種植物的國家或地區,也就是該種植物原產的區域;這是一種規律和真理。

既然是這樣,那麼爲什麼還要談什麼茶樹原產地問題呢?這是因爲近一二十年來,在我國茶學家,掀起了一股茶樹原產地討論熱,可謂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不僅討論出了多種看法,甚至爭論出了成見,所以我們在這裏也順便談談我們的看法。

關於前一段我國茶樹原產地的討論,我們首先肯定,是有成績的。因爲,這場討論的實質,大多數參與者的動機和目的,是在於證明茶是中國原產。這一點,無論是在陳椽先生的論著中,還是在陳彬藩和吳覺農先生的大作中,他們從各種不同角度,利用一切學科的有關成果,從茶樹的演化形成、自然環境的變遷、野生茶樹的分佈以及茶的詞源學等等,廣徵博引,爲這方面的研究,積累了不少材料,提供了大量的論據,這無疑是一種進步和深入。但是,重複一個命題,每一本書上都把這些問題羅列一遍,就顯得重複和多餘。所以,筆者在強調討論要有新意的同時,在這裏我們也不準備重複大家已經提出和一致的那些內容。

有人把這場討論說成是和外國某些資產階級學者的論戰和學術爭論。其實在國外並沒有找到多少對立面,我們是自己出題自己做;論而未戰,論而也沒有多少爭。因此,我們所批駁的,除個別人還活着外,都是故人故語。如提出"茶樹原產印度說"的始作俑者--英國駐印度的殖民勃爾基兄弟,是上一世紀20-30年代的事情。其後各書提到的1877年,貝爾登在《阿薩姆茶樹》所說的中國和日本的茶樹,是"由印度輸入"的謬說,這與其說他們是"故意歪曲事實,詆譭中國是茶樹原產地的形象";還不如說他們是爲了爭取在印度或南亞發展種茶的支持和對中國茶史的無知。

因爲,在19世紀20年代,作爲英國在印度的主要統治機構--英國東印度公司,他們對維護與中國的茶葉貿易,比在印度和南亞殖民地發展種茶更感興趣。英國東印度公司,從17世紀起,壟斷中國出口茶葉貿易整整有二個世紀。在這一中英茶葉貿易的過程中,如果說前一時期由於倫敦茶葉貿易和轉口的不斷增長,英國長期處於逆差的不利境地的話,那麼,18世紀後期起,英國東印度公司發明用走私鴉片來抵銷貿易逆差後,他們同中國的貿易,便迅速由平衡轉變爲順超。有人估計,至上一世紀前期,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船隻,在廣州卸下他們捎帶的鴉片,一圓不花,就能裝回滿船的茶葉和鉅額的白銀。所以,對於英國的東印度公司來說,不但要弄清在印度能不能種茶,而且還要算一算種茶和種鴉片誰更合算的問題。

事實也是如此,對於當時在南亞英屬殖民地種茶的阻礙,並不在於中國茶業的悠久歷史和世界茶葉貿易的獨佔地位,而主要的,還在於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不夠重視和不予支持。因爲不說19世紀20年代,就是到19世紀中期,當時在印度的英人宣傳"印度是茶樹原產地",呼籲在印度發展種茶的整個過程中,並沒有也不需要否定中國些什麼。恰恰相盡,倒是他們一次次組織到中國考察、收購茶籽茶苗和招聘中國的種茶、製茶技工,把他們宣傳發展茶業變成一個大張旗鼓的效法中國的活動。舉例來說,如早在1788年,英國有位叫彭克斯的科學工作者,專門就印度引種茶樹和發展茶業諸問題,編印了一本小冊子。1815年,一位哥特博士對彭克斯的小冊子又進行了修訂、補充,向有關方面,力諫在孟加拉西北大力發展種茶。另外,在這期間還特地組織過科學考察團,深入到中國茶區進行考察和蒐集茶種。但是,所有上述這些努力,都因東印度公司取消極的態度,使印度發展茶業的要求和計劃,一直停留在紙上。到上一世紀二三十年代,由於1833年東印度公司壟斷中國茶葉貿易的合同的到期和清朝拒絕續訂的因素,英國國內和在印度的一批殖民主義者,更加積極地倡導在印度和南亞發展種茶。如1825年,英國技術協會公開設獎,獎勵在印度或英國其他殖民地種茶最多和茶質最好的業主。1934年1月,英國駐印度總督,正式批准成立"印度茶業委員會",專門負責印度引種中國茶樹的研討。印度茶業委員會成立不久,就開展了兩方面工作:一是廣泛散發通告,宣傳適宜種植茶樹的氣候、土壤和其他環境條件;二是派祕書戈登到中國,專門研究茶的栽培、製造方法,採購茶種以及僱傭茶工等等。自此以後,在英國和印度的文獻中,到中國引種茶樹的記載不斷,其中尤以1850-1851年引種的最爲理想。這次從中國採購的茶種,運至加爾各答時色澤仍很鮮豔,後來栽種東北山區成活的12000株,其品質完全表現出不亞於阿薩姆土種的優良性狀,一度成爲引種中國茶樹成功的範例。 

所以,從上面英國殖民者一方面宣稱"印度是茶樹原產地",一方面又不斷大量從中國引種茶樹的史實來看,當時他們提出"印度是茶樹原產地"的看法,並不是爲了否定中國,主要的也只是爲他們在印度發展茶業多造一條。因此,如果說"茶樹原產印度"帶有否定中國是茶樹原產地的意味的話,那麼,這最多也只是一種以明顯的謊言來換取社會對發展印度茶業的許可和支持的做法。當然,我們這樣說,並不包括上一世紀後期和本世紀個別借"茶樹原產印度說",蓄意混淆事實、貶低中國茶業功績的僞學者。但是,把話回過頭來說,這樣的人,畢竟是個別又個別,值不值得花這麼多時間、精力去批駁?似可重新考慮。這一點,國外學術界的反映,頗可參考。他們的茶學家對過去英國人說的"印度是茶樹原產地"既不盲從,對我國近年有關茶樹原產地的申辯,也沒有表現出多少特別興趣。

因爲,和上面所說那樣,我們如果把茶樹原產地作爲原始分佈來理解,那麼,中國作爲飲茶和茶業最早濫觴的國家,不管印度是否也是茶樹原產地,其史實本身就是無須其他證明、無可動搖的當然原產地。道理十分淺顯,不論是栽培植物或者還是馴養動物,它們的引種,特別是古代,總只會也只能是引進那些價值已經顯現或被人類馴化利用的這樣對象。當然,野生動物或植物的分佈,在一定的外在因素作用下,也會出現地域上的變更或擴大,但這些都屬於自然傳播的範疇。自然傳播和人工引種的區別,在於後者是一種自覺的行動。這也就是說,在印度和世界上還無人知道茶樹爲何物和何用時,我們的先民,是絕不會在古代把茶樹從印度遠帶到中國來培育的。因此,中國最早發現和利用的茶葉,只會也只能是原來就生長在我國的茶樹。這裏順便補說一句,可能正是因爲上面所說的簡單道理,所以,各國茶學家對於英國人提出的"茶樹原產印度說",沒有和少有應者;對我國前一段茶樹原產地的討論,也無有反對者。這就是說,上一世紀冒出"印度茶樹原產地"問題後,即便有人想利用它來否定中國茶樹原產地的地位,但在國際茶學界,並沒有大亂,實際受此影響不大。在茶樹原產地問題上,國外不怎麼亂,但在我國前一段討論中,倒顯得有點偏激和混亂。

偏激,是把個別當一般,把英國個別學者在茶樹原產問題上的圖謀,當作一種正式的觀點或傾向來批判、對待,把問題看得嚴重化,以至有的文章由學術討論,變成了學術批判。混亂各人討論的基點和角度不一,各持各說。我們的觀點較清楚,茶樹原產地,就是指茶樹人工栽培以前茶樹原來分佈的地區。但也有一部分學者,把原產地理解爲"茶樹的原始產地",即茶樹起源的地區來看待。如有的文章堅持,我國"雲南和西雙版納是茶樹的原產地和原產中心";很明顯,這種意見,就把原產地看作爲茶樹"種的發源地",把人工栽培以前的分佈中心,看成爲茶樹的原生中心(一稱起源中心)。對原產地的這二種理解,"原來"、"原始"只一字之差,但在時間上,則兩者內容,已相去數千萬年。茶樹起源於什麼時候呢?有人據植物學分類的方法,推斷茶樹"發生在中生代的末期至新生代的早期",具體年代,"起源至今已有6000萬年至7000萬年曆史"。而人工栽培前的分佈,不妨更早一些,從茶的發現、利用算起,說到頂,以"神農時代"起算,也只數千年和上萬年的時間。對茶樹原產地的二種不同理解,不但時間相差甚遠,而且滄海桑田,二者在環境的變化上也很大。如第三紀初期,中國和印度次,還是隔海相望的二塊陸地,現在號稱"世界屋脊"的喜馬拉雅山,不是連接而正是分隔中國和印度的地槽海域。如果上面茶樹起源的年代推斷不錯,那麼,原產地作爲起源地來理解,其時印度還屬海中孤島,與茶樹的系統演進和最終形成,似乎不大可能;這一意義上的茶樹原產地或原產中心,大致也只會是中國。但是,如果作爲人工栽培以前的原來分佈來說,那麼,中印之間浸漫海水的地槽,在印度次和亞洲併合的過程中,早已碰撞成隆起的喜馬拉雅山脈,把二塊連成了一體;經過數以千萬年的同體變化、發展,在我國發現和開始利用茶葉之前,在印度鄰近中國的地區,已有茶樹及其亞種分佈,這也不是不可能的。對茶樹原產地的理解和概念不同,時間、環境條件和結果也就不可能相同,我們不能要求二個不同角度得出一個和自己一樣的結論。所以,筆者傾向於這樣一種看法,原產地如果作爲起源地或起源中心來理解,這完全與印度無涉,說原產我國西南、雲南或我國西南、西雙版納是原產中心,各自作爲一家之說,事實沒有多大出入,二種說法應當是都是可以成立的。這也就是說,我們認爲在印度次和中國古代之間,茶樹的起源地域或中心,只能是一個。而且,從諸多因素來看,也只會是在今天的中國陸地,而不會是第三紀以前喜馬拉雅山地槽海域彼岸的印度。對於這點,這是憑今天的知識就能作出肯定的。至於具體起源於中國或中國西南什麼地方?現在各人提點自己看法,作爲一種預言,我們相互間不作肯定和否定,把幾千萬年以前的事,留待我們後代科學條件許可後去做,應當是可以,也較爲合適的。

如果把茶樹原產地作爲人工栽培前的原始分佈來理解,我們把西南、西雙版納說成唯一的原始分佈地和分佈中心(原產地和原產中心),就未必一定正確,而且在茶樹的生存、演進過程中,有點否定種的自然傳播了。茶樹人工栽培前的原始分佈地和分佈中心,較茶樹的起源地和起源中心,範圍無疑要寬闊得多。過去,我們對茶樹原產地持上一種理解的人,一看到人家提及在印度、緬甸發現有野生茶樹,就敏感地認爲是對我國茶樹發源地和起源中心的一種否定或設疑,想方設法迴避和否定這一事實。其實迴避不如承認,在我國茶葉界,很多人是心照不宣,都知道印度開始和最初發展種茶,主要是引進我國的茶種和茶葉生產技術,但是後來獲得成功的決定性因素,不是引種中國而是改植印度土生茶樹的結果。關於印度土茶的記載,最早見之於1815年駐印英軍拉第爾上校的報告。其稱在阿薩姆新福山中的土著,習慣採集一種野生茶葉,加工製作成爲飲料,也和緬甸人一樣加油、蒜等佐料食用。這報道可以是傳聞,不一定親眼所見。1823年,英軍R.勃魯士少校至新福貿易,在滯留期間至附近山林作植物調查,親自發現了野生茶樹。之後,印度野生茶樹,也引起了其兄C.A.勃魯士的興趣。1836年,C.A.勃魯士在薩地亞建立了一個專門種植野生茶樹的茶園;1837年,他在薩地亞附近的馬坦克又發現幾處野生茶產地;1839年,進一步在那加山、梯旁和古勃倫山一帶,新找到了120處野生茶產地。通過廣泛調查,C.A.勃魯士歸結指出,緬甸和印度的"野生茶產區,自伊洛瓦底江至阿薩姆以東之中國邊境,綿亙不絕"。

除新福和薩地亞外,所謂 "阿薩姆土生茶"的野生茶樹,1855年在錫爾赫特的張卡尼山等地,也有大量發現。應該指出,這種分佈範圍很廣的阿薩姆土生茶,不但在品種上自成一統,而且大部分都是自然分佈,其在印度生長的歷史,肯定早於我國茶的飲用和人工栽培之前;所以,從這些事實來說,稱印度也是茶樹的原始分佈區或"原產地",不但完全能夠成立,實際也並不排斥和否定我國是茶樹起源中心和原產地的結論。近年我國關於茶樹原產地的論著很多,衆說角度不一,根據不一,觀點也有不少不相同之處。本文對於大家都提到和一致之處,不作重複,僅就個人粗見,對前一段討論和爭論,作些歸納和分析。

(三)茶的最初利用和茶業的起源 在上一節中,我們從不同角度,論證了我國不但是茶樹的原始分佈地區,而且也是唯一的茶樹起源中心。但是,在茶業上,我國對於世界和人類的貢獻,還不在於我國原產了這種植物;主要的,還在於是我們的祖先,首先發現和利用了這種植物,並把它發展形成爲一種獨特的世界文化。我國有關飲茶的起源,現存的文獻中,第一個涉及的是唐陸羽《茶經》。陸羽在是書"六之飲"中指出:"茶之爲飲,發乎神農氏。"隨後在"七之事"中又進一步指出,所謂"神農氏",就是指"炎帝";說明我國茶的飲用,是起源於"三皇"時代。具體根據呢?陸羽引《神農食經》"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爲佐證。這裏非常明確,陸羽在《茶經》毫不含糊地肯定,稱我國飲茶,是始於悠遠的史前時代。

對於陸羽的"茶之爲飲,發乎神農"的觀點,歷來就有贊同、持疑和否定三種不同的態度。如現在持疑和否定者的文中就提出:"神農是我同上古的傳說人物,是由於某些社會需要追塑出來的一種偶像,並非實有其人";二是《神農食經》、《神農本草》等一類的"神農書,是漢以後儒生的僞託,並非真的是神農所寫"。是的,上面所說二點,都是事實。如我國一些古籍中,稱神農或炎帝"七十四"或"十七世有天下",有的說"傳八世,合五百二十歲 這裏把"神農氏",就明顯看作爲一個時代,而不是看作爲一個單個的人。至於在這個時代,如《說文》在序中所講:"神農氏結繩爲治,而統其事",當時還沒有文字,自然也就不會有神農著的書。所以,所有這些,學術界並沒有什麼分歧。這裏,我們對神農這位人面龍顏的神人的真實性,不妨再作些補充。神農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形象呢?如《易·繫辭》中載:"神農氏作,斫木爲耜,揉木爲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再如《周書》"神農耕而作陶";《史記·補三皇本紀》:"神農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嘗百草,始有醫藥";《春秋·命歷序》:"其教如神,使民粒食";《本草》:"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淮南子·修務訓》:"神農祀於明堂,明堂之制,有蓋而無四方";《說文》:"琴,禁也,神農所作"等等。 上面這些引文說明什麼呢?說明傳說中的"神農氏"不但是一位"並耕而王"的氏族或部落領袖,而且也是一位農業、製陶、醫藥、粒食、飲茶、明堂和琴瑟等衆多事物的發明者。神農有這麼多發明,是不是說其人的確實存在就更有證據了呢?!不然,這些資料不但不能證明反而有損或否定神農的真實存在。道理很簡單,這許多發明,特別是如農業、醫藥、製陶等重大發明,決不是某一個個人一生而只能是某一人類羣體長期的經驗或智慧結晶。所以,傳說愈是把神農的發明創造說得很多,愈是神化,就愈揭示其本身乃是一種對整個神農氏族或時代的擬人化表現。 當然,我們引錄上面這些內容,並不是爲了否定神農存在的真實性,主要的,還是爲了說明茶的發現、利用也始於史前。這些資料又怎麼能夠證明飲茶也起源史前呢?可以的,現在雖然沒有獲得飲茶起源史前的直接證明,但我們藉助有關考古和民族誌材料,多少還是可以爲飲茶的起源求得某些根據的。上述有關神農的傳說,最初均見於我國古代文獻,其所反映的內容,都是有文字記載以前有人稱爲"古史傳說時代"的內容。說明白些,這些上古的傳說記載,記敘的是史前或原始社會的事情。上面我們提到了,"神農"不但是農業的肇創者,也是製陶、醫藥、原始音樂和祭祀等多種事業和文化的發明"人",這些在古代,在近古學和民族學建立以前,一代代的相傳,也一代代的未得到證明。自從考古學和民族學建立、發展起來後,這些傳說時代留下來的傳說,陸陸續續大都爲考古發掘所證實了。如上面提到的神農發明農業、陶器、醫藥、粒食、飲茶、音樂和祭祀等傳說,現在除茶以外,都證明爲史前即有的內容。

或許有人會說,神農傳說距進入文明的時間不遠,可能要可靠些,更早的內容,就不一定可靠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情況,如《莊子·盜跖篇》記稱:"古者禽獸多而人民少,民皆巢居以避之。晝拈橡慄,暮棲樹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禮含文嘉》載:"遂人始鑽木取火,炮生爲熟,令人無腹疾,有異於禽獸。"《屍子》載:"庖犧氏之世,天下多獸,故教民以獵。"《五經異義》中也提及:"太古之時,未有布帛,人食禽獸肉,而衣其皮,知蔽前未知蔽後。"這些傳說,比神農傳說的時代更早,但考古和民族學提供的資料一致證明,這些也正是遠古人類的經歷的不同階段上的一種生活寫照。有些對傳說缺乏研究的人,一聽到"傳說"這個名字,就將之與虛妄和荒誕聯繫起來,一律斥之爲不可信,這是不對的。事實告訴我們,我國上古的很多傳說,雖然經過千載百代、千嘴百口,內容中摻雜了大量迷信、失實的成分;但是,只要我們透過、剔除這些摻附的雜質以後,我們就不難從中還是多少可以找出一些確鑿的史蹟或合理內核來的。因此,基於上面所說這些,我們認爲我們有理由提出這樣一種看法:即凡是在我國文獻中沒有記錄而只有傳說時代傳說中涉及其始的事物,大抵基本上都是發生在史前的內容。關於飲茶,除"發乎神農"的傳說以外,我國現存的文獻中,沒有記述其始的記錄;所以,儘管神農諸多發明都獲得唯獨飲茶沒有得到考古的證明,但我們仍然可以也應該肯定,飲茶也是起源於史前。因爲從邏輯的角度來看,有關神農發現、利用茶葉的傳說,和神農肇創農業、陶器、醫藥等傳說,在性質和流傳來說,沒有什麼大的區別,所以,考古發現的農業、製陶和醫藥等其他實物材料,不但是他們自身,也是有關神農包括茶葉在內的其他發明傳說的證明。關於飲茶起源史前這點,我們也可從我國民族誌的材料中獲得一定旁證。如生活在我國興安嶺一帶的鄂倫春人,他們本世紀前期,社會形態還停留在氏族社會階段,那裏天寒地凍,不產茶葉,可是他們都知道採摘"黃芹、亞格達的葉子"來沖泡作飲料。 簆

生活在北方的鄂倫春人知道用黃芹、亞格達的葉子"當茶喝",爲什麼我國南方原始氏族社會的居民,就不能採取茶樹鮮葉來作飲料呢?! 上面我們以考古和民族學證明,我國上古有關神農衆多發明的傳說,基本都是史前即有的內容,所以相信飲茶也當是始於史前。但茶學界有一種相反的觀點,認爲既然神農的其他發明已爲考古所證實,那麼"在考古學對茶葉、茶器尚無新的發現以前",就還不能確定飲茶開始的年代。筆者認爲,這種看法,是一種本可以確定現在將之推到永遠也難以證實的偏見。大家都知道,人們最初飲用的茶葉,大都是從茶樹上直接採摘和未經加工的鮮葉,這種鮮葉是很難保存在地層中也難以留下痕跡的。我們從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情況也可獲得一定的說明。在馬王堆墓中出土的登記隨葬物品的竹簡中,有"�"笥的記載;在出土的大量竹笥中,也發現捆有"�笥"木牌的�笥。"�"有學者考證即"~--",系《爾雅》指茶的~--。漢朝茶的飲用和生產在巴蜀和荊楚就已比較發展,這時煮飲的茶葉也已不是鮮葉而是加工的成茶。經過乾燥加工的茶葉在馬王堆這樣密封、防腐良好的墓穴中都未能夠找到它們的殘跡,試問,我們在現在南方山重崗連的蒼茫山間,何處去找最先飲茶者的遺址?找到這樣遺址,又怎麼能發現和分辨最先飲用的茶葉?!第二,歷史的常識告訴我們,茶器或茶具,是在茶葉生產和飲用的一定發展階段上產生的,人們最初烹煮和盛、飲茶葉用的,也就是當時人們日常使用的竈器和食具。史前還沒有形成專門的茶器,要求考古提供茶器來證明史前是否已經飲茶,這能說不是一種故意的作難嗎?所以,我們認爲與其等待不可能獲得的證明來證明,還不如接受已經有些能可證明的證明爲好。說到底,我們是相信我國飲茶"發乎史前"的。 zH樞`?4e

?>?S{R�

我國有關神農的傳說,不但爲我們顯示了飲茶起源史前的線索,而且也爲茶葉的發現、利用以至發展爲飲用的過程,提供了這樣一個輪廓。 ?8? 粌N!

艚妊勗職鬢

前面我們據陸羽《茶經》,已指出,神農時代的下限,是傳說中的"炎帝"時的原始氏族社會末期。這裏,據上面所引的《新語》和《淮南子》內容,我們也不難確定,神農時代的上限,當是前農業的原始採集階段。人們在前農業的採集經濟活動中,通過不同的需要,"求可食之物,嘗百草之災",發明了農業;爲使大家"知所避就","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創建了原始的醫藥。從採集的這二個不同用途和發展來說,茶的發現和利用,顯然不是與農業(食用)而只能是與原始醫藥相聯繫的。古籍中所謂"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反映的,也正是這一背景。這就是說,神農的傳說資料還爲我們顯示,茶的發現和利用,最初不是作爲飲料而是作爲草藥顯之於世的。

中國茶文化的歷史

中國飲茶文化起源於上古時期,有‘神農氏嘗百草,遇毒,以荼解之’的說法。經幾千年的發展,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日本茶道是於我國唐代傳入日本,而現在提起茶道,人們卻只知日本茶道,不禁使我們不得不做些什麼以弘揚中華這一寶貴的傳統文化。所以我們呼籲:

中國人喝中國茶,發揚傳統文化,再造民族雄風 !

我國是茶的故鄉,悠悠五千年前,"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 得茶而解之",從而發現了茶的藥用價值。從此,茶從我國西南莽莽原始森林中走向世界。

多少年來,中華茶文化植根於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吸取了民族優秀傳統中豐涵無比的給養,融宗教、哲學、醫學、格律、樂理、繪畫、美學、建築學等各家之長,發展成爲我國文化寶庫中彌可珍貴的遺產,在歷史的長廊中熠熠生輝。

一、茶文化的定義茶葉是勞動生產物,是一種飲料。茶文化是以茶爲載體,並通過這個載體來傳播各種文化,是茶與文化的有機融合 ,這包含和體現一定時期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二、茶文化的內涵 茶文化是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其內容十分豐富,涉及科技 教育、文化藝術、醫學保健、歷史考古、經濟貿易、餐飲旅遊和新聞 出版等學科與行業,包含茶葉專著、茶葉期刊、茶與詩詞、茶與歌舞 、茶與小說、茶與美術、茶與婚禮、茶與祭祀、茶與禪教、茶與楹聯 、茶與諺語、茶事掌故、茶與故事、飲茶習俗、茶藝表演、陶瓷茶具 、茶館茶樓、沖泡技藝、茶食茶療、茶事博覽和茶事旅遊等廿一個方面。

三、茶文化體系茶史學:茶的起源,發現和利用,茶文化形成、 發展、演變、特點及表現形式;

茶文化社會學:茶文化對社會各方面的影響,社會發展與進步對茶文化的作用和社會各階層與茶文化關係 ;

飲茶民俗學:歷史和現代,各個地區和民族,城市和農村飲茶習俗 ;

茶的美學:成品茶外形設計、名茶取名、茶包裝設計及宣傳廣告等 ;

茶文化交流學:國際國內研討、茶文化展示、茶藝表演、少兒茶藝 、茶葉歷史文化博覽及茶事旅遊;茶文化功能學:茶文化資源、特性 、歷史茶文化和新時期茶文化、茶文化功能、茶文化對現代社會及精 神文明建設作用等。

四、茶文化特性歷史性: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其歷史非常悠久。 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爲貢品。原始公社後期,茶葉成爲貨物交換的物品。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先秦《詩經》總集有茶的記載。

漢朝 ,茶葉成爲佛教“坐禪”的專用滋補品。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 。隋朝,全民普遍飲茶。 唐代,茶業昌盛,茶葉成爲“人家不可一日 無”,出現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宋朝、流行鬥茶,貢茶和賜茶。

清朝,曲藝進入茶館,茶葉對外貿易發展。茶文化是伴隨 商品經濟的出現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誕生的。歷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識形態,以雅爲主,着重於表現詩詞書畫、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發展中,融化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釋家的哲學色澤,並演變爲各民族的禮俗,成爲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和獨具特色的一種文化模式。

時代性: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給茶文化注入 了新的內涵和活力,在這一新時期,茶文化內涵及表現形式正在不斷擴大、延伸、創新和發展。新時期茶文化溶進現代科學技術、現代新聞媒體和市場經濟精髓,使茶文化價值功能更加顯著、對現代化社會 的作用進一步增強。茶的價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識進一步確立,國際交往日益頻繁。新時期茶文化傳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現代化、社 會化和國際化趨勢。其內涵迅速膨脹,影響擴大,爲世人矚目。

民族性:各民族酷愛飲茶,茶與民族文化生活相結合,形成各自 民族特色的茶禮、茶藝、飲茶習俗及喜慶婚禮,以民族茶飲方式爲基礎,經藝術加工和錘鍊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藝,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 ,表現出飲茶的多樣性和豐富多采的生活情趣。藏族、土家族、佤族 、拉祜族、納西族、哈薩克族、錫伯族、保安族、阿昌族、布朗族、 德昂族、基諾族、撒拉族、白族、肯米族和裕固族等茶與喜慶婚禮, 也充分展示茶文化的民族性。

地區性: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勝、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 區茶文化。我國地區廣闊,茶類花色繁多,飲茶習俗各異,加之各地 歷史、文化、生活及經濟差異,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在經濟 、文化中心的大城市,以其獨特的自身優勢和豐富的內涵,也形成獨 具特色的都市茶文化。上海自1994年起,已連續舉辦四屆國際茶文化 節,顯示出都市茶文化的特點與魅力。

國際性:古老的中國傳統茶文化同各國的歷史、文化、經濟及人 文相結合,演變成英國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韓國茶文化、俄羅斯茶 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在英國,飲茶成爲生活一部分,是英國人表 現紳士風格的一種禮儀,也是英國女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和重大 社會活動中必需的儀程。日本茶道源於中國。日本茶道具有濃郁的日 本民族風情,並形成獨特的茶道體系、流派和禮儀。韓國人認爲茶文化是韓國民族文化的根,每年5月24日爲全國茶日。中國茶文化是各國 茶文化的搖籃。茶人不分國界、種族和信仰,茶文化可以把全世界茶 人聯合起來,切磋茶藝,學術交流和經貿洽談。

五、茶文化的社會功能主要表現在發揚傳統美德、展示文化藝術 、修身養性、陶冶情操、促進民族團結、表現社會進步和發展經濟貿 易等。傳統美德是經過幾千年積澱下來的被歷代人們所推崇的美好道德 ,是民族精神和社會風尚的體現。茶文化具有的傳統主要有熱愛祖國 、無私奉獻、堅韌不拔、謙虛禮貌、勤奮節儉和相敬互讓等。吳覺農先生和湖南劉先和,爲茶葉事業鞠躬盡瘁,既是愛國主義者,又是當代茶人傑出代表。

陸羽《茶經》,是古代茶人勤奮讀書、刻苦學習、 潛心求索、百折不撓精神的結晶。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清茶一杯 也醉人”就是中華民族珍惜勞動成果、勤奮節險的真實反映。以茶字當頭排列茶文化的社會功能有“以茶思源、以茶待客、以茶會友、以茶聯誼、以茶廉政、以茶育人、以茶代酒、以茶健身、以茶入詩、以茶入藝、以茶入畫、以茶起舞、以茶歌呤、以茶興文、以茶作禮、以茶興農、以茶促貿和以茶致富。茶是中國的驕傲、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飲茶可以思源。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約瑟博士,將中國茶葉作爲中國四大發明(火藥、 造紙、指南針和印刷術)之後,對人類的第五個重大貢獻。唐代陸羽 《茶經》是世界第一部茶書。中國茶文化對世界影響功能顯著。以茶會友是茶文化最廣泛的社會功能之一。今天所處的市場經濟 ,競爭激烈,優勝劣汰,講利益、講效益。但人情較爲冷漠,人際關 系趨於淡漠。通過茶樓、茶藝館品茗或茶藝,朋友聚在一起,互通信息,交流感情,增進了解,溝通友誼。朋友相聚在舊式茶館裏,隨意 說笑,回憶人生,重新享受到生命的樂趣。古代就有“寒夜客來茶當酒”之說,以茶代酒體現傳統美德,符合今天倡導的厲行節約制止奢侈浪費行爲的規定要求。以茶育人是新時期茶文化孕育出來的新的社會功能。上海少兒茶藝通過自己動手,學習茶科學,弘揚傳統優秀文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在敬茶中,展現出對老人、長輩的尊敬,對父母的孝敬,對同學的敬意。

六、茶文化對現代社會的作用現代社會依靠高科技和信息,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物質財富將越來越多,生活也將更加富裕。東亞一些國家在推行工業化過程中,在吸收西方的優秀科技和工藝技術的同 時,西方頹廢的文化價值觀、風俗習慣也侵蝕到社會,隨之產生道德 危機、拜金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等傾向。社會發展的經驗表明,現代化不是唯一目標,現代化社會需要與之相適應的精神文明,需要發掘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資源。茶文化所具有的歷史性,時代性的文化因素及合理因素,在現代社會中已經和正在發揮其自身的積極作用。茶文化是高雅文化,社會名流和知名人士樂意參加。茶文化也是大衆文化,民衆廣爲參與。茶文化覆蓋全民,影響到整個社會。

茶文化對現代社會的作用主要有五個方面:

一是茶文化以德爲中心,重視人的羣體價值,倡導無私奉獻,反對見利忘義和唯利是圖。主張義重於利,注重協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提倡對人尊敬,重視修生養德,有利於人的心態平衡,解決現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質;

二是茶文化是應付人生挑戰的益友。在激烈的社會競爭,市場競爭下,緊張的工作、應酬、複雜的人際關係,以及各類依附在人們身上的壓力不輕。參與茶文化,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鬆一番,以應付人生的挑戰,香港茶樓的這個作用十分顯著;

三是有利於社區文明建設 。經濟上去了,但文化不能落後,社會風氣不能污濁,道德不能淪喪 和醜惡。改革開放後茶文化的傳播表明,茶文化是有改變社會不正當 消費活動、創建精神文明、促進社會進步的作用;

四是對提高人們生活質量,豐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顯。茶文化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和康樂性,品嚐名茶、茶具、茶點,觀看茶俗茶藝 ,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五是促進開放,推進國際文化交流。上海市閘北區連續四屆舉辦 國際茶文化節,擴大了閘北區對內對外的知名度,閘北區四套班子一 致決定茶文化節要一直辦下去,並投資在閘北公園興建茶文化景點, 以期建成茶文化大觀園。

國際茶文化的頻繁交流,使茶文化跨越國界 ,廣交天下成爲人類文明的共同精神財富。

淺析茶文化的發展歷史?

茶文化主要指茶對精神和社會的功能。由於茶的自然科學已形成的體系,下面是我精心爲你整理的下面是我精心爲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三國以前的茶文化啓蒙

  很多書籍把茶的發現時間定爲公元前2737-2697年,其歷史可推到三皇五帝。東漢華佗《食經》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記錄了茶的醫學價值。西漢以將茶的產地縣命名爲“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國魏代《廣雅》中已最早記載了餅茶的製法和飲用:荊巴間採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質形式出現而滲透至其他人文科學而形成茶文化。

  2、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780年陸羽著《茶經》,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標誌。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學雙重內容,探討了飲茶藝術,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飲茶中,首創中國茶道精神。以後又出現大量茶書、茶詩,有《茶述》、《煎茶水記》、《採茶記》、《十六湯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與禪教的興起有關,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故寺廟崇尚飲茶,在寺院周圍植茶樹,制定茶禮、設茶堂、選茶頭,專呈茶事活動。在唐代形成的中國茶道分宮廷茶道、寺院茶禮、文人茶道。

  3、宋代茶文化的興盛

  宋代茶業已有很大發展,推動了茶葉文化的發展,在文人中出現了專業品茶社團,有組成的“湯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趙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宮庭中設立茶事機關,宮廷用茶已分等級。茶儀已成禮制,賜茶已成皇帝籠絡大臣、眷懷親族的重要手段,還賜給國外使節。至於下層社會,茶文化更是生機活潑,有人遷徙,鄰里要“獻茶”;有客來,要敬“元寶茶”;定婚時要“下茶”;結婚時要“定茶”;時要“合茶”。民間鬥茶風起,帶來了採製烹點的一系列變化。

  4、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時已出現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類,茶的飲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傳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畫卷》、《品茶圖》,文徵明的《惠山茶會記》、《陸羽烹茶圖》、《品茶圖》等。茶類的增多,泡茶的技藝有別,茶具的款式、質地、花紋千姿百態。到清朝茶葉出口已成一種正式行業,茶書、茶事、茶詩不計其數。

  5、現代茶文化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茶葉從1949年的年產7500T發展到1998年的60餘萬T茶。物質財富的大量增加爲我國茶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個以巨集揚茶文化爲宗旨的社會團體—“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陸羽茶文化研究會”,1990年“中國茶人聯誼會”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國茶葉博物館在杭州西湖鄉正式開放。1998年中國國際和平茶文化交流館建成。隨着茶文化的興起,各地茶藝館越辦越多。國際茶文化研討會已開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韓、美及港臺地區紛紛參加。各省各市及主產茶縣份份主辦“茶葉節”,如福建武夷市的巖茶節、雲南的普洱茶節,浙江新昌、泰順、湖北英山、河南信陽的茶葉節不勝列舉,都以茶爲載體,促進全面的經濟貿易發展。

  淺析茶文化的現狀

  中國茶業的集體迷失,讓中國茶文化成爲衆矢之的。除了茶葉本身,中國茶業在市場營銷方面,被批判的一無是處。至於迷失到什麼程度,看看茶業在國際地位、甚至在國內的地位就很清楚了。

  我們不得不正視這樣的現實:中國數萬家茶企和數不清的茶葉產品,無一不帶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烙印,從茶葉名稱,產品包裝、到產品的推廣以及茶葉的消費場所等,都是圍繞着古色古香的茶文化做文章,生怕別人說她不“文化”,以至於中國茶葉技術同源、產品同質、訴求蒼白、概念粗暴、渠道共享。

  茶文化還要不要繼承?怎樣繼承?我們先來看看,中國茶文化有哪些具體表現形式。茶文化是怎樣融入我們的生活。

  “寒夜客來差當酒,”茶葉自發現伊始是作爲藥物的,但最終發展成爲一種日常飲品。如果說酒是餐桌必備,那麼茶則始終貫穿生活,以至於有茶當酒、餐前茶、餐後茶。現今,在我國的潮汕地區、閩南地區、廣州等城市,喝茶可以喝上一天,堪稱茶文化的活化石。

  “禪茶一味,心淨如洱”則將中國茶文化上升到了一個哲學與美學的高度。茶禪一味,共參禪機,茶理。我們經常能看到茶藝表演,實際上就是茶道的藝術昇華。

  飲料也好,哲學也好,綜合起來世紀上就是養生文化。中華民族是一個傳統養生民族,無論是日常的飲食,還是疾病的調理,無不注重養生的內涵。由此,我們不能以偏概全的說:“中國茶業有概念無內涵。”因爲,中國茶文化的內涵應該就是茶葉養生。

  養生,包含了養身、養性。茶葉的各種功效給了茶葉養身足夠的支撐點。茶雖不是藥,但民間素有“茶爲萬藥之首,”以及“茶爲萬病之藥”的說法。對於茶葉的各種功效,在此也不一一贅述。

  而文人雅士對於茶的熱愛,則是茶之養性,如日本茶道講究的“清、寂、和、敬”。中華雖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只可惜到如今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茶道思想。臺灣中華茶藝協會第二屆大會通過的茶藝基本精神是則提出中國茶道“清、敬、怡、真。”但中國茶道卻充分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華。中庸之道、明心見性、天人合一被茶道統一與一體。

  正因爲如此,茶葉才能深入人心。中國才能稱爲茶文化的發祥地。當文化與市場碰撞的時候,中國茶業淪落了。以至於茶文化成了過街老鼠。

標籤:由來 茶葉